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青黴病
1. 鬱金香有哪些病蟲害
1.菌核病
患病後鱗片上出現黃色或褐色稍隆起的圓形斑點,在內部略凹處產生菌核侵染莖部,產生橢圓形病斑,在地表處產生菌核。
【防治方法】
(1)栽種前進行土壤消毒;
(2)發病後立即拔除患病植株,並噴灑18%波爾多液或代森鋅500倍液。
2.病毒病:病毒病是使鬱金香種植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為害鬱金香的病毒有多種,我國常見的有花葉病毒和碎色病毒兩種:(1)花葉病毒:受害的葉片出現黃色色紋或微粒狀斑點,花瓣上產生深色斑點,嚴重時葉片腐爛,若有蟲害要注害及時防治蚜蟲和鏟除雜草。
(2)碎色病害:患病植株的葉片上形成花葉、淡綠色或淺灰白色斑紋,在紫色或紅色品種的花瓣上,出現碎色症狀,或大小不等的斑點,在白色或淺色的花瓣上,出現碎色症狀則不太明顯,重病的植株生長不良,葉緣呈波紋狀或扭曲。
【防治方法】
(1)對新進的鬱金香種球,應該採用莖尖培養與熱處理相結合的方法脫毒,建立無病毒母本園,以獲取無毒苗;
(2)發現病株,應及時拔除並銷毀,以減產毒源;
(3)噴灑殺蟲劑,防治傳播的蚜蟲;
(4)鬱金香最好不與百合屬植物毗鄰種植,避免相互傳染病毒。
3.基腐病
主要危害球莖和根。病毒多發生在球莖基部,初期出現灰色凹陷小斑,邊緣呈暗褐色,爾後發展為灰白色或褐色軟腐,並有酸臭味,感病組織最後皺縮、變硬,呈干腐狀,外有白色或粉紅色霉和孢子粉塊。
病原是鬱金香尖鐮孢菌。該病菌在感病球莖和土壤中越冬。
【防治方法】①在乾燥天氣適當提前收獲球莖,盡可能避免日灼傷、擦傷,或其他損傷。挖掘出的球莖在48小時內,用苯來特1000~1200倍液浸漬15~30分鍾,有利於防病。②貯藏球莖不宜堆積過高,最好排成薄層,並需保持冷涼、乾燥、通風的環境條件。③及時挖除有病球莖,並銷毀。
4.灰霉枯萎病
又名鬱金香火疫病、鬱金香褐色斑點病。鬱金香的葉、花和球莖均可受害。常引起葉片、花變褐色,最後枯萎。幼葉伸展時即可被侵染。葉片病斑初為淡黃色,呈圓形或長圓形,稍凹陷,有深色水漬狀邊緣。後期病斑擴大,變為灰褐色。當病斑發生於葉緣時,引起葉片向一側卷皺。當天氣潮濕時,病部覆蓋大量灰色霉層。花被侵染後,產生淺褐色病斑,隨後病斑逐漸擴大,並變為深褐色,最後枯萎。
由鬱金香葡萄孢菌侵染引起。病菌以菌核在病株殘體或土壤中越冬,成為翌年的侵染源。病菌通過雨水和氣流傳播。
【防治方法】①病毒較重的圃地,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是防治灰霉枯萎病的有效措施。②改進灌水方式,不直接對植株澆水(即通常的上方澆水),以免病菌借水滴飛濺傳播;控制使用氮肥,因氮肥過多能促進發病。③收獲時避免損傷球莖,並剔除有病球莖集中處理。留種的健康球莖應貯藏在冷涼、乾燥和通風處。④發現病株及病球莖,立即拔除並銷毀。⑤植株發病期,可用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保護,也可用75%百菌清800~1000倍液噴霧。
5.球莖腐爛病
感病球莖產生暗褐色凹陷病斑,內部組織逐漸腐爛。後期球莖呈朽木狀干腐。該病在生長期植株的地上部分也可表現症狀,即在幼芽和嫩葉頂部出現水漬狀病斑,病健組織界限清晰,病部常覆蓋一層青黴。由感病球莖長出的植株,通常矮縮、失綠,不能開花,或花呈畸形,且提前枯萎。
