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茸圖
❶ 真正的鹿茸是什麼樣的
鹿茸是梅花鹿或馬鹿的雄鹿未骨化而帶茸毛的幼角,因種類不同,分為梅花鹿茸(黃毛茸)、馬鹿茸(青毛茸)兩大類。
採收方法又分鋸茸和砍茸兩種用茸是將兩個幼角鋸下,呈圓柱形,鋸口直徑3厘米左右,有蜂窩狀小孔.表皮呈棕紅色或棕色,長滿灰黃色的毛茸;砍茸是將肋骨前端平齊砍下,幼角採收後,經加工切成薄片,乾燥後而成為葯品。
鹿茸在加工切片的過程中,由於切片的部價不同,其性狀、名稱和質量也不同。幼角的頂部外皮較厚,但很細嫩,因而呈棕黃色,有光亮,皮內為半透明黃白色,油潤似蠟狀、炮製成薄片,稱為血片。
角的中下部為黃色或潔白色,炮製的片稱」頭沙片」,接下的部位為「二沙片」、最大端的角已骨化,不能入葯。鹿茸質柔韌,體轉氣微腥,味稍咸。
(1)梅花鹿茸圖擴展閱讀:
鹿茸的功效與作用
鹿茸味甘、咸,性溫。入肝、腎二經,具有壯腎陽,補氣血,益精髓,強筋骨之功效。用於精虧血虛,眩暈耳鳴,耳聾,陽痿滑精,腰膝酸軟,囟門不合等症。
1、對心血管的作用
從西伯利亞斑鹿的鹿茸中抽提出的鹿茸精,大劑量使血壓降低,心振幅變小,心率減慢,並使外周血管擴張。
2、強壯作用
鹿茸精為良好的全身強壯劑,它能提高機體的工作能力,改善睡眠和食慾,並能降低肌肉的疲勞。鹿茸對大白鼠的腦、肝、腎等組織,能顯著提高其耗氧量。
3、對創傷的影響
鹿茸對長期不易癒合和一時新生不良的潰瘍和創口,能增強再生過程,並能促進骨折的癒合,影響氮素及碳水化物的代謝。
鹿茸精對頭、頸部受傷的家兔,可使異常的腦電波、糖酵解(頸髓部的糖酵解在創傷時受到抑制)、酶活性(頸髓部的己糖磷酸激酶、甘油磷酸激酶、GPT在受傷時活性降低)得到改善;試管內對三羧酸循環無影響,但能促進糖酵解,在脊髓神經勻漿中則使酶消耗增加。
4、其他作用
用鹿茸精緻敏後,再靜脈注射,並不引起過敏性休克。鹿茸能興奮離體腸管及子宮,增強腎臟的利尿機能。用貓的降壓實驗,證明去睾鹿茸比未去睾者效果略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鹿茸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鹿茸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❷ 鮮梅花鹿茸多少錢一克
質地不同價格都不同的
❸ 梅花鹿茸片營養價值
鹿茸來的功效:
1、補腎陽、源益精血:適於腎陽不足、精血虧虛、畏寒肢冷、腰膝疼痛、頭暈耳聾、精神疲乏等症。
2、強筋骨:適用於精血不足、筋骨無力,骨軟行遲、顱囟過期不合等。
鹿茸的葯性偏溫,能壯陽卻不燥,伴滋陰劑用,則能養陰而不膩,所以很適合老年人服食。對於骨骼系統的退行性疾病,及其他臟腑的功能逐漸減弱而出現諸多病態,如夜尿多且陽痿不舉、腎不納氣而喘、腎不濟竅而耳虛鳴甚至失聰等都合適!
用量用法:茸片可用於燉服時,每日的用量為1~4克;也直接含服茸片的用量則為0.5~1克;或者泡酒(不過效果有影響),製成粉劑都可以.
