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川劇畫梅花

川劇畫梅花

發布時間: 2021-02-24 20:20:05

❶ 川劇的特點是什麼

1、唱腔

川劇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其中,除燈調系源於本土外,其餘均由外地傳入。這五種聲腔和為五種聲腔伴奏的鑼鼓、嗩吶曲牌以及琴、笛曲譜等音樂形式。

2、行當

川劇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臉、丑角5個行當,各行當均有自成體系的功法程序,尤以小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戲劇表現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創造,能充分體現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

3、服飾

川劇戲裝有很多種,蟒袍、靠子、官衣、褶子等,都對應有相對固定角色,什麼角色穿什麼衣服,有嚴格講究。劇團歷來對戲裝都有嚴格而細致的分類,有所謂的「大衣」櫃和「二衣」櫃。大衣,就是劇中帝王將相、娘娘嬪妃、內閣大臣等所穿的服裝,有蟒袍、官衣、藍衫等;二衣。

4、妝容

川劇演員在演出前,要在面部用不同色彩繪成各種圖案,以展示人物的身份、形貌、性格特徵。歷史上川劇沒有專職的臉譜畫師,演員都是自己繪制臉譜。在保持劇中人物基本特徵的前提下,演員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創造性地繪制臉譜,以取得吸引觀眾注意的效果。

5、樂器

川戲鑼鼓,是川劇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使用樂器共有二十多種,常用的可簡為小鼓、堂鼓、大鑼、大鈸、小鑼(兼鉸子),統稱為「五方」,加上弦樂、嗩吶為六方,由小鼓指揮。這是去農村演出的輕便樂隊。鑼鼓曲牌有三百支左右。

(1)川劇畫梅花擴展閱讀:

對於川劇的保護:

1、創新

潼南戲曲協會保持了傳統劇目的演出,與縣檢察院聯手創作並首演了《情懷》,以「川劇反腐」,不啻為一大創造。潼南縣委、縣政府把川劇傳承和創新,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不僅把它列入文化建設規劃,而且把方向、提要求,捨得投入、鼓勵創新。

2、展演

2015年12月27日,由四川省精神文明辦公室、四川省文化廳、四川省教育廳主辦,四川省藝術研究院、四川省川劇院、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成都市教育局承辦的 「四川省首屆中小學川劇傳習普及展演」在四川省川劇院舉行。

3、保存

為更好地傳承川劇藝術,讓川劇劇目這份珍貴的遺產得以繼承保留,傳諸後世。對川劇傳統劇目開展了一系列地整理、保存工作,並加以出版。其中,《川劇傳統劇目集成》自2009年整理出版以來,已整理出版15卷。

4、保護

四川省藝術研究院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傳習與展示基地,向10家院團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傳習展示基地」,便於川劇的傳承保護工作在全川范圍內更加全面的開展。啟動「川劇河道藝術搶救保護」項目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川劇

❷ 錦江演出川劇柳蔭記

小旦:別洞復觀景 拷紅制 三祭江 數七樁 綉襦記—李亞仙舒一口不平之氣 思凡 打神告廟
小生:上游庵 下游庵 柳蔭記 荊釵記 情探 逼侄赴科 問病逼宮 白蛇傳 南陽關
須生:掛畫拍門 馬房放奎 王佐斷臂 火焚綿山 春花走雪 殺狗勸妻 反徐州 夫妻橋
醜行:畫梅花 皮金滾燈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一隻鞋 夫妻橋 安安送米 裁衣

川劇以三小戲見長:小旦、小生、小丑(也叫:粉鼻子)。精典唱段太多了!!!暫貼這些吧。希望您能滿意。

❸ 川劇臉譜的各種顏色代表不同的人物,各是什麼各種人物

川劇是中國著名的地方戲曲,尤其以變臉聞名,其臉譜形式十分豐富,造型誇張而又嚴謹規范,通過色彩與眉宇的細微變化,刻畫人物獨特個性,展現出一種古樸獰厲之美。川劇臉譜造型十分精美,且寓意深刻。

