梅花譜目錄
❶ 蘇軾所有詞的目錄
卜運算元 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浣溪沙_蔌蔌衣巾落棗花
昭君怨 誰作桓伊三弄
減字木蘭內花容 春月
浣溪沙 游蘄水清泉寺
浣溪沙 照日深紅暖見魚
浣溪沙 旋抹紅妝看使君
浣溪沙 麻葉層層苘葉光
念奴嬌 赤壁懷古
浣溪沙 軟草平莎過雨新
浣溪沙 山色橫侵蘸暈霞
浣溪沙 寓意
浣溪沙 即事
西江月 重九
西江月 頃在黃州
定風波
阮郎歸 初夏
鷓鴣天
虞美人 有美堂贈述古
醉落魄 離京口作
南鄉子 送述古
南鄉子 梅花詞,和楊元素。
南鄉子 自述
南鄉子 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少年游 潤州作,代人寄遠。
定風波 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
蝶戀花 密州上元
蝶戀花 記得畫屏初會遇
臨江仙 夜歸臨皋
漁家傲 送張元唐省親秦州
江城子 別徐州
行香子 過七里灘
行香子 丹陽寄述古
江城子 密州出獵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江城子 湖上與張先同賦
江城子 孤山竹閣送述古
洞仙歌
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 快哉亭作
滿江紅 江漢西來
滿江紅 懷子由作
永遇樂 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沁園春 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
八聲甘州 寄參寥子
賀新郎 夏景
❷ 知不足齋叢書的目錄
御覽闕史二卷 唐 高彥休 撰 覆明鈔本 以小山堂鈔本參校
孝經一卷 漢 孔安國 傳 日本 太宰純 音 乾隆四十一年 據享保十七年刊本刊
寓簡十卷 宋 沈作喆 撰 乾隆四十年 據明姚舜咨鈔校本刊
兩漢刊誤補遺十卷 宋 吳仁傑 撰 乾隆四十一年 覆明葉石君鈔本 以抱經堂本校 刊
涉史隨筆一卷 宋 葛洪 撰 乾隆四十年 據舊鈔本刊
客杭日記一卷 元 郭畀 撰 乾隆三十七年 據厲攀榭手鈔本刊
韻石齋筆談二卷 明 姜紹書 撰
七頌堂識小錄一卷 淸 劉體仁 撰 公是先生弟子記一卷 宋 劉敞 撰 乾隆四十年 據舊鈔宋淳熙本刊
經筵玉音問荅一卷 宋 胡銓 撰
【上「鞏」下「石」】溪詩話十卷 宋 黃徹 撰 朱竹垞鈔本
獨醒雜志十卷 宋 曾敏行 撰 乾隆四十年 據淳熙十三年刊本刊
梁溪漫志十卷 宋 費袞 撰 乾隆四十年 據周松靄藏景宋嘉泰本刊
赤雅三卷 明 鄺露 撰 乾隆三十四年 刊
諸史然疑一卷 淸 杭世駿 撰 乾隆四十五年 刊
榕城詩話三卷 淸 杭世駿 撰 乾隆四十年 據朱朗齋手鈔本刊 入蜀記六卷 宋 陸游 撰 舊鈔本
猗覺寮雜記二卷 宋 朱翌 撰 乾隆四十一年 據何義門校本刊
對牀夜語五卷 宋 范晞文 撰 乾隆三十七年 覆舊鈔本 以明活字本校 刊
歸田詩話三卷 明 瞿佑 撰 乾隆四十年 據明刊本刊
南濠詩話一卷 明 都穆 撰 乾隆三十九年 覆明黃桓本文衡山本合校 刊
麓堂詩話一卷 明 李東陽 撰 乾隆四十年 據倪建中鈔本刊
石墨鐫華八卷 明 趙崡 撰 乾隆三十九年 刊 孫子算經三卷 唐 李淳風 等奉敕注釋 乾隆四十二年 據汲古閣景宋本刊
五曹算經五卷 □ 闕名 撰 唐 李淳風 等奉敕注釋 乾隆四十二年 據汲古閣景宋本刊 釣磯立談一卷 宋 史□ 撰 乾隆四十三年 據汲古閣鈔本刊
洛陽搢紳舊聞記五卷 宋 張齊賢 撰 乾隆四十一年 據吳氏池北草堂校本刊
四朝聞見錄五卷 附錄一卷 宋 葉紹翁 撰 舊鈔本
金石史二卷 明 郭宗昌 撰
閑者軒帖考一卷 淸 孫承澤 撰 淸虛雜著三種三卷 補闕一卷 宋 王鞏 撰 乾隆四十四年 據宋本及朱竹垞鈔本刊
補漢兵志一卷 宋 錢文子 撰 乾隆四十四年 據舊鈔本刊
臨漢隱居詩話一卷 宋 魏泰 撰 乾隆四十四年 據明鈔足本刊
滹南詩話三卷 金 王若虛 撰
歸潛志十四卷 金 劉祁 撰 乾隆四十四年 覆傳鈔萊陽趙氏本 以文瑞樓抱經堂諸本校 刊
黃孝子紀程二卷 明 黃向堅 撰
虎口餘生記一卷 明 邊大綬 撰
澹生堂藏書約一卷 坿流通古書約一卷 明 祁承? 撰 淸 曹溶 撰坿錄
苦瓜和尚畫語錄一卷 淸 釋道濟 撰 玉壺淸話十卷 宋 釋文瑩 撰 乾隆四十五年 據吳枚庵校本刊
愧郯錄十五卷 宋 岳珂 撰 乾隆四十八年 據宋本刊
碧雞漫志五卷 宋 王灼 撰 錢遵王陸紹曾校足本
樂府補題一卷 宋 闕名 輯
蛻巖詞二卷 元 張翥 撰 厲樊榭校本 論語集解義疏十卷 魏 何晏 集解 梁 皇侃 義疏 日本刊本
離騷草木疏四卷 宋 吳仁傑 撰 乾隆四十五年 據邵南江藏宋刊本刊
遊宦紀聞十卷 宋 張世南 撰 乾隆四十八年 據盧抱經校本刊 張丘建算經三卷 □ 張丘建 撰 北周 甄鸞 注 唐 李淳風 等奉敕注釋 唐 劉孝孫 細草 乾隆四十五年 據汲古閣景宋鈔本刊
緝古算經一卷 唐 王孝通 撰並注 乾隆四十五年 據汲古閣景宋鈔本刊
默記一卷 宋 王銍 撰 葉石君鈔本
南湖集十卷 附錄三卷 宋 張鎡 撰 乾隆四十六年 據朱朗齋鈔校永樂大典本刊
蘋州漁笛譜二卷 宋 周密 撰 毛斧季鈔校本 金樓子六卷 梁 世祖蕭繹 撰 永樂大典本
鐵圍山叢談六卷 宋 蔡絛 撰 乾隆四十六年 覆雁里草堂鈔本 以璜川吳氏涉園張氏鈔本校 刊
農書三卷 宋 陳旉 撰 小山堂鈔本
蠶書一卷 宋 秦觀 撰 萬作霖鈔本
於潛令樓公進耕織二圖詩一卷 附錄一卷 宋 樓璹 撰 萬作霖鈔本
湛淵靜語二卷 元 白珽 撰 何義門鈔本
責備餘談二卷 明 方鵬 撰 續孟子二卷 唐 林愼思 撰 吳枚庵鈔本
伸蒙子三卷 唐 林愼思 撰 吳枚庵鈔本
麟角集一卷 附錄一卷 唐 王棨 撰 丁松齋校本
蘭亭考十二卷 坿羣公帖跋一卷 宋 桑世昌 輯 乾隆四十七年 據柳大中影宋本刊
蘭亭續考二卷 宋 俞松 輯 柳大中影宋本
石刻鋪敍二卷 宋 曾宏父 撰 乾隆四十七年 覆嘉定錢氏海鹽張氏本 沈大成臨何義門評本合校 刊
江西詩社宗派圖錄一卷 淸 張泰來 撰 厲樊榭鈔本
江西詩派小序一卷 宋 劉克庄 撰 桐華館宋本
萬柳溪邊舊話一卷 宋 尤? 撰 朱朗齋校本 詩傳註疏三卷 宋 榭枋得 撰 吳長元輯本
顏氏家訓七卷 坿考證一卷 北齊 顏之推 撰 宋 沈揆 撰考證 述古堂影宋本
江南餘載二卷 宋 闕名 撰 永樂大典本
五國故事二卷 宋 闕名 撰 明劍光閣鈔本
故宮遺錄一卷 明 蕭洵 撰 明趙淸常鈔本
伯牙琴一卷 續補一卷 宋 鄧牧 撰 乾隆五十一年 刊
洞霄詩集十四卷 元 孟宗寶 輯 厲樊榭校元刊本
石湖詞一卷 補遺一卷 宋 范成大 撰
花外集一卷 卽碧山樂府 宋 王沂孫 撰 昌武段氏詩義指南一卷 宋 段昌武 撰 朱竹垞藏本
離騷集傳一卷 宋 錢杲之 撰 宋本
江淮異人錄一卷 宋 吳淑 撰 乾隆五十二年 刊
慶元黨禁一卷 宋 闕名 撰 永樂大典本
