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汪曾祺的茶花

汪曾祺的茶花

發布時間: 2021-02-24 07:27:34

⑴ 汪曾祺的作品有那些

汪曾祺,江蘇高郵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

作品有《受戒》《大淖記事》《晚飯花集》《逝水》《異秉》《晚翠文談》《雞鴨名家》等。

1、《受戒》

《受戒》 是一部由劉睿理執導,李昊宇、丹紅、張樟主演的愛情片,改編自汪曾祺同名代表作《受戒》。該片講述了南方小鎮中,和尚小明子和小英子的懵懂愛情。

2、《大淖記事》

《大淖記事》是著名作家汪曾祺以故鄉高郵為背景創作的鄉土系列小說代表作之一,展示出一個似水若雲、如詩似畫的純美世界。

大淖邊上,挑夫的女兒巧雲和小錫匠十一子彼此有意,卻不想巧雲被玷污,接著小錫匠被打得垂死。因為這件事,鄉鄰之中發生一系列與世俗特異的行為,顯示出寬容和祝福,仗義和關愛等人性之美。本文是對世俗的無視,還是人性的贊美?這一切是寓言,還是一場烏托邦幻夢?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

3、《逝水》

《逝水》不同於其他名人作者的散文集,它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故事,文如其名,逝水!平淡似水,暖暖地浸入讀者的心靈深處。他的文風優美而淡雅,用詞講究,小小「熟悉」和「熟習」的使用,便「泄露」了汪老先生深厚的寫作功底。

4、《雞鴨名家》

《雞鴨名家》是現代作家汪曾祺早期創作的一篇小說。小說主要寫了余老五和陸長庚兩個風俗人物,表現了作者對大千世界萬物的欣賞,以及對普通人的關心與尊重之情。

5、《異秉》

《異秉》是汪曾祺四十年代創作而在新時期又重新修改發表的短篇小說。作者以簡潔恬靜的筆調描繪 了蘇中小鎮高郵的風土人情,世事雲煙。

⑵ 汪曾祺的茶花第二自然段從哪幾個方面寫的

嘩嘩的第二自然段描寫的,是他的一個專注點。

⑶ 汪曾祺的詩(兩首)

  1. 黃昏

作者:汪抄曾祺

青灰色的黃昏,

下班的時候。

暗綠的道旁的柏樹,銀紅的騎車女郎的帽子,橘黃色的電車燈。

忽然路燈亮了,

(像是輕輕地拍了拍手……)

空氣里擴散著早春的濕潤。

(3)汪曾祺的茶花擴展閱讀:

1987年2月26日,汪曾祺在京入黨。4月16日,汪曾祺隨中國作家代表團赴雲南訪問。10月,應安格爾和聶華苓夫婦之邀,汪曾祺赴美國參加國際寫作活動,歷時三個多月。

1988年,小說無新作,間或發表些散文、隨筆。

1989年1月,《北京文學》與台北《聯合文學》採取同步行動,同時出汪曾祺作品專輯。

1990年2月24日,汪曾祺寫散文《七十抒懷》。

1991年5月,《蒲橋集》由作家出版社再版。

1992年4月,散文集《旅食集》由廣東旅遊出版社出版。

1993年6月,以故鄉高郵為背景的小說集《菰蒲深處》在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1995年春,應台灣《聯合時報》邀請,汪曾祺赴台參加「兩岸三邊文學問題座談會」。

1996年12月,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推選為顧問。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點30分終因搶救無效而不幸去世,終年77歲。

⑷ 《雲南的山茶花》是誰寫的

汪曾祺《雲南的茶花》

⑸ 汪曾祺茶花從哪三個方面寫的

經增期茶花從哪個方面寫的?他是從正面背面和側面來寫的

⑹ 汪曾祺的所有作品

1、短篇小說

《受戒》、《大淖記事》、《雞鴨名家》、《異秉》、《羊舍一夕》。

2、小說集

《邂逅集》、《晚飯花集》、《茱萸集》、《初訪福建》。

3、散文集

《逝水》、《蒲橋集》、《孤蒲深處》、《人間草木》、《旅食小品》、《矮紙集》、《汪曾祺小品》。

(6)汪曾祺的茶花擴展閱讀:

