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雪泡梅花

雪泡梅花

發布時間: 2021-02-14 12:57:06

A. 雪泡瘦為什麼擠出來的是水

1、
《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凄凄滿別情。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春宿左省》杜甫
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夜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相思》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

2、《初夏睡起》楊萬里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渭川田家》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句隹]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山亭夏日》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
3、《秋夕》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山居秋暝》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劉長卿
古台搖落後,秋入望鄉心。野寺來人少,雲峰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秋夜曲》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子夜秋歌》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

4、《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終南望余雪》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塞下曲》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冬夕》岑參
浩汗霜風刮天地,溫泉火井無生意。
澤國龍蛇凍不伸,南山瘦柏消殘翠。
---------------------------------------------------

5、《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螟》)

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6、<終南望余雪> 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
7、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玉階怨》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秋浦歌其十三》李白
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

《月下獨酌》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

8、《詠水》
張文琮
標名資上善,流派表靈長。地圖羅四瀆,天文載五潢。
方流涵玉潤,圓折動珠光。獨有蒙園吏,棲偃玩濠梁。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唐·李白)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
9、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唐·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
10、
長安新柳
陳光
九陌雲初霽,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
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一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


崔櫓
風慢日遲遲,拖煙拂水時。惹將千萬恨,系在短長枝。
骨軟張郎瘦,腰輕楚女飢。故園歸未得,多少斷腸思。

題柳
狄煥
天南與天北,此處影婆娑。翠色折不盡,離情生更多。
雨余籠灞岸,煙暝夾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繼得么。

青門柳
白居易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
11、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中秋月(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

12、《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送別》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但去莫復向,白雲天盡時

《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 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13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B. 宋朝的夜市冷飲是什麼 名稱啊···

尼瑪,你家宋朝有夜市。古代基本沒有夜市,晚上熱鬧的地方就青樓和妓院,集市都在白天。而且集市上沒有什麼冷飲。冰是奢侈品,貴族才有,而且是憑冰票配給。想買都很難買到。

C. 冰激凌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中國人
早在3000多年前抄,聰明的襲中國人就已經利用天然冰在夏天消署。周朝的時候,政府里有專門負責取冰、用冰的官員——「凌人」。唐朝時,京城長安出現了專門靠冰發財的商人。一本叫《杜陽雜俎》的書里,詳細記載了當時製造冷飲的方法。到了宋朝,冷飲的品種很多,比如「雪泡豆兒水」、「雪泡梅花酒」等等。這時還出現了果汁摻奶汁,再放上冰塊製成的冷飲佳品。元世祖忽必烈時,政府開始了冰激凌的生產。為了保守製作工藝的秘密,王室以外的人禁止製造冰激凌。馬可·波羅千方百計得到了製造冰激凌等冷飲的工藝方法,並將它帶回義大利,隨後傳到英法等國。14世紀初期,歐洲也出現了雪糕等冷飲。

D. 宋代茶文化的宋代的茶飲料行業

宋代飲料統稱涼水,由多種原料製成,茶水只是其中的一種。但以茶肆為名的飲料店中,卻是諸種涼水皆賣。
宋代的茶飲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單純的茶飲,只以一種茶葉點泡而成,一類是混合茶飲,將茶葉與其他多種物品混合在一起,擂碎後,或沖泡或煎煮而成。
茶肆中四時賣奇茶異湯,冬月添賣七寶擂茶、饊子、蔥茶,或賣鹽鼓湯。暑天添賣雪泡梅花酒,或縮脾飲暑葯之屬。
除了茶肆、茶坊、茶樓在固定的地方專門賣茶水等諸種飲料外,北宋汴京至夜半三更還有提瓶賣茶者,蓋都人公私營干,夜深方歸也,南宋時杭州則在夜市於大街有車擔設浮鋪,點茶湯以便游觀之人,為深夜仍在活動、遊玩的吏人、商賈或市民提供飲茶服務。已另外在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門點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點送鄰里茶水,倩其往來傳語。大為便利市民的日常生活。
南宋劉松年繪有茶畫《若園賭市圖》,從畫面上看是賣茶沽若者之間在鬥茶競賣。畫中有四個提茶瓶的男子在鬥茶,一位手持茶碗似乎剛剛喝完正在品味,一位正在舉碗喝,一位左手持茶瓶右手拿茶碗正在往碗中注茶湯,一位則是在喝完茶後抬起右手的衣袖擦嘴。四人的右邊,一個男子站在茶擔邊,左手搭在茶擔上,右手罩在嘴角上正在吆喝賣茶,茶擔一頭貼著上等江茶的招貼口畫面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個手拿茶瓶、茶碗茶具的男女,一邊在往前走,邊同時又在回頭看著四位鬥茶的人在鬥茶。畫面中提茶瓶的賣茶人身上都帶著雨傘或雨笠,挑茶擔人的茶擔上也有一個防雨的雨篷,說明這些賣茶者主要是在露天的大街小巷、瓦市勾欄中賣茶的。整幅畫面表現了宋代茶肆生活的一個側面,反映的是市民階層的賣茶、飲茶生活。

