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大冠杜鵑花

大冠杜鵑花

發布時間: 2023-07-04 12:16:04

杜鵑花怎麼養

杜鵑花是中國的十大傳統名花之一,那麼杜鵑花應該怎麼養呢,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些養殖杜鵑花的知識,歡迎大家閱讀。

杜鵑花怎麼養

盆土

花盆

材質:可使用泥質花盆、塑料盆、瓷盆、陶盆等。

大小:栽種杜鵑幼苗的花盆大小與幼苗的冠徑一致;栽種杜鵑中苗期的花盆大小為其冠徑的3/4;成苗期杜鵑的花盆大小為其冠徑的1/2。

土壤

富含腐殖質、疏鬆、濕潤及pH值在5.5~6.5之間的`酸性土壤。

忌含石灰質的鹼性土壤,忌粘質土壤。

家庭栽培盆土配方:比利時杜鵑:腐葉土:泥炭土:沙=5:2:3;春夏鵑:園土:泥炭土:沙=3:5:2。摻入適量骨粉後攪拌均勻。

溫度

12-25℃為佳。

氣溫超過30℃或低於5℃則生長停滯。因此夏季溫度過高時應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冬季應放在室內,必要時可增加室內溫度,以防止凍害。

澆水

4月—6月:開花期間,每天傍晚澆水一次。

夏季:每天澆水一次。

春秋季:每隔4天澆水一次。

冬季:杜鵑花進入休眠期,可減少澆水量。

水質:雨水較為適宜,如用自來水,須先放容器內貯存1~2天後再用。

施肥

日常應施些礬肥水或在水中加入少許硫酸亞鐵,以保持盆土的酸性。

開花前2—3月:每10—15天施一次施1次以磷為主的液肥,促進花大花艷;

開花期4—6月:停止施肥,否則易落花長葉;

花謝後:每隔10天左右追1次以氮為主的肥料,促發新枝。

7月下旬:芽分化時期,應每隔10~15天施1次以磷為主的液肥,以促進花芽分化。

冬季:休眠期不需要肥料,應停止追肥。

整形修剪

整形:一般以自然樹形略加人工修飾,隨心所欲,因樹造型。

修剪枝條:一般在春、秋季進行,剪去交叉枝、過密枝、重疊枝、病弱枝,及時摘除殘花。

病蟲害

杜鵑花褐斑病、杜鵑花冠網蝽、杜鵑花根腐病、杜鵑花紅蜘蛛、杜鵑花缺鐵黃化病、杜鵑花灰霉病是杜鵑花常見病蟲害。

杜鵑花褐斑病

症狀

起初葉片上出現淡黃色的圓形小斑點,逐漸擴展呈不規則狀,病斑轉變成淡紅褐色,中部呈暗褐色。

防治方法

冬春及時掃除並燒毀落葉。植株展葉後,每隔半個月噴施波爾多液(1:1:100),可連續噴施2-3次,以防發病。在發病早期噴施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2次,以抑制病害發展。

杜鵑花紅蜘蛛

症狀

吸取植株的汁液並使葉片出現灰白色斑點。嚴重時造成葉片轉黃脫落。

防治方法

在冬季清除枯枝落葉以消滅冬成蟲,在3月開始發生危害時用10%天皇星乳油1000倍液,7051殺蟲素(滅蟲靈)3000倍液或噠嗪酮(速蟎酮)1000倍液噴殺。

繁殖

杜鵑可用扦插、嫁接和壓條等方法繁殖,以扦插為主。

大量繁殖可採用全光照扦插育苗法,生根快、成活率高;少量繁殖時可插入花盆中。

註:初夏和初秋扦插,插後遮蔭、保濕。

注意事項

1、杜鵑發現葉色發黃時,用0.2%硫酸亞鐵水直接向葉面噴霧,即可使葉片由黃轉綠。

2、要想讓杜鵑在春節開花,可將已孕蕾的春鵑於12月中旬搬入室內向陽處,保持室溫在5℃以上,每隔10~15天施一次薄肥,盆土幹了澆水,並經常向葉面上噴水,以增加濕度,這樣即可在春節前開花。