汪曾祺的文學特點:

汪曾祺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朴,娓娓道來,如話家常。他以個人化的細小瑣屑的題材,使「日常生活審美化」,糾偏了那種集體的「宏大敘事」;以平實委婉而又有彈性的語言,反撥了籠罩一切的「毛話語」的僵硬;

以平淡、含蓄節制的敘述,暴露了濫情的、誇飾的文風之矯情,讓人重溫曾經消逝的古典主義的名士風散文的魅力,從而折射出中國當代散文的空洞、浮誇、虛假、病態,讓真與美、讓日常生活、讓恬淡與雍容回歸散文,讓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沒。

汪曾祺的散文不注重觀念的灌輸,但發人深思。如《吃食和文學》的《苦瓜是瓜嗎》,其中談到苦瓜的歷史,人對苦瓜的喜惡,北京人由不接受苦瓜到接受。

最後談到文學創作問題:「不要對自己沒有看慣的作品輕易地否定、排斥」「一個作品算是現實主義的也可以,算是現代主義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個作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說它是瓜也行,說它是葫蘆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

⑺ 雲南茶花是汪曾祺的作品嗎

第2自然段採用了什麼的構段方式

⑻ 茶花(節選)汪曾祺閱讀答案作者是從茶花什麼的和寺里和尚搭架子支撐枝條這三個方面來具體寫的

作者是從茶花的五彩繽紛,到生存生活環境以及花語這三條線索展開寫作的。

原文:版花開時,至權少上百朵,花皆如湯碗口大,碧綠的厚葉子,通紅的花頭,使人不暇仔細地觀賞,只覺得轟轟烈烈的一大片,真是壯觀。寺里的和尚,怕樹身負擔不了那麼多花頭的重量,用杉木搭了很大的架子,支撐著四面的枝條。

(8)汪曾祺的茶花擴展閱讀:

雲南山茶花的特點是花期長,花形碩大而美,花色以紅色為主調。有條件的地方若成片栽植,當花期繁花滿枝頭時,燦若彩霞,景色異常美麗。用於盆栽時裝飾一些如賓館,商廈、大中型園景等公共場所也非常好。

雲南栽培山茶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早在明代就有「雲南山茶甲天下」的說法。現今山茶的品種已達一百多種。其中較為著名的品種有童子面、早桃紅、獅子頭、恨天高、松子鱗、牡丹茶、大瑪瑙、大理茶、紫袍、菊瓣等。

⑼ 雲南的茶花汪曾祺節選第二自然段採用什麼的構段方式

花茶,汪曾祺節選第二自然段,用什麼方法?夠斷。說的這是分析課文啊!

⑽ 汪曾祺 美文摘抄

木芙蓉

浙江永嘉多木芙蓉。市內一條街邊有-棵,干粗如電線桿,高近二層樓,花多而大,他處少見。楠溪江邊的村落,村外、路邊的茶亭(永嘉多茶亭,供人休息、喝茶、聊天)檐下,到處可以看見芙蓉。芙蓉有一特別處,紅白相間。初開白色,漸漸一邊變紅,終至整個的花都是桃紅的。花期長,掩映於手掌大的濃綠的葉叢中,欣然有生意。

我曾向永嘉市領導建議,以芙蓉為永嘉市花,市領導說永嘉已有市花,是茶花。後來聽說溫州選定茶花為溫州市花,那麼永嘉恐怕得讓一讓。永嘉讓出茶花,永嘉市花當另選。那麼,芙蓉被選中,還是有可能的。

永嘉為什麼種那麼多木芙蓉呢?問人,說是為了打草鞋。芙蓉的樹皮很柔韌結實,剝下來撕成細條,打成草鞋,穿起來很舒服,且耐走長路,不易磨通。

現在穿樹皮編的草鞋的人很少了,大家都穿塑料涼鞋、旅遊鞋。但是到處都還在種木芙蓉,這是-種習慣。於是芙蓉就成了永嘉城鄉一景。

南瓜子豆腐和皂角仁甜菜

在雲南騰沖吃了一道很特別的菜。說豆腐腦不是豆腐腦,說雞蛋羹不是雞蛋羹。滑、嫩、鮮,色白而微微帶點淺綠,入口清香。這是豆腐嗎?是的,但是用鮮南瓜子去殼磨細"點"出來的。很好吃。中國人吃菜真能別出心裁,南瓜子做成豆腐,不知是什麼朝代,哪一位美食家想出來的!

