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山梅花科

山梅花科

發布時間: 2021-02-23 03:38:44

❶ 世界A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梅花山,被稱為「動植物資源的天然基因庫」.據調查,保護區中植物共172科、67

(1)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界是最大的分類單專位,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屬
(2)我國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有銀杉、珙桐等,我國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有白鰭豚、揚子鱷等.
(3)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護區是人們把包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
故答案為:(1)種;
(2)銀杉;揚子鱷;
(3)建立自然保護區

❷ 南京梅花山

地址:南京梅花山

公交:游2、游3、20路明孝陵下。

門票:15元

開放時間:7:00-17:30

陵門又稱文武坊門,是陵寢的第一道門。該門原為5門,正門3洞,側門各一,俱毀。清同治年曾作修整,僅有一門洞通行。修復後坊門開辟5門,加頂覆瓦,修繕紅牆,鋪設月台。門頂所用的琉璃構件均出自北京皇家御窯,重砌門券和填補牆面所用的均選用明代遺留的城磚。修復後的文武坊門整體高8.90,寬27.65米。整座建築黃瓦、朱門、紅牆相互映襯,流光溢彩。正門東牆下至今還保存一方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國文字撰寫的「特別告示」牌,為清宣統元年(1909年)兩江洋務總局道台和江寧知府會銜豎立的保護明孝的告示。

方城是寶頂前面的一座大建築,全以大條石建成,前高16.25米,後高8.13米,東西長75.26 米,南北寬30.96米,下部為須彌座。方城正中有拱門一,從此入口是圓形拱形隧道,由54級台階組成。方城之上是明樓,俗稱梳妝台,東西長39.25 米,南北寬19.4米,樓內地面以方磚鋪地,上面原有重檐飛角,覆黃色琉璃,造型華麗,雄偉壯觀。現僅存四壁磚牆。

四方城,即為明孝陵碑亭,是一座正方形建築,四面各有一券門,原有重檐歇山式屋頂,現無存。碑亭內有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該碑通高8.78米,體積為南京地區之首。

大金門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門,門朝南,有拱門三券,明代裝有朱紅漆大門,門樓頂覆蓋黃色玻璃瓦,現在大門和屋頂早已無存。在明朝時這座大金門是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一般人不得擅自進入,違者要受到杖一百的處罰。

孝陵殿又稱享殿,原建築規模宏偉,惜毀於戰火。現存的三層須彌座台基之上的殿基,台基上有大型柱礎56個,按照台基的面積和柱礎的位置,推斷出當年的享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規模與北京的長陵享殿相近。

方城是寶頂前面的一座大建築,全以大條石建成,前高16.25米,後高8.13米,東西長75.26 米,南北寬30.96米,下部為須彌座。方城正中有拱門一,從此入口是圓形拱形隧道,由54級台階組成。方城之上是明樓,俗稱梳妝台,東西長39.25 米,南北寬19.4米,樓內地面以方磚鋪地,上面原有重檐飛角,覆黃色琉璃,造型華麗,雄偉壯觀。現僅存四壁磚牆。
以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陵墓為主,現存有碑亭、神道、碑殿、文武方門、明樓和寶城。附近建有萬株梅園、博愛閣、暗香閣櫻花園、以及新建成的紅樓藝文苑、海底世界,還有名人墓葬:孫權墓遺址、廖仲愷、何香凝之墓。整個景區面積156.7萬平方米,是春季覽勝的佳地。

明太祖朱元璋長子朱標曾被立為太子,可惜未登基便英年早逝。朱元璋詔令將朱標葬於孝陵之東,後世稱東陵。歷經六百年滄桑,東陵早已湮沒無聞。1999年文物部門對東陵實施全面的考古勘探,探明東陵陵寢所在和建築格局。東陵位於孝陵東約60米處,兩座陵寢之間地下埋藏著大片建築基址,護陵御河從東陵以東流經孝陵宮前的五龍橋。東陵陵寢總體布局與孝陵相似,由陵園、陵寢大門、享殿前門、享殿及地宮等建築構成,享殿前門與享殿體量宏大,用材華美。陵寢圍牆平面前尖後方,呈龜背形,格局特殊。

