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野天滿宮梅花
⑴ 太宰府天滿宮的介紹
太宰府天滿宮是位於日本福岡縣太宰府市的神社。祭祀平安時代的學問家菅原道真。同時也是菅原道真的墓地。和京都的北野天滿宮並列為日本全國天滿宮的總本社1。
⑵ 大阪到京都北野天滿宮要做什麼電車
⑶ 用日語應該怎麼說「金閣寺和北野天滿宮是我最喜歡的寺廟」
金閣寺と北野天満宮は私が一番好きな神社仏閣(じんじゃぶっかく)です。
金閣寺と北野天満宮は私が一番好きな神社(じしゃ)です。
(天満宮はお寺ではなく神社です。)
⑷ 京都一日游如何去金閣寺,北野天滿宮和嵐山
京都一日游如何去金閣寺,北野天滿宮和嵐山
坐公交車去,不要做地鐵。
⑸ 北野天滿宮 きたのてんまんぐう怎麼樣
北野天滿宮去的人並不多,不知道原因,聽說是用來祭祀用的地方,不過裡面真心很有意思,建築都很有特色,景色也不錯。
⑹ 名偵探柯南北野天滿宮第幾集
在第60集名偵探柯南北野天滿宮
⑺ 你知道哪些節日或風俗與某位名人有關
日本的「學問之神」菅原道真去世於2月25日這天。
唐初,中國的梅花樹、烏梅等傳入版日本。和歌權名人菅原道真酷愛紅梅,把自己的書齋命名為「紅梅殿」。後人稱他為「梅神」。以後,日本全國有10500多個神社祭祀菅原,稱他為「天神」,並將他去世的2月25日定為梅花節。
舉辦梅花節的時候,人們在北野天滿宮菅原道真的靈前供奉紅白梅花。在2000多株梅樹上,上七軒的舞妓和藝妓們舉辦茶會。
⑻ 這是日本哪部電視劇里的
不是電視劇,只是日 本 的一種文化,太宰府天滿宮是位於日本福岡縣太宰府市的神專社。祭祀平安時屬代的學問家菅原道真。同時也是菅原道真的墓地。和京都的北野天滿宮並列為日本全國天滿宮的總本社。上圖是曲水之宴,是從公元958年開始舉辦的禊祓神事。它一度中斷,但於1963年再開,儀式再現了平安時代的畫卷。在太宰府天滿宮曲水庭里,穿著「十二單」和「衣冠」等平安衣裝的歌人沿曲水而坐,酒杯從上游流下來之前作一首和歌,酒杯到了自己面前,就把它喝乾。古琴聲中,梅花飄飄,好像時間都停住了似的,是一個充滿情調的儀式。
⑼ 日本歷史上的「三大怨霊」分別叫什麼
哦,是這么回事兒。
日本歷史上的三大怨靈分別是菅原道真、平將門、崇德天皇。
看你給了這么多分,那麼老夫就一個一個來講吧。
1,菅原道真
菅原道真在歷史上挺牛逼的,他是平安時代的貴族公卿,琴棋書畫無一不通,在日本被譽為學問之神,地位堪比我國的孔子。
不過人怕出名豬怕壯,菅原道真樹大招風惹怒了不少其他的貴族公卿,於是這些貴族公卿就聯合起來誣陷他,再加上菅原道真本身嘴巴就挺毒的,所以就被套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借口給流放了,沒多久他就死了。
死了以後京都(當時貴族公卿都住在京都)就出現了各種奇怪的事情,當時的人認為是菅原道真陰魂不散跑來報仇,於是修了一個北野天滿宮來鎮住他的怨靈。
當然現在北野天滿宮成了京都的著名旅遊景點,老夫還去過呢。
2,平將門。
平將門也是平安時代末期的人,不過與菅原道真不同,平將門是武將出身,而且是日本歷史上唯一一個自立為天皇的人,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簡單點說平將門就是一介武夫,然後自立為王,與整個日本朝廷公然叫板,數次擊敗朝廷的追兵,後來朝廷懸賞乾死他,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結果一個叫藤原秀鄉的人趁著平將門的手下去割麥子的時候(古代日本是農業社會,割麥子是頭等大事)找機會把他給一箭爆頭了。