「臉譜」是戲曲演員面部化妝的一種譜式。川劇名家張德成在《略談臉譜》中說得更為具體:「臉譜,顧名思義,既然稱譜,便不是在臉上隨意作畫,胡塗亂抹,而是有譜:有道理、有目的、有規矩的。這個譜,就是藝術的真實從生活出發,經過藝術的加工、提煉、誇張、美化……以展示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徵,是川劇舞台藝術刻劃人物創作手段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川劇臉譜分凈角和丑角兩大類。屬於凈角的有包公臉、霸王臉、尉遲臉、關公臉、八寶臉、五彩臉、三塊瓦、紅三塊瓦、黑三塊瓦、花三塊瓦、張飛臉、霸兒臉、粉臉、張松臉、僧臉、太監臉、黃膽臉、金臉、勾鼻鷂子臉、形象臉等;屬於丑角的有長方形臉、橢圓形臉、梅花形臉、蝴蝶形臉、大葫蘆形臉、螃蟹形臉、腰子形臉、二餅餅臉、木偶臉、老臉等。有的同是一個人,由於年齡不同,臉譜也就各異。還有因扮演者不同,雖同飾一個角色,所繪臉譜也不盡相同。

臉譜的由來

有許多說法,至今沒有定論。但概括起來,不外以下四種:

由面具蛻化而來

臉譜,起源於原始圖騰(約公元550年),後來逐漸演變成藝術化的戲劇臉譜。據《舊唐書·音樂志》和唐段安節撰《樂府雜錄》記載,公元550年的北齊蘭陵王高長恭英勇善戰,但因貌美少威,因而每次作戰就戴上形狀猙獰的假面具。到了唐代就發展成為一種「代面」的歌舞形式,這種戴面具演出,觀眾對演員表情變化看不見,妨礙對戲劇藝術的欣賞,後來面具就不戴了,發展為將面具上的花紋直接畫在臉上的化妝藝術;宋元時期,面部化妝色彩多樣化,有黑臉、紅臉、花臉、青臉、藍臉。這些臉譜的顏色都有一定象徵意義,紅色表示英勇、正義,如關羽赤膽忠心,就勾畫紅臉;黃色表示勇猛、殘暴,如《戰宛城》中的典韋、《馬陵道》中的龐涓,勾畫黃臉;白色表示奸詐、多謀,如曹操奸詐,勾畫白臉;黑色表示剛直、果斷,如包拯鐵面無私,勾畫黑臉;藍色表示堅毅、勇敢,如《連環套》中的竇爾墩、《白水灘》中的青面虎;此外還有神怪仙佛一類人物,專用金色、銀色等。戲劇人物臉上先有了這些主色基調,再配以表現其心理、專長、命運等象徵圖案,一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就塑成了。

由化妝蛻化而來

演員裝扮某個角色,首先要像那個角色,所以將眉眼口鼻,畫成那個角色形狀,而一個人的性格,首先也表現在臉部,為了表現一個人的性格,在化妝時進行一些誇張。這種類似臉譜的化妝方法,逐漸演化成了現在的臉譜。

由神怪儺戲退化而來

從前有一種驅疫打鬼的儺戲,裡面有神佛鬼怪的角色。這些角色的面貌無法模仿,只能憑空構思。神佛用金銀等色特別標出,妖怪之類,就將他們的形狀畫在面上。如豹精就畫個豹頭,豬怪就畫個豬臉等。這種表現方法推廣到其它角色,逐漸形成了現在的臉譜。

由盜賊塗面蛻化而來

從前的盜賊為了防止被人認出來,常常將自己的臉塗畫得面目全非。恐怖凶暴。於是在演戲的時候,凡是遇到有兇狠殘暴、使人恐怖的角色,也在臉上亂勾亂抹,於是就形成一種臉譜。

臉譜,是很原始的藝術現象,它增強了川劇的藝術性和表現力,讓其散發著古典美的魅力。倘若沒有了臉譜,無論你的戲怎樣合乎歷史人物的本來面目,也將失去或部分失去藝術感染力。

臉譜圖案標示人物形象

川劇臉譜並不是死譜,而是活譜。「詩譜」、「詞譜」、「曲譜」等譜中常常有所謂「又一體」雲雲,也表示「譜」的變化,說明有靈活性。而川劇的臉譜也同樣如此。運用臉譜要根據具體人物作適當的增減或改動。如關聖人和趙匡胤,雖然都是開的紅臉,但趙匡胤的眼皮上多了一根白色的線條以示區別:關羽為人忠厚,很講信義,趙匡胤玩弄權術,殺伐功臣。前者是聖人,後者是歪人。更為典型的則是孫悟空的臉譜為猴,豬八戒的臉譜為豬,牛魔王的臉譜為牛……諸如此類臉譜,簡直就是川劇舞台人物形象的標志。

