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花包死了
A. 茶花快死了怎麼救活
原因1、蟲害。來茶花一般蟲自子不多,常見的是蚧殼蟲。一般的葯水是沒有用的。
要用呋喃丹一類的葯,看一下使用說明就好。
原因2、澆水不當。如果太幹了,就適當澆水。如果太濕了,葉子會發暗,然後耷拉下來,然後葉脈會皺起來,這個比較難弄,要把土全都磕掉,把爛掉的根剪掉,然後重新種,注意不要施底肥。
期間要適當噴水,保持濕度。不過這種情況如果是5年以上的茶花,成活率不是很高。
原因3、施肥太濃。葉子會一片片掉下來,而不是耷拉下來掛在枝條上。也要把土磕掉,重新種,方法和上面的一樣。
原因4、光照、通風等原因引起的。這種情況一般不多,除非長期放在室內比較暗的地方。那就換換環境好了。
B. 為什麼茶花花苞還沒開就枯了、這種情況要怎麼處理
1、緩盆期停止生長。如果購買的茶花時間較短,購買時花苞就已經比較大,買回家變換了環境,茶花處在緩盆期,就會暫時停止生長,花苞停止在一種狀態不再發生變化。
遇到這種情況只要茶花沒有表現出其他不健康症狀,比如黃葉、落葉、葉子花苞萎蔫等,耐心等待,過了緩盆期花苞就會重新恢復生長,並逐漸開放。
2、花苞過多養分供應不足。如果購買的茶花植株比較小,但花苞很多,每根枝條上的花苞多於一個,買回家以後緩盆期根系不能正常吸收養分,緩盆後施肥不足,花苞就會因為失養而停止生長打不開,並逐漸枯萎脫落,同時葉子從下面開始掉,整株的狀態變得越來越差。
新購買的茶花建議盡快疏蕾,健康枝條留一個花苞就行。如果沒有疏蕾出現落葉或者葉子花苞萎蔫症狀,及時疏蕾留下兩三個還有機會開放,否則會全部脫落完,甚至整株死亡。
3、空氣濕度過低。茶花喜歡濕潤的環境,溫室培育空氣濕度一般都不低於70%,當家裡的空氣濕度過低時,花苞最外層的萼片會乾枯變成褐色,並逐漸脫落,或者花瓣外圍變干,向內收緊無法完全打開。同時葉子失去光澤,有微微的捲曲症狀,嚴重者葉尖乾枯。
因為空氣濕度低而花苞打不開這種情況容易發生在暖氣房,冬天茶花花苞生長期,避免直接葉面噴水,但可以經常給周圍噴點水霧,增加空氣濕度,促進花苞正常生長。
(2)茶花花包死了擴展閱讀:
茶花懼風喜陽、地勢高爽、空氣流通、溫暖濕潤、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黃土或腐殖土。pH5.5-6.5最佳。適溫在20-32 ℃之間,29℃以上時停止生長,35 ℃時葉子會有焦灼現象,要求有一定溫差。
茶花生長環境濕度70%以上,大部分品種可耐-8 ℃低溫(自然越冬,雲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區一般可自然越冬喜酸性土壤,並要求較好的透氣性。
以利根毛發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鋸木,紅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質栽培。茶花春秋冬三季可不遮陰,夏天可用50%遮光處理。
C. 為什麼我養的山茶花的花包都掉落了
茶花花蕾孕育期長,從孕蕾到開花階段需要消耗大量養分。如果營養生長階段內養分積累不足,必然使生長容受到抑制,最終造成落花、落蕾,甚至落葉、枯枝。
茶花落蕾的原因很多,生長期營養不足、植物體內激素不平衡等是內因,光照、溫度、濕度、肥水等...
