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椅缺點
Ⅰ 鬱金香椅椅的旋轉原理和結構是怎麼樣的
鬱金香椅(Tulip) 是Eero Saarinen最經典的作品之一
Eero Saarinen 透過這張椅子的設計試圖讓椅腳變得更簡內潔,擺脫傳容統椅子四個支撐腳的結構,使人們坐在這張椅子上腿部有更多的活動空間。同時,Eero Saarinen 也注意到了美觀的設計,Tulip 形如一朵浪漫鬱金香,也似乎像是一隻優雅酒杯。
設計於1963年至1965年之間, 通體採用玻璃纖維製成. 是20世紀傢具設計中極富代表性的作品.球椅看似航天艙, 不僅在外觀上獨具個性, 而且塑造了一種舒適,安靜的氣氛, 使用者在裡面會覺得無比的放鬆, 避開了外界的喧囂. 同時椅子底部可以轉動, 使用者在享用清靜時還能環顧四周的美景
又名太空椅,優質進口玻璃鋼(樹脂)外殼,內蒙進口絨布;椅子可旋轉。此款椅子是外國設計師的作品,坐感舒適, 外形大氣時尚,是各類娛樂場合、家庭不錯的選擇
Ⅱ 鬱金香椅的介紹
鬱金香椅以寬大而扁平的圓形底座作為支撐,從下至上均以流線型為主,整個形體顯得非常優雅舒適。

Ⅲ 請問什麼是「當代主義風格」
當代主義風格即 現在主義風格Modernism
20世紀初以後西方各個反傳統的文學流派、思潮的統稱。現代主義文學深受康德、尼采、威廉·詹姆斯、弗洛伊德、柏格森、榮格等人的哲學、心理學理論的影響。現代主義在思想內容方面的最大特徵,是在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然(包括大自然、人性和物質世界)和人與自我4種關繫上表現出來的尖銳矛盾和畸形脫節,以及由之產生的精神創傷和變態心理,悲觀絕望的情緒和虛無主義的思想。現代主義強調表現內心的生活、心理的真實或現實;認為藝術是表現,是創造,不是再現,更不是模仿;主張內容即是形式,形式即是內容,離開了形式無所謂內容。現代主義的重要創作手法之一是自由聯想。在藝術風格上,廣泛運用意象比喻、不同文體、標點符號甚至拼寫方法和排列形式來暗示人物在某一瞬間的感覺、印象和精神狀態;作品結構變化突兀、層次繁多;故事情節似有若無,怪誕荒謬;人物形象撲朔迷離,違背常情常理。許多西方學者認為,20世紀70年代以後,現代主義已經逐漸被後現代主義所取代。
現代主義主要包括未來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表現主義、意識流小說、荒誕派戲劇、黑色幽默、存在主義、法國新小說派等文學流派。
Ⅳ 設計舒適感 世界上最舒服的7把家居休閑椅子!
導語:人最舒服的姿勢莫過於或卧或躺,下面盤汪橘點世界上最舒服的六把椅子。 Easy Chair 是椅子的功能分類,國內通常翻譯為休閑椅、安樂椅,
以下六把椅子均屬於Easy Chair范疇。
第一:Papa Bear Chair|PP19
簡介:
熊椅,又叫泰迪熊椅,PP19 是它在 PP Møbler 的產品目錄序號。
由於其形態像一隻伸開雙手擁抱的大熊,而叫熊椅。
1953 年開始生產。是 PP Møbler 生產的第一款 Hans J.Wegner 設計的產品。Hans J.Wegner 還給熊椅設計了配套的擱腳凳 PP120 Stool。
Hans J.Wegner 和 PP Møbler 的真正合作是 1969 年。
PP19 由 6 種材料製作而成,除了座墊和靠背的泡沫,其他四種都是天然材塌滾料:棉纖維,棕櫚纖維,亞麻纖維和馬毛,當然還有支撐框架的實木。
製作和工藝:
雖然說,Wegner 是現代傢俱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但在他設計的眾多的椅子中,手工製作依然占著非常大的比重,舉世聞名的 The Chair 雖然在當代製造中能用多軸機床對曲面變化極其復雜的靠背部分進行三維車洗,但是許多細節部分還是得手工處理,
(有關 The Chair 的解析文章之後會放出)。