❹ 川劇有哪些著名唱段

小旦:別復洞觀景 拷紅 三祭江 數七制樁 綉襦記—李亞仙舒一口不平之氣 思凡 打神告廟小生:上游庵 下游庵 柳蔭記 荊釵記 情探 逼侄赴科 問病逼宮 白蛇傳 南陽關須生:掛畫拍門 馬房放奎 王佐斷臂 火焚綿山 春花走雪 殺狗勸妻 反徐州 夫妻橋醜行:畫梅花 皮金滾燈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一隻鞋 夫妻橋 安安送米 裁衣

❺ 川劇臉譜的各種顏色代表不同的人物,各是什麼

「臉譜」是戲曲演員面部化妝的一種譜式。川劇名家張德成在《略談臉譜》中說得更為具體:「臉譜,顧名思義,既然稱譜,便不是在臉上隨意作畫,胡塗亂抹,而是有譜:有道理、有目的、有規矩的。這個譜,就是藝術的真實從生活出發,經過藝術的加工、提煉、誇張、美化……以展示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徵,是川劇舞台藝術刻劃人物創作手段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川劇臉譜分凈角和丑角兩大類。屬於凈角的有包公臉、霸王臉、尉遲臉、關公臉、八寶臉、五彩臉、三塊瓦、紅三塊瓦、黑三塊瓦、花三塊瓦、張飛臉、霸兒臉、粉臉、張松臉、僧臉、太監臉、黃膽臉、金臉、勾鼻鷂子臉、形象臉等;屬於丑角的有長方形臉、橢圓形臉、梅花形臉、蝴蝶形臉、大葫蘆形臉、螃蟹形臉、腰子形臉、二餅餅臉、木偶臉、老臉等。有的同是一個人,由於年齡不同,臉譜也就各異。還有因扮演者不同,雖同飾一個角色,所繪臉譜也不盡相同。

臉譜的由來有許多說法,至今沒有定論。但概括起來,不外以下四種:

由面具蛻化而來

臉譜,起源於原始圖騰(約公元550年),後來逐漸演變成藝術化的戲劇臉譜。據《舊唐書·音樂志》和唐段安節撰《樂府雜錄》記載,公元550年的北齊蘭陵王高長恭英勇善戰,但因貌美少威,因而每次作戰就戴上形狀猙獰的假面具。到了唐代就發展成為一種「代面」的歌舞形式,這種戴面具演出,觀眾對演員表情變化看不見,妨礙對戲劇藝術的欣賞,後來面具就不戴了,發展為將面具上的花紋直接畫在臉上的化妝藝術;宋元時期,面部化妝色彩多樣化,有黑臉、紅臉、花臉、青臉、藍臉。這些臉譜的顏色都有一定象徵意義,紅色表示英勇、正義,如關羽赤膽忠心,就勾畫紅臉;黃色表示勇猛、殘暴。

如《戰宛城》中的典韋、《馬陵道》中的龐涓,勾畫黃臉;白色表示奸詐、多謀,如曹操奸詐,勾畫白臉;黑色表示剛直、果斷,如包拯鐵面無私,勾畫黑臉;藍色表示堅毅、勇敢,如《連環套》中的竇爾墩、《白水灘》中的青面虎;此外還有神怪仙佛一類人物,專用金色、銀色等。戲劇人物臉上先有了這些主色基調,再配以表現其心理、專長、命運等象徵圖案,一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就塑成了。

由化妝蛻化而來

演員裝扮某個角色,首先要像那個角色,所以將眉眼口鼻,畫成那個角色形狀,而一個人的性格,首先也表現在臉部,為了表現一個人的性格,在化妝時進行一些誇張。這種類似臉譜的化妝方法,逐漸演化成了現在的臉譜。

由神怪儺戲退化而來

從前有一種驅疫打鬼的儺戲,裡面有神佛鬼怪的角色。這些角色的面貌無法模仿,只能憑空構思。神佛用金銀等色特別標出,妖怪之類,就將他們的形狀畫在面上。如豹精就畫個豹頭,豬怪就畫個豬臉等。這種表現方法推廣到其它角色,逐漸形成了現在的臉譜。

