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東湖雲賞櫻花

東湖雲賞櫻花

發布時間: 2021-02-18 23:15:43

1. 武漢東湖的櫻花什麼時候開,花期多久,一定要具體

記得去年天氣很暖,三月十幾號花幾乎就全部開放了,到了三月二十多號再帶朋回友去(由於期間天氣變天了幾日)答,那個時候花就凋謝得差不多了。
武漢今年的天氣比去年還要暖,若近段時間天氣一直不大變的話,你說的那個時間估計應該會全部開放的。
最好去武大的網站上留意下相關信息
或是找武大的在校學生問問就是最好咯~

2. 東湖資料

武漢東湖風景區
東湖(17張)所在地區
湖北
面積
30平方公里
深度
最大深度4.66米,平均深度2.48米
容積
1.24億立方立米
成因類型
沖積淤積湖 武漢東湖風景名勝區位於武漢市城區的二環與三環之間,景區面積81.68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積33平方公里,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還是毛澤東同志在解放後除中南海外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東湖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區,每年接待中外遊客200萬人次,1999年還被國家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2000年成為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2002年又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東湖主要游覽點為寓言園,音樂噴泉,行吟閣,長天樓,九女墩,湖光閣,磨山新景區,武漢植物園,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藝術館等。周邊的著名大學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這些學校風景優美。著名的寺廟有古卓刀泉寺。 寓言園是全國第一座以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為題材的雕塑園,位於東湖聽濤區的南端,佔地4.4公頃,已建成「狐假虎威」,「愚公移山」,「自相矛盾」等十一組寓言雕塑。 行吟閣位於東湖西北岸中部的小島上,1955年修建,它四面環水,由荷風、落羽兩橋與陸路相連。閣名出自《楚辭.漁父》:「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閣系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高22.5米,平面呈正方形,三層四角攢尖頂,古色古香。行吟閣雄健俏麗,頗富民族風韻。閣前立屈原全身塑像,像高3.6米,基座高3.2米,造型端莊凝重,屈原翹首向天,款款欲步。 長天樓,是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宮殿式建築,1956年修建,為磚木水泥結構,翠瓦飛檐,分上下兩層,面闊七間,進深兩間。全樓可容納千人同時就餐品茗,遊人憑窗遠眺,碧波萬頃,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感。 九女墩,位於東湖西北小山丘上,相傳太平天國佔領武昌時不少婦女參軍,後清軍攻陷城池大肆屠殺,有女兵九人,壯烈犧牲。鄉人仰慕她們的英烈,將其遺骨合葬於此,因避清廷迫害,故不稱墳而稱墩。1956年,湖北省將此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湖光閣建於湖心小島上,由十里長堤與陸地相連,原名「中正亭」,1931年為紀念
