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獎獎杯
⑴ 1999年的獎杯是用梅花玉做的嗎
什麼比賽的獎杯啊?
1988年國際象棋大賽獎杯和1990年第11屆亞運會獎杯均為梅花玉製作
⑵ 瘋狂猜成語一個人手拿著一個獎杯
寒梅花香自苦寒來
⑶ 第30屆白玉蘭戲劇獎揭曉,誰終獲終身成就獎
第30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於2020年9月29日晚在上海揭曉,80歲高齡的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獲得了終身成就獎,同時這也是他第五次捧起白玉蘭獎杯。尚長榮是四大名旦之一尚小雲之第三子,當代最負盛名的凈角藝術家。
其實說起來很多人應該是有印象的,前些年每次重大的節日,比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這類傳統節日,當天晚會上戲曲壓軸節目尚長榮都會出場的,記得每次他一開口就贏得了滿堂彩。最近幾年老爺子年事已高,好像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少了,讓人很懷念他的表演,他的京劇讓人回味無窮。
⑷ 中國最高的藝術獎項分別是什麼
中國最高藝術獎:中國最高舞蹈獎荷花獎、中國政府美術最高獎項「金彩獎」 、中國美術界最高獎項「齊白石獎」、 中國書畫院最高學術獎項徐悲鴻美術獎、 中國漆畫最高獎項「鳳凰獎」、 中國工藝美術最高獎項「百花獎」、中國文學最高獎茅盾獎、中國電影最高獎金雞獎、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鍾獎等。
中國文學藝術界12個藝術門類最高獎項
中國戲劇梅花獎
「中國戲劇梅花獎」,是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的獎項。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梅花獎始創於1983年,每年一評。2005年起改為兩年一評,2007年更名為「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是中國戲劇界優秀中青年演員的最高獎項。首屆推出了包括劉長瑜、李維康、李雪健等人在內的15朵鮮艷的「梅花」,在全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截至到2007年,梅花獎已走過了23個春秋,共評出涵蓋47個劇種、30個省、市、自治區(除青海、新疆以外)和香港、台灣的戲曲、話劇、歌劇等獲獎演員523名551人次,其中28人二度梅,3人(尚長榮、茅威濤、宋國鋒)三度梅。
中國曹禺戲劇獎
中國曹禺戲劇獎的前身為全國優秀劇本創作獎,創立於1980年,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協會機關刊物《劇本》月刊承辦,後改名為曹禺戲劇文學獎。1997年更名為曹禺戲劇獎,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戲劇家協會共同主辦。1999年擴展為綜合性的曹禺戲劇獎,內設「劇本獎」、 「劇目獎」、「評論獎」和「小品小戲獎」。「劇本獎」每年一評,已成功舉辦14屆,評出優秀劇本300多部,對當代戲劇文學和戲劇創作的發展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劇目獎」專為戲劇節而設立,每兩年一評,旨在激勵戲劇工作者不斷創演優秀劇目。「評論獎」為戲劇評論的最高獎項,已成功舉辦兩屆,有20篇文章獲優秀獎。「小品小戲獎」 連續舉辦8屆,深受群眾喜愛,在全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中國攝影金像獎
中國攝影金像獎是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攝影藝術最高獎項。是中國文學藝術界12個藝術門類最高獎項之一,不僅在藝術界有著重要的地位,在社會上也有著廣泛的影響。
評獎宗旨
設立「中國攝影金像獎」,旨在表彰和獎勵在攝影藝術事業上取得突出成就,做出大貢獻的攝影家和廣大攝影工作者。「金像獎」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導,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要努力提高評獎的科學性和權威性,正確的導向和示範作用,有利於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繁榮社會主義攝影藝術事業。它已經連續辦了五屆,在攝影界乃至整個文藝界具有巨大的影響。 開展中國攝影金像獎評選活動,目的是鼓勵廣大攝影工作者和愛好者鑽研創作,推出更多攝影精品;同時更好地發揮中國攝影家協會品牌效應,推動理論研究和評論,凝聚和培養優秀的攝影人才,繁榮我國的攝影文化事業,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做貢獻。
編輯本段獎項設置
1988年2月,中國攝協第四屆五次常務理事會決定創立「中國攝影金像獎」。1989年10月,第一屆金像獎舉辦。1996年,從第四屆開始,由中國文聯、中國攝協聯合主辦和頒發。2005年,國家整頓文藝評獎,中宣部下發《關於中國文聯與各文藝家協會申報全國性文藝評獎項目的批復》和《中國攝影金像獎的批復》,明確中國攝影金像獎等11個獎項立項,每兩年評選一次。
1.創作獎--分設紀錄類、藝術類、商業類,獎勵在攝影創作方面具有突出成績者。
2.理論評論獎--分設理論類、評論類、史論類,獎勵在攝影理論、評論、攝影史方面作出突出成績者。
3.圖片編輯獎--分設報刊圖片編輯類、網路圖片編輯類,獎勵從事圖片編輯工作,為攝影作品傳播作出突出貢獻者。
4.圖書獎--分設策劃類、編輯類和裝幀設計類,獎勵正式出版的以攝影作品和攝影知識為內容的優秀出版物著作人。
5.終身成就獎 --獎勵為攝影事業做出重大貢獻,並產生重大影響者。
大眾電影百花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是中國群眾性的電影獎,由中國發行量最大的電影刊物《大眾電影》雜志編輯部主辦,由《大眾電影》發放選票,由讀者(群眾)投票評獎,各項獎均以得票最多者當選。
百花獎 金雞獎 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的三大獎.百花獎是觀眾獎 金雞獎是專家獎 華表獎是政府獎.
