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加工品
① 茉莉花茶等級
一、茉莉花茶的等級
1、特級、一級茶
採用的原料嫩度較好,條形細緊,芽毫稍顯露。
2、二級、三級茶
二級、三級的茶所用原料嫩度稍差,基本無芽毫。
3、四級、五級茶
四級、五級的茶屬於低檔茶,原料嫩度是比較差,條形松、大,常帶莖梗。
二、茉莉花茶的種類
1、特種茉莉花茶
特種茉莉花茶對綠茶葉和茉莉花的選料非常講究,均通過人工選擇上乘的茉莉花和綠茶,通過全手工的七窨一提工藝製作而成。我們在習慣上把這類茶歸為特種茉莉花茶。代表產品主要有茉莉大白毫、茉莉鳳眼、茉莉銀針、茉莉白龍珠等,這些也是主流的茉莉花茶。隨著特種綠茶加工技術的發展,茉莉花茶的外形也不斷豐富,有針形、松針形、扁形、珠圓形等,這類茶除了味道極佳之外,還非常具有觀賞性。
2、工藝型茉莉花茶
這種工藝型茉莉花茶是最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選用上等的茉莉花茶為原料,經過人工造型,將乾花捆綁在茶葉中間,沖泡時,茶葉和鮮花緩慢舒張開來,就形成了各種巧奪天工的造型,很有觀賞價值。這種產品主要有花開富貴、千日紅等。
3、級型茉莉花茶
這種茉莉花茶茶葉以烘青茶坯為原料加工而成各種規格的茶坯,然後將茶坯和不同的茉莉鮮花拼合,最後經過窨制而成。它的外形經常是條狀的,一般分為春毫、香毫等。級型茉莉花茶主要以茶的香味濃度高低來判斷茶葉的檔次。
4、碎茶、片末型茉莉花茶
此類的茉莉花茶體積比較嬌小。有的想顆粒一樣碎碎的。有的為片狀或者末狀。大部分是以袋泡茶形式出現。價格也相對低廉很多。
② 茉莉花茶葉如何製作
關於茉莉花茶是重要加工製作的我可以告訴大家。因為老家就是茉莉花多,所以很多茶
葉加工廠從湘潭那邊運來陳年茶葉再加工銷售。其實茶葉是很臟的。
一。先把茶葉一包包全倒出來放在干凈的房間內。在把茶葉按一定的厚度休整。當然
最少都是幾千斤一次。
二。用茉莉花按30比100斤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當然茉莉花必須是茉莉花包而不是開
了的茉莉花。因為要把茉莉花的香味混在茶葉里。一般茉莉花下午從樹上摘下來送到這里。
到了晚上11:00左右茉莉花開始盛開。(茉莉花包摘下來照樣會開)把茉莉花均勻的鋪在茶
葉上,然後用木鏟把茶葉和花攪和均勻,使茶葉與花充分混合,房間窗戶和門是不 能打開
的,不能開風扇。而且茶葉加工一般是在5---11月分,而茉莉花開的最盛的時候是7。8月天
氣最熱的時候。所以加工茶葉是項非常辛苦的工作。很熱。很累。
三。到第二天下午3:00點多鍾再來上班。用漏塞機把混合的茶葉和茉莉花分開,
因為茶葉吸收了茉莉花的水分。所以要用烘乾機把受潮的茶葉烘乾。期間的過程是很臟的,
因為有些茉莉花打了農葯也浸到茶葉里了。還有房間地上的灰塵還有工人的汗液掉到茶葉等
等都使茶葉受到污染.
四烘乾用密封的袋子把茶葉一包包裝好.重復以上操作兩次.第三次叫提純.10斤
茉莉花配100斤茶葉.把烘乾的茶葉也茉莉花混合.第二天早上5:00鍾來把茉莉花和
混合的茶葉用電動分塞機把茶葉和茉莉花分開.不用再通過烘乾機,因為早上五點的時候茉
莉花水分只一小部分散失到茶葉里.倘若再烘乾的話會把茶葉里的花香大部分會散失掉.所
以把花和茶葉一分開就馬上灌包,把茶葉密封好.就可以了.
順便提一下:因為提完純以後的茉莉花還有部分花香.再用烘乾機把那些茉莉花烘
干,一包一包裝起來,有些賣到一些超市做洗澡用的花瓣,有些用茉莉花泡開水.跟菊花茶
類似.一般加工了的茉莉花茶比沒加工的價格要貴50--60一斤.比較高檔的要貴10
0--200.有時加工的時候會順便加些白蘭花在裡面與茉莉花混合.以上是加工花茶的
全過程.
花茶美中不足的是比較臟,上面已經提到.所以一般泡這種茶先用開水沖一下再馬上倒掉.
再用開水泡第二.然後細細品位.像一些頂級毛尖第一遍一般都不喝,味道太苦.倒掉第一
次泡的,再用開水泡第二次就會聞到茶香撲鼻.而且茶葉的葉子全朝上,茶根朝下.」立」
了起來.