蔣介石五十壽辰而 建,後改稱「湖光閣」。閣為三層六面,飛檐綠瓦,登閣四顧,遊船輕移,景象萬千。霧日,水天一色,湖光高閣,似蓬萊仙境,無不令人嚮往。 磨山位於東湖東岸,三面環水,六峰相連,山水相依,素有「十里長湖,八里磨山」之稱。山北有以楚文化為內涵的楚文化游鑒區;山南有以湖水地區植物為主的十三個植物專類園;西部山頭有紀念朱德為東湖題詞的朱碑亭。磨山景區從北開始,依次建有楚天極目、天台晨曦、常春花苑、朱碑聳萃等四景。是武漢市民假日休閑的好去處 東湖湖山秀美、岸線曲折,島渚星羅,磨山、楓多山、吹笛山,共34座山峰緊緊環繞東湖碧水。據統計,這里有雪松、水杉、樟樹共396種、300餘萬株,被人們稱為綠色寶庫,這里更是鮮花的海洋,奇花異卉比比皆是,一年四季香飄不斷,最具東湖特色的花卉梅花荷花、桂花等十幾種,其中梅花建有專門觀賞園林,面積800餘畝,園內培育種植了301個品種的近萬株梅樹,是中國第一大梅園。世界梅花品種進行了3次登錄,共登錄200個品種,其中東湖梅園就佔了142個。東湖在梅花、荷花的品種、科研成果、觀賞價值都居全國領先地位,故中國花卉協會將「中國梅花研究中心」與「中國荷花研究中心」都設在東湖。東湖還建有世界三大櫻花園之一的東湖櫻花園,全國第一座寓言雕塑園,以及鳥類的樂園——鳥語林等多種景園100多處。 東湖一年四季風情萬種,優美的自然風光使其春來山明水秀、鳥語花香;夏來萬人湖濱戲水,南國海濱風光;秋來楓葉滿山紅遍,桂花十里飄香;冬來萬千候鳥,滿湖覓食歡唱。 近年,東湖又新建成了楚風園、疑海沙灘浴場、親水平台、東湖新三景、劉備郊天壇等多處新景觀,其中疑海沙灘浴場為全國最大的內陸海沙泳場。還改善了風景區的配套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和娛樂設施,構成了景區內游、行、吃、住、娛、購一條龍的完善體系,在發展大東湖景區的同時,形成了有區域特色的聽濤水上娛樂游覽區、磨山楚文化游覽區、落雁生態休閑游覽區,以及環東湖文化景觀群等。 1982年,東湖以武漢東湖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生態特徵
東湖處於富營養化狀態,並向嚴重富營養化發展,超標參數是總磷、凱氏氮和生化需氧量。湖中浮游動植物、底棲動物及水生植物不僅種類繁多,而且數量大,為漁業養殖提供了豐富的餌料,湖區年漁獲量在千噸以上,此外,湖濱淺水帶還有蓮藕、菱角及其他經濟作物生長,是武漢市魚類等的副食品基地之一。東湖魚產量的水平在1972年以前是相當低的,72年以後採取合理放作、提高捕撈效率等措施,漁獲物逐年上升,80年代後魚產量達1000t以上,東湖的漁獲物中絕大部分是人工放養的魚類,湖裡自然繁殖或從長江經青山港進入湖區的非放養魚類僅占很少。
形態描述
東湖形似眾多湖叉的倒「U」,包括東湖、沙湖和青山港所構成的東湖水系的主體,它由多個子湖組成,全湖岬灣交錯、湖岸曲折,大小岬灣120餘個;面積33 km2,容積1.24億立米,平均深度2.48米,最大深度4.66m,湖泊直線長度11.5km,最大寬度8.1km,平均寬度2.9km,岸線全長11.5km;南部主要由泥盆系石英砂岩、粉砂質細粒砂岩及細礫砂岩組成,湖東西崗狀平原由棕黃色或黃褐色粘土、砂質粘土組成,西北部沖積、淤積平原由砂、亞粘土及淤積泥質粘土組成;東湖原為敞水湖,通過青山港與長江連接,其水位變化受漲落的制約。
交通