酒經三卷 宋 朱肱 撰 吳枚庵鈔足本
山居新話一卷 元 楊瑀 撰 元刊本
鬼董五卷 宋 沈□ 撰 乾隆五十一年 刊
墨史三卷 元 陸友 撰
龔安節先生畫訣一卷 淸 龔賢 撰
畫筌一卷 淸 笪重光 撰 淸 王翚 同評 淸 惲格 同評
今水經一卷 表一卷 淸 黃宗羲 撰 藳本
佐治葯言一卷 續一卷 淸 汪輝祖 撰 乾隆五十一年 據藳本刊 相台書塾刊正九經三傳沿革例一卷 宋 岳珂 撰
元眞子三卷 唐 張志和 撰 盧召弓校本
翰苑群書二卷 宋 洪遵 輯 覆宋刊本 盧召弓校
朝野類要五卷 宋 趙升 撰 武英殿聚珍本
碧血錄二卷 坿周端孝先生血疏貼黃冊一卷 明 黃煜 輯 淸 闕名 輯坿錄 盧召弓校本 逍遙集一卷 宋 潘閬 撰 永樂大典本
百正集三卷 宋 連文鳳 撰 永樂大典本
張子野詞二卷 補遺二卷 宋 張先 撰 乾隆五十三年 據綠斐軒鈔本刊
貞居詞一卷 元 張雨 撰 厲樊榭鈔本 籟紀一卷 陳 陳叔齊 撰
潛虛一卷 坿潛虛發微論一卷 宋 司馬光 撰 宋 張敦實 撰坿錄 宋淳熙刊本
袁氏世范三卷 坿集事詩鑒一卷 宋 袁采 撰 宋 方昕 撰坿錄 乾隆五十五年 據袁氏家乘本刊
天水冰山錄一卷 坿鈐山堂書畫記一卷 明 嚴嵩 撰 明 文嘉 撰坿錄 吳枚庵藏周石林鈔本 新唐書糾謬二十卷 坿修唐書史臣表一卷 宋 吳縝 撰 淸 錢大昕 校並撰坿錄
洞霄圖志六卷 宋 鄧牧 撰 元刊本
聱隅子歔欷瑣微論二卷 宋 黃晞 撰 芳椒堂藏宋刊本
世緯二卷 明 袁袠 撰 五硯樓傳鈔閣本 皇宋書錄三卷 外篇一卷 宋 董史 撰 小山堂藏本
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四十卷 坿附錄一卷 宋 徐兢 撰 舊鈔本
武林舊事十卷 宋 周密 撰 乾隆五十八年 覆惠氏藏元鈔本 以明刊本參校 刊
錢塘先賢傳贊一卷 宋 袁韶 撰 五代史纂誤三卷 宋 吳縝 撰 永樂大典本
嶺外代答十卷 宋 周去非 撰 永樂大典本
南窗紀談一卷 宋 闕名 撰
蘇沈內翰良方十卷 宋 蘇軾 撰 宋 沈括 撰 乾隆五十八年 據吳郡程氏藏足本刊
浦陽人物記二卷 明 宋濂 撰 浦陽戴氏藏本 宜州乙酉家乘一卷 宋 黃庭堅 撰 乾隆五十九年 刊
吳船錄二卷 宋 范成大 撰
淸波雜志十二卷 別志三卷 宋 周煇 撰 覆曹彬侯鈔本 以姚舜咨本校
蜀難敘略一卷 淸 沈筍蔚 撰
灊山集三卷 補遺一卷 宋 朱翌 撰 永樂大典本
頤菴居士集二卷 宋 劉應時 撰 文苑英華辯證十卷 宋 彭叔夏 撰 乾隆六十年 據顧澗薲校景宋本刊
詩紀匡謬一卷 淸 馮舒 撰
西塘集耆舊續聞十卷 宋 陳鵠 撰 乾隆十八年 覆丁小疋吳枚庵藏本合校 刊
山房隨筆一卷 元 蔣子正 撰 明初鈔本
勿菴歷算書目一卷 淸 梅文鼎 撰
黃山領要錄二卷 淸 汪洪度 撰
世善堂藏書目錄二卷 明 陳第 撰 乾隆六十年 據陳氏原本刊 測圓海鏡細草十二卷 元 李冶 撰 嘉慶三年 據李尚之校本刊
蘆浦筆記十卷 宋 劉昌詩 撰 嘉慶三年 據明小草齋鈔本刊
五代史記纂誤補四卷 淸 吳蘭庭 撰
山靜居畫論二卷 淸 方薰 撰
茗香詩論一卷 淸 宋大樽 撰 孝經鄭注一卷 坿補證一卷 漢 鄭玄 撰 日本 岡田挺之 錄 淸 洪頤煊 撰補證 嘉慶六年 據日本刊本刊
孝經鄭氏解一卷 漢 鄭玄 撰 淸 臧庸 輯
益古演段三卷 元 李冶 撰 李尚之校本
弧矢算術細草一卷 淸 李銳 撰
五總志一卷 宋 吳炯 撰
黃氏日抄古今紀要逸編一卷 宋 黃震 撰 錢塘施氏傳鈔小山堂本
丙寅北行日譜一卷 明 朱祖文 撰
粵行紀事三卷 淸 瞿昌文 撰
滇黔土司婚禮記一卷 淸 陳鼎 撰
三山鄭菊山先生淸雋集一卷 宋 鄭起 撰 元 仇遠 選
所南翁一百二十圖詩集一卷 錦錢餘笑二十四首一卷 宋 鄭思肖 撰 元刊本
鄭所南先生文集一卷 宋 鄭思肖 撰 元刊本 重雕足本鑒誡錄十卷 後蜀 何光遠 撰 嘉慶八年 覆天籟閣藏宋本 王士禛校 刊
侯鯖錄八卷 宋 趙令畤 撰 嘉慶八年 覆舊鈔本 以明刊本校 刊
松窗百說一卷 宋 李季可 撰 嘉慶八年 據舊鈔本刊
北軒筆記一卷 元 陳世隆 撰
藏海詩話一卷 宋 吳可 撰 永樂大典本
吳禮部詩話一卷 元 吳師道 撰 小山堂鈔本
畫墁集八卷 補遺一卷 宋 張舜民 撰 永樂大典本 讀易別錄三卷 淸 全祖望 撰
古今偽書考一卷 淸 姚際恆 撰
澠水燕談錄十卷 宋 王辟之 撰 趙淸常藏本
攬轡錄一卷 宋 范成大 撰 嘉慶十年 據嘉靖中盧襄刊本刊
驂鸞錄一卷 宋 范成大 撰 嘉慶十年 據嘉靖中盧襄刊本刊
桂海虞衡志一卷 宋 范成大 撰
北行日錄二卷 宋 樓鑰 撰
放翁家訓一卷 宋 陸游 撰
庶齋老學叢談三卷 元 盛如梓 撰 嘉慶十年 覆汪西亭藏本 以錢功甫鈔本校 刊
湛淵遺稾三卷 補一卷 元 白珽 撰 淸 沈景梁 輯 嘉慶八年 刊
趙待制遺稾一卷 坿王國器詞一卷 元 趙雍 撰 元 王國器 撰坿錄 吳尺鳧鈔本
灤京雜詠二卷 元 楊允孚 撰 嘉慶十年 據明鈔本刊
陽春集一卷 宋 米友仁 撰
草窗詞二卷 補二卷 宋 周密 撰 吹劍錄外集一卷 宋 俞文豹 撰 范堯卿鈔本
宋遺民錄十五卷 明 程敏政 輯 舊鈔本
天地閑集一卷 宋 謝翱 輯 舊鈔本
宋舊宮人詩詞一卷 宋 汪元量 輯 舊鈔本
竹譜詳錄七卷 元 李衎 撰 嘉慶十三年 據明鈔本刊
書學捷要二卷 淸 朱履貞 撰 嘉慶十三年 刊 履齋示兒編二十三卷 坿校補一卷 清 顧廣圻 撰校補 宋 孫奕 撰 嘉慶十六年 據孫怡谷盧召弓校本顧澗薲補校本刊
霽山先生集五卷 首一卷 拾遺一卷 宋 林景熙 撰 元 章祖程 注 嘉慶十五年 據校補明刊本刊 五行大義五卷 隨 蕭吉 撰 嘉慶十八年 據日本佚存叢書本
負暄野錄二卷 宋 陳槱 撰
古刻叢鈔一卷 明 陶宗儀 撰 李南澗藏本
梅花喜神譜二卷 宋 宋伯仁 撰 宋刊本
斜川集六卷 附錄二卷 訂誤一卷 宋 蘇過 撰 乾隆五十三年 據吳長元校鈔永樂大典本刊 附錄嘉慶十五年 刊 道命錄十卷 宋 李心傳 輯
曲洧舊聞十卷 宋 朱弁 撰
字通一卷 宋 李從周 撰
透簾細草一卷 □ 闕名 撰
續古摘奇演算法一卷 宋 楊輝 撰
丁巨演算法一卷 元 丁巨 撰
緝古算經三卷 唐 王孝通 撰並注 淸 張敦仁 細草 雲林石譜三卷 坿縐雲石圖記一卷 宋 杜綰 撰 淸 馬汶 撰坿錄 嘉慶十九年 刊
夢粱錄二十卷 宋 吳自牧 撰
靜春堂詩集四卷 坿紅蕙山房吟稾一卷 元 袁易 撰 淸 袁廷檮 撰坿錄 梧溪集七卷 補遺一卷 元 王逢 撰 道光三年 刊
困學齋雜錄一卷 元 鮮於樞 撰 克庵先生尊德性齋小集三卷 補遺一卷 宋 程洵 撰
麈史三卷 宋 王得臣 撰
全唐詩逸三卷 日本 河世寧 輯 道光三年 刊
中吳紀聞六卷 宋 龔明之 撰
廣釋名二卷 淸 張金吾 撰
餘姚兩孝子萬里尋親記一卷 淸 翁廣平 撰
畫梅題記一卷 淸 朱方藹 撰
《賭棋山莊詞話》中記載「吳子律曰:稼軒長短句十二卷,元大德己亥孫粹然、張公俊刊於廣信書院,曾於知不足齋見寫本。」知不足齋叢書還收宋人詞集。
❸ 有誰看過《夢入神機》、《金鵬十八變》、《桔中秘》、《適情雅趣》、《梅花譜》、《竹香齋 象棋譜》的象棋