③ 茉莉花茶有球狀,條狀,它們質量上有什麼區別嗎
苿莉花抄茶有球狀、條狀它們的質量是一樣的,只是形狀不一,加工方式不一,包裝不一,其質量不變。
茉莉花茶,又叫茉莉香片,,科名是木犀科,有「在中國的花茶里,可聞春天的氣味」之美譽。茉莉花茶是將茶葉和茉莉鮮花進行拼和、窨制,使茶葉吸收花香而成的,茶香與茉莉花香交互融合,「窨得茉莉無上味,列作人間第一香。」
茶葉苦、甘,性涼,人心、肝、脾、肺、腎、五經。茶苦能瀉下、祛燥濕、降火;甘能補益緩和;涼能清熱瀉火解表。茶葉含有大量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化合物。如:兒茶素、維生素C、A、咖啡鹼、黃烷醇、茶多酚等,而茉莉花茶也含有大量芳香油、香葉醇、橙花椒醇、丁香酯等20多種化合物。根據茶葉獨特的吸附性能和茉莉花的吐香特性,經過一系列工藝流程加工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既保持了綠茶濃郁爽口的天然茶味,又飽含茉莉花的鮮靈芳香,因此它是我國乃至全球現代最佳天然保健飲品。
茉莉綠茶:
原料:茉莉花少許,綠茶少許。
製法:將茉莉花和綠茶一起放入水中煮,至沸騰2分鍾後即可,可分多次飲用,飲用時可加一點點糖和蜂蜜。
功效:可輔助治療肝炎。
④ 怎樣品茉莉花
01
首先聞香
茉莉花茶經沖泡靜置片刻後,即可提起茶盞,揭開杯蓋一側,用鼻聞香,頓覺芬芳內撲鼻而容來。有興趣者,還可湊著香氣作深呼吸狀,以充分領略香氣對人的愉悅之感,人稱「鼻品」。
>02
其次飲
經聞香後,待茶湯稍涼適口時,小口喝入,並將茶湯在口中稍時停留,以口吸氣、鼻呼氣相配合的動作,使茶湯在舌面上往返流動12次,充分與味蕾接觸,品嘗茶葉和香氣後再咽下,這叫「口品」。所以民間對飲茉莉花茶有「一口為喝,三口為品」之說。
>03
最後欣賞
特種工藝造型茉莉花茶和高級茉莉花茶泡在玻璃杯中,在品其香氣和滋味的同時可欣賞其在杯中優美的舞姿。或上下沉浮、翩翩起舞;或如春筍出土、銀槍林立;或如菊花綻放,令人心曠神怡。
⑤ 茉莉花茶是怎麼加工的
花茶往往依所窨制的香花不同而冠以不同的名稱。如茉莉花茶、珠蘭花茶、桂花花茶等等。而其中又以茉莉花茶量最大。下面重點介紹茉莉花茶的加工方法:
一、 花茶的窨制原理和程序
窨制原理:花茶窨制過程主要是鮮花吐香和茶胚吸香的過程。茉莉鮮花的吐香是生物化學變化,成熟的茉莉花在酶、溫度、水份、氧氣等作用下,分解出芬香物質,隨著生理變化,花的開放,而不斷的吐出香氣來。茶胚吸香是在物理吸附作用下,隨著吸香同時也吸收大量水份,由於水的滲透作用,產生了化學吸附,在濕熱作用下,發生了復雜的化學變化,茶湯從綠逐漸變黃亮,滋味有淡澀轉為濃醇,形成特有的花茶的香、色、味。
窨製程序:花茶的窨制傳統工藝程序:茶胚花拼——堆窨——通花——收堆起花——烘焙——冷卻——轉窨或提花——勻堆——裝箱。
二、茶胚處理
窨制花茶的茶胚,是用綠毛茶經過精製(略)按照花茶茶胚級型標准樣品拼配而成。
1.乾燥:窨制花茶的茶胚一般要經過乾燥處理。目的:高檔茶胚在於散發水悶氣、陳味;中低檔茶胚在於降低粗老味、陳味等,顯露出正常綠茶香味,有利於花茶的鮮純度提高。烘乾機溫度一般不宜太高,高檔茶胚在100—110℃,中低檔茶胚可在110—120℃。傳統工藝要求烘後茶胚水份在4—4?5%,不能用高火烘,容易產生火焦味,影響花茶品質。
2.冷卻:茶胚復火後一般堆溫較高,在60—80℃,必須通過攤涼、冷卻,待茶葉堆溫梢高室溫1—3℃時才能付窨,太高進行窨制,影響茉莉花生機和吐香,降低花茶品質,茶胚溫度越低越好,這樣窨制拼和後,使堆溫上升慢些,相對的延長32—37℃的堆溫時間,有利於鮮花吐香和茶胚吸香,提高花茶質量。
三、鮮花養護
茉莉花是具有晚間開放吐香的習性,鮮花一般在當天下午二時以後採摘,花蕾大、產量高、質量好。採收後,裝運時不要緊壓,用通氣的籮筐裝花為好,切忌用塑料袋裝,容易擠壓,不通氣,易造成「火燒花」。
1.攤涼:鮮花進場適應及時驗收過磅,按級分堆,攤涼(等級標准詳見附後)。目的是:鮮花在運送過程由於裝壓,呼吸作用產生熱量,不易散發,使花溫升高,一般都在38℃以上,高的超過40℃。不利鮮花生理活動,必須迅速攤涼,使其散熱降溫,恢復生機,促進開放吐香。攤涼場地必須通風干凈,攤涼時花堆要薄,一般在10cm以下。氣溫高時,可用輕型風扇吹風;雨水花,更要薄攤,吹風,蒸發花表面水,待表面水干後,才能堆積養護。
2.鮮花養護:目的在於控制花堆中的溫度,使鮮花生機旺盛,促進開放猛烈吐香。鮮花開放適宜溫度在32—37℃,因此,氣溫低於30℃,必須把花堆高催溫,鮮花呼吸作用放出CO2產生熱,使花堆溫度升高,當堆溫達38℃以上,就要把花堆扒開,薄攤降溫,增加氧氣促進鮮花開放;氣溫高時要薄攤、翻動、通氣,防止堆溫過高鮮花變質,一般堆高15—20cm。春、秋季節,由於氣溫低,一般堆高30—40cm,有時還用布蓋住,保持堆溫,促進鮮花開放。
