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和英納格
㈠ 請問在瑞士表中,梅花,依波路,英納格,浪琴誰的檔次質量高一些
1、他們之間沒有明顯的差別,品牌和質量都是一個檔次的。如果真要比的話,浪琴檔次和質量高一些。
2、瑞士鍾錶行業協會在2010年對瑞士產的手錶品牌從高到低進行了分類,依次為:
特級表(比如,寶璣(Breguet)),
一類一等表(比如,勞力士(Rolex)),
一類二等表(比如,歐米茄(OMEGA)),
二類(比如,浪琴(LONGINES)),
三類表(比如,天梭(TISSOT)),
四類表(比如,依波路(ERNEST BOREL),英納格(ENICAR),梅花(Titoni))。
依波路(ERNEST BOREL),英納格(ENICAR)和梅花(Titoni)均屬於四類表。所以品牌和品質上都是差不多的。
(1)梅花和英納格擴展閱讀:
1、瑞士手錶,無人不曉,而且都價格不菲。但是製表業卻不是在瑞士土生土長的。16世紀末,法國的宗教斗爭導致了一場大屠殺,追隨加爾文的胡格諾派教徒紛紛逃到瑞士,帶來了製造鍾表的技術。
2、這種法國技藝和當地的金銀首飾業相結合,就出現了瑞士的製表業。它從靠近法國的日內瓦向外擴散,主要是沿汝拉山脈一線向東北蔓延,一直到東北面的沙夫豪森,在瑞士北半部遍地開花。
3、在製表工藝最初幾乎全靠手工操作。1845年有了製表機械,出現大批生產,這個行業才真正成為一個現代工業部門。在其後的一個世紀中,手錶產量迅猛上升,最高年產量曾達1.04億只,佔世界總產量40%,幾乎全部為出口。全世界的出口手錶中,每10塊就有7塊來自瑞士。
㈡ 梅花跟英納格那個值得收藏價值
你好~~
有一定的收藏價值。作為收藏品,它自有物質、精神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它是承載歷史、文化、藝術信息的商品,其價值具有不穩定性,隨著時代風尚、審美趣味的變化而變化。而整體上呈上升趨勢。以書畫為例,齊白石的同一幅畫,在70年代值100元,而到現在,可達到30萬元。至於古代的書畫,經年累月,其漲幅就更大了。
在現代社會,從事收藏已成為人們重要的投資手段。相對較低的投入、和相對較高的產出,低風險、高效益的文物收藏已越來越受到有識之士的青睞。在經濟日漸繁榮的今天,收藏已不再成為文人雅士的專利,而逐漸成為人們經濟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歷史上靠收藏而成為巨富的人,實在是數不勝數。明代中葉,因為江南經濟的發達,涌現了一大批書畫鑒藏家,如文徵明父子、項元汴家族,王世貞兄弟以及董其昌等等。這些收藏家同時又是著名的書畫家,他們的收藏一方面推動著當時書畫市場的繁榮,同時也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收藏品不僅是財富、更是品位、修養、以及地位的象徵。尤其是近年來眾多企業參與收藏,充分展示現代企業的層次和魅力,使其在激烈的商戰中永遠成為大眾關注的對象。
收藏在改變人們物質生活的同時,也提升著人們的精神生活。如果說,藏品之於內府,不過是眾多國家財產中一部分而已;而對於私人收藏家來說,每一件都有非同尋常的意義。每一件藏品的各個細節:色調、神韻都瞭然於胸,而且熟知關於它的故事和傳奇。它的得與失、來與去、聚與散都與你息息相關。
因此,說收藏可以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是有道理的。它要求收藏者具備理性的經濟頭腦的同時,還要有很好的藝術的修養。收藏者在收藏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將自己培養成理性和感性結合得相當和諧的現代人。
(以上供你參考吧~希望能幫上點忙~~望你採納~)
㈢ 梅花,天梭和英納格哪個好一點啊,都是瑞士手
你好,如果按照手錶品牌等級分類來看,天梭是三類表,梅花和英納格是四類表,之所以有這樣的分類,主要還是在於機芯的檔次和處理上,機芯的檔次越高,打磨的越精細,其手錶的價錢越貴。