平將門死後也是陰魂不散,屍首分離後各種作亂,弄的藤原秀鄉疲於奔命,後來想了個辦法把他的屍體和頭分開埋起來,再在上面修神社來鎮住他。
3,崇德天皇。
崇德天皇是日本第75位天皇,不過這個天皇有點慘。
他繼位的時候,他曾祖父和他父親這兩位太上皇還活著呢。他曾祖父覺得他不配當天皇,於是就趁他父親死後,找了個借口把他趕下天皇的位置了,新的天皇是他的弟弟,結果他弟弟每當幾天天皇就突然病死了,於是崇德天皇又想來爭這個位置,但沒想到他打仗又輸了,於是被流放到山裡去。
流放到山裡去又不給他吃的喝的,讓他一個人玩荒野求生,後來又拒絕他的悔過,又不讓他埋進祖墳,於是崇德天皇就怒了,說你們這么算計老子,老子以後變鬼都要乾死你們。
結果果不其然,後面日本的幾次大戰都是借著崇德天皇的名義挑起來的。
基本就是這樣。
⑽ 京都府的經濟建設
1990年,京都府工廠總數為16.7萬家,其中99.1%是中小企業,占日本全國總數的2.5%,列第11位。工業總產值為57795億日元,其中電氣機械業佔18.3%,纖維紡織業佔12.6%,運輸機械業佔10.8%,飲料、飼料業佔9.0%,一般機械業佔7.1%。現代工業,已形成了高科技企業群。如:島津製作所主要生產先進的醫療設備和航空設備;京都精密陶瓷從事開發應用陶瓷新材料,生產高級照相機等科技尖端產品;立石電機開發生產多種先進電氣機械,例如,自動檢票機,電腦自動門、電子醫療器械等;瓦考魯(音譯)公司是日本服裝工業中的姣姣者,該企業生產的高級婦女內衣居世界一流水平,遠銷國際海外市場。位於福知山市的長田野工業區集中有42家企業,如神戶制鋼所(焊條)、綠十字(醫葯)、武田葯品(醫葯)、湯淺電池(蓄電池)等產品在日本享有一定聲譽。另外,京都市的紡織、印刷業、宇治與績部的纖維製造業、舞鶴的造船、平板玻璃、化學製品等在京都府的工業中佔有重要地位。
與現代工業相比,傳統精細工業顯得樸素無華,但傳統工業歷史悠久,分布廣大,深深根植於京都府各地。和服生產曾盛極一時,京都平安時代的西陣紡織、京都友禪印染和丹後地方的縐綢等均在和服產業中起了重要作用。丹後縐綢據說源自江戶時代,京都西陳紡織技術傳入丹後地方之後,當時的峰山藩採取獎勵生產的政策,從而使丹後縐綢很快發展成為當地的主要產業。由於現代日本人生活方式的變化,和服穿著已限於婚喪大事、隆重節慶的場合,說服距現代生活愈來愈遠,和服產業嚴重衰退。其它傳統工業有清水陶瓷、栗田陶瓷、刺綉、竹製品、漆器、日本扇子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京都府伏見自古便是日本全國屈指可數的日本酒產地,產量居全國前列,名酒有月桂冠、松竹梅等。無論是傳統產業還是現代產業,京都府的政策是鼓勵發展高附加值的產品,同時,保護支援傳統產業和中小型企業。 京都作為日本文化的發祥地。以學問之都而聞名,與東京並列為學術和藝術的兩大中心地。京都府的重要職責之一是保證人人接受教育的機會均等。為此,努力在所有地區,維護高質量的教育。對身心殘疾人的教育,1978年開設了日本第一所盲聾學校。京都有不少特殊教育設施。
