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柳柳櫻花

柳柳櫻花

發布時間: 2021-02-20 15:48:33

⑴ 關於櫻花的六字押韻歌詞。

可以每一小節最後押韻,也可以在一個循環押韻,另外還要根據旋律,高音的時候唱閉口音就別扭。歌詞的表現手法是多種多樣的,有它自己創作的規則,這樣的規則一般都體現在韻律和形式效果上。很多朋友容易把歌詞和詩混在一起,到最後自己都搞不清楚哪個是歌詞哪個是詩。當然了,好的詩是可以作為歌詞的,比如《教我如何不想她》,紅樓里的大部分唱詞。可是我從來都不覺得周傑倫的歌詞算是詩,當然,我也很喜歡他的中國是Hip-hop的,讓他玩的也很有點意思……所以說,歌詞在語言上比較凝練集中,有概括性,表達准確,你不能說,我唱現場唱了半天,你都不知道我在這要唱什麼呢;而詩就可以在黃昏午後,一杯普洱,細細品讀,或者在幾個朋友相聚時吟頌。至於異曲同工之妙在此就不累述了。我想先說說關於韻律的東西,想到韻律,可能就是要說壓韻和節奏吧。可能大部分人都應該知道平仄,我就不多說了,只說現在的歌詞,可能不是很講究句於句之間的交替對稱和均勻的平仄關系了,但是句子中的聲調起伏還是很重要的,歌詞聲調變化有序對於譜曲也有很好的幫助。促進了旋律音調產生的有利因素。「韻」就是指每個字的收音,就是咱們漢語拼音里的韻母。學過聲樂的人大部分都學過「十三轍」的發音,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把我們偉大的漢字的發音分門別類。在詞中的分類也類似與此,即:1、發花轍,2、梭坡轍,3、也斜轍,4、姑蘇轍,5、一七轍,6、懷來轍,7、灰堆轍,8、窈窕轍,9、由求轍,10、前言轍,11、人辰轍,12、中東轍,13、江陽轍。仔細看這些「轍」不難看出,所有名字都是一樣或者相近的韻母,比如「嗎」是ma,它的韻母是a,那當然是第一個發(fa)花(hua)轍……壓韻還分為很多種,如:1、全壓韻即正篇壓韻,連貫緊張的感覺,當然也允許通篇中有個別換韻,如李叔同的《送別》。2、偶數韻常用於呼應句式,「呼」是單數句,意境還沒寫完,這樣就需要「應」來補充和肯定,所以整篇的偶數句都是用一樣的韻以起統一作用。而有時候,整篇歌詞的第一句通常是壓韻的,這樣就起到了定韻的作用。3、換韻一般是指從一段歌詞到另一段,一個層次到另一個層次或者一個上下句和另一個上下句用不同的韻,使歌詞的情感容易舒展開來。一直都是羅羅嗦嗦的講述,下面拿《北京人在紐約》的主題歌《千萬次的問》為例來一個小小的總結。千萬里我追尋著你可是你卻並不在意你不象是在我夢里在夢里你是我的唯一timeandtimeagainyouaskme問我到底愛不愛你timeandtimeagainiaskmyself問自己是否離的開你我今生看來註定要獨行熱情已被你耗盡我已經變的不再是我可是你卻依然是你timeandtimeagainyouaskme問我到底恨不恨你timeandtimeagainiaskmyself問自己你到底好在哪裡從上面這個歌詞可以看的出來,是以「一七」轍為主,每一句幾乎都是以「i」為韻腳,除了在第二段中的一二句是以「ing」「in」為韻,是屬於「中東」和「人辰」轍,還有英文中的self外都很統一。這樣無論是讀還是唱就顯的很含蓄,味道也很濃。英語中的「母音」「輔音」「濁音」與漢語有著某種相似的地方,得體的安排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除了上面說的常用的壓韻形式外,還有些歌詞幾乎不怎麼講究壓韻,為特定內容或者曲風的需要,這樣也算是很成功的內容,比如口號形式的歌詞內容,或者最近快要流行瘋了的黑人曲風,但不是說一點韻都不要了,一般說來,洪亮的字韻用的比較多,而柔和的細微字韻表現的就輕松和深情等情緒。在說上面的歌,就是這樣細微的字韻。或許我不該說,但我真的還想說。現代歌詞作為一種以抒情為主題的口舌演繹發展到今天的形態,其演變、進化是一個極其跌宕復雜的過程。從遠古的漢賦、到唐詩、到宋詞、到元曲,最後到今天大街小巷傳唱的歌詞,可以說其中間雜萬象,飽含了上中層社會所謂的「雅」與下層社會真實的「俗」的斗爭。歷史上最初專致寫歌詞的詞人是柳永。也叫柳七、柳屯田、柳三變,是婉約派詞人的先驅代表。但是很可惜,他的「奉旨寫歌詞」使他一生極不得意,貧困潦倒。不過也很欣慰,畢竟他在干著自己喜歡的專業,雖然那些歌詞最終是由歌妓買走傳唱的。經過「雅」與「俗」長時期的激烈白化斗爭,經過歲月的篩選與沉澱,到了元代,上中層社會的統治者們被迫接受並肯定了以廣大勞動人民口語化為主的歌詞。