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苗木
㈠ 買回來的山茶花苗木為什麼沒開就焉
花農從地里挖出來,根系、元氣大傷,就靠體內有限的水分苟延殘喘,加上運輸、水版土、環境不服權、太陽曬,到商家手裡上盆就賣。想硬挺著把花開完但根系吸收能力恢復不了,消耗的都是體內僅有的水分和營養,掉花掉葉在所難免,這是植物自我保命的本能。
選盆花時看看是新土還是老土尤為重要,老土一般表面有青苔或是長小草。若是新土,買回來應該幫他剪掉一些枝葉、摘掉花蕾,減少消耗,細心調養根系,葉面噴霧,不要見強光,恢復後自然就再開花了。
㈡ 求茶花樹種植方法
茶花的繁殖方法很多,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均可採用,其中扦插和靠接法使用最普遍。
1.扦插
此方法最簡便,扦插時間以9月間最為適宜,春季亦可。選擇生長良好,半木質化枝條,除去基部葉片,保留上部3片葉,用利刀切成斜口,立即將切口浸入200-500ppm吲哚丁酸5-15分鍾,曬干後插入沙盆或蛭石盆,插後澆水40天左右傷口癒合,60天左右生根。用激素處理後扦插比不用激素的提早2-3個月出根。用蛭石作插床,出根也比沙床快得多。
2.靠接
選擇適當的品種如茶盅茶或油茶作砧木,靠接名貴的茶花。靠接的時間一般在清明節至中秋節之間。先把砧木栽在花盆裡,用刀子在所要結合的部位分別削去一半左右,切口要平滑,然後使雙方的切面緊密貼合,用塑料薄膜包紮,每天給砧木淋水兩次,60天後即可癒合。到時可剪下栽植,並置於樹陰下,避免陽光直射。翌年2月,用刀削去砧木的尾部,再行定植。
(2)山茶花苗木擴展閱讀:
盆栽須知
土壤是盆栽山茶花的生長基礎,因為茶花根系依賴土壤生長、發育,茶花生命活動所需要的水分和養分主要從土壤中吸取。茶花喜歡偏酸性、含腐殖質較高、疏鬆通氣的山地紅(黃)壤土,pH值在5至6.5之間,不能採用鹼性土或黏性重的土壤作盆栽茶花基質。
土壤配製:山泥土(種作物的熟化紅壤土)50%,木屑或食用菌渣40%,餅肥粉或牲畜糞和磷肥粉10%,三者拌勻,澆水適量裝袋熟化,夏秋20天以上,春冬30天以上,這種土壤不僅疏鬆通氣,還能保肥保水,適合茶花生長發育。
病蟲防治
茶花主要病害有輪紋病、炭疽病、枯梢病、葉斑病、煙煤病等,主要防治葯劑有:退菌特800倍;多菌靈500倍;百菌清800倍;克霉靈800倍定期防治,花前要注意灰霉病、花枯病防治。
茶花蟲害以紅蜘蛛、蚜蟲、蚧殼蟲、卷葉蛾、造橋蟲為主,主要防治葯劑用氯腈菊酯15mL+水胺硫磷20mL或久效磷25mL兌30斤水噴霧。
㈢ 這是什麼樹苗
你好我很榮幸回答你的提問,從你發的圖片來看,我覺得有點像橘子的樹苗。回橘子的樹苗也哦這樣的。保答是又像是萬年青,因為萬年青一年四季都是青的。我覺得吧但從你發的圖片來看,很難確實是那丿種樹苗阿!除非自已摸-下樹葉才知道是什麼樹苗。
㈣ 四川宜賓茶花哪個苗木基地的更好
要說茶花,還是宜賓珙縣的龍茶花海比較出名
距離宜賓也就60公里,佔地1萬畝專
「龍茶花海」(當地人又稱「茶屬花山」)是繼「宜賓酒海」「蜀南竹海」「興文石海」後的蜀南第四海。「龍茶花海」的打造成功標志著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又多了一張新的名片。「龍茶花海」是一處以精品茶花景觀為載體,以茶花藝術為特色,包容僰、苗、茶花等多種文化休閑活動在內的人文自然風景區。景區位於素有「神韻僰都、活力珙縣」之稱的珙縣巡場鎮龍塘村,目前,茶花種植5000多畝,被國際茶花協會主席格利高里·戴維斯贊譽為「世界最大的茶花基地」。景區距離珙縣縣城5公里,「龍茶花海」與全國知名旅遊品牌「長寧竹海」、「興文石海」互為犄角,是宜賓市首個花卉苗木類生態旅遊休閑景區。
㈤ 山茶花(山茶科 山茶屬)栽培技術是什麼
Camellia japonica Linn.