京都府主要大學有:京都教育大學(國立)、京都工藝纖維大學(國立)、京都大學(國立,2013QS世界大學最新排名第35位)、京都市立藝術大學(公立)、京都府立醫科大學(公立)、京都府立大學(公立)、大谷大學(私立、短大)、京都醫療科學大學(私立、短大)、京都外國語大學(私立、短大)、京都學園大學(私立)、京都光華女子大學(私立、短大)、京都情報大學院大學(私立)、京都嵯峨藝術大學(私立、短大)、京都產業大學(私立)、京都女子大學(私立、短大)、京都精華大學(私立)、京都造形藝術大學(私立)、京都華頂大學(私立、短大)、京都橘大學(私立)、京都聖母女子大學(私立)、京都文教大學(私立、短大)、京都葯科大學(私立)、種智院大學(私立)、同志社女子大學(私立)、同志社大學(私立)、花園大學(私立)、佛教大學(私立)、平安女學院大學(私立、短大)、成美大學(私立、短大)、明治國際醫療大學(私立)、立命館大學(私立)、龍谷大學(私立、短大)、池坊短期大學(短大)、華頂短期大學(短大)、京都経済短期大學(短大)、京都西山短期大學(短大)、聖母女學院短期大學(短大)。職業訓練設施,函授課程不僅對學齡期的人開放,也對已走向社會重新學習的人開放。專業學校種類繁多,涉及有花道、茶道、商業設計、電子計算機程序設計等各行各業。 京都府的地勢多種變化,極適合於室外體育娛樂活動。為了讓人們接近山嶽和大海而設有野營地、徒步旅行路線、滑雪場、自行車旅行等。北部丹波高原有京都府立丹波自然運動公園里有田徑場、網球場、排球場、棒球場、推桿高爾夫球場、兒童樂園及其他不破壞山嶽大自然的娛樂設施和休養設施。府南部有京都府立山城綜合運動公園以及備受人們歡迎的田徑場、網球場、賽球場、游泳池和別具一格的娛樂之林。
室內體育設施有京都市體育館和府立體育館。府立體育館里有適合國內和國際比賽的設備,比賽場館能容納一萬名觀眾。老人及殘疾人也能利用特殊體育設備進行體育活動。
柔道和劍道是日本的傳統體育項目,項目的設備由政府的各種體育中心提供。伏見運動公園里的體育館設有太陽能溫水游泳池。京都府曾兩次承辦日本全國國民體育大會。 京都府為了進一步提高生活水平,與國家、市町村合作,共同推進公共事業、教育、社會福利及其他各種為府民服務的事業。截至2002年7月,在府內設有13個窗口,聽取市民對行政的意見和要求。還另設有專門窗口處理住宅、交通事故、消費者問題。
京都府民的福利行政有對低收入者給以財政援助,專為老年人設立的設施,老人院、老人講座,對殘疾人進行救濟和職業訓練。還開設中心舉辦消費者學習會,接受對商品的意見和咨詢。
報紙電台全國版、地方版的報紙和廣播媒介遍及府內各處。除全國性報刊之外,還有《京都新聞》等許多地方報刊。有日本廣播協會(NHK)電視台、KBS京都電視台和幾家民辦電視台,對日本全國和京都地區播出節目。 1990年,京都府醫療設施數為564所,平均每10萬人為136.9所,高於日本全國平均數。醫生人數為6008人,平均每10萬人為231.8人,超出日本全國平均數,在日本僅次於東京。
健康管理包括治療和預防兩個方面。京都府建設並管理許多公立醫院、醫科大學與護士學校。對65歲以上的老人實行醫療費補助。防病計劃包括幼兒注射預防針,癌症檢查車在府內各地巡迴等。京都府內的12個保健所(京都市除外),在市町村的合作下,進行健康咨詢和健康診斷,確保醫療儀器的安全和環境衛生事業發展進行指導,檢查防止公害,水質和病源菌,預防傳染病。