明孝陵神道分為兩段。第一段是東西向,現名石象路。沿途依次排列獅、獬豸、駱駝、象、麒麟和馬六種石獸,每種四隻,兩蹲兩立,共24隻。第二段南北向,分列石柱一對,武將和文臣各兩對。石柱名望柱,高6.52米,六棱形,柱帽為圓形,雕雲龍花紋。

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位於南京東郊著名的紫金山南麓,至今已有600年的歷史。

朱元璋,字國瑞,1328年生於安徽濠州鍾離鄉(今鳳陽縣東北)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父母早逝,孤苦無依,進皇覺寺出家做了和尚。1352年,朱元璋25歲時,參加了郭子興領導的元末農民起義軍,郭去世後,他成了這支起義軍的領袖。1356年,朱元璋率兵攻下江南重鎮集慶(今南京)。1368年朱元璋41歲時登基稱帝,定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改都城集慶為應天。

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開始為自己籌建陵墓。洪武十五年(1382),皇後馬氏去世,朱元璋將其葬入正在營建中的陵墓,大約因馬皇後的謚號是"孝慈"的緣故,這座明代第一陵被稱為"孝陵"。

孝陵從洪武九年(1376)開始籌建,十二年拆遷寶公塔、蔣山孝,十五年葬入馬皇後,十六年建成孝陵殿,三十一年葬入朱元璋,最後,永樂十一年(1413)建成"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前後經歷了38年之久。

孝陵是我國現存建築規模最大的幾處古代帝王陵墓之一,自最前面的下馬坊至後部的方城,縱深達2.62公里,圍繞孝陵的紅牆,周長22.5公里,相當於京城城垣長度的2/3,可見規模之龐大。

孝陵的平面布局,可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自下馬坊迄欞星門,是作為導引的神道設施;後是陵墓的主體陵寢建築。

下馬坊是孝陵的起點,位於衛崗的東面,是一座兩柱"沖天"式石造牌坊,額坊上橫刻"諸司官員下馬"六字。由下馬坊西北行約755米,是孝陵陵園的大門,叫大金門。大金門屋頂已毀,面闊26.6米,進深8米,尚存券門三洞。過大金門正北行70米,是一座碑亭,俗名四方城。碑亭平面作正方形,邊長26.8米,四面開券門。亭頂部已毀,內望通天。亭內有一塊6.7米高的石碑,下承龜趺,這是明成祖朱棣在永樂十一年(1413)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碑文由朱棣撰寫,記述朱元璋一生事跡,全文長達2746字,是南京地區最大的一塊古碑。

從碑亭西北行,過御河橋,便踏上孝陵的神道。神道分為兩段,第一段即為現在的石象路,長620米,沿途依次排列獅、獬、豸、駱駝、象、麒麟和馬六種石獸,每種4隻,兩蹲兩立,共24隻。石獸盡處,折向正北,至一對高大的白石望柱前即是第二段神道,也叫翁仲路,長250米,路兩側有武將、文臣石像各兩對。帝王陵墓的神道通常都成直線修造,而孝陵神道沿梅花山西側呈"之"字形伸展,極為少見。據說建陵時有人曾欲鏟平這座昔日叫孫陵崗的梅花山,築條直道,但朱元璋看重葬於孫陵崗的孫權是條好漢,要孫權為他看大門,因此,記自己的神道繞了個彎,這當然只是一個不盡可信的傳說而已。

神道盡頭為欞星門,現僅存石柱礎六個。由欞星門往東北行275米,便抵金水橋。自金水橋往北到方城寶頂,沿途的建築物均按南北中軸線對稱配置。

由金水橋北行200米,就到了明孝陵的正門,明代叫做文武方門。文武方門原為五門,三大兩小,黃瓦單檐,正中的大門僅供後代皇帝謁陵時通行。現僅剩一門,為清同治年間重修,門上有一方青石門額,陰刻"明孝陵"三字。門外東側紅牆下和門內碑殿的東牆下,各立有"特別告示"碑,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國文字撰刻保護孝陵的告示,這是清宣統元年(1909)兩江洋務總局道台和江寧府知府會銜豎立的。