由盜賊塗面蛻化而來

從前的盜賊為了防止被人認出來,常常將自己的臉塗畫得面目全非。恐怖凶暴。於是在演戲的時候,凡是遇到有兇狠殘暴、使人恐怖的角色,也在臉上亂勾亂抹,於是就形成一種臉譜。臉譜,是很原始的藝術現象,它增強了川劇的藝術性和表現力,讓其散發著古典美的魅力。倘若沒有了臉譜,無論你的戲怎樣合乎歷史人物的本來面目,也將失去或部分失去藝術感染力。

臉譜圖案標示人物形象

川劇臉譜並不是死譜,而是活譜。「詩譜」、「詞譜」、「曲譜」等譜中常常有所謂「又一體」雲雲,也表示「譜」的變化,說明有靈活性。而川劇的臉譜也同樣如此。運用臉譜要根據具體人物作適當的增減或改動。如關聖人和趙匡胤,雖然都是開的紅臉,但趙匡胤的眼皮上多了一根白色的線條以示區別:關羽為人忠厚,很講信義,趙匡胤玩弄權術,殺伐功臣。前者是聖人,後者是歪人。更為典型的則是孫悟空的臉譜為猴,豬八戒的臉譜為豬,牛魔王的臉譜為牛……諸如此類臉譜,簡直就是川劇舞台人物形象的標志。

說起變臉,有必要先到川劇那裡去溯一溯源頭。話說清乾隆、嘉慶年間,每至逢年過節之際,在四川鄉鎮村落碼頭處林立的廟堂都會搭起戲台以作慶典,久而久之,川劇就在街頭巷尾之中漸成氣候。清代「兩湖填四川」,為蜀地的文化帶來了諸多新元素,昆、高、胡、彈、燈,諸腔戲班匯集入巴蜀各大城中的酒肆街坊之中,生、旦、凈、末、丑同亮相於茶館的小戲台之上,日久逐漸形成共同的風格,清末時統稱"川戲",後才改稱「川劇」。

相較於川劇藝術本身的淵源和博大,變臉的技藝成形則還要歸屬於二十世紀。在這期間,變臉在戲班的對台戲中不斷摸索、演變、精化,漸漸成為川劇的一大特色。川劇的悲劇極有特色,喜劇獨樹一幟,凡是情感波折、內心激變之處,變臉皆有用武之地,它以其怪誕猙獰的面相變化表現出人物內心不可名狀之律動,作為一種對人物內心非常獨特的表現手法,無疑大大增加了川劇本身的表現力,每及名角表演變臉,就常常釀成爆棚之患。可見,老百姓對這種極端好看的耍活兒是打心眼地認可的。

(5)川劇畫梅花擴展閱讀:

川劇是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承下來的藝術瑰寶。

川劇變臉是川劇表演的特技之一,用於揭示劇中人物的內心及思想感情的變化,即把不可見、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緒和心理狀態變成可見、可感的具體形象——臉譜。川劇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

❻ 川劇各種臉譜的來歷

川劇是中國著名的地方戲曲,尤其以變臉聞名,其臉譜形式十分豐富,造型誇張而又嚴謹規范,通過色彩與眉宇的細微變化,刻畫人物獨特個性,展現出一種古樸獰厲之美。川劇臉譜造型十分精美,且寓意深刻。

「臉譜」是戲曲演員面部化妝的一種譜式。川劇名家張德成在《略談臉譜》中說得更為具體:「臉譜,顧名思義,既然稱譜,便不是在臉上隨意作畫,胡塗亂抹,而是有譜:有道理、有目的、有規矩的。這個譜,就是藝術的真實從生活出發,經過藝術的加工、提煉、誇張、美化……以展示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徵,是川劇舞台藝術刻劃人物創作手段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川劇臉譜分凈角和丑角兩大類。屬於凈角的有包公臉、霸王臉、尉遲臉、關公臉、八寶臉、五彩臉、三塊瓦、紅三塊瓦、黑三塊瓦、花三塊瓦、張飛臉、霸兒臉、粉臉、張松臉、僧臉、太監臉、黃膽臉、金臉、勾鼻鷂子臉、形象臉等;屬於丑角的有長方形臉、橢圓形臉、梅花形臉、蝴蝶形臉、大葫蘆形臉、螃蟹形臉、腰子形臉、二餅餅臉、木偶臉、老臉等。有的同是一個人,由於年齡不同,臉譜也就各異。還有因扮演者不同,雖同飾一個角色,所繪臉譜也不盡相同。