使用注意:
1、服用鹿茸,宜從小量開始,緩緩增加,不宜驟用大量。鹿茸性偏補陽,凡陰虛火旺,血分有熱,高血壓或肺有痰熱及有胃火者忌服。外感熱病禁用。凡患新感染而發熱的疾病和突然發生劇烈痛證的人,都屬暫忌;還應該注意的是,凡體格壯實而無需服食的人或食茸過量的人,都容易引起頭漲、胸悶或鼻衄等反應,須立即停葯觀察,而不可強行。
2、服食時間並無嚴格的要求,通常均以日間半空腹的時候(一日1~2次)為最適合。因為它的有效成分會與水果和蔬菜與茶湯中的鞣酸發生反應而被破壞,因而屬配合禁忌。
❹ 東北的梅花鹿茸一斤多少錢
我的梅花鹿茸一斤多少錢來交的話可能要幾千塊錢一斤的,這個比較貴的。
❺ 怎樣區分出好鹿茸
真鹿茸較輕,斷面蜂來窩狀,硬而自脆,有微腥味。外皮紅棕色,表面密生紅黃或棕黃色細茸毛,皮茸緊貼,不易剝離,直徑3厘米左右。
假鹿茸的有些是用動物毛皮包裹動物骨膠做的;外皮呈灰褐色,毛短,切斷面棕紫色,無蜂窩狀細孔或不規則,外毛皮可剝離且質堅韌。另外,假鹿茸密度高,顯重,能溶於水。
另外,有些人會拿其它動物的角充當梅花鹿茸,建議你先上網搜索一下梅花鹿茸的圖片,了解一下鹿茸的形狀,以免上當。
還有,如果有人拿著一支茸,說是頭等梅花鹿茸,要價只要4、5塊錢一克,那基本可以斷定是低檔茸或是其它動物的茸,甚至是假茸。
❻ 怎麼區別梅花鹿鹿茸片啊
1、地域優勢 馬記梅花鹿生長於長白半山區,自然放養和人工圈養結合,有充足的柞樹資源和農業飼料供應,遠離市區和工礦企業,干凈無污染,在適宜的氣候和溫濕度下生活; 2、炸茸優勢 馬記炸茸工藝,是我國鹿茸驗收等級標准,也是炸茸技術的始祖,有百年炸茸歷史,此優勢無可超越; 3、效果優勢 品牌炸茸技術,加上冷凍乾燥工藝,完全保留了鹿茸內的營養成分和活性物質,且為帶血鹿茸,效果遠遠超出同類產品; 4、地理標志保護 經由國家質檢總局審核批准並公報,馬記鹿茸成為首批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的產品之一; 5、品牌優勢 馬記鹿茸是中國知名品牌產品,也是歐盟免檢產品,長期遠銷歐盟及世界各國,深受世界人民喜受; 6、道地性優勢 梅花鹿作為動物性葯材,和其它中葯材一樣,有明顯的道地性,意為原產地品質優於非原產地,馬記鹿茸更是東豐型梅花鹿品中的典範; 7、完全符合GMP制葯標准 嚴格招待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GMP管理標准,確保馬記梅花鹿茸在生產、技術、設備、工藝上完全符合國家法規要求; 8、通過GAP企業認證 馬記鹿業嚴格按照「良好農業規范(GAP)」認證要求進行規范化養殖,全力提高馬記鹿茸內在品質,保證其質量; 9、藝術珍品 馬記鹿茸素來以解剖結構好,外觀形態美聞名於世,除可入葯、食用,還可作藝術珍品陳列入室。
❼ 梅花鹿二杠和三叉有什麼區別嗎,哪能買到新鮮的鹿茸
梅花鹿茸分為"二杠"和"三叉"兩個品級,二杠茸是鹿茸中的上品。三叉茸次之。
二杠茸:大挺圓柱形,直立長15-18厘米,直徑3-4厘米,頂端鈍圓飽薄,向內方稍彎曲,習稱彎頭或稍有皺縮,眉叉亦呈圓柱形,斜向前伸,長9-15厘米,直徑2、5-3、5厘米,全形略如拇指與食指,作八字樣分開,皮紅棕色或黃棕色,密生黃棕色或淡灰色細毛茸,鋸口卵圓形,黃白色或淡黃色,外圍有較薄的骨質,中部密布海綿狀細孔,體輕如朽木,氣微腥,味微咸。