一、《百變象棋譜》 《百變象棋譜》是一部古老的象棋殘(排)局譜,僅從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按式重刊」的時間算起,距今已有460餘年,可見原譜成書的時間還要早些。現存的《百變》版本,有文秀堂、興發堂、同盛棧和霽月山房等。該譜由龍祖氏校編。原譜一卷共70局,其中勝局9局,和局61局。《百變》的記譜方法,是用簡單的文字說明,如車進將,馬河界,象走邊等。其局勢較為簡單,適宜初學者閱讀。 後來有《百變奇觀》一卷70局,經考其局勢著法,均與《百變》無異。 二、《適情雅趣》 《適情雅趣》(簡稱《適譜》或《適》),明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刊印。明金陵徐芝選、會稽陳學禮校正。全書共10卷,其中卷1至卷6為象棋殘局圖式,共550局,卷7、卷8為前550局著法,卷9、卷10為全局譜。《適譜》有勝局466局,和局84局,在和局中有79局為一著定和,兩局為實用殘局。著法精妙,圖勢適用,對提高讀者中、殘局攻殺技巧很有作用。 三、《韜略元機》 《韜略元機》成書於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康熙初期,棋譜學家張自文等根據古譜及民間江湖排局選輯而成。30年後由其子張惠春校刻。全書6卷,前4卷為排局,後2卷為全局。計有排局204局,其中勝局108局,和局96局。《元譜》從內容上看,以由明代殘局大都以殺局為主轉變為以和局為主,這是一個新的發展,為以後高級殘(排)局的出現,創造了有利條件。 四、《心武殘編》 《心武殘編》於清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刊印。清薛丙撰寫,吳紹龍校閱。全書共6卷,前兩卷為棋局圖式,後4卷為著法。全書148局均為和局。《心譜》在和局中,又分正和(彼此終無勝著)、紛和(一將一閑)及徉和等3種。《心譜》的特點是:歸類編排得體,著法洗煉深奧,把殘(排)局的研究推向深化,使象棋藝術更富有生命力。《心譜》後附凡例16則,可幫助讀者領會古譜棋規和各項要點。 五、《百局象棋譜》 《百局象棋譜》是一部版本最多,流行很廣的象棋殘局譜,其版本有九思堂藏版、竹秀山房文余梓行、靜觀齋竹秀山房等十餘種。該譜最早刻印於清嘉慶六年(公元1801年),清三樂居士編。全書共8卷,分4冊,計排局107局。清末民初,城鄉藝人設攤擺棋的殘局,大都取材於《百局》。 清末有木刻本《效古子象棋譜》,分上、下兩冊共19局,全系選自《百局》。 六、《竹香齋象戲譜》 《竹香齋象戲譜》最早刊印於清嘉慶九年(公元1804年),清張喬棟編。原為兩集本,一集84局,二集76局,共160局。後經整理,增加第三集計48局,合三集為208局。刻印後作者慊然嘆曰:「是何以益人世哉!吾為此聊以寄吾興而已。」於是又反復修改,將初集刪除6局,二集刪除6局,遂為三集196局本。不久,作者去世,清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由其子張景煦將《竹譜》再次刊印。 清代象棋譜中,有兩部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全局譜首推王再越的《梅花譜》,排局譜要算張喬棟的《竹香齋象戲譜》了。《竹譜》布子嚴巧,著法離奇曲折,正如前輩名手們所說:「它具有相生相剋,虛實廳正,起伏順逆之機。」《竹譜》對人們象棋水平的提高和思維能力的鍛煉,無疑是有很大好處的。 七、《淵深海闊象棋譜》 《淵深海闊象棋譜》手抄本。著成於清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清陳文乾編。公元1964年國家體委劉國斌同志從北京古舊書店購得此珍貴孤本,目前僅有極少數油印本。《淵譜》主要是收集整理當時流行於民間的各種殘(排)局名作,匯編而成。全書共10卷,371局,其中勝局110局,和局261局。 八、《棋譜秘錄》 《棋譜秘錄》有木版本,寶翰樓刊行,刊行時間不詳。石室道人劉孔敦著。全譜分乾、坤、和三集計207局,其中乾集72局、坤集68局,皆為勝局,和集67局。《秘譜》刊行時間,考其序中所雲:「皆博取古勢而參訂之,去繁就簡,去難就易。」驗其現存孤本版式和紙張,當系清代乾隆、嘉慶以後,約在公元1820年即《心譜》、《竹譜》問世之後。 九、《新增神妙變化象棋譜》 《新增神妙變化象棋譜》於清同治五年(約公元1866年)刊印,無作者姓氏。全書共55局,其中勝局21局,和局34局。《神妙》多屬短小精悍佳構,有近三分之二的棋局與《百變》圖、名同。 十、《蕉窗逸品》 《蕉窗逸品》木刻本刊印於清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該譜扉頁中行書寫「象戲新譜」四個大字,右行有「《蕉窗逸品》第四」字樣,左下方刻「松籟閣藏板」。編者清隱橘齋主人,即當時有名的學者顧舜臣。全譜分正、外兩編,據作者「序雲」雲:「正編是和局,外編是劣局,觀正局以識繩墨之從,觀劣局以悟毫釐之失」,全書10局。《逸品》有「七星聚會」、「野馬操田」、「跨海征東」等10個江湖排局,大體取材於《百局》。著法以90胩字一首詞作為線格位置的記號,類似王著《梅花譜》記譜方法。 十一、《蕉竹齋匯編》 《蕉竹齋匯編》相傳是清代中葉杭州棋手孟嘗門客所輯,靠手抄流傳,向無刻本。因系手抄,各有所取捨,所以後來有:「薛本97局」、「吳本37局」、「杭本21局」,等等。這些版本有的有圖無著,有的局名各異,有的著法謬誤,極不一致。公元1975年秋,魏子丹、楊明忠、丁章照等三同志在福州又發現一本1910年的手抄本——《蕉竹齋象棋譜》(這是福州薛興順家藏珍本,他們將上述版本經過整理,命名《蕉竹齋匯編》油印成冊,共114局,其中勝局22局,和局92局。 十二、《湖涯集》 《湖涯集》不知系何人編集,其成書年月亦難查考。原抄本是杭州許有之贈與上海屠景明同志的。原抄本年代已久,底面皆無,內中亦有殘缺,更無序跋目錄可尋。後得知杭州胡錦炎有藏本《橘中秘殘局》,內容全與《湖涯集》相同,後經上海楊明忠、福州魏子丹組織整理,油印成冊。《涯譜》共57局,其中勝局16局,和局41局。
❹ 中國象棋中,有哪些著名棋譜如題 謝謝了
樓上答的棋譜我基本上都有電子版.萬寶全書,會珍閣,棋譜秘錄等有限的幾種沒有
滿意請採納
❺ 四大名著目錄全
四大名著是指四部著名小說的統稱。
中國的四大名著是《三國演義》、專《水滸傳》、《西遊記》屬、《紅樓夢》。
歐洲的四大名著是《荷馬史詩》、《神曲》、《哈姆雷特》、《浮士德》。
馬克·吐溫的四大名著是《哈克貝利芬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 、《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苦行記》 。
