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峰寺櫻花
1. 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有哪一些課文
又是金秋的十月,祖國——我們的母親 我有千言萬語要對你傾訴 我們有如海的深請要對你表白 贊美祖國的詩篇太多 頌揚你的歌聲太多 當然,把你比作母親 我們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祖國 我們是你苦難中誕生的兒女 我們在磨難中成長 在風雨中茁壯 是你賦予我們信心和力量 在你灼灼期待的目光中 我們用頑強撐起蔚藍的天空 我們用信念挖掘黑色的寶藏 當嘲諷和藐視淹沒在滾滾的石油里 祖國我們是你最驕傲的兒女 五十年的風雨滄桑見證 我們五十年的榮辱與輝煌 五十年的崢嶸坎坷紀錄 我們五十年奮進的樂章 五十年的艱苦創業砥礪 是所有熱血男兒必勝的信念 歷史不會忘記 我們一起走過的艱苦歲月 仰望高山我們是展翅飛翔的雄鷹 俯首平原我們是激越奔騰的黃河 當滾滾的車輪在大地上奔跑祖國 我們就是你起跑的動力 我們讓祖國與世界相連 看歷史地車輪滾滾向前 世界在發展 祖國在前進,祖國請允許您的兒女為您自傲吧答案補充
另一首我古老而年輕的祖國啊, 我是你廣袤大地上一棵稚嫩的幼苗, 搖曳在你溫暖呵護的懷抱, 我是你無垠天空中一隻飛翔的小鳥, 鳴唱在你春風和煦的心頭, 我的血管里, 涌動著黃河的波浪, 我的心靈里, 開放著文明的鮮花, 我心中的理想, 正展現在祖國蔚藍的天空里。 世界的東方, 有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國家, 茫茫大海, 是她廣闊的胸懷, 巍巍長城, 是她堅強的脊樑, 滔滔黃河, 是她奔騰的血液, 青藏高原, 是她剛硬的臂膀…… 她—— 就是我的祖國 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2. 求500字描寫祖國大好山河的作文
最佳答案我心中的黃河
你可曾注意,在舊版五十元人民幣背面,是一幅氣勢磅礴的大河瀑布圖,這就是被譽為"中華民族搖籃之魂"的黃河壺口瀑布.滾滾黃水,九曲回盪,一路奔涌,在晉陝峽谷驟然受束,水面寬度由浩瀚的400多米,瞬間縮為50米,落差30米的夾岸深溝,疾流直下,濤走雲飛,勢如巨壺,倒懸傾注……
黃河不僅以它在地理方面的重要性而文明於世,更多的,則是黃河水,哺育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是華夏族人開辟了中華文化的新篇章.而他們,則是生活在黃河流域的黃帝的子孫.從第一顆稻穀掉進了黃河水中起,人們離開了茹毛飲血的生活,發展起了領先世界一大步的文化.第一部農書在黃河水中浸泡;第一部兵書在黃河水中洗濯;第一部醫書在黃河水中完善;一部史書在黃河水中打磨.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無一不是受到了黃河水的哺育,從而開創了世界文明的先河!
黃河,咆哮,奔涌,跳動著永恆的心律,唱著不知疲倦的歌.黃河浩盪,峰迴路轉,滾滾滔滔,一瀉千里.黃河洶涌,九曲十八彎,曲曲折折,勇往直前,任它"山重水復",定會"柳暗花明".今日的黃河大堤巍峨雄偉:堤坡上青草覆蓋,河堤兩側林帶蒼翠.古人幻想的"河清海宴"為時不遠了!如今,它又以嶄新的面貌向世人訴說著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今非昔比,中華民族是偉大的,能夠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業績!浩瀚的黃河,是我們祖國生命的搖籃.它偉大而又堅強,像一個巨人,出現在這亞洲的平原之上.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黃河,它養育著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兒女,傳承了中華的火種,北自河曲凄婉動人的民歌,南到河東如醉如痴的蒲劇,那種散發著民族氣息的動人旋律,讓這片蒼涼的大地回響著生命的活力.古塔,戲台,寺廟,樓台,自然的勝景,先人的遺跡,無一不在告訴我們,黃河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蘊含著巨大無比的魅力.而那巍峨的群山,羊腸小道以及裸露的荒原,漫起的風沙,又記錄著黃河兒女的艱辛與生命的頑強.
總之,時代的步伐迅猛向前,黃河人的生活在寧靜中變化著,只有那條黃色的巨龍,攜泥沙而卜,日夜不停地流動著,告訴你時間的永恆."逝者如斯夫!"這千年的感慨,哲人的嘆息,穿越古今,奔向未來……
3. 《只狼》復歸常人的結局怎麼達成
《只狼》游戲中一共有四個結局,分別是修羅、斷絕不死(九郎死)、復歸常人(只狼死)、龍之歸鄉 。復歸常人觸發條件是“獲得常櫻之花”。
常櫻之花是從三年前的義父手中搶過來的,具體的觸發條件和完成步驟如下:
4、給皇子服下常櫻之花
獲得常櫻之花之後,回到破廟找女醫生,從女醫生那裡得知把常櫻之花和龍之淚一起給皇子服下就可以斷絕不死,但是你必須要死。然後按照提示走完一系列的流程,把常櫻之花和龍之淚給皇子服下,就可以達成復歸常人的結局。
4. 地理(祖國的大好河山)
長城
宇航員登臨月球時,可望見地球上最壯觀的人造工程就是萬里長城。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12700餘里,是我國古代最雄偉的防禦工程,被譽為古代的世界奇跡之一。現已成為中外旅遊者的必到之處。「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長城等於沒有到中國。
資料來源:《中國旅遊之最》和《祖國之最》
萬里長城綜述
長城,是中國偉大的軍事建築,它規模浩大、工程艱巨,被譽為古代人類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跡。
長城始建於公元前五世紀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三世紀秦始皇統一中國,派遣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逐匈奴後,把原來分段修築的長城連接起來,並且繼續修建。其後歷代不斷維修擴建,到公元十七世紀中葉明代未年,前後修築了二千多年。
八達嶺
位於延慶縣,是明代長城保存得較完整的一段,其關城建於一五○五年(明弘治十八年),東窄西寬,呈梯形,有東西二門,東名居庸外鎮,西名北門鎖鑰,都是磚石結構,券洞上為平台,南北兩面各開一豁口,接連關城城牆,台上四周有磚砌垛口。這一段的城牆,依山勢修築,牆身高大堅固,下部為條石台基,上部採用大型城磚砌築,內填泥土和石塊。頂部地面鋪縵方磚,嵌縫密實。內側為宇牆,外側為垛牆,垛牆上方有垛口,下方有射洞。山勢陡峭處,砌成梯道,山脊高地、城牆轉角或險要處,則築有堡壘式城台、敵台或牆台。城牆高低寬窄不一,平均高七公尺余,有些地段高達十四公尺。牆基平均寬六公尺半,頂寬五公尺余,可容五馬並馳或十人並進。
居庸關
位於昌平縣,是長城的一個主要關益。砌旁局山聳立,翠嶂重疊,中有長達二卜公里的溪行,俗稱關溝。這里地勢險要,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居庸關的名字,是取「徙居庸徒」的意思。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把強征來的民夫士卒徙居於此。漢代沿稱,三國時代名西關,北齊時改納款關,唐代有居庸關、薊門關、軍都關等名稱。此後各代仍稱居庸關口這里山巒間花木郁茂蔥籠,仿如碧波翠浪,故有「居庸疊翠」之稱,為「燕京八景」之一。
金山嶺
在熱河灤平縣巴克什營花樓溝一帶,因修築於燕山第一峰霧靈峰與古北口卧虎嶺之間的大、小金山之上,故有此名。此段長城建於一五七○年(明隆慶四年),相傳是抗倭名將戚繼光和譚綸修建的,約長三十公里,依山勢蜿蜒曲折,高低隱現,氣勢磅礴。由於這里地勢低緩,易攻難守,城牆修築得十分厚實堅固,烽火台巍峨高大,城關要塞星羅棋布,樓台密集,共有一百五十八座之多。這些樓台形式各有不同,樓墩有方形、扁形、圓形等,樓頂有船篷、穹窿、四角和八角鑽天等形狀,此外還不多孔眼的瞭望台,以及長城沿線少見的庫房樓等。
黃崖關
長城在薊縣北三十公里的崇山峻嶺之中,始建於公元五五六年,明代名將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曾重新設計,包磚大修。這一段長城建築特點是,台牆有磚有石,敵樓有方有圓,砌壘磚有空心有實心。關城塞堡、敵台水關,應有盡有,接山跨河,布局巧妙,集雄險奇秀於一身。
山海關
坐落河北省秦皇島東北,是中國華北與東北交通必經的關隘。一三八一年(明洪武十四年),大將徐達在此修築長城,建關城設衛。關城北倚峰巒疊翠的燕山山脈,南臨波濤洶涌的渤海灣,因此得名。關城平面呈方形,周長四公里,高十四公尺,厚七公尺。有城門四座,東門最為壯觀,名鎮東,內懸「天下第一關」匾額,西門名迎恩,南門名望佯,北門名威遠,各門上都築城樓,城中心建鍾鼓樓,城外有護城河。
嘉峪關
位於甘肅省戈壁灘上嘉峪關鎮西南隅,坐落在祁連山脈文殊山與合黎山脈黑山間的峽谷地帶嘉峪塬上,是萬里長城西端的終點。建於一三七二年(明洪武五年),但是早在漢隋兩代已建有墩台,由於地勢險要,建築雄偉,自古以來稱為「天下雄關」,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一要隘,也是古代絲路必經之地。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他兼有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雁盪之怪石和峨嵋之清秀,是中國特點最多的名山。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被稱為黃山四絕。黃山松針葉短粗,頂平如削,形態奇特。黃山的奇峰怪石是大自然雕刻家留下的傑作,有的似人,有的似物,似禽,似獸,惟妙惟肖。黃山的雲海,黃山一年之中有雲霧的天氣達200多天,而且雲來霧去,變化莫測,時而是風平浪靜的一片汪洋,時面波濤洶涌,白浪排空。黃山溫泉也有特點,溫泉的水溫為攝氏42度,久旱不涸,流量穩定,水質透明,無色無嗅,其味甘美,可飲可浴。
黃山之美絕非文字所能表達,他的美只有在見到他時才能感受到。
資料來源:黃山旅遊風光網
位於黃山市北約60公里黃山,面積大約1200平方公里,山脈延綿150公里,重巒疊嶂,峰峰相連,有名可指的就有72峰(36大峰、36小峰)。黃山有崢嶸林立的石峰,以奇、險、深、幽而著稱,眾多的山岩,形態不一。黃山尤以雲海、怪石、奇峰、溫泉為其四絕。
北海位於廣西南端的北部灣畔,總面積3337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957平方公里,總人口139萬,其中市區人口50萬。北海距廣西首府南寧208公里,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與海南省和越南隔海相望。
北海銀灘公園坐落在北海銀灘中部,陸地建設面積8.8萬平方米,沙灘面積約8萬平方米,海水浴場面積約16萬平方米,可容納一萬人同時入水游泳。
在銀灘長達七八個月的誘人泳季,在藍天白雲下沐浴著燦爛的陽光,在潔白的沙灘上遊玩嬉戲,在輕柔的波浪中盡情暢游,在微腥陣陣的海風中冥想;乘海上降落傘翱翔藍天,駕驚險刺激的摩托艇乘風破浪……還有悠閑輕松的沙灘運動,愉情悅性的鳥類表演,賞心悅目的異國風情歌舞……極目天涯,海天相連,漁帆點點。在這里,您可以盡享南國海濱的浪漫與美景。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這是大詩人李白贊美峨眉山的詩句,至今仍然膾炙人口。百里秀色峨眉,短短詩行怎能道其萬一?欲識峨眉真面目,那就請你自己去峨眉自己看看羅。
峨眉山千姿百態,東部低山,勢若錦屏;中部群峰聳峙,如筍如蓮;西部山勢巍峨,雄偉壯觀。所以人人都說峨眉一山而具五美:形態美、動態美、色彩美、聽覺美、意境美。美的事物和美的自然,帶來美的感染、美的熏陶和美的感受。
峨眉山還是中國一個佛教聖地。主要有報國寺、伏虎寺、仙峰寺、洪椿寺等古剎。報國寺建築宏偉、氣勢軒昂;萬年寺里的普賢菩薩騎六牙白象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伏虎寺周楠木參天,濃蔭蔽日……
諸多名山,唯有峨眉山的猴子自成一景。它們會向遊人索要食物,乞討之相令人可憐、可愛。不過你要小心,當你路過遇仙寺和九老洞時,要注意你的包,可愛的猴子們也許會向你強行索食,讓你又惱又怒又無奈。
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
三峽西起四川省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跨奉節、巫山、巴東、秭歸、宜昌五縣市,全長約二百公里。
中國第一大河——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各拉丹冬雪山西南側。源頭叫沱沱河,東流向四川宜賓稱金沙江,過四川,重慶,湖北宜昌,在上海接納黃埔江後直奔浩瀚的大海。它全長6300公里,為世界第三長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話在中國幾乎是無人不知。凡是到過桂林的人, 幾乎都認為這句話並不誇大。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游覽了桂林以後說: 「我周遊了80多個國家的100多個名城,沒有一個比得上桂林美麗,沒有 一個名城的山水比得上陽朔山水。」桂林位於廣西東部灕江兩岸。早在 南北朝時,就出現了贊美桂林山水的文字。到了唐代,贊美桂林詩文就 很多了。可見,1000多年前桂林就是一個旅遊勝地了。桂林山水美在山、 洞、水,稱為「桂林三絕」。