梅花鹿茸:又名黃毛茸、花茸。為梅花鹿的幼角。一、鋸茸:全體呈圓拄形,多具1~
2分枝。具1分枝者,習稱"二杠",其主枝習稱"大挺",挺高14~20厘米,鋸口直徑約3
厘米,離鋸口約3厘米處分枝,分枝長10~15厘米,直徑較主枝略細。外皮紅棕色或棕色,多光潤,表面布有紅黃色或棕黃色緻密的茸毛,上端較密,下部較稀,分岔間具一條灰色筋脈,皮茸緊貼。體輕,鋸口潔白,有細蜂窩,外圍無骨質。氣微腥,味微咸。具2分枝者,習稱"三岔",大挺長24~30厘米,直徑較細,多不圓,略呈彎弓形,微向後偏,先端略尖,下部多有縱棱線(稱"起筋")及突起的疙瘩(稱"骨豆"或"釘"),皮紅黃色,毛稀而較粗。二茬茸和頭茬茸相似,但挺長而不圓,或下粗上細,下部有縱棱筋,毛較粗糙,體較重,無腥氣,二、砍
茸:即帶有腦骨的茸,亦分二杠、三岔等規格,與鋸茸同。腦骨前端平齊,後端有一對弧形的骨,習稱"虎牙"。腦骨潔白無殘肉,外附腦皮,皮上密生茸毛。花鹿茸均以粗大、挺圓、頂端豐滿、質嫩。毛細、皮色紅棕、油潤光亮者為佳。挺細瘦、下部起筋、毛粗糙、體重者質次。主產吉林、遼寧、黑龍江、河北、北京等地;其他地區亦有少量生產。
鹿茸功效:
壯元陽,補氣血,益精髓,強筋骨。
治虛勞羸瘦,精神倦乏,眩暈,耳聾,目暗,腰膝酸痛,陽痿,滑精;子宮虛冷,崩漏,帶下。
①《本經》:主漏下惡血,寒熱驚癇,益氣強志。
②《別錄》:療虛勞灑灑如瘧,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利,泄精,溺血,破留血在腹,散石淋,癰腫,骨中熱,疽癢(《本草經疏》雲:'癢'應作'瘍')。
③《葯性論》:主補男子腰腎虛冷,腳膝無力,夢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炙末空心溫酒服方寸匕。
又主赤白帶下,入散用。
④《日華子本草》:補虛羸,壯筋骨,破瘀血,安胎下氣,酥炙入用。
⑤《綱目》: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健筋骨。
治一切虛損,耳聾,目暗,眩暈,虛痢。
食法1
在長江以南及東南沿海地區,取茸片5g(上、中、下段搭配)、紅棗1枚、生薑1片、米酒少許裝入有益的杯中,加半杯水,蓋嚴蓋後置鍋內隔水燉蒸。鍋水沸騰後改用文火燉2~3小時,便可用之(初食者有口乾、眼紅、心跳加速等反應時,應停止食用,這是虛不受補。無症狀者,每隔一日食一次,用量逐漸加至10g;高血壓、心臟病患者,食用時應遵醫囑)。
❽ 如何辨別鹿茸的真假
鹿茸(即茸角)是尚未完全骨質化的袋角,即幼嫩時期不脫皮的鹿角。茸的外面覆著生有茸毛的皮膚,內部是緻密的結締組織和軟骨組織,富有血管和神經。鹿茸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已經測定出氨基酸達19種,還含有磷脂類、糖脂類、雄茸膠脂、膽固醇、激素類及灰分中的鈣、磷等無機鹽類,這是鹿茸具有特殊療效的基本物質。根據需要和雄鹿年齡、茸型及長勢,並參考鹿個體生長特點而確定收茸種類。鹿茸一般分鋸茸和砍茸。收獲鹿茸種類主要有:a.初生茸:育成雄鹿第1次長出的圓柱形茸,鋸下稱之為初生茸。b.二杠茸:對2-3歲的雄鹿或茸干較小的,宜收二杠茸。c.三岔茸:5歲以上的雄鹿,茸干粗大、豐滿,宜收三岔茸。d.四岔茸:馬鹿一般分三岔茸和四岔茸進行收茸。e.再生茸:在一年中第2次採收的茸,稱為再生茸。如何辨別鹿茸的真假呢?