3.篩花:鮮花開放率在60%左右時,即可篩花,篩花的目的既是分花大小,剔除青蕾花蒂;通過機械振動,又能促進鮮花開放正氣。鮮花篩後應按預定的各批配花量過磅分號堆放,若開放度不夠應繼續養護。鮮花使用:一號花用於提花、轉窨和高級茶頭窨;二號花用於頭窨。若有一、二號花用於同批茶時,則先用一號,後用二號,不得混用,要分開窨。
4.玉蘭打底。目的在於用鮮玉蘭「調香」,提高茉莉花茶香味的濃度,「襯托」花香的鮮靈度。打底掌握適度,能提高花茶質量。
打底方法:在窨制茉莉花茶,茶、花拼和前先用玉蘭鮮花(一般用1%,茶100kg用玉蘭鮮花1kg)於茶胚先拼和進行「打底」;有的在窨茉莉花時,同時拼如玉蘭鮮花,但用量不易過多,多了容易引起「透蘭」;有的在提花時再用少量玉蘭鮮花與茉莉花拼和在一起進行提花(用量0?3—0?5%)。
四、茶花拼和
窨花拼和使整個茉莉花茶窨制過程重點工序。目的是利用鮮花和茶拌和在一起,讓鮮花吐香直接被茶葉所吸收。窨花拼和要掌握好六個因素:配花量、花開放度、溫度、水份、厚度、時間。
五、窨制花茶手工操作方法
先把茶胚總量1/3—1/5,平攤在干凈窨花場地上,厚度為10—15cm,然後根據茶、花配比用量的鮮花,同樣分出1/3—1/5均勻的撒鋪在茶胚面上,這樣一層茶,一層花相間3—5層,再用鐵耙從橫斷面由上至下扒開拌和。茶胚和鮮花邊拌邊按箱窨、屯窨、塊窨方法進行「窨花」。茶、花拼和後,投放在木箱中(木箱規格46×43×43cm即二號標准茶箱)窨花叫箱窨。適用於窨花量少或特種花茶。每箱窨茶量約5kg,厚度20—30cm。箱平放排列或交叉疊放,以利空氣流通。用高40—60cm竹廉圍成圓圈把茶花拼和後堆放在圓圈內窨花叫囤窨,適用於中批量生產,囤直徑150—200cm,每囤窨茶量200—300kg。把茶、花拼和後直接堆放在地上成塊狀窨花叫塊窨或堆窨,適用於大批量生產,堆成長方形,寬1—1?2M,長根據場地和窨量而定,每堆600—1000kg。堆窨,省工、迅速、方便,目前花茶窨制通常是採用堆窨。
此外,在窨品的堆面都要以本批的茶胚薄薄的散布一層,厚度約1cm,達到鮮花不外露,以減少花香散失,這一操作稱為「蓋面」。
在自然條件和正常溫度(32—37℃)下茉莉花吐香持續時間一般可達24小時。鮮花和茶葉拼和窨只時,由於花在茶中被壓,正常呼吸作用受到一定阻礙,鮮花生機縮短,吐香持續時間一般在12小時左右,從觀察和測試可以看出,茉莉花開始吐香以後5小時內為吐香旺盛期,此時,呼吸作用強度大,干物質損耗也多,芳香油的揮發也猛烈,所以吐香濃烈時,花和茶一定要及時拼和和窨制,以免香氣大量散失。因此,掌握好茉莉花開放度,迅速的拼和窨制,讓茶胚充分吸收花香是整個窨制工藝技術的關鍵。
六、散通花熱
通花散熱的目的:一是散熱降溫;二是通氣給氧,促進鮮花恢復生機,繼續吐香;三是散發堆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通花根據在窨品堆溫、水份和香花的生機狀態來掌握的,從窨花到通花時間頭窨5—6小時,逐窨次縮短半小時。收堆時間主要視堆溫下降達到要求即可收堆(詳見附表),通花散熱就是把在窨的茶堆扒開攤涼,從堆高30—40cm,扒開薄攤堆高10cm左右,每隔15分鍾,再翻拌一次,讓茶堆充分散熱,約1小時左右堆溫達到要求時,就收堆復窨,堆高約30cm,再經5—6小時,茶堆溫度又上升到40℃左右,花已成萎調狀,色澤由白轉微黃,嗅不到鮮香,即可起花。
七、起花
在窨時間達10—12小時,花將失去生機,茶胚吸收水份和香氣到達一定狀態時,必須立即進行起花,用起花機把茶和花分開,即叫起花。起花順序是「多窨次先起,低窨次後起,同窨次先高級茶,後低級茶」。如不能及時起花,則在水熱作用下,花渣變黃熟呈現悶黃味、酒精味,影響花茶質量。若當天窨制數量多,在短時間內來不及起花,必須將花堆扒開散熱。
1.根據在窨品的堆溫,掌握適時起花。頭窨41℃,二窨40℃,逐窨下降,提花38℃,堆溫超過時,若時間還未到,必須進行第二次通花或翻堆散熱。
根據在窨品水份,掌握適時起花:頭窨17—18%,二窨13—14%,三窨11—12%,提花8?5%。
起花操作:操作要迅速,起花後做到茶葉中無花蒂、花葉;花渣中無茶葉。停機後,篩網必須清掃干凈,起花後的濕茶要薄攤散熱防止水燜味。
2.烘焙
烘焙目的在於排除多餘水份,保持適當的水份含量,適應下一工序轉窨、提花或裝箱。再窨品烘焙,要求快速,又要最大限度防止花香散失,解決這個矛盾,主要靠正確掌握烘乾熱風的溫度,和烘後茶葉水份含量。控制茶葉水份含量調節烘焙溫度如下:
烘後茶葉必須充分攤涼,有的利用長時間輸送,有的用攤涼機進行,但禁用強風吹,造成香氣不必要散失,攤涼後的茶葉溫度越低越好,最高不得超過40℃。
3.壓花
壓花是利用起花後的花渣再窨一次低檔茶葉,目的在於充分利用花渣的余香,來壓低低檔茶的粗老味增加花香。
A.花要做到及時迅速,做到邊起花邊壓花。
B.提花的花渣仍潔白香氣純正吐香能力尚強,可壓中檔茶葉,其餘正常花渣供低檔茶壓花,但腐熟變黃、臭的花渣不能用來壓花。
