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鬱金香又發芽了日記
A. 鬱金香開花時的觀察日記400字
鬱金香的顏色很多,紅得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五彩繽紛。它們好像一個版個披著睌禮服,權趕忙去參加舞會的小公主,美極了!
風婆婆敲響了時鍾,舞會開始了。這些公主們隨著「春之歌」輕輕地晃動著妖饒的楊柳細腰,花精靈們也跟著擺起來。哦!真是一場快樂的舞會!
有一朵鬱金香綻開的花朵是黑色的,微微四散的花瓣如同黑色的絲絨。許多鬱金香在一起,又像一張彩色的大地毯,散發出陣陣清香,沁人心脾。
清晨,鬱金香的花瓣上落下一滴滴小水珠,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恰似一顆顆光彩奪目的小珍珠。突然,花瓣晃動了兩下,幾顆小珍珠合並成了一顆大珍珠鑲嵌在亭亭玉立的鬱金香上,給鬱金香增添了幾分色彩。
你看,它們一個個張開笑臉向我們點頭,有的又像一個害羞小姑娘把頭縮了回去,還有的還是花骨朵,就像一個睡在嬰兒床上的小寶寶,依偎在媽媽身旁。
B. 鬱金香的觀察日記誰有
觀察日記-----我的鬱金香
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 雨 今天,我在路邊買了幾株鬱金香,細細的枝稈,長著幾個花苞,十分美麗。 我為了讓它長得更美,上網查了查資料,資料上說鬱金香適合長在沙土裡,我就出去換土。 2011年4月6日 星期三 晴 這幾天鬱金香長得很棒!有兩個花苞變成了花朵,粉紅色,在十米外也有一種清香,我看後,高興地跳了起來。 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晴 我已經好幾天沒看鬱金香了,也不知道長得怎麼樣了?上樓一看,驚呆了:三朵花都打開了傘,美極了! 我又發現:最大的那一株那兒長了兩株小苗,離遠點兒看,像小不點。 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多雲 今天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我的鬱金香,我顧不上洗臉,三下兩下便跑上樓。 唉,前幾天沒澆水,葉子便開始枯了,看來種個東西也這么難! 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晴 今天,鬱金香有一些凋謝了,我抓了一小把肥料,撒到花盆裡,澆了點水,心裡想:鬱金香,你也這么淘氣! 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晴 近幾天天氣不錯,可鬱金香還在凋謝,只有幾片花瓣了,我問了問媽媽,媽媽說:「可能這鬱金香最初生長在大棚里,所以枯萎得要快一些吧。」這句話可算解了我心中的石頭。 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早上,我上樓後,突然聞到了一種濃郁的清香,花已經完全凋謝了,這就是「但留清香在人間」吧!
2007年1月8日 星期一 晴
自打我的鬱金香寶寶種子下盆以後,我幾乎是天天都要去看它一回。幹了,給她澆點水,晴了,把它放在陽光下曬曬太陽,一心想著花寶寶早日長出芽來。
今天下午放學一回家,我照例先興致勃勃地去照料我可愛的鬱金香寶寶。剛到花盆前,呀!我突然發現鬱金香寶寶不知從啥時起,已從土裡探出了它那小小「腦袋」。你瞧!它那圓錐形的小芽兒嫩綠嫩綠的,給這寒風刺骨的冬天增添了不少生機,彷彿帶來了春的氣息。它似乎在悄悄地告訴我們:嘿——春天快來啦,春天快來啦!看著它那嬌小玲瓏的身軀,我心裡樂開了花,哦,總算把這小寶貝給盼到了。從此,我澆水、施肥更勤快了。
觀察日記--鬱金香
4月9日我和媽媽把兩個鬱金香的種子種在花盆中。我們把土翻鬆,將種子放進去,然後用土將種子埋起來,我又給它澆了很多水。接下來我每天都去問候一次,但一點兒動靜都沒有。
14日早上當我又去看它時,發現在花盆中央露出了一個小小芽頭,看上去像一隻小鉛筆頭。我便趕快去叫媽媽來看,媽媽看到後很高興。以後我每天都去看小芽,發現它長得很快,到今天它已經有5厘米高了。我希望它能快快長大,開出美麗的花朵。告訴你們一個小秘訣:鬱金香開花後,每周用糖水澆花,這樣可以使花開得時間很長。
農業品種
品種名稱
品種全稱: 鬱金香
品種又稱: Tulipa gesneriana
主題關鍵詞: 切花花卉 花卉 鬱金香
品種簡介
【生物學特徵】為百合科多年生鱗莖花卉。鱗莖卵形,外層鱗莖皮紙質,葉3~5片,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頂端有少數毛,花莖高20~50厘米,常頂生一朵大花,有的品種為3朵花,其中中間一朵較大,花瓣6片,直立,杯形。
【習性】原產伊朗和土耳其高山地帶及我國新疆等地。耐寒性極強,冬季可耐-35℃,適應性強,夏季休眠,秋冬生根並萌發新芽但不出土,需經冬季低溫後才能伸展生長並形成莖葉和花朵。生長適溫為15~20℃,鬱金香屬長日照花卉,喜陽光充足,冬季溫暖,夏季乾燥的氣候,要求輸送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土壤,忌鹼性土壤和連作。
【繁殖及栽培】分球繁殖為主,小鱗莖需要培養2~3年才能開花。目前商品化的鬱金香種球都是經過低溫處理的,栽植後溫度維持在18~20℃,約30~40天左右就能開花。盆栽用土為草炭土與等量的沙混合。覆土深度以鱗莖的1~1.5倍為宜,保持光線充足,溫度不能太高,否則植株徒長。
C. 小學一年級鬱金香觀察日記
鬱金香被來人們評為「世界源花王」。而在這個稱號的背後,是否隱藏著一些秘密呢?