引起鬱金香球莖腐爛有兩種真菌,即圓弧青黴菌和叢花青黴菌。這兩種青黴菌寄主范圍較廣,除鬱金香外,還可危害風信子、水仙和其他百合科值物的鱗莖。受損傷的球莖最易發病,因此機械損傷、灼傷與蟲害造成的傷口,均與病害發生有密切關系;陰涼的環境有利於病菌侵染;貯藏場所通風不良和悶熱時,病害發展迅速。
【防治方法】①保護球莖不受損傷,在栽培和貯藏期間的各種操作,應盡可能避免使球莖受到各種損傷,減少發病。②保持良好的貯藏環境,貯藏場所要通風良好、保持乾燥、清潔和適宜的濕度,使其不利於病害發生。③及時清除有病的球莖,並集中處理,減少傳染源。
6.根虱
在土中食害鱗莖,鑽入表皮內吸食汁液,造成植株生長衰弱,或易於腐爛或誘發病害。防治方法可將帶蟲的鱗莖放入稀薄石灰水中浸10分鍾,取出沖洗干凈,即可殺死根虱。
2. 水培鬱金香發霉了還能活嗎 水培鬱金香不剝皮會發芽嗎
在水中培養鬱金香時,如果鬱金香只在表面發霉,且細菌不會傳播到底盤上,則可以在處理後進行補救。准備一把鋒利的消毒刀,睜正模去除種子球的發霉部分,塗抹多菌靈消毒,然後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乾燥。下面,就快和我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水培鬱金香發霉了還能活嗎?
處理之後一般都是可以活的。
鬱金香會發霉,如果不發霉,鬱金香可能就不會生長。通常,水培培養的鬱金香球莖會發霉並感染青黴。由於干球莖收獲過程中機械損傷造成的隱患,正常和完整鬱金香感染的概率非常低(此時,表皮的完整性是一種天然的防護服)。在潮濕低溫環境中儲存或運輸時,青黴會進一步擴散並逐漸生長藍綠色菌斑菌絲。
水培鬱金香不剝皮會發芽嗎
可能會影響發芽。
水培鬱金香應選用質量好、大小均勻、健康、無病害的種球。水培前,處理種子球,剝去乾燥的果皮,用百菌清或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滅菌。取出種子球後擦拭乾凈,放在通風處晾乾。
將底部朝下的鬱金香種子球平穩地放入水培容器中,使水位達到接近種子球底部的位置。水培後,為了促進根的萌發,可以先控制溫度,將種子球置於5℃的環境中生根。一般在7-10天後生根,然後移入20℃的環境中進行水培。
水培鬱金香的方法
1、水質
在水中培育鬱金香時,最好使用純凈悉緩水,用於種子球和根發芽。也可以使用自來水,但使用前應提前接通,乾燥兩三天後再使用。由於自來水中的氯含量太高,直接使用不利於鬱金香的生長,容易導致鬱金香生長不良。
2、溫度
當鬱金香球莖不生根時,有必要提供一個稍微寒冷的環境。溫度最好控制在10℃左右。在這種環境下,鱗莖植物可以盡快生根並存活。鬱金香生根後,應移到稍溫暖的環境中,溫度控制在15℃左右。在這種環境下,郁清迅金香可以更好地發芽,也有利於晚開花。
3、營養素
水培鬱金香需要定期添加營養液。通常,營養液應每15天添加一次。只有營養充足,它們才能促進旺盛的生長。水的營養成分較少。如果長時間不追肥,容易生長不良,葉片容易變黃,也會影響開花。
4、照明
鬱金香喜歡光,有一定的耐蔭性。在水培期間,可以將鬱金香放在散光充足的地方,並使其暴露在更多散光下,這可以促進鬱金香更好的光合作用和旺盛的生長。
5、換水
水培期間,應定期更換水分。生根前,應每2-3天更換一次水,以確保水質清潔。生根後,你可以減少水分變化的次數,每5-7天一次。換水時,只需倒出一半水,而不是全部。