地圖中央區域即為武漢東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東湖風景區地處武漢市城區,機場、車站、碼頭與景區毗鄰,交通便捷,距武昌火車站8公里,距長江武漢關碼頭12公里,距武漢天河機場30公里。 市內交通:有10多路公交車通達東湖風景區,其中直達東湖磨山景區的公交車有515、402、401、413路;直達東湖聽濤景區的公交車有8路電車、14、537、578、605、701、712、411、108;景區內配有索道、電瓶車等特色交通工具。
編輯本段福州東湖
福州東湖曾經是一個比福州西湖還大的湖,現已消失。東大路還有一個叫東湖賓館的,恐怕福州人已經把東湖遺忘了。 在晉代 東湖比西湖還大 。在福建省文史研究館館長盧美松的指點下,咱翻開了《閩都記》。書中卷之十五記載,「晉太康三年設郡……坊城外鑿東西二湖,周逥各二十里,引東北諸山溪水注於東湖。東湖隔龍腰諸山,在西湖東北,故名。東北諸鄉俱名湖堘。浮倉山之西有亭,尚呼湖前亭雲。」 書中說的是,晉太康三年,即公元282年,郡守嚴高修築子城時,開鑿東西湖,將東西北諸山的溪流聚此,用於灌溉周圍農田。宋慶歷中,東湖漸淤。到了淳熙年間,這里都成了民田。這書中還寫道,「東湖既湮,賴此港浦橋梁,導東北諸水以達於東門也。東北諸鄉俱名湖堘。」盧館長說,湖堘的意思是湖邊小道的意思,從地圖上也可看出,當時湖堘是東湖東面湖上。 盧館長還拿出了《福建省歷史地圖集》。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在晉代,東湖比西湖的面積還大,東湖的分界大約在今天的龍腰、溫泉支路,從現在的琴亭湖周圍延伸至東湖賓館周圍的位置,連今天的屏山公園、溫泉公園都被覆蓋在內。「今天的東湖賓館也是河水流過之地,由此得名。」只不過當時的東湖還是在城外。東湖的范圍從晉代以後就不斷縮小,積淤成了平陸。到了清代,隨著城區的擴大,東湖已成了城內一泓小湖泊了。 那如今,我們還能找到東湖的蹤跡嗎?在龍腰,似有一片孤山,但山下唯有福飛路車水馬龍。尋湖堘,也不見當年波光粼粼的湖面。只有一公交站叫湖堘站,附近的居民說,從不知與古東湖有關。 盧館長介紹,福州是個海灣盆地,因為河水不斷向下沖刷,泥沙淤積,古代的東湖湖面上形成了許多陸地,湖也被分成了許多池塘。同時,閩王王審知在福州建立政權後,為了擴建城池,在城外築攔河壩,讓湖水改道,越來越多的泥沙淤積,東湖逐漸消亡。 東湖的「後代」成了大大小小的池塘,其中有個叫泉塘的。屏山公園內一座泉塘橋,被一片竹林圍繞著,橋下的水被一片綠草地所代替,而橋上的一副對聯引起人的無限遐想:「叢竹引清風,小橋俯流水。」 不過,盧館長告訴咱:「福州市這次開鑿琴亭湖,算是恢復了東湖的一部分。」咱還從有關部門那了解到,規劃建設中的琴亭湖,南起規劃中的三環路,北至南平路,西至福飛路,東至羅漢山。佔地面積474畝,其中湖區面積285畝,與左海公園相當,平時可供市民賞玩觀光,洪水來臨時將作為蓄洪區,以減少五四北的洪澇災害。
編輯本段南昌東湖
東湖位於南昌市區中心,湖面約13公頃。自唐以來,東湖即為著名風景湖。明代以後,分成東、西、南、北四湖,有橋涵相通。東湖之中有三座小島,俗稱三洲即百花洲。現有九曲橋、百花橋及海成堤(亦稱「蘇翁堤」)跨湖通洲,洲上有「水木清華」館、中山亭,百花洲亭,蘇圃和文物廣場等名跡,歷史上的東湖書院、東湖書畫會、南昌行營都設在這里。 自唐代以來,名人學士吟誦東湖的作品甚多。如李紳、杜牧、黃庭堅、辛棄疾、歐陽修、文天祥等古代名人,都留下過贊頌南昌東湖的詩文。 南北朝雷次宗曾在《豫章記》文中記述:「東湖,郡城東,周回十里,與江通。」唐代觀察使韋丹曾組織民工在南昌東湖中築堤栽柳,時稱韋公堤,又名萬柳堤。那時的百花洲,即南昌東湖畔之洲,是因為洲上遍長奇花異草而得名。