C.花渣用量:100kg茶葉一般用40—50kg花渣,壓一次可抵5kg的鮮花配花量。
D.壓花時間,掌握在4—5小時,不宜過長,太長造成宿燜味、酵味和其他異味,應及時起掉花渣,茶也必須及時烘焙。
4.提花
提花目的在於提高花茶的鮮靈度,操作同窨花。
提花用朵大潔白香氣濃烈的一號花,雨水花不能用。拌和後堆窨,由於用花量少(一般100kg茶葉用6—10kg花)窨花時間短(堆窨時間6—8小時),堆溫不高不必進行通花。
⑥ 茉莉花茶是用什麼做的
茉莉花茶的做法:
1、原料:精品烏龍茶、新鮮茉莉花。
2、為了讓茶葉完全沖開。並避免化學物質殘留,採用專用濾網。左邊為傳統不織布茶包,右邊為茉莉花茶濾網茶包。
3、製作茉莉花茶,晚上8點左右才能開始,因花蕾那時才開始綻放,首先要先鋪上作業用的白布,然後在白布上鋪上茶葉。
4、在茶葉上鋪上茉莉花。
5、接著又是一層茶葉,然後又是一層茉莉花。
6、這樣茶葉會把茉莉花的清香和甜汁吸進去。將茶和茉莉花翻轉5次作用,待茉莉花謝了,茶葉會變的有點濕潤,這是將茉莉花挑出來,將茶送進烘焙,香氣撲鼻的茉莉花茶就這樣做出來了。
茉莉花茶的功效:
1、可預防蛀牙 飲茶或用茶漱口、刷牙,不但能除口臭,還可防治齲齒。這是因為茶中含有氟,氟離子與牙齒的鈣質有很大的親和力,能變成一種較難溶於酸的氖磷灰石。就象給牙齒加上一個保護層,提高了牙齒的防酸杭齲能力。
2、常飲茉莉花,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祛風解表、療瘺、堅齒、益氣力、降血壓、強心。
3、防齲防輻射損傷、抗癌、抗衰老之功效,使人延年益壽、身心健康。
喝茉莉花茶的禁忌:
1、平時情緒容易激動或比較敏感、睡眠狀況欠佳和身體較弱的人,晚上還是以少飲或不飲茶為宜。另外,晚上喝茶時要少放茶葉,不要將茶泡得過濃。
2、喝茶的時間最好在晚飯之後,因為空腹飲茶會傷身體,尤其對於不常飲茶的人來說,會抑制胃液分泌,妨礙消化,嚴重的還會引起心悸、頭痛等茶醉現象。
⑦ 茉莉花茶的製作工序
茉莉花茶的製作方法可以總結為以下7個步驟:
一.花茶的窨制原理和程序 窨制原理:花茶窨制過程主要是鮮花吐香和茶胚吸香的過程。茉莉鮮花的吐香是生物化學變化,成熟的茉莉花在酶、溫度、水份、氧氣等作用下,分解出芬香物質,隨著生理變化,花的開放,而不斷的吐出香氣來。茶胚吸香是在物理吸附作用下,隨著吸香同時也吸收大量水份,由於水的滲透作用,產生了化學吸附,在濕熱作用下,發生了復雜的化學變化,茶湯從綠逐漸變黃亮,滋味有淡澀轉為濃醇,形成特有的花茶的香、色、味。 窨製程序:花茶的窨制傳統工藝程序:茶胚、花拼和 堆窨 通花 收堆 起花 烘焙 冷卻 轉窨或提花 勻堆、 裝箱。 二.茶胚處理 窨制花茶的茶胚,是用綠毛茶經過精製(略)按照花茶茶胚級型標准樣品拼配而成。 1、乾燥:窨制花茶的茶胚一般要經過乾燥處理。目的:高檔茶胚在於散發水悶氣、陳味;中低檔茶胚在於降低粗老味、陳味等,顯露出正常綠茶香味,有利於花茶的鮮純度提高。烘乾機溫度一般不宜太高,高檔茶胚在100—110℃,中低檔茶胚可在110—120℃。傳統工藝要求烘後茶胚水份在4—4·5%,不能用高火烘,容易產生火焦味,影響花茶品質。 2、冷卻:茶胚復火後一般堆溫較高,在60—80℃,必須通過攤涼、冷卻,待茶葉堆溫梢高室溫1—3℃時才能付窨,太高進行窨制,影響茉莉花生機和吐香,降低花茶品質,茶胚溫度越低越好,這樣窨制拼和後,使堆溫上升慢些,相對的延長32—37℃的堆溫時間,有利於鮮花吐香和茶胚吸香,提高花茶質量。 三.鮮花養護 茉莉花是具有晚間開放吐香的習性,鮮花一般在當天下午二時以後採摘,花蕾大、產量高、質量好。採收後,裝運時不要緊壓,用通氣的籮筐裝花為好,切忌用塑料袋裝,容易擠壓,不通氣,易造成「火燒花」。 1、攤涼:鮮花進場適應及時驗收過磅,按級分堆,攤涼(等級標准詳見附後)。目的是:鮮花在運送過程由於裝壓,呼吸作用產生熱量,不易散發,使花溫升高,一般都在38℃以上,高的超過40℃。不利鮮花生理活動,必須迅速攤涼,使其散熱降溫,恢復生機,促進開放吐香。攤涼場地必須通風干凈,攤涼時花堆要薄,一般在10cm以下。氣溫高時,可用輕型風扇吹風;雨水花,更要薄攤,吹風,蒸發花表面水,待表面水干後,才能堆積養護。 2、鮮花養護:目的在於控制花堆中的溫度,使鮮花生機旺盛,促進開放猛烈吐香。鮮花開放適宜溫度在32—37℃,因此,氣溫低於30℃,必須把花堆高催溫,鮮花呼吸作用放出CO2產生熱,使花堆溫度升高,當堆溫達38℃以上,就要把花堆扒開,薄攤降溫,增加氧氣促進鮮花開放;氣溫高時要薄攤、翻動、通氣,防止堆溫過高鮮花變質,一般堆高15—20cm。春、秋季節,由於氣溫低,一般堆高30—40cm,有時還用布蓋住,保持堆溫,促進鮮花開放。 3、篩花:鮮花開放率在60%左右時,即可篩花,篩花的目的既是分花大小,剔除青蕾花蒂;通過機械振動,又能促進鮮花開放正氣。鮮花篩後應按預定的各批配花量過磅分號堆放,若開放度不夠應繼續養護。鮮花使用:一號花用於提花、轉窨和高級茶頭窨;二號花用於頭窨。