6、預防措施
水培容器應透明,既美觀,又便於觀察生長情況。一旦發現腐爛的根,應盡快將其切掉,消毒後再進行維護。
3. 鬱金香青黴病的症狀是什麼
(1)症狀 主要危害鱗莖,鱗莖貯藏一段時間或鱗莖受傷後,鱗片上出現光亮的色斑,鱗內片內部覆蓋有藍綠容色真菌孢子。在冷涼濕潤環境下,覆蓋有綠色孢子的病斑會擴展。極易感染其他健康鱗莖。
(2)發生規律 青黴病遍布各處,一般腐生在各種有機物上,孢子可隨氣流傳播,由傷口侵入鱗莖。此病的發生多是鱗莖貯運期間通風不良,濕度過大或收獲、栽種時機械損傷或蟎類危害引起。
(3)防治方法
①收獲、貯運過程中防止鱗莖損傷。
②確保貯運中空氣循環和通氣。
③栽植前,用苯菌靈1500倍液浸泡15~30分鍾或0.2%~0.6%升汞水浸泡30分鍾處理。
4. 鬱金香主要的病害有哪些要怎麼防治
主要有青黴病、灰腐病、枯萎病、腐爛病和碎色花瓣病等危害幼苗和鱗莖,應內及時採取防治措施。使用多菌靈容、百菌清、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等殺菌葯物,連續使用一段時間。如果使用半個月左右不見好轉,需要換用另外一種葯物。蟲害主要有蚜蟲和刺足根蟎等。可用40%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蚜蟲,防止碎色花瓣病傳播為害。40%三氯殺蟎醇乳油1000倍液噴注鱗莖,防止刺足根蟎為害。
5. 鬱金香的病害有哪些
鬱金香主要病害有黑腐病、青黴腐爛病、碎色病、腐朽菌核病等。以黑腐病、青黴腐爛病為害嚴重。
1.黑腐病
(1)症狀特徵
在鬱金香鱗莖盤、鱗莖表面或第2、3鱗片上產生黃褐色至黑褐色不規則形斑,致鱗莖表面粗糙、高低不平。病菌在染病鱗莖上或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翌年通過風雨、灌水或接觸傳給新鱗莖。
(2)防治方法
①入窖貯藏前剔除病鱗莖。貯藏時擺成一薄層,放在冷涼通風、溫濕度適宜的地方。
②栽植前把鱗莖放入硫酸鏈黴素2000倍液中,浸泡30分鍾;也可用0.3%~0.4%的96%硫酸銅溶液,浸泡30分鍾,用清水沖凈晾乾後栽植。
2.青黴腐爛病
(1)症狀特徵
鬱金香的病鱗莖呈暗褐色,凹陷,上覆青綠色霉層,內部鱗莖逐漸腐爛,最後整個鱗莖成朽木干腐狀。染病鱗莖上長出的植株矮小、失綠、不能開花或花畸形,植株往往提前枯死。該病病原青黴菌為一種腐生菌,土壤中常見。鬱金香生長期出現傷口後易侵入,導致鱗莖帶菌,造成生長期及貯藏期發病。
(2)防治方法
①保護種球完好。不受園藝操作及地下害蟲的傷害,減少發病。
②注意調節貯藏窖的溫、濕度,保持通風良好。
③栽植前汰除病鱗莖。對帶菌鱗莖用50%多菌靈或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浸泡種球20~25分鍾,可減輕病害發生。
6. 鬱金香種球發霉了怎麼辦
首先需要在乾燥通風的環境晾乾,降低空氣相對濕度,進行必要的消毒處理也是有幫助的。
關於鬱金香青黴菌侵染的問題:
一般鬱金香收到青黴菌侵染是由於干球採收時候機械損傷傷口造成的隱患,正常完整的鬱金香被侵染的幾率很低(這個時候表皮的完整程度就是一個天然的防護衣)在潮濕低溫環境儲藏或是運輸過程中,青黴菌會進一步蔓延,逐漸長出藍綠色的病斑菌絲。
青黴菌孢子在低溫潮濕的環境傳播蔓延速度很快,如果到貨後沒有及時處理妥當很容發生大面積蔓延整個貨運箱都有發病的現象