唐代洲上百花爭妍,東湖水光瀲灧、荷花滿湖,堤上萬柳成行,美不勝收。唐詩人李紳曾寫詩贊道:「菱歌罷唱鷁舟回,雪鷺銀鷗左右來。霞散浦邊雲錦截,月升湖面鏡波開。魚驚翠羽金鱗躍,蓮脫紅衣紫摧。淮口值春偏悵望,數株臨水是寒梅。」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文人歐陽修曾寫過一首五絕詩:《酬聖俞百花洲》。宋代詞人向子堙在其《蝶戀花》詞中,也有「百花洲老桂盛開」之句。 南昌東湖(18張) 南昌東湖百花洲上的清代石碑
到宋明代,東湖百花洲更名揚天下。那時洲上樓閣亭台有十多處,湖光洲景美如畫。宋代隱士蘇雲卿曾在百花東洲灌園植蔬,後人稱這里為蘇翁圃。著名的豫章十景,便有二景即「東湖夜月」和「蘇圃春蔬」在百花洲。南宋時,豫章節度使張澄在百花洲上建「講武堂」,演習水軍。況志寧有詩寫道:「講武亭前水四流,游蜂飛蝶滿芳洲,西風戰艦知何處,贏得斜暉伴白鷗」,可見那時百花洲上蜂蝶飛游,花草之繁盛。明代戲劇家湯顯祖也曾登洲游湖並賦詩一首:「茂林修竹美南洲,相國宗侯集勝游,大好年光與湖色,一尊風雨杏花樓。」 俯瞰南昌東湖
東湖百花洲之衰落應在清代之後。清代這里成為貢院所在地,原古建築已遺跡漸消。清乾隆年間,江西布政使彭家屏書「百花洲」三個大字,鐫為石碑,後碑殘破。1932年這里辟為湖濱公園,1946年4月被改名介石公園。1950年7月,更名為八一公園。建國以來,人民政府種樹修堤,淘浚湖泥,建造亭台及曲橋,使這里成為人民群眾休憩之所。 另外,東湖又是南昌市一區行政區劃的名字——東湖區。
編輯本段紹興東湖
東湖是紹興的著名勝跡,號稱「天下第一盆景」 東湖,原是青山。兩千多年前,秦始皇南巡至會稽(即現在的紹興),在這里車喂馬,所以稱這里的山為「佔山」,民間又稱「箬簣山」,當年這里山上多青石, 紹興東湖
此石堅而硬、用途很廣。從漢代開始,這里就成為採石場,到隋朝,開採的規模 更大。久而久之,靠一代代採石工的辛勤勞動,這么大的青石山被鑿去了將近一半。隨著時間的推移,採石場內,岩中泉水湧出來,河水從外溢進來,由場而成湖,湖內碧波盪漾,這就是今天的東湖。清朝末年會稽人陶睿宣宣見到此地風景奇秀,便築了湖堤,將湖水與河一分為二。堤外是貫通浙江東部的浙東運河;堤內便是是東湖了。一百多年來,東湖經過許客人的修飾,成了—個巧奪天工的山水大盆景。 東湖有奇石、石石有奇景;東湖多深潭、潭譚見清影。遊客們不妨坐烏篷船去體味—下。 繞過筆架山。迎面的石壁上刻有郭沫若的詩,是1962年郭沫若游覽東湖所寫下的,詩曰「箬簣東湖,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難通。大舟入洞、坐井並觀空。勿謂湖小,天在其中。」小船劃進陶公洞、洞內水色呈黛綠色、手插水中,會感到特別清涼;仰起頭來,會有幾滴小水珠凌空飛落而下。讓我們看看洞頂的天空吧,真象是坐井觀天;船槳擊水,如同在一個巨瓮中擊掌。聲音奇妙。 從桂嶺向北,走過秦橋,這橋也有幾千年歷史了,從橋名上就可以得知。往東,漫步在白玉長堤上,東湖奇景可以細細品味。這里,景隨步移,看岩石,形狀怪異,有的壁立數十丈,鬼斧神工;有的相對而立,就像石門;有的曲折有致,狀如石洞。這都是古代採石工留下的不可再造的藝術精品。東湖門口有一副對聯:「此是山陰道上,如來西子湖頭。」活脫脫寫盡東湖的美景。 東湖陶社紀念室,是紀念紹興先賢陶成章的。陶成章是紹興縣陶堰人。孫中山、陶成章、徐錫麟、魯迅等人都到過東湖游覽或商議大事。陶成章遇難後、紹興人民就在這里建造「陶社」以作紀念。1918年6月,孫中山先生曾專程到過陶社紀念陶成章,並攝影留念。
編輯本段臨海東湖
