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莘庄公園梅花

莘庄公園梅花

發布時間: 2021-02-24 18:53:50

⑴ 什麼是萬花敢向雪中出的梅花

相傳隋代趙師雄游浮羅山時,夜裡夢見與一位裝束樸素的女子一起飲酒,這位女子芳香襲人,又有一位綠衣童子,在一旁歡歌笑舞。天將發亮時,趙師雄醒來,卻發現自己睡在一棵大梅花樹下,樹上有翠鳥在歡唱。原來夢中的女子就是梅花樹,綠衣童子就是翠鳥,這時,月亮已經落下,天上的星星也已橫斜,趙師雄獨自一人惆悵不已,後用為梅花的典故。

梅花春落梅枝頭。每逢春寒料峭,瑞雪紛飛的殘冬,梅花盛開了。清香馥郁、芬芳撲鼻。梅園里紅梅、白梅、綠梅、墨梅,競相開放。紅的似片片朝霞,白的粉妝玉琢,綠的清翠欲滴,黑的莊重脫俗,使人目不暇接。那潔白素凈的玉蝶梅,萼如翡翠的綠萼梅,胭脂點珠的硃砂梅,紅顏淡妝的宮粉梅,濃艷如墨的墨梅,萼紅瓣白的紅梅,木蕊發紅的骨里紅,鐵骨虯枝的龍游梅,枝若垂柳的垂枝梅,枝乾和花蕊都向下,宛若探身弄影的照水梅……千姿百態、爭麗斗妍,燦爛芬芳。隨風飄動,像五彩雲霞裝扮著大地;風送幽香,點綴著殘冬,使人間生出盎然春意。「煙姿玉骨,淡淡東風色,勾引春光一半出。」隨著梅香的飄拂,那萬物復甦,欣欣向榮的春天轉瞬就要到了。

梅先天下春,這是梅最可貴之處。

梅花,不畏嚴寒,獨步早春。它冒著凜冽的寒風,傲雪凌霜;它在冰中育蕾,雪中開花;它趕在東風之前,向人們傳遞著春的消息,被譽為「東風第一枝」。梅花的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和頑強意志,歷來被人們當作崇高品格和高潔氣質的像征。元代詩人楊維幀詠之:「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

梅花,是一種薔薇科櫻桃屬植物,落葉喬木。別名又叫梅、春梅、干枝梅、獠。梅花分五瓣,花色有白、紅、淡綠、淡紅等。以白色和淡紅色為主。花先於葉子開放,果實可分青梅(綠色)、白梅(青白色)、花梅(帶紅色)三種,除供鮮食外,還可制蜜餞和果醬。未熟的果經過加工就是烏梅。

梅原產我國,多分布在長江以南各地。我國植梅至少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詩經》里有:「漂有梅,其實七分」的記載。1975年在河南安陽殷代墓葬中出土的銅鼎里,發現了一顆梅核,距今已有三千二百年了。春秋戰國時期愛梅之風已很盛,人們已從采梅果為主要目的而過渡到賞花。「梅始以花聞天下」,人們把梅花和梅子作為饋贈和祭祀的禮品,到了漢晉南北朝,藝梅詠梅之風日盛。《西京雜記》載:「漢初修上林苑,遠方各獻名果異樹,有米梅、胭脂梅。」又:「漢上林苑有同心梅,紫蒂梅、麗友梅。」晉代陸凱,是東吳名將陸遜之侄,曾做過丞相,文辭優雅。陸凱有個文學摯友范曄(即《後漢書》作者)在長安。他在春回大地,早梅初開之際,自荊州摘下一枝梅花,托郵驛專贈范曄,並附短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春」而且可以寄贈,自陸凱始,以梅花傳遞友情,傳為佳話。

到南北朝,有關梅花的詩文、軼事也多了。《金陵志》雲:「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日卧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於額上,成五齣花,拂之不去,號梅花妝,宮人皆效之。」這可能是用梅花圖案美容的開端。