關於青黴菌侵染鬱金香會不會造成一個嚴重影響 這個在國際上也是沒有爭議的:
輕度的侵染是沒有太大問題 不會影響後期生長 鬱金香可以發育成正常的植株並開花但是侵染中度或是嚴重的將很難發育 後續開花也是收到印象,植株表現不會十分理想 畸形的可能性很高。
關於侵染位置
如果侵染是從的表皮開始,並且遠離根盤,那麼威脅性會小很多。
如果是從表皮下的仔球開始收到侵染,那麼影響到跟盤的可能性會高很多。青黴菌很可能穿透跟盤並影響到健康的沒有收到損傷的鱗片,如果鬱金香的根盤沒有收到侵染,還是有可能種開花,但是品質來說是比不上健康種球的水平。
7. 鬱金香常見病蟲害是什麼怎麼防治呢
在我們日常養殖的過程中,病蟲害一直都令我們非常的困惑,對於任何植物而言,病蟲害的防治都需要我們格外的注意,輕則影響它的生長,重則導致植株的死亡,下面就由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鬱金香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
【鬱金香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
<鬱金香枯萎病>
鬱金香出土後應密切注意莖葉病害。尤其是展葉期,此時植株生長勢較弱,極易受到菌核病、疫病等的侵害,要定時噴保護性殺菌劑大生600倍液,保護效果很好。植株發病初期,可用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百菌清800至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600至800倍液交替噴施。
以上內容是對鬱金香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以及鬱金香病蟲害防治用葯,做了一個詳細的解答,希望通過上述內容對鬱金香的養殖病蟲害有一個更好處理。
8. 鬱金香水培發霉可以不管嗎
鬱金香水培發霉不可以不管。
鬱金香水培發霉了如果不管的話,那鬱金香就不能開花了。一般水培鬱金香球發霉,是受到青黴菌侵染。由於干球採收時候機械損傷傷口造成的隱患,正常完整的鬱金香被侵染的幾率很低(這個時候表皮的完整程度就是一個天然的防護衣)。在潮濕低溫環境儲藏或是運輸過程中,青黴菌會進一步蔓延,逐漸長出藍綠色的病斑菌絲。
水培鬱金香注意事項
當鬱金香根長至100px時,將種植盤放在溫室中較平的地面上,除去感病或沒發芽的種球。此階段要確保水位達到溢出水口處,溫度保持16-18℃,濕度維持在60-80%。在種植末期澆水的次數可減少到此前的一半,收獲前,應提供給植株足夠的水份,可以延長鬱金香花期。
開花處理:看見花苞後,一周左右就能開花。開花後將花盆移到遮陰避陽處,能延長花期。水培鬱金香容易操作,簡潔干凈。無土栽培不容易弄臟環境。但缺點是水培的話種球只能使用一次。並且養護中換水不要太勤,注意保護根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水培鬱金香
9. 鬱金香球莖發黃什麼原因
1、鬱金香疫病
又名鬱金香灰霉枯萎病、鬱金香褐色斑點病,主要危害葉片、花和球莖。葉片和花部受害後,植株生長彎曲,最後枯死,潮濕條件下,病部產生灰色霉層。病菌侵染球莖,使外部鱗片腐爛,並產生許多深褐色菌核。