❻ 中國象棋中,有哪些著名棋譜
樓上答的棋譜我基本上都有電子版.萬寶全書,會珍閣,棋譜秘錄等有限的幾種沒有
❼ 邵康節梅花易數的圖書目錄
《易經》演繹的大千世界
八卦演繹的生活百態
編者序 邵康節:空前絕後的易學大師
本書內容導航
導讀一 易學基礎知識:邵康節易數來源 1.感受中國第一經: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2.《易經》初探:太極、兩儀與四象
3.《易經》再探:五行與天乾地支
4.《易經》三探:從八卦到六十四卦
5.《易經》四探:象數與義理
6.《易經》的應用:占卜法
7.占卜法的意義:政治與道德
8.占卜法總原則:無疑不卜,筮不過三
9.占卜的歷史:《易經》占卜的演變
10.干支與八卦的結合:納甲法
11.八宮與月相:兩種納甲法
12.草木之中的奧秘:揲蓍成卦法
13.最簡單的卜筮法:金錢卦法
導讀二 邵康節易數概說:象數易學的代表 1.名士風范:邵康節象數易學大師
2.從陳摶老祖說起:邵雍的師承與哲學思想
3.邵氏著述:象數易學理論的「寶藏」
4.邵氏易學的應用:《梅花易數》
5.存疑之處:關於《梅花易數》的考辨
卷一 入門篇:梅花易數基礎知識
第一章 邵氏易學基礎:五行八卦與天乾地支 1. 周易卦數:依伏羲先天八卦數定卦
2. 五行生剋:萬物變化的規律
3. 八宮所屬五行:八卦的五行屬性
4.卦氣旺:四時與卦氣的旺盛
5. 卦氣衰:八卦在四時的衰頹
6. 十天干:天干與陰陽、五行、方位的配屬
7. 十二地支:地支與五行、方位、生肖的配屬
8. 八卦象例:八卦符號形象記憶
第二章 象數易學應用之一:起卦篇 1. 佔法:天地奧妙
2. 玩法:《梅花易數》卜義
3. 卦以八除:梅花易數取卦法
4.爻以六除:梅花易數取動爻法
第三章 象數易學應用之二:實戰篇 1.互卦起例:新重卦
2.年月日時起卦:時間數之和的應用
3.物數占:占測可以數清的事物
4.聲音占:聽到聲音的數量
5.字占:奇數和偶數之分
6. 一字占:筆畫陰陽與筆畫數
7. 二字占:兩儀之分
8. 三字占:三才之分
9. 四字占:四象之分
10. 五字占:五行之分
第四章 端法後天起卦之例:得卦起數 1. 端法後天起卦:物卦起例
2. 端法上卦:八卦萬物屬類
3. 端法下卦:八卦方點陣圖
4. 年月占例:觀梅占
5. 時刻占例:牡丹占
6. 聞聲占例:鄰夜叩門借物占
7. 聲音占例:今日動靜占
8. 字畫占例:西林寺牌額占
9.面色占例之一:老人有憂色占
10. 面色占例之二:少年有喜色占
第五章 八卦類象:萬物屬類 1. 八卦類象:萬物對應表
2.八卦萬物屬類:萬物的八卦屬性
卷二 深入篇:梅花易占總訣 第一章 占卜總論:卦從心生
1. 心易占卜玄機:變通之道
2. 占卜總訣:斷卦的步驟
3.占卜論理訣:義理與象數結合
4.先天後天論:辭中玄機
5.卦斷遺論:卦象結果的定奪
6. 八卦心易體用訣:占算百分百靈驗的關鍵
7.體用總訣:生體之卦和克體之卦
第二章 分類事占:斷卦的應用 1.天時占:不分體用
2.人事占:體卦為主,用卦為賓
3.家宅占:宜用方位和尺度起卦法
4.屋舍占:房子對住戶的影響
5.婚姻占:姻緣成敗與對方相貌
6.生產占:生育過程與孩子性別
7.飲食占:食物與同席之人
8.求謀占:事情的成敗及過程
9.求名占:功名得失與應驗時間
10.求財占:財物得失與應驗時間
第三章 占卜雜論:感官中的萬物之理 1.《三靈要應篇》序:三「官」齊下
2. 三要靈驗篇:感官中的萬物之理
3. 十應奧論:出於三要,靈於三要
4. 十應目論:內外卦的結合
5. 遺論 :理論的靈活應用則
6. 體用:體用兩卦和其他卦的關系
7. 動靜:各種外應的取用
8. 觀物洞玄歌:宅第預測法
9. 起卦加數例:相同情況的不同處理
10. 屋宅之占訣:起卦加數例詳解
11. 器物占:物品使用壽命占算
卷三 理論篇:梅花易數功用理論 第一章 功用總論:占卦斷吉凶口訣
1. 觀梅數訣序:「逆推」法
2. 占卦訣:斷事吉凶的關鍵
第二章 功用歌訣:占卦的具體方法 1. 萬物賦:「三天」之克應
2. 飲食篇:八卦所對應的食物
3. 觀物玄妙歌訣:卦象的不同外應
4. 諸物響應歌:卦應的總結
5. 諸卦反對性情:六十四卦的性情
6. 占物類例:爻辭的用
7. 又決一:體用斷物之妙
8. 又訣二:事物數量的判斷
9. 物數為體訣:物體的性質
10. 觀物看變爻為主:判斷物體的外觀
卷四 占字篇:梅花易數測字法
第一章 字占總訣:相字之術的訣竅
第二章 字占詳解:占字的各種情況
第三章 字占具體事物:具體事物的占測
第四章 字占歌訣:占測時用到的理論 卷五 綜合篇:梅花易占歌訣
第一章 占卜用神詳解:筆畫代表的神煞
第二章 占卜常用:各種歌訣
……
❽ 琴帝的作品目錄
第一集 琴魔法師 第一章 天生八指 第二章 琴竹合璧第三章 音刃第四章 紫的力量第五章 善良的代價 第六章 龍騎兵 第七章 米蘭魔武學院 第二集 米蘭魔武學院第八章 報名風波 第九章 神音系的寶藏 第十章 新生大賽之初戰 第十一章 同等本命契約 第十二章 幽冥雪魄 第十三章 比蒙巨獸 第十四章 約定之戰 第三集 紫竹神針第十五章 晉級決賽 第十六章 飄蘭軒 第十七章 紫竹神針 第十九章 力悍重騎兵 第二十章 召喚,紫 第二十一章 東龍之畫宗 第四集 精靈女王第二十二章 琴、畫之戰 第二十三章 神器,永恆替身傀儡 第二十四章 琴中神器 第二十五章 紫級八階的美女 第二十六章 飛瀑流泉琴的威力 第二十七章 銀龍刺客的誕生 第二十八章 紫星龍騎將 第五集 枯木龍吟第二十九章 狩獵驚見 第三十章 殺戮音刃 第三十一章 黃金比蒙 第三十二章 五琴歸來 第三十三章 《龍翔操》 第三十四章 英雄還是罪人? 第三十五章 蘇拉的故事 第六集 琴城領主第三十六章 阿卡迪亞之戰 第三十七章 琴療比蒙 第三十八章 猥褻公主 第三十九章 銀龍城的召喚 第四十章 銀龍公主 第四十一章 銀龍的靈魂依附 第四十二章 光明與黑暗的禁咒 第七集 銀龍城第四十三章 九針封神 第四十四章 教師葉音竹 第四十五章 裸體治療 第四十六章 九大名曲之《忘機》 第四十八章 外籍龍族 第四十八章 外籍龍族 第四十九章 龍域 第八集 神聖巨龍第五十章 神聖巨龍諾克希 第五十一章 外籍銀龍葉音竹 第五十二章 神器級枯木龍吟 第五十三章 神器進化超神器 第五十四章 回歸米蘭 第五十五章 金色生活 第五十六章 我的容顏只屬於你 第九集 紫晶比蒙第五十七章 紫晶往事和三大神獸 第五十八章 合奏 第五十九章 相約溫泉 第六十章 父子之戰 第六十一章 火山的眼淚 第六十二章 最強悍的心臟 第六十三章 失憶的精靈女王 第十集 金甲禁蟲第六十四章 赤精紅靈 第六十五章 金甲禁蟲 第六十六章 閃、雷,血契 第六十七章 幽冥雪魄 第六十八章 第九魔獸與第八魔獸 第六十九章 雪龍豹之卵 