過文武方門北行34米,原為孝陵殿殿前中門,即孝陵門,門已毀,現僅存寬40米,進深15米的須彌座台基。清代時在此建立了碑殿,殿中豎立五塊高大的石碑,中間一塊刻有"治隆唐宋"四個大字,是康熙皇帝南巡謁明孝陵時所題,意為明太祖的功業勝過了唐宗宋祖。"治隆唐宋"碑的兩側是乾隆皇帝題書的御碑。殿內靠後兩邊是兩塊卧碑,東邊一塊刻康熙帝第一次謁陵紀事,西邊一塊刻記康熙帝第三次謁陵情形。

出碑殿再北行,便至孝陵亭殿。孝陵殿是孝殿的主要建築之一,原來規模宏大,建於三層石造須彌座台基上,極其巍峨壯觀,惜毀於咸豐三年(1853年)的兵火。現存孝陵殿是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廢墟上重修的三間堂屋,規模已很小。殿壁上有朱元璋紙本畫像,大約是清末重建時掛上的。現在這里被辟為"明孝陵史料陳列室",陳列面積約80平方米,展出約100張圖片資料,分成四個部分,向觀眾介紹朱元璋的生平、孝陵的興建與現狀、南京的明代遺址和孝陵的保護規劃等。

孝陵殿後即是方城,方城外部用大條石建成,高16米,寬75米,進深31米,下部為雕花的須彌座基,東西兩側有八字牆,牆面四角有紋飾精美的磚雕。方城中部是圓拱形的遂道,由54級石階組成,人行其間,陰暗清冷,頗有神秘幽邃之感。

出遂道沿牆拾級而上,便達明樓。明樓建於方城之上,寬39.25米,進深18.40米,四周有過道,南面有拱門三洞,東、西、北各有拱門一洞,原有重檐黃瓦的樓頂已毀,僅存磚牆四壁。

方城的後面是寶城,又稱寶頂,是一個直徑約325-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周圍繞以條石作基礎的磚牆,正面石壁上刻:"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楷書大字,據說這七個字刻於民國初年,用以回答遊人詢問的。寶城上樹木參天,其下即為朱元璋與馬皇後的墓室,應建有和北京定陵類似的整套地宮建築。整個陵園明朝時曾種植松樹十萬株,放養懸掛銀牌的長生鹿一千頭,到明末清初的時候,就損失凈盡了。

清咸豐年間,清軍與太平軍的長期戰爭,使孝陵遭到嚴重破壞。同治三年,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奉命修復孝陵,估算需銀20萬兩。清政府財政困難,無力按原樣修復,結果僅花740兩銀子局部維修了一下。我們今天所見的明孝陵,基本上保持了同治年間修理後的面貌。明孝陵的進一步整修和開發正在規劃中。

南京明孝陵四方城內巨大的神功聖德碑

南京明孝陵神道兩側相對而立的石象

南京明孝陵享殿

明孝陵被收入世界遺產名錄

位於南京的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後馬氏合葬的陵寢,迄今已近700年歷史。這座地位尊崇的陵園位於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據說是朱元璋自選的「壽宅之所」。

陵園當初北起鍾山,南至孝陵衛,東起靈谷寺,西至城牆,陵垣周長達22.5公里。當時陵垣封山錮水,內則遍植松柏,放養馴鹿達數千頭。現存的僅為陵園最後部分。其總體布局分為兩部分