健康管理方面取得的進步是集中管理和緊急處理電子計算機化。控制中心的電子計算機,可向在最 近位置的急救車發出信號,能更有效地利用急救車。 東寺:世界文化遺產。在興建平安京之時,於京城正門羅城門東西各營造了東寺、西寺,以鎮護國家。823年,嵯峨天皇將東寺下賜空海大師,成為「東寺真言宗」的總本山,本尊為葯師如來。寺內有講堂、御影堂、南大門、金堂、五重塔、灌頂院等。其標志性建築為56米的五重塔,是日本最大的佛塔。
西本願寺:是日本凈土真宗本願寺派的大本山。西本願寺的開山祖師——親鸞聖人圓寂後,其女覺信尼於1272年在東山大谷營建廟堂,安置親鸞聖人的遺骨,是西本願寺的發源。1591年,豐臣秀吉捐款移至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堀川花屋町下。凈土真宗在日本佛教最大的派別之一,之所以能吸收如此之多的信徒,其主要原因是親鸞聖人主張和尚吃葷娶妻。西本願寺內收藏有許多古代文物,包括許多中國古畫。2011年4月9日將在本願寺御影堂舉行「親鸞聖人750回大遠祭」。
東本願寺:是日本凈土宗真宗大谷派的大本營。德川家康為分化凈土宗的勢力,於本願寺(即西本願寺)之東再建東本願寺,扶植凈土宗的另一門派。寺內的御影堂是世界最大級的木結構建築物。
京都御所:市民休閑的廣場,始建於781年,是日本的舊皇宮,後因遷都移至東京。御所南北長1300米、東西寬700米,共有四門——賢春門(東)、宜秋門(西)、建禮門(南)、朔平門(北);御所正殿是紫宸殿,是天皇加冕即位大典之地。紫宸殿中央設有「御帳台」,是天皇和皇後的寶座;殿左右側有百宮上朝休憩之地。
二條城:1603年,由德川家康所建造,後經德川家光擴建,是京都最有名的歷史建築之一,仿唐朝長安城而建,周圍有東西長500米,南北長300米的高大圍牆。城的中心是「二之丸」御殿,曾是德川將軍的寓所。1867年,幕府「大政奉還」於皇室之時,奉還儀式即在「二之丸」御殿內舉行。走廊鋪設了「鶯鳴地板」(鶯張り),當敵人侵入之時,奔走在地板上,地板就會發出黃鶯鳴叫之聲。
三十三間堂:是日本最寬的殿堂,因為堂內被立柱間隔成三十三間,故名「三十三間堂」。堂內以九面千手觀音坐像為中心,置有1001座千手觀音立像。兩側有28座護法神、風神、雷神立像。每年成人節時舉行騎射儀式——「通矢」。
北野天滿宮:京都北野天滿宮,是日本全國各地天滿宮神社的總社。祭祀著日本的學問與文藝之神——菅原道真,每逢考試升學之時,便有許多學生前來祈願。
下鴨神社:是京都最古老的神社之一,原為豪族賀茂氏所蓋的家庭神社,故名「賀茂御祖神社」。該社每年有兩個熱鬧非凡的大祭,一次是5月3日的「流鏑馬祭」,一次是5月15日「葵祭」(京都三大祭之一),七月還有「御手洗會」。 平安神宮:1895年,為紀念遷都平安京1100周年而建,曾是桓武天皇和孝明天皇祭神之地。其造型按平安京八分之五的縮圖設計。院內林木茂盛,是明治時代園林建築的代表。每年10月22日,還在這里舉辦「時代祭」的遊行。
清水寺:是世界文化遺產,地處京都東山上,由延鎮上人所建造。尚存的大部分建築始建於1633年,由德川家光重建。有正殿、鍾樓、三重塔、經堂、地方神、成就園等。被定為國寶的主堂由139根立柱支撐,宛如一個碩大的舞台,被稱為「清水舞台」。清水寺還出現在《源氏物語》、《枕草子》、《更級日記》、《梁塵秘抄》等古典文學作品中。