山茶花又名山茶、茶花。四季常綠,開花於冬春之際,花姿綽約,花色鮮艷,為我國著名的傳統花卉。
[形態特徵]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葉互生,倒卵形,葉柄短,緣有細齒,葉脈網狀。花兩性,常單生或2~3朵頂生或腋生,有單瓣、半重瓣、重瓣之分,花色鮮艷,有白、粉紅、紅、紫紅和紅白相間等色。蒴果近球形,種子橢圓形,深褐色(見彩圖74)。
山茶的園藝品種很多,當今世界上山茶品種已發展到5000餘個,我國目前常見栽培的約有300餘個,根據其雄蕊的瓣化、花瓣的自然增加、雄蕊的演變、萼片的瓣化,概分為單瓣類、半重瓣類、重瓣類三大類和單瓣型、半重瓣型、五星型、荷花型、松球型、托桂型、菊花型、芙蓉型、皇冠型、綉球型、放射型、薔薇型等12個花型。
山茶屬植物中除了山茶以外,還有雲南山茶C.reticulata、茶梅C.sasanqua,以及我國20世紀60年代發現的金花茶C.chrysantha等,都是重要的觀賞花木。
[分布]
山茶花原產中國,野生山茶花分布於浙江、江西、四川的山嶽、溝、谷、叢林下和山東嶗山及沿海島嶼。山茶花的栽培分布,露地栽培區主要在長江流域。在我國除了東北、西北、華北部分地區因氣候嚴寒不宜種植外,幾乎遍及我國各地園林之中。但大面積的露地栽培,則以浙江、福建、四川、湖南、江西、安徽省為多。現世界上日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義大利等國都有栽培。
[習性]
山茶為暖溫帶樹種,適於溫暖濕潤之地,過熱過冷均不適宜。夏無酷日,冬無嚴寒,雨量充沛,空氣濕潤,最適於山茶的生長,具體要求是:
(1)溫度
山茶對低溫的耐受程度各品種間表現出一定的差異,單瓣型品種耐寒力比一般品種要強,能耐-10℃的低溫,名貴品種對低溫的耐受力低。忌高溫酷暑,溫度30℃以上時即停止生長,超過35℃會出現日灼,生長的最適溫度在18~25℃之間,適於花朵開放的溫度是在10~20℃之間。
(2)光照
山茶喜半陰半陽,忌曬。幼樹耐陰,大樹則需一定光照,每天見陽光3~4小時以上,才有利於開花,但夏季強烈陽光直射會引起葉面嚴重灼傷、小枝枯萎。宜散射光,不宜直射光,故夏季需遮蔭。冬季則以南面有全光、西北面能擋風為好。
(3)土壤
山茶喜肥沃、疏鬆、微酸性的壤土或腐殖土,pH在4.5~6.5范圍內都能生長,以5.5~6.5之間為佳,偏鹼土壤和黏重積水之地不適於山茶生長。對土壤水分要求是喜潤忌濕,土壤排水良好,在梅雨和台風季節要注意排水,以免引起根部腐爛致死。
(4)生長習性
1年有2次枝梢抽生,第一次3月底至4月中、下旬開始萌發,至5月中、下旬停止生長,稱春梢;第二次自7月中、下旬到9月,稱夏梢,以後即停止生長。春梢生長量大。在正常條件下,單花開花期為7~15天,但冬季可長達1個月。
[繁殖與栽培養護]
山茶繁殖常用扦插、嫁接、播種法。
扦插在6月中下旬梅雨季和8月上旬至9月初最為適宜,選樹冠外部組織充實、葉片完整、腋芽飽滿的當年生半成熟枝為插穗。長度一般4~10厘米,先端留2張葉片,剪取時基部要帶踵。插於遮蔭的苗床,隨剪隨插,密度視品種葉片大小而異,以葉片相互不重疊為准,穗插入土3厘米左右。淺插生根快,深插發根慢。插後按緊床土,使插穗與沙土密接,並噴透水。以後每天葉面噴霧數次,保持濕潤。插後約3周開始癒合,6周後生根。成活的關鍵是要有效地保持足夠的濕度,在遮蔭棚的東、西、南三面要掛簾子擋風,棚上要蓋2層遮陽網,以減少熱氣流的影響,切忌陽光直射,並注意葉面噴水,做到勤噴、少噴。網上面噴水,是降低床內溫度、提高濕度的有效辦法。待新根產生,要逐步增加陽光,10月份開始只蓋一層網,加速木質化,11月份拆除蔭棚,改裝暖棚越冬。