第七十章 雙子雪龍豹的認主 第十一集 戰爭巨獸 第七十一章 神龍血誓七十二章 神音光環第七十三章 暗黑禁咒之殺神之矛第七十四章 各展光輝之璀璨的攻擊第七十五章 琴、紫二帝融合之超神器展現第七十六章 雞肋的戰爭巨獸第七十七章 合奏,海洋進化第十二集 雷神之錘 第七十八章 雷神之錘要塞第七十九章 雷神商會第八十章 藍精靈美女第八十一章 比蒙第一勇士第八十二章 對撼,雷神之錘第八十三章 變身鳳凰黑百合第八十四章 寶石中的藍精靈第十三集 地精實驗室 第八十五章 精神分層雙手同奏第八十六章 琴城,安雅第八十七章 合作建城第八十八章 地精實驗室第八十九章 製造魔導炮的承諾第九十章 矮人第一勇士第九十一章 山嶺巨人第十四集 神器斗寶 第九十二章 琴帝VS矮人王第九十三章 威震矮人王第九十四章 神器斗寶第九十五章 雷神之錘的來歷第九十六章 開鑄魔導炮第九十七章 香鸞的報復第九十八章 我是考官第十五集 西多夫的考驗 第九十九章 七國七龍排位戰第一百章 建設領地是需要錢的第一百零一章 紫羅蘭家族真有錢第一百零二章 不請自來的超級召喚第一百零三章 綜合實力敗銀龍第一百零四章 西多夫的考驗第一百零五章 東龍護法,梅花長老第十六集 死神五百 第一百零六章 東龍秘法醍醐灌頂第一百零七章 海洋的嫁妝:死神三百第一百零八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一百零九章 戰斗是最好的歷練第一百一十章 五百VS五千第一百一十一章 鏖戰荒原第一百一十二章 身穿滅神弩第十七集 法藍 第一百一十三章 極限傳送第一百一十四章 魔法袍神源第一百一十五章 月冥回歸第一百一十六章 前往法藍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人合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飛馬騎士第一百一十九章 相遇黑鳳凰第十八集 七國七龍排位戰 第一百二十章 黑匣子中的靈魂第一百二十一章 琴、紫二帝雙進化第一百二十二章 法藍七塔,七聖魔導師第一百二十三章 七國七龍戰:始,序曲第一百二十四章 七國七龍戰之削山為台第一百二十五章 七國七龍戰之波利敗亡第一百二十六章 沙漠中的藍迪亞斯第十九集 黑色鳳凰第一百二十七章 龍卷風為媒第一百二十八章 十面埋伏破冰熊第一百二十九章 紫微琴心第一百三十章 血光之災血色衛隊第一百三十一章 最後的環境,巨木領域第一百三十二章 巨木魔獸第一百三十三章 鳳凰屠第二十集 黑白巫魂 第一百三十四章 終極排位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神器獎勵第一百三十六章 龍多欺負龍少么?第一百三十七章 比蒙會武術,誰也擋不住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一百三十九章 黑匣子中的靈魂第一百四十章 黑白巫魂第二十一集 東龍立國 第一百四十一章 黑鳳凰的悲傷第一百四十二章 法藍密令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龍立國第一百四十四章 身兼二宗第一百四十五章 超級魔導炮的最後鑄造第一百四十六章 寂滅之炮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場決勝第二十二集 六道之決第一百四十八章 萬梅朝宗,一剪寒梅第一百四十九章 兩大神獸的出戰第一百五十章 突變,米蘭大軍的到來第一百五十一章 傾城之戰,六道之決第一百五十二章 六道六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六道之決第一戰:騎第一百五十四章 六道之決第二戰,魔第二十三集 傾城之戰 第一百五十五章 團戰之實力各現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道之決,團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比蒙會武術,誰也擋不住第一百五十八章 綜合戰的對手是她?第一百五十九章 自轟!雷神之錘第一百六十章 真正的七屬性融合禁咒,我可不是嚇唬你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已等的太久太久…第二十四集 威懾龍狼 第一百六十二章 六個條件第一百六十三章 法藍監察官第一百六十四章 琴城會議第一百六十五章 強大而特殊的德魯伊第一百六十六章 蘇拉,替我和你師姐做個媒第一百六十七章 《琴殤》第一百六十八章 就是嚇死你之四大神獸第二十五集 琴城出戰 第一百六十九章 送給死神的禮物第一百七十章 死神龍狼騎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琴城,戰爭的未知數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爭從吃開始第一百七十三章 無城不破,戰爭巨獸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中情報封鎖線第一百七十五章 接掌斯福爾特第二十六集 死神龍狼 第一百七十六章 恐怖的死神龍狼騎士團第一百七十七章 吹風加踐踏第一百七十八章 山嶺巨人,翻天覆地第一百七十九章 魔法的光彩第一百八十章 紫晶奧義第一百八十一章 碧玉之毒第一百八十二章 虛無之刃第二十七集 鳳凰紅丸 第一百八十三章 蘇拉等於黑鳳凰第一百八十四章 黑鳳凰的紅丸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暴之錘第一百八十六章 忘了我,我的愛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會師第一百八十八章 對佛羅的計劃第一百八十九章 脫光衣服的「處女西非」第二十八集 大戰佛羅 第一百九十章 搶你沒商量第一百九十一章 佛羅張開的無形之網第一百九十二章 聚斂財富第一百九十三章 請君入瓮第一百九十四章 天操爆滅殺,蒼海老龍吟第一百九十五章 戰爭巨獸的最終奧義第一百九十六章 琴帝之怒第二十九集 琴城躍進 第一百九十七章 群體治療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破敵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返回琴城第二百章 全方位監測控制系統第二百零一章 琴城現狀第二百零二章 是我滿足不了他…第二百零三章 亡靈魔法第三十集 亡靈魔法 第二百零四章 強大的亡靈法師第二百零五章 靈魂之戰,神聖巨龍第二百零六章 妮娜帶來的消息第二百零七章 蘇拉,我來了第二百零八章 再見光明聖女第二百零九章 文武大比之初試第二百一十章 文比之完美答案第三十一集 文武大比 第二百零一十一章 武比復試,空間法陣第二百一十二章 靈魂威壓,大預言術第二百一十三章 晉級決賽第二百一十四章 兵棋推演第二百一十五章 亡靈魔法,萬魂回春第二百一十六章 水妖娜迦,組合禁咒第二百一十七章 蘇拉,《歸去》第三十二集 琴帝真愛 第二百零一十八章 三榜第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蘇拉,還記得它們么?