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鬱金香引種

鬱金香引種

發布時間: 2023-08-05 05:56:09

鬱金香要種多久才能開花

鬱金香種植後30到40天才能開花,喜歡光照,適宜在15到20度左右的環境下生長,種植鬱金香要選擇山泥、腐殖土、園土調配栽培土,種植前將種球放在5到9度的低溫下冷藏兩個月,而且要對土壤和種球進行消毒,預防病蟲害。

鬱金香 要種多長時間才能開花

鬱金香要種植30到40天左右後開花,每年3月到4月期間開花,適宜在15到20度左右的環境下生長,喜歡光照,耐寒性強,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土耳其等地,適宜冬季濕冷夏季乾熱的地中海氣候。

鬱金香如何養護開花

選擇富含營養、排水透氣性好、土質偏酸的土壤栽種鬱金香,可用山泥、腐殖土、園土按照一比一比四的比例調配,從春季鬱金香長出花蕾開始,追肥2到3次即可,天氣乾燥時每天澆1到2次水,保持每天8小時左右光照。

鬱金香栽培方法

選擇飽滿健壯的鬱金香種球,放在5到9度的低溫下冷藏兩個月後,種植在疏鬆肥沃、富含營養的土壤中,每隔半月施加一次有機氮肥,開花前每隔9天噴施一次磷酸二氫鉀葉面肥,花謝後剪去花梗,半個月施加一次復合肥。

鬱金香怎樣防治病蟲害

鬱金香種植前應用福爾馬林加辛硫酸浸泡土壤7天進行消毒,用多菌靈加克蟎待浸泡種球20到30秒,施肥時避開花心,氣候乾燥時補充水分,促進發根發芽,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❷ 鬱金香在我國的栽培情況如何

主要分布在我國新疆。
鬱金香是世界著名的球莖花卉,花朵內似荷,花形豐潤,花色艷麗。郁容金香原產於伊朗和土耳其的高山地帶。據資料證明,我國的新疆也有分布。在我國唐代就有「雙燕雙飛繞畫梁,羅帷翠被鬱金香」的詩句。說明鬱金香在我國栽培歷史久遠。鬱金香花莖剛勁挺拔,葉色素雅秀麗,荷花似的花朵端莊動人,耀眼奪目,惹人喜愛。
近年來,我國廣泛引種鬱金香,已成為園林、花徑叢植及成方帶狀種植、花壇種植、盆栽促成栽培的重要花卉品種,受到人們的喜愛。
用於切花。鬱金香是荷蘭的象徵。其花朵頗具異國情調,但是作為切花來說,其瓶插壽命不是很長。因此,有待於研究,解決延長插花壽命。

❸ 鬱金香🌷怎麼種什麼土,地里的土可以嗎種下要澆透嗎多久澆一次,喜歡太陽嗎

常規栽培
地栽要求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pH6.6~7,深耕整地,以腐熟牛糞及腐葉土等作基肥,並施少量磷、鉀肥,作畦栽植,栽植深度10~12厘米。一般於出苗後、花蕾形成期及開花後進行追肥。
冬季鱗莖生根,春季開花前,追肥2次。3月底至4月初開花,6月初地上部葉片枯黃進入休眠。生長過程中一般不必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天旱時適當澆些水。其栽培管理要點基本與風信子相同;只是鬱金香品種間易雜交使品種混雜,應注意隔離栽植。鬱金香鱗莖含澱粉多,貯藏期間易被老鼠吃掉,應注意收藏。
鬱金香屬於鱗莖植物,它需要經過一定的低溫階段,並在花莖充分生長後才能正常開花。

常規栽培是一般的栽培方式,是沒有對鬱金香鱗莖進行過冷處理的栽培方式。
栽培前的准備在種植鬱金香前,需要制定一個完整的生產計劃,計劃包括選擇整理種植場地、如何獲得鬱金香種球生產用具准備,盆栽的還得准備配製盆土和容器。

栽培要點
鬱金香鱗莖應該種植在土層深厚、肥沃的沙性土壤中,其根系生長最忌積水,選擇的地勢一定要排水通暢。種植畦,畦寬一般為溝深 30厘米,地勢平坦的地方開溝應深一些。第一年種植的土壤如果土質較粘,可以每100平方米用兩個立方泥炭和5公斤復合肥做底肥進行土壤改良。鬱金香不宜連作,前一兩年種植過鬱金香的土地最好不再進行種植。種植鬱金香前的一個月應對土地進行深翻暴曬,消滅病菌孢子,並除去雜草。然後選擇晴朗天氣,用40%福爾馬林100倍液澆灌(深度達10厘米以上)土壤消毒後用薄膜覆蓋,覆蓋時間在一周左右。揭膜之後,把土整細,准備種植。