嫁接以5~6月為好,常用靠接、枝接和芽接。靠接易成活,生長快,但方法繁瑣,管理不便,費材料,而枝接和芽接實際應用較多,用材經濟,操作方便,只要溫濕度適宜,精心管理,成活率可達80%以上。砧木以油茶為多,亦可用單瓣山茶,枝接的接穗帶2片葉,芽接的接穗帶1片葉,嫁接後必須將介面用塑料薄膜包紮,並分3次剪砧,第一次在綁扎時剪除梢頂,削弱砧木的頂端優勢,促進癒合;第二次在接穗的第一次新梢充分木質化後,截斷砧木上部1/3枝條,保留部分枝葉,以利光合作用;第三次在接穗第二次新梢充分木質化後,在與介面同高處向下剪一約45度角的斜口,剪掉砧木。高溫季節嫁接,必須遮陽,使棚內基本上不見直射光,中午前後噴水降溫。
播種主要是培育砧木和新品種,應隨采隨播,否則會失去發芽力,若秋季不能及時播種,應濕沙貯藏至翌年2月間播種。一般秋播比春播發芽率高。
栽培山茶有地栽和盆栽兩種方式。
地栽首先要選擇在適合生態要求的地段種植。種植時間以秋植較春植為好。施肥要掌握好三個關鍵時期:2~3月施肥,以促進春梢和起花後補肥的作用;6月間施肥,以促進二次枝生長,提高抗旱力;10~11月施肥,使新根慢慢吸收肥分,提高植株抗寒力,為明年春梢生長打下良好基礎。山茶不宜強度修剪,只要刪去病蟲枝、過密枝和弱枝即可。但對新移植的大、中苗,為了保持水分蒸發和吸收的平衡,可適當刪剪部分枝條。山茶是多花樹種,特別在長勢衰弱的植株上,一枝上能著蕾多達10個以上,為防止因開花消耗營養過多和使花朵大而鮮艷,故須及時疏蕾,保持每枝1~2個花蕾為宜。
盆栽的管理關鍵是:
(1)盆的大小與苗木的比例要恰當。所用盆土最好在園土中加入1/3~1/2的松針腐葉土。
(2)上盆時間以冬季11月或早春2~3月為宜。萌芽期停止上盆,高溫季節切忌上盆。
(3)苗新上盆時,水要澆足。以盆底透水為度,平時澆水要適量,要求做到澆水量隨季節變化而變化,夏季葉莖生長期及花期可多澆水,新梢停止生長後要適當控制澆水,以促進花芽分化。梅雨季節,應防積水,入秋後應減少澆水。澆水時水溫與土溫要相近。
(4)遮蔭與防寒。山茶一般作溫室栽培,春天與梅雨期要給予充足的陽光,否則枝條生長細弱,並引起病蟲為害。高溫期要遮蔭降溫,冬季要及時採取防凍措施,盆苗在室內越冬的,以保持3~4℃為宜。若溫度超過16℃,就會提前發芽,嚴重時還會引起落葉、落蕾。
盆栽山茶花的施肥、修剪等與露地栽培基本相同。
山茶的主要病蟲害有:山茶雲紋葉枯病、山茶炭疽病、灰斑病、褐斑病、網餅病、煤污病、藻斑病、茶黃毒蛾、茶細蛾、褐帶長卷蛾、茶梢尖蛾、露尾甲、山茶片盾蚧、糠片盾蚧、分瓣臀凹盾蚧、龍首麗癭蟎、側多食附線蟎、咖啡小爪蟎等。防治方法:①清除病落葉,燒毀。病害發生期噴灑波爾多液、多菌靈、代森鋅、百菌清等任一種葯劑。②及時防治蚜蟲、介殼蟲、木虱等為害及噴灑石硫合劑或甲基托布津等葯劑,即可防治煤污病。③害蟲幼蟲或若蟲期噴灑敵敵畏、敵百蟲、辛硫磷、殺螟松等任一種葯劑。④若蟎期噴灑三氯殺蟎醇等葯劑。
[觀賞與應用]