本文開台的隋人趙師雄在羅浮山遇見梅花仙子,故事美麗動人。說明當時人們也愛梅成風。

杭州孤山的梅花在唐時已聞名於世。詩人白居易在離開杭州時,寫了一首《憶杭州梅花,因敘舊寄蕭協律》,詩雲:「三年悶悶在餘杭,曾與梅花醉幾場;伍祖廟邊繁似雪,孤山園里麗如妝。」唐代名臣宋環在東川官舍見梅花怒放於榛莽中,歸而有感,遂作《梅花賦》,詩中有「獨步早春,自全其天」,「諒不移本性,方可儷於君子之節」等贊語。此外,如杜甫、李白等諸多名家均有詠梅詩篇。曾一度為唐明皇李隆基大加寵幸的江來蘋,性喜梅花。據《梅妃傳》記:「所居欄檻、悉植數枝……梅開賦賞,至夜分尚顧戀花下不能去。上(唐明皇)以其所好,戲名日梅妃。」

北宋處士林逋(和靖),隱居杭州孤山,不娶無子,而植梅放鶴,稱「梅妻鶴子」,被傳為千古佳話。他的《山園小梅》詩中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梅花的傳神寫照,膾炙人口,被譽為千古絕唱。

南宋范成大是位賞梅、詠梅、藝梅、記梅的名家。他在蘇州石湖辟范村,搜集梅花品種12個,並在1186年寫成中國(也是全世界)第一部梅花專著:《梅譜》。1191年冬,詞人、音樂家姜夔住在范成大石湖梅園中,正值梅花盛開。他自度新曲,填了兩首詠梅詞,名曰:《暗香》、《疏影》,音節諧婉,極受范的贊賞。

元代有個愛梅、詠梅、藝梅、畫梅成癖的王冕,隱居於九里山,植梅千株,自題所居為「梅花屋」。又工畫墨梅,花密枝繁,行筆剛健,有時用胭脂作沒骨梅,別具風格。其《墨梅》詩名揚天下:『我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用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還寫過一篇《梅花傳》,把《三國演義》中的「望梅止渴」故事改寫成了一篇趣味盎然的童話:大將軍曹操行軍迷路,軍上渴甚,願見梅氏。梅聚族謀日:「老瞞(編者註:曹操小名)垂涎漢鼎,人不韙(不韙即不同意)之。吾家世清白。慎勿與語。競匿不出。」王冕借贊揚梅花蔑視權貴的精神來暗喻自己的人格。

南宋愛國詩人陸放翁詠梅的詞《卜運算元》里寫道:「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詠梅表現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不論怎樣受挫折也永遠保持高風勁節的情操。毛澤東反其意而用之,作了《卜運算元·詠梅》,指出;「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洋溢著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毛澤東另一首七律《冬雲》中也贊揚了「梅花歡喜漫天雪」的不畏嚴寒、獨步早春的精神。

除了眾多的詩詞吟詠梅花之外,我國繪畫史上還流傳著這樣一段軼事:宋代著名畫家宋伯仁,生平喜愛梅花。他為了畫梅,種植了許多梅樹。每當梅花開放,他從早到晚地在梅樹下細致觀察,並將梅花的低昂、俯仰、分合、卷舒,從萌芽到花開,從盛放到枯萎的各種形態,一一描繪下來,整理成一百幅圖稿,定名《梅花譜》。後人為了贊譽他梅花畫得「喜神」,稱他的百梅圖為《梅花喜神譜》。近代金石書畫家吳昌碩,曾有詩說他「家傳一本宋朝梅」。

梅花不僅在我國是珍貴花卉,在國外也很受人喜愛,但國外仍以東方栽培較多。日本的梅是我國傳去的,朝鮮也有。日本還有「梅之會」的組織,並出版發行專門刊物《梅》。到19世紀傳入歐洲,本世紀初傳入美國,現在世界各國均有栽培,但不及東方國家之盛。