栽植栽種在向陽排水好的沙壤土中,一般土溫穩定低於12℃以下時可以考慮種植。深耕後宜施用腐熟的牛糞和其他的磷鉀肥(每平方米施用五氧化二磷7~10克氧化鉀1 3~15克)入土深度約為鱗莖高度的2倍,株行距為鱗莖橫徑的2~3倍,覆土後不再澆水,但須加蓋穀草,以提高土壤濕度並防止土壤板結。待幼芽剛出土展葉前,施1次稀薄的氮肥;現蕾後加大肥料濃度(10%肥90%水)。生長期間一般不澆水,只要保持土壤濕潤即可,若天氣乾旱,可澆1~2次透水(濕潤深度15厘米左右)。作為切花使用的,應在花蕾完全變色時剪取,瓶插的觀賞期約10天。
種球栽種前應進行消毒處理,可用高錳酸鉀溶液或福爾馬林溶液浸放30分鍾,晾乾後種植。生產性種植的密度可以控制在12×12厘米或13×12厘米,根據品種不同而略有差異。一般葉片直立性強,植株矮小的品種可以適當密植。

盆栽處理
如果是展覽性種植,可以放到20~25厘米,栽植的深度為種球頂距土表4~5厘米。栽培後澆一次透水,以防止乾燥脫水。鬱金香多為盆栽觀賞,作地被植物及葯用。

經5℃保持12周處理的種球栽培方法:鬱金香種球經5℃12周低溫處理鱗片營養轉化結束,可直接用於大棚栽盆法。11月-12月,用5寸-6寸盆,置於地面,每盆3球-4球,種球上面蓋土要淺,最好球尖能露在盆土表面,栽時土壤濕度必須大,因根生長快,不需澆很多水。生長最適溫度為15℃,保持5℃-18℃,不能超過18℃,5周-6周即可開花;另外大棚內通氣要好,棚膜上不能出現水滴。可在花價高的1月-2月開花。

經9℃保持16周處理的種球栽植方法:經9℃處理的種球,適於大棚內築畦地栽,種球上面覆土2厘米-5厘米,土壤濕度要大而疏鬆,栽植密度230厘米/m2-250厘米/m2(周徑s=11厘米-12厘米)種球。管理方法與5℃鬱金香相同;但開花要比5℃處理的種球晚1個月,11月-12月栽,2月-3月份開花,可做鮮切花或上盆花出售。

未經低溫處理的自然種球栽植方法:自然種球因未經低溫處理,營養沒有轉化到花原基處,花芽營養不足,所以自然種球必須在露地栽植,進行自然冷處理。栽植時要將栽植地深翻30厘米,保證土壤疏鬆,種球栽植濃度以種球的直徑大小而有區別,一般埋球深度應在10厘米-11厘米,大球可栽深15厘米,栽球時間應在10月-11月末,栽球後不要澆水,如果11月15日後栽球,上面可蓋一層薄草袋,一直到翌年5月1日前,不要澆水;一般情況下不需施肥。如要賣切花,可從花莖基部剪下;如為了繁種球,可從花頸部剪下。6月-7月挖種球,大球四周有3個-4個小球,把大小球分開,不要碰破種球皮。不同大小種球不同溫度下保管,小球12℃-18℃,大球18℃-20℃,以後根椐不同需要進行5℃和9℃及自然種球處理保管。

其栽培管理要點基本與風信子相同;只是鬱金香品種間易雜交使品種混雜,應注意隔離栽植。鬱金香鱗莖含澱粉多,貯藏期間易被老鼠吃掉,應注意收藏。

田間管理
調控溫度
鬱金香的生長期適溫為5-20℃,最佳溫度為15-18℃,植株的生育溫度應保持在0-25℃。鬱金香根系的生長溫度宜在5℃以上,14℃以下,尤為10℃左右最佳。花芽分化的適溫為17-23℃,超過35℃時,花芽分化會受到抑制。另外,鬱金香有極強的耐寒性,冬季可耐-35℃的低溫,當溫度保持在8℃以上時開始生長。

水分管理
栽培過程中切忌灌水過量,但定植後一周內需水量較多,應澆足,發芽後需水量減少,尤其是在開花時水分不能多,澆水應做到"少量多次"如果過於乾燥,生育會顯著延緩,鬱金香生長期間,空氣濕度以保持在80%左右為宜。