山茶樹姿優美,枝葉茂密,終年常青,花大色艷,花姿多變,耐久開放,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由於品種繁多,花期長(自11月至翌年5月),開花季節正當冬末春初,因此山茶是豐富園林景色的好材料,孤植、群植均宜。惟茶花喜酸、喜溫、喜陰涼,應選擇適宜之地配植,與落葉喬木搭配,尤為相宜。
㈥ 山茶球跟茶花是不是同種苗木
山茶花:可愛、謙讓、理想的愛、謹慎、了不起的魅力.白色象徵純真無邪 你怎能輕視我的愛情,紅色象徵天生麗質. 茶花:具松柏之骨,挾桃李之姿.
㈦ 山茶花的資料
茶花復又名山茶花,是山茶科、制山茶屬多種植物和園藝品種的通稱。花瓣為碗形,分單瓣或重瓣,單瓣茶花多為原始花種,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達60片。
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紅、紫、白、黃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達到4米。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花期較長,從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開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
因其植株形姿優美,葉為濃綠綠而光澤,花形艷麗繽紛,而受到世界園藝界的珍視。茶花的品種極多,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
(7)山茶花苗木擴展閱讀:
生長習性
茶花懼風喜陽、地勢高爽、空氣流通、溫暖濕潤、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黃土或腐殖土。pH5.5-6.5最佳。適溫在20-32 ℃之間,29℃以上時停止生長,35 ℃時葉子會有焦灼現象,要求有一定溫差。
環境濕度70%以上,大部分品種可耐-8 ℃低溫(自然越冬,雲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區一般可自然越冬喜酸性土壤,並要求較好的透氣性。
以利根毛發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鋸木,紅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質栽培。茶花春秋冬三季可不遮陰,夏天可用50%遮光處理。
㈧ 茶花樹的種植
茶花的栽培與管理技術
一、土壤:喜排水良好具保水、透氣性佳的富有機質砂質壤土為宜。可以砂質壤土60%+腐葉土40%調配使用最為理想。
三、灌溉給水:喜濕潤、排水良好。故應適時給水,尤其應防夏季缺水的西曬乾燥現象或建物輻射熱傷害,以免妨害其生長。當花芽分花時,更不可斷水、缺水,以免著花不易或引起落花。
四、施肥:可以有機質肥為主供應:骨粉、草木灰、油粕。或優質「翠姆」肥。其N-P-K比為:5-3-2,開花後可施重肥,5~7月花芽分化期間忌施肥,尤其是氮肥,以免僅萌發葉芽。
五、摘蕾:茶花的花芽分化多為六月間,但摘蕾時須視花蕾如黃豆一般大小時約在9~11月間才可進行。摘蕾的原則為:每節花芽僅留一個花蕾為原則,且其花蕾須朝上,並不可傷及新芽。