席間還有一道甜菜,冰糖皂角米。皂角,我的家鄉頗多。一般都用來泡水,洗臉洗頭,代替肥皂。皂角仁蒸熟,婦女綉花,把絨在皂仁上"光"一下,絨不散,且光滑,便於入針。沒有吃它的。到了昆明,才知道這東西可以吃。昆明過去有專賣蒸菜的飯館,蒸雞、蒸排骨,都放小籠里蒸,小籠墊底的是皂角仁,蒸得了晶瑩透亮,嚼起來有韌勁,好吃。比用紅薯、土豆襯底更有風味。但知道可以做甜菜,卻是在騰沖。這東西很滑,進口略不停留,即入腸胃。我知道皂角仁的"物性",警告大家不可多吃。-位老兄吃得口爽,弄了一飯碗,幾口就喝了。未及終席,他就奔赴廁所,飛流直下起來。

皂角仁賣得很貴,比蓮子、桂圓、西米都貴,只有賣乾果、山珍的大食品店才有的賣,普通的副食店裡是買不到的。

近幾年時興"皂角洗發膏",皂角恢復了原來的功能,這也算是"以故為新"吧。

車前子

車前子的樣子很有趣。葉貼地而長,近卵形,有長柄。在自由伸向四面的葉叢中央抽出細長的花梗,頂端有穗形花序,直立著。穗不多,少的只有一穗。畫家常畫之為點綴。程十發即喜畫。動畫片中好像少不了它。不知道為什麼,這東西有一種童話情趣。

車前子可利小便,這是很多農民都知道的。

張家口的山西梆子劇團有一個唱"紅"(老生)的演員,經常在幾縣的"堡"(張家口人稱鎮為"堡")演唱,不受歡迎,農民給他起了個外號:"車前子"。怎麼給他起了這么個外號呢?因為他一出台,農民觀眾即紛紛起身上廁所,這位"紅"利小便。

這位唱"紅"的唱得起勁,觀眾就大聲喊叫:"快去,快,趕緊拿鹹菜!"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吃白薯吃得太多了,燒心反胃,嚼一塊鹹菜就好了。這位演員的嗓音叫人聽起來燒心。

農民有時是很幽默的。

搞藝術的人千萬不能當"車前子",不能叫人燒心反胃。

紫穗槐

在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以後,我曾經被發到西山種樹。在石多土少的山頭用钁頭刨坑。實際上是在石頭上硬鑿出一個一個的樹坑來,再把鑿碎的砂石填入,用九齒耙摟平。山上寸土寸金,樹坑就山勢而鑿,大小形狀不拘。這是個非常重的活。我成了"右派"後所從事的勞動,以修十三陵水庫和這次西山種樹的活最重。那真是玩了命。

一早,就上山,帶兩個干饅頭、一塊大腌蘿卜。頓頓吃大腌蘿卜,這不是個事。已經是秋天了,山上的酸棗熟了,我們摘酸棗吃。草里有蟈蟈,燒蟈蟈吃!蟈蟈得是三尾的,腹大,多子。一會兒就能捉半土筐。點一把火,把蟈蟈往火里一倒,劈劈剝剝,熟了。咬一口大腌蘿卜,嚼半個燒蟈蟈,就饅頭,香啊。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老是愁眉苦臉的,干嗎呢!