❸ 請問山梅花樹秋季能移植嗎

事實上,梅花原產我國的東南、西南、華中及台灣等地,性喜溫暖,但也能較耐低溫。現已有幾十個抗寒性強的品種能在三北地區陸地越冬。梅花對土壤要求不嚴,耐貧瘠,凡排水良好的粘土,壤土及沙壤土,微鹼性土(ph值在6—8),均能良好生長。梅花的栽培方式,主要有園林栽植,盆景栽培和切花栽培。下面對這些栽培方法進行詳細的說明:
園林栽植:梅花在我國園林栽培中,多採用傳統手法,以松、竹、梅『歲寒三友』組景。突出梅花作為主題,又宜三五成叢或孤植於窗前、屋角、池旁、路邊、橋頭、亭、榭附近。或建梅花專類園,如梅林、梅嶺、梅峰、梅溪、梅徑等。開花時繁花似錦,香飄數里,是旅遊及文人墨客踏雪尋梅、詠梅、畫梅的最佳去處。露地定植梅花,要選擇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的品種,選背風、向陽,排水良好之地。定植時間,黃河以南大部地區,淮河以南可於冬季以前栽植,有利於梅花提前紮根生長。北方乾旱地區,可於春天栽植。提前購進的苗木先用沙土培埋假植,待土壤解凍後方可栽植。栽植前要挖好樹穴,混施積肥,若土壤過於粘重,須在樹穴內加細沙石、碎桔桿或煤灰等,以利於排水。栽植前須將過長的根系修剪一下,有條件的最好將根系沾泥漿後栽植,泥漿內可加入生根粉、多菌靈、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栽植深度以與原苗木地平處相同。栽後澆透水,小苗留50—70厘米剪截。在北方栽植的大樹,枝條應盡量多剪去一些,以減少水分蒸發,提高成活率。為防止大風吹搖,可用竹木竿三角固定。北方寒冷地區頭兩年上凍前要適當培土保護,馴化幾年後便可解除防凍措施。
盆景栽培: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就非常喜歡用梅花製作成盆景,置於窗前、案頭供觀賞。多欣賞盆梅的盤根錯節,蒼勁多姿。正如文學家龔自珍雲:『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盆栽梅花依據大小分大型古梅樁及小盆景。古梅盆景是用野生梅樁嫁接栽培品種,經多年培育而成。小盆梅是由小苗培養而成。梅花小盆景,培養快,成本低,能夠做到批量生產。加上包裝運輸容易,所以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培養小盆梅,首先要選易於形成花芽,開花繁密,同時兼顧花香、色艷的品種。如小紅硃砂、小綠萼、變綠萼、白須硃砂、粉紅硃砂、粉皮宮粉、虎丘晚粉、南京紅、南京紅須、桃紅台閣、豐後、紀念及美人梅等。首先按30—50厘米的株行距將小苗栽植於大田。然後進行嫁接,根部整型,修剪培育。經過2到3年大田培養,然後再於冬季或早春起出上盆。盆土宜選用含腐植質的腐葉土,也可加些園土及細沙,以保證土壤的透氣性。上盆時依據小梅樁的形狀再修剪根系及枝條,做到以最佳觀賞角度上盆。
切花栽培:隨著國內外鮮切花市場的不斷發展,梅花切花已開始引起國內外客戶的關注。在國外,一束梅花要幾十美元。由於目前國內缺乏梅花切花生產基地,所以市場上幾乎無貨供應。建立梅花切花生產基地將有極大的發展前景。 切花生產圃也要選土壤肥沃,通風向陽,排水好的地塊。深耕,施足積肥。栽植以行距3米,株距1.5—2米為宜。栽植時最好按品種分行分區,便於日常管理和方便分品種剪切花枝。栽植時期依據各地氣候條件於秋冬及早春。我國北方地區為提早及延長剪切花時間,也可用大棚設施栽培。 梅花切花以收獲花枝為主,與園林栽植、盆景栽植不同。要求以中、長花枝多,短枝少。所以第一年定植苗留30厘米剪截,然後隨著生長均勻留3到5個枝條。第二年春將所留枝條在20厘米左右處剪截,培養二次骨架。第二年冬及第三年春采剪切花條時,再在二次骨架處留2到3個枝,在15厘米左右處剪截,作為三次骨架。以後每個枝條就隨著採花留3到4個芽剪截。為培養節間短,質量好的花條,生長前期可噴1到2次矮壯素。適宜做切花的品種首選枝條優美、香味濃、花繁密、產花量大、插瓶時間長的。如粉皮宮粉、扣瓣大紅、小綠萼、雙碧垂枝、晚碗宮粉、小宮粉、素白台閣、江南硃砂、單輪硃砂、復瓣跳枝、龍游、二紅宮粉、凝馨、虎丘晚粉、人面桃花、姬千鳥、南京紅和美人梅等。
希望能夠幫到你。