六、花後處理:12~1月間:花後應盡早除去殘花,並立即追肥,在支幹基部起僅保留2~3節新芽,其餘頂端可去除。4~5月間:須減少供水,使新芽所生長之枝條不會過分伸長,以免後續之花芽分化的萌花蕾數減少。培育場所宜於半日照、通風良好之涼爽環境培育。忌炎熱、密閉、陰濕或乾燥區域栽培。
盆栽的種植與管理
1·定植 在每年2—3月樹液將要流動或開始流動時,將山茶花苗木移入排水保水性能良好的肥沃疏鬆的微酸性土壤。屬盆栽的,盆土按腐葉土、菌根土、細沙以4:3:2的比例配合,再添加少量的磷、鉀肥或復合肥混合而成。混合後的土壤最好用2%甲醛或其它葯物進行滅菌處理。栽植地點宜選在半陰地,切勿種在整天被陽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光照太強灼傷樹葉和花朵。移栽時,盡量使其根系舒展,壓實土、澆透水。
2·遮光 山茶花為半陽性植物,喜半陰地環境,適宜生長在氣候溫暖、空氣濕潤的地方。為防止灼傷,可採用架設遮蔭棚或遮陽網的辦法解決。如果是盆栽花,最好將其放置在蔭棚的東邊,使其上午能得到足夠的光照,中午和下午又不會被烈日,照射到。
3·澆水 山茶花對水分要求較嚴,要盡量使土壤濕度保持在半墒狀態。土壤過乾會導致生長不良、落葉,甚至死亡;太濕易引起根系腐爛。澆水量和澆水次數要根據季節不同而有差異。春季和秋季澆水量較多,每次澆水以土壤在澆完後捏能成團、放可鬆散為宜。冬季少澆,屬盆景的只澆至盆土濕潤100px深左右。夏季澆水量最大、澆水次數最多,每次澆水要將土壤全部澆濕澆透,但不能積水。對盆景澆水時,不可對准根部,以免沖擊根部使根外露。
4·施肥 山茶花不可多施肥,特別是不要施人糞、麻餅等肥性太「燥」(即肥力強)的肥料,一般施用肥性較柔和的肥料為宜,如經浸泡腐熟的豬糞水、豆餅水等。施肥量囚季節的更替而變化:春季,樹體生長勢復甦,在開花後開始澆肥水,隨著生長加快,逐漸增加澆肥次數;5-6月,每月澆肥水4~5次;7月是生長最盛的季節,澆6~8次;8月以後逐漸減少,秋分(9月)以後,停止施肥,直到第2年春天。施肥水與澆水要輪流進行。
5·防凍 山茶花怕嚴寒,易凍傷,因此在冬初要做好越冬准備,可採用樹干刷白或捆稻草的辦法進行。遇下雪天氣,可用掃除樹上的雪、在園子四周燒火土灰(可提高園內溫度)的辦法解決。是盆景的,則將其移人溫室內;遇上冬天的晴天,在中午將其搬出室外,受短時陽光照射和換氣通風,以彌補光照不足、通氣不良的缺點。
6·換盆 盆栽每年都要將盆土更換。每換一次盆,花盆須遞大一號。換盆時,把山茶花植株連同盆土全部弄出來,用小木棒將近盆邊的土挑松,使其根系舒展,須根太長的,可適當剪短。換盆前,在新植入的花缽底部小孔處放一瓦片(既可滲水又可防止盆土下漏),在瓦片上放人50px厚的篩過的細爐灰渣,再加入新配製的盆土,最後將帶有土團的山茶花放入盆內,用新配製的盆土將花盆四周空隙填滿,壓實、澆水。
7·修剪 盆景要適當修剪。修剪的基本原則是:一是要把病枝和死枝剪除;二是根據造型需要進行適當地修剪;三是把主枝剪除,讓其多發側芽,防止其過高生長。要抑制山茶花盆景過快地擴大空間,以免失去盆景價值,除修剪外,還要控制水肥施用量,有的需要施用15%的多效唑粉劑80-100x10的負六次溶液澆灌進行矮化處理。