E. 古代怎麼有冰

最早冰製冷飲起源於中國,那時帝王們為了消暑,讓奴隸們在冬天把冰取來,貯存在地窖里,到了夏天再拿出來享用。大約到了唐朝末期,人們在生產火葯時開采出大量硝石,發現硝石溶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可使水降溫到結冰,從此人們可以在夏天製冰了。以後逐漸出現了做買賣的人,他們把糖加到冰里吸引顧客。到了宋代,市場上冷食的花樣就多起來了,商人們還在裡面加上水果或果汁。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漿和牛奶,這和現代的冰淇淋已是十分相似了。

窖冰

舊時傳統歲時風俗。亦稱「藏冰」。我國北方夏日暑熱,冬日結冰,故有於冬季藏納冰塊於冰窖以供來夏使用的風習。此俗起源甚早,《詩經》中即有記載,且多行於宮廷、官府。古代有專門管理此事的官吏,並建有窖冰的「冰井」。宋高承《事物紀原》雲:「《周禮》有冰人,掌斬冰,淇凌。注雲:凌,冰室也。其事始於此。《鄴城舊事》有冰井台。《魏志》雲:建安十九年,魏王曹操造此台以藏冰,為凌室,故號冰井。《宋朝會要》曰:建隆三年,置冰井務,隸皇城司也。」清代冰窖分三種:官冰窖,府第冰窖,商民冰窖。

每到十一月三九、四九天,即有伐冰、藏冰之舉,頗屬盛事。清《會典》「工部都水清吏司藏冰」條雲:「凡伐冰取諸御河……歲以冬至後半月,部委司官一人,募夫伐冰,取其明凈堅厚者,以方尺有五寸為塊。凡納冰,紫禁城內窖五,藏冰二萬五千塊;景山西門外窖六,藏冰五萬四千塊;德勝門外窖三,藏冰三萬六千七百塊,以供各壇廟祭祀及內廷之用。德勝門外土窖二,藏冰四萬塊;正陽門外土窖二,藏冰六萬塊,以供公廨……設暑湯之用。」民國時仍有此俗。

溜冰

傳統冬令戶外娛樂活動。流行在北方大部分地區。舊時的冰鞋一般是鞋底縛有鐵條,也有木板上裝鐵條然後縛到鞋上。溜冰除「速滑」以外,尚有「蘇秦背劍」、「金雞獨立」、「鳳凰單展翅」等花樣。此外也有不穿冰鞋只用本身穿的鞋或穿老頭樂毛窩溜冰的,也叫「滑擦」。《帝京歲時記》:「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屐皆有鐵齒,流行冰上,如星馳電掣,爭先奪標取勝,名曰溜冰。都人於各城外護城河下,群聚滑擦。」又《燕京歲時記》雲:「冰鞋以鐵為主,中有單條縛於鞋上,身起則行,不暫止。技之巧者,如蜻蜓點水,紫燕穿波,殊可觀也。」

頒冰

古代官府的夏令習俗。從周以來,北方地區冬令要藏冰,待次年夏令時取出,宮廷頒賜臣下,民間亦市賣。此俗為古代政令重要的一項。《夏小正》「頒冰」《傳》雲:「頒冰也者,分冰以大夫也。」當時頒冰還有獻牲(羊羔)祭祀的儀俗。明清以來,都城都是北京,此俗更為盛行。明清頒冰在立夏暑伏時節,清代是按官階發給冰票,憑票領取。《燕京歲時記·頒冰》:「京師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止,各衙門例有賜冰。屆時由工部頒給冰票,自行領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

