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竇桂梅花鍾

竇桂梅花鍾

發布時間: 2021-02-20 13:09:00

㈠ 淺談怎樣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

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普遍存在這樣一種現象:老師怕漏教,考試又考到,於是無論是「西瓜」還是「芝麻」統統都撿到,來個一網打盡。這樣教師活動多,學生活動少,老師累,學生煩,效率低,導致學生語文應用能力不強。這就給我們語文教師提出了一個嚴峻的課題——「改變這種現狀,構建語文高效課堂」。那麼,什麼是高效課堂?高效課堂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在單位時間內(一般是一節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即通過教師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知識上有超常收獲、能力上有超常提高、超常進步。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我認為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打造高效課堂。
一、潛心文本,成竹於胸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地提出了閱讀互動的三維結構——「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什麼是「文本」呢?「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語文課文。它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教學內容、教育目的等都隱藏在文字之中。我們不應把文本被拋在了一邊,上課前匆匆地拿出教學參考、課本看一下就去上課,也不應把過多的精力放在了製作課件等教學輔助手段上,應把精力放在吃透文本之中,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其實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質兼美,意蘊深遠。作為語文老師,應當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和文本及文本後面的作者認真對話,靜心凝神地加以研讀,吃透文本,主觀能動地「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文本,讓自己先走進文本,成為文本中的角色,與作者交流。試想,如果教者自己沒有對文本有很深刻的領會,又如何能使學生走進文本呢?如:我在教學《長城》一課時,做了這樣一個預設:出示課件——長城的結構圖。讓學生在圖上找一找課文中涉及的長城的各部分,如:城牆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等,並在圖上註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各部分的作用。充分了解長城的特點,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進而激發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促進學生情感思維的形成,這樣的預設,激發學生的情感和思維,促進課堂的有效生成。
走進文本,就是「鑽進去」,用心解讀文本——指能正確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通過鑽研教材,對教材的二度開發來確定「教什麼」,依據《語文課程標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標、單元目標、課文特點、課後思考練習等,綜合課文的教學內容,站在學生的角度,依據教學目標,結合課文特點確定本課語言訓練的內容,確定課文教學的重難點。
「用心與文本對話,用靈魂與文本對話,從而正確地引領學生在文字元號構築的精神世界裡漫遊,並在其中自我發現、自我提升、自我成長。」
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園,教師把學生帶進這座「花園」,不僅要讓學生看到紅花,還要讓學生看到綠草。只有正確解讀了文本才可以把課文的精要提煉出來,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崔巒理事長所說的課堂教學中「兩化」和「三多三少」的問題。
二、簡單教學,精巧設計
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說:「語文教學一定要刪繁就簡,要返樸歸真,簡單實用,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何謂簡單?「簡單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變繁瑣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課文內容、或離開課文語言挖掘人文內涵的教學套路,依據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突出語言的理解、積累與運用,來構建簡約、實用的閱讀教學。」
著名教師竇桂梅老師執教的《秋天的懷念》一課給我很深的感悟:整個課堂設計就由兩大部分組成:讀出韻味,讀出思考;圍繞主題「好好兒活」構建課堂。三個層次層層推進:感受「咱倆」的「好好兒活」,體會「我倆」的「好好兒活」,思考「我們」的「好好兒活」,而整個教材的處理,又置於作者史鐵生的一組作品之中,教學環節可謂是環環緊扣,條理清晰,新穎簡潔,設計巧妙。
特級教師王菘舟老師上的《荷花》一課,整堂課以「美」為主線,設計了三個部分:1.在呈象感形中發現美 2.在品詞悟情中感悟美 3.在移情入境中意會美。課堂設計緊扣語文學科特點,根據學生學習興趣,從表象的美到意會的韻,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在潛心會文的過程中發現、感悟、意會美,最後用自己的情感和語言去創造美。整節課一氣呵成,重點突出,在看似簡潔的教學環節中包含著豐富的內容。
縱觀許多特級教師的優秀課例,他們無一不是遵循這樣的原則,根據文本,結合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實現了老師在簡單中教,學生在快樂中學的教學境界。
三、靈活教法,不拘一格
高效課堂是學生感興趣、學得輕松、學得深入、學得自主的課堂。如何使課堂效果達到最佳,怎樣的課堂才是務實高效的課堂?教師在課堂上運用靈活的方法手段進行教學尤為重要。