光照條件
種球發芽時,其花芽的伸長會受到陽光的抑制。因此必須深植,並進行適度遮光,以防止直射陽光對種球生長產生不利的影響。

土壤和施肥
以沙壤土為好,土壤酸鹼度以中性偏鹼為好。鬱金香較喜肥,栽前要施足基肥。一般採用干雞糞或腐熟的堆肥作基肥並充分灌水,定植前2-3天仔細耕耙確保土質疏鬆。種球生出兩片葉後可追施1-2次液體肥,生長旺季每月施3-4次氮、磷、鉀均衡的復合肥,花期要停止施肥,花後施1-2次磷酸二氫鉀或復合肥的液肥。

種球貯藏
種球貯藏的條件直接影響到種球內的花芽分化及植株的開花時間,收獲後的種球應盡量放於通風、乾燥、涼爽的地方。有條件的可在7-8月高溫季節把種球放於15-17℃冷庫中,則種球發育順利,並能促進其花芽分化和發育。若種球置於35℃以上的高溫下,會出現花芽敗育,發育畸形。

鬱金香的養護要點
鬱金香耐寒性強,冬季可耐-35℃的低溫,5~8℃也能正常生長,適合進行冬季促成栽培。
鬱金香的促成栽培,即通過對種球的變溫處理,打破花原基和葉原基的休眠,消除抑制花芽萌發的因素,促進花芽分化,再通過人為增溫、補光等措施,使鬱金香在非自然花期開花。市場上常見的有5℃種球和9℃種球,我們一般選5℃種球進行春節開花促成栽培。

基質准備
首先要准備優質的基質,要求既保水又透氣,鹽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酸,pH值應不小於6,無病蟲害及有害物質。種球要很穩地植於足夠深(至少深5cm)的栽培床中。這幾年我們用泥炭、腐熟土和沙以1∶1∶1混合作為栽培基質,效果較好。定植前半個月左右床土中施入腐熟農家肥作基肥,並加入適量的呋喃丹和多菌靈(或用1%的福爾馬林澆灌覆蓋消毒),充分灌水,定植前仔細耕耙,確保土質疏鬆。

種植
由於大棚內地溫高,鬱金香會發生晚春化現象,而且會降低促成栽培之低溫處理效果。因此,早植不如晚植,一般在春節前兩個月左右,大約11月上中旬栽種。栽前去除褐色鱗莖皮,用50%的多菌靈500倍液浸泡兩小時左右。株行距為9×10cm,栽植時球根頂部與土面相平或略低,適當淺植可提早開花,有時鬱金香鱗莖露出土面1/3左右可提早開花5天以上。定植後澆透水,促其生根。

栽培管理溫度
一般一個星期後,種球開始發芽。在苗前和苗期,白天使室內溫度保持在12~15℃,溫度過高應及時通風降溫,夜間不低於6℃,促使種球早發根,發壯根,培育壯苗。此時溫度過高,會使植株莖稈弱,花質差。經過20多天,植株已長出兩片葉時,應及時增溫,促使花蕾及時脫離苞葉。白天室內溫度保持在18~25℃,夜間應保持在10℃以上。一般再經過20多天時間,花冠開始著色,第一支花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開放,至盛花期需10~15天,這時應視需花時間的不同分批放置,溫度越高,開花越早。一般花冠完全著色後,應將植株放在10℃的環境待售。

光照
充足的光照對鬱金香的生長是必需的,光照不足,將造成植株生長不良,引起落芽,植株變弱,葉色變淺及花期縮短。但鬱金香上盆後半個多月時間內,應適當遮光,以利於種球發新根。另外,發芽時,花芽的伸長受光照的抑制,遮光後,能夠促進花芽的伸長,防止前期營養生長過快,徒長。出苗後應增加光照,促進植株拔節,形成花蕾並促進著色。後期花蕾完全著色後,應防止陽光直射,延長開花時間。

施肥
由於基質中富含有機肥,生長期間不再追肥,但是如果氮不足而使葉色變淡或植株生長不夠粗壯,則可施易吸收的氮肥如尿素、硝酸銨等,量不可多,否則會造成徒長,甚至影響植株對鐵的吸收而造成缺鐵症(缺鐵時新葉、花蕾全部黃化,但老葉正常),生長期間追施液肥效果顯著,一般在現蕾至開花每10天噴濃度為2‰~3‰的磷酸二氫鉀液一次,以促花大色艷,花莖結實直立。