❹ 山梅花的形態有哪些特徵

山梅花的形態特復征:虎耳制草科山梅花屬落葉灌木。樹皮褐色,薄片狀剝落,小枝幼時密生柔毛,後漸脫落。葉卵形至卵狀長橢圓形,緣具細尖齒,表面疏生短毛,背面密生柔毛,脈上毛尤多。花白色,無香味,5~7(11)朵成總狀花序。花期5~7月,果期8~9月。

❺ 請問從深圳梅花山莊到深圳南山科技園怎麼走啊3Q

有直達來的車,你在梅花源山樁搭350路直接到南山科技園
<350路區間[萬眾城-科技園]<上午7:00-9:30,下午17:30-19:00>>
<350路[荔山工業園-龍華汽車站(矽谷動力)]<5:55-22:00>(票價:2元起,全程10元)<回程單邊:香蜜湖>>,
沿途經過的的公共汽車站:梅花山樁,沙元埔民治小學,龍華坳背村,榕苑,梅林檢查站,梅龍天橋站,彩管廠,蓮花一村(在皇崗路),蓮花二村1,香蜜二村,深南香蜜立交1(水上樂園),竹子林,白石洲2,高新區1(南山科技園)。

❻ 虎耳草科的山梅花屬和溲疏屬有什麼區別

溲疏是中國獨有的花,日本也有少量分布。溲疏又名空疏,名字很美,有空專靈禪意。《說文》里說:溲,浸沃屬也。疏,通也。

溲疏,落葉灌木。虎耳草科,樹皮薄片狀剝落。小枝中空,紅褐色,幼時有星狀柔毛。直立圓錐花序,長5cm~12cm,花瓣5枚,白色或外面略帶紅暈。花期5月~6月。蒴果近球形,頂端平截。果期8月~9月。夏季開白花,繁密而素雅,花期又長。但古人又有不同說法:陶弘景《別錄》曰:溲疏生熊耳山谷,及田野故丘墟也,四月采。李當之《葯錄》:溲疏一名楊櫨,一名牡荊,一名空疏。皮白中空,時時有節。子似枸杞子,冬月熟,赤色,味甘苦。末代乃無識者,此非人籬垣之楊櫨也。蘇恭《唐本草》里則說:溲疏形似空疏,樹高丈許,白皮,其子八九月熟,赤色,似枸杞,必兩兩相對。味苦,與空疏不同,空疏即楊櫨,其子為莢,不似溲疏。

❼ 山梅花有哪些形態特徵

虎耳草科山梅花屬落葉灌木。樹皮褐色,薄片狀剝落,小枝幼時密生柔毛回,後漸脫落。葉卵形至卵狀長橢答圓形,緣具細尖齒,表面疏生短毛,背面密生柔毛,脈上毛尤多。花白色,無香味,5~7(11)朵成總狀花序。花期5~7月,果期8~9月。變種有:

牯嶺山梅花:小枝紫褐色,葉卵狀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緣具疏齒,花白色。產江西廬山牯嶺附近。

山梅花

❽ 溲疏(山梅花科 溲疏屬)栽培技術是怎麼樣的

Deutzia scabra Thunb.