林山峰拔地而起,巍然矗立,形態萬千。在灕江邊上有一座象鼻 山,整座山就像一隻大象站在灕江邊伸長鼻子吸飲江水。在市中心有一 座獨秀峰,平地之中,一峰突起,氣勢雄偉。雖然高僅60米,但是它陡 峭是。孤峰如塔,遠看十分秀麗,來到跟前則感到它十分雄偉,因此又 有「南天一柱」之稱。山的西麓,有一條蜿曲上山的石磴道,共306級。 峰頂遠望,山光水色,盡收眼底。有人說,這個獨秀峰如放在別的城市 里,都會成為一大勝景,而在桂林,因為奇峰太多,它就不顯得那麼起 眼了。 在市區北面,屹立於灕江邊的疊彩山,是市內一個風景薈萃之地。 主峰明月峰海拔223米,雖然不算高,但在桂林中卻是比較峻拔的了。 它的峰上建一大亭,取名「拿雲亭」。在這里可以一賞飄帶似地縈繞群 山的灕江。疊彩山是因這座山石層層橫斷,好像一匹匹錦緞堆疊起來, 才得此名。山上林木茂盛,在綠樹掩映之下,有疊彩亭、疊彩門、仰止 堂、迎風樓、望江亭等建築。桂林奇特而美麗的山還有伏波山、月牙山、 南溪山、隱山和西山等。桂林奇異的山洞和它形狀特殊的山一樣 。在 桂林,大大小小岩洞數也數不清,幾乎是有山就有洞,其中最著名的兩 個叫七星岩和蘆笛岩。
但是,到桂林游覽,最精彩的節目卻是游灕江。因為這條從桂林城 邊悄然流過的汨汨碧水,穿行在峭拔的群山之間,人坐在緩緩行駛的船 上,兩岸的景色就像一幅幅圖畫那樣在眼前展現,只有在游灕江的過程 中,才能盡情地欣賞桂林奇特美麗的群山,真正領略桂林山水之妙。游 灕江一般是從桂林乘遊艇順水而下到陽朔,水程共83公里。船行不久, 即過象鼻山,在晨曦中看象鼻山,形象更美。遠看穿山,那山南北穿透 的岩洞,如一輪明月高掛天際。在83公里長的遊程中,兩岸除了山光水 影外,還不時有田野和農戶出現,這時,一簇簇鳳尾竹點綴其間,是很 迷人的。桂林的麻摩崖石刻很有名,留存至今的有2000餘件,石刻最集 中的地方的龍隱岩和龍隱洞。龍隱岩早就是著名的桂海碑林。
海南島
人口:1998年統計共733萬(台灣2千萬,香港700萬,澳門45萬),其中漢族--居沿海平原,約612萬人口;黎族--居山區,約114萬人口,苗族--居深山密林,約6萬人口,回族--主要居三亞羊蘭鎮,約1萬人口。
中國三大華僑之鄉之一(海南、廣東、福建):旅居海外的瓊籍華僑、外籍華人和港澳台同胞近300多萬人,分布於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省內歸僑、僑眷有100多萬人,佔全省總人口的14%。
海南島海岸線長達1617.8千米,沿岸84個港灣可開發成港口,已開發18個。海南島四周多為優質沙灘,可開發成海濱旅遊勝地。近海水深200米以內的大陸架漁場6.65萬平方千米,水溫適中,海洋生物豐富,有魚類1000多種,藻類200多種。海中五光十色、千姿百態的熱帶珊瑚礁魚和各種珊瑚、海葵等海洋生物,是潛水旅遊的觀光美景。
海南島中部是山地、丘陵和台地,沿海是堆積平原。東北部由於沿海強風作用,沙地最寬達20-30公里,有些地方幾條沙堤並列,形成特殊的沙堤一瀉湖平原。沿海岸生長的珊瑚和紅樹林是熱帶海岸的標志,具有重要的科研意義和旅遊價值。熱帶氣候影響和構造條件的作用,使海南發育了良好的熱帶地貌。海南島西南部沿海海灘平坦,陽光充足,蒸發量大,是發展鹽業的好地方,目前已建有鶯歌海、東方和榆林等大型鹽場。
海南礦產豐富,約有90種。全國標明有工業儲量的148種礦產,海南有67種,其中43種列入全國礦產儲量。石碌鐵礦儲量佔全國富鐵礦儲量的71%,平均品位51.5%,最高達68%,為全國第一。鈦、鋯、石英、藍寶石、化肥灰岩儲量居全國之首,天然氣、油頁岩儲量居全國前列。
西沙群島的鳥糞資源豐富,尤其在東島白鰹鳥自然保護區,樹上是成千上萬的白腹鰹鳥,樹下是厚厚的鳥糞和鳥糞化石,鳥糞有機肥含量非常高,是天然磷肥的原料。
沿海平原主要種植糧食作物和糖蔗,還有熱帶水果四季飄香。海南素有"天然溫室、熱帶果園"美稱。全省熱帶作物和熱帶水果栽培面積大,種類繁多。1996年熱帶水果種植面積8.99萬公頃,收獲面積為3.66萬公頃,產量36.16萬噸。檳榔、益智、砂仁、巴戟是四大南葯,產量佔全國產量的99.9%,熱帶作物總面積42.9萬公頃,其中1997年胡椒、咖啡、腰果的種植面積分別在全國佔77%、63%和90%。海南盛產橡膠、甘蔗、椰子、咖啡、胡椒、檳榔等熱帶作物,水果有椰子、菠蘿蜜、菠蘿、荔枝、芒果、香蕉、紅毛丹、雞蛋果、人心果、水蒲桃等,更有從國外引進的上千種珍奇的熱帶植物,如榴槤、鐵力木、金雞納、香茅草等。
海南中部為山嶺地帶,是熱帶雨林、季雨林組的成原始森林區。海南的五大熱帶森林區分別是五指山林區、壩王嶺林區、尖峰嶺林區、吊羅山林區和黎母山林區。海南熱帶天然林面積廣大,據1994年的調查達58.73萬公頃,佔全省面積的17.3%,主要分布在中南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因地理條件而垂直分布,至上而下有山頂矮林、熱帶山地雨林、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熱帶針葉林、紅樹林等。熱帶天然林的主要特徵是林木高大,茂密常綠,物種繁多,樹齡差異大,林分結構復雜,常在3-5層以上,板根現象普遍,樹上附生植物豐富,木質藤本植物發達,有大樹老莖生花現象。海南熱帶生物資源最為豐富,已發現各類木本植物259科、1347屬、4200種,約佔全國的七分之一。其中630多種為海南獨有,20多種為珍稀樹木。世界熱帶顯花植物屬種最多的第一類17科中的植物,海南島全有。全島資源植物
2900多種,葯用植物佔2500多種,入葯典500多種,其中抗癌植物13種。海南素有"天然葯庫"之稱。海南的森林覆蓋率51.5%,被國務院授予"實現造林綠化規劃省"的榮譽稱號。熱帶森林不僅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也成為開展森林旅遊和生態旅遊的好去處。全省已確定各類自然保護區73處,其中國家級5處,省級19處。現有陸棲脊椎動物561種,其中兩棲動物102各,其中一類有15種,二類87種。沿海平原和中部山地之間的台地,多開辟為熱帶經濟作物區。
【 椰 島 】
海南島別稱椰島。在整個海南,處處可見到高大挺拔、四季結果的椰樹。它們在不同的時刻、不同的地點,呈現不同的韻味。 椰樹獨鍾情於海南,是海南四大熱帶作物(椰子、橡膠、胡椒、腰果)之一。我國其它熱帶地區也有椰樹,但很少結果。海南的椰子產量佔全國總量的99%以上。只有海南椰樹果實累累,並且果汁果肉特別清甜。
椰樹在海南歷史久遠,關於椰樹的傳說眾多。一種說法是:椰樹是一黎族先民首領越所變,椰子便是"越王頭";神話的傳說反映了黎族先民開發海南的獻身精神。另一傳說是一位年輕的女子海邊引頸翹望丈夫的歸帆,化為椰樹,椰樹美麗的葉羽是她頭上的草帽;美麗的傳說了海南人們美好的愛情。還有更多的傳說,使椰樹的蘊涵格外豐富。椰樹的起源,較為科學的解釋是:使椰樹原產馬來群島,在古代,不需土不需水到時間自會發芽的椰果落在海中,漂到海南,紮根寶島,終成奇觀。
椰樹渾身是寶。椰子可以加工成多種多樣的食品和飲品,成為海南打向世界的拳頭的產品。椰子汁、肉、根、殼均可入葯,椰油可製成高級化妝品。海南的椰雕工藝源遠流長,精湛奇巧,在古代被為面天貢品。
千百年中,海南人民形成了不少與椰樹有關的習俗,椰樹是海南鄉親的吉祥物。在文昌一帶,人們訂婚、結婚、生兒以及其它喜慶大事,總要栽椰樹作為紀念。海南鄉親認為,椰子吸納太陽的精華,所以晴天里上午10至12點新摘的鮮椰汁水最甘美。
在海南,椰子不僅進入人們的物質生活領域,同樣進入人們精神生活領域。有關椰子的民歌數不勝數。"鵲鳥愛穿椰子林,椰子能甜鵲鳥心。妹作椰子葉下掛,單等情哥來穿?quot;。如此純情的妹子以椰自喻,你能不捧椰痛飲嗎?椰子裝扮了海南,也塑造了海南人,形成了最具海南特色的地方文化--學者們稱之為"椰文化",並指出:椰樹是海南的象徵,椰樹的品格是海南人民的象徵,這是海南椰文化最深層的內涵。
從1992年4月起,每年海南都舉行國際椰子節。椰子,在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扮演了新的重要角色,成為"讓海南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海南"的媒介和橋梁。
【 長 壽 島 】
海南還是沒有污染的長壽島。全國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海南人均壽命居全國之冠。1996年,海南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是73.13歲,高於全國人口平均壽命3.13歲,是全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最高的省份之一。專家們認為,海南人長壽的奧秘在於海南島有一個美麗純凈的生態環境。
據國家環境狀況資料表明,海南全省水環境質量保持良好狀態,地下水呈一級良好狀態,大部分地面水質符合國家二、三類標准,近海海域水質符合國家一類海水標准;大氣環境優於國家一類標准。盡管海口市是海南人口最集中的城市,仍在全國37個重點城市評比中獲環境質量第一名。
蜀中名山青城山位於都江堰西南20公里處。連峰起伏,蔚然深秀。全山以幽潔取勝,與劍門之險,峨眉之秀,夔門之雄齊名。其著名景區天師一帶,周圍青山四合,儼然如城,故名青城。
青城山是我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
它的主要風景名勝有:建福宮,始建於唐代,規模頗大。它建在丈人峰下,宮前有一條清溪,四周古木蔥蘢,環境幽美。天然圖畫,是清光緒年間建造的一座閣。這是蒼岩壁立,綠樹交映,遊人至此,如置身畫中,故將此建築名為「天然圖畫」。天師洞,洞中有「天師」張道陵及其三十代孫「虛靖天師」像。現存殿宇建於清末,規模宏偉,雕刻精,並有不少珍貴文物和古樹。附近有三島石、洗心池、上天梯、一線天等名勝。
日月潭
日月潭是台灣著名的風景區,是台灣八景中的絕勝,也是台灣島上唯一的天然湖泊,其天然風姿可於杭州西湖媲美。湖面海拔740米,面積7.73平方公里,湖周長35公里,平均水深40米。潭中有一小島名珠仔嶼,亦名珠仔山,海拔745米。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一彎新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日月潭本來是兩個單獨的湖泊,後來因為發電需要,在下游築壩,水位上升,兩湖就連為一體了。潭中有一個小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故名珠仔島,現在叫光華島。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如日輪,南半狀似上弦之月,因名日月潭。舊台灣八景之一的「雙潭秋月」就是由此而來。
日月潭之美在於環湖重巒疊峰,湖面遼闊,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七月平均氣溫不高於攝氏二十二度,一月不低於攝氏十五度,夏季清爽宜人,為避暑勝地。
潭東水社大山高逾二千公尺,朝霞暮靄,山峰倒影,風光旖旎。潭北山腰有一座文武廟,自廟前遠眺,潭內景色,盡收眼底。南面青龍山,地勢險峻,山麓中有幾座寺廟,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靈骨。西畔有一座孔雀園,養有數十對孔雀,能表演開屏、跳舞,使人倍添游興。東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專供旅客觀賞的民族歌舞表演。
泛舟游湖,在輕紗般的薄霧中飄來盪去,優雅寧靜,別具一番情趣。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holiday.com
阿里山
在嘉義縣東北,是大武戀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總稱,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台灣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空間距離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層一層盤旋繞上山頂的鐵路,竟長達七十二公里,連通各森林區的支線,總長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條隧道,最長的達一千三百公尺。火車穿過熱、亞熱、溫、寒四帶迥異的森林區。
阿里山的森林、雲海和日出,譽稱三大奇觀。這里所產的是世界罕見的高級建築木材,如台灣杉、鐵杉、紅繪、扁柏和小姬松,稱為阿里山特產「五木」。到了陽春三月,阿里山又成為一個緋艷絢麗的櫻林。這里的櫻花馳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為花季,登山賞櫻花的遊人絡繹不絕。山上有高山博物館,陳列各種奇木異樹,高山植物園內種有熱帶、溫帶、寒帶數百種植物,遊人既可飽覽林海在微風中泛起層層波瀾的勝景,還可增加見識。
在晴天的破曉時分,登阿里山的塔山觀賞雲海,確是賞心樂事。遊人但見雲海茫茫,瞬息萬變,時而像連綿起伏的冰峰從山谷中冒出,時而像波濤洶涌的大海,從天外滾滾而來。難怪阿里山的雲海是台灣八景之一。
觀日出的地點則以祝山為妙。祝山海拔僅次於塔山,為二千四百八十公尺。黑夜退去,天空呈魚肚白,祝山後先現出一絲紅霞,慢慢變成弧形、半圓、大半圓,越來越紅,越來越亮。一輪紅日先從雲海邊上升,再從山頂冒出,光芒四射,煞是一番景象。
阿里山列為台灣風景區之一,美景紛陳早為人所稱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偉大」的說法。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台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holiday.com
阿里山
一般人熟悉的阿里山,多半指阿里山森林游樂區,相傳於 250年以前有一位名為阿巴里的鄒族酋長曾隻身來此打獵,滿載而歸後,常帶族人來此,族人為了感念他,便以其名為此命名。
其實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山組成,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隔同富溪與玉山主峰相望,現在新中橫公路已將阿里山與玉山風景區串連起來。 日出、雲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合稱阿里山五奇,而鄒族原住民人文資源更增其觀光魅力。