水分
種植後應澆透水,使土壤和種球能夠充分緊密結合而有利於生根,出芽後應適當控水,待葉漸伸長,可在葉面噴水,增加空氣濕度,抽花薹期和現蕾期要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以促使花朵充分發育,開花後,適當控水。

其他
盆栽鬱金香直接上盆管理,由於種球品質不一,造成生長和著花不齊,影響其商品質量。所以最好先在大棚內地栽,在其花冠著色後上盆管理,並不影響其開花質量,效果更好。
花色中,紅色開花最早,黃色最遲,大致相隔10天左右,栽培中應適當錯開栽種時間,保證同時開花。

鬱金香的盆栽技巧
盆栽養護
栽培鬱金香可地栽,也可盆栽。栽培時間,兩種栽法都可在10月下旬進行。
地栽的株行距14~16厘米,施足底肥,覆土深度4厘米左右,溝深15~20厘米,栽後澆水。在發芽和開花前後,施2~4次薄肥。
盆栽要選充實肥大的球莖,30厘米花盆內可栽3~5球。球頂與土面平齊。秋季種植後即將盆埋入土中,春天再挖出,放置陽光充足、通風良好處,正常澆水施肥,即可按時開花。

栽培經驗
要求排水良好、含腐殖質多的沙壤土中生長,可拌入少量漚熟廄肥及骨粉作基肥。
性喜涼爽,但適應性強,既能面對冬季濕冷,又能適應夏季乾熱,但越夏不宜超過27℃,溫度過高,會使葉片徒長,葉、花比例失調,開花不良;生長適溫為15~20℃,8℃以上即可正常生長,但也能耐-14℃的低溫。
生長期一般保持濕潤即可,除天旱時適量澆水外,一般不需大量澆水;冬季主要長根,生長緩慢,可不澆或很少澆水;春季是花蕾、葉生長旺期,可適量澆水;花謝後以長球為主,又應適當控水。
光照充足,花才能開好,並延長花卉觀賞期,光照不足則開放不足甚至閉花不開。
出苗後、花蕾形成期、開花後等重要生長期,應進行追肥,麻醬渣、馬掌水、硫酸亞鐵等稀釋液均可促其成長,追肥忌用尿素。
以養球根為目的者,花蕾現色,應即摘除,免耗養分;以切花生產為目的者,可在花蕾完全變色時再行剪除。
花朵出現花紋,病毒感染所致,應立即挖除焚毀,以免傳染蔓延。

促成栽培
欲使其供應春節需要,可選擇早花品種,在10月上旬栽於溫床或大棚的受光面,12月上旬移入溫室,每日灑一次水,20天左右可現蕾,如欲提前,溫室溫度應保持16~18℃,且四周遮蓋,不使見陽光,兩周後置陽光充足處,並適當降溫,六周後可開花。

鬱金香的水培方法
水培生產方法
水培時一定要使用生根營養液體,種植和加水後,將種植盤放在溫度為5°C,有少量空氣流動的生根室中,需適時補水,澆水時可用電導值為1.5ms/cm的自來水,也可使用雨水,對於容易產生葉片開裂的品種,生根階段應使用電導值為2ms/cm的水。
鬱金香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花大、色艷,受到人們的歡迎。由於在市場上暢銷,各國紛紛潛心研究其栽培技術,水培切花生產逐漸受到專業種植者的歡迎。中國於20世紀90年代開始引種試驗栽培。

水培經驗
選擇合適且無病的種球是鬱金香切花水培生產的關鍵。
種球運回後必須在已調試好的冷庫中貯藏,溫度為5℃,濕度在80%以內。及時檢查並挑選出青黴病嚴重的種球。
根據需花時間,選擇並確定栽培時間和種植方式。對於水培切花栽培,應將種球種植於消毒過且不漏水的針盤中,使生根溫度穩定在8℃,濕度60%~70%之間。
生根兩星期左右,確保根長3厘米以上,將針盤運至溫室中。溫度控制在15~20℃,濕度在60%~70%,加營養液使其水中Ec值為1.5ms至2.0 ms ,以利鬱金香的迅速生長。
生長初期為防止絲狀菌引起的病害,可噴葯2至3次。葯劑選低毒、高效的百菌清、托布津、退菌特等,濃度在750~1000倍之間。
視生長情況適時噴葉面肥,協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
在生長過程中,由於根系的分泌物及其他環境條件作用,針盤水表面會產生一層油膜,這將使根系缺少養分供應,導致根系呈棕色。因此,視情況進行2至3次換水。
在採收下來的成品切花未來得及送走時,必須放在陰涼、通風處,避免強光、高溫、低溫而影響切花品質。