幼葉伸展時即可被侵染。葉片病斑初為淡黃色,呈現圓形或長圓形,稍凹陷,有深色水漬狀邊緣,後期病斑擴大,變為灰褐色。當病斑發生於葉緣時,引起葉片向一側卷皺。當天氣潮濕時,病部覆蓋大量灰色霉層。花被浸染後,產生淺褐色病斑,隨後病斑逐漸擴大,並變為深褐色,最後枯萎。花芽受侵染嚴重時不能開放。莖上病斑較長,凹陷也較深,當擴展到莖的一周時,其上部倒伏腐爛。染病球莖的外皮常褪色、破裂,並有許多黑褐色小粒(小菌核)。剝去外皮,可見有深褐色近圓形病斑。感病球根長出的植株矮化,黃綠色,花枯萎。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病原為半知菌叢梗孢目葡萄孢屬真菌。病菌以菌核在病株殘體或土壤中越冬,成為翌年的侵染源。病菌通過雨水和氣流傳播。多雨、有霧和有露水的高濕天氣,有利於病害的發生和傳播。花圃內植株栽植過密、通風不良或周圍雜草叢生,發病均較嚴重。植株生長不良或受到損傷時也易發病。
2、鬱金香基腐病
主要危害球莖和根。病害多發生在球莖基部。在鬱金香花凋謝時,田間即出現零星病株,葉片發黃、萎蔫,莖葉提早變紅枯黃,枝幹基部腐爛,呈現疏鬆纖維狀,根系少,極易拔出。種球流膠,澱粉組織分解腐爛。收獲期新挖的病球,外層鱗片產生豆粒大小無色皰樣突起,皰破後流膠,濕腐,種球發生由外向內腐爛。高溫暴曬後,病球呈水漬狀青灰色濕腐,或以鱗莖盤為初侵染點,發生濕腐,向周圍擴展。腐爛組織有刺鼻的酒糟昧。乾燥後,病斑呈現灰白色石灰質樣。種球貯藏期主要表現流膠,後呈現黃褐色干腐。若在溫室內,感病的植株會提早枯萎死亡。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病原為半知菌從梗孢屬的鬱金香尖鐮孢菌,具有寄主專化性,只危害鬱金香。該病菌在感病種球和土壤中越冬。鬱金香生長期和貯藏期均可受害。6月份是該病的發生高峰期,種球帶菌是病害傳播的主要途徑,種球上的傷口和貯藏期通風不良是病害發生流行的主要條件。其中,地下害蟲危害嚴重、土壤陰濕粘重和施入未腐熟的有機肥是田間發病的主要條件。受到侵染的球莖常常產生乙烯,影響鄰近的球莖或植株,使之易遭受病害的侵染。栽培中氮肥施用過多可加重該病的危害。
3、鬱金香腐朽菌核病
鬱金香腐朽菌核病屬半知菌小菌核菌屬,危害幼苗和鱗莖.幼菌受侵染後,小葉剛抽出即枯死.鱗莖受害,外部鱗片發生軟腐,並在病部及附近土面出現許多白色絹絲狀菌絲,後形成許多油菜籽狀菌核。
4、鬱金香青黴病
又名鬱金香球莖腐爛病。主要危害鱗莖,也可在地上部分表現症狀。碰傷的球莖在貯藏期間尤易發生此病。受害鱗莖表層覆蓋一層綠色霉層,嚴重時里層鱗片亦受危害。鱗莖上形成暗褐色凹陷病斑,內部鱗片逐漸腐爛,最後鱗莖成朽木狀干腐。該病在生長期的地上部分也可表現症狀,即在幼葉和嫩葉頂部產生水漬狀的病斑,病健部分界明顯,頂部覆蓋有青黴。受感染的鱗莖形成的植株矮小、失綠,不開花或花畸形,提前枯死。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病原為半知菌青黴屬的簇狀青黴,腐生為主。此病大部分是從機械傷口、灼傷或蟎類危害造成的傷口感染而形成的,陰涼的環境有利於病菌侵染,貯藏場所通風不良和悶熱時病害發生迅速。鱗莖在貯運期容易受害,碰傷的鱗莖最易受害。
5、刺足根蟎
該蟎乳白色,洋梨形,喜潮濕,在16-26℃和高濕下活動最強,腐生,主要在貯藏期危害.受害鱗莖的外表皮變硬並呈巧克力色,肉質鱗片干縮,破裂成似木栓化的碎片.造成的傷口為真菌,細菌和其他生物侵入開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