資料來源:http://taiwan.wcn.com.tw
日月潭,中國十大名勝之一。
日月潭昔稱水沙連,因潭景霧薄如沙,水波漣漣而得名,後因湖為光華島所隔,南形如月弧,北形如日輪,乃改名日月潭。日月潭位於台灣中央屬南投縣魚池鄉的水社村,四周群巒疊翠,海拔高748米,面積116平方公里,潭面景像萬千,是台灣省出色的天然大湖。
日月潭之美在於環湖重巒疊峰,湖面遼闊,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七月平均氣溫不高於攝氏二十二度,一月不低於攝氏十五度,夏季清爽宜人,為避暑勝地。
光華島-位於日月潭中心,為日月潭分界,其上供奉玄奘舍利子,另島上有座月下老人亭,為旅客必游之地。
資料來源:台灣休閑旅遊網
美麗富饒的寶島台灣,象一顆綠色的翡翠,鑲嵌在我國東南海域與福建隔海相望。
台灣島南北長,東西狹,呈紡錘形。島上山高,林密,瀑多,岸奇。最著名的是阿里山,為台灣秀麗俊美風光的象徵。
台灣島長夏無冬,因而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號稱「森林之海」。北部海岸被台風、海浪沖蝕,構成一幅幅天然奇境,具有「海上龍宮」的雅號。
資料來源:《中國民俗,旅遊叢書》
蘇州是舉世矚目的歷史文化名城,沉澱了二千五百餘年吳文化底韻。約在公元前十一世紀,當地部族自號「勾吳」 , 蘇州稱「 吳」 ,由此而來 。
公元前514 年吳王闔閭建都於此,其規模位置迄今基本未變,為世界少有。 蘇州位於長江下游,太湖之濱 ,魚米之鄉,面積8488平方公里。下轄張家港、常熟、太倉、崑山、吳縣、吳江六縣市,人口575萬。 蘇州以園林見長,讓人流連忘返,讓人感嘆園林藝術的巧奪天工 。以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為代表的蘇州古典園林於1997年12月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 蘇州的水色山光 ,景色怡人,自然環境悅目賞心 ;蘇州的街巷臨河 ,「人家盡枕河」,水鄉澤國,被譽為東方威尼斯。 蘇州的特產繁富 ,蘇式糕點菜餚名揚天下。
西藏,是一個對許多人充滿誘惑的地方。壯美的雪域風光,危聳的皚皚雪峰,恢弘的自然造化,曠寥的高原牧場,迷人的名山名湖名水,眾多的民族風情,多彩的民族文化,引普天下各方人事心儀思往,令海內外眾多遊客留戀忘返。
5. 祖國山水小報
長城
宇航員登臨月球時,可望見地球上最壯觀的人造工程就是萬里長城。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12700餘里,是我國古代最雄偉的防禦工程,被譽為古代的世界奇跡之一。現已成為中外旅遊者的必到之處。「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長城等於沒有到中國。
資料來源:《中國旅遊之最》和《祖國之最》
萬里長城綜述
長城,是中國偉大的軍事建築,它規模浩大、工程艱巨,被譽為古代人類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跡。
長城始建於公元前五世紀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三世紀秦始皇統一中國,派遣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逐匈奴後,把原來分段修築的長城連接起來,並且繼續修建。其後歷代不斷維修擴建,到公元十七世紀中葉明代未年,前後修築了二千多年。
八達嶺
位於延慶縣,是明代長城保存得較完整的一段,其關城建於一五○五年(明弘治十八年),東窄西寬,呈梯形,有東西二門,東名居庸外鎮,西名北門鎖鑰,都是磚石結構,券洞上為平台,南北兩面各開一豁口,接連關城城牆,台上四周有磚砌垛口。這一段的城牆,依山勢修築,牆身高大堅固,下部為條石台基,上部採用大型城磚砌築,內填泥土和石塊。頂部地面鋪縵方磚,嵌縫密實。內側為宇牆,外側為垛牆,垛牆上方有垛口,下方有射洞。山勢陡峭處,砌成梯道,山脊高地、城牆轉角或險要處,則築有堡壘式城台、敵台或牆台。城牆高低寬窄不一,平均高七公尺余,有些地段高達十四公尺。牆基平均寬六公尺半,頂寬五公尺余,可容五馬並馳或十人並進。
居庸關
位於昌平縣,是長城的一個主要關益。砌旁局山聳立,翠嶂重疊,中有長達二卜公里的溪行,俗稱關溝。這里地勢險要,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居庸關的名字,是取「徙居庸徒」的意思。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把強征來的民夫士卒徙居於此。漢代沿稱,三國時代名西關,北齊時改納款關,唐代有居庸關、薊門關、軍都關等名稱。此後各代仍稱居庸關口這里山巒間花木郁茂蔥籠,仿如碧波翠浪,故有「居庸疊翠」之稱,為「燕京八景」之一。
金山嶺
在熱河灤平縣巴克什營花樓溝一帶,因修築於燕山第一峰霧靈峰與古北口卧虎嶺之間的大、小金山之上,故有此名。此段長城建於一五七○年(明隆慶四年),相傳是抗倭名將戚繼光和譚綸修建的,約長三十公里,依山勢蜿蜒曲折,高低隱現,氣勢磅礴。由於這里地勢低緩,易攻難守,城牆修築得十分厚實堅固,烽火台巍峨高大,城關要塞星羅棋布,樓台密集,共有一百五十八座之多。這些樓台形式各有不同,樓墩有方形、扁形、圓形等,樓頂有船篷、穹窿、四角和八角鑽天等形狀,此外還不多孔眼的瞭望台,以及長城沿線少見的庫房樓等。
黃崖關
長城在薊縣北三十公里的崇山峻嶺之中,始建於公元五五六年,明代名將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曾重新設計,包磚大修。這一段長城建築特點是,台牆有磚有石,敵樓有方有圓,砌壘磚有空心有實心。關城塞堡、敵台水關,應有盡有,接山跨河,布局巧妙,集雄險奇秀於一身。
山海關
坐落河北省秦皇島東北,是中國華北與東北交通必經的關隘。一三八一年(明洪武十四年),大將徐達在此修築長城,建關城設衛。關城北倚峰巒疊翠的燕山山脈,南臨波濤洶涌的渤海灣,因此得名。關城平面呈方形,周長四公里,高十四公尺,厚七公尺。有城門四座,東門最為壯觀,名鎮東,內懸「天下第一關」匾額,西門名迎恩,南門名望佯,北門名威遠,各門上都築城樓,城中心建鍾鼓樓,城外有護城河。
嘉峪關
位於甘肅省戈壁灘上嘉峪關鎮西南隅,坐落在祁連山脈文殊山與合黎山脈黑山間的峽谷地帶嘉峪塬上,是萬里長城西端的終點。建於一三七二年(明洪武五年),但是早在漢隋兩代已建有墩台,由於地勢險要,建築雄偉,自古以來稱為「天下雄關」,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一要隘,也是古代絲路必經之地。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他兼有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雁盪之怪石和峨嵋之清秀,是中國特點最多的名山。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被稱為黃山四絕。黃山松針葉短粗,頂平如削,形態奇特。黃山的奇峰怪石是大自然雕刻家留下的傑作,有的似人,有的似物,似禽,似獸,惟妙惟肖。黃山的雲海,黃山一年之中有雲霧的天氣達200多天,而且雲來霧去,變化莫測,時而是風平浪靜的一片汪洋,時面波濤洶涌,白浪排空。黃山溫泉也有特點,溫泉的水溫為攝氏42度,久旱不涸,流量穩定,水質透明,無色無嗅,其味甘美,可飲可浴。
黃山之美絕非文字所能表達,他的美只有在見到他時才能感受到。
資料來源:黃山旅遊風光網
位於黃山市北約60公里黃山,面積大約1200平方公里,山脈延綿150公里,重巒疊嶂,峰峰相連,有名可指的就有72峰(36大峰、36小峰)。黃山有崢嶸林立的石峰,以奇、險、深、幽而著稱,眾多的山岩,形態不一。黃山尤以雲海、怪石、奇峰、溫泉為其四絕。
北海位於廣西南端的北部灣畔,總面積3337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957平方公里,總人口139萬,其中市區人口50萬。北海距廣西首府南寧208公里,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與海南省和越南隔海相望。
北海銀灘公園坐落在北海銀灘中部,陸地建設面積8.8萬平方米,沙灘面積約8萬平方米,海水浴場面積約16萬平方米,可容納一萬人同時入水游泳。
在銀灘長達七八個月的誘人泳季,在藍天白雲下沐浴著燦爛的陽光,在潔白的沙灘上遊玩嬉戲,在輕柔的波浪中盡情暢游,在微腥陣陣的海風中冥想;乘海上降落傘翱翔藍天,駕驚險刺激的摩托艇乘風破浪……還有悠閑輕松的沙灘運動,愉情悅性的鳥類表演,賞心悅目的異國風情歌舞……極目天涯,海天相連,漁帆點點。在這里,您可以盡享南國海濱的浪漫與美景。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這是大詩人李白贊美峨眉山的詩句,至今仍然膾炙人口。百里秀色峨眉,短短詩行怎能道其萬一?欲識峨眉真面目,那就請你自己去峨眉自己看看羅。
峨眉山千姿百態,東部低山,勢若錦屏;中部群峰聳峙,如筍如蓮;西部山勢巍峨,雄偉壯觀。所以人人都說峨眉一山而具五美:形態美、動態美、色彩美、聽覺美、意境美。美的事物和美的自然,帶來美的感染、美的熏陶和美的感受。
峨眉山還是中國一個佛教聖地。主要有報國寺、伏虎寺、仙峰寺、洪椿寺等古剎。報國寺建築宏偉、氣勢軒昂;萬年寺里的普賢菩薩騎六牙白象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伏虎寺周楠木參天,濃蔭蔽日……
諸多名山,唯有峨眉山的猴子自成一景。它們會向遊人索要食物,乞討之相令人可憐、可愛。不過你要小心,當你路過遇仙寺和九老洞時,要注意你的包,可愛的猴子們也許會向你強行索食,讓你又惱又怒又無奈。
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
三峽西起四川省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跨奉節、巫山、巴東、秭歸、宜昌五縣市,全長約二百公里。
中國第一大河——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各拉丹冬雪山西南側。源頭叫沱沱河,東流向四川宜賓稱金沙江,過四川,重慶,湖北宜昌,在上海接納黃埔江後直奔浩瀚的大海。它全長6300公里,為世界第三長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話在中國幾乎是無人不知。凡是到過桂林的人, 幾乎都認為這句話並不誇大。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游覽了桂林以後說: 「我周遊了80多個國家的100多個名城,沒有一個比得上桂林美麗,沒有 一個名城的山水比得上陽朔山水。」桂林位於廣西東部灕江兩岸。早在 南北朝時,就出現了贊美桂林山水的文字。到了唐代,贊美桂林詩文就 很多了。可見,1000多年前桂林就是一個旅遊勝地了。桂林山水美在山、 洞、水,稱為「桂林三絕」。
林山峰拔地而起,巍然矗立,形態萬千。在灕江邊上有一座象鼻 山,整座山就像一隻大象站在灕江邊伸長鼻子吸飲江水。在市中心有一 座獨秀峰,平地之中,一峰突起,氣勢雄偉。雖然高僅60米,但是它陡 峭是。孤峰如塔,遠看十分秀麗,來到跟前則感到它十分雄偉,因此又 有「南天一柱」之稱。山的西麓,有一條蜿曲上山的石磴道,共306級。 峰頂遠望,山光水色,盡收眼底。有人說,這個獨秀峰如放在別的城市 里,都會成為一大勝景,而在桂林,因為奇峰太多,它就不顯得那麼起 眼了。 在市區北面,屹立於灕江邊的疊彩山,是市內一個風景薈萃之地。 主峰明月峰海拔223米,雖然不算高,但在桂林中卻是比較峻拔的了。 它的峰上建一大亭,取名「拿雲亭」。在這里可以一賞飄帶似地縈繞群 山的灕江。疊彩山是因這座山石層層橫斷,好像一匹匹錦緞堆疊起來, 才得此名。山上林木茂盛,在綠樹掩映之下,有疊彩亭、疊彩門、仰止 堂、迎風樓、望江亭等建築。桂林奇特而美麗的山還有伏波山、月牙山、 南溪山、隱山和西山等。桂林奇異的山洞和它形狀特殊的山一樣 。在 桂林,大大小小岩洞數也數不清,幾乎是有山就有洞,其中最著名的兩 個叫七星岩和蘆笛岩。
但是,到桂林游覽,最精彩的節目卻是游灕江。因為這條從桂林城 邊悄然流過的汨汨碧水,穿行在峭拔的群山之間,人坐在緩緩行駛的船 上,兩岸的景色就像一幅幅圖畫那樣在眼前展現,只有在游灕江的過程 中,才能盡情地欣賞桂林奇特美麗的群山,真正領略桂林山水之妙。游 灕江一般是從桂林乘遊艇順水而下到陽朔,水程共83公里。船行不久, 即過象鼻山,在晨曦中看象鼻山,形象更美。遠看穿山,那山南北穿透 的岩洞,如一輪明月高掛天際。在83公里長的遊程中,兩岸除了山光水 影外,還不時有田野和農戶出現,這時,一簇簇鳳尾竹點綴其間,是很 迷人的。桂林的麻摩崖石刻很有名,留存至今的有2000餘件,石刻最集 中的地方的龍隱岩和龍隱洞。龍隱岩早就是著名的桂海碑林。
海南島
人口:1998年統計共733萬(台灣2千萬,香港700萬,澳門45萬),其中漢族--居沿海平原,約612萬人口;黎族--居山區,約114萬人口,苗族--居深山密林,約6萬人口,回族--主要居三亞羊蘭鎮,約1萬人口。
中國三大華僑之鄉之一(海南、廣東、福建):旅居海外的瓊籍華僑、外籍華人和港澳台同胞近300多萬人,分布於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省內歸僑、僑眷有100多萬人,佔全省總人口的14%。
海南島海岸線長達1617.8千米,沿岸84個港灣可開發成港口,已開發18個。海南島四周多為優質沙灘,可開發成海濱旅遊勝地。近海水深200米以內的大陸架漁場6.65萬平方千米,水溫適中,海洋生物豐富,有魚類1000多種,藻類200多種。海中五光十色、千姿百態的熱帶珊瑚礁魚和各種珊瑚、海葵等海洋生物,是潛水旅遊的觀光美景。
海南島中部是山地、丘陵和台地,沿海是堆積平原。東北部由於沿海強風作用,沙地最寬達20-30公里,有些地方幾條沙堤並列,形成特殊的沙堤一瀉湖平原。沿海岸生長的珊瑚和紅樹林是熱帶海岸的標志,具有重要的科研意義和旅遊價值。熱帶氣候影響和構造條件的作用,使海南發育了良好的熱帶地貌。海南島西南部沿海海灘平坦,陽光充足,蒸發量大,是發展鹽業的好地方,目前已建有鶯歌海、東方和榆林等大型鹽場。