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是由周恩來總理特地指明舉辦的電影大獎.1963舉辦第二屆之後,一直中斷了17年,直到1980 年才恢復舉辦了第三屆.此後每年舉行一次,自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
1992年,應廣大電影工作者的熱切要求,中國電影家協會在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電影節年年舉辦。
大眾電影百花獎和金雞獎一起通稱為「中國電影雙獎」。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為了體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獎品為銅質鍍金花神,表示電影是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朵鮮花。百花獎只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
百花獎自1983年以來百花獎只設有最佳故事片、最佳男女演員、最佳男女配角5個名目的獎項,從1980年的第三屆評獎開始,「最佳故事片」得獎名額由前兩屆的1個增至3個。目前百花獎主要獎項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最佳男演員、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美工、最佳紀錄片、最佳美術片、最佳科教片等。
中國電影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於1981年創辦的,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目前已舉辦了27屆,金雞獎獎品為銅制鍍金的金雞。它以獎勵優秀影片和表彰成績卓著的電影工作者為宗旨,對促進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百花獎 金雞獎 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的三大獎.百花獎是觀眾獎 金雞獎是專家獎 華表獎是政府獎.
金雞獎誕生於1981年,因當年屬中國農歷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以金雞啼鳴象徵百家爭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金雞獎每年評選一次,評獎委員會由電影專家組成,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自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金雞獎逢單數年評選。1992年,應廣大電影工作者的熱切要求,中國電影家協會在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電影節年年舉辦。 金雞獎設最佳故事片、記錄片、科教片、美術片、戲曲片,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最佳編劇、導演、攝影、美術、音樂、錄音、剪輯、特技、服裝、化裝、道具等20個左右獎項,必要時增設特別獎或者榮譽獎。獎品為金雞雕像。
2009年10月17日上午,在第十九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簽約儀式暨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影協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許柏林宣布:第十九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及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終評和頒獎典禮將在江蘇省江陰市舉辦。
這是金雞百花電影節將首次走進縣級市,中國電影將迎來更大的繁榮。
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界的最高獎,其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每年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對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種影片進行評選。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界的最高榮譽獎,百花獎 金雞獎 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的三大獎.金雞獎是專家獎 百花獎是觀眾獎 華表獎是政府獎.這三個獎是經中共中央批準的三項常設全國性文藝大獎.
華表獎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華表獎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主辦.
華表獎的前身是文化部優秀影片獎,每年評選一次。始評於1957年。中斷了22年後,從1979年繼續進行評獎活動,一年一屆。1985年文化部電影局整建制劃歸廣播電影電視部後,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1986年與1987年,1989年與1990年合並舉辦,1994年該稱華表獎。2005年後經文化部正式改革後.兩年舉辦一次.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政府獎,體現黨和國家對電影事業的熱情鼓勵和大力扶持。現今,中國電影華表獎共設立17個獎項:優秀故事片獎、優秀戲曲片獎、優秀紀錄片獎、優秀科教片獎、優秀美術片獎、優秀對外合拍片獎、優秀電視電影獎、優秀電影技術獎、優秀數字電影獎、外國影片優秀譯制獎、優秀電影歌曲獎、優秀導演獎、優秀男女演員獎、電影新人獎、優秀出品人獎和市場開拓獎。
近年來,中國電影產業化改革取得矚目成就,對外合作製片也在穩步推進。《長江七號》、《葉問》、《白銀帝國》、《赤壁》、《畫皮》、《非誠勿擾》等六部等影片都成功獲得了優秀合拍片提名。為了加強華語電影人之間的進一步合作,促進華語電影共同繁榮,本屆(第13屆)華表獎特別增設了「境外華裔主創人員獎」,包括優秀男演員、優秀女演員、優秀導演等三個獎項。舒淇、林志玲、甄子丹、郭富城、吳宇森、葉偉信,到底誰將成為首次獲得華表獎的境外華裔電影人,這個謎團只有晚會現場才能解開。
中國音樂金鍾獎
中國音樂金鍾獎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協會共同主辦,是與戲劇梅花獎、電視金鷹獎、電影金雞獎並列的國家級藝術大獎。該獎項共設器樂、大型交響樂合唱作品獎、聲樂作品獎、「突出貢獻老一輩音樂家」和新時期中國藝術比賽獎4個獎項。
「金鍾獎」標志為我國古編鍾造型,取其「黃鍾大呂」、「振聾發聵」之意。該獎項每年評選一次,設榮譽獎、單項成就獎及必要時設立的特別獎。首屆「金鍾獎」的評選內容為:1.近年來創作的優秀聲樂、器樂作品(大、中、小型);2.「新時期中國藝術歌曲演唱比賽」中成績突出的優秀中、青年演員;3.歷年來為推動中國音樂事業的發展作出卓越貢獻、德高望重的老一輩音樂家。評選的辦法為,前兩項均由各地音協及總政宣傳部文藝局、中直文藝院團和中央音樂學院負責推薦,報送「金鍾獎」評委會進行評審。其中優秀中青年演員的評選則通過「新時期中國藝術歌曲演唱比賽」選拔,要求年齡在18歲至45歲之間,並將進行復賽和決賽。而老一輩音樂家的評選則由評委會提出人選,經組委會確認後授勛。組委會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樂家協會領導及有關人士組成,而評選委員會則由組委會聘請藝術界、音樂界的領導和著名音樂專家、學者擔任。獲獎者將被授予相應的獎章、證書和獎金,榮譽獎獲得者將被授予「終身榮譽勛章」(24K純金),同時獲得榮譽證書。