這就是歌詞的要素:通俗易懂,易於傳唱。只有保證了這兩條才可能成為歌曲,為大眾所接受所喜愛。在此不敢妄言,只是就歌詞體裁的定位與各位閑聊。歌詞,首先是口語化的,易於演唱的作品。其次歌詞是講究「起」、「承」、「轉」、「合」的,這是最主要的!就象小說等體裁的作品講究開始、經過、高潮、結尾是一樣的。當然會有人問:難道說歌詞或歌曲必須開始由低調起唱,才算是符合「起」嗎?非也,非也!歌詞里的「起」,是指描述或釋事或言情的開始,並不是必須由低的調子唱的。如陳濤作詞,由屠洪綱演唱的霸王別姬就是開始高調唱的,但正是高調的起唱才突出了霸王的霸氣、個人英雄與當時垓下之戰無可奈何的悲壯,這是音樂處理的技巧。但就詞的本身而論,仍是敘事的「起」點。我們彷彿看到了遠古時代的項羽被鎧帶甲、傷痕累累,斜陽如血的四面楚歌里執長劍傲視群雄的定格畫面。繼而「承」上與虞姬話別:人世間有百媚千紅,我獨愛,愛你那一種。到此說的遠了,本人只想說的是,歌詞本身也是同其它小說、詩歌、散文等的作品一樣,也是要表達出某種意境,某種心緒的。有的歌詞只講究韻腳,而讀來無物,更不知言之所以。而有的根本就不是歌詞,說是詩歌或散文詩或者更合適些,冗長、繁雜從而未把握到歌詞的易唱性,要知道那麼長的歌詞唱起來是要累死人的。不知道有的歌詞為什麼要用那麼多的詞語,用那麼多華麗而陌生的詞彙其實也沒有把要說的意思表達出來,而有的歌詞語句欠缺的是精煉。其實歌詞是要禁得起問的,如迪可牛仔的「有多少愛可以重來」,起句是:常常責怪自己。然後我們問:責怪自己什麼?下句是回答:當初不應該。第三句:常常後悔沒有。我們可以再問:後悔沒有什麼?下句是:把你留下來。如張黎前輩的「亞洲雄風」,開始是:我們亞洲。然後我們問:亞洲怎麼?下面是回答:山是高昂的頭。如陳濤的「霸王別姬」起句:我站在,我們可以問:站在哪裡?下面是:冽冽風中。然後我們再問:我站在冽冽風中干什麼?下句是:恨不能盪盡綿綿心痛。如李宗盛的「我是一隻小小鳥」起句是:有時候覺得自己是一隻小小鳥,然後我們問:是一隻小小鳥怎麼?下句是:想要飛卻怎麼也飛不高。如陳星的「流浪歌」起句是: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我們可以問:想念誰?下面是:親愛的媽媽。——這就是歌詞的可問可答性,如果你寫的歌詞禁不起問和回答,可以說就不行,就沒有達到歌詞本身朗朗上口的連續性。因為歌詞畢竟是從古詩詞發展而來的,如果和詩詞、和現代先鋒詩歌一樣跳躍性非常大,那就無法唱了,更不要說易懂了。另外,歌詞所用的詞語應盡量避免使用:雖然、但是、可是、什麼什麼把、然而等一些讓人看後覺得別扭的詞。說到歌詞的精煉,有一個好辦法。我們可以把自己寫好的歌詞放一放,也就是說不要急於修改。等過一天、二天、四五天或更長時間後再看,那時你就能夠發現暇點,修改的更好,寫出出彩的語句來,從而會它更完美些。,如果我們細細品味幾乎每首歌都有出彩的句子。所謂出彩,就是能夠讓人記憶在心的句子,能夠讓人有力量感和讓人看了內心有所觸動有所共鳴,雖然你的歌詞格調很灰。如: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人能夠等待。如:你快回來,我一人承受不來,你快回來,生命因你而精彩。如: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如:面對生活試驗,愛情挫折難免,我依然期待明天。等等很多。我們再說歌詞的「轉」。歌詞的轉其實沒有太明顯的痕跡,只是最後「合」的前奏。如: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如:走到思念的盡頭我終於相信,沒有你的日子愛都無法給予……等有些明顯,而有些歌詞的「轉」只用啊來代替。如姜育恆的「驛動的心」的詞,後邊的轉是:啊……;如:「好漢歌」後邊的轉是:哎嗨呀,咦兒呀,哎嗨哎嗨咦兒呀。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轉」是承上啟下的紐帶,是烘托和陪襯最後的「合」的。最後就是「合」了。「合」,就是結尾,一般來說就是歌曲的高潮,是演唱者或寫歌詞者心靈的吶喊。一首歌詞或歌曲,如果沒有最後的高潮就過於平淡,就缺少了抑揚頓挫的美感,就不能使人看後或聽後有內心的激動和不平靜,當然更無法產生心靈的共鳴了。總之,歌詞是比較難寫的,猶如籠中跳舞,但只要我們有感而發,讓情感的句子從心之泉自然流露,就謂之佳作!