賣冰

傳統商貿習俗。舊時無製冰設備,夏天消暑的冰多在冬天時藏於窖中,待三伏天熱時啟冰,開始販賣。舊時北京一般是在清明時開始賣冰。朱彝尊《日下舊聞·卷三十八》載:「清明日始賣冰,以兩銅盞合而擊之。」《帝京景物略》也寫到了賣冰之俗:「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編氓得賣買,手二銅盞疊之,其聲磕磕,曰冰盞。冰著濕乃消,畏陰雨天,以棉衣蓋護,燠乃不消。」

賜冰

舊時官府署衙的消夏習俗。明清時,北京的各衙署都分發皇帝賜給的冰塊,從入伏一直持續到立秋。所賜冰因品級不同而各有差等。《燕京歲時記》「按《帝京景物略》稱,前明於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又記本朝習俗:「京師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門例有賜冰。屆時由工部頒給冰票,自行領取,多寡不同,各有差等。」

刨冰

舊時民間夏令消暑食品。當時所用的冰塊均為頭年冬天窖戶窖藏的,伏天時取出,用刨子刨出冰屑,拌以白糖和香料供人食用。今天,已被機製冰塊和機刨冰屑所代替。

滾冰

傳統元宵節俗。東北地區,元宵節小孩兒等要從冰上滾過,並吃一小塊冰,俗說此舉可以保新的一年腰不疼、腿不瘦、牙不倒。

F. 甜品是那個國家先發明的

當然是中國,應該正是起源於唐宋。

甜品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據《詩經》載:「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說明遠在三千年前的商代,人們就在隆冬季節把冰塊儲藏起來供夏日用。到了周代,還專門設有專管取冰用冰的官員,稱為「凌人」。

唐代,長安的市場上已有了專門做冰買賣的商人。到了晚唐,商人為了招來生意,在冰中加糖吸引顧客。到了宋代,中國的冷食種類就更多了。如北京,汴京市場上出售的「砂糖冰雪冷元子」,南宋臨安街上賣的「雪泡梅花酒」等。這個時期還出現了「冰酪」,如當時詩人楊萬里所描繪:「似膩還成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銷。」元朝時的商人,又在冰中加上蜜糖和珍珠粉。元忽必烈執政時,開始生產冰淇淋,為了保守製作工藝的秘密,還頒布了一道除王室外禁止製造冰淇淋的敕令。

直到13世紀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離開中國時,才把中國冰淇淋的製作方法帶到義大利,以後又傳到法國和英國。後來,英國商人又將冰淇淋改製成雪糕。1768年,荷蘭化學家普利斯特創造了一種能解渴消暑的「荷蘭水」,也就是現在的汽水。1920年,美國一名商人成功研製了冰淇淋。

G. 有關甜品的故事或代表的意義

由一道甜品引發的愛情故事
古人在食櫻桃時,流行在新鮮櫻桃上澆乳酪以佐版味。北朝、唐宋時權代提到「酪」、「乳酪」,通常都是指甜酪,也就是半固態的天然乳酪,而非乾酪。乳酪既然是凝凍狀的,在吃櫻桃的時候,就可以把這樣的乳酪像澆鹵一樣,澆沃到鮮紅的櫻桃上。以鮮乳酪的肥濃滋潤相配初熟櫻桃的鮮甜多汁,其口感之美,可想而知。由於蔗糖在唐代成為通行的甜味品,唐人在櫻桃上澆乳酪之外,還要加澆蔗糖漿,增加了酪澆櫻桃的甜度,使這一道美點臻於完美。

現在一些新新人類、小資們喜歡光顧「泡沫紅茶館」之類的地方,喝些頗具西式風格的「紅豆刨冰」什麼的,其實這些東西在宋代就有了。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就描繪了汴梁街頭的冷飲攤,青傘下高掛著「香飲子」、「飲子」字樣的招牌。相關書籍上還記載了當時的其它飲料:「綠豆甘草冰雪涼水」、「雪泡豆兒水」、「雪泡梅花酒」、「雪泡縮脾飲」……