若有一、二號花用於同批茶時,則先用一號,後用二號,不得混用,要分開窨。 4、玉蘭打底。目的在於用鮮玉蘭「調香」,提高茉莉花茶香味的濃度,「襯托」花香的鮮靈度。打底掌握適度,能提高花茶質量。 打底方法:在窨制茉莉花茶,茶、花拼和前先用玉蘭鮮花(一般用1%,茶100kg用玉蘭鮮花1kg)於茶胚先拼和進行「打底」;有的在窨茉莉花時,同時拼如玉蘭鮮花,但用量不易過多,多了容易引起「透蘭」;有的在提花時再用少量玉蘭鮮花與茉莉花拼和在一起進行提花(用量0·3—0·5%)。 四.窨花拼和 窨花拼和使整個茉莉花茶窨制過程重點工序。目的是利用鮮花和茶拌和在一起,讓鮮花吐香直接被茶葉所吸收。窨花拼和要掌握好六個因素:配花量、花開放度、溫度、水份、厚度、時間。 五.窨制花茶手工操作方法 先把茶胚總量1/3—1/5,平攤在干凈窨花場地上,厚度為10—15cm,然後根據茶、花配比用量的鮮花,同樣分出1/3—1/5均勻的撒鋪在茶胚面上,這樣一層茶,一層花相間3—5層,再用鐵耙從橫斷面由上至下扒開拌和。茶胚和鮮花邊拌邊按箱窨、屯窨、塊窨方法進行「窨花」。 茶、花拼和後,投放在木箱中(木箱規格46×43×43cm即二號標准茶箱)窨花叫箱窨。適用於窨花量少或特種花茶。每箱窨茶量約5kg,厚度20—30cm。箱平放排列或交叉疊放,以利空氣流通。用高40—60cm竹廉圍成圓圈把茶花拼和後堆放在圓圈內窨花叫囤窨,適用於中批量生產,囤直徑150—200cm,每囤窨茶量200—300kg。把茶、花拼和後直接堆放在地上成塊狀窨花叫塊窨或堆窨,適用於大批量生產,堆成長方形,寬1—1·2M,長根據場地和窨量而定,每堆600—1000kg。堆窨,省工、迅速、方便,目前花茶窨制通常是採用堆窨。 此外,在窨品的堆面都要以本批的茶胚薄薄的散布一層,厚度約1cm,達到鮮花不外露,以減少花香散失,這一操作稱為「蓋面」。 在自然條件和正常溫度(32—37℃)下茉莉花吐香持續時間一般可達24小時。鮮花和茶葉拼和窨只時,由於花在茶中被壓,正常呼吸作用受到一定阻礙,鮮花生機縮短,吐香持續時間一般在12小時左右,從觀察和測試可以看出,茉莉花開始吐香以後5小時內為吐香旺盛期,此時,呼吸作用強度大,干物質損耗也多,芳香油的揮發也猛烈,所以吐香濃烈時,花和茶一定要及時拼和和窨制,以免香氣大量散失。因此,掌握好茉莉花開放度,迅速的拼和窨制,讓茶胚充分吸收花香是整個窨制工藝技術的關鍵。 六.散通花熱 通花散熱的目的:一是散熱降溫;二是通氣給氧,促進鮮花恢復生機,繼續吐香;三是散發堆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通花根據在窨品堆溫、水份和香花的生機狀態來掌握的,從窨花到通花時間頭窨5—6小時,逐窨次縮短半小時。收堆時間主要視堆溫下降達到要求即可收堆(詳見附表),通花散熱就是把在窨的茶堆扒開攤涼,從堆高30—40cm,扒開薄攤堆高10cm左右,每隔15分鍾,再翻拌一次,讓茶堆充分散熱,約1小時左右堆溫達到要求時,就收堆復窨,堆高約30cm,再經5—6小時,茶堆溫度又上升到40℃左右,花已成萎調狀,色澤由白轉微黃,嗅不到鮮香,即可起花。 七.起花 在窨時間達10—12小時,花將失去生機,茶胚吸收水份和香氣到達一定狀態時,必須立即進行起花,用起花機把茶和花分開,即叫起花。起花順序是「多窨次先起,低窨次後起,同窨次先高級茶,後低級茶」。如不能及時起花,則在水熱作用下,花渣變黃熟呈現悶黃味、酒精味,影響花茶質量。若當天窨制數量多,在短時間內來不及起花,必須將花堆扒開散熱。 1、根據在窨品的堆溫,掌握適時起花。頭窨41℃,二窨40℃,逐窨下降,提花38℃,堆溫超過時,若時間還未到,必須進行第二次通花或翻堆散熱。 根據在窨品水份,掌握適時起花: 頭窨17—18%,二窨13—14%,三窨11—12%,提花8·5%。起花操作:操作要迅速,起花後做到茶葉中無花蒂、花葉;花渣中無茶葉。停機後,篩網必須清掃干凈,起花後的濕茶要薄攤散熱防止水燜味。 2、烘焙 烘焙目的在於排除多餘水份,保持適當的水份含量,適應下一工序轉窨、提花或裝箱。再窨品烘焙,要求快速,又要最大限度防止花香散失,解決這個矛盾,主要靠正確掌握烘乾熱風的溫度,和烘後茶葉水份含量。控制茶葉水份含量調節烘焙溫度如下: 烘後茶葉必須充分攤涼,有的利用長時間輸送,有的用攤涼機進行,但禁用強風吹,造成香氣不必要散失,攤涼後的茶葉溫度越低越好,最高不得超過40℃。 3、壓花 壓花是利用起花後的花渣再窨一次低檔茶葉,目的在於充分利用花渣的余香,來壓低低檔茶的粗老味增加花香。 (1) 花要做到及時迅速,做到邊起花邊壓花。 (2)提花的花渣仍潔白香氣純正吐香能力尚強,可壓中檔茶葉,其餘正常花渣供低檔茶壓花,但腐熟變黃、臭的花渣不能用來壓花。 (3)花渣用量:100kg茶葉一般用40—50kg花渣,壓一次可抵5kg的鮮花配花量。 (4)壓花時間,掌握在4—5小時,不宜過長,太長造成宿燜味、酵味和其他異味, 應及時起掉花渣,茶也必須及時烘焙。 4、 提花 提花目的在於提高花茶的鮮靈度,操作同窨花。 (1)提花用朵大潔白香氣濃烈的一號花,雨水花不能用。拌和後堆窨,由於用花量少(一般100kg茶葉用6—10kg花)窨花時間短(堆窨時間6—8小時),堆溫不高不必進行通花。