8·催花 山茶花一般在春季3-4月開花。如果想要山茶花在節日或其它喜慶日期准時開放,需要適當提前或推遲山茶花的開花時間,可採用控制光照強度、調節溫度高低、加強水肥管理等措施來進行。如需提前開花,則提前一段時間逐漸延長光照時間、提高室內溫度、加大澆水和施肥次數。如需推遲開花時間,則在相應時間內,放人暗室(以減少光照強度)、降低室內溫度、減少澆水和施肥量,使具處於半休眠狀態;在需要其開花的前2—3個月,將山茶花拿出暗室,逐漸增加澆水和施肥次數,促使其准時開花。因提前和推遲開花的時間不一定,所以在這里無法確定具體的控制時間。一般來說,要在需開花的前3-4個月(有的甚至半年前)就要採取措施,控制其外部環境條件。
㈨ 五色茶花樹的種植方法
五色茶花樹的種植方法如下:
一、土壤:喜排水良好具保水、透氣性佳的富有機質砂質壤土為宜。可以砂質壤土60%+腐葉土40%調配使用最為理想。
三、灌溉給水:喜濕潤、排水良好。故應適時給水,尤其應防夏季缺水的西曬乾燥現象或建物輻射熱傷害,以免妨害其生長。當花芽分花時,更不可斷水、缺水,以免著花不易或引起落花。
四、施肥:可以有機質肥為主供應:骨粉、草木灰、油粕。或過磷酸石灰、氯化鉀。其N-P-K比為:5-3-2,開花後可施重肥,5~7月花芽分化期間忌施肥,尤其是氮肥,以免僅萌發葉芽。
五、摘蕾:茶花的花芽分化多為六月間,但摘蕾時須視花蕾如黃豆一般大小時約在9~11月間才可進行。摘蕾的原則為:每節花芽僅留一個花蕾為原則,且其花蕾須朝上,並不可傷及新芽。
六、花後處理:12~1月間:花後應盡早除去殘花,並立即追肥,在支幹基部起僅保留2~3節新芽,其餘頂端可去除。4~5月間:須減少供水,使新芽所生長之枝條不會過分伸長,以免後續之花芽分化的萌花蕾數減少。培育場所宜於半日照、通風良好之涼爽環境培育。忌炎熱、密閉、陰濕或乾燥區域栽培。
盆栽的種植與管理
1·定植 在每年2—3月樹液將要流動或開始流動時,將山茶花苗木移入排水保水性能良好的肥沃疏鬆的微酸性土壤。屬盆栽的,盆土按腐葉土、菌根土、細沙以4:3:2的比例配合,再添加少量的磷、鉀肥或復合肥混合而成。混合後的土壤最好用2%甲醛或其它葯物進行滅菌處理。栽植地點宜選在半陰地,切勿種在整天被陽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光照太強灼傷樹葉和花朵。移栽時,盡量使其根系舒展,壓實土、澆透水。
2·遮光 山茶花為半陽性植物,喜半陰地環境,適宜生長在氣候溫暖、空氣濕潤的地方。為防止灼傷,可採用架設遮蔭棚或遮陽網的辦法解決。如果是盆栽花,最好將其放置在蔭棚的東邊,使其上午能得到足夠的光照,中午和下午又不會被烈日,照射到。
3·澆水 山茶花對水分要求較嚴,要盡量使土壤濕度保持在半墒狀態。土壤過乾會導致生長不良、落葉,甚至死亡;太濕易引起根系腐爛。澆水量和澆水次數要根據季節不同而有差異。春季和秋季澆水量較多,每次澆水以土壤在澆完後捏能成團、放可鬆散為宜。冬季少澆,屬盆景的只澆至盆土濕潤100px深左右。夏季澆水量最大、澆水次數最多,每次澆水要將土壤全部澆濕澆透,但不能積水。對盆景澆水時,不可對准根部,以免沖擊根部使根外露。
4·施肥 山茶花不可多施肥,特別是不要施人糞、麻餅等肥性太「燥」(即肥力強)的肥料,一般施用肥性較柔和的肥料為宜,如經浸泡腐熟的豬糞水、豆餅水等。施肥量囚季節的更替而變化:春季,樹體生長勢復甦,在開花後開始澆肥水,隨著生長加快,逐漸增加澆肥次數;5-6月,每月澆肥水4~5次;7月是生長最盛的季節,澆6~8次;8月以後逐漸減少,秋分(9月)以後,停止施肥,直到第2年春天。施肥水與澆水要輪流進行。
