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冬天屋子乾燥
1. 杜鵑花冬季怎麼養
杜鵑花冬季養護方法有:冬季保溫、減少水分、修剪整形、陽光照射。
1、冬季保溫:杜鵑花在冬天養護時需要控制室溫。入冬前就要盡快將杜鵑花移入室內,並將室內溫度穩定在6℃以上安全越冬。養殖者,可以在小型杜鵑花盆栽上覆蓋凳清一層薄膜進行保溫。
2、減少水分:冬季乾燥,但溫度過於寒冷,澆水過多不小心形成盆土內積水,很容易引起棗鍵前凍土災害,讓杜鵑花的根莖出現損傷。本身冬季也是杜鵑花的半休眠期,水分灌溉保證土壤偏干就行。
3、修剪整形:冬季是杜鵑花比較合適的修剪時間,對家中的盆景杜鵑來說,把植株上的枯枝爛葉、密生枝葉、病枝弱葉、徒長枝葉等全部修剪掉,能夠讓整株造型更具觀賞性,也能減免不必要的養分消耗。
4、陽光照射:杜鵑花其實喜歡半陰的環境,但冬季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要長期放在半陰的環境下養殖,而應該經常照射陽光。多照射陽光可以避免土壤上凍,而且也可以很好地避免杜鵑花被凍死。而且冬季的陽光較為柔和,基本上可以長時間給杜鵑花照射的。
注意事項
通過以上四個重要的技巧來讓杜鵑花度過冬季。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給杜鵑花施肥,亮枝在冬季來臨之前可以施肥。還需要注意的是澆水時不要接觸到杜鵑花的葉子上。這樣就能讓其安然度過冬季了。
2. 杜鵑花怎樣過冬
杜鵑花過冬溫度不可以太低,最好保持在3℃以上,不然杜鵑花會受凍。也不能為專了溫度稍微屬高一點就放在火爐或者是暖氣旁邊,因為杜鵑花是喜歡濕度比較高的地方,這些地方空氣比較乾燥,放在這些地方會導致水分消耗過快。
如果有陽光比較強的天氣就應該放在光照比較強的地方,定期曬曬太陽,要不然長期見不到陽光會導致落葉。過冬之後,院中的杜鵑花盆栽或盆景宜搬進室內,待室外溫度達到5℃以上再搬出去。
杜鵑花的葉片已經凍死變黃之後,應該及時打掉,但是修剪枝條這些就不宜太早的進行了,就算是葉片脫落也沒有關系,枝條依然可以利用起來,如果修建了很多枝條。
(2)杜鵑花冬天屋子乾燥擴展閱讀:
生長環境
杜鵑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喜歡酸性土壤,在鈣質土中生長得不好,甚至不生長。因此土壤學家常常把杜鵑作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
杜鵑性喜涼爽、濕潤、通風的半陰環境,既怕酷熱又怕嚴寒,生長適溫為12℃至25℃,夏季氣溫超過35℃,則新梢、新葉生長緩慢,處於半休眠狀態。
夏季要防曬遮陰,冬季應注意保暖防寒。忌烈日暴曬,適宜在光照強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長,光照過強,嫩葉易被灼傷,新葉老葉焦邊,嚴重時會導致植株死亡。
3. 杜鵑花冬天怎麼管理
1、溫度把控:杜鵑里養的最多的就是東鵑和西鵑,其中東鵑不怕凍,耐寒性極好,除了東北地區都能室外越冬,西鵑就比較怕冷,冬季要放在室內暖氣房養護。
2、多曬太陽:杜鵑害怕烈日的暴曬,但是在養護時也不能缺光,不然會影響杜鵑花芽的分化,所以除了族或夏季的暴曬需要遮擋外,春、秋兩季可放在東陽台養護,冬季放在南陽台全天曬著。
3、適當澆水:杜鵑喜水怕澇,平時最好掂量著盆土的重量,感覺明顯變輕澆透水,澆到有水從盆底流出為止,杜鵑喜酸,暖氣房溫度高,還可以半個月給花澆一次果皮水。
4、多多通風:冬天室內供暖,空氣乾燥,再加上養護環境不通風,杜鵑最愛掉葉子,冬天要趁著氣溫高的中午開窗通風換氣,通風時要把杜鵑搬離窗口,平時還可搭灶以把花盆墊起來,增加通風力度。
5、避免施肥:冬天養護氣溫低,或者杜鵑正處在花期,都是不能施肥的,可以等來年春天杜鵑花敗後,取豆餅和骨粉各6g,分成四份埋入花盆邊緣,澆透水。
6、輕剪殘花:杜鵑花敗後,千萬別重剪,只需把殘花掐掉,把徒長的枝條輕輕修剪一下,等到來兆枝伍年秋天又能冒花苞,再開一茬花兒。
4. 杜鵑花怎樣過冬
杜鵑花過冬時可移入室內。要注意的是:
1、室內溫度不宜太低,最好能在3度以上。
2、不宜過於靠近火爐和暖氣片,因為這些地方空氣比較乾燥,而杜鵑花喜歡濕度比較高的地方。
3、有條件的應該放在光照比較強的地方,沒有條件,只要室外在3度以上,就要搬出去給它曬太陽。要不然長期不見陽光可能會落葉。
4、當葉片上灰塵較多時,可以移到室外用水噴灑,洗去灰塵防止落葉。
5、在南方地區偶爾降到零度的地方,可以放在室外越冬。
6、越冬後要等到氣溫不再出現5度以下的低溫時再出房,要不然搬來搬去給自己增加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