⑧ 茉莉花制茶的方法
茉莉花茶窨制是茶與茉莉花的混合。在一定條件下進行水熱作用,一吐一吸,兩者結合,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反應。據有關資料,不同茶樹品種的茶坯吸香力差異不顯著。嫩茶與老茶的吸香力強弱主要表現在茶香與花香的協調性上,嫩茶本身香氣好,可襯托茉莉花香,老茶香氣差,襯托能力弱。春茶香氣好於夏茶,窨制茉莉花茶亦如此。不同工藝的茶葉窨制的茉莉花茶,烘青綠茶香型與茉莉花香協調品質好。烏龍茶較協調,品質中。紅茶香型不協調,品質差。炒青、烘青、半烘炒,由於炒青在窨花過程中,吸水能力強,大於烘青,烘青花茶香氣則好於炒青,是其本身茶坯香型造成的。茶坯含水量與茶葉吸附茉莉花香成分量之間呈直線相關,茶坯含水量10—30%之間,都有利於茶葉窨制茉莉花茶。茶葉吸附的茉莉花芳香成分與茉莉花本身所含的芳香成分是一致的。花茶的窨制關鍵是如何保證鮮花的正常吐香。實驗證明15--20%茶坯含水量既能提高鮮花的吐香能力,延長茉莉花的壽命,又能保持茶坯外形不變。以上是濕坯連窨茉莉花茶的理論基礎。
在水濕和一定的溫度下茶葉中的多酚類緩慢分化,可以減退茶坯的澀味,一部分原來不溶於水的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從而使產品的湯色變深變黃,滋味鮮醇,這也為高窨次茉莉花茶比同品種、同等級綠茶好喝,滋味醇厚的原因。茉莉花茶的窨制工序:
一、茶坯處理。
1、特種茶坯。是指利用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壯幼嫩的芽葉(也可用其它芽頭肥壯茶樹品種)製作形成的圓、扁、彎、瓜子、針、蝴蝶、耳環、束形(花形、球形、梅花形等)等茶葉品種。要求不同品種的茶坯進廠外形潔凈勻整,無其它夾雜物,水分要求達到8%,達到濕坯連窨水分的要求。茶葉的衛生指標要求,最低要達到國家制定無公害綠茶產品所有的指標。有更高要求的應根據顧客的需要,根據相應的衛生指標進行檢驗進廠。進廠後的茶葉要分品種、分不同衛生指標要求分類進倉。對有異味、霉變、紅梗、焦邊的產品要進行另堆處理。
2、高檔次茶坯。如大白毫、大龍毫、銀毫、毛尖、春毫、白毛猴等用烘青大綠生產的茶坯要根據不同級別的茶葉進行歸堆精製生產。剔除非茶類夾雜物和梗、片末。茶坯品質的要求,要達到該等級規定的標准。茶葉衛生指標如同特種茶坯的規定。
二、鮮花處理。
窨制高窨次、高品質的茉莉花茶所要求的茉莉鮮花,一般要在夏至到處暑之間產的伏花進行加工生產。由於氣溫較高,日照強,茉莉花品質最優,產量也高。採用下午三點鍾後採摘的達到工藝成熟期的花蕾(俗稱當天花蕾)。工藝成熟悉期花主要標志有三點:一是花蕾色澤已由青白轉變為潔白,二是花蕾飽滿,花冠筒已抽長,三是花萼由於花冠筒的抽長而稍離花冠,即花萼不接觸花冠。茉莉鮮花處理主要有伺花和篩花兩個技術環節。
1、伺花。伺花的目的是養護鮮花品質,促使勻齊的後熟和開放吐香。茉莉鮮花花蕾進廠後,攤放厚度5—10厘米,以散發裝運途中發生的悶熱和青草味,並除去花蕾表面的水分。當花溫接近室溫或較高室溫1—3度時即進行堆花,厚度40—60厘米,以促升溫保暖,當堆溫上升到38—40度時,進行翻堆再攤涼散熱。這樣反復進行3—5次,花堆掌握先高後低。通常伏花季節氣溫高,以攤涼降溫為主,攤與堆的間隔時間一般為30分鍾左右,反復進行「攤」「堆」與翻動的目的是促使花蕾在一定的溫度和充分的氧氣條件下開放勻齊。茉莉花釋香的最佳條件:室溫30—33度,相對濕度80%左右,空氣流速5—6ml/min,鮮花養護時堆高10—15厘米,花堆內部氧氣含量17—20%。
2、篩花。當開放率(指花蕾開放的數量占總數量的比例)達70%左右,開放度(指一朵花蕾開放後花瓣形成的角度)達50—60度左右時,即進行「篩花」。篩花的主要作用一是篩選凈花並進行分級(大、中、小三號花)以便於按級對茶配花;二是起振盪作用,促進茉莉花開放;三是去雜,篩下已脫落的花萼、小蕾、病蟲粒以及其它雜質。篩網的孔徑為12、10、8、毫米。一號花即大號花,二號花即中號花,三號花即小號花。一號花用於窨制高級茶或用於提花,二號花用於窨制中低級茶,三號花則一般多用於窨製片、末茶等。分級後的凈花經過過稱,當茉莉花朵的開放率達到90%以上,開放度達90度(指花瓣張開的角度)左右,即為適宜的付窨標准。
三、茶花拌和。
根據各種不同品種的特種(高級)茉莉花茶外形和質量標準的配花量要求,計算出該窨次的所需的茉莉花數量。採用濕坯連窨的辦法,在茶花拌和時要注意保證特種茉莉花茶外形的完整性,盡量用手工拌和。如手工拌和都易破損外形的茶葉(如綠牡丹等),可採用特製的木製框架採取層窨,避免茶葉翻動減少破碎率。不管是茶花拌和或採取層窨,都要求茶花分布均勻,並在茉莉花開放率和開放度達到技術標准時在30分鍾到60分鍾內完成拌和作業,這樣可避免茉莉花香精油的大量揮發散失。堆高一般在25—35厘米之間,茶葉重實密度大的(如珍珠、銀珠等)堆高可降低一些,避免堆溫升得過快。