臨海東湖,位於浙江台州臨海市區之東。 開鑿於北宋,湖面平波十頃,亭台如畫,中懸洲渚,堤隔橋連,春風秋月,流光溢萌,芳香四溢,湖光山色,交相輝映。 臨海東湖之名,以緊臨台州古城牆東側而得,原為城北白雲、山宮數溪匯合處。此湖的歷史也是有些來頭了,據說是在宋熙寧四年(1071)時,由郡守錢暄開鑿而成。南北長近500米,東西寬約150米。
湖分前湖和後湖,湖中有洲渚。洲上多亭閣,前湖月堤上「浣月洲」居全湖中心,後稱「樵雲閣」。其南又有湖中洲,洲上建有「湖心亭」。亭閣三層,飛檐八出,高瓴流瓦,翹角滴翠,氣度宏偉,構造精巧,為全湖覽勝之佳處。古今的游者在此留下頗多詩詞對聯,有「四壁雲山天上下,一亭風月水中央」、還有「四面軒窗宜小坐,一湖風月此平分」。九曲湖橋東側有「半勾亭」,單層六角,以六石柱擎撐水中。後湖樵雲洲上原有榮祿祠、文昌閣、逢源樓等。今尚寸逢源亭,長石平架,護以欄板.橋孔溝通東後湖與西後湖之水,意為左右逢源。西後湖北側又有一洲渚,廣約0.6公頃, 1983年辟為「兒童公園」。
東湖位於臨海古城東側,開鑿於北宋年間,原為水軍泊船屯兵之所。北宋熙寧四年(1071),台州郡守錢暄疏浚拓建而成湖,並辟為園林。近年,臨海市政府又參照歷史風貌,對東湖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使這千年古園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自宋以降,東湖代有浚修。尤其是清康熙十八年(1676)和同治十年(1871),是台州郡守鮑復泰、劉璈先後兩次修繕後,規模甚為可觀,成為台州園林之首。清文人俞樾有語雲:「杭州有西湖,台州有東湖。東湖之勝,小西湖也。」 東南入口為依水山莊,因杜甫詩句「名園依綠水」而得名。內有紀念錢暄和錢氏家族的建築,俗稱「錢園」。
編輯本段鳳翔東湖
東湖:在陝西省鳳翔東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西部鳳翔縣縣城東部,渭河支流湋河上游。有內外二湖,內湖為蘇軾任鳳翔府判官時疏浚,外湖是清光緒年間開鑿,統稱東湖。湖中建有洗硯亭、君子亭、春風亭、鴛鴦亭等,外湖建有山莊、苗圃、荷塘等。系城區風景湖。 鳳翔在夏代以前稱雍州,唐代時改為鳳翔府。東湖和鳳翔的歷史一樣悠久,相傳周文王元年瑞鳳飛鳴過雍,在此飲水而得名,周人認為是祥瑞之兆,故名「飲鳳池」。北宋時,大文學家蘇東坡在鳳翔府任簽書判官時,倡導修築擴建飲鳳池,植細柳,栽蓮藕,修築君子亭、宛古亭、喜雨亭等秀麗的亭台樓榭。因距府城東門只有二三十步遠,又改名為東湖,延續至今,已經有近千年歷史。蘇東坡在修鳳翔東湖之後二十年,蘇東坡又在杭州修建了西湖,因而東湖與西湖稱姊妹湖,人言西湖的水,東湖的柳。 湖內水荷交融,湖岸古柳搖曳,奇石林立,翠竹成群,亭台軒榭,布局精巧,曲徑通幽,建築古樸典雅。湖心景區以「君子亭」為核心,湖面相通巧分為三,亭榭棋布四周,岸渚交映成趣;觀小嬌亭,精巧玲瓏,看「鴛鴦亭」,煞似鴛鴦戲水;置會景堂,可品茗觀景,臨風懷古;登一覽亭,可遠望終南,近看雍山雍水,一景一物,別具匠心。 東湖自然景觀獨特,人文景觀見長,蘇東坡修築的鳳翔東湖,既給東湖留下了賞心悅目的美景,也為後人留下了一大筆寶貴的文化財富。他在東湖和為東湖而寫的詩文共有一百八十多篇,其中千古傳唱的名篇就有《喜雨亭記》、《凌虛台記》、《鳳鳴驛記》、《思治記》、《凌虛台詩》等。藏有蘇軾、梅、蘭、竹、菊手跡石刻,有歷代文人墨客詩詞石刻一百五十餘通,詩文書畫、亭廊閣壁,給人以古樸典雅,恢宏壯闊,博大精深之感。特色景點有凌虛眺遠、岸柳飛雪、石螭吐甘、滄浪瀑布、曲橋觀魚、斷橋敘史、喜雨懷蘇、洗硯直諫、君子弔古、蘇祠仰象、墨海攬勝、牡丹爭艷等 現在,東湖有景點二十餘處,湖面五萬七千六百多平方米。集亭、谷、樓、閣、廊、堂等古代建築精華於一處,是一座典型的北方歷史性園林。
東湖大門