⑵ 青木垂楊柳,柳樹自然開。木須終有時,櫻花待時開。什麼意思

總體概括愛情方面,
若然心中有愛,自然
會偶遇到愛戀的人。

⑶ 用春雨蜜蜂柳樹櫻花編一個故事

春天來了,燕子來從南方回家了.春雨自滋潤著土地,小草和柳樹都長出了嫩芽,梨樹開花了,白白的,杏樹也有了杏花,吐著小水珠,挑花開了,粉紅粉紅的,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布穀鳥在空中叫著,「布穀,布穀.」在告訴我們.春天真美啊!

⑷ 楊柳、櫻花與紅葉賞析

楊柳賞析
假如我現在要贊美一種植物,我仍是要贊美楊柳。但這與前緣無關,只是我這幾天的所感,一時興到,隨便談談,也不會像信仰宗教或崇拜主義地畢生皈依它。為的是昨天天氣佳,埋頭寫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邊的長椅子里去坐了一會。。看見湖岸的楊柳樹上,好像掛著幾萬串嫩綠的珠子,在溫暖的春風中飄來飄去,飄出許多彎度微微的s線來,覺得這一種植物實在美麗可愛,非贊它一下不可。
聽人說,這種植物是最賤的。剪一根枝條來插在地上,它也會活起來,後來變成一株大楊柳樹。它不需要高貴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陽光、泥土和水,便會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強健而美麗。牡丹花要吃豬肚腸、葡萄藤要吃肉湯,許多花木要吃豆餅;但楊柳樹不要吃人家的東西,因此說人們說它是「賤」的。大概「貴」是要吃的意思。越要吃得多,越要吃得好,就是越「貴」。吃得很多很好而沒有用處,只供觀賞的,似乎更貴。例如牡丹比葡萄貴,是為了牡丹吃了豬肚腸只供觀賞,而葡萄吃了肉湯有結果的原故。楊柳不要吃人的東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作「賤」的。

我贊楊柳美麗,但其美與牡丹不同,與別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楊柳的主要的美點,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發展的,紅杏能長到「出牆」,古木能長到「參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見枝葉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記了下面的根,覺得其樣子可惡;你們是靠它養活的,怎麼只管高居在上面,絕不理睬它呢?你們的生命建設在它上面,怎麼只管貪圖自己的光榮,而絕不回顧處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經被斫,而上面的花葉還是欣欣向榮,在那裡作最後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惡而又可憐!楊柳沒有這般可惡可憐的樣子:它不是不會向上生長。它長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長得高,越垂得低。千萬條陌頭細柳,條條不忘記根本,常常俯首顧著下面,時時借了春風之力,向處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親吻。好像一群活潑的孩子環繞著他們的慈母而游戲,但時時依傍到慈母的身邊去,或者撲進慈母的懷里去,使人看了覺得非常可愛。楊柳樹也有高出牆頭的,但我不嫌它高,為了它高而能下,為了它高而不忘本。
自古以來,詩文常以楊柳為春的一種主要題材。寫春景曰「萬樹垂楊」,寫春色曰「陌頭楊柳」,或竟稱春天為「柳條春」。我以為這並非僅為楊柳當春抽條的原故,實因其樹有一種特殊的姿態,與和平美麗的春光十分調和的原故。這種姿態的特點,便是「下垂」。不然,當春發芽的樹木不知凡幾,何以專讓柳條作春的主人呢?只為別的樹木都憑仗了東君的勢力而拚命向上,一味好高,忘記了自己的根本,其貪婪之相不合於春的精神。最能象徵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楊。
這是我昨天看了西湖邊上的楊柳而一時興起的感想。但我所贊美的不僅是西湖上的楊柳。在這幾天的春光之下,鄉村處處的楊柳都有這般可贊美的姿態。西湖似乎太高貴了,反而不適於栽植這種「賤」的垂楊呢。