中國美術金彩獎
中國美術金彩獎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設立的美術專業國家級最高學術獎項。 第一屆產生於2001年,第二屆產生於2003年。
中國美術金彩獎的評選活動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中國美術金彩獎獎勵基金監管委員會承辦。
評獎認真貫徹中辦、國辦《關於加強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中國文聯黨組《關於加強和改進文藝評獎管理工作的意見》的要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體現評獎的導向性、學術性、權威性。
金彩獎的評獎分設成就獎和作品獎,其中成就獎,旨在褒獎為中國美術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美術家;作品獎,主要是近兩年來的優秀美術作品,評選范圍為中國畫、水彩畫、版畫,設金獎,銀獎,銅獎和優秀獎。無論參加過其它何種展覽和評獎的作品都可以參加金彩獎的評獎。
成就獎的評獎方式是由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美協等團體會員在全國范圍內評選出的向中國美協推薦1—3名成就突出的美術家,作為候選人;另由中國美協各藝委會提名向中國美協推薦本專業的候選人1—3名。由中國美協主席團作為評委會確定候選人名單,採用無計名等額選舉(得票必須超過全票的三分之二)的方式,評出成就獎獲得者。
作品獎的作品徵集在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美協協調下在全國徵集。經初評、復評、終評,評選出第二屆金彩獎的入選作品和獲獎作品。
為配合評獎和展覽,中國美術金彩獎組委會將舉辦一次題為「流金溢彩」——中國美術金彩獎電視頒獎文藝晚會。
中國美協高度重視中國美術金彩獎的評選活動,金彩獎同五年一屆的全國美展一樣重要,各有關方面齊心協力,把中國美術金彩獎的評獎工作做好。
中國曲藝牡丹獎
是自2000年起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曲藝家協會共同舉辦的全國性曲藝藝術專業獎項,是曲藝界的最高獎。獎項包括節目獎,表演獎,文學獎,新人獎,理論獎和終身成就獎。
獎項名稱: 中國曲藝牡丹獎
創辦時間: 2000
主辦單位: 中國文聯 中國曲協
中國曲藝牡丹獎是中國文聯、中國曲藝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曲藝藝術專業獎項,是曲藝界的最高獎,每年評選一次,每屆設曲藝文學獎10個,曲藝表演獎10個。其宗旨是增強曲藝工作者的精品意識,獎勵優秀曲藝作品和優秀曲藝演員,提高曲藝創作和曲藝表演的藝術質量,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曲藝事業的繁榮和發展。中國曲藝牡丹獎評獎活動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堅持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原則,堅持公平性、導向性和權威性。
「中國曲藝牡丹獎」是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曲藝家協會共同舉辦的全國性曲藝藝術專業獎項,是曲藝界的最高獎。自2000年起已舉辦了兩屆評獎活動。從兩屆獲得文學獎的作品來看,90%以上是反映現實生活的,既弘揚了主旋律,作品的主題、題材、風格、樣式也日趨多樣化。獲得表演獎的演員以中青年為主,他們大都常年活躍在各地舞台上,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中國曲藝牡丹獎的設立,對曲藝創作和曲藝表演水平的不斷提高,倡導廣大麴藝工作者樹立精品意識,促進曲藝藝術的全面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國舞蹈荷花獎
中國舞蹈荷花獎由中國文聯、中國舞協主辦的中國舞蹈「荷花獎」評獎,是1996年經中宣部立項、中央兩辦批準的全國性專業舞蹈評獎活動,旨在獎勵優秀的舞蹈藝術作品,表彰成績突出的舞蹈創作與表演人員,活躍舞蹈理論與舞蹈評論,推動我國舞蹈藝術事業健康發展。
自1997年創建以來已成為標志著中國專業舞蹈藝術最高成就的專家獎。1998年,在北京舉辦了首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的評比展演,當時的參評對象是「小型舞蹈作品」,評比分為中國古典舞、中國民間舞、芭蕾舞和新舞蹈等4個類別進行。明眼人可以看到,與前3個類別相比,「新舞蹈」顯得有些不倫不類;雖然對「新舞蹈」這一類別的命名及其各項的界定至今也不是沒有疑問,但當時確實為一些既不姓「古」亦不姓「民」、也不姓「芭」的參評作品提供了棲身之地,使之在相對「可比」的前提下評出了不爭的「優勝」。這說明,舞蹈作品作為藝術創造活動的結果,不會受到既定形態類別的限定;舞蹈評獎活動要建立相對的「可比性」的參照,這一「參照」對參評作品而言,不宜「削足適履」而需「量體裁衣」。「荷花獎」舞蹈比賽原則上每兩年舉辦一次,舞劇、舞蹈詩比賽每三年舉辦一次。鑒於規范國家級文藝性評獎的需要,中央在原300多個獎項減少至30多個的情況下,增設了舞蹈專業「荷花獎」,該獎與戲劇梅花獎、電影金雞獎、百花獎在同一級別,具有較強的權威性。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是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共同頒發的國家級民間文藝大獎,與電影「百花獎」、電視「金鷹獎」、戲曲「梅花獎」、舞蹈「荷花獎」等同屬我國文藝界的最高獎項。1999年舉辦第一屆。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以下簡稱《山花獎》)是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綜合性民間文藝獎。本項工作全面貫徹中辦、國辦《關於加強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中國文聯《關於貫徹中央加強全國性評獎管理工作的意見》。本獎項授予在民間文藝工作和活動中成績顯著、貢獻突出者。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是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共同頒發的國家級民間文藝大獎,與電影「百花獎」、電視「金鷹獎」、戲曲「梅花獎」、舞蹈「荷花獎」等同屬我國文藝界的最高獎項。1999年舉辦第一屆。
宗旨: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貫徹"白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提高民間文學和民間文藝作品的質量和品位,表彰成績突出的民間文藝工作者,鼓勵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中國書法蘭亭獎
獎項名稱:中國書法蘭亭獎
其他名稱:蘭亭獎
創辦時間:2001年
主辦單位:中國書協 中國文聯 中國美協
中國書法蘭亭獎是中宣部批準的唯一國家級書法藝術最高獎。
中國書法蘭亭獎共設5個獎項,分別是:藝術獎、理論獎、教育獎、編輯出版獎和終身成就獎。