D. 如何判斷茶花死了
判斷茶花是否活著的方法
觀察茶花的狀態,葉片是否發青發綠、花苞是否脫落
茶花版生長速度很慢,孕蕾時間權也非常長,如果溫度、光照、水肥滿足不了,茶花的生長和開花速度就會更慢。
如果溫度低於15度,茶花的花苞還在,葉片碧綠,只是長時間的不生長,這樣的茶花還是活著的,正常養殖即可,不要著急。
如果茶花的花苞脫落、葉片乾枯,這個狀態下的茶花,不一定就已經死亡。
可以通過枝乾的狀態來判斷茶花的死活:摳一下主幹(盆土向上5-6公分處),裡面是青色的,說明主幹還有活性,還是活著的;
如果茶花主幹裡面是黑色或白色或者其他顏色,說明主幹已經沒有活性,茶花可以直接扔掉了;
如果茶花下面的主幹是青色的,上面的枝條是乾的,說明上面的枝幹已經死掉了,需要剪掉幹掉的枝幹,只留下面有活性的枝條就可以了。
在養殖茶花的時候,如果茶花出現病害這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因為茶花生長速度很慢,所以救治時間會非常長,1-2年都很難長出好的造型。所以為了避免茶花出現病害,新買的茶花一定要有正確的養殖方法:茶花要多光照,但避免烈日直射;溫度不要低於0度;土壤,一定要散水快;土不幹透不要澆水,干透要立刻澆水;薄肥勤施。
E. 山茶花要死了怎麼辦
山茶是多年生灌木,一般可以活幾十年。我不知道樓住說的枯敗死亡是什麼意專思,如果說屬是一年中什麼時候掉葉子,那回答是:山茶是常綠植物,只會換葉,不會只掉的剩一個光稈子的。就象香樟樹一樣,春天一邊長新葉一邊掉葉子,秋天掉一部分老葉,其他季節是不掉葉子的。至於死亡,等壽命到了就枯死了。
先不要澆太多的水哦,要保持土壤的透氣性,還有土質要酸性(PH5.5-6.5)
葉子黃了謝了也先不要太在意,因為撿來的本身就以經失去了很多營養。
現在重要的是給它保溫保濕。可以用透明的袋子將它套起來,溫度保持在5度以上,應該明年春天可以長出新芽來了
先不要澆太多的水哦,要保持土壤的透氣性,還有土質要酸性(PH5.5-6.5)
葉子黃了謝了也先不要太在意,因為撿來的本身就以經失去了很多營養。
現在重要的是給它保溫保濕。可以用透明的袋子將它套起來,溫度保持在5度以上,應該明年春天可以長出新芽來了
F. 我種的茶花的花苞為何都掉落了
茶花花蕾孕育期長,從孕蕾到開花階段需要消耗大量養分。如果營養生長階段養分積累不足,必然使生長受到抑制,最終造成落花、落蕾,甚至落葉、枯枝。 茶花落蕾的原因很多,生長期營養不足、植物體內激素不平衡等是內因,光照、溫度、濕度、肥水等條件不適應,以及病蟲害的侵襲等是外因,應對症防治,現分述如下: 1.土壤酸鹼度 pH值在5至6.5的砂壤較為適宜,土壤過酸或偏鹼,粘重土、鹽鹼土、石灰質土等都會使茶花生長不良,某些微量元素不能被吸收。土壤中缺磷、鐵、硫等營養元素,也會形成缺綠、落蕾現象,應對症每周噴灑0.2%硫酸亞鐵溶液。 2.薄肥勤施 切忌施生肥、濃肥。早春起至開花前,可施氮、磷混合液肥一兩次,以防落蕾,但氮肥不宜過多,至秋季應蓄足開花所需營養,至開花時可花繁色艷。9至10月每月施稀薄含磷高的肥料,如雞糞等,達到壯蕾目的。11月停肥,切忌在冬季休眠期施肥,即使施薄肥也很易掉蕾。 3.澆水 茶花喜濕潤,忌積水,根部土壤長期過濕,會使根部窒息,輕則花蕾盡落,重則死亡。要保蕾,就要適當保持盆土濕潤而稍偏干。過干,會造成肉質須根脫水枯死;過濕,則須根又會因積水窒息腐爛而死。植株得不到水分供應時就會先落蕾後落葉。盆土如已過干應先少量澆水,使盆土逐漸濕潤,然後再澆透水,否則根尖失水,大水驟來適應不了,非落蕾不可。冬季要干到七成左右才澆水,要在晴天中午澆溫水。 4.注意調節溫度 氣溫降至接近0℃時,將茶花搬至室內見光處,晚上蓋上簾子保溫。越冬期間保持3℃至5℃為宜,超過16℃會提前發芽,引起落葉落蕾。