鬱金香的顏色很多,紅得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五彩繽紛。它們好像一個個披著睌禮服,趕忙去參加舞會的小公主,美極了!
風婆婆敲響了時鍾,舞會開始了。這些公主們隨著「春之歌」輕輕地晃動著妖饒的楊柳細腰,花精靈們也跟著擺起來。哦!真是一場快樂的舞會!
有一朵鬱金香綻開的花朵是黑色的,微微四散的花瓣如同黑色的絲絨。許多鬱金香在一起,又像一張彩色的大地毯,散發出陣陣清香,沁人心脾。
清晨,鬱金香的花瓣上落下一滴滴小水珠,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恰似一顆顆光彩奪目的小珍珠。突然,花瓣晃動了兩下,幾顆小珍珠合並成了一顆大珍珠鑲嵌在亭亭玉立的鬱金香上,給鬱金香增添了幾分色彩。
你看,它們一個個張開笑臉向我們點頭,有的又像一個害羞小姑娘把頭縮了回去,還有的還是花骨朵,就像一個睡在嬰兒床上的小寶寶,依偎在媽媽身旁。
漫步在鬱金香花從中,一陣陣迷人的芬芳撲鼻而來。粉色的鬱金香散發出怡人的香味,紫色的鬱金香散發出妖饒的香味,仔細地聞,還隱隱約約帶著一絲神秘……啊,我陶醉了,我多麼想一直停留在這一刻啊!
D. 寫鬱金香剛發芽的作文
去年春天,外婆帶我到太子灣去玩,看鬱金香。 經過40分鍾的車程,我們到了太子灣。一進大門內就聞到一陣淡容淡的清香,花兒千姿百態,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花瓣全展開了,散發出沁人心脾的香味,有的還是花骨朵兒,像一顆顆小黃豆,吸引來許許多多的中外遊客,聽外婆說:「以前有一個池,能下水,有拖鞋免費提供,如果不穿拖鞋,腳會痛死的,但是,夏天才有的」,我非常失望。我在一塊淥油油的草地上,看到了許多風車,一有風,就會轉,看上去很好玩。我在草地上做了很多動作,讓外婆拍下來,拍了好多好多張,你一定很想去太子灣吧? 到了下午三四點,我戀戀不舍地跟外婆回家了。
E. 鬱金香的成長觀察日記怎麼寫
我無意間發現森林公園有賣鬱金香花種的。我欣喜若狂,畢竟鬱金香是我最喜歡的花之一。不知鬱金香的成長過程是什麼樣?想著,想著,於是便毫不猶豫的買下了四粒種子。
回到家,我立刻到市場上精挑細選的買下了一個適合養鬱金香的花盆。然後拿出小時候玩土用的小鏟子,在樓下挖起土來,隨後把土裡的小石子逐一挑出,直到把花盆裡裝滿了「合格」的土,我才又把花盆搬回家裡去。說我喜歡養花養草,其實這也是我第一次養花。為了搞清楚,花種埋在哪個位置,我不得不虛心請教對養花這方面知識淵博的老爸了。等到把花種埋好了。我又讓花喝了飽飽的一頓水。才結束了當天對鬱金香的「培養」工作。
以後,我每天早晨醒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鬱金香澆水。而且堅持寫觀察日記。每次都自豪得想像著自己養出的鬱金香會是什麼樣子?當時別提有多高興了。可是後來,我逐漸發現,鬱金香生長緩慢,無精打采。事後,當我發現是我澆水太多,才把我心愛的鬱金香花種害成這樣時,是多麼的後悔和無助。我傷心極了。但痛下決心,要把鬱金香養活。於是我每天都要摸摸種鬱金香的土是濕還是干,等到土幹了我再為鬱金香好好澆上一頓,就這樣我摸著門道三天一澆水,五天一施肥,每周再為它松鬆土。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的精心照料下,鬱金香終於死而復活抽出了嫩嫩的新芽。此時我重新充滿了自信心和自豪感。
為了鬱金香,我不停地忙碌著,現在鬱金香已經長出花苞,開放出得意,勝利的花朵,樣子不比公園里的差,我成功了。