海南礦產豐富,約有90種。全國標明有工業儲量的148種礦產,海南有67種,其中43種列入全國礦產儲量。石碌鐵礦儲量佔全國富鐵礦儲量的71%,平均品位51.5%,最高達68%,為全國第一。鈦、鋯、石英、藍寶石、化肥灰岩儲量居全國之首,天然氣、油頁岩儲量居全國前列。
西沙群島的鳥糞資源豐富,尤其在東島白鰹鳥自然保護區,樹上是成千上萬的白腹鰹鳥,樹下是厚厚的鳥糞和鳥糞化石,鳥糞有機肥含量非常高,是天然磷肥的原料。
沿海平原主要種植糧食作物和糖蔗,還有熱帶水果四季飄香。海南素有"天然溫室、熱帶果園"美稱。全省熱帶作物和熱帶水果栽培面積大,種類繁多。1996年熱帶水果種植面積8.99萬公頃,收獲面積為3.66萬公頃,產量36.16萬噸。檳榔、益智、砂仁、巴戟是四大南葯,產量佔全國產量的99.9%,熱帶作物總面積42.9萬公頃,其中1997年胡椒、咖啡、腰果的種植面積分別在全國佔77%、63%和90%。海南盛產橡膠、甘蔗、椰子、咖啡、胡椒、檳榔等熱帶作物,水果有椰子、菠蘿蜜、菠蘿、荔枝、芒果、香蕉、紅毛丹、雞蛋果、人心果、水蒲桃等,更有從國外引進的上千種珍奇的熱帶植物,如榴槤、鐵力木、金雞納、香茅草等。
海南中部為山嶺地帶,是熱帶雨林、季雨林組的成原始森林區。海南的五大熱帶森林區分別是五指山林區、壩王嶺林區、尖峰嶺林區、吊羅山林區和黎母山林區。海南熱帶天然林面積廣大,據1994年的調查達58.73萬公頃,佔全省面積的17.3%,主要分布在中南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因地理條件而垂直分布,至上而下有山頂矮林、熱帶山地雨林、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熱帶針葉林、紅樹林等。熱帶天然林的主要特徵是林木高大,茂密常綠,物種繁多,樹齡差異大,林分結構復雜,常在3-5層以上,板根現象普遍,樹上附生植物豐富,木質藤本植物發達,有大樹老莖生花現象。海南熱帶生物資源最為豐富,已發現各類木本植物259科、1347屬、4200種,約佔全國的七分之一。其中630多種為海南獨有,20多種為珍稀樹木。世界熱帶顯花植物屬種最多的第一類17科中的植物,海南島全有。全島資源植物
2900多種,葯用植物佔2500多種,入葯典500多種,其中抗癌植物13種。海南素有"天然葯庫"之稱。海南的森林覆蓋率51.5%,被國務院授予"實現造林綠化規劃省"的榮譽稱號。熱帶森林不僅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也成為開展森林旅遊和生態旅遊的好去處。全省已確定各類自然保護區73處,其中國家級5處,省級19處。現有陸棲脊椎動物561種,其中兩棲動物102各,其中一類有15種,二類87種。沿海平原和中部山地之間的台地,多開辟為熱帶經濟作物區。
海南島別稱椰島。在整個海南,處處可見到高大挺拔、四季結果的椰樹。它們在不同的時刻、不同的地點,呈現不同的韻味。 椰樹獨鍾情於海南,是海南四大熱帶作物(椰子、橡膠、胡椒、腰果)之一。我國其它熱帶地區也有椰樹,但很少結果。海南的椰子產量佔全國總量的99%以上。只有海南椰樹果實累累,並且果汁果肉特別清甜。
椰樹在海南歷史久遠,關於椰樹的傳說眾多。一種說法是:椰樹是一黎族先民首領越所變,椰子便是"越王頭";神話的傳說反映了黎族先民開發海南的獻身精神。另一傳說是一位年輕的女子海邊引頸翹望丈夫的歸帆,化為椰樹,椰樹美麗的葉羽是她頭上的草帽;美麗的傳說了海南人們美好的愛情。還有更多的傳說,使椰樹的蘊涵格外豐富。椰樹的起源,較為科學的解釋是:使椰樹原產馬來群島,在古代,不需土不需水到時間自會發芽的椰果落在海中,漂到海南,紮根寶島,終成奇觀。
椰樹渾身是寶。椰子可以加工成多種多樣的食品和飲品,成為海南打向世界的拳頭的產品。椰子汁、肉、根、殼均可入葯,椰油可製成高級化妝品。海南的椰雕工藝源遠流長,精湛奇巧,在古代被為面天貢品。
千百年中,海南人民形成了不少與椰樹有關的習俗,椰樹是海南鄉親的吉祥物。在文昌一帶,人們訂婚、結婚、生兒以及其它喜慶大事,總要栽椰樹作為紀念。海南鄉親認為,椰子吸納太陽的精華,所以晴天里上午10至12點新摘的鮮椰汁水最甘美。
在海南,椰子不僅進入人們的物質生活領域,同樣進入人們精神生活領域。有關椰子的民歌數不勝數。"鵲鳥愛穿椰子林,椰子能甜鵲鳥心。妹作椰子葉下掛,單等情哥來穿?quot;。如此純情的妹子以椰自喻,你能不捧椰痛飲嗎?椰子裝扮了海南,也塑造了海南人,形成了最具海南特色的地方文化--學者們稱之為"椰文化",並指出:椰樹是海南的象徵,椰樹的品格是海南人民的象徵,這是海南椰文化最深層的內涵。
從1992年4月起,每年海南都舉行國際椰子節。椰子,在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扮演了新的重要角色,成為"讓海南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海南"的媒介和橋梁。
海南還是沒有污染的長壽島。全國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海南人均壽命居全國之冠。1996年,海南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是73.13歲,高於全國人口平均壽命3.13歲,是全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最高的省份之一。專家們認為,海南人長壽的奧秘在於海南島有一個美麗純凈的生態環境。
據國家環境狀況資料表明,海南全省水環境質量保持良好狀態,地下水呈一級良好狀態,大部分地面水質符合國家二、三類標准,近海海域水質符合國家一類海水標准;大氣環境優於國家一類標准。盡管海口市是海南人口最集中的城市,仍在全國37個重點城市評比中獲環境質量第一名。
蜀中名山青城山位於都江堰西南20公里處。連峰起伏,蔚然深秀。全山以幽潔取勝,與劍門之險,峨眉之秀,夔門之雄齊名。其著名景區天師一帶,周圍青山四合,儼然如城,故名青城。
青城山是我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
它的主要風景名勝有:建福宮,始建於唐代,規模頗大。它建在丈人峰下,宮前有一條清溪,四周古木蔥蘢,環境幽美。天然圖畫,是清光緒年間建造的一座閣。這是蒼岩壁立,綠樹交映,遊人至此,如置身畫中,故將此建築名為「天然圖畫」。天師洞,洞中有「天師」張道陵及其三十代孫「虛靖天師」像。現存殿宇建於清末,規模宏偉,雕刻精,並有不少珍貴文物和古樹。附近有三島石、洗心池、上天梯、一線天等名勝。
日月潭
日月潭是台灣著名的風景區,是台灣八景中的絕勝,也是台灣島上唯一的天然湖泊,其天然風姿可於杭州西湖媲美。湖面海拔740米,面積7.73平方公里,湖周長35公里,平均水深40米。潭中有一小島名珠仔嶼,亦名珠仔山,海拔745米。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一彎新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日月潭本來是兩個單獨的湖泊,後來因為發電需要,在下游築壩,水位上升,兩湖就連為一體了。潭中有一個小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故名珠仔島,現在叫光華島。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如日輪,南半狀似上弦之月,因名日月潭。舊台灣八景之一的「雙潭秋月」就是由此而來。
日月潭之美在於環湖重巒疊峰,湖面遼闊,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七月平均氣溫不高於攝氏二十二度,一月不低於攝氏十五度,夏季清爽宜人,為避暑勝地。
潭東水社大山高逾二千公尺,朝霞暮靄,山峰倒影,風光旖旎。潭北山腰有一座文武廟,自廟前遠眺,潭內景色,盡收眼底。南面青龍山,地勢險峻,山麓中有幾座寺廟,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靈骨。西畔有一座孔雀園,養有數十對孔雀,能表演開屏、跳舞,使人倍添游興。東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專供旅客觀賞的民族歌舞表演。
泛舟游湖,在輕紗般的薄霧中飄來盪去,優雅寧靜,別具一番情趣。
資料來源:
阿里山
在嘉義縣東北,是大武戀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總稱,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台灣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空間距離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層一層盤旋繞上山頂的鐵路,竟長達七十二公里,連通各森林區的支線,總長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條隧道,最長的達一千三百公尺。火車穿過熱、亞熱、溫、寒四帶迥異的森林區。
阿里山的森林、雲海和日出,譽稱三大奇觀。這里所產的是世界罕見的高級建築木材,如台灣杉、鐵杉、紅繪、扁柏和小姬松,稱為阿里山特產「五木」。到了陽春三月,阿里山又成為一個緋艷絢麗的櫻林。這里的櫻花馳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為花季,登山賞櫻花的遊人絡繹不絕。山上有高山博物館,陳列各種奇木異樹,高山植物園內種有熱帶、溫帶、寒帶數百種植物,遊人既可飽覽林海在微風中泛起層層波瀾的勝景,還可增加見識。
在晴天的破曉時分,登阿里山的塔山觀賞雲海,確是賞心樂事。遊人但見雲海茫茫,瞬息萬變,時而像連綿起伏的冰峰從山谷中冒出,時而像波濤洶涌的大海,從天外滾滾而來。難怪阿里山的雲海是台灣八景之一。
觀日出的地點則以祝山為妙。祝山海拔僅次於塔山,為二千四百八十公尺。黑夜退去,天空呈魚肚白,祝山後先現出一絲紅霞,慢慢變成弧形、半圓、大半圓,越來越紅,越來越亮。一輪紅日先從雲海邊上升,再從山頂冒出,光芒四射,煞是一番景象。
阿里山列為台灣風景區之一,美景紛陳早為人所稱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偉大」的說法。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台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
資料來源:
阿里山
一般人熟悉的阿里山,多半指阿里山森林游樂區,相傳於 250年以前有一位名為阿巴里的鄒族酋長曾隻身來此打獵,滿載而歸後,常帶族人來此,族人為了感念他,便以其名為此命名。
其實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山組成,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隔同富溪與玉山主峰相望,現在新中橫公路已將阿里山與玉山風景區串連起來。 日出、雲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合稱阿里山五奇,而鄒族原住民人文資源更增其觀光魅力。
資料來源:
日月潭,中國十大名勝之一。
日月潭昔稱水沙連,因潭景霧薄如沙,水波漣漣而得名,後因湖為光華島所隔,南形如月弧,北形如日輪,乃改名日月潭。日月潭位於台灣中央屬南投縣魚池鄉的水社村,四周群巒疊翠,海拔高748米,面積116平方公里,潭面景像萬千,是台灣省出色的天然大湖。
日月潭之美在於環湖重巒疊峰,湖面遼闊,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七月平均氣溫不高於攝氏二十二度,一月不低於攝氏十五度,夏季清爽宜人,為避暑勝地。
光華島-位於日月潭中心,為日月潭分界,其上供奉玄奘舍利子,另島上有座月下老人亭,為旅客必游之地。
資料來源:台灣休閑旅遊網
美麗富饒的寶島台灣,象一顆綠色的翡翠,鑲嵌在我國東南海域與福建隔海相望。
台灣島南北長,東西狹,呈紡錘形。島上山高,林密,瀑多,岸奇。最著名的是阿里山,為台灣秀麗俊美風光的象徵。
台灣島長夏無冬,因而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號稱「森林之海」。北部海岸被台風、海浪沖蝕,構成一幅幅天然奇境,具有「海上龍宮」的雅號。
資料來源:《中國民俗,旅遊叢書》
蘇州是舉世矚目的歷史文化名城,沉澱了二千五百餘年吳文化底韻。約在公元前十一世紀,當地部族自號「勾吳」 , 蘇州稱「 吳」 ,由此而來 。
公元前514 年吳王闔閭建都於此,其規模位置迄今基本未變,為世界少有。 蘇州位於長江下游,太湖之濱 ,魚米之鄉,面積8488平方公里。下轄張家港、常熟、太倉、崑山、吳縣、吳江六縣市,人口575萬。 蘇州以園林見長,讓人流連忘返,讓人感嘆園林藝術的巧奪天工 。以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為代表的蘇州古典園林於1997年12月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 蘇州的水色山光 ,景色怡人,自然環境悅目賞心 ;蘇州的街巷臨河 ,「人家盡枕河」,水鄉澤國,被譽為東方威尼斯。 蘇州的特產繁富 ,蘇式糕點菜餚名揚天下。
西藏,是一個對許多人充滿誘惑的地方。壯美的雪域風光,危聳的皚皚雪峰,恢弘的自然造化,曠寥的高原牧場,迷人的名山名湖名水,眾多的民族風情,多彩的民族文化,引普天下各方人事心儀思往,令海內外眾多遊客留戀忘返。
······································
6. 祖國的大好河山在小報中的內容有什麼
長城
宇航員登臨月球時,可望見地球上最壯觀的人造工程就是萬里長城。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12700餘里,是我國古代最雄偉的防禦工程,被譽為古代的世界奇跡之一。現已成為中外旅遊者的必到之處。「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長城等於沒有到中國。