低於0℃,會凍壞花蕾。開花前期溫度不低於5℃ 至7℃,開花期溫度以10℃至15℃為宜,最高20℃。冬季2℃以上,山茶就能保住花蕾,山茶最忌溫差太大,時而高溫,時而低溫,花蕾會全部脫落。 5.通風 有些落蕾是通風不良造成的,尤其是冬天,長期放於室內,通風不良,空氣污濁或室溫超過20℃,也會造成落蕾落葉。 6.疏蕾 有人認為花蕾多才好,實際上花蕾過多,勢必分散養分,造成花蕾因營養不足而脫落。8月前後花蕾有黃豆大小時應及時疏蕾,一個枝條只保留一個發育良好的花蕾,特別在長勢較弱的植株上,必須及時疏蕾。 7.防治病蟲害 山茶病害有炭疽病、煤污病、灰斑病等,其中以炭疽病最為嚴重。害蟲主要是介殼蟲。發現病蟲應及時噴葯防治,否則會出現嚴重落蕾現象。
G. 茶花的花苞是好的,但是裡面的花蕊卻枯掉了,怎麼也開不出花來,怎麼辦
你的茶花是生枯花病了,生長在一般居室客廳,容易枯死。
帶花骨朵的花卉是生理專活動最為旺盛的時候屬,既要滿足生理生長的需要,還要滿足生殖生長的需要,這都要通過根系輸送大量養分供給葉部和花朵發肓的需要,這時如果突然改變養護地環境,或換盆動土,生理平衡會被打破,葉和花蕾無法很快適應新的環境或得到應有的養分,就會出現掉葉、落蕾,甚至死亡。
H. 茶花沒開花花苞就落了是什麼原因
水多了,大多數的花在開花季節,要想花期長一點,最好的辦法就是旱一點。水多花朵站不住,容易掉落。
栽培技術
光照溫度
長江以北春植為好,長江以南秋植為好。地栽應選排水良好、保水性能強。富含腐殖質的沙壤土。
山茶為半陰性花卉,夏季需搭棚遮陰。立秋後氣溫下降,山茶進入花芽分化期,應逐漸使全株受到充足的光照。冬季應置於室內陽光充足處,若室內光線太弱,山茶則生長不良,並易得病蟲害。山茶為長日照植物。在日長12小時的環境中才能形成花芽。最適生長溫度18-25℃,最適開花溫度10-20℃,高於35℃會灼傷葉片。不耐寒,冬季應入室,溫度保持3-5℃,也能忍耐短時間-10℃的低溫,但不能長時間超過16℃,否則會促使發芽,引起落葉。生長期要置於半陰環境中,不宜接受過強的直射陽光。特別是夏、秋季要進行遮蔭,或放樹下疏蔭處。山茶喜溫暖,怕寒冷。
澆水施肥
山茶對肥水要求較高,中性和鹼性壤土均不利其生長。北方尤其要注意將鹼性水經過酸化處理後才,可澆花,具體辦法是將自來水貯放2天,使水中的氯氣揮發掉,再加入適量硫酸亞鐵(占水0.5%左右)。澆水量不可過大,否則易爛根。盆土也不能幹,否則易使根因失水而萎縮,以保持盆土和周圍環境濕潤為宜。花期勿噴水。一般冬季室內較乾燥,應經常向山茶葉面噴水,以形成一個濕潤的小氣候。但陰雨天忌噴水。澆水時不要把水噴在花朵上,否則會引起花朵霉爛,縮短花期。花謝後及時摘去殘花。
山茶喜肥。一般在上盆或換盆時在盆底施足基肥,秋冬季因花芽發育快,應每周澆一次腐熟的淡液肥,並追施1次至2次磷鉀肥,氮肥過多易使花蕾焦枯,開花後可少施或不施肥。施肥以稀薄礬肥水為好,忌施濃肥。一般春季萌芽後,每17天施1次薄肥水,夏季施磷、鉀肥,初秋可停肥1個月左右,花前再施礬肥水,開花時再施速效磷、鉀肥,使花大色艷,花期長。
整形修剪
地栽山茶主要剪去乾枯枝、病弱枝、交叉枝、過密枝,明顯影響樹形的枝條,以及疏去多餘的花蕾。盆栽山茶除以上工作外,還應根據個人喜好進行整形修剪,但不宜重剪,因其生長勢不強。
花期控制
因山茶不耐寒,延緩花期不太常用。一般用選擇品種、溫度控制、激素處理等辦法來控制花期。欲使山茶」十一」開花,可在7月中旬或8月初用毛筆蘸0.1%的赤霉索,點塗於花蕾上,每3天塗1次,肥水正常管理。
冬季養護
防凍保暖當氣溫降至0攝氏度以下時,將盆栽茶花搬至室外向陽溫暖避風處,或放在三面密封、一面向陽的塑料棚內。也可放在室內,但要求所放之處光照、通風良好。遇嚴寒霜凍天氣應注意保暖,在驟然降溫之前最好將室外的茶花搬至室內。若放在室外,夜間應加蓋塑料薄膜、報紙或布等材料。