鬱金香的繁殖方式
鬱金香的繁殖栽培一般以分離小鱗莖為主,方法如下:一年生的母球,花後在鱗莖基部萌發1至3個次年能開花的新鱗莖和2至6個小球,而母球則逐漸乾枯,可挖出鱗莖,去掉泥土晾乾,分離出鱗莖上的仔球,放在5至10攝氏度的通風處貯存;待秋季,可將仔球栽種在富含腐葉上和適量磷鉀肥的土壤中,株行距14至16厘米,溝深15至20厘米,覆土深度4厘米為宜;但要注意,凡仔球為圓形者,雖小也能開花,若仔球為扁形者,—般不會開花;仔球栽種後要燒透水,平時保持濕潤即可。轉年春天,開始對花苗進行正常肥水管理,2至3年開花。播種繁殖—般在育種及大量繁殖時才用,但要4至5年才能開花。

鬱金香秋季9~10月分栽小球。母球為一年生,即每年更新,花後即干,其旁生出一個新球及數個子球,秋季分離新球、於球栽種即可。亦可秋季播種繁殖。母球鱗葉內發生子球的多少,因品種不同而異,與栽培條件也有關。新球與子球的膨大,常在開花後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

常用分球和播種繁殖。
分球繁殖
當年栽植的母球經過一季生長後,在其周圍同時又能分生出1-2個大鱗莖和3-5個小鱗莖。可按種球大小分開種植,大球栽後當年可開花,小仔球培養1-2年也能開花。

播種繁殖
鬱金香的播種繁殖,多用於培育新品種。種子在蒴果成熟開裂前採收,沙藏到10月在室內盆播。保持濕潤,翌年春季才發芽。約3-4年開花。
播種繁殖一般在育種及大量繁殖時才用。但要4~5年才能開花,故一般以分離小鱗莖為主,方法如下:一年生的母球,花後在鱗莖基部萌發1~3個次年能開花的新鱗莖和2~6個小球,而母球則逐漸乾枯,可挖出鱗莖,去掉泥土晾乾,分離出鱗莖上的仔球,放在5~10℃的通風處貯存;待秋季9月,可將仔球栽種在富含腐葉土和適量磷鉀肥的土壤中,株行距14~16厘米,溝深15~20厘米,覆土深度4厘米為宜;但要注意,凡仔球為圓形者,雖小也能開花,若仔球為扁形者,一般不會開花;仔球栽種後要澆透水,平時保持濕潤即可,翌春,開始對花苗進行正常肥水管理,2~3年開花。

❹ 鬱金香是哪個國家的象徵

鬱金香是荷蘭、土耳其、荷蘭、匈牙利等國家的象徵。

鬱金香是荷蘭的象徵。同時也是土耳其、荷蘭、匈牙利、伊朗、土庫曼和紐西蘭國家的國花。在這幾個國家中,鬱金香的產地就是土耳其,荷蘭則是種植比較多的國家。作為歐洲人口中的魔幻之花,鬱金香早已幻化成了荷蘭的顏色符號,它象徵著美好、庄嚴、華貴和成功稱為「世界花後」。

鬱金香原產於小亞細亞,於16世紀傳入荷蘭。到了17世紀前半期,由於鬱金香被引種到歐洲的時間很短,數量非常有限,因此價格極其昂貴。在崇尚浮華和奢侈的法國,很多達官顯貴家裡都擺有鬱金香,作為觀賞品和奢侈品向外人炫耀。

生長環境

鬱金香屬長日照花卉,性喜向陽、避風,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涼爽乾燥的氣候。8℃以上即可正常生長,一般可耐-14℃低溫。耐寒性很強,在嚴寒地區如有厚雪覆蓋,鱗莖就可在露地越冬,但怕酷暑,如果夏天來的早,盛夏又很炎熱,則鱗莖休眠後難於度夏。

鬱金香的生長環境需要一個寒冷的冬天,這樣它可以保持連續幾年開花,如果冬天溫度比較高,那就不太適合栽培鬱金香,鬱金香喜歡涼爽、寒冷的環境,不喜歡溫度過高。

❺ 鬱金香的產地

鬱金香,是屬抄於百合科鬱金香屬的草本植物,是荷蘭的國花,,荷蘭人民把最接近5月15日的星期三定為全國一年一度的鬱金香節。英文名:Flower of Common Tulip, Flower of Late Tulip ,中葯名稱:鬱金香《本草拾遺》;郁香《太平御覽》;紅藍花、紫述香《綱目》。