第二百二十章 暗塔塔主的降臨第二百二十一章 戰,暗塔塔主第二百二十二章 金甲禁蟲,破繭成蝶第二百二十三章 六感換魂奪魄大法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大超神器之秘第三十三集 有龍來襲 第二百二十五章 銀龍公主的警告第二百二十六章 失去味覺也不是壞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款款東南望,一曲鳳求凰第二百二十八章 結婚進行時第二百二十九章 炮台女王第二百三十章 神之嘆息的詛咒第二百三十一章 裁決神力與星辰激光斬第三十四集 兵征北疆 第二百三十二章 琴帝十二樂坊之群體治療第二百三十三章 今後只有琴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琴帝手中的三叉戟第二百三十五章 地精實驗室的最新研究第二百三十六章 兵發北疆第二百三十七章 潛入雷神之錘要塞第二百三十八章 黃金比蒙王第三十五集 雷神之錘 第二百三十九章 東龍戰士之旋轉圓殺陣第二百四十章 東龍武技之四兩撥千斤第二百四十一章 琴帝VS獅王第二百四十二章 所羅門比蒙會師第二百四十三章 紫帝戰熊王第二百四十四章 威脅獸人不敢妄動的方法第二百四十五章 裁決神力破城牆第三十六集 比蒙進化 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場上的溫柔第二百四十七章 獸人三大部落的危機第二百四十八章 白金比蒙第二百四十九章 冰森魔獸的反撲第二百五十章 神獸威能第二百五十一章 冰森臣服第二百五十二章 奇兵再出第三十七集 琴帝次神 第二百五十三章 琴帝VS雷神第二百五十四章 百雷突破,魔武極壁次神級第二百五十五章 你的雷神之錘是母的第二百五十六章 琴城巨龍軍團第二百五十七章 琴帝號航空母艦戰斗群第二百五十八章 法藍出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法藍大軍第三十八集 大戰法藍 第二百六十章 法藍,兵臨城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琴城遠程攻擊軍團第二百六十二章 出戰,紫晶軍團與琴帝號第二百六十三章 戰爭巨獸VS猛獁聖騎士第二百六十四章 鏖戰琴城中心廣場第二百六十四章 鏖戰琴城中心廣場第二百六十六章 超神器風暴滅斯隆第三十九集 琴城五帝 第二百六十七章 睿智的光明塔主第二百六十八章 聖光城,援軍第二百六十九章 名帥之死第二百七十章 外籍神聖巨龍第二百七十一章 這么晚了,你要去哪裡?第二百七十二章 葉音竹的「狠辣」第二百七十三章 琴城第四十集 暗塔加冕 第二百七十四章 學院溫情第二百七十五章 抵達法藍第二百七十六章 暗塔之秘第二百七十七章 征服法藍的是我的孩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法藍慶典第二百七十九章 暗塔考驗,天罡北斗第二百八十章 神龍遺跡第四十一集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龍祖先神龍第二百八十二章 生命之水的秘密第二百八十三章 生命水泉旁的神秘中年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琴曲至境,通過考驗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命水泉和最後一條神龍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和他一起睡的第二百八十七章 她有那個資格第四十二集 第二百八十八章 五帝重逢第二百八十九章 覺醒吧,永恆之樹第二百九十章 精靈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生命之火分陰陽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家團聚第二百九十三章 禮物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啟,另一位面的通道第四十三集 深淵位面 第二百九十五章 初臨深淵第二百九十六章 靈魂操控第二百九十七章 依靠吞噬進化的憎惡第二百九十八章 原身奪舍第二百九十九章 巫主高斯芭第三百章 黑妖國帝領第三百零一章 妖王更迭大會第四十四集 深淵魔王 第三百零二章 男巫的死亡契約第三百零三章 滑翔之殺第三百零四章 不同階段的妖王第三百零五章 挑戰的就是你第三百零六章 黑妖國主,魔王薩琳娜第三百零七章 神秘的死能第三百零八章 藍迪亞斯城中的相遇第四十五集 授八國帥印 第三百零九章 送個國家給你要不要?第三百一十章 睿琴太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葉音竹的測試第三百一十二章 收徒傳藝第三百一十三章 殺戮凶器之琴帝號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軍挺進第三百一十五章 殺戮之清掃行動第四十六集 龍崎努斯要塞第三百一十六章 神龍王的靈魂之火第三百一十七章 郁悶的神聖巨龍第三百一十八章 敵軍終至,第一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水火合璧克天鬼第三百二十章 格拉西斯也瘋狂第三百二十一章 八大神獸的出擊第三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的開端第四十七集 決戰深淵 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再受限制的裁決神力第三百二十四章 深淵的牛和蠍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腳踏入神級的樂曲第三百二十六章 琴帝十二樂坊之《十面埋伏》第三百二十七章 無形殺手,暗影魔王第三百二十八章 香鸞的異變第三百二十九章 七弦破魂掌第四十八集 母妖王 第三百三十章 寂滅之炮力破反魔盾第三百三十一章 自然女神的守護第三百三十二章 團滅陰龍第三百三十三章 毀滅吧,黑妖魔王第三百三十四章 我該叫你小龍女還是母妖王第三百三十五章 母妖王的威逼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結局,對不起,殺了你