這也是我第一次靠自己的努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我明白了成功,是一步一步積累出來的。也更加讓我體會到課本中「千里之行,始與足下」這句諺語的真正
F. 今年11月,我家的鬱金香發芽了,比上一年又多了兩個芽,我想知道,現在是冬天要怎麼分株如題 謝謝了
剛開始生長需營養較少,展葉後可以施適量氮肥。
G. 去年的鬱金香根莖又發芽了,該怎樣養護
其實你早該把去年的鬱金香根莖種在土裡了,早種的話,現在可能已經有花蕾了。
鬱金香喜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土或砂性壤土,鬱金香自然球盆栽可用腐殖質含量高、排水良好的砂土或用泥炭,細沙改良的園土作盆土,並施以足夠的底肥。盆土需經過消毒後才能種植種球。當氣溫穩定到12℃以下時,可單個或多個組合種植在花盆中,種植後覆蓋1-2厘米土層。澆透水,放置在蔭涼處,當根系發育良好後視需要可移至溫室生長。如在室外生長,一定要注意盆土的排水性,雨天防止積水。
種球必須盡快栽植,土壤改良配製,消毒以及種球消毒與鬱金香自然球生產相同。種植前仔細去除包裹在根盤的褐色外皮層,並按要求種植;仔細去除包在根外的褐色皮層,決不能傷害到種球根原基。在種植前如去皮,可較淺地種植,促進根系整齊生長,可縮短溫室內的栽培時間3-4天,有時在根原基處已出現了根,種球種植過程中,不能將種球魯莽地插入土中。種植後,在栽培土的上面放上一層粗泥炭,可防止澆水時對土壤結構的破壞。種植完畢應立即澆水以防止乾燥脫水。 對於去皮鱗莖,栽植時應使種球鼻部露出土壤。未去皮種球,種植深度為2-4厘米,將種球頂部覆蓋,這可促進種球生根。
種球種植後,要確保土壤有足夠低的溫度使鬱金香種球發根良好,即要保證種球種植後的兩周內,土壤溫度穩定在9℃或更低,否則會影響種球生根而導致嚴重的盲花盲芽。
如果溫室內的土壤溫度會高於17℃,那必須推遲1-2周種植。不僅要選擇足夠涼的種植地點種植,而且還應在種植前後採取正確的措施以確保土壤溫度盡可能的低。如種植前用冷水澆灌溫室內土壤,種植後也用冷水澆灌,然後用稻草等類似材料覆蓋土壤以防止太陽光的照射,並能保證提供足夠大的通氣量。
還須提醒的是鬱金香的根系最怕受到傷害,因此在鬱金香種球的發根過程中或良好發根後,千萬不能進行鬱金香的移植,或可能引起根系受傷的移盆等操作。鬱金香的根系一旦受到傷害。將再無法正常開花。種植者會將低溫不足、發根不良及根系受損所引起的盲花誤認為是種球的質量問題,因為低溫不足、發根不好必定會導致高盲花率或開花質量極差。健康良好的根系將是您生產成功的保證。
2-3周的低溫發根後,土壤溫度應為13℃-16℃溫室溫度為15℃-18℃,此溫度適宜鬱金香的正常生長。此階段如溫度過低會推遲開花時間,過高則影響開花質量。
若溫室中的相對濕度太高,將抑制植株的蒸騰作用,導致植株生長紊亂,這也是導致盲花盲芽的主要原因。如葉、莖猝倒、莖呈現水浸狀,甚至發生花的凋萎現象,均是濕度過高引起。此外,溫室內相對濕度高還會增加葡萄孢屬病菌的侵染,植株會很弱小。因此相對濕度應保持在80%以下。可採取通風來降低溫室濕度,如裝換氣扇在溫室內水平方向吹風,促進蒸發。
種植前應澆水,以降低土壤溫度。鱗莖應種在稍濕潤的土壤中,種植後澆水對鱗莖早期生根有利。通常澆水量應以保持土壤良好的團粒結構為前提。實踐中使用的標準是鱗莖下的土壤可以捏成團狀, 這樣便有充足的水分供植株生長。栽培過程中澆水量要適宜,澆水過多是很危險的,越接近開花期,越要嚴格控制澆水量。澆水一般在上午進行,澆水後通風可降低植株間的相對濕度。
一般不需要施肥,若生長勢弱,不能吸收足夠的氮,可考慮施一些氮肥。在種球根系發育良好後,每100平方米施2公斤的硝酸鈣,分三次撒施,每兩次之間間隔一周。
在鬱金香露色之前,禁止搬動及換盆,以免傷根。可以一球栽一盆,也可以三、五球或更多球拼栽成一大盆。