㈣ 英納格 梅花 浪琴哪個好
英納格
㈤ 懂手錶的 進來幫個忙 梅花和英納格的品牌比較
市場價英納格石英:女款最低2700元,男款最低4000元。機械女款最內低5700元,男款最低容5700元。梅花表最低4600以上。質量方面:這兩個牌子的機芯都是採用瑞士eta機芯,准確度非常好,值得購買的品牌。本人維修技師,提供有限,再見
㈥ 哪能買到真的梅花或英納格手錶
英納格(ENICAR)手錶過去都管它叫「英格」,也有叫它「大英格」的。實際上一般它表殼的直徑並不大,男表通常也就36-38MM左右。可能是因為在上世紀60-70年代時候,它和羅馬,梅花並列三大進口名牌手錶,名氣比較大的原因。而且據我所知英納格手錶是當時進口數量最多的手錶品牌,大約在20萬只/年左右,也就是說英納格生產的手錶主要是銷往中國。它當時的瑞士老闆叫拉辛(RACINE)也就是ENICAR倒著寫,是個長著一個很誇張的大鼻子的老頭。當時從瑞士的進口手錶有40-50鍾品牌,基本分為二類:一個是裝配廠;另一個是「全能廠」。所謂「全能廠」就是自己能生產機芯,手錶的機芯完全自產自用,英納格就是全能廠。英納格的機芯前面均以AR字母開頭,比如:AR160、AR810,更早的時候英納格的機芯都4位數的,比如:AR1160,後改為AR160。日歷表為AR161、自動表為AR165、自動雙歷表為AR167,它的機芯特點是很多都是鍍金的,是那種淡黃色的鍍金,而且很多機芯的夾板都做成「魚鱗」狀的。憑心而論當時英納格手錶的質量還是不錯的,它的男表機芯直徑也比較大,AR160的裝配直徑為26.2MM,而通常類型的手錶機芯均只有25.6MM。它還採用了鈹合金的擺輪,鋼質拋光的擒縱輪和擒縱叉(齒沖面和叉口全部拋光),特級的發條(NIVAFLEX)和特級的游絲(NIVAROX),就連手錶的防震器(INCABLOC)都是特級的。因為那時候每年進口的所有瑞士手錶廠家的合同我這里都有,在合同書的技術明細欄目內,都有明確的標明。那時候瑞士手錶的進價一般只有30-40個瑞士法郎,而當時一個瑞士法郎只摺合人民幣幾毛錢,看來瑞士法郎升值真夠快的。記得當時在市場最常見的英納格手錶,是 160.54.02、160.54.09、160.54.38B等型號,都是男表,售價185元。把它歸為四類手錶,而羅馬、梅花都算三類表,這似乎有點委屈它了。但羅馬、梅花的外觀製作水平應該說比較英納格要細致些。英納格手錶當時是「蘿卜賣快了不洗泥」,外觀殘損率比較高。我印象中表後蓋「戧扣」的特多,主要是羅扣毛刺多,我在的單位給他們做過大量的返修工作,為此英納格手錶還送過我們一台電動開關表的大設備呢。 英納格手錶還有二個專利,一個是它的「星鑽」(STAR JEWELS)其實就是在機芯的跨輪的軸改用剛玉的柱形鑽,沒什麼實際意義,而最重要的主夾板的中心眼位置它卻不加鑽!以至於日後的磨損問題都出在那裡。瑞士人特喜歡以專利多為榮耀,以建廠時間長為自豪,看來,「星鑽」(STAR JEWELS)不過是個噱頭而已。另一個專利是它的止油處理(STOP-OIL),也叫「防油擴散處理」,通常是做在鑽眼或蓋眼的非工作面上,實際是一種硬脂酸的物質。它有憎油性,油在其上面有如水在荷葉上一般,呆不住。中國式的手錶洗油,常常動用「軟木頭簽」來擰鑽機芯的鑽眼,這么一來,(STOP-OIL)處理層就全沒有了。你看看英納格手錶的介紹,對照一下,以後我再回答現在市場價
㈦ 梅花、英納格、天梭這三個品牌哪個最好
肯定是梅花相對好一些,畢竟價格在那裡
㈧ 梅花牌手錶和英納格手錶那家更名牌
上世紀是差不多,但是在石英風暴中,英納格沒落了。梅花顯然在中國市場做得更好,曾幾何時,梅花在中國人的心中就是瑞士表的代名詞,知名度那是一個高。因此,顯然是梅花更知名。
㈨ 依波路表 英納格 梅花 哪個 牌子 質量好些
質量都不錯~ 主要看款式 呵呵 我喜歡依波路多一點
㈩ 請問梅花和英納格表那個更好一點.
你好;我用英納格表20多年一點毛病沒有.相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