❾ 梅花譜的目錄
巡河炮攻橫車尾隨捉馬
巡河炮攻橫車攔河去兵
巡河炮攻橫回車退而答復進
巡河炮攻橫車攔河軋炮
攻巡河炮再挺邊卒 攻直車過河捉馬士角炮
攻直車守河口挺卒兌
攻直車守河再補士角炮
挺邊兵躍邊馬攻上左士
左炮過河攻上邊馬出車 破巡河車吃卒用炮打象
破炮先去象後上三路馬
破炮打象後換士上右馬
退炮破巡河車挺兵兌卒
退炮橫車破巡河車邊馬
退右炮破過河車貪吃卒
飛象進馬破過河車邊馬
挺馬前卒破直橫車邊馬 巡河車攻車守河口兌兵
攻右車守河口後上馬打車
攻右車守河口後平炮兌車
攻右車過河後平炮兌車
攻未進右車先平炮兌車 取中兵壓馬破上右士
取中兵壓馬破左士兌炮
取中兵壓馬破左士平炮 橫車破巡河車平七吃卒
橫車破左炮平七路取馬
橫車夾馬破過宮炮移中
橫車退炮破八路炮過河
橫車破過河車吃卒壓馬
❿ 在中國象棋中,有哪些經典棋譜
象棋古譜介紹
不過比較出名的,多數是古代流傳下來的棋譜,例如《橘中秘》和《梅花譜》等等,而且大多是手抄的,很少有刻印的版本,到了近數十年才大量出版成書。另外各象棋大師、著者都撰寫了很多棋譜研究不同的開局、中局、殘局和比賽;胡榮華著的《反宮馬專集》和楊官璘著的《弈林精華》、《弈林新編》便是好例子。
《夢入神機》象棋書譜。作者佚名,約刊於明嘉靖之前。據清朝《內閣藏書目錄》所載,原書12卷。篇幅宏大,資料豐富。 現存卷一、二、三之殘本,有一百八十五局,卷七一冊,有殘局一百局。 以紅先勝局為主,局勢雖大多簡單,但甚精彩。是現存較早的一部古譜。 《夢入神機》的書皮深藍色。書長27.2厘米,寬16.8厘米,版框大致長20.9厘米寬13厘米,中縫不計算在內。白口,雙欄,上下魚尾內,上刊《夢入神機》,中刊卷數,下刊頁數。每半面刊一棋圖,上書局名,下印著法和提示。
《百變象棋譜》象棋譜。祖龍氏編,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刊印,分勝、和兩集,有簡短殘局70局。其中紅勝局8局,和局62局。記譜使用文字說明,具有早期象棋殘局和記錄方法的特色。清康熙及乾隆年間均有翻印版。
《金鵬十八變》象棋書譜。作者佚名。成書年月不詳。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編成的《百川書志》有此譜錄,估計在此之前已經成書(兩卷,一說一卷或四卷)。《適情雅趣》和《橘中秘》中全書譜序頁,均冠以「金鵬十八變」。系統闡述了斗炮局的各種變化。同時也指出屏風馬的戰略方向。 古代以鵬為神鳥,「金鵬」意喻其變化神妙莫測。
《適情雅趣》象棋譜。明隆慶四年(公元1570 年)刊出,金陵徐芝編,陳學禮校正,全書十卷,一至八卷冊為殘局圖式,相傳選自《夢入神機》,計550局。九、十兩卷選自《金鵬十八變》,主要介紹順手炮、列手炮的各種變化。該譜為內容最豐富、局例最多、規模最可觀、最完整的象棋古譜。 在象棋界一度負有盛名、有「南楊北謝」之稱的北京著名老棋手談及《適情雅趣》時,指出其精華是它的殺法,特點是各種殺法應有盡有。謝認為初中級棋手若能精讀此譜,細心揣摩,並在實戰中靈活運用,棋藝必有大進。 有些老棋手介紹他們自己的切身體驗說,精讀《雅譜》一遍,即可提高以馬的實力。這些確是經驗之談。 對於高水平的棋手,凡未讀過此譜者,精讀一遍,了可兼收並蓄,相得益彰,藉此大大提高象棋實戰的殺力和戰術素養。
《橘中秘》象棋書譜。明朱晉楨輯。崇禎五年(1632)年刊印。其譜大多選自《適情雅趣》而經過整理,分類和棋譜的編寫方法都比較完整。四卷。一、二卷為全局著法,分得先、饒先與讓子三類,著重介紹斗炮局的各種變化,具有快攻速決、激烈相博的特色。三、四卷載140局實用殘局,詳細剖析各種勝和棋勢。是明清兩代版本最多的象棋譜,影響頗大,流傳甚廣。另附《全旨》(習稱《橘中秘全旨》)和《殘局說》兩文及凡列、歌訣等。
《自出洞來無敵手》象棋書譜。署名純陽道人著。成書年月不詳。與《金鵬秘訣》同錄於明代藏書家趙琦美《脈望館書目》,當時已成珍本。長期以來偶有印本,多憑手抄本流傳,為數亦極少。1948年始由邵次明刊錄於《象棋戰略》譜內。全書共分七類,每類五局,計三十五局。不附變著,益於讀者研究。書目以書名七字為序列入:自字為信手炮,出字為列手炮,洞字為入手炮,來字為順手炮,無字為袖手炮,敵字為出手炮,手字為應手炮。另有凡列四則:著棋三快:眼快,心快,手快。著棋三審:審對方之布局,審對方之得先失先,審對方之得勢失勢。著棋三好:好棋身,好局勢,好思想。著棋三勝:氣勝,智勝,勢勝。
《梅花譜》象棋書譜。清王再越著。六卷,分前後兩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均為全局著法。對順手炮、列手炮、過宮炮、屏風馬、對當頭炮等,有專題研究。變化細致深刻。著法精彩。其中八局屏風馬對中炮為全書精華,對象棋布局有所創新,至今仍屬棋戰布陣的主流。原僅抄本流傳。
《無雙品梅花秘》清乾隆中葉(公元1760-1770年間)武進周廷梅精象藝,壯年挾技游大江南北,鮮逢敵手。他增訂的王氏《梅花譜》,豐富和發展了「中炮過河車對屏風馬」的各種戰陣變化。原譜為手抄本,本世紀40年代後期,福州《象棋月刊》刊錄時命題曰《無雙品》,推崇之意溢於言表。
《韜略元機》象棋譜。清張惠春等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刊印。六卷。前四卷為殘局,後兩卷為全局。殘局共二百零四局,其中主體的九十六個和局選自民間流行棋勢,著法深奧,較明代先走必勝的殘局有進一步的發展,是以後高級排局出現的開端。
《吳紹龍象棋譜》象棋譜。相傳為清乾隆時蘇州象棋名手吳紹龍弈局,成書年月不詳。原譜共有二十六局,今存十六局。內有讓單先十四局、讓兩先二局;其中挺兵局十局,中炮攻屏風馬六局。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當時吳紹龍對局的梗概。原僅手抄本流傳,後收入謝俠遜所輯的《象棋譜大全》。
《石楊遺局》象棋譜。相傳為清乾隆、嘉慶間邗江名棋手楊健庭和石姓者(佚名)所著。楊善於用馬,有「四面虎」之稱。全書共有對局十二局,其中屏風馬抵當頭炮七局,單提馬抵當頭炮二局,順手炮一局,均為和局。對兵局兩局。紅勝著法穩健而工整。原僅手抄本流傳,後收入謝俠遜所輯的《象棋譜大全》。
《梅花泉》象棋譜。海門童聖公著。成書年月不詳。原為手抄本。 分上、中、下三卷,共三十六局、一百三十二變。清嘉慶年間經薛丙增訂,發展為五十局,二百十餘變。局式中如中炮鴛鴦馬、單提馬、左疊炮、屏風馬棄馬陷車等,新穎多樣。其中屏風馬棄馬陷車局尤為少見。建國後有整理本出版。