東湖北大門創修已久,建國初期只余牌坊一座。1985年縣人民政府決議恢復修建東湖北大門。經省內外多位專家考證研討,以宋代建築風格恢復。當時的陝西省省長李慶偉為東湖北大門題寫了匾牌。
東湖北門
就是功德牌坊,創修於公元1519年,當時我國園林建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格局,北門是必備之景。時任鳳翔知府的王仁,為完備東湖園林景色,創修了牌坊,並親筆題寫了「東湖靜影」四字牌匾。在北門之左,有個張口吐水的石龍頭,叫「蒼石螭」,這是東湖水流的源頭。蘇東坡「東湖」詩中寫的「但見蒼石螭,開口吐清甘,借 腹中過,胡為月眈之」的蒼石螭,就指的是它。
函隕石
據《資治通鑒》記載,漢武帝劉徹征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八十九年,有隕石墜落鳳翔府城內,蘇東坡修東湖後,人們因為這塊隕石極象鳳凰翹首之勢,就將這塊隕石移置到東湖岸邊,取其「鳳凰照影」之意,遂成為東湖一個景觀。
斷橋亭
斷橋亭初創在宋代之後。因為蘇東坡四十六歲時修杭州西湖,湖上建有「斷橋亭」,後世人為經念蘇東坡,也在鳳翔東湖內修建了「斷橋亭」。
君子亭
君子亭為蘇東坡所創修。為什麼要給亭取名「君子」呢?這里還有幾個典故。 遠在宋代之前,東湖之中就栽種有荷花蘇東坡又有「寧可食無魚,不可居無竹」的習慣,亭子修好之後,他又在亭畔栽了幾百桿竹子。荷花又稱蓮花。在古人眼裡,蓮花和竹子都是君子。和蘇東坡同時成的周敦頤,在「愛蓮說」中就說蓮花是「花之君子者也,出污泥而不染,濁清漣而不妖。」而竹子更是具有「中虛外直,圓通有節」的君子風范。蘇東坡亭子修成,使「亭已凈直,不蔓不枝」的荷花、「圓通有節」的竹子和亭中的人形成對照。荷花、竹子都有君子之笱,百蘇東坡也以君子自許,因此給亭子起名「君子亭」,取花、竹、人「三君子」之意。
宛在亭
宛在亭也為蘇東坡創建。清乾隆19年,太守朱偉業在《宛在亭記》中就有:伊人宛在秦詩也。 詩經秦鳳中有一首詩:「蒹葭(間加)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回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給亭子取名「宛在」,就是取這首詩中「伊人宛在」的意思,表示對蘇東坡的懷念之情。
春風亭
春風亭是清同治年間鳳翔知府蔡北槐創修。取名春風亭,是為了贊揚蘇軾在鳳翔時的政績如 過春風,給鳳翔人民帶來了春風一般的溫暖。 在明、清時代,春風亭是達官貴人和文人墨客宴賓會友的地方。在這里擺桌酒席招好友同飲,或由此登上小舟,盪漾於湖心,確是一樁樂事。因此,宛在玩月,春風亭盪舟,成為當時游歷東別有用心的一樁勝事。南來北往來這里游歷的詩人墨客,也給東別有用心留下了許多膾多炙人口的詩句。宛在亭玩月,是東湖一大盛景。
鴛鴦亭
鴛鴦亭是清周海十年鳳翔府西鳳營參將常瑛,受知府委託而創建,取義在於紀念蘇東坡夫婦。因為蘇東坡在鳳翔為官時,曾攜夫人王弗一同前來。王弗知書達理,非常賢惠,為鳳翔人所稱道。因而後人就修了這座亭子,紀念他們夫婦。
會景堂
原址在鳳翔南溪,創建頗早,原名會景亭,創建人和具體創建時間都無法考證。蘇東坡在鳳翔為官時,曾將此亭向西遷移。清光緒二十四年,知府得其煒將會景亭遷入東湖,並改名為「會景堂」。會景堂是東湖一大勝跡,因它的堂式建築形式,成為文人墨客飲酒暢懷,宴友會賓的好地方。
一覽亭
一覽亭在東湖東岸,是東湖景點中最高的建築。可觀秦嶺山脈中的太白山,近可觀雍城全景,俯可瞰東湖全貌,尚逢暑天一蹬此亭,則涼風習習,酷熱頓消,實為遊人騅足覽勝的好地方。一覽亭初建於清道光二十五年,距今已經一百五十多年,為當時知府白維清創修。
http://ke..com/view/1982.htm詳細請參考!