銀閣寺:原為幕府將軍足利義政的山莊,名為「東山殿」,仿金閣寺而建。寺內有外部全都貼上了銀箔的銀閣。寺內還有東求閣,是日本最古老的四疊半茶室之一。
南禪寺:是由龜山天皇的離宮改建而成,是臨濟宗南禪寺派的總寺院。寺院內有著名畫家狩野探幽的門畫和飲水虎。還有出自小堀遠州之手的「枯山水」名庭——「虎子渡」。禪寺的山門稱為「石川五衛門」,人稱「絕景」。 詩仙堂:建於1636年。曾是江戶時期的詩人石川丈山隱居之地。在其正堂的「詩仙之間」,四壁有江戶時期著名畫家狩野探幽作畫、石川丈題詞的肖像畫。庭園清雅幽靜。
曼殊院:採用枯山水造型,以白沙象徵噴泉,巧妙地引入洛北的名勝,寺內收藏著一千多件寺寶,被定為日本國家級名勝。
修學院離宮:日本京都三大宮殿建築之一,地處京都市北部,原為江戶時代後水尾上皇修建的離宮,後成為巡幸天皇的茶室。公元1884年又成為離宮。宮內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十分美麗。宮分為上茶屋、中茶屋、下茶屋三部分。
寶池公園:京都市最大的公園,以寶池為中心,草坪埔地,自然林茂盛,並設有散步小徑和廣場。池畔建有國立京都國際會館,其設計採用日本傳統建築和現代風格相融合的獨特造型。 金閣寺:與二條城、清水寺、嵐山並稱為京都四大名勝。金閣寺正名是「鹿苑寺」,原為室町時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的山莊,後改為禪寺。因建築物外麵包有金箔,故名金閣寺。1950年毀於大火,1955年重建。金閣是京都的代表性景觀。
龍安寺:以「枯山水庭院」聞名全日本。在東西走向的長方形庭院里,鋪著白沙,配著15塊大小不一的石頭,石頭放置怪異,不管是從任何角度觀賞,都有一塊石頭隱身不見。這就是日本著名的「枯山水庭院」。
仁和寺:是真言宗御室派總本山。山名大內山,寺院本尊為阿彌陀如來、開基者是宇多天皇。仁和寺有高達二米左右的御室櫻200多棵,4月下旬是賞花的季節。在古代隨筆《徒然草》里開場的一句「仁和寺有一個法師」的句子也非常有名。
妙心寺:曾經是花園上皇的離宮,長500米,寬400米,寺內有47座塔,其中僅有3座對外開放。內有狩野探幽繪畫作品《雲龍圖》也非常有名。
天龍寺:是足利尊氏為供養後醍醐天皇,於公元1339年創建的禪地。天龍寺是臨濟宗天龍派總寺院,地處京都嵐山渡月橋畔。寺內的庭院曾逃過八次火災之難,是第一號國家特別史跡。
嵐山:有「京都第一名勝」之稱,是春季看櫻花,冬季看紅葉的好地方。山下有周恩來總理「雨中嵐山」的詩碑。
嵯峨野:位於優美的小倉山東麓,曾經是皇室的別墅所在地。在日本古代和歌中,它經常被人們吟頌。竹林和楓葉,最為文人所喜歡。山中有許多智者隱居修行的小屋;內中有清涼寺和大覺寺。 初蹴鞠:日語名稱「蹴鞠始め(けまりはじめ)」。由8位表演者互踢鹿皮製作的球使其不落地。「蹴鞠」來自於中國,唐宋之際十分流行,杜甫有詩曰:「十年瞰鞠將雛遠,萬里鞦韆風俗同」。7月7日在京都上京區的白峰神社也舉行同樣的「蹴鞠」表演。初惠美須:惠美須被日本人奉為商神。16世紀初,京都的商人去江戶做生意,取得巨大成功,為此崇祀惠美須大神以示感謝,慶典時間為1月8日至12日,京都高奏惠美須贊曲,祈求生意興隆,家運繁榮。