中國雜技金菊獎
中國雜技金菊獎是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和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設立,並由中國文聯參與主辦的全國性文藝專業獎項。 中國雜技金菊獎全國魔術比賽由中國文聯、中國雜技家協會共同主辦。迄今為止共舉辦四屆。
中國金鷹電視獎
「中國金鷹電視獎」是經中宣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電視藝術綜合獎,其前身為「《大眾電視》金鷹獎」,是國家級的唯一以觀眾投票為主評選產生的電視藝術大獎。第16屆起改名為「中國電視金鷹獎」,從2000 年第18屆開始, 經中宣部批准,「中國電視金鷹獎」全面升級為規格更高的「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 每年在長沙舉行。自2005年起,改為每兩年舉辦一次,並將第二十三屆金鷹獎推遲至2006年舉辦。
「中國金鷹電視獎」是經中宣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電視藝術綜合獎,其前身為「《大眾電視》金鷹獎」,是國家級的唯一以觀眾投票為主評選產生的電視藝術大獎。第16屆起改名為「中國電視金鷹獎」,從2000 年第18屆開始, 經中宣部批准,「中國電視金鷹獎」全面升級為規格更高的「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 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長沙市人民政府、湖南省廣播電視局聯合主辦, 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永久承辦、湖南衛視具體承辦,每年在長沙舉行。自2005年起,改為每兩年舉辦一次,並將第二十三屆金鷹獎推遲至2006年舉辦。
自從金鷹節落戶湖南之後,湖南方面搭建了專門的班子來運作,每年的節慶活動都能夠有一些新的亮點。增加了劇本交易會等,金鷹節已經成為研討中國電視藝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陣地。通過湖南衛視的宣傳,金鷹電視藝術節現在已經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電視節慶活動之一,而且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也在逐年提升。
「中國電視金鷹獎」原設電視劇、電視文藝片、電視紀錄片、電視美術片、電視廣告片五大門類優秀作品獎和若干單項獎,共99個。其中五大類優秀作品獎及電視劇男女主配角獎、歌曲獎,共76個,由觀眾投票評選產生。其他單項獎(含電視劇的編劇、導演、攝像、照明、剪輯、美術、音樂、錄音;電視文藝片的導演、攝像、美術、照明、錄音、音樂電視創意;電視紀錄片的編導、攝像、錄音;電視美術片的編劇、導演、形象設計、音樂;電視廣告片的廣告創意、廣告製作)共23個,由專家組成的評委會在觀眾投票的基礎上評選產生。現已縮減至67個甚至更少。
「中國電視金鷹獎」所有候選節目、歌曲和演員,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視藝術家協會及中國視協分會推薦,經中國電視金鷹獎評選委員會初評,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後公布。評獎的范圍為本評選年度(即上年4月16日至本年4月15日)在地、市級(含)以上的電視台播出的上述節目。由專家組成的評委會在觀眾投票的基礎上評選產生。
「中國電視金鷹獎」的評選除以信函投票方式外,還有全國168電話投票和國際互聯網投票兩種方式。
「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投票評選,均以得票多少排列名次。由觀眾投票產生的作品獎分為「最佳獎」和「優秀獎」。同一獎項中獲票最高,同時不低於選票總數的10%者,為該獎項"最佳獎",其餘的為「優秀獎」。演員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和電視劇歌曲得票數前三名者為「觀眾最喜愛獎」。其他單項獎為「最佳獎」。獲獎名單在頒獎典禮時揭曉。為感謝和鼓勵廣大投票者對中國電視藝術事業的支持,「中國電視金鷹獎」評選活動特設熱心觀眾幸運獎,幸運獎在所有選票中以搖獎的方式產生。
「中國電視金鷹獎」評選活動由北京市公證處對選票統計和熱心觀眾幸運獎的產生等進行監督和公證,以確保評選結果公正、合法、有效。
每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均在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期間舉行盛大的頒獎典禮
中國文聯和各文藝家協會共同舉辦的全國性文藝評獎現有13個。包括「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國曹禺戲劇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音樂金鍾獎」、「中國美術金彩獎」、「中國曲藝牡丹獎」、「中國舞蹈荷花獎」、「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中國攝影金像獎」、「中國書法蘭亭獎」、「中國雜技金菊獎」、「中國電視金鷹獎」。整改後,「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國曹禺戲劇獎」將合並為「中國戲劇獎」,其他11個獎項保留。「中國美術金彩獎」將更名為「全國美術展覽獎」。所有獎項的評選工作兩年一次。
⑸ 我國影視戲曲方面獎項有哪些
1、中國電影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創辦於1981年,當年是中國農歷雞年,故名「中國電影金雞獎」,簡稱「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邀請中國國內最具權威的電影藝術家、電影評論家和電影事業家組成評獎委員會,通過充分討論、民主協商,選出最佳故事片、科教片、美術片、記錄片、以及最佳編劇、導演、演員、攝影、錄音、美術、音樂、導演處女作等二十餘個獎項。由於金雞獎評委會組成的權威性、評選程序的嚴密性和評獎標準的學術性,因而被稱為「專家獎」。
金雞獎以金雞啼曉象徵百家爭鳴,同時也包涵著激勵中國電影藝術家聞雞起舞,努力創新,奮發向上的意義。金雞獎的評選分初評和終評兩個階段進行,最終的獲獎名單在中國電影金雞百花電影頒獎典禮上當場揭曉。
金雞獎以昂首啼曉之金雞雕像作為自己的獎杯。
2、《大眾電影》百花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簡稱「百花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是由中國歷史最長、發行量最大的電影雜志《大眾電影》,根據當年中國國產電影發行放映情況,提出候選名單、刊發選票、組織讀者、觀眾投票的評獎活動。《大眾電影》百花獎設最佳故事片三名、最佳男女主角各一名、最佳男女配角各一名等五個獎項。近年來觀眾投票數量大約50-70萬張左右,是中國大陸參與人數最多的電影評獎活動。百花獎主要反映了廣大觀眾對電影的評價和喜好,因而被稱為「群眾獎」。
百花獎以盛開的百花取名,象徵影壇百花齊放,春色滿園,鼓舞電影藝術家創作出更多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好影片。
百花獎以百花女神鵰像作為自己的獎杯。