《崇本堂梅花秘譜》抄本《崇本堂梅花秘譜》,又名《摘錦梅花譜》,分上下兩卷,共20局,79變。上卷得先9局,下卷饒先6局,饒雙先1局,饒三先1局,饒左馬3局。本書作者年代不詳,內容與《梅花泉》相仿,估計兩書同出一源。本資料由楊明忠先生提供,是鎮江周秋水根據1865年魏塘陸愚溪的手抄本,於本世紀60年代加以譽印而流傳。
《心武殘編》象棋譜。清薛丙編著,吳紹龍校閱。嘉慶五年(1800年)刊印。六卷。前兩卷為棋局圖式,有殘局一百四十八局;後四卷為著法,基本上以和局為主,並將同一類型的殘局集中在一起加以解析。譜中所有著法變化及訂正部分,均較以前諸殘局譜深奧。後附凡例十六則,可幫助領會古局棋規的各項要點。
《百局象棋譜》象棋譜。清三樂居士編。嘉慶六年(1801年)刊印。八卷。共有殘局一百零七局。著法以和局為主,棋勢均為當時流行於民間的局式,並以成語諺語命名。如七星聚會、野馬操田、蚯蚓降龍、千里獨行(以上合稱「江湖四大名局」)等。其中八十九局與《竹香齋象戲譜》相同。在民間流傳最廣,迄今計有40餘種版本。
《淵深海闊》象棋譜。清陳文干編。成書於嘉慶十三年(1808年)。十六卷,共三百七十一局。整理匯編了當時流行於民間的各種殘局、排局名作。如《七星》、《跨海征東》等。收錄較全,並按雙方子力分類介紹,以利於參考查閱。原譜手抄本,現為北京劉國斌所藏有。
《竹香齋》象棋譜。清張喬棟編。原為二集,共一百六十局,曾刊印於嘉慶九年(1804年),後經修改補充,分三集,於嘉慶二十二年刊印。系集中古譜及流行於民間具有代表性的排局加以釐正,並取諸家之長而成。初集兩冊,七十八局;二集兩冊,七十局;三集四冊,四十八局。均以和局為主,第三集比較深奧。
《爛柯神機》象棋譜。清於國柱編。刊印於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為編撰者二十年創作成果。全書四冊,共一百二十局紅勝殘局,著法大都比較簡明。後收入謝俠遜所輯的《象棋譜大全》。
《蕉窗逸品》象棋譜。清隱橘齋主人編。松籟閣藏書。刊印於光緒五年(1879年)。選有七星聚會、野馬操田、跨海征東等十個殘局。經整理,分正編、外編兩篇。正編為和局,外編為劣局。
《蕉竹齋》象棋譜。相傳由清代中期杭州的「棋孟嘗」的門客們搜集當時民間流傳的江湖殘局,擇優編輯成帙的。 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共由兩大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輯自民間採用的刊於各古譜中相同古局;另一部分是據古局修改加工而成的衍生棋局。 1976年有整理本問世。
《梅花變法譜》象棋譜。《梅花變法譜》之流傳,始於清光緒丁酉年間(公元1879年)。由吉安鄭自梅之父「仿舊譜一卷」, 鄭自梅校對。鄭自梅稱:「(該譜)與橘梅雖無並論,然炮馬敘論,各見專長」。 全譜共十二局,以屏風馬、順炮類為主。
《吳氏梅花譜》象棋譜。清吳梅聖著。刊印於1929年原名《象棋讓先秘譜》,因堪與王再越《梅花譜》媲美,故習稱為《吳氏梅花譜》,並以此為書名。共五編。以屏風馬為主要論述對象,著法都是讓先。闡述後走屏風馬戰勝先走方面五種攻勢,內容精闢,其中尤以第一編屏風馬先進7卒,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建國後有整理本出版。
《善慶堂重訂梅花變》象棋譜。全書共三卷,卷一得先五局六十變,均為「當頭炮攻屏風馬」;卷二饒先六局,七十六變,均為「屏風馬破當頭炮」;卷三雜局,四十變。 原書為手抄本,因無序,跋文等,故作者姓名,成書年代均無可查考,分析其內容,似後於《吳氏梅花譜》。根據北京劉國斌先生藏本,本世紀70年代江西棋友曾有該印版流行。
《反梅花譜》象棋譜。原名《梅花心法象棋譜》。清巴吉人著。載全局譜七局,二十五變著。第一局為當頭炮巡河車進中兵攻屏風馬,對王再越《梅花譜》有推陳出新的見解。第二至第六局為讓先勝;第七局為先手對兵勝。其中第五局橫車龜背炮,別出心裁,流傳頗廣。原為手抄本。建國後由《象棋界》、《象棋》等刊載,並有整理本出版。
《中國象棋譜大全》程明松主編,成都時代出版。集古譜36種,計1788頁,另目錄70頁,插頁前言等不計。本書按古譜成書時間的先後順序,全局譜由屠景明、竺士菊進行整理;殘局譜由楊明忠、馮錦諸、丁章照、陳建國進行整理,其中《適情雅趣》殘局部分由石鏞進行整理。全書收有全局譜《事林廣記》、《自出洞來無敵手》、《適情雅趣》、《橘中秘》、《王氏梅花譜》、《韜略元機》、《無雙品》、《吳兆龍象棋譜》、《崇本堂梅花秘譜》、《梅花泉》、《象棋滿盤譜》、《鄭氏梅花變法譜》、《吳著梅花譜》、《善慶堂重訂梅花變》、《石楊遺局》、《反梅花譜》(1頁~574頁);收有殘局譜《事林廣記》、《夢入神機》、《百變象棋譜》、《適情雅趣》、《三才圖會》、《橘中秘》、《韜略元機》、《萬寶全書》、《心武殘編》、《爛柯真機》、《百局象棋譜》、《竹香齋象戲譜》、《爛柯神機》、《象棋新譜》、《神妙變化象棋譜》、《棋譜秘錄》、《棋學捷徑》、《蕉竹齋象棋譜》、《象棋老譜》、《會珍閣》(575頁~1788頁)。本書整理時,所有象棋古譜力求收齊,以木刻本為主;對各種版本,特別是手抄本,均進行必要的考證,不僅整個版本,就是其中的內容,亦去偽存真。
《象棋譜大全》謝俠遜編著。書凡三集,都十二冊,中有《適情雅趣》、《爛柯神機》、《梅花譜》、《橘中秘》、《象局匯存》、《象局集錦》、《弈乘》、《弈話》、《竹香齋》、《萬國象棋》等十種。初集民國十六年四月出版;二集於同年十二月出版;三集於民國十八年七月出版。《弈乘》,分內篇和外篇,內篇五十局系謝先生與棋友的對局;外篇一○一局系當時全國各地名手的對局,以及清乾隆、嘉慶期間的「石楊遺局」(計十二局),和清乾隆間,蘇州吳名手兆龍之對局選粹(計選十六局),皆為不可多得之古譜。《萬國象棋》,介紹國際象棋各種棋子的走法和殘局著法,以及部分對局。(謝生生曾於民國廿三年參加中、英、美、德、奧五國「銀龍杯」國際象棋賽而獲得冠軍。)《弈話》,系當時海內外棋士於象棋方面的雜談、隨感、題詠,以及當時象棋活動的記載、橘中佳話等匯刊而成,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象局集錦》,計一五○個殘局,都是當時象棋名手(如林奕仙)所擬,有勝有和,各局皆有特色,曲妙有致。《象局匯存》,系各種古局匯編而成,計一○○局,無作者姓名。包括「象棋新譜」(即「蕉窗逸品第四」)、「百局象棋譜」(「大全」原本誤以為是「韜略元機」),以及「百變象棋譜」在內,尤以末後數局最為艱深。《象棋譜大全》一書,遍搜歷代古譜,且有棋藝源流的記載,包涵異常豐富,是研究象棋史不可缺少的大資料。古譜歷經輾轉傳抄,大多殘缺不全、編排錯亂;本書特別勘誤補缺、考證評注,對象譜之流傳及推展棋運之貢獻,厥功至偉,不可以道里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