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花的結構
㈠ 植物花的結構是什麼
植物的花的抄結構是:由花梗、襲花托、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等幾部分組成的。
花梗是支撐花朵的柄,因此亦稱花柄。花梗頂端著生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地方稱花托。花的最外一輪葉狀構造稱花萼。花萼通常為綠色,可大可小,包在花蕾外面,起保護花蕾的作用。花冠位於花萼內側,由若乾片花瓣組成,排成一輪或多輪。通常花冠具有鮮艷美麗的顏色。
㈡ 櫻花的花瓣是什麼形狀的
花瓣單瓣為五瓣,重瓣瓣數較多。花每支三五朵,成傘狀花序,萼片水平開展版,花瓣權先端有缺刻,白色、紅色。花於3月與葉同放或葉後開花。核球形,初呈紅色,後變紫褐色,7月成熟。
花瓣白色或粉紅色,花與葉互生,托葉披針狀線形,邊緣細裂呈鋸齒狀,裂端有腺。花每支三五朵,成傘狀花序,萼片水平開展。
拓展資料:
櫻花是喬木,高4-16米,樹皮灰色。小枝淡紫褐色,無毛,嫩枝綠色,被疏柔毛。冬芽卵圓形,無毛。葉片橢圓卵形或倒卵形,長5-12厘米,寬2.5-7厘米,先端漸尖或驟尾尖,基部圓形,稀楔形,邊有尖銳重鋸齒,齒端漸尖,有小腺體,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沿脈被稀疏柔毛,有側脈7-10對;葉柄長1.3-1.5厘米,密被柔毛,頂端有1-2個腺體或有時無腺體;托葉披針形,有羽裂腺齒,被柔毛,早落。
㈢ 花的結構圖片
花的結構圖:
有些學者認為裸子植物的孢子葉球也是「花」,而多數人則認為被子植物才有花,所以被子植物也稱為有花植物。花的各部分不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變化較小,所以長期以來,人們都以花的形態結構,作為被子植物分類鑒定和系統演化的主要依據。
(3)櫻花花的結構擴展閱讀:
花的組成:
花梗:是連接莖的小枝,也是莖和花相連的通道,並支持著花。有長、有短、或無。
花托:是花梗頂端略膨大的部分,著生花萼、花冠等部分,有多種形狀。
花萼:花最外輪的變態葉,由若干萼片組成;常綠色,有離萼、合萼、副萼,有保護幼花的作用。
花冠:花第二輪的變態葉,由若乾花瓣組成;常有各種顏色和芳香味。有離瓣花、合瓣花。可吸引昆蟲傳粉,並保護雄蕊、雌蕊。
花被:花萼和花冠的合稱。常分為兩被花、單被花、無被花(裸花)三類。
雄蕊群:一朵花內所有雄蕊的總稱,有多種類型,但每個雄蕊的結構如下:柱頭、花葯、花柱、花絲、花瓣、萼片、胚珠、子房、花托、花柄。
雌蕊群:一朵花內所有雌蕊的總稱。可由一個或多個雌蕊組成。組成雌蕊的繁殖器官稱為心皮,包含有子房,而子房室內有胚珠(內含雌配子)。
一個雌蕊可能由多個心皮組成,在這種情況下,若每個心皮分離形成離生的單雌蕊,即稱為離心皮雌蕊,反之若心皮合生,則稱為復雌蕊。雌蕊的黏性頂端稱為柱頭,是花粉的受體。花柱連接柱頭和子房,是花粉粒萌發後花粉管進入子房的通道。
㈣ 櫻花的形狀
櫻花是喬木,高4-16米,樹皮灰色。小枝淡紫褐色,無毛,嫩枝綠色,被疏柔毛。冬芽卵回圓形,無毛。葉片橢圓卵形答或倒卵形,長5-12厘米,寬2.5-7厘米,先端漸尖或驟尾尖,基部圓形,稀楔形,邊有尖銳重鋸齒,齒端漸尖,有小腺體,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沿脈被稀疏柔毛,有側脈7-10對;葉柄長1.3-1.5厘米,密被柔毛,頂端有1-2個腺體或有時無腺體;托葉披針形,有羽裂腺齒,被柔毛,早落。 花序傘形總狀,總梗極短,有花3-4朵,先葉開放,花直徑3-3.5厘米;總苞片褐色,橢圓卵形,長6-7毫米,寬4-5毫米,兩面被疏柔毛;苞片褐色,匙狀長圓形,長約5毫米,寬2-3毫米,邊有腺體;花梗長2-2.5厘米,被短柔毛;萼筒管狀,長7-8毫米,寬約3毫米,被疏柔毛;萼片三角狀長卵形,長約5毫米,先端漸尖,邊有腺齒;花瓣白色或粉紅色
㈤ 求花的結構圖片。
花的基本結構包括: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葯、花絲)版、雌蕊(柱頭、花柱、權子房)
花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雄蕊的花葯中有花粉,當花開後,花粉落在柱頭上後,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雌蕊的子房中的胚珠才能發育成種子,而整個子房就發育成果實。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結構。
㈥ 櫻花是由幾根雌蕊和雄蕊組成的
1.櫻花的花瓣是由15到17片組成。
2.萼片是由五片組成的。
3.雄蕊約32枚。
4.雌蕊一枚。
㈦ 花的主要結構是
答案A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花的結構,首先明確花有哪些結構.
