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小圖
⑴ 求一張梅花的圖片,有小圖求相同中大圖。
⑵ 梅花長啥樣(圖片)
梅花的樣子主要從葉片、花朵、枝幹三個方面進行闡述。首先是葉片:梅花的葉片呈卵形狀,葉子的邊緣還帶有一些小鋸齒;其次是它的花朵:它的顏色通常以紅色和黃色為主,遠遠望去就像是蝴蝶一樣,十分好看;最後是它的枝幹:一般呈紫褐色或者淡灰色,枝條比較細長。
梅花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於1芽內,直徑22.5厘米,香味濃,先於葉開放;花梗短,長約13毫米,常無毛;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萼筒寬鍾形,無毛或有時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圓形,先端圓鈍;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雄蕊短或稍長於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長於雄蕊。
白梅品種群果實黃白色,質粗,味苦,核大肉少,供製梅干用。例如大白頭、太公種等。成熟期在4月上、中旬。
青梅品種群果實青色或青黃色,味酸或稍帶苦澀,品質中等,多數供製蜜餞用。例如四月梅、五月梅、白水梅等。成熟期為4月中、下旬。
花梅品種群果實紅色或紫紅色,質細脆而味稍酸,品質優良,供製陳皮梅、劈梅等用。例如軟條梅、紫蒂梅、大葉豬肝、胭脂梅等。成熟期在5月上、中旬至6月。
梅
你看到的肯定不是梅花,具有很小花瓣的黃色花可能是臘梅,它的名字中雖然有「梅」,但和梅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植物,這是臘梅的照片
⑶ 梅花怎麼畫
1、准備好畫紙畫筆,先在紙上畫個小太陽;
⑷ 梅花的圖片
⑸ 找一張梅花圖片紋身用小一點的
⑹ 梅花簡筆畫圖片
梅(學名:Armeniaca mume Sieb.):小喬木,稀灌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於1芽內,直徑2-2.5厘米,香味濃,先於葉開放;花萼通常紅褐色。
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果實近球形,直徑2-3厘米,黃色或綠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粘貼;核橢圓形,兩側微扁。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2n=16,24。
梅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樁。鮮花可提取香精,花、葉、根和種仁均可入葯。果實可食、鹽漬或千制,或熏製成烏梅人葯,有止咳、止瀉、生津、止渴之效。
梅又能抗根線蟲危害,可作核果類果樹的砧木。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6)梅花小圖擴展閱讀:
植物學史
梅是中國特有的傳統花果,已有3000多年的應用歷史。《書經》雲:「若作和羹,爾唯鹽梅。」《禮記·內則》載:「桃諸梅諸卵鹽」。《詩經·周南》雲:「縹有梅,其實七兮!」。在《秦風·終南》、《陳風·墓門》、曹風·鸕鳩》等詩篇中,也都提到梅。
上述古書的記載說明,古時梅子是代酪作為調味品的,系祭祀、烹調和饋贈等不可或缺少的東西。至少在2500年前的春秋時代,就已開始引種馴化野梅使之成為家梅--果梅。1975年,中國考古人員在安陽殷墟商代銅鼎中發現了梅核,這說明早在3200年前,梅已用作食品。
⑺ 梅花圖片一一一一_一--一一一一一一
現在想要梅花姐妹的消息的確不太現實,因為要找他們的人何止你一個,至今還沒有人知道她們的現狀,不過我可以提供你一些比較完整的資料。
梅花三姐妹,大姐佳玉,二妹佳佳,小妹佳伶。來自台灣,祖籍福建泉州。 出生於20世紀八十年代 。 她們是為了找母親才唱歌的。她們的歌深深地影響了閩南地區及通行閩南語的省份,她們陪伴我們成長!
梅花三姐妹前後一共出過八張專輯,第一張和第二張主要是尋找媽媽,第三張的大概內容是佳伶離家出走,佳玉和佳佳到處尋找佳伶。所以專輯3在一開始時並沒有佳伶的身影,而只有獻聲歌唱。專輯4大概就是原來爸爸沒有死,但雙腳殘廢,但失去了原來的信心與樂觀。專輯5,賀春過年,翻唱一些閩南賀春歌曲。專輯6,主要也是翻唱老歌。專輯7,少了佳伶,保留佳玉、佳佳,新增一個男生、和兩個女生,男的叫佳俊,女的叫佳琪和佳麗。內容分兩部分,前面一部分是新的梅花姐妹5個人在裡面大秀舞技,幾乎每首歌都有舞蹈動作。後部分大家一起演歌中劇,佳玉飾演可憐的煙花女子,佳佳則演喜歡佳玉的青年學生,佳俊,佳琪和佳麗則是演俠義之士。至於第八張已經無從考究,幾乎沒有人聽過,但也有極少數人說佳玉和佳佳在裡面穿泳裝為佳伶伴舞,但現在看來可信度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