同樣 PP19 的製造,除去實木框架用機器裁剪大體形態、電腦切割紡織飾面的部分,實木框架的曲面和細節基本都靠手工完成,飾面的綳釘也完全是手工藉助釘槍而已。呃,一旦用到釘槍,這就意味著維護和修理時不時那麼暢快的事情了。從製作的視頻可以看出,除了座墊可隨意挪動,其他的飾面基本都依靠釘槍固定在框架上。部分地方在飾面的接縫處預制了鐵皮卡扣,這樣拆卸時稍微要好處理些。所以,顯然,PP19 的設計在維護和保養上處理得不夠簡單。
但,較之國內許多軟包傢俱連框架都是復合板隨意裁剪、釘槍和釘子固定、完全靠漂亮的軟包外形來覆蓋的驢糞蛋子表面光,PP19 的工藝要扎實、良心得不止百倍。
形態:
The Teddy Bear Chair|PP19 類似的形態並不少見,它的特點在於扶手,像 Bear 伸出大手擁抱的樣子,扶手端頭木質部分更像爪子的點睛之筆,初次看到時我有些無法相信 Wegner 還有這樣的童心。PP19,尤其是紡織飾面款營造的氛圍是溫暖、放鬆、安逸的,是帶有人文關懷的典型北歐傢俱。從下面的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體量上,並沒有預料的那麼大,反而看起來比較精巧。
熊椅
熊椅設計
熊椅家居搭配效果圖
熊椅
熊椅第二:Papasan chair |帕帕森椅|1950S
簡介:
這個椅子的設計年份大概在1950年,但始終保持一個不溫不火的狀態,它沒有成為馳名世界的傢俱單品,但卻能成為上至別墅豪宅,下至小戶民居的統一購買選擇,只因為它夠舒適!
製作工藝:
椅子的製作工藝依照不同的材質和款式都稍有變動,有竹木料子綁扎的,坐感比較扎實,也有藤編纏繞的,坐感偏軟。另外,這款椅子之所以美觀的重點在於,軟墊成了必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而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裝飾品,各式各樣的軟墊布料花紋花色、飽滿程度不同,每一款椅子的觀感差距都很大!
形態:
椅子由基本的碗狀椅身和腳踏兩部分組成,椅子的結構主要是靠藤料編織綁扎而成,再墊上一個圓形厚墊,就能變成一張小床,看書,發呆,都沒有問題,因為椅子本身非常寬大,蜷縮在內還是非常寬敞的,這也是這款椅子最主要的舒適點所在,椅子底部的支撐還可以換成其它部件,比如變成搖搖椅。(也有人說,這個椅子就像是天文台的信號發射器···)
第三:The Winy Chair|翼椅|CH445
The Winy Chair 是 Hans J.Wegner1960 年設計的,由 Carlhansen&Son 公司生產,CH445 是在其公司的產品目錄序號。中間有停產過,是非常出名的扶手椅之一,獲得過多項國際大獎。配套的擱腳凳是 CH446。
製作和工藝:
製作工藝上 Wing Chair|CH445 和 PP19 沒有太大差別,都是以手工為主,實木框架、榫卯結構,亞麻飾面或皮革,團陵余泡綿填充,手工蒙皮。只是椅子下的腿是鋼結構的。相對來說,工藝難度要簡單得多,國內市面上也是仿製的比較氾濫的。
形態:
Wing Chair 的形態上更加簡潔現代,鋼制椅腿也顯得更加輕盈。
第四:Womb ChairWomb Chair 是埃羅.沙里寧 (Eero Saarinen) 1948 年設計的。埃羅沙里甯是芬蘭著名的建築師,同時他還設計了著名的鬱金香椅。他和 charles eames 一起研究了模壓膠合板椅子的製作。
Knoll 提供了 3 種尺寸的 Womb :大、中、小孩。
製作和工藝:
Womb 是玻璃纖維和樹脂的混合物殼體,然後注塑泡沫,包裹上紡織飾面製作的,腿架勢不銹鋼鍍鉻。玻璃纖維和樹脂混合,實際上就是常說的玻璃鋼,以玻璃纖維為形態的支撐,液態的樹脂澆灌,凝固後就成形了,現在來說這種工藝非常普遍。但 Eero Saarinen 是在傢俱上最早使用的,他的靈感來源於一家新澤西遊艇製造商的造船工藝。這種工藝有利於製造較高強度的有機曲面,並且成本並不昂貴。