3、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的最高榮譽獎,其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每年由廣播電影電視部對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種影片進行評選。 華表獎的前身是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始評於1957年。中斷了22年後,從1979年繼續進行評獎活動,一年一屆。1985年文化部電影局整建制劃歸廣播電影電視部後,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除1986年與1987年、1989年與1990年合並評外,仍為一年一屆,1994年開始啟用現名。
4、中國電視劇飛天獎
"飛天獎"是國家廣電總局主辦的全國性政府獎,1980年創立,按照每年慣例,分為長篇電視劇、優秀系列劇、單項獎等共計7大獎項。從今年開始正式並入"中國廣播影視大獎",每兩年一屆。
5、《大眾電視》金鷹獎
電視「金鷹獎」是《大眾電視》社1983年創立的,名為「大眾電視金鷹獎」,由廣大電視觀眾投票評選,獎項包括連續劇、單本劇、短劇小品、兒童劇、戲曲片以及男演員、女演員。當時《大眾電視》隸屬浙江省廣播電視廳。1990年,《大眾電視》改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和浙江省廣播電視廳合辦,但「大眾電視金鷹獎」的名稱、性質以及設獎項目,均無變化。1997年,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中國文聯《關於貫徹中央加強全國性評獎管理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的要求,「大眾電視金鷹獎」改由中國文聯和中國視協主辦,名稱也改為「中國電視金鷹獎」。
中國電視金鷹獎是我國電視界唯一的並經中宣部批準的觀眾投票評選的全國性電視藝術大獎。
6.梅花獎的全稱是中國戲劇梅花獎,是我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始創於1983年,每年一評,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是中國戲劇界優秀中青年演員的最高獎項。該獎以「梅花香自苦寒來」為其寓意,是中國第一個以表彰和獎勵優秀戲劇表演人才,繁榮和發展戲劇事業為宗旨的大獎。
⑹ 梅花玉的榮譽
梅花玉酒瓶,已被我國禮賓司定為饋贈外國領導人禮品杜康酒的裝瓶。1988年國回際象棋大賽獎杯和1990年第答11屆亞運會獎杯均為梅花玉製作。梅花玉手鐲、手鏈、平安扣及健身球等產品行銷全國,走俏世界,被國際名家譽為「中華瑰寶」。
⑺ 各種華語電視、電影節的名稱及頒獎時間(幾年一次大概在幾月份頒獎),最好再說一下獎項的分量,謝謝
電影:台灣金馬獎--中國台灣地區的電影獎項,在華語圈中它歷史最為悠久,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和大陸電影金雞百花獎並稱為華語電影最高成就的三大獎.金馬獎每年舉辦一屆,其中1964年和1974年停辦,1998年台北電影學會另行組織台北電影節與之分庭抗禮。金馬獎的主持人過去常有「一港一台」搭配的傳統,但近年也有都由台灣主持人擔當的情況。
香港金像獎--香港電影金像獎創立於1982年,當年正值香港電影新浪潮蓬勃發展之時,金像獎的設立大大鼓舞了電影人的創作,讓香港電影佳片涌現。從創辦之初,金像獎已經立足於香港本土,並打破叢叢壁壘完全接納來自台灣、大陸以及全球華語電影作品,因此是兩岸三地同類電影獎項中,最早容納各地華語片種的電影獎項,因此奠定在華語電影圈中具有舉足輕重的超然地位。
大陸金雞獎--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於1981年創辦的,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目前已舉辦了27屆,金雞獎獎品為銅制鍍金的金雞。它以獎勵優秀影片和表彰成績卓著的電影工作者為宗旨,對促進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百花獎 金雞獎 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的三大獎.百花獎是觀眾獎 金雞獎是專家獎 華表獎是政府獎..這三個獎是經中共中央批準的三項常設全國性文藝大獎. . 金雞獎誕生於1981年,因當年屬中國農歷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以金雞啼鳴象徵百家爭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金雞獎每年評選一次,評獎委員會由電影專家組成,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自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金雞獎逢單數年評選。1992年,應廣大電影工作者的熱切要求,中國電影家協會在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電影節年年舉辦。
百花獎--中國群眾性的電影獎,由中國發行量最大的電影刊物《大眾電影》雜志編輯部主辦。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是由周恩來總理特地指明舉辦的電影大獎.1963舉辦第二屆之後,一直中斷了17年,直到1980 年才恢復舉辦了第三屆.此後每年舉行一次,自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 1992年,應廣大電影工作者的熱切要求,中國電影家協會在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電影節年年舉辦。
華表獎--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界的最高獎,其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每年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對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種影片進行評選。華表獎的前身是文化部優秀影片獎,每年評選一次。始評於1957年。中斷了22年後,從1979年繼續進行評獎活動,一年一屆。1985年文化部電影局整建制劃歸廣播電影電視部後,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1986年與1987年,1989年與1990年合並舉辦,1994年該稱華表獎。
電視:金鷹獎--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電視藝術綜合獎,其前身為「《大眾電視》金鷹獎」,是國家級的唯一以觀眾投票為主評選產生的電視藝術大獎。第16屆起改名為「中國電視金鷹獎」,從2000 年第18屆開始, 經中宣部批准,「中國電視金鷹獎」全面升級為規格更高的「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 每年在長沙舉行。自2005年起,改為每兩年舉辦一次。
飛天獎--創辦於1980年,於1981年開始評獎,每年舉辦一屆,原名「全國優秀電視劇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是中國電視劇最高「政府獎」。創辦於1980年,於1981年開始評獎,每年舉辦一屆,原名「全國優秀電視劇獎」。1981年4月3日至13日,中央廣播事業局在北京召開了第三次全國電視節目會議,對1980年1月1日至1981年3月31日在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播出的電視節目進行評選,有28部電視劇獲獎。到1983年3月,廣播電視部(原中央廣播事業局)委託《電視文藝》、《中國廣播電視》、《電視周報》三家報刊聯合主辦第三屆全國優秀電視劇評獎活動,並把這一活動正式定名為「全國電視劇飛天獎」。1992年改為現名「中國電視劇飛天獎」。2005年,改為兩年一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由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主辦,為電視類的「政府獎」,是對上一年(或兩年度)電視劇思想藝術成就的一次檢閱和評判。