梅花相傳到現在,已是花繁品茂。據1962年調查,已有230多個品種。主要分果梅和花梅兩大系統。果梅可分青梅、白梅、花梅、烏梅等。花梅以觀賞為目的,按其生長姿態分,有直腳梅類、杏梅類、照水梅類、龍游梅類;按花型花色分,有宮粉型、紅梅型、玉蝶型、硃砂型、綠萼型和灑金型等。其中宮粉型梅最為普遍,品種最多。玉蝶型別有風韻,綠萼型香味最濃,尤以成都的「金錢綠萼」為好。

梅的故鄉在鄂西、川東。據《本草綱目》引陶弘景的《名醫別錄》記載:「梅實生漢中山谷」,而「襄漢川蜀江湖淮嶺皆有之」。《花鏡》上說:「古梅多著名於吳下、吳興、西湖、會稽、四明等處,每多百年老乾。」《花鏡》在梅的註解中說:四川大渡河上游的丹巴縣內,海拔1900~2000米的山谷地帶,雅礱江流域會理縣的海拔1900米的山間,都有野梅生長。廣西興安縣山區、江西與廣東交界的大庾嶺,古代都是盛產梅的地方。廣東增城縣的羅浮山,歷來以產梅花著稱於世,「羅浮」後來就成了梅花的別名。

我國是梅的故鄉,賞梅勝地很多,江南一帶尤盛。而天下梅花之盛,莫過於蘇州鄧尉山和杭州西湖了。

蘇州鄧尉山及其附近山塢,遍植梅樹,以梅著稱。相傳鄧尉山,因東漢太守鄧尉隱居於此而得名。宋代淳祐年間,有高士查某在山塢大種梅樹,後來山民就以種梅為業,越種越多,以致遍地是梅。據《光福志》載:「鄧尉山裡植梅為業者,十中有七。」清代詩人張誠有「望衡千餘家,種梅如種谷」的詩。鄧尉山附近的玄墓山、彈山、青芝山、銅井山等,也是千樹萬樹的梅花連成一片。花盛開怒放時,滿山盈谷,香氣四溢,勢若雪海,以至於清代巡撫宋犖即寓意在司徒廟西的山崖上,寫下了「香雪海」三個斗大字,從此名著吳下。相傳乾隆皇帝曾先後六次到鄧尉山探梅賞景,並六賦《鄧尉香雪海歌》的長詩。在萬樹梅花掩映的半山腰,有座「聞梅館」,又稱「聞梅軒」。不遠處一巨大岩石上有一「梅花亭」,二者均為賞梅佳處。亭作五角形,銅鶴結頂,屋檐、石柱、石檻、瓦片均作五齣梅花狀。整座亭子借喻宋代隱士林和靖「梅妻鶴子」的典故。與周圍梅花融成一體。亭旁,有乾隆皇帝於1751年來鄧尉山賞梅時的手書碑刻一塊。下得山來,山下倪巷村昔有清代潘遵祁的「香雪草堂」別墅。內有四梅閣,以宋代楊補之《四梅花巷》而得名。

梅開時節,滿山皆白,像墜入雲海,分不清哪是雲哪是花,閃閃銀波,在山間流光溢彩,奇麗無比。移目遠眺,山上山下,銀海盪漾,紅綠相間,彌漫無際。真有「入山無處不春枝,遠近高低路不知」的感覺。「鄧尉梅花甲天下」,鄧尉探梅,已成為吳地春遊的主要勝地。