四、靜置窨花。
茶花拌和進入靜置窨花,批量少的茶葉可靜置在箱內,工藝上叫箱窨,靜置在板面上成堆的叫堆窨,靜置於機內的叫機窨。由於採用濕坯連窨的方法,靜置時間一般頭窨全過程歷時12—14小時,隨著窨次的增多,可逐漸減少靜置時間,中間一般不通過通花。在清晨時根據堆溫情況適當調整堆高,堆溫一般38—42度為正常。堆溫太高可適當調底,堆溫低於38度可適當調高,目的是創造一個適合於茉莉花正常吐香的環境。
五、起花。
起花也稱出花,是將已窨制過的茶的花渣篩出,使茶花由混合到分離。茶花拌和後經過靜置、續窨,茉莉花呼吸作用減弱,生機衰退,芳香物質已大部分被茶葉所吸收,花形呈「雞皮皺」的萎縮狀態,茶坯則呈水濕軟綿,此時須迅速篩出花渣,防止應花渣酵化損害茶葉品質。篩出的茶葉如需繼續連窨應及時薄攤在通風處以便繼續連窨。起花時應掌握適時、快速、起凈,篩不幹凈的茶頭必須迅速用人工進行茶花撿剔分離,連二窨濕坯應隨即攤涼,迅速烘焙,不可悶堆。層窨的茶葉要用人工進行茶花分離。五窨以上的茉莉花渣或提花的花渣起花時,花色鮮白,尚有餘香可及時供壓花或烘成花干。壓花時間一般在上午十點至十一點鍾之間進行,並盡可能把起花後的花渣,稍經攤涼後及時用於壓花,花渣與茶坯拌和後堆高40—60厘米,靜置3—4小時不超5小時即行起花。
六、烘焙。
烘培作業對茉莉花茶的品質影響很大,烘焙應以保證存在於茶葉中的最大香氣為准則。結合各窨次茶葉所要求的烘乾水分逐窨次的增加,烘乾時一般一連窨(一二窨)水分掌握在5%、二連窨(三四窨)水分在6%,三連窨(五六窨)水分掌握在6.5%,四連窨(七八窨)水分掌握在6.5—7%,逐窨增加。如果氣溫達到39—40度,為了提高在窨茶葉的鮮靈度,最後兩窨可不採用連窨的方法,如需六窨的茶葉五、六窨分開單窨,需八窨的茶葉七、八窨分開單窨。高窨次茶葉也可採用烘裝的方法,烘乾水分達8—8.5%,經攤涼即可勻堆裝箱。層窨的茶葉連木框架可放置在手拉式烘乾機進行烘乾,避免茶葉損破。茉莉花茶烘焙的溫度不宜過高,過高則香氣損失多,一般溫度掌握在80—120度之間。一連窨由於茶葉水分較高,機溫可高一點,隨著窨次增加機溫逐步降低。而烘提的機溫亦稍高於烘裝。為了判斷香氣質量及含水率是否符合不同窨次烘焙的要求,烘乾過程必須經常從機口抽取茶葉樣品,檢視其香味質量及含水率,以判斷烘焙程度。這也是烘焙工藝過程中很重要的措施。
七、提花前的茶葉夾雜物處理。
特種(高級)茉莉花茶外形要求很高,不能夠有任何非茶類夾雜物和梗、片、末、花蒂、花蕾、花片等,茶葉在多窨次窨制的過程中產生的非茶類夾雜物和片、末、花蒂、花蕾、花片等必須在提花前去除干凈。可採用機械和人工撿剔的辦法進行作業。要求茶葉外形勻整、潔凈不能有非本批茶葉的茶葉存在,以確保特種(高級)茉莉花茶的外形品質特徵。
八、提花。
茉莉花窨花過程中,每一窨次經烘焙後,茶葉所吸收的花香部分隨著水分的蒸發而逸失,部分保留在茶葉中,使成品既具茶香有花香。但是,經過烘焙的茶葉,花香鮮靈不足。為了彌補這一缺點,工藝上採取在最後一窨次以少量優質的茉莉鮮花與茶葉拌和後靜置6—8小時,不經通花,起花的不再經過烘焙,即行勻堆裝箱。准備提花的茶葉水分含量通常在6.5—7%范圍。因此,提花後的水分含量增長幅度,必須控制在1—1.5%,以保證成品的水分含量符合技術標准。
九、勻堆裝箱
勻堆裝箱是茉莉花茶窨制過程最後一道工序。勻堆裝箱前,先拼配小樣,經過水分、粉末等檢驗和品質鑒定符合產品規格標准時,才可按比例進行勻堆裝箱。同時抽取大堆成品樣進行理化檢驗和品質鑒定。裝箱前的空箱要逐個檢驗,確保箱內無灰塵、雜物,無異味的完全清潔的衛生條件。
⑨ 茉莉花提取浸膏的工藝有哪些
茉莉浸膏生產新工藝,新設備運行報告武長安劉希玲趙健輝管振清馬連萍王孝偉楊樹偉李祥華(天津市輕工業化學研究所)提要本文詳知介紹7輕工業化學研究所研帝的幕莉浸膏生產中浸提和濃縮的新設奮與新藝一,前言榮莉浸膏廣泛用於化妝品,食品等行業,而且有少量出口,我國許多地區盛產小花茉莉,尤其是福建省閨候縣的小花茉莉久負盛名.我所承擔了福建閨候僑光香料企業有限公司日處理鮮花3000公斤的茉莉浸膏生產裝置的設計.榮莉花是採用石油醚作為溶劑,由於此類溶劑極易燃,價格叉高,目此,對浸提設備的要求比較嚴格.就浸提方式而言,我國採用的浸提方式大致有三種,即轉動浸提,逆流浸提和固定浸提.1.轉動浸提轉動浸提就是原料與溶荊目轉動而作相對運動.國內普遍採用園鼓形外殼和分格式轉動花篩,原料裝在花篩內,溶劑加入量約為園鼓形浸提器一半左右,轉動速度為2~8轉/分.此法系間歇操作.最大優點是:溶劑使用量少,傳質速率快.壤大缺點是:原料碰傷厲害,雜質浸出率高.生產容量較小(每次投花300公斤).2.逆流浸提6逆流浸提就是原料和溶劑相互逆流方向移動,一般新鮮或回收溶劑在出料端前加入,而浸液從加料端後流出.