台灣金鍾獎--中國台灣地區傳媒年度獎項,創始於1965年。設獎之初以廣播為主,1965年設頒獎新聞節目、音樂節目、廣告節目等獎項、1966年增設個人技術獎。1971年將電視納入獎勵范圍,自此正式以廣播電視為獎勵對象。1965年起由台灣當局「新聞局」所舉辦。1968年由台灣當局「文化局」接辦,1975年恢復由「新聞局」辦理。自2000年後,交由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接辦,至2008年廣電基金解散為止。此外,另有中國音樂金鍾獎,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協會共同主辦,亦簡稱金鍾獎,是與戲劇梅花獎、電視金鷹獎、電影金雞獎並列的國家級藝術大獎。
香港萬千星輝獎--香港TVB的電視頒獎典禮。頒獎禮評選范圍為TVB本年度製作的劇集和節目,以及出演的藝人。舉辦日期為TVB每年台慶前後(11月中或12月初),最受矚目的獎項為每年的最佳男女主角,一般被稱為「視帝」、「視後」。
⑻ 中國最高藝術獎是什麼
中國最來高舞蹈獎 荷花獎中國政源府美術最高獎項「金彩獎」 中國美術界最高獎項「齊白石獎」; 中國書畫院最高學術獎項徐悲鴻美術獎; 中國漆畫最高獎項「鳳凰獎」; 中國工藝美術最高獎項「百花獎」中國文學最高獎 茅盾獎中國電影最高獎 金雞獎中國音樂最高獎 金鍾獎
⑼ 中國有哪些國家級獎項
國家級獎項太籠統了,我只能這樣回答你的問題了,分完類再告訴你吧:
科學技術類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科學技術工作者;或者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授予人數每年不超過2名。
國家自然科學獎
授予對象: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做出重大科學發現的公民。
評審標准:向國際慣例靠攏,以其重大發現的科學水平、科學價值和在國內外權威期刊發表的論文數及被引用數作為重要指標,評審中適時吸收國際學者參加。
國家技術發明獎
授予對象: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做出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重大技術發明的公民。
評審標准:進一步突出三點,一是與知識產權掛鉤,要求獲獎項目具有發明專利權、計算機軟體版權、植物新品種權等,或者經評定具備取得相應知識產權的條件;二是要求技術發明應在實施後取得較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三是向戰略高技術發明適當傾斜。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在應用推廣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鑒於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覆蓋面寬,影響面大,政策導向性較強,各方面反映問題也較多。在這次改革中,要通過制定不同的評審原則和辦法,使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政策導向更加明確,評價標准更加科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為我國科學技術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下列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
(1)同中國的公民或者組織合作研究、開發,取得重大科學技術成果的;
(2)向中國的公民或者組織傳授先進科學技術、培養人才,成效特別顯著的;
(3)為促進中國與外國的國際科學技術交流與合作,做出重要貢獻的。
(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由國務院頒發證書和獎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由國務院頒發證書 )
文學類
茅盾文學獎(始於1981年)
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中國文壇最高榮譽之一,每四年頒發一次。茅盾文學獎是根據茅盾生前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發展而設立的。單項獎金為1萬元。
曹禺戲劇文學獎(始於1994年)
專就劇本創作所進行的全國性評獎,代表了中國戲劇文學創作最高水準,其前身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於1980年創辦的全國優秀劇本獎,1994年更名為曹禺戲劇文學獎,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每年評選一次,每屆評出10個正式獎和10個提名獎。
魯迅文學獎(始於1995年)
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中國文壇最高榮譽之一。每兩年舉行一次(實際大約每三年一次)。設有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文學翻譯作品等七項獎項,每項可評5部作品。上一屆單項獎金均為2000元人民幣,今年這一屆均為一萬元。
電影類
金雞百花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創辦於1981年,當年是中國農歷雞年,故名「中國電影金雞獎」,簡稱「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邀請中國國內最具權威的電影藝術家、電影評論家和電影事業家組成評獎委員會,通過充分討論、民主協商,選出最佳故事片、科教片、美術片、記錄片、以及最佳編劇、導演、演員、攝影、錄音、美術、音樂、導演處女作等二十餘個獎項。由於金雞獎評委會組成的權威性、評選程序的嚴密性和評獎標準的學術性,因而被稱為「專家獎」。
金雞獎以金雞啼曉象徵百家爭鳴,同時也包涵著激勵中國電影藝術家聞雞起舞,努力創新,奮發向上的意義。金雞獎的評選分初評和終評兩個階段進行,最終的獲獎名單在中國電影金雞百花電影頒獎典禮上當場揭曉。
金雞獎以昂首啼曉之金雞雕像作為自己的獎杯。
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的最高榮譽獎,其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每年由廣播電影電視部對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種影片進行評選。
華表獎的前身是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始評於1957年。中斷了22年後,從1979年繼續進行評獎活動,一年一屆。1985年文化部電影局整建制劃歸廣播電影電視部後,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除1986年與1987年、1989年與1990年合並評外,仍為一年一屆,1994年開始啟用現名。