H. 鬱金香的小芽兒長什麼樣,的作文
去年春天,來外婆帶我到太子灣去玩,源看鬱金香。 經過40分鍾的車程,我們到了太子灣。一進大門就聞到一陣淡淡的清香,花兒千姿百態,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花瓣全展開了,散發出沁人心脾的香味,有的還是花骨朵兒,像一顆顆小黃豆,吸引來許許多多的中外遊客,聽外婆說:「以前有一個池,能下水,有拖鞋免費提供,如果不穿拖鞋,腳會痛死的,但是,夏天才有的」,我非常失望。我在一塊淥油油的草地上,看到了許多風車,一有風,就會轉,看上去很好玩。我在草地上做了很多動作,讓外婆拍下來,拍了好多好多張,你一定很想去太子灣吧? 到了下午三四點,我戀戀不舍地跟外婆回家了。
I. 我去年10月中旬種的鬱金香出苗但又死了
鬱金香是夏季休眠的鱗莖花卉
我不知道你的鬱金香是什麼時候死的內
如果是現在 那屬於容正常現象 因為鬱金香是在5月份地上部分枯死 底下的鱗莖休眠越夏 這是你可以保持土壤的乾燥 避免鱗莖腐爛 或者是把它挖出來放在冷涼乾燥通風處 在10月份種植
如果是在發芽後不久就枯萎了的話 那可能是褐腐病 或者細菌感染 那你要在種植前將種球進行消毒處理 或者土壤消毒 如果沒有的話 那你在發現有少量出現病害時 用農用鏈黴素 噴灑
J. 關於種子發芽的日記60字
10月1日星期天氣晴
周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任務,要寫連續的觀察日記。我決定自己種,上次老師獎給我的種子現在剛好可以發揮作用了。
由於上次我太勤快了,把爸爸買給我的一盤含羞草,給它喝太多水,結果沒幾天就被我整死了,這次我可要小心了。昨天我把那小花盤里的土松過後,澆了點水。今天早上起床後我把種子趕緊小心翼翼地把它埋在土裡,希望它今天安靜地在睡在這里,明早等我醒來就能跟我打招呼。
10月2日星期天氣晴
今天我起床後迫不及待地去看種子有沒有發芽見我,結果令我失望,跟昨天一模一樣,一點也沒改變,我陷入深思,是不是沒喝夠水,還是沒有足夠的陽光。媽媽告訴我,沒有這么快,讓我耐心等待,最快也得二天吧。
10月3日星期天氣晴
今天我像昨天一樣,結果還是沒有發現蛛絲馬跡。我在琢磨,是不是它們不喜歡我,所以不願出來見我呢?
10月4日星期天氣晴
「哇,發芽了,發芽了。」我歡呼雀躍地大喊,家裡的人都被我驚動了。雖然我種了好多棵種子,才只有一棵發芽,但是我還是特別的激動。我看見種子破土而出,長出白里透點點紅的莖,它彎著腰,莖上面淺綠色的嫩葉包裹著還沒張開,差不多有一厘米高,像個害羞的小姑娘似的。我看了真是樂在其中。希望明天它會帶給我更多的驚喜。
10月5日星期天氣晴
今天我起來就給我的小芽兒澆水,可發現它可沒什麼變化,媽媽讓我再仔細的觀察它。
我把花盆端起來看了又看,發現小芽兒確實長高一點點,那淺綠色的嫩葉微微張開了些。
10月6日星期天氣晴
今天我意外的發現葉子張開了,可不知什麼原因,它為什麼卻馱背了呢?頭使勁地往泥土裡鑽吧?我問媽媽是為什麼?媽媽也沒能回答我,讓我再慢慢觀察。媽媽讓我把一根牙簽插進泥土裡,讓小芽有個依靠可以重新筆直站立。
10月7日星期天氣晴
我與往常一樣,起來就去看小芽,不知道是不是太希望它長大時,它越站在原地不動。小芽靠著牙簽的肩膀還在呼呼睡覺,一點也不想長大。媽媽讓我放客廳讓小芽呼吸點新鮮空氣,我燒過水後,就放門外的樓梯口。
我在房間里看書,過不了多長時間,妹妹呀呀的站在我門口說了一大堆什麼話,我沒聽明白。開門一看倒好,她手上拿著我的我辛苦種下的小芽,我哇哇大哭起來,埋怨妹妹,媽媽急忙說沒事,我們可以再種,再來觀察它,可又要等多久它才會發芽呢?我也只好默認媽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