臉譜的由來

有許多說法,至今沒有定論。但概括起來,不外以下四種:

由面具蛻化而來

臉譜,起源於原始圖騰(約公元550年),後來逐漸演變成藝術化的戲劇臉譜。據《舊唐書·音樂志》和唐段安節撰《樂府雜錄》記載,公元550年的北齊蘭陵王高長恭英勇善戰,但因貌美少威,因而每次作戰就戴上形狀猙獰的假面具。到了唐代就發展成為一種「代面」的歌舞形式,這種戴面具演出,觀眾對演員表情變化看不見,妨礙對戲劇藝術的欣賞,後來面具就不戴了,發展為將面具上的花紋直接畫在臉上的化妝藝術;宋元時期,面部化妝色彩多樣化,有黑臉、紅臉、花臉、青臉、藍臉。這些臉譜的顏色都有一定象徵意義,紅色表示英勇、正義,如關羽赤膽忠心,就勾畫紅臉;黃色表示勇猛、殘暴,如《戰宛城》中的典韋、《馬陵道》中的龐涓,勾畫黃臉;白色表示奸詐、多謀,如曹操奸詐,勾畫白臉;黑色表示剛直、果斷,如包拯鐵面無私,勾畫黑臉;藍色表示堅毅、勇敢,如《連環套》中的竇爾墩、《白水灘》中的青面虎;此外還有神怪仙佛一類人物,專用金色、銀色等。戲劇人物臉上先有了這些主色基調,再配以表現其心理、專長、命運等象徵圖案,一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就塑成了。

❼ 川劇中有哪些名人,他們是表演什麼的。

1:鄧先樹,旦角代表人物
2:徐倩雲,奴旦,工花旦代表,表演細膩
3:曉艇,文武小生,國家一級演員回
4:陳巧茹答,青衣,武旦,國家文化項目傳承人
5:劉芸,旦角,國家一級演員
6:陳智林,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二度梅獎得主

❽ 川劇唱段 有沒有一個唱段叫「梅花」什麼的

《梅花絕句》回答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T0CS0qLnmo/

❾ 誰能告訴我一些川劇的經典唱段啊

生行名段:《空城計》《洪洋洞》《文昭關》《捉放曹》《逍遙津》《烏版盆記》《讓徐州》權《珠簾寨》《上天台》《大保國》《搜孤救孤》《武家坡》《碰碑》

旦行名段:《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狀元媒》《玉堂春》《望江亭》《春閨夢》《鳳還巢》《白蛇傳》《楊門女將》《荒山淚》《釣金龜》

凈行名段:《刺王僚》《御果園》《盜御馬》《探陰山》《鎖五龍》《九江口》《李逵探母》《牧虎關》《將相和》
黃梅戲:《天仙配》《女駙馬》《夫妻觀燈》《對花》《孟麗君》
京劇:《四郎探母》《紅燈記》《蘇三起解》《智取威虎山》《貴妃醉酒》《霸王別姬》《野豬林》
豫劇:《誰說女子不如男》《穆桂英掛帥》《斷橋》
崑曲:《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桃花扇》《長生殿》《游園驚夢》《陽關》《三醉》《秋江》《思凡》
給個滿意答案嘛!求你拉

熱點內容
稱呼人黑玫瑰的意思 發布:2025-05-15 23:04:55 瀏覽:562
橋下荷花畫 發布:2025-05-15 23:03:13 瀏覽:787
真人美女百合圖片 發布:2025-05-15 22:53:24 瀏覽:348
第一次過情人節 發布:2025-05-15 22:52:04 瀏覽:226
櫻花樹的皮膚 發布:2025-05-15 22:51:56 瀏覽:631
溫室的茶花 發布:2025-05-15 22:51:53 瀏覽:109
麥當勞櫻花氣泡飲料 發布:2025-05-15 22:49:09 瀏覽:60
和泓海棠灣項目 發布:2025-05-15 22:23:21 瀏覽:944
雲菊的花語 發布:2025-05-15 22:16:44 瀏覽:448
鈴蘭花藝 發布:2025-05-15 22:15:52 瀏覽: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