溲疏花序繁茂,多為白色,遠望猶如粉田瑞雪,為園林中常用的觀花灌木。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小枝赤褐色,老枝薄片狀剝落。葉對生,有短柄,卵形至卵狀披針形。5~6 月間開白色撒有粉紅色暈的花,聚合成圓錐花序。蒴果近球形,頂端花托宿存,10~11月成熟(見彩圖 119)。

常見栽培變種有:

狹葉溲疏var.angustifolia葉長橢圓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

黃斑葉溲疏var.marrnorata葉內有黃色斑點。

白斑葉溲疏var.punctata葉具白色斑點。

白花溲疏var.candidissima花純白色。

紫花溲疏var.plena花表面呈玫瑰紫色。

彩色溲疏var.watereri花白色,表面有洋紅色斑點。

同屬植物栽培觀賞的還有寧波溲疏D.ningpoensis和黃山溲疏D.glauca。二者花均白色,單瓣,多而密。前者枝細略垂,葉狹質硬,背麵粉白,耐瘠薄乾燥;後者枝粗壯,葉寬大,花略大,喜陰濕涼爽環境。

[分布]

產我國長江流域及日本。

[習性]

久經栽培,陽性樹種,稍耐陰,亦耐寒,在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中生長旺盛。萌芽力強,耐修剪。

[繁殖與栽培養護]

用扦插、播種、壓條、分株繁殖。休眠枝扦插行於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選取1年生枝齊節剪下,長可8~10厘米,株行距5厘米×10厘米;半熟枝扦插在6月下旬至7月初進行,成活率可達90%。播種,於秋季采種,密閉干藏至翌年春播,因種子細小,蓋土以不見種子為度,蓋草,出苗後分次揭草,隨即搭棚遮蔭。幼苗生長緩慢,要精心養護,至翌春分栽,再培養2~3年即可出圃綠化。移栽在落葉期進行,一般要帶宿土。栽植後每年冬季或早春應修剪枯枝。花謝後殘花序要及時剪除。

溲疏的耐寒力較差,在北方嚴冬季節枝條也會全部受凍抽干。但因根際的萌櫱力極強,翌年早春即可萌發新的株叢,並可隨著新枝的生長而進行花芽分化,入夏以後都能開花。因此在每年入冬後應進行平茬更新,在生長季節則不必整形修剪。溫暖地區枝條不會受凍,可2~3年更新1次,從而保持較大的冠幅,利用側枝來增加著花部位。

主要病蟲害有:溲疏葉斑病、腎毒蛾、蚜蟲等。防治方法:清除病落葉並燒毀,發病初期噴灑波爾多液或多菌靈等葯劑,害蟲幼蟲或若蟲期噴灑敵敵畏或殺螟松等葯劑。

[觀賞與應用]

溲疏夏季開白花,繁密而素雅,花期較長,宜植於草坪、山坡、路邊及林緣,也可作花籬配植。

❾ 請問南京2013年公園年卡包括南京梅花山景區嗎

2013年度游園年卡一共包含30個景點,分別為明孝陵景區、靈谷寺景區、音樂台、白馬回石刻公園、中山植物答園、紫金山天文台、莫愁湖公園、紅山森林動物園、古林公園、燕子磯公園、「總統府」、閱江樓景區、中華門城堡、九華山公園、瞻園(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台城(明城垣史博物館)、朝天宮景區(市博物館)、甘熙宅第(市民俗博物館)、寶船廠遺址、白鷺洲公園、珍珠泉旅遊度假區、珍珠泉名石藝術館、明文化村(陽山碑材)、湯山古猿人洞、長江觀音景區、大金山風景區、傅家邊農業科技觀光園、金牛湖風景區、天生橋風景區、毗盧寺景區等30家景點。

梅花山景區包括在明孝陵景區范圍內!

熱點內容
茶花女對白 發布:2025-08-27 01:59:34 瀏覽:778
情人節和妹妹過 發布:2025-08-27 01:58:52 瀏覽:7
春河花卉 發布:2025-08-27 01:49:28 瀏覽:124
梅花檔案演員表 發布:2025-08-27 01:49:20 瀏覽:745
萊山花卉市場 發布:2025-08-27 01:47:01 瀏覽:977
情人節是男生 發布:2025-08-27 01:46:16 瀏覽:431
灤河牡丹石 發布:2025-08-27 01:39:53 瀏覽:548
賣花卉廣告 發布:2025-08-27 01:32:49 瀏覽:740
婚禮相框花藝 發布:2025-08-27 01:27:48 瀏覽:45
沙石種蘭花 發布:2025-08-27 01:26:28 瀏覽: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