梅花節:日本的「學問之神」菅原道真去世於2月25日。唐初,中國的梅花樹、烏梅等傳入日本。和歌名人菅原道真酷愛紅梅,把書齋命名為「紅梅殿」。後人稱他為「梅神」。以後,日本全國有10500多個神社祭祀菅原,稱他為「天神」,並將他去世的2月25日定為梅花節。舉辦梅花節的時候,人們在北野天滿宮菅原道真的靈前供奉紅白梅花。在2000多株梅樹上,上七軒的舞妓和藝妓們舉辦茶會。
春舞:日語名稱為「都をどり」,是日本的一種傳統藝術形式,慶典時間是每年的4月1日至30日。舞妓、藝妓在各處會場表演「都舞」、「京舞」和「北野舞」等,以歌舞來慶祝春日喜慶。其中,「都舞」的歷史最長,始於1872年的第一屆京都博覽會,「都舞盛會」將延續多天。
流鏑馬神事:「流鏑馬」,就是騎著馬射箭,又稱「矢馳馬」。流鏑馬活動起於「鐮倉時代」,是用以祈求天下太平、五穀豐登的祭神活動,身著古代衣甲的武士在飛馳的駿馬上,高呼著對准三處菱形靶發放箭矢,以此占卜早稻、中稻、晚稻的收成好壞。日本人將射箭分為弓道和流鏑馬,前者為站射靜射,後者為走射動射。
鴨川納涼床:是從5月1日起4個半月之間在鴨川河岸上的納涼平台,在三條和四條之間的鴨川西岸上,先斗町的各家餐館搭起了2至3米高的納涼床,點起古式的提燈,人們在涼風中一邊品嘗美食,一邊眺望東山,享受愜意的人生樂趣。
京都薪能:薪能就是在篝火映照之下,表演日本傳統能劇、狂言劇。1950年,京都市和京都能樂會共同舉辦薪能儀式,後由平安神宮接管。歷史雖短,但模仿的奈良福寺的薪能卻源遠流長。此外還有東京增上寺及其它地方的薪能。舉行時間:6月1至2日,雨天順延。 葵節:古意盎然、典雅恢弘的古老節日,是「流鏑馬神事」之後又一盛大節日,是京都的三大祭之一,且是其中最為悠久的。起源於6世紀。原名賀茂祭,但因舉行儀式時,會在牛馬或貴族所乘坐的車子、信奉者的衣服上,以葵葉裝飾,漸漸就稱為「葵祭」。在古時代提到祭典,就是指葵祭典。由500多名身著古代貴族服飾的人們組成的全長700米的遊行隊伍,牽著馬和牛車,抬著神轎,從京都御所出發,經過下鴨神社,奔向上賀茂神社,確實是重現古風的最好的方式。葵節的舉辦是為祈禱農作物的好收成。
三船節:時間為5月的第三個星期日,舉行「三船祭」時,會將三十隻龍頭船、鷁首船、公主船、侍兒船、今樣船等放於嵐山大堰川,追憶王朝公卿以詩、歌、管弦等三船游樂的雅興。
祗園節:日語名稱為「只園祭」,讀作「Gion Matsuri」。公元869年,京都發生瘟疫,人們從祗園社抬出神輿,立起來自日本各地的66支鉾,送至神泉苑,祈願消除災病,由此形成繁盛的節日。節日從7月初到7月末,其間14至16日的「宵山」和17日的「山巡行」為其高潮。在祗園節時,人們在豪華裝飾的彩車上用笛子、鑼鼓和大鼓演奏著祗園音樂,從街上通過,每年有100多萬人前去觀看。在川端的小說《古都》中的千重子和自己的孿生妹妹苗子就是在祗園節里相遇的。
陶器節:被譽為「京都夏日風情詩」。節日時間為8月7日至10日。節日期間,有陶器展銷會,在五條大街上擺滿了日本全國各地500多家陶器商店的攤位,有陶藝家的作品展,有陶器製作表演會等,8日那天,將抬出陶器神輿進行遊行。
五山送火節:日語名稱「五山送り火」(ござんのおくりび)。活動時間是:8月16日;主要活動是:用松木燒出75座火床,形成一個輝煌的「大」字。「大」字的第一筆畫73米,第二筆146米,第三筆124米。「大」字篝火的75個火叢必須同時在晚上八點時同時點燃。送火節屬於「盂蘭盆節」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傳說從前如意岳的寺院失火時,該寺院主佛阿彌陀如來佛升至山巔發出光芒,照亮四方。從此便每年舉行「送火節」,紀念阿彌陀如來的靈驗。