杭州的孤山、靈峰、西泠並稱「西湖三大賞梅風景區」。孤山在杭州西湖的里湖與外湖之間,因四面碧波縈繞、孤峙湖中,故名「孤山」。又因多梅花,也稱「梅嶼」。這里在宋代建有西太乙宮,清代康熙、乾隆時曾建有行宮,辛亥革命後改建公園,即今天的中山公園。孤山北麓有放鶴亭,是賞梅勝地,有詩雲:「人們蓬島是孤山,高閣清虛類廣寒。里外湖光明似鏡,有梅花處好憑欄。」靈峰位於杭州西湖西北,晉開運年間,吳越王在此建鷲峰禪院,北宋治平二年賜名「靈峰」,寺後山顛有來鶴亭,與孤山放鶴亭遙相呼應,也是過去妙高台的舊址。宋蘇東坡曾題詩壁上:「靈峰山下寶陀寺,白發東坡又來到;前世德雲今我是,依稀猶記妙高台。」寺院附近有古梅近百株,較別處早開晚謝。故有「靈峰尋梅」之景。

要說賞梅還數杭州超山味兒最濃。超山自唐代以來,廣植梅林,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稱。更有古梅兩株,一唐一宋,聞名江南。每當超山梅開,香雪成海,蔚為壯觀,香風十里,醉人心田,素有「超山之梅天下奇」的美名。如今超山的「唐梅」和「宋梅」,仍蒼勁古樸,姿態奇特。如大明堂內的唐梅,雖是千餘年老樹,但其冠仍如傘,老枝扶疏,蓓蕾滿枝,似有無限青春活力。在梅林上空,雲煙飄渺,遠處錢塘江水蒼茫,山水梅林相互輝映。無怪乎近代金石書畫家吳昌碩先生與超山梅林結下不解之緣,並作畫題詩:「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憶我我憶梅;何時買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傾一杯。」直至84歲高齡,他仍偕子吳東邁、門生王個移等人,手持木杖到超山賞梅。逝世後,其親屬遵其遺願,在超山大明堂前香雪塢中築陵安葬,以永居梅林。

此外,南京的梅園新村和梅花山,無錫的梅園。上海澱山湖畔的大觀園、莘庄公園等,也都以梅花聞名。

梅樹的壽命都很長,一般可活三五百年,甚至千年以上。世事滄桑,至今猶能保存下來的古梅,除了杭州超山的那兩株「唐梅」和「宋梅」之外,最早的古梅當推湖北黃梅縣的「江心古寺」遺址處的「晉梅」了。它飽經風霜,樹干己成灰黑色,每年大寒開花,花開滿樹,整個開花期達冬春兩季。還有浙江天台山「國清古寺」的一株「隋梅」,距今也有1300多年的歷史。相傳是佛教天台宗的創始人智凱大師親手植的。這株隋梅雖數度枯萎,但如今經人們精心培育,已返老還童,枯木逢春。主幹蒼老挺拔,四周嫩枝叢生,幾年前樹上還結了數千個梅子。清人梁紹王在其所著《兩般秋雨庵隨筆》中也記載了這么一件事,其雲:「真州城東十餘里淮提庵,有古梅一株,大可蔽牛,五千並出,相傳為宋時物。康熙中,樹忽死,垂四十年復活,枝幹益繁,花時光照一院。」清嘉道年間名士阮元題其名日:返魂梅。梅長壽不足奇,奇的是枯木能逢春。

所以梅有個特點是,愈老愈顯得蒼勁挺秀、生意盎然。歷來有「老梅花、少牡丹」之說。

梅花的香韻一向為人們所傾倒,它濃而不艷、冷而不淡,那疏影橫斜的風韻和清雅宜人的幽香,是其它花卉不能相比的。然而,更為可貴的,還是梅花的精神。梅的錚錚鐵骨、浩然正氣,做雪凌霜、獨步早春的精神,被人們譽為中華民族之魂。「朔風吹倒人,古木硬如鐵;一花天下春,江山萬里雪。」人們把松、竹、梅稱作「歲寒三友」,尊梅、蘭、竹、菊為「四君子」,贊賞梅花的高潔、典雅、冷峭、堅貞,視為知友、君子,梅都是當之無愧的。