鬱金香鱗莖皮紙質,內面頂端和基部有少數伏毛,葉3-5枚,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花單朵頂生,大型而艷麗,花被片紅色或雜有白色和黃色,有時為白色或黃色,長5-7厘米,寬2-4厘米,6枚雄蕊等長,花絲無毛,無花柱,柱頭增大呈雞冠狀,花期4-5月,原產歐洲,中國引種栽培,歷史悠久,品種很多

❻ 鬱金香有什麼文化

在荷蘭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古代有位美麗少女住在雄偉的城堡里,有三位勇士同時愛上了她,一個送她皇冠,一個送她寶劍,一個送她金磚,但她對誰都不鍾情。勇士們只好向花神禱告。花神深感愛情不能勉強,遂把皇冠變成鮮花,寶劍變成綠葉,金磚變成球根,這樣合起來便成了鬱金香。

實際上,鬱金香的故土是中國的西藏,中世紀十字軍東征時將其帶入中亞一帶。但我國人工栽培鬱金香的歷史卻不長。19世紀末上海有少量栽培。20世紀初,廬山、南京等地開始少量引種,但鱗莖退化較嚴重。直到1988年,才首次在西安引種成功。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我國各地,尤其是北方各地開始批量引種,並舉辦花展,鬱金香在我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而最早栽培鬱金香的是土耳其。土耳其將鬱金香作為國花比荷蘭更早,土耳其人也更鍾愛鬱金香。16世紀鬱金香傳入荷蘭,經過荷蘭人400多年的精心栽培和雜交育種,不斷培育出數量繁多、花色各異的新品種,成為風靡世界的觀賞花卉。荷蘭語「鬱金香」一詞,就是由土耳其語「頭巾」演變而來,意為像包著頭巾的伊斯蘭少女一樣美麗。

在歐洲的小說、詩歌、散文和繪畫中,鬱金香常被作為勝利、美滿、愛情的象徵,因此人們也常常將鬱金香的圖案裝飾在織物、傢具等日常用品上。

❼ 鬱金香的產地是哪個國家


鬱金香原產地中海沿岸及中亞細亞、土耳其等地。17世紀中葉在比利時、荷蘭、英國風行。19世紀進入中國上海,20世紀初南京、廬山等地都先後引進應用。中國各地均有引種栽培。鬱金香是重要的春季球根花卉,適宜叢植布置花壇、花境,也可作切花、插花裝點室內,還可盆栽供冬季觀賞。
鬱金香開花鱗莖壽命為一年,母球花後枯死,產生1~2個新球,2~6個子球,如發育良好的新球可直接用作開花球,但有時切花後因留下的葉片較少,或氣候炎熱等原因,因而不能充分地進行光合作用,故不能供球根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所以新球逐年退化,不能直接用做切花球。
周徑不足10厘米的子球,要繼續地栽1~2年,使其長成直徑大於10厘米的種球。子球亦有低溫休眠習性,因此,種植前要經過冷藏處理,並要經過嚴格的種球消毒。
另外,子球繁殖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入夏地上莖葉枯萎時及時收球。最好選晴朗不潮濕的天氣進行,此時挖出的子球,表層泥土可自行脫落,潔凈干凈的種球貯藏期間不易生病。另外掘球及曬晾時要防止碰傷,切忌擦破膜狀表皮。陽光暴曬也易造成鱗皮破裂,中午要給子球遮陰。表皮破裂的鱗莖貯藏期間極易感病。


熱點內容
主攻海棠 發布:2025-07-04 06:35:28 瀏覽:858
情人節什麼都沒送 發布:2025-07-04 06:34:57 瀏覽:73
藍鳶尾的花語 發布:2025-07-04 06:18:32 瀏覽:734
異地櫻花圖片 發布:2025-07-04 06:14:08 瀏覽:940
情人節愛主 發布:2025-07-04 06:04:07 瀏覽:92
數荷花 發布:2025-07-04 05:42:35 瀏覽:488
花卉娟 發布:2025-07-04 05:39:48 瀏覽:477
香水百合的寓意 發布:2025-07-04 05:37:09 瀏覽:747
插花韻律 發布:2025-07-04 05:33:58 瀏覽:222
什麼綠植缺鈣 發布:2025-07-04 05:29:59 瀏覽: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