觀月黃昏:日語名稱「観月の夕べ」(かんげつのゆうべ),即在大覺寺的大澤池上,乘坐龍頭船、鷁首船飲茶、吹笛、賞月,游吟作樂。大覺寺是由嵯峨天皇的離宮改建而成的,又名嵯峨御所,是歷代法親王住持的寺院。寺內有大澤池,是模仿中國洞庭湖的池泉船式庭園建造而成的,是賞月的好地方。
時代祭:就是各朝各代風俗大遊行。為了保護平安神宮的大祭、建造物、神苑,市民們組織了一個平安講社,並開始了時代祭的活動。時代祭包含神幸祭、行在所祭、還幸祭這些神儀活動,但是最精彩的是「時代風俗行列」。遊行隊伍從京都御所建禮門前出發,沿烏丸通、御池通、河原町通、三條通到達平安神宮,全程長4.6公里。
鞍馬火祭:日語名稱「鞍馬の火祭(くらまのひまつり)」。為京都的三大奇祭之一,940年(天慶三年)從京都御所將祭神迎出北遷,人民沿途舉火把迎送,後來則演變為各家在自家門口點起篝火,並手舉燃燒的松明,沿街行走,最後在神社廣場前抬出兩座神輿。鞍馬火節意味著送走了秋天,迎來了冬天。嵐山紅葉節:日語名稱為「嵐山もみじ祭」(あらしやまもみじまつり)。節日時間:11月的第2個星期日。節日里,五彩繽紛的船隻聚集在大堰川,鑼鼓喧天、絲竹繞耳,進行各種各樣的歌舞表演。在大堰川的河岸上,還設有大舞台表演「嵯峨大念佛狂言」的藝能。
獻茶節:時間為:12月1日。起於豐臣秀吉召開的北野大茶會。1587年,由千利休主持,秀吉在京都北野天滿宮舉行了大茶會,遠近諸國的愛茶者和町人、百姓蜂擁而至,成為茶道史上的盛事。此後,形成為一種傳統節慶活動,以此祈願茶道的興旺。在「御茶壺奉獻節」上向神獻完茶後,在「明日舍」、「上七軒」的歌舞排練場所進行茶水出售,民眾一起享受品茶和節慶的樂趣。 清水燒:京都地區最有代表性的傳統陶器,用於家庭餐具和茶道、花道、香道的用具等。
友禪染:所謂「友禪染」是元祿時代扇繪師-宮崎友禪齋設計的染色方法。「友禪染」的印染法與織造法(最有名的就是「西陣織」)相對應。友禪染,主要有京都的京友禪和石川縣的加賀友禪。在京都有「友禪美術館」。它在絹織白布上作畫,染制好之後,再在水流里漂洗,使之顯現出鮮艷的色彩。
西陣織:是產於京都西陣地區的一種華麗的絲綿織物。使用各種顏色的絲線,織出有花紋的面料。大部分用作和服的腰帶和掛毯。
京佛壇、京佛具:作為佛教文化中心的京都,已形成很高超的佛壇、佛具生產工藝。
日本酒:京都也是日本的酒鄉。洛南伏見的「月桂冠」清酒廠,創建於1637年。
湯豆腐:是京都料理中的名物,就是將切好的豆腐塊下在鍋里,邊煮邊吃,調料很簡單,如醬油廱花、生薑泥而已,是一種清淡有味的素食。
懷石料理:日本極為講究的「懷石料理」傳自於京都。相傳古時京都寺院里的禪僧由於吃得很簡單清淡,還沒到下一次吃飯時,肚子就餓了,於是僧人將溫暖的石塊抱在懷中,用以驅除飢餓感,因此而留下了「懷石」的名稱。後來,懷石料理就指傳承這種簡單清淡、追求食材原味精神的料理。另外,懷石料理的餐具和擺放方法都很講求禪意。
宇治茶:日本三大名茶之一,是日本綠茶的高級品牌,產於以宇治市為中心的京都南部地區。其中最為有名的是「玉露」。
千枚漬:京都最有名的特產之一。屬於腌制類食物,由蕪菁切成薄片後腌制而成,口感清脆,是大多日本人到京都後選擇購買的土產之一。