玻璃鋼殼體的缺點在於是一體成形,所以無法拆卸,佔用的運輸體積比較大。另外維修也不是很方便。一旦上面覆蓋的泡綿和飾面損壞,幾乎要全部處理掉重新裝。因為泡綿是全部用膠水黏貼在殼體上的。
第五:Eames 670躺椅
美國設計師 Charles &Ray Eames 夫婦,1949 年設計的「670 和 671」躺椅的腳凳,又是一項完美的創新之作,無論是在辦公室還是放在家裡都非常適宜。他們採用了珍貴木皮的膠合板椅殼,皮革軟包坐墊,鍍鉻金屬底座,可以調節高度和傾角。
形態:
外觀形態上來說,Eames 670 是現代豪華傢俱的代表。但商務和辦公傢俱感更強烈些,金屬鑄造的底盤、胡桃木紋的實木層壓預製成形板和黑色真皮座墊顯得較為正式。
由 Herman Miller 和 Vitra remain 製造,他們本身也是製造辦公室傢俱為主的公司。
舒適性上,Eames 670 應該來說是極強的,會非常滿足你的 *** , 3 段式包裹性設計,有點類似航空座椅,上部的靠墊依靠 2 根沖壓成形的鋼片作為連接件,有一定的緩沖和彈性空間,但這還得看使用人的體重。中間的靠墊是與座墊固定連接在一起的並不具備調節空間。同時,座椅可旋轉,方向機動,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和人體的隨動性,這樣也會顯得更加靈巧些。
製造和工藝:
Eames 670 可以說是現代化傢俱製造的傑出代表,全工業化的機器製作,標准化零部件,並且可拆卸程度到化整為零;人工製作成分並不多,連靠墊座墊的泡沫都是機器切割,手工只在縫紉和實木層貼板上少量打磨和表面處理時用到,還有就是安裝;包裝體積小,一立方米左右。
任何部件可以單獨拆下來維護、修理或者更換。
第六:蒼鷺(Heron)椅簡介:
澳洲傢俱品牌Woodmark創立於1986年, 而公司的故事可以溯源到1968年的丹麥. 當時,年僅19歲的丹麥傢俱裝潢師Arne Ngard Christiansen懷揣著夢想, 不遠萬里來到一無所知的澳大利亞。 Arne Christiansen先生繼承發揚了丹麥設計風格和理念,致力於生產可以代代相傳的經典傢俱.確立了Woodmark品牌 「名設計, 高品質」的行業口碑。
Woodmark贏得了澳洲設計界的廣泛贊譽,西太平洋銀行, 澳大利亞新國會及聞名遐邇的悉尼歌劇院中都能見到Woodmark的身影。
蒼鷺(Heron),由澳大利亞以以曲線見長的傑出「詩人」工業設計師Charles Wilson於2008 年設計。
製作和工藝:
製作由於採用了人體工程學的緣故,椅子曲線帶給我們的感覺不僅僅外觀非常漂亮,而且人體使用起來也十分舒服!你可以坐,可以躺……
這個椅面效果可以用多種工藝實現,最有效的可以是金屬架加定型海棉、聚氨酯發泡、玻璃鋼一次成型等等。
生產過程最難的地方不在於上座曲線如何實現,而在於椅腳。設計師採用了鑄鋁的工藝來做這個腳,其結構也頗具藝術感!
尺寸:W840mm D975mm H935mm,座椅高度360mm
形態:
Heron 的側影好比一隻臨將登陸的蒼鷺,抒情的背部弧線經由懸臂鋁軸和星形底盤無縫連接,不僅成就座椅的舒適感,還能隨心所欲地做360 度旋轉。
更多詳細:www.bzw315/zx/ 熊椅第二:Papasan chair |帕帕森椅|1950S
簡介:
這個椅子的設計年份大概在1950年,但始終保持一個不溫不火的狀態,它沒有成為馳名世界的傢俱單品,但卻能成為上至別墅豪宅,下至小戶民居的統一購買選擇,只因為它夠舒適!
製作工藝:
椅子的製作工藝依照不同的材質和款式都稍有變動,有竹木料子綁扎的,坐感比較扎實,也有藤編纏繞的,坐感偏軟。另外,這款椅子之所以美觀的重點在於,軟墊成了必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而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裝飾品,各式各樣的軟墊布料花紋花色、飽滿程度不同,每一款椅子的觀感差距都很大!