建築工程類
魯班獎
「魯班獎」全稱為「建築工程魯班獎」。1987年由中國建築業聯合會設立,1993年移交中國建築業協會。主要目的是為了鼓勵建築施工企業加強管理,搞好工程質量,爭創一流工程,推動我國工程質量水平普遍提高。目前,這項標志著中國建築業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由建設部、中國建築業協會頒發。
「魯班獎」有嚴格的評選辦法和申報、評審程序,並有嚴格的評審紀律。評審由評審委員會負責,協會只負責受理申報、組織初審和工程復查,不幹預評選工作。評委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各地區的專家組成,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定。
「魯班獎」公布後,建設部、中國建築業協會將向獲獎單位授予「魯班獎」金像和榮譽證書,對主要參建單位頒發獎狀並通報表彰。獲獎企業被允許在獲獎工程上鑲嵌統一的榮譽標志。為記錄這一榮譽,中國建築業協會還會把「魯班獎」編輯成冊,將其載入建築史冊。
詹天佑獎
1999年設立的「詹天佑獎」全稱為「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是中國土木工程設立的最大獎項。該獎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發展基金會聯合設立,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推動土木工程建設領域的科技創新活動,促進土木工程建設的科技進步,進一步激勵土木工程界的科技與創新意識。因此,該獎又被稱為建築業的「科技創新工程獎」。
「詹天佑獎」之所以出台於世紀之交,是因為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要求建築事業必須依靠不斷進步和創新進行變革,從而加快當代建築業科技創新體系的建立和健全。 首屆「詹天佑獎」頒發於新中國建國五十周年之際,共有橋梁、隧道、房建、鐵路、公路、港口、市政等21項工程獲此殊榮,囊括了86個參建的設計、施工、科研單位。
「詹天佑獎」公布後,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發展基金將向獲獎單位頒發「詹天佑獎」金像和獎牌、榮譽證書。
國家優質工程獎
該是我國工程建設的國家級質量獎,分為金質獎與銀質獎。由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承辦。通過對獲獎工程的表彰,鼓勵建設單位用全面、系統、科學、經濟的工程質量管理理念,組織勘查、設計、監理、施工等企業務實、創新,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提高工程建設的投資效益和各工程建設企業的經濟效益,引導各工程建設企業通過參與工程建設和創優過程,轉變工程質量管理和經營管理觀念,促進勘查設計質量、施工質量和監理質量全面提高和持續不斷的改進,推動工程建設行業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不斷提高。
國家優質工程獎評選范圍涵蓋建築、鐵路、公路、化工、冶金、電力等工程建設領域的各個行業,評定的內容從工程立項到竣工驗收形成工程質量的各個工程建設程序和環節,評定和獎勵(頒發獎牌和獎狀)的單位有建設、設計、監理施工等參與工程建設的相關企業。
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
「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是建設系統以社會力量辦獎形式設立的建設行業科學技術獎。設獎機構為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承辦機構為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決策機構為建設行業有關單位組成的獎勵委員會。作為建設行業科技工作的歸口司局,建設部科學技術司將對這一獎項進行扶持、規范、協調和指導。
設立「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的目的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建設科技創新,提升我國建設行業的綜合技術水平。根據國家《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的推薦范圍為:城鄉規劃、村鎮規劃、工程建設、城市建設、村鎮建設、建築業、住宅房地產業、勘察設計咨詢業、市政公用事業中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方法、新材料、計算機軟體等建設科技成果;引進、消化、吸收、開發、應用國外先進技術與產品;為行業服務的標准、規范、科技信息、科技檔案等科技基礎性成果;與決策科學化、管理現代化相關的軟科學研究成果;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推廣應用並取得顯著效益的科技成果;採用新技術、新成果完成的有示範作用的項目等。
推薦項目必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無權屬爭議,具備技術含量高、創新性強,以實現產業化或有產業化潛力,市場前景好,對行業共性技術有較大帶動作用等特點;完成單位必須具有國內獨立法人資格;兩個以上(含兩個)單位共同完成的項目,由第一完成單位與其它完成單位協商一致後推薦上報。已獲國家或省級科技獎勵的不予推薦。
該獎先由各地建設廳科技主管部門提出推薦意見和獎勵等級建議,再上報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辦公室。
擬授獎項目將在有關刊物和網站上向社會公示。自公示之日起60天內為爭議期,以廣泛徵求社會意見。獲獎項目公布後,由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頒發獎狀、證書和獎金。
綠色建築創新獎
「綠色建築創新獎」由建設部設立,由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負責實施,日常管理由建設部科學技術司負責。設立該獎的目的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建設事業可持續發展,加快推進我國綠色建築及其技術的健康發展。
「綠色建築創新獎」分工程類項目獎和技術與產品類項目獎。工程類項目獎包括綠色建築創新綜合獎項目、智能建築創新專項獎項目和節能建築創新專項獎項目;技術與產品類項目獎是指應用於綠色建築工程中具有重大創新、效果突出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
「綠色建築創新獎」每兩年評審一次,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本地的項目申報、初審和上報推薦。在此基礎上,由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建設部科學技術司內)組織評審並發布結果。「『綠色建築創新獎』評審專家委員會」由綠色建築領域的技術專家和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有關司局、行業學(協)會人員組成。通過評審的項目將在建設部官方網站公示,公示期為三個月。項目獲獎後,建設部將以行文形式公布獲獎項目,並向獲獎單位頒發《全國綠色建築創新獎》證書。「綠色建築創新獎」是一個全新的獎項。它的設立,將推動更多建築企業向公眾提供健康、舒適、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動的空間,同時實現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環保的「四節一環保」目標,最終構建「人——建築——自然」三者的和諧統一。