八橋:又稱八橋餅,是用米粉,砂糖,肉桂等製作而成的日式點心。是日本京都最具代表性的名點特產。 前原誠司,1962年4月30日生於日本京都。中學二年級時,父親去世,靠獎學金一直堅持學業。京都大學國際政治學專業畢業後,前原誠司1987年進入有「政治家搖籃」之稱的松下政經塾深造。1993年,他作為日本新黨成員當選眾院議員,次年脫離新黨。前原2005年曾在黨內選舉中擊敗菅直人,成為民主黨歷史上最年輕黨首。2010年9月17日出任菅直人政府外交大臣,2011年3月6日辭職。
幸田來未:本名神田來未子,日本流行音樂女歌手,1982年11月13日出生於日本京都府宇治市,畢業於京都精華女子高等學校。所屬唱片公司為日本艾回公司旗下品牌rhythmzone。
七緒香(ななおかおり):女,日本創作型歌手,京都府出生,血型AB型,1997年短大畢業。
田村亮:出生於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區,畢業於成城大學經濟學部。他是演員阪東妻三郎(本名:田村傳吉)的兒子,還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失去父親。而他的兄弟包括演員田村高廣(長男)、田村正和(三男),他們被合稱為「田村三兄弟」,長期在影劇圈內活躍。1966年他以電影《狂暴豪右衛門》出道,之後出演不少時代劇與現代劇。他的特色是擁有一種獨特魅力的聲音。
神田喜一郎,號鬯盦,1897年(明治30年)10月16日生於日本京都市,著述頗豐,主要著作有《支那學說林》、《東洋學說林》、《日本書記古訓考證》、《敦煌學五十年》等。
宮本茂:1952年11月16日出生於日本京都的鄉間,世界著名的游戲商,任天堂的情報開發本部(Entertainmen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總監兼總經理,被稱為馬里奧(Mario)之父。
石原立也:1966年7月31日出生於日本京都府舞鶴市,日本男性動畫演出家及導演,京都動畫董事。在大阪設計專門學校畢業後進入京都動畫工作室(京都動畫的前身)。在2005年時第一次擔任電視動畫《AIR》的導演,由於高品質的作畫及演出而廣受好評。
佐佐木藏之介:1968年2月4日出生於京都府上京區,畢業於洛南高校,東京農業大學退學,神戶大學卒業。1990年加入惑星劇團,1999年主演短劇《愛麗絲漫遊仙境》,2005年主演電影《間宮兄弟》,2008年主演電視劇《王牌男公關》,是日本著名俳優。
橫山由依:1992年12月8日出生於日本京都府,日本女子偶像團體akb48Team A 成員,團體現任總監督,2009年,參加AKB48第九期生甄選並合格。2010年10月10日,發表升格到Team K。2011年6月9日,在AKB48第22張單曲選拔總選舉中取得第19名,入選選拔組。2013年7月23日,在東京AKB48劇場公演中正式就任橫山Team A隊長,並發表就任宣言[3]。2014年6月7日,在「AKB48第37張單曲選拔總選舉」中以40232票,再次得到第13名[4]。2014年12月8日高橋南宣布畢業的同時指名橫山由依為AKB48下一任總監督,akb劇場十周年公演後正式就任團體總監督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