此過程是連續進行,在加料端處溶劑中含溶質濃度為最高,相反在出料端濃度為最低,由於溶劑和原料在連續地逆流移動,各級原料濃度與溶劑濃度比率不一致,因此各級均有較大濃度差而且在這一過程中浸提與洗滌同時進行,浸提效率較好,尤其反映在產品質量和香氣上,能獲得新鮮花香及較好理化指標.如廣溯香料廠採用的大平轉浸提器共有16個花格,每格裝花8一12公斤,在16個花格中有8個花格為石油醚噴淋浸提,有8個淋干石油醚的花格,轉一周需要時間2小時,然後翻轉出料,通過擠干,脫除溶劑即可,此設備投資較大.5.固定浸提固定浸提(靜止浸提)就是原料和溶劑兩相都不運動.此法一般為間歇操作.原料先加入浸提器中,然後加入溶劑,使溶劑層高過原料.由於兩相處於相對靜止狀態,無論溶劑滲入原料組織中,還是香成分向溶劑中擴散,其速度均較低,因而浸提時間長,效率低,為了克服豫一缺點,改為原料靜止,溶劑進行循環運動,就是從浸提器底部抽出的浸出液,通過泵從頂部再回入,這不僅提高了傳質效率,傳質又均勻.昆明香料廠從法國杜埃爾公司引進的固定浸提設備即屬此類,該設備由一園筒形外殼作機身,內有多層裝花盤,利用吊蘭裝出料,每次裝花300公斤,溶劑進行循環浸提.由於榮莉花生產季節性強,旺季產量集中,常出現原料多,處理量小的矛盾.根據資料介紹,茉莉花堆放2小時後,浸膏得率損失5%左右.上述設備的共同缺點是一次裝花量小,因而多次裝料,延長了鮮花堆放時間,影響了浸膏的香氣和得率,同時設備造價高,若增加台數,必加大投資.為此,設計一種處理能力大,造價低的設備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經過浸提得到的浸提液,需進行濃縮,由於鮮花浸提液中香料組分是熱敏性物質,長時間受熱易變質,影響香氣,目前國內各生產廠家,大多是第一級蒸發濃縮採用長管升膜蒸發器,而後處理仍是單鍋蒸發.得到成品總需3~4小時,進的法國杜埃爾公司的降膜循環濃縮設備,雖時間有所縮短,但仍達1.5小時,同時部分濃縮液重復受熱,影響了質景.因此,在生產中設計一套操作方便,物料受熱時間短的濃縮工藝及設備也是重要課題之一.二,工藝流程及說明融餐證嵩艇^目茉莉提膏生產工藝流程圖石油醚貯存於地下貯罐,當把榮莉花裝入浸提罐後,溶劑由泵經冰鹽水冷卻後打入浸提罐,進行浸提,浸提過程中,用泵使溶劑進行循環,第一次浸提後,浸提液經浸提罐內過濾器過濾後,由泵打入提取液沉降罐.在此罐中將水分和雜質沉降分出,然後接上述操作進行第二,三次浸提(實際上第三次浸提為洗滌過程)最後經浸提罐內特殊裝置將大部分石抽醚吸出後,注入熱水並通入蒸汽將花中殘留石油醚蒸出後,將浸提罐中花渣和水放掉並用清水洗凈,備用經澄清後的浸提液,由進料泵經計景計計量打入第一級升膜蒸發(此蒸發器用蒸汽加熱),由蒸發器頂部出來的石油醚蒸汽和未汽化的液體在分離器中分離後,溶劑蒸汽經冷凝器冷凝和冷卻流入溶劑受器再自流回溶劑貯罐.分離器底部液體進入第二級升膜蒸發器,在真空下蒸發,由分離器上部出來的溶劑蒸汽經冷凝,冷卻後流入受器,再放回貯罐,分離器底部液體流入旋轉薄膜蒸發器(用熱水加熱)在300真空下,將殘余的大部分石油醚蒸出,經分離器後冷凝,冷卻放回貯罐,流到旋轉薄膜蒸發器底部的濃縮液(濃度約1015%)至集液器中冷卻,至濃縮完成後,放出過濾,將濾液在收膏釜中600真空下進行收膏得到成品.全部濃縮時間約3~5分鍾,收膏4~5分鍾.三,浸提工藝及設備情況用溶劑從茉莉花中提取浸膏的過程是一個物理化學過程,首先是溶劑滲透進入細胞壁對原生質中精油進行選擇性溶解,在溶解的同時還有溶質的分配問題,溶入溶劑的精油成份連同溶液再擴散出細胞壁外,因此,浸提過程是一個復雜過程,一般分為濕潤,..~…——浸瀾,滲透,溶解分配,擴散等,簡要地可分為浸潤,溶解和擴散三個階段,實質是一個傳質過程,所以要求浸提設備有利於傳質過程的進行,為了加速這個過程,花和溶劑需要相對流動,另外,茉莉花在其將要完全開放時,香氣最好,此時加工產品質量較好,收率也高.為此,我們設計了客積為16立方米的浸提罐,內部裝有特殊結構的溶劑分布器和過濾器.花為周定相,溶劑為流動相,其操作條件為:第一次浸提溶劑比2.5:12小時第二次浸提溶劑比1.5:130分鍾第三次浸提溶劑比1.5:130分鍾.浸提溫度在略低於室溫下進行(因為打入的石油醚溫度在1.5℃左右).每個浸提罐裝花1.5~2噸.由於今年氣候異常,花的質量較往年差,因此,對浸提收率有一定影響.裹1不同質量的兼藕詫漫攝佴霉5漫膏的收宰生產批號花的情況成品收率‰3花較小,花營佔401.2714花較小,花營佔201.715花較小,花營佔20%1.6521花較小,花蕾佔201.822花較小,蕾佔201.8212花較大,花營佔52.5630花較大.花蕾佔52.57(注,上述說的收率是對購進花的數量而言)從上表中可以看出,收購來的花的質量直接影響到產品的收率.裝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