水肥管理 茶花喜溫暖、濕潤的環境,怕積水。開花前澆水應掌握盆土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
冬季每隔3-5天用水溫與室溫相近的清水噴灑葉面1次,以增加濕度和清洗葉麵灰塵。開花期澆水量以盆土見干見濕為宜,澆水適宜時
為晴天中午。
其他室內越冬的盆花開花時(早花品種11月底始花,一般品種2-4月開花),不要將其放在光照太強或溫度太高的地方,否則會使花朵早謝。摘去過多花苞,可以促使花大和色澤艷麗,並能延長花期。
I. 為什麼我養的山茶花死了
茶花是中國傳統名花,也叫山茶花,世界名花之一,也是雲南省省花,浙江省金華市和溫州市的市花。因其植株形姿優美,葉濃綠而光澤,花形艷麗繽紛,而受到世界園藝界的珍視。
我國山茶的栽培早在隋唐時代就已進入宮廷和百姓庭院了。到了宋代,栽培山茶花之風日盛。南宋詩人范成大曾以「門巷歡呼十里寺,臘前風物已知春」的詩句,來描寫當時成都海六寺山茶花的盛況。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王象晉《群芳譜》,清代朴靜子的《茶花譜》等都對山茶花有詳細的記述。到了七世紀時,山茶首傳日本,十八世紀起,山茶多次傳往歐美。
茶花生長適溫在15~32℃之間,要求有一定溫差,環境濕度60%以上,大部分品種可耐-8℃低溫(自然越冬,雲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區一般可自然越冬。茶花培植土要偏酸性,並要求較好的透氣性。以利根毛發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鋸木、紅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質栽培。茶花要求光照比杜鵑強,春秋冬三季可不遮陰,夏天可用50%遮光處理。
茶花平常要用中性或偏酸性的地表水澆灌,澆水要掌握見干見濕,幹了再澆,澆要澆透,但要注意不能過干。一般在春梢末期著蕾前要適當扣水,以利向生殖生長轉化,花前不能斷水
放置場所:茶花宜放置於溫暖濕潤、通風透光的地方。春季要光照充足,夏季宜注意遮蔭,避開陽光直射與西曬,若放置陽台上,往往一不小心,就被曬死。澆水:茶花盆景的培養要保持土壤濕潤狀態,但不宜過濕,防止時干時濕。一般在春季可適當多澆,以利發芽抽梢;夏季堅持早、晚澆水,最好噴葉面水,使葉片濕透,不要用急水直澆、滿灌,不宜澆熱水,避開中午前後高溫時澆水;秋季澆水要適量;冬季則宜在中午前後澆水,可每隔二三天噴一次水。施肥:茶花喜肥,在上盆時就要注意在盆土中放基肥,以磷鉀肥為主,施用肥料包括腐熟後的骨粉、頭發、雞毛、礱糠灰、禽糞以及過磷酸鈣等物質。平時不宜施肥太多,一般在花後4~5月間施2~3次稀薄肥水,秋季11月份施一次稍濃的水肥即可。用肥應注意磷肥的比重稍大些,以促進花繁色艷。修剪:茶花的生長較緩慢,不宜過度修剪,一般將影響樹形的徒長枝以及病蟲枝、弱枝剪去即可。若每枝條上的花蕾過多,可疏花僅留1~2個,並保持一定距離,其餘及早摘去,以免消耗養分。此外,還要及時摘去接近凋謝的花朵,也可減少養分消耗,以利植株健壯生長,形成新的花芽。翻盆:茶花盆景可1~2年翻盆一次,新盆宜大於舊盆一號,以利根系的舒展發育。翻盆時間宜在春季4月份,秋季亦可。結合換土適當去掉部分板結的舊土,換上肥沃疏鬆的新土,並結合放置基肥。病蟲害防治:茶花的病害主要有黑霉病、炭疽病等,可噴灑0.5度波爾多液進行防治。蟲害主要有茶梢蛾,防治方法可剪除蟲梢,一般在4~6月進行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