5·防凍 山茶花怕嚴寒,易凍傷,因此在冬初要做好越冬准備,可採用樹干刷白或捆稻草的辦法進行。遇下雪天氣,可用掃除樹上的雪、在園子四周燒火土灰(可提高園內溫度)的辦法解決。是盆景的,則將其移人溫室內;遇上冬天的晴天,在中午將其搬出室外,受短時陽光照射和換氣通風,以彌補光照不足、通氣不良的缺點。
6·換盆 盆栽每年都要將盆土更換。每換一次盆,花盆須遞大一號。換盆時,把山茶花植株連同盆土全部弄出來,用小木棒將近盆邊的土挑松,使其根系舒展,須根太長的,可適當剪短。換盆前,在新植入的花缽底部小孔處放一瓦片(既可滲水又可防止盆土下漏),在瓦片上放人50px厚的篩過的細爐灰渣,再加入新配製的盆土,最後將帶有土團的山茶花放入盆內,用新配製的盆土將花盆四周空隙填滿,壓實、澆水。
7·修剪 盆景要適當修剪。修剪的基本原則是:一是要把病枝和死枝剪除;二是根據造型需要進行適當地修剪;三是把主枝剪除,讓其多發側芽,防止其過高生長。要抑制山茶花盆景過快地擴大空間,以免失去盆景價值,除修剪外,還要控制水肥施用量,有的需要施用15%的多效唑粉劑80-100x10的負六次溶液澆灌進行矮化處理。
8·催花 山茶花一般在春季3-4月開花。如果想要山茶花在節日或其它喜慶日期准時開放,需要適當提前或推遲山茶花的開花時間,可採用控制光照強度、調節溫度高低、加強水肥管理等措施來進行。如需提前開花,則提前一段時間逐漸延長光照時間、提高室內溫度、加大澆水和施肥次數。如需推遲開花時間,則在相應時間內,放人暗室(以減少光照強度)、降低室內溫度、減少澆水和施肥量,使具處於半休眠狀態;在需要其開花的前2—3個月,將山茶花拿出暗室,逐漸增加澆水和施肥次數,促使其准時開花。因提前和推遲開花的時間不一定,所以在這里無法確定具體的控制時間。一般來說,要在需開花的前3-4個月(有的甚至半年前)就要採取措施,控制其外部環境條件。中國有機農業網
㈩ 山茶花應該如何種植
茶花其實是有一定的耐寒能力的,在長江以南地區栽培茶花的話是完全可以順利過冬的。如果你的地區非常寒冷的話,那麼只要保證茶花的根部不受凍害,就不會影響到第二年的生長了。
茶花
當氣溫降至0℃,應將盆栽茶花搬室內向陽處或朝陽的塑料棚內養護。若午後棚內氣溫達25C以上則應通風降溫,尤其當受到暖流影響,氣候異常時,午後更應降溫通風,否則會落葉落蕾,部分病株甚至會被悶死。
茶花冬天澆水仍應是不幹不澆,澆則之紹透,但應區別對待。水溫應與氣溫相同或略高於氣溫,若水溫低於氣溫5℃以上,可能弓}起茶花『感冒「。茶花在冬季只處於半休眠,葉芽和花蕾仍在生長,有些品種尚能迎冰霜怒放。因此,塑料棚內的茶花』仍應施肥,使植株積累更多的養分,以利開花和開春後的營養生長。
對倚欄嬌等品種,若冬肥充足,則花色艷麗,花期長,且能抗風雨耐顛簸。冬不施肥,春天易落蕾落花。但施肥濃度不可太高,以磷鉀肥為主,也可於稀釋的有機肥液中加入1/500磷酸二氫鉀,一月左右施一次。
茶花室內越冬的盆花開花時(早花品種11月底始花,一般品種2至4月開花),不要將其放在光照太強或溫度太高的地方,否則會使花朵早謝。摘去過多花苞,可以促使花大和色澤艷麗,並能延長花期。澆水時不要把水噴在花朵上,否則會引起花朵霉爛,縮短花期。花謝後及時摘去殘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