資料來源:《中國旅遊之最》和《祖國之最》
萬里長城綜述
長城,是中國偉大的軍事建築,它規模浩大、工程艱巨,被譽為古代人類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跡。
長城始建於公元前五世紀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三世紀秦始皇統一中國,派遣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逐匈奴後,把原來分段修築的長城連接起來,並且繼續修建。其後歷代不斷維修擴建,到公元十七世紀中葉明代未年,前後修築了二千多年。
八達嶺
位於延慶縣,是明代長城保存得較完整的一段,其關城建於一五○五年(明弘治十八年),東窄西寬,呈梯形,有東西二門,東名居庸外鎮,西名北門鎖鑰,都是磚石結構,券洞上為平台,南北兩面各開一豁口,接連關城城牆,台上四周有磚砌垛口。這一段的城牆,依山勢修築,牆身高大堅固,下部為條石台基,上部採用大型城磚砌築,內填泥土和石塊。頂部地面鋪縵方磚,嵌縫密實。內側為宇牆,外側為垛牆,垛牆上方有垛口,下方有射洞。山勢陡峭處,砌成梯道,山脊高地、城牆轉角或險要處,則築有堡壘式城台、敵台或牆台。城牆高低寬窄不一,平均高七公尺余,有些地段高達十四公尺。牆基平均寬六公尺半,頂寬五公尺余,可容五馬並馳或十人並進。
居庸關
位於昌平縣,是長城的一個主要關益。砌旁局山聳立,翠嶂重疊,中有長達二卜公里的溪行,俗稱關溝。這里地勢險要,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居庸關的名字,是取「徙居庸徒」的意思。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把強征來的民夫士卒徙居於此。漢代沿稱,三國時代名西關,北齊時改納款關,唐代有居庸關、薊門關、軍都關等名稱。此後各代仍稱居庸關口這里山巒間花木郁茂蔥籠,仿如碧波翠浪,故有「居庸疊翠」之稱,為「燕京八景」之一。
金山嶺
在熱河灤平縣巴克什營花樓溝一帶,因修築於燕山第一峰霧靈峰與古北口卧虎嶺之間的大、小金山之上,故有此名。此段長城建於一五七○年(明隆慶四年),相傳是抗倭名將戚繼光和譚綸修建的,約長三十公里,依山勢蜿蜒曲折,高低隱現,氣勢磅礴。由於這里地勢低緩,易攻難守,城牆修築得十分厚實堅固,烽火台巍峨高大,城關要塞星羅棋布,樓台密集,共有一百五十八座之多。這些樓台形式各有不同,樓墩有方形、扁形、圓形等,樓頂有船篷、穹窿、四角和八角鑽天等形狀,此外還不多孔眼的瞭望台,以及長城沿線少見的庫房樓等。
黃崖關
長城在薊縣北三十公里的崇山峻嶺之中,始建於公元五五六年,明代名將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曾重新設計,包磚大修。這一段長城建築特點是,台牆有磚有石,敵樓有方有圓,砌壘磚有空心有實心。關城塞堡、敵台水關,應有盡有,接山跨河,布局巧妙,集雄險奇秀於一身。
山海關
坐落河北省秦皇島東北,是中國華北與東北交通必經的關隘。一三八一年(明洪武十四年),大將徐達在此修築長城,建關城設衛。關城北倚峰巒疊翠的燕山山脈,南臨波濤洶涌的渤海灣,因此得名。關城平面呈方形,周長四公里,高十四公尺,厚七公尺。有城門四座,東門最為壯觀,名鎮東,內懸「天下第一關」匾額,西門名迎恩,南門名望佯,北門名威遠,各門上都築城樓,城中心建鍾鼓樓,城外有護城河。
嘉峪關
位於甘肅省戈壁灘上嘉峪關鎮西南隅,坐落在祁連山脈文殊山與合黎山脈黑山間的峽谷地帶嘉峪塬上,是萬里長城西端的終點。建於一三七二年(明洪武五年),但是早在漢隋兩代已建有墩台,由於地勢險要,建築雄偉,自古以來稱為「天下雄關」,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一要隘,也是古代絲路必經之地。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他兼有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雁盪之怪石和峨嵋之清秀,是中國特點最多的名山。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被稱為黃山四絕。黃山松針葉短粗,頂平如削,形態奇特。黃山的奇峰怪石是大自然雕刻家留下的傑作,有的似人,有的似物,似禽,似獸,惟妙惟肖。黃山的雲海,黃山一年之中有雲霧的天氣達200多天,而且雲來霧去,變化莫測,時而是風平浪靜的一片汪洋,時面波濤洶涌,白浪排空。黃山溫泉也有特點,溫泉的水溫為攝氏42度,久旱不涸,流量穩定,水質透明,無色無嗅,其味甘美,可飲可浴。
黃山之美絕非文字所能表達,他的美只有在見到他時才能感受到。
資料來源:黃山旅遊風光網
位於黃山市北約60公里黃山,面積大約1200平方公里,山脈延綿150公里,重巒疊嶂,峰峰相連,有名可指的就有72峰(36大峰、36小峰)。黃山有崢嶸林立的石峰,以奇、險、深、幽而著稱,眾多的山岩,形態不一。黃山尤以雲海、怪石、奇峰、溫泉為其四絕。
北海位於廣西南端的北部灣畔,總面積3337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957平方公里,總人口139萬,其中市區人口50萬。北海距廣西首府南寧208公里,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與海南省和越南隔海相望。
北海銀灘公園坐落在北海銀灘中部,陸地建設面積8.8萬平方米,沙灘面積約8萬平方米,海水浴場面積約16萬平方米,可容納一萬人同時入水游泳。
在銀灘長達七八個月的誘人泳季,在藍天白雲下沐浴著燦爛的陽光,在潔白的沙灘上遊玩嬉戲,在輕柔的波浪中盡情暢游,在微腥陣陣的海風中冥想;乘海上降落傘翱翔藍天,駕驚險刺激的摩托艇乘風破浪……還有悠閑輕松的沙灘運動,愉情悅性的鳥類表演,賞心悅目的異國風情歌舞……極目天涯,海天相連,漁帆點點。在這里,您可以盡享南國海濱的浪漫與美景。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這是大詩人李白贊美峨眉山的詩句,至今仍然膾炙人口。百里秀色峨眉,短短詩行怎能道其萬一?欲識峨眉真面目,那就請你自己去峨眉自己看看羅。
峨眉山千姿百態,東部低山,勢若錦屏;中部群峰聳峙,如筍如蓮;西部山勢巍峨,雄偉壯觀。所以人人都說峨眉一山而具五美:形態美、動態美、色彩美、聽覺美、意境美。美的事物和美的自然,帶來美的感染、美的熏陶和美的感受。
峨眉山還是中國一個佛教聖地。主要有報國寺、伏虎寺、仙峰寺、洪椿寺等古剎。報國寺建築宏偉、氣勢軒昂;萬年寺里的普賢菩薩騎六牙白象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伏虎寺周楠木參天,濃蔭蔽日……
諸多名山,唯有峨眉山的猴子自成一景。它們會向遊人索要食物,乞討之相令人可憐、可愛。不過你要小心,當你路過遇仙寺和九老洞時,要注意你的包,可愛的猴子們也許會向你強行索食,讓你又惱又怒又無奈。
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
三峽西起四川省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跨奉節、巫山、巴東、秭歸、宜昌五縣市,全長約二百公里。
中國第一大河——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各拉丹冬雪山西南側。源頭叫沱沱河,東流向四川宜賓稱金沙江,過四川,重慶,湖北宜昌,在上海接納黃埔江後直奔浩瀚的大海。它全長6300公里,為世界第三長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話在中國幾乎是無人不知。凡是到過桂林的人, 幾乎都認為這句話並不誇大。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游覽了桂林以後說: 「我周遊了80多個國家的100多個名城,沒有一個比得上桂林美麗,沒有 一個名城的山水比得上陽朔山水。」桂林位於廣西東部灕江兩岸。早在 南北朝時,就出現了贊美桂林山水的文字。到了唐代,贊美桂林詩文就 很多了。可見,1000多年前桂林就是一個旅遊勝地了。桂林山水美在山、 洞、水,稱為「桂林三絕」。
林山峰拔地而起,巍然矗立,形態萬千。在灕江邊上有一座象鼻 山,整座山就像一隻大象站在灕江邊伸長鼻子吸飲江水。在市中心有一 座獨秀峰,平地之中,一峰突起,氣勢雄偉。雖然高僅60米,但是它陡 峭是。孤峰如塔,遠看十分秀麗,來到跟前則感到它十分雄偉,因此又 有「南天一柱」之稱。山的西麓,有一條蜿曲上山的石磴道,共306級。 峰頂遠望,山光水色,盡收眼底。有人說,這個獨秀峰如放在別的城市 里,都會成為一大勝景,而在桂林,因為奇峰太多,它就不顯得那麼起 眼了。 在市區北面,屹立於灕江邊的疊彩山,是市內一個風景薈萃之地。 主峰明月峰海拔223米,雖然不算高,但在桂林中卻是比較峻拔的了。 它的峰上建一大亭,取名「拿雲亭」。在這里可以一賞飄帶似地縈繞群 山的灕江。疊彩山是因這座山石層層橫斷,好像一匹匹錦緞堆疊起來, 才得此名。山上林木茂盛,在綠樹掩映之下,有疊彩亭、疊彩門、仰止 堂、迎風樓、望江亭等建築。桂林奇特而美麗的山還有伏波山、月牙山、 南溪山、隱山和西山等。桂林奇異的山洞和它形狀特殊的山一樣 。在 桂林,大大小小岩洞數也數不清,幾乎是有山就有洞,其中最著名的兩 個叫七星岩和蘆笛岩。
但是,到桂林游覽,最精彩的節目卻是游灕江。因為這條從桂林城 邊悄然流過的汨汨碧水,穿行在峭拔的群山之間,人坐在緩緩行駛的船 上,兩岸的景色就像一幅幅圖畫那樣在眼前展現,只有在游灕江的過程 中,才能盡情地欣賞桂林奇特美麗的群山,真正領略桂林山水之妙。游 灕江一般是從桂林乘遊艇順水而下到陽朔,水程共83公里。船行不久, 即過象鼻山,在晨曦中看象鼻山,形象更美。遠看穿山,那山南北穿透 的岩洞,如一輪明月高掛天際。在83公里長的遊程中,兩岸除了山光水 影外,還不時有田野和農戶出現,這時,一簇簇鳳尾竹點綴其間,是很 迷人的。桂林的麻摩崖石刻很有名,留存至今的有2000餘件,石刻最集 中的地方的龍隱岩和龍隱洞。龍隱岩早就是著名的桂海碑林。
海南島
人口:1998年統計共733萬(台灣2千萬,香港700萬,澳門45萬),其中漢族--居沿海平原,約612萬人口;黎族--居山區,約114萬人口,苗族--居深山密林,約6萬人口,回族--主要居三亞羊蘭鎮,約1萬人口。
中國三大華僑之鄉之一(海南、廣東、福建):旅居海外的瓊籍華僑、外籍華人和港澳台同胞近300多萬人,分布於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省內歸僑、僑眷有100多萬人,佔全省總人口的14%。
海南島海岸線長達1617.8千米,沿岸84個港灣可開發成港口,已開發18個。海南島四周多為優質沙灘,可開發成海濱旅遊勝地。近海水深200米以內的大陸架漁場6.65萬平方千米,水溫適中,海洋生物豐富,有魚類1000多種,藻類200多種。海中五光十色、千姿百態的熱帶珊瑚礁魚和各種珊瑚、海葵等海洋生物,是潛水旅遊的觀光美景。
海南島中部是山地、丘陵和台地,沿海是堆積平原。東北部由於沿海強風作用,沙地最寬達20-30公里,有些地方幾條沙堤並列,形成特殊的沙堤一瀉湖平原。沿海岸生長的珊瑚和紅樹林是熱帶海岸的標志,具有重要的科研意義和旅遊價值。熱帶氣候影響和構造條件的作用,使海南發育了良好的熱帶地貌。海南島西南部沿海海灘平坦,陽光充足,蒸發量大,是發展鹽業的好地方,目前已建有鶯歌海、東方和榆林等大型鹽場。
海南礦產豐富,約有90種。全國標明有工業儲量的148種礦產,海南有67種,其中43種列入全國礦產儲量。石碌鐵礦儲量佔全國富鐵礦儲量的71%,平均品位51.5%,最高達68%,為全國第一。鈦、鋯、石英、藍寶石、化肥灰岩儲量居全國之首,天然氣、油頁岩儲量居全國前列。
西沙群島的鳥糞資源豐富,尤其在東島白鰹鳥自然保護區,樹上是成千上萬的白腹鰹鳥,樹下是厚厚的鳥糞和鳥糞化石,鳥糞有機肥含量非常高,是天然磷肥的原料。
沿海平原主要種植糧食作物和糖蔗,還有熱帶水果四季飄香。海南素有"天然溫室、熱帶果園"美稱。全省熱帶作物和熱帶水果栽培面積大,種類繁多。1996年熱帶水果種植面積8.99萬公頃,收獲面積為3.66萬公頃,產量36.16萬噸。檳榔、益智、砂仁、巴戟是四大南葯,產量佔全國產量的99.9%,熱帶作物總面積42.9萬公頃,其中1997年胡椒、咖啡、腰果的種植面積分別在全國佔77%、63%和90%。海南盛產橡膠、甘蔗、椰子、咖啡、胡椒、檳榔等熱帶作物,水果有椰子、菠蘿蜜、菠蘿、荔枝、芒果、香蕉、紅毛丹、雞蛋果、人心果、水蒲桃等,更有從國外引進的上千種珍奇的熱帶植物,如榴槤、鐵力木、金雞納、香茅草等。
海南中部為山嶺地帶,是熱帶雨林、季雨林組的成原始森林區。海南的五大熱帶森林區分別是五指山林區、壩王嶺林區、尖峰嶺林區、吊羅山林區和黎母山林區。海南熱帶天然林面積廣大,據1994年的調查達58.73萬公頃,佔全省面積的17.3%,主要分布在中南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因地理條件而垂直分布,至上而下有山頂矮林、熱帶山地雨林、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熱帶針葉林、紅樹林等。熱帶天然林的主要特徵是林木高大,茂密常綠,物種繁多,樹齡差異大,林分結構復雜,常在3-5層以上,板根現象普遍,樹上附生植物豐富,木質藤本植物發達,有大樹老莖生花現象。海南熱帶生物資源最為豐富,已發現各類木本植物259科、1347屬、4200種,約佔全國的七分之一。其中630多種為海南獨有,20多種為珍稀樹木。世界熱帶顯花植物屬種最多的第一類17科中的植物,海南島全有。全島資源植物
2900多種,葯用植物佔2500多種,入葯典500多種,其中抗癌植物13種。海南素有"天然葯庫"之稱。海南的森林覆蓋率51.5%,被國務院授予"實現造林綠化規劃省"的榮譽稱號。熱帶森林不僅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也成為開展森林旅遊和生態旅遊的好去處。全省已確定各類自然保護區73處,其中國家級5處,省級19處。現有陸棲脊椎動物561種,其中兩棲動物102各,其中一類有15種,二類87種。沿海平原和中部山地之間的台地,多開辟為熱帶經濟作物區。