宋代詞人辛棄疾曾作《菩薩蠻

H. 杭州從古到今的文化

寫寫杭州的茶文化
杭州的茶文化可追溯到宋代。宋室南渡,建都臨安,把中原的儒學文化也帶到杭州。據宋吳自牧《夢梁錄》記載:「臨安巷陌街坊,自有提壺拎水者沿門點茶。或朔月望日者,如遇凶吉一事,點杯鄰里茶水。」宋《咸淳臨安志》中記有「歲貢茶葉」,可見當時杭州的茶葉已列為貢品。其實最早關於杭州茶葉的記載見諸於唐代陸羽《茶經》中提到的「錢塘天竺、靈隱兩寺產茶」。作為名茶之鄉的杭州,自古茶肆林立。《夢梁錄》裏這樣描述:「茶館插四時花,掛名人畫,裝點門面。四時賣奇茶異湯,冬月添賣雪泡梅花酒,或縮脾飲暑葯。夜市於大街有車擔浮鋪者,點茶湯以便游觀之人。茶起之時,需奏樂鳴鼓,非同尋常。」明《西湖游覽志》稱:「老龍井產茶,為兩山絕品。郡志稱寶雲、香林、白雲諸茶,未若龍井茶之清馥雋永也。」清乾隆下江南時,曾到龍井胡公廟。品茶後,贊不絕口,遂封胡公廟前18棵龍井茶樹為御茶。龍井茶葉由此聲名大振,盛譽久享。
杭州餘杭區的徑山寺,處於山巒重疊,林木蔥籠\的西天目山中。宋孝宗御書「徑山興聖萬壽禪寺」,號稱「江南禪林之冠」。清康熙書寺名「香雲禪寺」。徑山環境幽靜,樹林密布,流水潺潺。徑山寺建於唐代,是讀佛、論道、參禪、品茗的好地方。青山綠水品香茗。佛教中的參禪悟道,實際是「閉目靜思,修心養性」。坐禪允許飲茶。唐宋時,佛教興起,香火日盛,以茶助談,以茶助經,參禪悟道,成為一種風尚。茶與佛,茶與禪結下了不解之緣。每年春季,徑山要舉行茶宴,由法師親自主持,然後獻茶於僧客。僧客接茶後,不能立刻飲下,而是聞香、觀色、再品茶,而後方可評論茶品;再談經論道。到了明清時期,進山品茗論道者日眾\,影響甚至遠播海外。日本禪師親自到徑山寺拜師取經,他們將徑山的茶宴形式帶回本國。據考,日本的茶道就是源自徑山。

I. 民間甜品和宮廷甜品的介紹

甜品,來是一個很廣的概念,大自致分為甜點心和廣式的糖水。

甜品,一般指用膳後帶甜味的小吃,有時會以帶濃味的小吃代替,例如芝士。因為在19世紀前西方社會糖的未被普及,使用會被視為是貴族的象徵,所以在西餐中甜品是有一定地位的。由於後來糖被普遍使用,所以甜品亦同時普及起來,發展出多元化的特色。及至現在,很多人都會不一定在餐後才享用甜品。

中國甜品分類
中國食物中的甜品,花樣之多,食法之講究,在世界上,恐怕稱得是數一數二的了。外國人弄甜食,大抵不外是布甸,或者是奶油、雞蛋之類的糕點,但在中國每個地方卻有不同的特色,除了糖果糕餅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甜羹。廣府人稱它做「糖水」;外省人統稱它做「甜品」;而潮州則呼之為「甜湯」。

熱點內容
牡丹怎麼認 發布:2025-09-10 22:52:59 瀏覽:808
所有花卉的圖片及名稱 發布:2025-09-10 22:45:59 瀏覽:659
蘭花根沒爛 發布:2025-09-10 22:39:05 瀏覽:48
室內花卉玉樹 發布:2025-09-10 22:20:01 瀏覽:138
花藝師懷孕 發布:2025-09-10 22:17:35 瀏覽:861
中華花藝培訓學校 發布:2025-09-10 22:16:39 瀏覽:422
石榴盆栽扦插 發布:2025-09-10 22:15:06 瀏覽:882
看電視劇海棠 發布:2025-09-10 22:01:16 瀏覽:592
澳洲梅花鹿 發布:2025-09-10 21:50:46 瀏覽:709
南平蘭花 發布:2025-09-10 21:34:49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