我們刨了坑,放著,當時不種,得到明年開了春,再種。據說要種的是紫穗槐。

紫穗槐我認識,枝葉近似槐樹,抽條甚長,初夏開紫花,花似紫藤而顏色較紫藤深,花穗較小,瓣亦稍小。風搖紫穗,姍姍可愛。

紫穗槐的枝葉皆可為飼料,牲口愛吃,上膘。條可編筐。

刨了約二十多天樹坑,我就告別西山八大處回原單位等候處理,從此再也沒有上過山。不知道我們刨的那些坑裡種上紫穗槐了沒有。再見,紫穗槐!再見,大腌蘿卜!再見,蟈蟈!

阿格頭子灰背青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北齊斛律金這首用鮮卑語唱的歌公認是北朝樂府的傑作,寫草原詩的壓卷之作,蒼茫雄渾,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一千多年以來,不知道有多少"南人",都從"風吹草低見牛羊"一句詩里感受到草原景色,嚮往不已。

但是這句詩有誇張成分,是想像之詞。真到草原去,是看不到這樣的景色的。我曾四下內蒙,到過呼倫貝爾草原,達茂旗的草原,伊克昭盟的草原,還到過新疆的唐巴拉牧場,都不曾見過"風吹草低見牛羊"。張家口壩上沽源的草原的草,倒是比較高,但也藏不住牛羊。論好看,要數沽源的草原好看。草很整齊,葉細長,好像梳過一樣,風吹過,起伏搖擺如碧浪。這種草是什麼草?問之當地人,說是"鹼草",我懷疑這可能是"草菅人命"的"菅"。"鹼草"的營養價值不是很高。

營養價值高的牧草有阿格頭子、灰背青。

陪同我們的老曹唱他的爬山調:

阿格頭子灰背青,

四十五天到新城。

他說灰背青,葉子青綠而背面是灰色的。"阿格頭子"是蒙古話。他拔起兩把草叫我們看,且問一個牧民:

"這是阿格頭子嗎?"

"阿格!阿格!"

這兩種草都不高,也就三四寸,幾乎是貼地而長。葉片肥厚而多汁。

"阿格頭子灰背青,四十五天到新城。"老曹年輕時拉過駱駝,從呼和浩特馱貨到新疆新城,一趟得走四十五天。那麼來回就得三個月。在多見牛羊少見人的大草原上,拉著駱駝一步一步地走,這滋味真難以想像。

老曹是個有趣的人。他的生活知識非常豐富,大青山的葯材、草原上的草,他沒有不認識的。他知道很多故事,很會說故事。單是狼,他就能說一整天。都是實在經驗過的,並非道聽途說。狼怎樣逗小羊玩,小羊高了興,跳起來,過了圈羊的荊笆,狼一口就把小羊叼走了;狼會出痘,老狼把出痘子的小狼用沙埋起來,只露出幾個小腦袋;有-個小號兵掏了三隻小狼羔子,帶著走,母狼每晚上跟著部隊,哭,後來怕暴露部隊目標,隊長說服小號兵把小狼放了……老曹好說,能吃,善飲,喜交遊。他在大青山打過游擊,山裡的堡壘戶都跟他很熟,我們的吉普車上下山,他常在路口叫司機停-下,找熟人聊兩句,幫他們買拖拉機,解決孩子入學……。我們後來拜訪了布赫同志,提起老曹,布赫同志說:"他是個紅火人。""紅火人"這樣的說法,我在別處沒有聽見過。但是用之於老曹身上,很合適。

老曹後來在呼市負責林業工作。他曾到大興安嶺調查,購買樹種,吃過犴鼻子(他說犴鼻子黏性極大,吃下一塊,上下牙粘在一起,得使勁張嘴,才能張開。他做了一個當時使勁張嘴的樣子,很滑稽)、飛龍。他負責林業時,主要的業績是在大青山山腳至市中心的大路兩側種了楊樹,長得很整齊健旺。但是他最喜愛的是紫穗槐,是個紫穗槐迷,到處宣傳紫穗槐的好處。

"文化大革命",內蒙大搞"內人黨"問題,手段極其野蠻殘酷,是全國少有的重災區。老曹在劫難逃。他被捆押吊打,打斷了踝骨。後經打了石膏,幸未致殘,但是走起路來一拐-拐的。他還是那麼"紅火",健談豪飲。

老曹從小家貧,"成分"不高。他拉過駱駝,吃過很多苦。他在大青山打過游擊,無歷史問題,為什麼要整他,要打斷他的踝骨?為什麼?