解答:一朵完整的專花包括花柄、花屬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花柄是花與莖相連的短柄,它起到支持和輸導的作用.花托是花柄的頂端部分,花的其它部分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在它的上面.在花綻放之前,花萼和花冠對花蕊起保護作用.雄蕊包括花葯和花絲,花葯里有許多花粉.雌蕊包括柱頭、花柱和子房,子房內有許多胚珠.雌蕊和雄蕊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直接關系,它們是花的主要結構.
故選:A
點評:花的結構是考查的重點,可結合著花的結構示意圖掌握.
㈧ 花的內部結構圖
一朵完整的花包括了六個基本部分,即花梗(pedicel)、花內托(receptacle)、花萼(calyx)、花冠(corolla)、雄蕊群容(androecium)和雌蕊群(gynoecium)。其中花梗與花托相當於枝的部分,其餘四部分相當於枝上的變態葉,常合稱為花部(flower parts)。一朵四部俱全的花稱為完全花(complete flower),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則稱為不完全花(incomplete flower)。
㈨ 櫻花的形狀
櫻花,別名山櫻花。屬薔薇科,落葉喬木。樹皮紫褐色,平滑有光澤,有橫紋。
葉互生,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邊緣有芒齒,先端尖而有腺體,表面深綠色,有光澤,背面稍淡。托葉披針狀線形,邊緣細裂呈鋸齒狀,裂端有腺。花每支三五朵,成傘狀花序,萼片水平開展,花瓣先端有缺刻,白色、紅色。花於3月與葉同放或葉後開花。核球形,初呈紅色,後變紫褐色,7月成熟。
顏色有紅、粉紅、朱紅、艷紅、白、粉白等顏色,韓國櫻多白,日本櫻多色,中國櫻多粉。
形狀
櫻花樹是4-16米,樹皮灰色。小枝紫褐色,無毛,綠色的樹枝,被疏柔毛。冬芽卵圓形,無毛。
葉橢圓狀卵形或倒卵形,長5-12厘米,2.5-7厘米寬,先端漸尖或突然尾尖,基部圓形,薄的楔形,而鋒利沉重的鋸齒狀牙齒結束漸尖,一個小腺體,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沿脈 有側脈7-10對疏生短柔毛;葉柄1.3-1.5厘米,密被柔毛,頂部1-2腺體或腺體有時無的身體;托葉腺羽毛披針形裂紋的牙齒,短柔毛,早落。
傘花序總狀,花梗極短,花3-4花,葉前開放,花徑3-3.5厘米;苞片棕色,橢圓狀卵形,6-7毫米,寬4-5毫米,兩面被疏柔毛;苞片棕色,匙形長圓形,約5毫米,寬2-3毫米,而腺體;花梗2-2.5厘米,短柔毛;花萼管狀,長7-8毫米,3毫米,疏生短柔寬度;萼片三角狀長橢圓形,長約5毫米,先端漸尖,邊緣具腺齒;花瓣白色或粉紅色,橢圓狀卵形,先端凹,整雙裂;雄蕊約32,短於花瓣;花柱基部疏有柔毛。
(9)櫻花花的結構擴展閱讀:
櫻花是薔薇科植物,最初的野生品種只有9種,通過混種後,演變成現在數百個品種。
染井吉野是日本最常見的櫻花。在19世紀時,由江戶(東京的舊稱)的園藝師所開發出的品種。由於沒有種子,因此必須依靠人工種植才能繁衍。壽命為50年左右。
主要的賞櫻地點:上野公園(東京都台東區)、知恩院(京都市東山區)、弘前城(青森縣弘前市)等。