形態:
椅子由基本的碗狀椅身和腳踏兩部分組成,椅子的結構主要是靠藤料編織綁扎而成,再墊上一個圓形厚墊,就能變成一張小床,看書,發呆,都沒有問題,因為椅子本身非常寬大,蜷縮在內還是非常寬敞的,這也是這款椅子最主要的舒適點所在,椅子底部的支撐還可以換成其它部件,比如變成搖搖椅。(也有人說,這個椅子就像是天文台的信號發射器···)
第三:The Winy Chair|翼椅|CH445
The Winy Chair 是 Hans J.Wegner1960 年設計的,由 Carlhansen&Son 公司生產,CH445 是在其公司的產品目錄序號。中間有停產過,是非常出名的扶手椅之一,獲得過多項國際大獎。配套的擱腳凳是 CH446。
製作和工藝:
製作工藝上 Wing Chair|CH445 和 PP19 沒有太大差別,都是以手工為主,實木框架、榫卯結構,亞麻飾面或皮革,泡綿填充,手工蒙皮。只是椅子下的腿是鋼結構的。相對來說,工藝難度要簡單得多,國內市面上也是仿製的比較氾濫的。
形態:
Wing Chair 的形態上更加簡潔現代,鋼制椅腿也顯得更加輕盈。
第四:Womb ChairWomb Chair 是埃羅.沙里寧 (Eero Saarinen) 1948 年設計的。埃羅沙里甯是芬蘭著名的建築師,同時他還設計了著名的鬱金香椅。他和 charles eames 一起研究了模壓膠合板椅子的製作。
Knoll 提供了 3 種尺寸的 Womb :大、中、小孩。
製作和工藝:
Womb 是玻璃纖維和樹脂的混合物殼體,然後注塑泡沫,包裹上紡織飾面製作的,腿架勢不銹鋼鍍鉻。玻璃纖維和樹脂混合,實際上就是常說的玻璃鋼,以玻璃纖維為形態的支撐,液態的樹脂澆灌,凝固後就成形了,現在來說這種工藝非常普遍。但 Eero Saarinen 是在傢俱上最早使用的,他的靈感來源於一家新澤西遊艇製造商的造船工藝。這種工藝有利於製造較高強度的有機曲面,並且成本並不昂貴。
玻璃鋼殼體的缺點在於是一體成形,所以無法拆卸,佔用的運輸體積比較大。另外維修也不是很方便。一旦上面覆蓋的泡綿和飾面損壞,幾乎要全部處理掉重新裝。因為泡綿是全部用膠水黏貼在殼體上的。
第五:Eames 670躺椅
美國設計師 Charles &Ray Eames 夫婦,1949 年設計的「670 和 671」躺椅的腳凳,又是一項完美的創新之作,無論是在辦公室還是放在家裡都非常適宜。他們採用了珍貴木皮的膠合板椅殼,皮革軟包坐墊,鍍鉻金屬底座,可以調節高度和傾角。
形態:
外觀形態上來說,Eames 670 是現代豪華傢俱的代表。但商務和辦公傢俱感更強烈些,金屬鑄造的底盤、胡桃木紋的實木層壓預製成形板和黑色真皮座墊顯得較為正式。
由 Herman Miller 和 Vitra remain 製造,他們本身也是製造辦公室傢俱為主的公司。
舒適性上,Eames 670 應該來說是極強的,會非常滿足你的 *** , 3 段式包裹性設計,有點類似航空座椅,上部的靠墊依靠 2 根沖壓成形的鋼片作為連接件,有一定的緩沖和彈性空間,但這還得看使用人的體重。中間的靠墊是與座墊固定連接在一起的並不具備調節空間。同時,座椅可旋轉,方向機動,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和人體的隨動性,這樣也會顯得更加靈巧些。
製造和工藝:
Eames 670 可以說是現代化傢俱製造的傑出代表,全工業化的機器製作,標准化零部件,並且可拆卸程度到化整為零;人工製作成分並不多,連靠墊座墊的泡沫都是機器切割,手工只在縫紉和實木層貼板上少量打磨和表面處理時用到,還有就是安裝;包裝體積小,一立方米左右。
任何部件可以單獨拆下來維護、修理或者更換。
第六:蒼鷺(Heron)椅簡介:
澳洲傢俱品牌Woodmark創立於1986年, 而公司的故事可以溯源到1968年的丹麥. 當時,年僅19歲的丹麥傢俱裝潢師Arne Ngard Christiansen懷揣著夢想, 不遠萬里來到一無所知的澳大利亞。 Arne Christiansen先生繼承發揚了丹麥設計風格和理念,致力於生產可以代代相傳的經典傢俱.確立了Woodmark品牌 「名設計, 高品質」的行業口碑。
Woodmark贏得了澳洲設計界的廣泛贊譽,西太平洋銀行, 澳大利亞新國會及聞名遐邇的悉尼歌劇院中都能見到Woodmark的身影。
蒼鷺(Heron),由澳大利亞以以曲線見長的傑出「詩人」工業設計師Charles Wilson於2008 年設計。
製作和工藝:
製作由於採用了人體工程學的緣故,椅子曲線帶給我們的感覺不僅僅外觀非常漂亮,而且人體使用起來也十分舒服!你可以坐,可以躺……
這個椅面效果可以用多種工藝實現,最有效的可以是金屬架加定型海棉、聚氨酯發泡、玻璃鋼一次成型等等。
生產過程最難的地方不在於上座曲線如何實現,而在於椅腳。設計師採用了鑄鋁的工藝來做這個腳,其結構也頗具藝術感!