海南島別稱椰島。在整個海南,處處可見到高大挺拔、四季結果的椰樹。它們在不同的時刻、不同的地點,呈現不同的韻味。 椰樹獨鍾情於海南,是海南四大熱帶作物(椰子、橡膠、胡椒、腰果)之一。我國其它熱帶地區也有椰樹,但很少結果。海南的椰子產量佔全國總量的99%以上。只有海南椰樹果實累累,並且果汁果肉特別清甜。
椰樹在海南歷史久遠,關於椰樹的傳說眾多。一種說法是:椰樹是一黎族先民首領越所變,椰子便是"越王頭";神話的傳說反映了黎族先民開發海南的獻身精神。另一傳說是一位年輕的女子海邊引頸翹望丈夫的歸帆,化為椰樹,椰樹美麗的葉羽是她頭上的草帽;美麗的傳說了海南人們美好的愛情。還有更多的傳說,使椰樹的蘊涵格外豐富。椰樹的起源,較為科學的解釋是:使椰樹原產馬來群島,在古代,不需土不需水到時間自會發芽的椰果落在海中,漂到海南,紮根寶島,終成奇觀。
椰樹渾身是寶。椰子可以加工成多種多樣的食品和飲品,成為海南打向世界的拳頭的產品。椰子汁、肉、根、殼均可入葯,椰油可製成高級化妝品。海南的椰雕工藝源遠流長,精湛奇巧,在古代被為面天貢品。
千百年中,海南人民形成了不少與椰樹有關的習俗,椰樹是海南鄉親的吉祥物。在文昌一帶,人們訂婚、結婚、生兒以及其它喜慶大事,總要栽椰樹作為紀念。海南鄉親認為,椰子吸納太陽的精華,所以晴天里上午10至12點新摘的鮮椰汁水最甘美。
在海南,椰子不僅進入人們的物質生活領域,同樣進入人們精神生活領域。有關椰子的民歌數不勝數。"鵲鳥愛穿椰子林,椰子能甜鵲鳥心。妹作椰子葉下掛,單等情哥來穿?quot;。如此純情的妹子以椰自喻,你能不捧椰痛飲嗎?椰子裝扮了海南,也塑造了海南人,形成了最具海南特色的地方文化--學者們稱之為"椰文化",並指出:椰樹是海南的象徵,椰樹的品格是海南人民的象徵,這是海南椰文化最深層的內涵。
從1992年4月起,每年海南都舉行國際椰子節。椰子,在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扮演了新的重要角色,成為"讓海南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海南"的媒介和橋梁。
海南還是沒有污染的長壽島。全國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海南人均壽命居全國之冠。1996年,海南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是73.13歲,高於全國人口平均壽命3.13歲,是全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最高的省份之一。專家們認為,海南人長壽的奧秘在於海南島有一個美麗純凈的生態環境。
據國家環境狀況資料表明,海南全省水環境質量保持良好狀態,地下水呈一級良好狀態,大部分地面水質符合國家二、三類標准,近海海域水質符合國家一類海水標准;大氣環境優於國家一類標准。盡管海口市是海南人口最集中的城市,仍在全國37個重點城市評比中獲環境質量第一名。
蜀中名山青城山位於都江堰西南20公里處。連峰起伏,蔚然深秀。全山以幽潔取勝,與劍門之險,峨眉之秀,夔門之雄齊名。其著名景區天師一帶,周圍青山四合,儼然如城,故名青城。
青城山是我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
它的主要風景名勝有:建福宮,始建於唐代,規模頗大。它建在丈人峰下,宮前有一條清溪,四周古木蔥蘢,環境幽美。天然圖畫,是清光緒年間建造的一座閣。這是蒼岩壁立,綠樹交映,遊人至此,如置身畫中,故將此建築名為「天然圖畫」。天師洞,洞中有「天師」張道陵及其三十代孫「虛靖天師」像。現存殿宇建於清末,規模宏偉,雕刻精,並有不少珍貴文物和古樹。附近有三島石、洗心池、上天梯、一線天等名勝。
日月潭
日月潭是台灣著名的風景區,是台灣八景中的絕勝,也是台灣島上唯一的天然湖泊,其天然風姿可於杭州西湖媲美。湖面海拔740米,面積7.73平方公里,湖周長35公里,平均水深40米。潭中有一小島名珠仔嶼,亦名珠仔山,海拔745米。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一彎新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日月潭本來是兩個單獨的湖泊,後來因為發電需要,在下游築壩,水位上升,兩湖就連為一體了。潭中有一個小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故名珠仔島,現在叫光華島。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如日輪,南半狀似上弦之月,因名日月潭。舊台灣八景之一的「雙潭秋月」就是由此而來。
日月潭之美在於環湖重巒疊峰,湖面遼闊,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七月平均氣溫不高於攝氏二十二度,一月不低於攝氏十五度,夏季清爽宜人,為避暑勝地。
潭東水社大山高逾二千公尺,朝霞暮靄,山峰倒影,風光旖旎。潭北山腰有一座文武廟,自廟前遠眺,潭內景色,盡收眼底。南面青龍山,地勢險峻,山麓中有幾座寺廟,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靈骨。西畔有一座孔雀園,養有數十對孔雀,能表演開屏、跳舞,使人倍添游興。東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專供旅客觀賞的民族歌舞表演。
泛舟游湖,在輕紗般的薄霧中飄來盪去,優雅寧靜,別具一番情趣。
資料來源:
阿里山
在嘉義縣東北,是大武戀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總稱,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台灣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空間距離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層一層盤旋繞上山頂的鐵路,竟長達七十二公里,連通各森林區的支線,總長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條隧道,最長的達一千三百公尺。火車穿過熱、亞熱、溫、寒四帶迥異的森林區。
阿里山的森林、雲海和日出,譽稱三大奇觀。這里所產的是世界罕見的高級建築木材,如台灣杉、鐵杉、紅繪、扁柏和小姬松,稱為阿里山特產「五木」。到了陽春三月,阿里山又成為一個緋艷絢麗的櫻林。這里的櫻花馳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為花季,登山賞櫻花的遊人絡繹不絕。山上有高山博物館,陳列各種奇木異樹,高山植物園內種有熱帶、溫帶、寒帶數百種植物,遊人既可飽覽林海在微風中泛起層層波瀾的勝景,還可增加見識。
在晴天的破曉時分,登阿里山的塔山觀賞雲海,確是賞心樂事。遊人但見雲海茫茫,瞬息萬變,時而像連綿起伏的冰峰從山谷中冒出,時而像波濤洶涌的大海,從天外滾滾而來。難怪阿里山的雲海是台灣八景之一。
觀日出的地點則以祝山為妙。祝山海拔僅次於塔山,為二千四百八十公尺。黑夜退去,天空呈魚肚白,祝山後先現出一絲紅霞,慢慢變成弧形、半圓、大半圓,越來越紅,越來越亮。一輪紅日先從雲海邊上升,再從山頂冒出,光芒四射,煞是一番景象。
阿里山列為台灣風景區之一,美景紛陳早為人所稱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偉大」的說法。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台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
資料來源:
阿里山
一般人熟悉的阿里山,多半指阿里山森林游樂區,相傳於 250年以前有一位名為阿巴里的鄒族酋長曾隻身來此打獵,滿載而歸後,常帶族人來此,族人為了感念他,便以其名為此命名。
其實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山組成,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隔同富溪與玉山主峰相望,現在新中橫公路已將阿里山與玉山風景區串連起來。 日出、雲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合稱阿里山五奇,而鄒族原住民人文資源更增其觀光魅力。
資料來源:
日月潭,中國十大名勝之一。
日月潭昔稱水沙連,因潭景霧薄如沙,水波漣漣而得名,後因湖為光華島所隔,南形如月弧,北形如日輪,乃改名日月潭。日月潭位於台灣中央屬南投縣魚池鄉的水社村,四周群巒疊翠,海拔高748米,面積116平方公里,潭面景像萬千,是台灣省出色的天然大湖。
日月潭之美在於環湖重巒疊峰,湖面遼闊,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七月平均氣溫不高於攝氏二十二度,一月不低於攝氏十五度,夏季清爽宜人,為避暑勝地。
光華島-位於日月潭中心,為日月潭分界,其上供奉玄奘舍利子,另島上有座月下老人亭,為旅客必游之地。
資料來源:台灣休閑旅遊網
美麗富饒的寶島台灣,象一顆綠色的翡翠,鑲嵌在我國東南海域與福建隔海相望。
台灣島南北長,東西狹,呈紡錘形。島上山高,林密,瀑多,岸奇。最著名的是阿里山,為台灣秀麗俊美風光的象徵。
台灣島長夏無冬,因而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號稱「森林之海」。北部海岸被台風、海浪沖蝕,構成一幅幅天然奇境,具有「海上龍宮」的雅號。
資料來源:《中國民俗,旅遊叢書》
蘇州是舉世矚目的歷史文化名城,沉澱了二千五百餘年吳文化底韻。約在公元前十一世紀,當地部族自號「勾吳」 , 蘇州稱「 吳」 ,由此而來 。
公元前514 年吳王闔閭建都於此,其規模位置迄今基本未變,為世界少有。 蘇州位於長江下游,太湖之濱 ,魚米之鄉,面積8488平方公里。下轄張家港、常熟、太倉、崑山、吳縣、吳江六縣市,人口575萬。 蘇州以園林見長,讓人流連忘返,讓人感嘆園林藝術的巧奪天工 。以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為代表的蘇州古典園林於1997年12月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 蘇州的水色山光 ,景色怡人,自然環境悅目賞心 ;蘇州的街巷臨河 ,「人家盡枕河」,水鄉澤國,被譽為東方威尼斯。 蘇州的特產繁富 ,蘇式糕點菜餚名揚天下。
西藏,是一個對許多人充滿誘惑的地方。壯美的雪域風光,危聳的皚皚雪峰,恢弘的自然造化,曠寥的高原牧場,迷人的名山名湖名水,眾多的民族風情,多彩的民族文化,引普天下各方人事心儀思往,令海內外眾多遊客留戀忘返。
······································
說行天下 是非常不錯的小說網站大全,你值得擁有。
7. 只狼裡面的回憶到底是穿越還是回憶啊,為什麼能拿到櫻花
穿越的,有兩個例子可以證明是穿越,1商人,2櫻花。
三年前,商人分為攻擊專他和不攻擊以及殺死都會事實屬影響現在,如果是回憶的話那麼在回憶里做什麼都應該是無法改變現在的,而商人卻出現了三種情況,回憶應該是固定一種情況才對。
2、把過去了的櫻花帶回來了現在。
8. 大家誰能說一個好的爬青島午山的線路,謝謝
峨眉山爬山的話有兩條線路:1、報國寺-伏虎寺-清音閣-萬年寺-洗象池-雷洞坪-金頂;2、報國寺-伏虎寺-清音閣-生態猴區-洪椿坪-九老洞-洗象池-雷洞坪-金頂。兩條線路分別被稱為前山和後山,走1號線從報國寺到金頂的話大約10小時能到(速度還不能慢),走2號線的話大約需要16個小時左右(同樣速度不能慢)。時間差不多就這樣,反正峨眉山算不上小山,想什麼一天來回是不可能的(除非觀光車+索道)
給樓主幾個建議,
要是時間充裕又熱愛爬山,就全程徒步,從2號線上,1號線下,具體方案如下:
D1,早上八點從報國寺出發到清音閣分路沿2號線遊玩猴區一線天洪椿坪等地,看各人體力和能力,大約4、5點左右就得考慮住宿問題,千萬別天黑再住店,那樣很危險,可以選擇住宿九老洞附近的仙峰寺等寺廟(體力一般的基本能走到),若體力好可以走到洗象池住宿,當然體力不好的就只得住在洪椿坪(若樓主是這種體力就強烈不建議全程徒步了),友情提醒,第一天的吃住條件都很一般,所以有潔癖或者有苛求的人也別選擇
D2,早上八點從九老洞附近出發,也就是下午三、四點的樣子就能登上金頂,只要經濟許可,強烈建議住宿金頂,(金頂上一共三家住宿,2011年最新價格金頂大酒店600元起,金頂山莊380元起,鄉懷里200左右吧)但住宿緊張需要提前預定,住宿後可於當天在金頂遊玩拍照
D3,早上五點起床看日出(視樓主人品和運氣),峨眉山的天氣變化莫測(一天過四季,十里不同天,我幾乎每年上金頂住宿一次,10年間看到過2次日出2000年和2011年),看完日出後早上八點就可選擇徒步下山,原路返回到洗象池分路走1號線到萬年寺,大約下午4、5點就可返回清音閣,基本就把峨眉山走完了,從清音閣沿平路出山半小時到顯崗停車場坐車返回(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繼續從清音閣走回報國寺出山。這個方案在山上基本就要呆3天,加上你到達和返回的交通,基本得按照4-5天來計算,看樓主時間自己計劃哈
第二方案選擇上山汽車+索道,下山徒步1號線:(此路線比較全面的包含峨眉山經典景區,而且體力和時間的要求相對低一點)
D1早上八點從報國寺車站坐車到五顯崗車站,從清音閣入山,沿2號線遊玩猴區和洪椿坪後原路返回到五顯崗車站,繼續坐車到達雷洞坪,再徒步40分鍾到達接引殿坐索道上金頂,可住宿金頂
D2看完日出後早上八點就可選擇徒步下山,原路返回到洗象池分路走1號線到萬年寺,大約下午4、5點就可返回清音閣,從清音閣沿平路出山半小時到顯崗停車場坐車返回,也可再繼續從清音閣走3小時到報國寺出山
第三方案(全程一天,走馬觀花)
D1早上八點從報國寺車站坐車到五顯崗車站,從清音閣入山,沿2號線遊玩猴區後原路返回到五顯崗車站,繼續坐車到達雷洞坪,再徒步40分鍾到達接引殿坐索道上金頂,游完金頂索道下到接引殿,徒步雷洞坪坐車出山.