櫻花賞析
一直以來我都對櫻花有種莫名的喜歡,她們燦爛動人,好像俏皮的精靈,漫天鳳舞。她們生命短暫,「櫻花七日」,就是一朵櫻花從開放到凋謝大約為7天,曇花一現,整棵櫻樹從開花到全謝大約16天左右。形成櫻花邊開邊落的特點。也正是這一特點使櫻花有這么大的魅力、被尊為日本國花,不僅是因為它的嫵媚嬌艷,更重要的是它經歷短暫的燦爛後隨即凋謝的"壯烈"。
櫻花的傳說(1)

傳說櫻花樹原本只是一棵小草,後來長成了樹,是因為曾經有一個喜歡穿著一襲粉紅色紗裙的少女在此撥劍自刎,鮮紅的濕熱的血成為養料,使小草變成了大樹,每年每年都姿意地盛開先白後粉的櫻花。
櫻花的傳說(2)

在遙遠的東瀛,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美麗的櫻花樹下,有著許許多多屬於那些武士道的靈魂。傳說櫻花本來只有白色,而那些壯志未酬的武士選擇在他們喜愛的櫻花樹下了結自己的生命,鮮紅的血緩緩的滲進泥土裡,把櫻花的花瓣漸漸染成了紅色,櫻花的花瓣越紅,說明樹下的亡魂就越多。
櫻花花語

櫻花(Cherry blossoom)是愛情與希望的象徵,代表著高雅,質朴純潔的愛情。櫻花宛如懵懂少女的,安靜得在春天開放,滿樹的白色粉色的櫻花,是對情人訴說愛情的最美語言。心中的某個人,就如那場寂寞的櫻花雨,緩緩消失在時光的深處,留下永恆的記憶。

紅葉賞析
多少年來,每每想到杜牧的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就自然而然地縈回於三秋景色。面對楓葉的不畏風霜侵凌,在蕭瑟的秋林中,愈見其紅,而且紅得那麼動人,就不能不使你心神嚮往。即使是春花競盛、暑夏蒸騰的時令,一想到秋,也會首先想到楓葉,這絕不是偶然的。
在重陽節過後,在北京來說,到香山看楓葉,正是很好的時節。過去的詩人騷客,在這樣的季節,騎一頭小毛驢兒,慢慢地出了西直門,一步一顛直往西邊走去。等到到了碧雲寺一帶,就漸入佳境。然後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樣,被這鮮艷的色彩陶醉了,因而流連忘返。有時還會即景遣興吟一首七絕,把她比做青春女兒的酡(tuó,喝了酒臉色發紅)顏。這種意境,固然也不為過;但我卻沒有這樣閑散的雅興,我愛楓葉,沒有別的,爽直一點來說,就是因為她紅!
楓葉之可愛,還在於她異於其他,別的葉兒過秋枯落,而她偏偏在這時候紅得鮮妍,就是由於她耐得住風霜交加。她能經得起秋之摧殘,露出了無畏無懼的神采,正是戰西風而不怯,經嚴霜而愈麗,就值得我們贊美她。
秋冬之交,正是吃蘿卜的時候。街頭夜晚,叫賣者常常喊著「蘿卜賽梨」的清脆的聲音,引誘你不得不去買一個嘗嘗,而且蘿卜還有「紅到心」的別號。可是它的內心是不是發紅,還得等到剖開之後,經過檢驗才見分曉。這又哪裡趕得上楓葉之紅,她是那麼鮮明,那麼毫無掩蓋地表現了自己的色彩,說她是敢於紅,有氣魄的紅,也是應該的。
有人說:楓葉雖紅,畢竟是到了蕭殺的秋天,《董西廂》中有一警句:「君不見滿山紅葉,盡是離人眼中血!」以楓葉喻離別,把楓葉比作血,當然這是隨人的心情而興感的。但從我來看,說蕭殺也好,比作血也好,都還是在於秋,而不在楓葉,相反的如果把楓葉之紅比作血,那就是因為她的確抗得住蕭殺之氣啊!
楓葉也並不因為紅而孤獨,你看去香山看紅葉的人那麼多,而且東籬黃菊,山澗青松,以及竹的挺拔,梅的清香,或跟她同時,或繼之而放,都是在耐寒冒冷中各具風貌。一想到楓葉,我也便聯想到那些在各個崗位上克服困難而挺拔直立的勞動者們,我覺得用楓葉的性格來比喻我們這時代的英雄人物也是毫無愧色的