江戶彼岸是野生櫻花。壽命長,可長成高約15-25米的大樹。染井吉野正是由「江戶彼岸」和「大島櫻」混種而成的。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古樹中有許多就是江戶彼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櫻花的形狀
㈩ 各種花的結構
花是種子植物的繁殖器官,是節間不發育的變態枝。一朵完全的花是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等幾部分組成的。
1.花梗
花梗是支持花朵的柄,因此亦稱花柄。花梗的長短因植物的不同而異。通常每一朵花都有一不很長的花梗,有些植物的花梗很短,甚至沒有,花朵直接生長在枝條上。
比如櫻花的花柄就很長,桃花則沒有花柄。纓絡是下垂之物,櫻花花柄長垂下,故此得名。
2.花托
花梗頂端著生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地方稱花托。花托通常膨大,形態多樣,有圓柱形,如玉蘭;有頭狀,如草莓;有倒圓錐狀,如荷花;也有凹陷的,如桃、梅。
很長時間我都分不太清楚花托和雌蕊.其實圖中看得很明顯,中間那個圓柱型的就是玉蘭的花托,而荷花的花托應該就是那個蓮蓬吧:)
3.花萼
花的最外一輪葉狀構造稱花萼。花萼通常為綠色,可大可小,包在花蕾外面,起保護花蕾的作用。花萼由若乾片萼片組成,萼片有分離和結合兩種情況。在多數植物中,花萼隨花冠一起枯萎並脫落,但也有一些植物的花萼在花冠枯萎後並不脫落,反而隨同子房一起死回生,如石榴、茄子的花萼即不脫落,並隨同果實一起長大,一直留存在果實上。在某些植物的花萼外,還有一輪綠色葉狀的萼片,稱為副萼,如棉花、蛇莓的花萼外即有一輪副萼,棉花的副萼比花萼還明顯。
通常只要看過花苞應該不會認錯。
4.花冠
花冠位於花萼內側,由若乾片花瓣組成,排成一輪或多輪。通常花冠具有鮮艷美麗的顏色,但也有許多植物的花冠呈白色。有些植物的花瓣基部能分泌蜜汁和香氣,或者能產生有特殊香味的揮發油。
同花萼一樣,花冠也有分離和結合的兩種情況,前者稱為離瓣花,如蠶豆、桃花;後者稱合瓣花,如桂花、泡桐的花。正確區分離瓣花和合瓣花,對於識別植物是有重要意義的,因為在被子植物的一些類群中,許多科或許多屬的植物,它們花瓣的分離與結合的情況是比較一致的,很少在一個科或一個屬的植物中,離瓣花和合瓣花兩者混同存在。
由於花冠或花瓣的形狀、大小不同,花瓣之間各自分離或彼此結合,以及相互結合程度的深淺等等,使花冠形成各種不同的形態,常見的有十字形、漏斗形、鍾形、高腳碟形、壺形、管狀以及蝶形、唇形、舌狀等。不管花冠形態有多少種變化,如果從對稱性來看,不外乎只有三種形態,即輻射對稱形、兩側對稱形和無對稱面形。上述花的形態中,前六種屬輻射對稱形,後三種屬兩側對稱形,美人蕉的花即屬無對稱面形。
花萼、花冠兩者合稱花被,特別是這兩者在形態、大小、色澤等方面沒有什麼區別時,我們就統稱它們為花被,如鳳尾蘭的花。如果在一朵花中,不僅花萼、花冠都存在,而且有明顯區別,這種稱為雙被花,如油菜、番茄的花;如果兩者缺一,則稱為單被花,如榆樹、桑樹的花;如果兩者都不存在,就稱為無被花,如垂柳的花。
能否正確區分花冠的結合或是分離,正確識別雙被花、單被花、無被花,對於進一上識別植物也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