9. 六年級語文第一課語文練習冊中的題目
地理方面
長城
宇航員登臨月球時,可望見地球上最壯觀的人造工程就是萬里長城。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12700餘里,是我國古代最雄偉的防禦工程,被譽為古代的世界奇跡之一。現已成為中外旅遊者的必到之處。「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長城等於沒有到中國。
資料來源:《中國旅遊之最》和《祖國之最》
萬里長城綜述
長城,是中國偉大的軍事建築,它規模浩大、工程艱巨,被譽為古代人類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跡。
長城始建於公元前五世紀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三世紀秦始皇統一中國,派遣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逐匈奴後,把原來分段修築的長城連接起來,並且繼續修建。其後歷代不斷維修擴建,到公元十七世紀中葉明代未年,前後修築了二千多年。
八達嶺
位於延慶縣,是明代長城保存得較完整的一段,其關城建於一五○五年(明弘治十八年),東窄西寬,呈梯形,有東西二門,東名居庸外鎮,西名北門鎖鑰,都是磚石結構,券洞上為平台,南北兩面各開一豁口,接連關城城牆,台上四周有磚砌垛口。這一段的城牆,依山勢修築,牆身高大堅固,下部為條石台基,上部採用大型城磚砌築,內填泥土和石塊。頂部地面鋪縵方磚,嵌縫密實。內側為宇牆,外側為垛牆,垛牆上方有垛口,下方有射洞。山勢陡峭處,砌成梯道,山脊高地、城牆轉角或險要處,則築有堡壘式城台、敵台或牆台。城牆高低寬窄不一,平均高七公尺余,有些地段高達十四公尺。牆基平均寬六公尺半,頂寬五公尺余,可容五馬並馳或十人並進。
居庸關
位於昌平縣,是長城的一個主要關益。砌旁局山聳立,翠嶂重疊,中有長達二卜公里的溪行,俗稱關溝。這里地勢險要,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居庸關的名字,是取「徙居庸徒」的意思。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把強征來的民夫士卒徙居於此。漢代沿稱,三國時代名西關,北齊時改納款關,唐代有居庸關、薊門關、軍都關等名稱。此後各代仍稱居庸關口這里山巒間花木郁茂蔥籠,仿如碧波翠浪,故有「居庸疊翠」之稱,為「燕京八景」之一。
金山嶺
在熱河灤平縣巴克什營花樓溝一帶,因修築於燕山第一峰霧靈峰與古北口卧虎嶺之間的大、小金山之上,故有此名。此段長城建於一五七○年(明隆慶四年),相傳是抗倭名將戚繼光和譚綸修建的,約長三十公里,依山勢蜿蜒曲折,高低隱現,氣勢磅礴。由於這里地勢低緩,易攻難守,城牆修築得十分厚實堅固,烽火台巍峨高大,城關要塞星羅棋布,樓台密集,共有一百五十八座之多。這些樓台形式各有不同,樓墩有方形、扁形、圓形等,樓頂有船篷、穹窿、四角和八角鑽天等形狀,此外還不多孔眼的瞭望台,以及長城沿線少見的庫房樓等。
黃崖關
長城在薊縣北三十公里的崇山峻嶺之中,始建於公元五五六年,明代名將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曾重新設計,包磚大修。這一段長城建築特點是,台牆有磚有石,敵樓有方有圓,砌壘磚有空心有實心。關城塞堡、敵台水關,應有盡有,接山跨河,布局巧妙,集雄險奇秀於一身。
山海關
坐落河北省秦皇島東北,是中國華北與東北交通必經的關隘。一三八一年(明洪武十四年),大將徐達在此修築長城,建關城設衛。關城北倚峰巒疊翠的燕山山脈,南臨波濤洶涌的渤海灣,因此得名。關城平面呈方形,周長四公里,高十四公尺,厚七公尺。有城門四座,東門最為壯觀,名鎮東,內懸「天下第一關」匾額,西門名迎恩,南門名望佯,北門名威遠,各門上都築城樓,城中心建鍾鼓樓,城外有護城河。
嘉峪關
位於甘肅省戈壁灘上嘉峪關鎮西南隅,坐落在祁連山脈文殊山與合黎山脈黑山間的峽谷地帶嘉峪塬上,是萬里長城西端的終點。建於一三七二年(明洪武五年),但是早在漢隋兩代已建有墩台,由於地勢險要,建築雄偉,自古以來稱為「天下雄關」,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一要隘,也是古代絲路必經之地。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他兼有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雁盪之怪石和峨嵋之清秀,是中國特點最多的名山。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被稱為黃山四絕。黃山松針葉短粗,頂平如削,形態奇特。黃山的奇峰怪石是大自然雕刻家留下的傑作,有的似人,有的似物,似禽,似獸,惟妙惟肖。黃山的雲海,黃山一年之中有雲霧的天氣達200多天,而且雲來霧去,變化莫測,時而是風平浪靜的一片汪洋,時面波濤洶涌,白浪排空。黃山溫泉也有特點,溫泉的水溫為攝氏42度,久旱不涸,流量穩定,水質透明,無色無嗅,其味甘美,可飲可浴。
黃山之美絕非文字所能表達,他的美只有在見到他時才能感受到。
資料來源:黃山旅遊風光網
位於黃山市北約60公里黃山,面積大約1200平方公里,山脈延綿150公里,重巒疊嶂,峰峰相連,有名可指的就有72峰(36大峰、36小峰)。黃山有崢嶸林立的石峰,以奇、險、深、幽而著稱,眾多的山岩,形態不一。黃山尤以雲海、怪石、奇峰、溫泉為其四絕。
北海位於廣西南端的北部灣畔,總面積3337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957平方公里,總人口139萬,其中市區人口50萬。北海距廣西首府南寧208公里,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與海南省和越南隔海相望。
北海銀灘公園坐落在北海銀灘中部,陸地建設面積8.8萬平方米,沙灘面積約8萬平方米,海水浴場面積約16萬平方米,可容納一萬人同時入水游泳。
在銀灘長達七八個月的誘人泳季,在藍天白雲下沐浴著燦爛的陽光,在潔白的沙灘上遊玩嬉戲,在輕柔的波浪中盡情暢游,在微腥陣陣的海風中冥想;乘海上降落傘翱翔藍天,駕驚險刺激的摩托艇乘風破浪……還有悠閑輕松的沙灘運動,愉情悅性的鳥類表演,賞心悅目的異國風情歌舞……極目天涯,海天相連,漁帆點點。在這里,您可以盡享南國海濱的浪漫與美景。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這是大詩人李白贊美峨眉山的詩句,至今仍然膾炙人口。百里秀色峨眉,短短詩行怎能道其萬一?欲識峨眉真面目,那就請你自己去峨眉自己看看羅。
峨眉山千姿百態,東部低山,勢若錦屏;中部群峰聳峙,如筍如蓮;西部山勢巍峨,雄偉壯觀。所以人人都說峨眉一山而具五美:形態美、動態美、色彩美、聽覺美、意境美。美的事物和美的自然,帶來美的感染、美的熏陶和美的感受。
峨眉山還是中國一個佛教聖地。主要有報國寺、伏虎寺、仙峰寺、洪椿寺等古剎。報國寺建築宏偉、氣勢軒昂;萬年寺里的普賢菩薩騎六牙白象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伏虎寺周楠木參天,濃蔭蔽日……
諸多名山,唯有峨眉山的猴子自成一景。它們會向遊人索要食物,乞討之相令人可憐、可愛。不過你要小心,當你路過遇仙寺和九老洞時,要注意你的包,可愛的猴子們也許會向你強行索食,讓你又惱又怒又無奈。
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
三峽西起四川省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跨奉節、巫山、巴東、秭歸、宜昌五縣市,全長約二百公里。
中國第一大河——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各拉丹冬雪山西南側。源頭叫沱沱河,東流向四川宜賓稱金沙江,過四川,重慶,湖北宜昌,在上海接納黃埔江後直奔浩瀚的大海。它全長6300公里,為世界第三長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話在中國幾乎是無人不知。凡是到過桂林的人, 幾乎都認為這句話並不誇大。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游覽了桂林以後說: 「我周遊了80多個國家的100多個名城,沒有一個比得上桂林美麗,沒有 一個名城的山水比得上陽朔山水。」桂林位於廣西東部灕江兩岸。早在 南北朝時,就出現了贊美桂林山水的文字。到了唐代,贊美桂林詩文就 很多了。可見,1000多年前桂林就是一個旅遊勝地了。桂林山水美在山、 洞、水,稱為「桂林三絕」。
林山峰拔地而起,巍然矗立,形態萬千。在灕江邊上有一座象鼻 山,整座山就像一隻大象站在灕江邊伸長鼻子吸飲江水。在市中心有一 座獨秀峰,平地之中,一峰突起,氣勢雄偉。雖然高僅60米,但是它陡 峭是。孤峰如塔,遠看十分秀麗,來到跟前則感到它十分雄偉,因此又 有「南天一柱」之稱。山的西麓,有一條蜿曲上山的石磴道,共306級。 峰頂遠望,山光水色,盡收眼底。有人說,這個獨秀峰如放在別的城市 里,都會成為一大勝景,而在桂林,因為奇峰太多,它就不顯得那麼起 眼了。 在市區北面,屹立於灕江邊的疊彩山,是市內一個風景薈萃之地。 主峰明月峰海拔223米,雖然不算高,但在桂林中卻是比較峻拔的了。 它的峰上建一大亭,取名「拿雲亭」。在這里可以一賞飄帶似地縈繞群 山的灕江。疊彩山是因這座山石層層橫斷,好像一匹匹錦緞堆疊起來, 才得此名。山上林木茂盛,在綠樹掩映之下,有疊彩亭、疊彩門、仰止 堂、迎風樓、望江亭等建築。桂林奇特而美麗的山還有伏波山、月牙山、 南溪山、隱山和西山等。桂林奇異的山洞和它形狀特殊的山一樣 。在 桂林,大大小小岩洞數也數不清,幾乎是有山就有洞,其中最著名的兩 個叫七星岩和蘆笛岩。
但是,到桂林游覽,最精彩的節目卻是游灕江。因為這條從桂林城 邊悄然流過的汨汨碧水,穿行在峭拔的群山之間,人坐在緩緩行駛的船 上,兩岸的景色就像一幅幅圖畫那樣在眼前展現,只有在游灕江的過程 中,才能盡情地欣賞桂林奇特美麗的群山,真正領略桂林山水之妙。游 灕江一般是從桂林乘遊艇順水而下到陽朔,水程共83公里。船行不久, 即過象鼻山,在晨曦中看象鼻山,形象更美。遠看穿山,那山南北穿透 的岩洞,如一輪明月高掛天際。在83公里長的遊程中,兩岸除了山光水 影外,還不時有田野和農戶出現,這時,一簇簇鳳尾竹點綴其間,是很 迷人的。桂林的麻摩崖石刻很有名,留存至今的有2000餘件,石刻最集 中的地方的龍隱岩和龍隱洞。龍隱岩早就是著名的桂海碑林。
海南島
人口:1998年統計共733萬(台灣2千萬,香港700萬,澳門45萬),其中漢族--居沿海平原,約612萬人口;黎族--居山區,約114萬人口,苗族--居深山密林,約6萬人口,回族--主要居三亞羊蘭鎮,約1萬人口。
中國三大華僑之鄉之一(海南、廣東、福建):旅居海外的瓊籍華僑、外籍華人和港澳台同胞近300多萬人,分布於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省內歸僑、僑眷有100多萬人,佔全省總人口的14%。
海南島海岸線長達1617.8千米,沿岸84個港灣可開發成港口,已開發18個。海南島四周多為優質沙灘,可開發成海濱旅遊勝地。近海水深200米以內的大陸架漁場6.65萬平方千米,水溫適中,海洋生物豐富,有魚類1000多種,藻類200多種。海中五光十色、千姿百態的熱帶珊瑚礁魚和各種珊瑚、海葵等海洋生物,是潛水旅遊的觀光美景。
海南島中部是山地、丘陵和台地,沿海是堆積平原。東北部由於沿海強風作用,沙地最寬達20-30公里,有些地方幾條沙堤並列,形成特殊的沙堤一瀉湖平原。沿海岸生長的珊瑚和紅樹林是熱帶海岸的標志,具有重要的科研意義和旅遊價值。熱帶氣候影響和構造條件的作用,使海南發育了良好的熱帶地貌。海南島西南部沿海海灘平坦,陽光充足,蒸發量大,是發展鹽業的好地方,目前已建有鶯歌海、東方和榆林等大型鹽場。
海南礦產豐富,約有90種。全國標明有工業儲量的148種礦產,海南有67種,其中43種列入全國礦產儲量。石碌鐵礦儲量佔全國富鐵礦儲量的71%,平均品位51.5%,最高達68%,為全國第一。鈦、鋯、石英、藍寶石、化肥灰岩儲量居全國之首,天然氣、油頁岩儲量居全國前列。
西沙群島的鳥糞資源豐富,尤其在東島白鰹鳥自然保護區,樹上是成千上萬的白腹鰹鳥,樹下是厚厚的鳥糞和鳥糞化石,鳥糞有機肥含量非常高,是天然磷肥的原料。
沿海平原主要種植糧食作物和糖蔗,還有熱帶水果四季飄香。海南素有"天然溫室、熱帶果園"美稱。全省熱帶作物和熱帶水果栽培面積大,種類繁多。1996年熱帶水果種植面積8.99萬公頃,收獲面積為3.66萬公頃,產量36.16萬噸。檳榔、益智、砂仁、巴戟是四大南葯,產量佔全國產量的99.9%,熱帶作物總面積42.9萬公頃,其中1997年胡椒、咖啡、腰果的種植面積分別在全國佔77%、63%和90%。海南盛產橡膠、甘蔗、椰子、咖啡、胡椒、檳榔等熱帶作物,水果有椰子、菠蘿蜜、菠蘿、荔枝、芒果、香蕉、紅毛丹、雞蛋果、人心果、水蒲桃等,更有從國外引進的上千種珍奇的熱帶植物,如榴槤、鐵力木、金雞納、香茅草等。