阿格頭子灰背青,

四十五天到新城。

花和金魚

從東珠市口經三里河、河舶廠,過馬路一直往東,是一條橫街。這是北京的一條老街了。也說不上有什麼特點,只是有那麼一種老北京的味兒。有些店鋪是別的街上沒有的。有一個每天賣豆汁兒的攤子,賣焦圈兒、馬蹄燒餅,水疙瘩絲切得細得像頭發。這一帶的居民好像特別愛喝豆汁兒,每天晌午,有一個人推車來賣,車上擱一個可容一擔水的木桶,木桶里有多半桶豆汁兒。也不吆喝,到時候就來了,老太太們准備好了壇壇罐罐等著。馬路東有一家賣鞭哨、皮條、綱繩等等騾車馬車上用的各種配件。北京現在大車少了,來買的多是河北人。看了店堂里掛著的挺老長的白色的皮條、兩股堅挺的竹子擰成的鞭哨,叫人有點說不出來的感動。有一家鋪子在一個高台階上,門外有一塊小匾,寫著"惜陰齋"。這是賣什麼的呢?我特意上了台階走進去看了看:是專賣老式木殼自鳴鍾、懷表的,兼營擦洗鍾表油泥,修配發條、油絲。"惜陰"用之於鍾錶店,挺有意思,不知是哪位一方名士給寫的匾。有一個茶葉店,也有一塊匾:"今雨茶莊"(好幾個人問過我這是什麼意思)。其實這是一家夫妻店,什麼"茶莊"!

兩口子,有五十好幾了,經營了這么個"茶莊"。他們每天的生活極其清簡。大媽早起擻爐子、生火、坐水、出去買菜。老爺子掃地,擦拭櫃台,端正盆花金魚。老兩口都愛養花、養魚。魚是龍睛,兩條大紅的,兩條藍的(他們不愛什麼紅帽子、絨球……)。魚缸不大,飄著笮草。花四季更換。夏天,茉莉、珠蘭(熟人來買茶葉,掌櫃的會摘幾朵鮮茉莉花或-小串珠蘭和茶葉包在一起);秋天,九花(老北京人管菊花叫"九花");冬天,水仙、天竺果。我買茶葉都到"今雨茶莊"買,近。我住河舶廠,出胡同口就是。我每次買茶葉,總愛跟掌櫃的聊聊,看看他的花。花並不名貴,但養得很有精神。他說:"我不瞧戲,不看電影,就是這點愛好。"

我打成了"右派",就離開了河舶廠。過了十幾年,偶爾到三里河去,想看"今雨茶莊"還在不在,沒找到。問問老住戶,說:"早沒有了!"--"茶葉店掌櫃的呢?"--"死了!叫紅衛兵打死了!"--"干嗎打他?"--"說他是小業主;養花養魚是'四舊'。老伴沒幾天也死了,嚇死的!--這他媽的'文化大革命'!這叫什麼事兒!"

1996年10月28日
先引其一篇,汪曾祺的散文創作內容大致可按記人事,寫風景,談文化,述掌故,兼 及草木蟲魚,瓜果食物,聊作小考

熱點內容
徐祥牡丹江 發布:2025-05-17 00:13:01 瀏覽:478
大陽台綠植 發布:2025-05-17 00:08:06 瀏覽:526
可吃的荷花 發布:2025-05-17 00:03:50 瀏覽:82
陽台百合 發布:2025-05-17 00:02:28 瀏覽:511
秋石斛蘭花莢 發布:2025-05-16 23:39:52 瀏覽:70
故鄉梅花開了 發布:2025-05-16 23:29:13 瀏覽:924
創意的花卉 發布:2025-05-16 23:23:51 瀏覽:347
荷花湘蓮 發布:2025-05-16 23:21:29 瀏覽:54
玫瑰餅功效 發布:2025-05-16 23:21:21 瀏覽:922
梅花城事件 發布:2025-05-16 23:15:51 瀏覽: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