首先,我們要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心理學認為,愉快的環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賴。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更有利於知識的生成。因此老師要運用語言、課件、音樂等各種手段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以一種自由、放鬆的心態投入學習中。然後再通過一系列的問題,把學生逐步引入課文深處,讓他們不知不覺中進入深層次的學習之中。讓他們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探索知識,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問題中來,為實現高效課堂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課堂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教師的課堂語言要充滿活力和感染力,要抑揚頓挫,要風趣幽默。教師自己要感情投入,要進入角色,眼睛有神,動作有力。像相聲演員那樣設計些「包袱」,讓學生在張弛有度的環境下學習。如果僅用某一種教學方法,容易造成學生聽覺、視覺上的疲勞,從而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降低課堂效率。
其次,我們要將小組學習落實到位。小組合作學習作為現今課堂上主要的學習方式,已為廣大教師所喜用。小組學習中的討論不是為了活躍氣氛,而是通過學生之間思想的碰撞,真正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因此設計怎樣的問題成了合作學習的關鍵所在。有位教師上《花鍾》一課時:提問「花兒開放的樣子是一樣的嗎?開花的時間相同嗎?」請分小組討論。教室頓時熱鬧起來,那位教師反而顯得無所事事。有的小組討論漫無目的,缺乏有效引導;有的小組只是優等生發言,其餘當聽眾;有的小組只是象徵性的說上幾句。整個課堂看似活躍,其實是散亂的活躍、假活躍。那麼應如何設計問題呢?我們可以這樣操作:如:請同學在課堂上討論就某一問題時,要求同桌之間相互進行講解,不能解決的,再放在四人小組中進行第二輪討論,實在解決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師、文本一起討論,這樣在課堂上建立起一個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生本交流的三維模式。同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按照不同的層次(好、中、差)搭配劃分學習小組,讓學生結成學習對子「一幫一」、「一促一」,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其實,討論的問題必須是高質量、有探究價值的,而且必須建立在學生個體思考基礎上的,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小組合作方式的優點,才能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
第三,我們要激發學生的思考慾望。
古人雲:「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高效的課堂必然是思考的課堂。怎樣引導學生思考?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善於置疑,如何置疑?
教師置疑應注意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緊扣教學目標,能夠激起思考。因此,教師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鑽研教材,認清教材的知識內容,把握教材特點,明確教學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置疑應注意問題要大小得當,多少適量,難易適合。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問題大小,要讓學生象摘蘋果一樣,蹦一蹦,摸得著,跺跳之後還摸不著的問題,就不需要設置了;問題多少,要做到數量適中,也要避免兩種傾向, 太多或太少。提問太多,學生沒有思考迴旋的餘地,對所學知識難以理解、消化;提問太少,講授太多,學生難有參與的機會,最終會產生厭倦情緒。
教師置疑應注意問題要有一定的藝術與技巧。設問要盡量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思考,使更多的學生有被問到的機會,並激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對答案置疑辨析,杜絕形式主義的問答,學生答問與老師的答案不一致時,教師要善於變通引導,讓學生再答,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見解,不能追求標准答案。一般地,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裡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有利於學生的發展,要通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
總之,高效課堂是語文課堂發展的必然,它尊重了學生的自主性,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只有構建高效課堂,學生才能夠心甘情願的學習,才能夠帶著興趣去學習,在歡樂和諧中提高效率,從而獲得最優的學習效果。

熱點內容
葫蘆的花語 發布:2025-05-23 11:03:13 瀏覽:910
櫻花爛尖 發布:2025-05-23 10:58:47 瀏覽:541
大花萱草花語 發布:2025-05-23 10:57:15 瀏覽:838
紅丁香不生根 發布:2025-05-23 10:53:48 瀏覽:712
心願像一朵花 發布:2025-05-23 10:41:21 瀏覽:686
盆栽人參方法 發布:2025-05-23 10:23:37 瀏覽:161
七夕互送禮物 發布:2025-05-23 10:20:40 瀏覽:753
紫藿香盆景 發布:2025-05-23 10:18:28 瀏覽:683
荷花圖大師 發布:2025-05-23 10:17:56 瀏覽:595
札幌櫻花什麼時候開 發布:2025-05-23 09:52:20 瀏覽: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