藝術類
這個就不統一說了,差不多有以下獎項:
梅花獎(中國戲曲最高獎)
金鍾獎(音樂)
金鷹獎(電視劇)
(以上三類,加上金雞獎(電影)並列為國家級藝術大獎)
廣告類
中國廣告長城獎 中國公益廣告黃河獎 中國互動網路廣告創意獎
中國廣告業界創意最高獎項,共進行包括平面、影視、廣播、戶外四大類,26個單項的評比。評出的年度全場大獎及各類金、銀、銅獎及入圍獎代表了中國廣告行業年度創意製作的最高水平。
中國廣告協會學院獎
金犢獎
金鴿獎
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 (算是國家級的吧,在大學里是會加分的)
(太多就不一一介紹了)
國家工程建設質量類
優質工程獎
國家優質工程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優質產品獎(簡稱國家質量獎)的一部分,是工程建設質量方面的最高榮譽獎勵。國家優質工程獎是工程建設行業設立最早、規格要求最高、獎牌制式和國家優質產品獎統一的國家級質量獎,評選范圍涵蓋建築、鐵路、公路、化工、冶金、電力等工程建設領域的各個行業,評定的內容從工程立項到竣工驗收形成工程質量的各個工程建設程序和環節,評定和獎勵(頒發獎牌和獎狀)的單位有建設、設計、監理、施工等參與工程建設的相關企業。
感動中國獎項
等等等等。。。。。
⑽ 有哪些世界聞名的攝影獎項
1、世界新聞攝影比賽
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PP)又稱荷賽,是1956年由荷蘭三位攝影家發起創立的基金會支持的,該基金會的宗旨是:「在全世界范圍內引起並增強人們對新聞攝影的廣泛興趣,傳播信息並加強國際間的相互理解。」
四十年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的規模在不斷擴大,每年都有數十個國家近萬幅作品參賽,比賽項目發展到9類19項,是世界上參與范圍最廣,最具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新聞攝影大賽。荷賽每年還常增設一些特別獎,如「匈牙利李斯特獎」、「奧斯卡·巴納克獎」等。
荷賽所涉及的題材的多樣性使其參賽及獲獎照片不但能基本涵括每年的重大事件,也能深入人類的日常生活,它的作品已成為人類所處的時代和歷史的見證。
2、哈蘇國際攝影獎
哈蘇基金會是由厄納和維克多·哈蘇捐贈的遺產於1979年建立的。基金會的宗旨是促進自然科學和攝影領域的科學教育和研究。該基金會每年都撥款資助眾多項目,其中之一就是每年一度的哈蘇國際攝影獎。
1989年,該基金會在瑞典哥德堡成立並向公眾開放了哈蘇攝影中心(哈蘇中心),該中心已經舉辦了一系列展覽和文化演講活動。值得一提的是,該中心還建有一個面向研究者和學生的攝影研究與參考書圖書館,收藏有包括歷屆哈蘇國際攝影獎獲獎者作品在內的豐富的圖片。
哈蘇國際攝影獎創辦於1980年,當前已經逐步成為一項國際攝影界重要的攝影賽事,主要宗旨是獎勵「一位公認的攝影師的主要成就」。該獎項由一批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攝影家和資深專家推薦3名候選人,最終得主則由哈蘇基金會董事會從3名候選人中選定。
3、普利策新聞攝影獎
開始於1917年的普利策獎由美國著名報人約瑟夫·普利策創立,主要分為新聞獎和文化藝術獎。
普利策逝後立下遺囑,將財產捐贈給哥倫比亞大學,設立普利策獎,獎勵新聞界、文學界、音樂界的卓越人士,該獎自1917年以來每年頒發一次。 85年來,普利策獎象徵了美國最負責任的寫作和最優美的文字。
特別是新聞獎,更是美國報界的最高榮譽。每一個希望有所作為的美國記者無不以獲得普利策新聞獎作為奮斗的目標。 普利策獎的評委由有成就的名記者組成。
當年的優勝者由評委審查、挑選,但評選結果需經哥倫比亞大學顧問委員會通過,並由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宣布。 首屆普利策攝影獎是1942年頒發的。此後,除1946年外,每年頒發一次。從1968年開始,攝影類增設了專題新聞攝影獎,獲獎作品通常由一組照片組成。
普利策攝影獎獲獎作品具有重要意義。不少美國人對於許多重大事件的深刻印象是由當年普利策獎獲獎照片形成的。事實上,許多美國人是通過回憶他們第一次看到這些影像時正在做什麼來記錄自己的一生的。
4、國家攝影大典
國家攝影大典是國家攝影一年一度、面向全球攝影人的年度盛典,是全球攝影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同時也是一年一度全球攝影人的思想盛宴。
一年一度的國家攝影大典,將對本年度涌現出來的全球攝影領域的大事件進行盤點;將對本年度涌現出來的影響全球的圖片進行評選和頒獎;將對本年度涌現出來的攝影事件進行多角度的剖析;將對下一年度及未來全球攝影發展趨勢進行分析、預測和展望。
2012年4月22日,國家攝影大典首屆盛典在中國北京勝利舉行,1200多人參加了本屆盛典,會議現場展出了1000多幅優秀攝影作品。盛典還對首批「達蓋爾獎」進行了揭曉和頒獎。
國家攝影大典是全球攝影人的尖峰盛會,每年將在不同國家或不同地區舉行。
5、達蓋爾獎
達蓋爾獎,是國家攝影大典的最高獎項,以照相機的發明人法國著名發明家、化學家和藝術家路易·雅克·曼德·達蓋爾(Louis·Jaque·Manteis·Daquelle)的名字命名。為了紀念他對人類攝影事業的貢獻,國家攝影大典把每年的最高榮譽獎定為達蓋爾獎。
(10)梅花獎獎杯擴展閱讀:
攝影簡史:
1842年5月5日,德國漢堡發生了一次大火,大火連燒了四天,比鷗烏和史特爾茨納二人奔赴火場,拍下了有關廢墟的許多照片,後來大多失散,僅存一幅。這次拍攝和這張照片是今天人們公認的世界上第一次新聞攝影活動和第一張新聞照片。
攝影術的誕生是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應運而生的,150多年來,它經歷了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低速向高速、由手工向自動化方向發展的過程,但萬變不離其宗,總也脫不開照相機和膠卷的傳統模式,代代相傳,直至今日。
100多年來,人們也一直在為尋求一種新的感光材料和更為方便實用的攝影方法而苦苦追求,以取代復雜、陳舊、落後的傳統攝影方式。
二十世紀末葉以來,伴隨著計算機在各個領域的迅速普及,數字時代已經來臨,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新的沖擊,應運而生的數碼相機,開拓了數字影像豐富的世界。
數碼相機的誕生,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攝影工藝和攝影體系,它不僅影響並改變著攝影業的經營觀念 、經營方法、管理及服務質量,而且導致每一位攝影工作者創作觀念、創作方法的更新。
可以說,數碼攝影是世紀之交攝影技術領域中的一次非常引人注目的革命。數碼攝影為新聞攝影、圖片等各類攝影開創了發展的新機遇,在新舊技術的轉型期,我們能否做出快速反應,及早切入,充分享受高科技給人類提供的創作愉悅,也是我們攝影工作者面臨的新課題。
數碼攝影的誕生,向傳統攝影發起了嚴峻的挑戰,迫使我們不得不從零開始,來認識數碼相機。而數碼相機就是由無數個0和1在計算機里或電子器件里排在一起。
通俗一點的講,數碼相機就是用電子元器件(一般是CCD或CMOS)替代膠卷作為感光材料並將其所攝物體記錄下來的圖像以數碼的形式保存在可多次重復使用的存儲卡中的照相機。
後邊的事情就交給電腦(也稱「電子暗房」)去完成。 現代社會進入了數字時代,隨著圖片處理的電腦化,傳遞方式的通訊衛星化,幅大量多的彩色化趨勢的發展,必將為新聞攝影帶來新的繁榮和發展,以嶄新的面目和姿態在信息傳播領域發揮新的獨特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