⑵ 周末想去遊玩,拍一些微距梅花照片,或者是鮮花照片,在上海那個地方比較好啊莘庄公園的梅花謝了么

當然是去植物園了 最近好像有花展 莘庄可以直接坐莘龍線到植物園

⑶ 看梅花上海去哪個公園

看梅花上海去哪個公園?1.浦東世紀公園。2寶山顧村公園。3嘉定古漪園

⑷ 東明路三林路去莘庄梅花公園怎麼換乘

公交線路:地鐵11號線 → 地鐵12號線 → 地鐵1號線,全程約20.2公里

1、從回三林路/東明路(路口)步行約130米,到達三林東答站

2、乘坐地鐵11號線,經過5站, 到達龍華站

3、乘坐地鐵12號線,經過2站, 到達漕寶路站

4、乘坐地鐵1號線,經過5站, 到達莘庄站

5、步行約15分鍾,到達莘庄梅花公園

⑸ 中國哪個城市冬天可以看到紅梅花海

踏雪尋梅 十大賞梅地點推薦

廣州流溪河

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是東南亞最大的一片梅林,中國十大梅園之一。這里的梅樹始種於上世紀60年代,經不斷的發展改良,現已擴種了200多公頃,分布成25個梅園。每年元旦前後數十天,是梅園的賞梅佳節。
梅林中最美的一片,在公園東面的南山瀑布附近,面積約20公頃。梅花盛開之時,徜徉梅花間,冷冽寒風中透出的幽幽花香撲鼻而來,清新微甜。漫山遍野如白雪紛飛,與山下湛藍的湖水相互映襯,美不勝收。這就是聞名的「流溪香雪」。

無錫梅園

無錫梅園位於無錫西郊7公里處,背依龍山,面向太湖,園林設計者根據地勢高低,結合梅園特點,以梅飾山,倚山植梅,梅以山而秀,山因梅而幽,別具特色。園內植梅5500多株,品種繁多。園內還有天心台、洗心泉、清芬軒、招鶴亭等步步登高的觀賞景點。

南京梅花山

南京梅花山位於南京市中山門外鍾山南面,有「梅花世界」之稱。山上廣植梅樹5000多株,有紅梅、綠梅、黑梅等150多種,奇特品種有「硃砂梅」、「五碟梅」、「宮粉梅」、「七星梅」等,均為梅中上品,其中一株「半重瓣跳枝」為梅山獨有。每當花開時,幾千梅樹凌寒怒放,競麗爭艷,登高望之,繁葩似雪,花海盪漾,蔚為壯觀。每年的2月28日—3月18日在這里舉行南京國際梅花節。

蘇州光福梅園

蘇州光福梅園位於蘇州城西的光福鎮(又稱鄧尉鎮),江南最著名的探梅勝地。遠在西漢時這里就開始種梅,梅樹成林,素有「十里香雪海」之譽。鄧尉山梅樹品種繁多,「雪梅」、「壽桃梅」、「豬肝梅」等名種各展風姿,鎮內主要景觀還有:光福寺、光福塔、司徒古柏、天壽聖恩寺等。

武漢磨山梅花

武漢磨山梅花位於武漢市東郊的東湖磨山,我國四大梅園之一。磨山環嶺臨湖,環境幽靜,風光別致,佔地33.3多公頃,有梅樹、梅花盆景3萬余株(盆),品種200多個,已成為蜚聲海內外的賞梅勝地。郭沫若有詩雲:「且喜東湖春早到,紅梅萬株一齊開。」

昆明黑龍潭公園

昆明黑龍潭公園位於昆明北郊的龍泉山五老峰下,距離市區約17公里。黑龍潭內有罕見的大型梅園,稱為「龍泉探梅」。園內的「唐梅」相傳由南詔移植過來,同安寧漕溪寺的「元梅」被認為是雲南最珍貴的古梅。在黑龍潭內,潭以中間的石橋為界一分為二,一清一濁,清濁之水互不相融,據說連魚兒都互不過界,頗為神奇。