3. 東湖的櫻花只有櫻花園里才有嗎怎麼聽說還有門票

武漢兩個大片的櫻花觀賞地都是要買票的,武漢櫻花園要40還是50的一點都不劃算,還不如去武大看,只要10塊錢,就是人太多了。

4. 深圳東湖公園櫻花什麼時候開

四月初已經盛開,這幾天天氣不錯,開的正艷,這幾天去賞櫻花很是最佳選擇,因為是周一很多人要上班上課,錯過了人流高峰期,清明節人流會加大,那是會顯得擁擠。

5. 武漢東湖哪裡可以看櫻花

東湖磨山

武漢的櫻花一般是3月中旬開放,3月底4月初是鼎盛時期。看櫻花的地點比較多了,除了武大有之外,東湖磨山、晴川閣、西北湖廣場、堤角公園、首義廣場和青山公園等都可以看到櫻花。


參考資料:1.http://jingyan..com/article/00a07f38a5e95482d128dc78.html

2.http://ent.fdc.com.cn/shzn/640783.shtml



6. 去武漢東湖看櫻花要預約嗎

東湖櫻花園不用預約,武漢大學看櫻花需要提前預約!滿意請採納!

7. 武漢東湖磨山櫻園的觀賞經歷

3月20日-4月中旬 盛花期 花朵如雲,溢彩流光。
時值櫻花浪漫時,這個小長假,櫻花是最美的風景,加之天氣晴好,江城自然迎來無數「追花族」,昨天的遊客比前天還要多。高鐵遊客到武漢賞花來了,也帶動了武漢人賞櫻的熱情;一個人賞櫻不寂寞,因為身邊有那麼多賞花人相伴;當然了,一個大家族一同去賞櫻最是熱鬧,不僅僅看到了櫻花之美,而且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
鄭州李先生一家三口的武漢一日游——
櫻花之美 讓人忘了「行路難」
在武漢大學櫻花大道上,記者遇到了專程從河南來漢賞櫻的李先生一家。
李先生是河南鄭州人,在銀行做主管。和李先生的聊天中,記者得知,這次的櫻花之旅,本是計劃外的事情。因為他自己在湖北大學讀MBA,已看過櫻花。這次恰逢畢業契機和清明小長假,臨時決定帶著全家一同遊玩武漢。由於時間緊湊,一天的時間硬是被李先生切割成了N個小部分,爆滿的行程讓記者目瞪口呆。
為避免堵車,他們選擇了離戶部巷不遠的大東門附近的某經濟型賓館作為住處,這里離戶部巷美食街和返程的武昌火車站都非常方便,打的僅需十來元。昨天一大早,一家人直奔戶部巷過早。
因為帶著孩子出行,出遊的首站選擇了武漢極地海洋世界。他們打的去盤龍城,沒想到旅遊高峰期,的士很難打,半天才攔到車。
他們在武漢極地海洋世界呆的時間很短。中午時間,李先生一家選擇了漢口的江漢路步行街吃飯。
對李先生而言,一天行程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就是賞櫻。在從江漢路前往武大的途中,李先生一家就深切感受到了武漢的大和武漢的堵。「上橋堵,下橋堵,拐彎堵,直行堵」,李先生說,坐在的士上幾乎崩潰,差點准備放棄最為重要的櫻花之行。
到了武大,校外人山人海,校內也是步履艱難。櫻花之火,這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還好,櫻花的美讓一家人忘記了行程的艱難。
在和李先生告別的時候,李先生的妻子劉小姐告訴記者,旅遊高峰期交通出現擁堵,遊客也理解。總體來說,除了交通上的些許不愉快,其它的行程其實非常順利和開心,希望武漢越來越美。
小長假第二天,江城迎來近百萬名遊客——
東湖櫻園遊客達10萬 創歷史新高
金報訊 記者艾卿 通訊員齊君報道:昨日天氣適宜出行,記者從武漢市旅遊局獲悉,全市昨天接待遊客99.58萬人,約是小長假第一天的三倍,其中磨山景區接待量又創新高,全天接待賞櫻遊客10萬人,是東湖磨山景區建園以來單天最大接待量。
昨日上午9時許,東湖櫻園內已經是人頭攢動。花如海,人如潮,櫻花樹下坐著的是歡樂暢談的家庭遊客,花溪和湖邊是長槍短炮的拍客,武漢大學的櫻花大道上往來的是打著五顏六色小旗的旅行團。據東湖櫻園工作人員介紹,市內踏青賞櫻的遊客和來自廣州、深圳的賞櫻遊客匯合一起,形成賞櫻大軍,全天接待賞櫻遊客10萬人,創下歷史新高。2012年東湖櫻花節,最大的單日接待量是8萬人。
為何昨日遊客量劇增?據武漢市假日辦介紹,全國各地特別是珠三角地區來鄂「賞花團」,強力帶動著武漢及周邊地區旅遊,武大及東湖風景區呈現出一片火爆景象。由於外地遊客大都是第一天抵漢,第二天才出來遊玩,因此昨日各大景區出現「井噴」的現象。
「父母是根線,綁著一家人」——
13人大家庭齊聚武漢
昨日,記者在東湖櫻園遇到李婆婆,他們整個家族一起出動賞櫻,大家說說笑笑,好不熱鬧。「我們真是扶老攜幼來遊玩,年齡最大的快90歲了,最小的只有2歲。」李婆婆告訴記者,「女兒專程從深圳趕來了,兒子工作忙,沒法從北京趕回,只好讓兒媳帶著孫子回來了。」
李婆婆有姐妹3人,她排行老三,老大快90歲,老二也有85歲,各自的小孩也成了家,是一個大家族。昨日上午,家住漢口江漢路的李婆婆和12名親戚一起掃完墓後,大家決定到東湖來賞櫻花。「我們三姐妹都成空巢老人了,平時,兒女們都在深圳、北京、上海等外地工作,我們的生活由保姆們照顧。業餘生活有些單調,看電視是最多的。」李婆婆告訴記者,「不管兄弟姐妹走到哪兒,父母就是綁著我們的線,清明節是一定要到一起的。」