尺寸:W840mm D975mm H935mm,座椅高度360mm
形態:
Heron 的側影好比一隻臨將登陸的蒼鷺,抒情的背部弧線經由懸臂鋁軸和星形底盤無縫連接,不僅成就座椅的舒適感,還能隨心所欲地做360 度旋轉。
更多詳細:www.bzw315/zx/
Ⅳ 鬱金香椅是哪位設計大師的作品
鬱金香椅是美國設計師艾羅·沙里寧大師的作品。
鬱金香椅是美國設計師艾羅·沙里寧(Eero Saarinen,1910-1961年)最經典的作品之一,設計於1956年,採用了塑料和鋁兩種材料,以寬大而扁平的圓形底座作為支撐,從下至上均以流線型為主,整個形體顯得非常優雅舒適。

鬱金香椅採用了塑料和鋁兩種材料,由於圓足的特點,不會壓壞地面。這些形式是仔細考慮了生產技術和人體姿勢才獲得的,並不是故作離奇,它們的自由形式是其功能的產物,並與某種新材料、新技術聯系在一起。
鬱金香椅特點
1、無扶手,白色玻璃鋼外殼,表面處理得光滑平整,側面弧度均勻,邊角圓滑。玻璃鋼厚度強硬,保證產品質量。
2、厚布材料座墊部位表面平坦,不起皺,縫線均勻,流暢,優美。
3、玻璃鋼座椅與玻璃鋼腳都是採用出模一次成型,椅子可以360度旋轉。
4、外觀獨特,結構簡單,現代,時尚,美觀,實用。具有個性化的設計作品。坐高49MM,坐上去舒適,優雅,大方。
5、適用范圍廣,可用於餐椅,會議椅,休閑椅,咖啡椅等。是酒店,會所,別墅,客廳等常用椅。材料玻璃鋼,布/PU/真皮,海綿座墊。顏色有白色,黑色,紅色,綠色。
Ⅵ 經典款設計師椅子,你有哪些了解
椅子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傢具之一,既能提升生活舒適感又能裝點空間。今天我們來說說經典款的餐椅設計,每種設計無不展示了設計師對於美和舒適的追求、對於個性的詮釋。
1.溫莎椅 Windsor Chairs
溫莎椅發源於17世紀末~18世紀初英國的一個叫作「溫莎」的小鎮,在1730年左右遠渡重洋到了美國,並發揚光大,一火就是300年。溫莎椅的典型特徵就是厚實的座面與直接旋切成型的圓柱狀背靠和椅腿的結合,原料為各種木質材料,結構簡單、質量輕、質地硬、款式優雅,坐起來也十分舒適。

Ⅶ 工業設計與建築設計的區別是什麼
工業設計與建築設計的異同性分析 由於工業設計與建築設計有如此深的歷史淵源,因此他們之間必然存在著很多相似之處和共性特點。在此,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一討論。 1.造型的方法 從設計的角度出發,造型是指設計師通過一定的方法、手段和技巧,對設計對象進行構思、規劃從而創造出一定滿意形態的過程。無論是建築設計還是工業設計,造型始終是設計師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經比較分析發現,由於建築設計的對象——建築與工業設計的對象——產品都是三維空間,因此建築師與工業設計師在造型方法上非常相似。即他們主要運用兩種造型方法:(1)立體構成法,根據形式美法則(變化與統一、對稱與平衡、節奏與韻律、尺度與比例等),並通過對基本幾何形體的切割或組合而創造出形態的方法;(2)模仿法,通過對自然界的形態進行簡化、概括、提煉與變化而獲得形態的一種方法(尤其是模仿生物的形態——仿生造型法)。其中,立體構成法在工業設計中的運用,便是從建築設計中借鑒過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