梅嶺梅花

韶關梅嶺位於廣東和江西交界處,有梅樹66.7多公頃。2月上旬是滿山梅花凌霜傲放之時,可賞梅之千般風姿,可品梅之萬種情韻,那樹樹紅梅撩撥得古今多少文人騷客心潮澎湃,留下幾多諸如「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紅雨熟紅梅」(蘇軾《題嶺上紅梅》)的名詩佳句傳誦至今。

成都草堂祠

杜甫草堂內楠木參天,梅竹成林,古典式的園林建築,帶著濃郁的文化氣息,是成都遊客最集中的觀光勝地之一;草堂內溪流環繞,亭台池閣掩映在花木叢中,是一處極具文化氣息的園林;遊人漫步其中,既可發思古之幽情,又可享受悅目清心的樂趣。

上海澱山湖梅園

上海澱山湖梅園是我國八十年代新建的一處大型風景區,經過多年的擴建,現在已成為上海最大的旅遊勝地。景區內建有運用我國傳統園林藝術再現的紅樓勝景大觀園。上海澱山湖梅園是上海最大的賞梅勝地,佔地190畝,植梅5000多株,品種達40多個。園內四周是一組江南仿古建築,配以奇花異卉,古樹秀竹。梅與其他植株,配合江南庭院建築。有不少百年以上的古梅,集綠萼、硃砂和骨里紅等名梅。最佳賞梅處:梅園里有座冷香亭,在此能獨賞一株罕見珍貴的「銀紅台閣」 老梅。 是我國八十年代新建的一處大型風景區,園內古建築成群,布局奇巧豪華,匯集了南北園林的特色.是上海最大的賞梅勝地。

莘庄公園

莘庄公園原名「莘梅公園」,建於1920年,是當地顯貴楊氏的私人花園。莘庄公園雖不大,卻以老梅著稱,莘庄公園內有梅樹30餘種2000餘株(包括盆栽梅),其中百年樹齡的老梅近30株,眾多品種梅中,以垂枝綠梅最為珍貴。

來源:新華網-網易#中國十大排行

⑹ 穿越時空的梅花

在一次很偶然的機會,從網友那裡聽到一個消息,5星作文網正在舉辦發作文贏取QQ幣的活動。我很好奇,這個網站還是第一次聽說,居然舉辦這樣的活動。於是我打開了網站進行查看。

這個網站辦的時間不算長,好像也就4、5個月吧,但裡面的內容很多,作文種類非常齊全,水平還不錯。總的來看,網站頁面端莊嚴肅,布局合理,給人一種成熟的感覺。更令我驚訝的是有些內容已經瀏覽過萬了。對這樣一個才建成不久的小站來說,這個成績還挺喜人的。

「發作文贏取QQ幣」是真是假?我找了好久,才找到關於發作文贏取QQ幣的消息。原來管理人員把那個內容放到公告里去了。其實大家到別人網站上去的時候注意一下網站公告就可以發現好多最新消息了。但我在這里建議5星作文網的站長把這個內容發個置頂,字體換成鮮艷的顏色,這樣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

5星作文網這次活動的時間挺長的,到2008年12月31日。只要你想參加,就可以的。我把活動內容給發到這里來了:

5星作文網於2008年8月31日到2008年12月31日間,面向廣大中小學生、家長及辛勤工作在一線的老師們徵集原創作文。屆時,請將您的原創文章發表到網站上。

作品要求:

1、除詩歌以外的所有作文體裁均可。

2、小學生作文要求300字以上,中學生作文要求600字以上。主題鮮明,語句通順,內容健康,敘事清楚,富有真情實感,無錯別字。

3、投稿作文必須是原創作品,非原創作品不在獎勵范圍之內。嚴禁從網上轉發、抄襲。

4、獎勵辦法:發表原創作文滿10篇即可獲得5QQ幣,累積滿10QQ幣即支付。

5、所有徵文本站具有編輯修改權。

6、徵文以編輯審核發表為准。

7、新老會員均可參加。

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5星作文網所有。

看完這些內容,我認為這個創意很好,可以說是開創了網路作文的新紀元,從中看出站長的良苦用心。

而且網站名很有特色:5星作文網。是啊,人們吃住都喜歡在五星級酒店。那麼寫作文呢,也要寫出5星級的作品來。祝願5星作文網站的這次活動能圓滿成功!也可以了結我們的心願!

⑺ 崇明區什麼地方有梅花

靜安雕塑公園內復有「梅園」,制中西合璧,尤其適合自拍; 門票:免費 飲食:無特別推薦 相關推薦: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 其他推薦: 【普陀:梅川公園】 【奉賢:上海海灣國家森林公園】 【浦東:世紀公園】 【寶山:顧村公園】 【青浦:大觀園】 【嘉定:古猗園】 【徐匯:上海植物園】 【松江:辰山植物園】 【金山:薈萃園】 【閔行:莘庄公園】 【崇明:高家莊生態園】

⑻ 哪個城市的梅花最有名

梅花抄是南京的市花 南京有座梅花山 每年開春都有國際梅花節
每年二月十四左右進入梅花觀賞期
請看鏈接:http://news.sina.com.cn/c/2006-02-21/07208259947s.shtml

⑼ 上海莘莊周邊哪裡好玩的地方

要看你的周邊定義半徑多少了,莘庄鎮上只有個莘庄公園,環境不錯,園內梅花的規模回是整個上海市屈指答可數的,另外東北方向3公里有個閔行體育公園,綠化面積也很大,另外就是幾個SHOPPING MALL,莘庄鎮上的 龍之夢購物中心、仲盛世界廣場,往北2公里左右的怡豐城商業廣場等,其實在上海軌道交通非常發達,幾乎可以到達任何人氣景點。

⑽ 上海看花的地方有哪些比較推薦

推薦賞花地如下:

1、上海海灣國家森林公園

上海春季賞花的地方首推上海海灣國家森林公園的梅園里,一湖三嶺七道灣的格局下,坐落有五大賞梅標志建築:楚梅閣、隋梅亭、唐梅廳、宋梅廳、五福棧。分別以歷史上的「五大古梅」命名。這些建築散落在梅花叢中,營造著屬於春日的繁華與靜謐。

4、上海植物園

蘭花開,金玉滿堂,上海植物園開放了今年上海的第一株白玉蘭,是上海賞花好去處。接下來,植物園內的數百株白玉蘭、二喬玉蘭和紅玉蘭等都將全面盛開。玉蘭屬其他種類如星花玉蘭、飛黃玉蘭、紫玉蘭等將陸續盛放。上海植物園將會是一派「玉蘭鬧春」的熱鬧景象。

熱點內容
情人節裝扮要求 發布:2025-05-16 04:12:42 瀏覽:856
本地蘭花草 發布:2025-05-16 04:08:11 瀏覽:820
長詩一朵雪花 發布:2025-05-16 04:07:32 瀏覽:586
名樹盆景 發布:2025-05-16 04:06:50 瀏覽:786
七夕的到來 發布:2025-05-16 04:06:40 瀏覽:492
花藝物語 發布:2025-05-16 04:06:04 瀏覽:518
荷花池實景 發布:2025-05-16 04:05:14 瀏覽:921
2018央視七夕晚會 發布:2025-05-16 04:02:09 瀏覽:685
屈臣氏情人節促銷ppt 發布:2025-05-16 04:02:05 瀏覽:183
秋與荷花 發布:2025-05-16 03:58:30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