8. 去武漢東湖賞櫻花需要買門票嗎

不需要

祝你玩的愉快

東湖很有趣

9. 今年武漢東湖櫻花園的櫻花什麼時候開啊

按照這個天氣來說的話,估計得到三月下旬,如果天氣突然變暖的話,花期會提前。一回般答20度左右天氣維持一個星期就會開花!到時候你推算一下。
二七路沒有直達的公交車,一般得專車
(二七路乘坐577路到傅家坡下車,轉413路或者401路東湖磨山)
(二七路步行至二七路西站乘坐608路到廣八路轉乘坐413路至東湖磨山)
PS:東湖櫻花園的門票不要錢,但是進磨山公園要門票,一般是30元以內。

10. 武漢東湖櫻花的最佳賞花時間

一般三月底四月初,最旺盛是在3月底到清明節前,如果氣溫高會提前一點,但不會早於專三月中旬,15年根據屬現在的情況看,還是屬於正常的范圍不會提前,所以你清明節的話會有櫻花,門票不清楚了,好象60,因為磨山是60,櫻花園屬於磨山景區的一部分.

熱點內容
牡丹江雪鄉天氣 發布:2025-05-25 17:08:11 瀏覽:131
盆栽用細土 發布:2025-05-25 17:08:04 瀏覽:305
藍色櫻花的花語是什麼 發布:2025-05-25 17:07:11 瀏覽:756
牡丹江市長安小學 發布:2025-05-25 16:53:49 瀏覽:614
貴港盆景 發布:2025-05-25 16:53:11 瀏覽:747
牡丹江岐黃國學書院 發布:2025-05-25 16:50:01 瀏覽:679
廈門櫻花山莊 發布:2025-05-25 16:49:32 瀏覽:867
一朵傘植物 發布:2025-05-25 16:49:28 瀏覽:377
大冢愛櫻花 發布:2025-05-25 16:49:20 瀏覽:784
12月花卉 發布:2025-05-25 16:47:01 瀏覽: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