⑸ 像垂柳一樣的櫻花是什麼品種

那是薔薇科植物枝垂櫻,學名Prunus subhirtella
軟條櫻花,薔薇科落葉喬木。日本櫻花的版變種,粗枝橫向權伸展,細枝下垂,三月下旬開淡粉色單瓣小花。樹齡很長,高度可達到20米,野生的較少,多用於觀賞。
因為花型優美,有很高的欣賞價值,所以在國外也很有名。花莖約2.5cm,花色為淡粉紅色,在盛開時遠看像白色。

⑹ 櫻花的古詩句唯美句子

櫻花的古詩句唯美句子
1. 層層圍珠璣,團團錦綉簇。
2. 鄉情莫問天邊月,自有櫻花勝洛陽。
3. 來看陽明山上花,紅雲一抹泛朝霞。
4. 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山櫻如美人,紅顏易消歇。
5. 櫻花紅陌上,楊柳綠池邊;燕子聲聲里,相思又一年。
6. 昨日南園新雨後,櫻桃花發舊枝柯。天明不待人同看,繞樹重重履跡多。
7. 庭前春鳥啄林聲,紅夾羅襦縫未成。今朝社日停針線,起向朱櫻樹下行。
8. 殘雪冰凌未消盡,枝條雛蕾已示人。待到日暖寒氣退,百花叢中不見君。
9. 桃花櫻花紅雨零,桑錢榆錢劃色青。昌條脈脈暖煙路,膏壤輝輝寒食汀。
10. 山深未必得春遲,處處山櫻花壓枝。桃李不言隨雨意,亦知終是有晴時。
11.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12. 片片雪花飄未飛,妝成玉樹報春回。青白一身本雅潔,偏招蝶繞蜂兒追。
13. 東風漸暖滿城春,獨占幽居養病身。莫說櫻桃花已發,今年不作看花人。
14. 佛光塔影凈無塵,幾點櫻花迎早春。踏遍松陰何忍去,依依小鹿送遊人。
15. 櫻桃花下送君時,一寸春心逐折枝。別後相思最多處,千株萬片繞林垂。
16. 黃金捍撥紫檀槽,弦索初張調更高。盡理昨來新上曲,內官簾外送櫻桃。
17. 搖袖立,春風急,櫻花楊柳雨凄凄。柳色青堪把,櫻花雪未乾。宮中裁白薴,猶怯剪刀寒。
18. 不分群芳首盡低。海棠文杏也肩齊。東風萬一尚能西。見說墨江江上路,綠雲紅雪綉雙堤。梅兒冢畔惜香泥。
19. 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行便當游。何必更隨鞍馬隊,沖泥蹋雨曲江頭。
20. 畫省三休佇玉珂。峨冠寶帶惹香多。錦雲仙路簇青娥。似此春華能愛惜,有人芳節付蹉跎。隔花猶唱定風波。

⑺ 關於櫻花的唯美短句

1、一個人站在櫻花樹下,抬頭、凝望。忽然看到花瓣漫天飛舞,還伴隨著什麼東西碎掉回的聲音。
2、曾有答人告訴我,櫻花最美的時候,不是開得如火如荼時,而是即將死去,那一朵花細碎的花瓣凋零在空中,紛紛揚揚。
3、我隱約聽到星舊蒼涼而悲愴的歌唱回盪在高高的蒼穹上,無數的飛鳥聚攏又散開,櫻花如同傷逝一樣,殘忍地降臨。
4、再見櫻花,又是在雨中。那日,雨蘊春意,飄飄灑灑,珞珈山也就顯得格外的空靈。
5、韻華,那片我們不期而遇的櫻樹林,如今,又是細雨蒙蒙。雨謝櫻花,凋落的不只是眼淚。花瓣紛紛繁繁,默默地隨風飄散,淹沒的也不僅是迷茫的眼睛,還有被淋得濕淋淋的心情。久久的,人也僵硬地枯木一樣站在那裡。