海南中部為山嶺地帶,是熱帶雨林、季雨林組的成原始森林區。海南的五大熱帶森林區分別是五指山林區、壩王嶺林區、尖峰嶺林區、吊羅山林區和黎母山林區。海南熱帶天然林面積廣大,據1994年的調查達58.73萬公頃,佔全省面積的17.3%,主要分布在中南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因地理條件而垂直分布,至上而下有山頂矮林、熱帶山地雨林、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熱帶針葉林、紅樹林等。熱帶天然林的主要特徵是林木高大,茂密常綠,物種繁多,樹齡差異大,林分結構復雜,常在3-5層以上,板根現象普遍,樹上附生植物豐富,木質藤本植物發達,有大樹老莖生花現象。海南熱帶生物資源最為豐富,已發現各類木本植物259科、1347屬、4200種,約佔全國的七分之一。其中630多種為海南獨有,20多種為珍稀樹木。世界熱帶顯花植物屬種最多的第一類17科中的植物,海南島全有。全島資源植物
2900多種,葯用植物佔2500多種,入葯典500多種,其中抗癌植物13種。海南素有"天然葯庫"之稱。海南的森林覆蓋率51.5%,被國務院授予"實現造林綠化規劃省"的榮譽稱號。熱帶森林不僅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也成為開展森林旅遊和生態旅遊的好去處。全省已確定各類自然保護區73處,其中國家級5處,省級19處。現有陸棲脊椎動物561種,其中兩棲動物102各,其中一類有15種,二類87種。沿海平原和中部山地之間的台地,多開辟為熱帶經濟作物區。
【 椰 島 】
海南島別稱椰島。在整個海南,處處可見到高大挺拔、四季結果的椰樹。它們在不同的時刻、不同的地點,呈現不同的韻味。 椰樹獨鍾情於海南,是海南四大熱帶作物(椰子、橡膠、胡椒、腰果)之一。我國其它熱帶地區也有椰樹,但很少結果。海南的椰子產量佔全國總量的99%以上。只有海南椰樹果實累累,並且果汁果肉特別清甜。
椰樹在海南歷史久遠,關於椰樹的傳說眾多。一種說法是:椰樹是一黎族先民首領越所變,椰子便是"越王頭";神話的傳說反映了黎族先民開發海南的獻身精神。另一傳說是一位年輕的女子海邊引頸翹望丈夫的歸帆,化為椰樹,椰樹美麗的葉羽是她頭上的草帽;美麗的傳說了海南人們美好的愛情。還有更多的傳說,使椰樹的蘊涵格外豐富。椰樹的起源,較為科學的解釋是:使椰樹原產馬來群島,在古代,不需土不需水到時間自會發芽的椰果落在海中,漂到海南,紮根寶島,終成奇觀。
椰樹渾身是寶。椰子可以加工成多種多樣的食品和飲品,成為海南打向世界的拳頭的產品。椰子汁、肉、根、殼均可入葯,椰油可製成高級化妝品。海南的椰雕工藝源遠流長,精湛奇巧,在古代被為面天貢品。
千百年中,海南人民形成了不少與椰樹有關的習俗,椰樹是海南鄉親的吉祥物。在文昌一帶,人們訂婚、結婚、生兒以及其它喜慶大事,總要栽椰樹作為紀念。海南鄉親認為,椰子吸納太陽的精華,所以晴天里上午10至12點新摘的鮮椰汁水最甘美。
在海南,椰子不僅進入人們的物質生活領域,同樣進入人們精神生活領域。有關椰子的民歌數不勝數。"鵲鳥愛穿椰子林,椰子能甜鵲鳥心。妹作椰子葉下掛,單等情哥來穿?quot;。如此純情的妹子以椰自喻,你能不捧椰痛飲嗎?椰子裝扮了海南,也塑造了海南人,形成了最具海南特色的地方文化--學者們稱之為"椰文化",並指出:椰樹是海南的象徵,椰樹的品格是海南人民的象徵,這是海南椰文化最深層的內涵。
從1992年4月起,每年海南都舉行國際椰子節。椰子,在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扮演了新的重要角色,成為"讓海南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海南"的媒介和橋梁。
【 長 壽 島 】
海南還是沒有污染的長壽島。全國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海南人均壽命居全國之冠。1996年,海南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是73.13歲,高於全國人口平均壽命3.13歲,是全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最高的省份之一。專家們認為,海南人長壽的奧秘在於海南島有一個美麗純凈的生態環境。
據國家環境狀況資料表明,海南全省水環境質量保持良好狀態,地下水呈一級良好狀態,大部分地面水質符合國家二、三類標准,近海海域水質符合國家一類海水標准;大氣環境優於國家一類標准。盡管海口市是海南人口最集中的城市,仍在全國37個重點城市評比中獲環境質量第一名。
蜀中名山青城山位於都江堰西南20公里處。連峰起伏,蔚然深秀。全山以幽潔取勝,與劍門之險,峨眉之秀,夔門之雄齊名。其著名景區天師一帶,周圍青山四合,儼然如城,故名青城。
青城山是我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
它的主要風景名勝有:建福宮,始建於唐代,規模頗大。它建在丈人峰下,宮前有一條清溪,四周古木蔥蘢,環境幽美。天然圖畫,是清光緒年間建造的一座閣。這是蒼岩壁立,綠樹交映,遊人至此,如置身畫中,故將此建築名為「天然圖畫」。天師洞,洞中有「天師」張道陵及其三十代孫「虛靖天師」像。現存殿宇建於清末,規模宏偉,雕刻精,並有不少珍貴文物和古樹。附近有三島石、洗心池、上天梯、一線天等名勝。
日月潭
日月潭是台灣著名的風景區,是台灣八景中的絕勝,也是台灣島上唯一的天然湖泊,其天然風姿可於杭州西湖媲美。湖面海拔740米,面積7.73平方公里,湖周長35公里,平均水深40米。潭中有一小島名珠仔嶼,亦名珠仔山,海拔745米。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一彎新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日月潭本來是兩個單獨的湖泊,後來因為發電需要,在下游築壩,水位上升,兩湖就連為一體了。潭中有一個小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故名珠仔島,現在叫光華島。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如日輪,南半狀似上弦之月,因名日月潭。舊台灣八景之一的「雙潭秋月」就是由此而來。
日月潭之美在於環湖重巒疊峰,湖面遼闊,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七月平均氣溫不高於攝氏二十二度,一月不低於攝氏十五度,夏季清爽宜人,為避暑勝地。
潭東水社大山高逾二千公尺,朝霞暮靄,山峰倒影,風光旖旎。潭北山腰有一座文武廟,自廟前遠眺,潭內景色,盡收眼底。南面青龍山,地勢險峻,山麓中有幾座寺廟,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靈骨。西畔有一座孔雀園,養有數十對孔雀,能表演開屏、跳舞,使人倍添游興。東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專供旅客觀賞的民族歌舞表演。
泛舟游湖,在輕紗般的薄霧中飄來盪去,優雅寧靜,別具一番情趣。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holiday.com
阿里山
在嘉義縣東北,是大武戀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總稱,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台灣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空間距離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層一層盤旋繞上山頂的鐵路,竟長達七十二公里,連通各森林區的支線,總長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條隧道,最長的達一千三百公尺。火車穿過熱、亞熱、溫、寒四帶迥異的森林區。
阿里山的森林、雲海和日出,譽稱三大奇觀。這里所產的是世界罕見的高級建築木材,如台灣杉、鐵杉、紅繪、扁柏和小姬松,稱為阿里山特產「五木」。到了陽春三月,阿里山又成為一個緋艷絢麗的櫻林。這里的櫻花馳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為花季,登山賞櫻花的遊人絡繹不絕。山上有高山博物館,陳列各種奇木異樹,高山植物園內種有熱帶、溫帶、寒帶數百種植物,遊人既可飽覽林海在微風中泛起層層波瀾的勝景,還可增加見識。
在晴天的破曉時分,登阿里山的塔山觀賞雲海,確是賞心樂事。遊人但見雲海茫茫,瞬息萬變,時而像連綿起伏的冰峰從山谷中冒出,時而像波濤洶涌的大海,從天外滾滾而來。難怪阿里山的雲海是台灣八景之一。
觀日出的地點則以祝山為妙。祝山海拔僅次於塔山,為二千四百八十公尺。黑夜退去,天空呈魚肚白,祝山後先現出一絲紅霞,慢慢變成弧形、半圓、大半圓,越來越紅,越來越亮。一輪紅日先從雲海邊上升,再從山頂冒出,光芒四射,煞是一番景象。
阿里山列為台灣風景區之一,美景紛陳早為人所稱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偉大」的說法。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台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holiday.com
阿里山
一般人熟悉的阿里山,多半指阿里山森林游樂區,相傳於 250年以前有一位名為阿巴里的鄒族酋長曾隻身來此打獵,滿載而歸後,常帶族人來此,族人為了感念他,便以其名為此命名。
其實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山組成,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隔同富溪與玉山主峰相望,現在新中橫公路已將阿里山與玉山風景區串連起來。 日出、雲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合稱阿里山五奇,而鄒族原住民人文資源更增其觀光魅力。
資料來源:http://taiwan.wcn.com.tw
日月潭,中國十大名勝之一。
日月潭昔稱水沙連,因潭景霧薄如沙,水波漣漣而得名,後因湖為光華島所隔,南形如月弧,北形如日輪,乃改名日月潭。日月潭位於台灣中央屬南投縣魚池鄉的水社村,四周群巒疊翠,海拔高748米,面積116平方公里,潭面景像萬千,是台灣省出色的天然大湖。
日月潭之美在於環湖重巒疊峰,湖面遼闊,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七月平均氣溫不高於攝氏二十二度,一月不低於攝氏十五度,夏季清爽宜人,為避暑勝地。
光華島-位於日月潭中心,為日月潭分界,其上供奉玄奘舍利子,另島上有座月下老人亭,為旅客必游之地。
資料來源:台灣休閑旅遊網
美麗富饒的寶島台灣,象一顆綠色的翡翠,鑲嵌在我國東南海域與福建隔海相望。
台灣島南北長,東西狹,呈紡錘形。島上山高,林密,瀑多,岸奇。最著名的是阿里山,為台灣秀麗俊美風光的象徵。
台灣島長夏無冬,因而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號稱「森林之海」。北部海岸被台風、海浪沖蝕,構成一幅幅天然奇境,具有「海上龍宮」的雅號。
資料來源:《中國民俗,旅遊叢書》
蘇州是舉世矚目的歷史文化名城,沉澱了二千五百餘年吳文化底韻。約在公元前十一世紀,當地部族自號「勾吳」 , 蘇州稱「 吳」 ,由此而來 。
公元前514 年吳王闔閭建都於此,其規模位置迄今基本未變,為世界少有。 蘇州位於長江下游,太湖之濱 ,魚米之鄉,面積8488平方公里。下轄張家港、常熟、太倉、崑山、吳縣、吳江六縣市,人口575萬。 蘇州以園林見長,讓人流連忘返,讓人感嘆園林藝術的巧奪天工 。以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為代表的蘇州古典園林於1997年12月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 蘇州的水色山光 ,景色怡人,自然環境悅目賞心 ;蘇州的街巷臨河 ,「人家盡枕河」,水鄉澤國,被譽為東方威尼斯。 蘇州的特產繁富 ,蘇式糕點菜餚名揚天下。
西藏,是一個對許多人充滿誘惑的地方。壯美的雪域風光,危聳的皚皚雪峰,恢弘的自然造化,曠寥的高原牧場,迷人的名山名湖名水,眾多的民族風情,多彩的民族文化,引普天下各方人事心儀思往,令海內外眾多遊客留戀忘返。
詩詞歌賦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不到長城心不死;
跳進黃河洗不清;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峨眉天下秀,三峽天下雄;
華山天下險;
泰山天下雄;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等等
10. 只狼 影逝二度 櫻花在哪裡
我比較喜歡手柄玩,動作游戲用手柄太合適了,非常好用。尤其是手柄震動特別棒,我最近就是用北通阿修羅2手柄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