1.真品鹿茸(1)梅花鹿茸1)二杠茸茸體呈圓柱形,具八字分叉一個,主枝稱「大梃」16?20厘米,鋸口4?5厘米,離鋸口2厘米處分出側枝,習慣稱門樁,10?15厘米。外皮紅棕色或棕色,光潤,表面密布紅棕色或棕黃色茸毛,體輕,鋸口白色(排血茸)或紅色(帶血茸),外圍無骨質,中部有蜂窩狀細孔,品質最佳。2)三叉茸具有兩個分枝,大梃長24?30厘米,直徑細,略呈彎曲形,枝端略尖,下部多有縱棱筋及骨豆,皮毛紅棕色或棕色,茸毛稀而粗,品質次之。3)初生茸圓柱形,習慣稱「打鼓錘」皮毛灰黃色,茸毛長而粗糙,鋸口周圍多已骨化,鋸口中部少有蜂窩狀細孔,體重,多骨化,品質更次。4)再生茸又稱二茬茸,與頭茬茸相似,但較細瘦,梃長不圓,頂端質較嫩,下部有縱棱和骨豆,皮灰黃色,鋸口多已骨化,鋸斷面少有蜂窩狀細孔,品質最次。5)花茸片呈近圓形或橢圓形薄片,未燎毛者邊緣有細密的絨毛,紅棕色或黃棕色,鋸口面黃白至黃棕色,外圍有一明顯環狀骨質,色較深,裡面具蜂窩狀細孔,中間漸寬或呈空洞狀,體輕,質硬而脆。
(2)馬鹿茸形狀比梅花鹿的鹿茸粗大,分枝較多,一個側枝者習慣稱「單門」,二個者稱「蓮花」,三個者稱「三叉」四個者稱「四叉」,五個者稱「五叉」。以產地又分「東馬茸」和「西馬茸」。東北產的稱東馬茸,大梃長25?27厘米,外表灰黑色,毛青灰色或灰黃色,細而光亮,質嫩,斷面外皮厚,灰黑色,中央米黃色,有較細的蜂窩狀眼。新疆等地產的為西馬茸,大梃多不圓,長30?100厘米,分枝較長,且彎曲,茸毛粗長,灰色或灰黑色,鋸口常現骨質,有臭氣味,味咸。品質比梅花鹿茸次之。馬茸片呈圓形或扁圓形,粗細不等,未燎毛者邊緣有灰黑色茸毛,切麵皮層較厚,灰黑色,不透明,有腥味。
2.鹿茸的分級梅花鹿茸的二杠茸分1?4等,三叉茸分1?4等,初生茸、再生茸為統貨。馬鹿茸分1?5等,規格較多。以個大、肥壯、分叉對稱、角豎直,不向後斜,外形美觀,頂尖飽滿,皮色紅棕(花茸),毛細而柔軟,表面不起筋,敲之質松,質嫩者為上等。兩枝茸不對稱,外觀不美觀,毛粗,表面起筋,有骨豆,質老者為次,有傷殘者更次。
3.假鹿茸鑒別(1)人造整茸用羊、狗等動物的尾及四肢皮毛為茸皮,包裹粉骨或膠狀物製成人工偽造品,比真鹿茸重,鋸面直徑5厘米左右,門樁與大梃相距較近,不對稱。鋸口塗有血色,無蜂窩狀網眼,可見鋸木粉、骨屑等。表面茸毛極細密,灰色,仔細看可見縫制的痕跡,切開時可見骨與粉屑形成的膠狀物,用水浸易溶化。(2)假鹿茸片由其他動物的軟骨或幼小動物的骨骼切片染色製成,形狀為半圓形或馬蹄形,單片或2?3片重疊,直徑3.5?6.5厘米,切面染成紅棕色,邊緣呈透明膠質樣,無茸毛。用水浸泡,水即成紅色,混濁,取出茸片乾燥,顏色已脫掉。
❾ 鹿茸片的區分
從你給出的照片看,這是鹿茸三級粉片。
鹿茸片,密集孔才好,孔越大越不好。
你這是梅花鹿茸三級粉片,算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