⑻ 柳如煙,絲絲不堪折,櫻花……

柳如煙,絲絲不堪折;櫻花燦爛,映照三月男女
杏似雪,朵朵舞春風;波光粼動,托起一對鴛鴦

⑼ 關於櫻花的唯美句子

1、遠看櫻花林,櫻花開得轟轟烈烈,像一團正在燃燒的火苗;走近一看,它們一簇一簇的擁在一起,在風兒婆婆的眼中,它們是一群可愛的娃娃,在大人的眼中,它們是團結的士兵,在孩子的眼中,它們是飛舞的精靈……

2、我走近櫻花,迎面撲來了陣陣清香。據說櫻花是色、香都很淡的花,但是一旦盛開,則較桃花更艷,較梅花更芳醇。我聞著花香,細細的欣賞起櫻花來。櫻花有五片花瓣,每片花瓣都白白的,隱隱約約還能透出一絲粉紅色來。看一朵,有獨特的美;看一樹,有開放的美。

花朵爛漫似天霞,花香四溢天涯。櫻花有著令人佩服的勤勉、熱枕、剛毅、執著的獨特風格。再往近處一看,它們一簇一簇的群放,一簇一簇的花兒散發出的清香更是令人著迷。花兒們就像是一群群可愛的娃娃,爭先恐後的讓人們來觀賞自己的艷麗風采!

⑽ 櫻花紅陌上,柳葉綠池邊的全詩是什麼

原文:

櫻花紅陌上,柳葉綠池邊。

燕子聲聲里, 相思又一年。

譯文:

開滿鮮花的郊野櫻花綻放,綠水盈盈的池塘邊柳葉繁茂,燕子飛來啾啾的叫,我又一年的盼望著。

出自現代周恩來《春日偶成》中的第二首詩。

(10)柳柳櫻花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1913年8月,周恩來同志來到天津南開學校學習。《春日偶成》作於1914年,當時,周恩來同志年僅十六歲,不但學業方面名列前茅,而且積極從事愛國進步社團活動,與幾位同學發起成立了「敬業樂群會」,創辦了《敬業》雜志。

周恩來同志在1915年-1916年擔任《敬業》、《校風》等刊物的總編輯時,撰寫了許多社論、時評、紀事和文藝作品,有力地揭露了社會的黑暗腐朽,喚起青年和民眾的覺醒。這兩首五言絕句,刊載在《敬業》創刊號上。

1914年前後的祖國,正處於袁世凱統治時期。在1913年3月國會召開前夕,袁世凱陰謀刺殺了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勾結帝國主義,非法簽定善後大借款,並罷免江西、安徽、廣東等省的都督,派兵南下,挑起內戰。

孫中山先生當即發動了反對袁世凱獨裁的戰爭(即二次革命),由於當時袁世凱的反動勢力還比較強大,孫中山的討袁武裝受挫,使「二次革命」遭到失敗。袁世凱對革命黨人進行了殘酷的鎮壓,中華民族又經歷著深重的災難,勞動人民又被投入水深火熱之中。

詩詞賞析

前三句作者描述春天的景象:櫻紅柳綠,燕子飛來。第四句:「相思又一年」,作者「相思」的是自己政治理想的春天:「春天一年一年地來到了,而我的政治理想的春天什麼時候能來到呢?我盼望著,我等待著,我思念著。」這才是作者的這首詩所要表達的思想。

作者通過對祖國美好的大自然景象的描寫,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和人民、追求光明和進步,時刻「相思」著革命的春天到來的熱烈情感。

熱點內容
一朵朵的近義詞是 發布:2025-05-23 04:12:06 瀏覽:858
綠植供佛 發布:2025-05-23 04:10:41 瀏覽:572
大寒蘭花開 發布:2025-05-23 03:58:53 瀏覽:383
石斛綠植好評評語 發布:2025-05-23 03:51:38 瀏覽:869
花語暮年 發布:2025-05-23 03:48:51 瀏覽:342
玫瑰荷葉茶的功效 發布:2025-05-23 03:47:23 瀏覽:522
沈北花卉市場 發布:2025-05-23 03:46:40 瀏覽:968
盆栽石榴樹圖片 發布:2025-05-23 03:43:30 瀏覽:824
中國盆栽世界 發布:2025-05-23 03:43:29 瀏覽:455
小孩兒送媽媽七夕節送什麼禮物 發布:2025-05-23 03:18:04 瀏覽: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