3、杜鵑花生長較慢,一般可每兩年換一次盆,換盆應在花謝後進行。

換盆時要填入新的培養土。一般用腐葉土(泥炭土)8份、園土1份和河沙1份混合配製的培養土,並加入少量(每盆約50克)腐熟油渣或雞糞作底肥。

4、杜鵑在生長期間,莖乾和枝條上常易萌發不定芽,應及時將其抹去,以免擾亂株型。

5、孕蕾後,如發現花蕾過多時,應摘除多餘的花蕾,每花枝僅留一個花蕾,以便集中養分,促進花大色艷。

6、杜鵑開花後殘花不易脫落,為減少養分消耗,應將殘花及時摘除,以促使新芽萌發。


盆栽杜鵑花怎麼養殖才合適

杜鵑花十分美麗,有深紅、淡紅、玫瑰、紫、白等多種色彩 。當春季滿山紅開放時,滿山鮮艷,像彩霞繞林,被人們譽為「花中西施」。下面網要分享給你的是杜鵑花養殖方法,希望你能喜歡。

杜鵑花養殖方法
1.杜鵑花養殖的花盆選用

***1***花盆盆質要求:可使用泥質花盆、塑料盆、瓷盆、陶盆等。

***2***花盆大小:栽種杜鵑幼苗的花盆大小與幼苗的冠徑一致;栽種杜鵑中苗期的花盆大小為其冠徑的3/4;成苗期杜鵑的花盆大小為其冠徑的1/2。

2.杜鵑花養殖的盆土配製

杜鵑花喜酸性***pH值4.5-5.5***、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忌含石灰質的鹼性土壤,忌粘質土壤。家庭栽培可用如下配方:比利時杜鵑:腐葉土:泥炭土:沙=5:2:3;春夏鵑:園土:泥炭土:沙=3:5:2。摻入適量骨粉後攪拌均勻。

3.杜鵑花養殖的溫度和光照要求

盆栽杜鵑一般在春季3~4月上盆,也可在秋季上盆。上盆時需帶土移栽,栽後澆透水置於陰處。

北方盆栽杜鵑,一般於10月上中旬移入室內越冬,入室後放置在向陽處。人室初期,應注意經常開窗通風。冬季室溫以10℃左右為宜,不宜過高,否則,植株生理活動加強,大量消耗養分,影響來年開花和生長;同時應給予充足的光照。翌年4月中下旬後出室,此時陽光較柔和,中午前後應適當遮蔭,入夏後須移至陰涼通風處養護。由於杜鵑花屬於陰性花卉,春夏秋均需在蔭棚下養護,尤其在夏季長期處於烈日條件下,易造成枝葉枯黃,生長停滯,整株死亡。秋季每天見光時間要逐漸加長,到了秋末停止遮光。

4.杜鵑花養殖的澆水方法

生長期保持盆土溼潤,4~6月開花期需水量較大,7~8月高溫季節需向地面和葉面噴水,保持空氣溼潤,9月以後氣溫漸涼,應使盆土水分逐漸減少,冬季進入休眠期,應少澆水。

由於杜鵑花的根系為淺根性,既怕旱又怕澇,澆水不當,輕則落葉,重則死亡,因此,澆水是養好杜骨鳥花的關鍵措施之一。澆水應根據植株季節和生長期而定。春季孕蕾、開花期,水分消耗較多,澆水要及時,若盆內脫水,則花朵凋萎、花期縮短。此期以保持盆土溼潤狀態為宜。夏季杜鵑枝葉生長旺盛,氣溫高,水分蒸發快,除每天澆一次透水外,還應隨時補充水分,若稍有疏忽,使盆土過干就會造成葉色變黃,葉心捲曲,甚至乾枯而死。

由於杜鵑性喜溼潤,夏季要用清水噴灑葉面及向花盆周圍地面灑水,以達到增加空氣溼度和降低氣溫的目的;秋季花芽已形成,氣溫日漸下降,天氣轉涼,這時保持盆土不幹即可;冬季氣溫低,杜鵑處於休眠或半休眠狀態,水分消耗少,因此要嚴格控制澆水,水分過多易爛根,但此期應每隔5~7天用與室溫接近的清水噴洗一次枝葉,以利植株清新。杜鵑花澆水要注意水的質量,使用雨水較為適宜,如用自來水,須先放容器內貯存1~2天後再用。

5.杜鵑花養殖的施肥方法

杜鵑根淺而細,吸收能力弱,因此施肥時一定要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則。如果肥料過濃或追施未充分腐熟的生肥,易造成爛根、葉片枯焦以至死亡。尤其對1~襪擾2年生小苗,更要注意施肥量,否則易造成肥害。

在春鵑開花前的2~3月,應每10~15天應追施1次以磷為主的液肥,促進花大花艷;在3~4月,對夏鵑施人同樣的肥料,可使花朵大,色澤好,花瓣厚,花期長久。開花期應停止施肥,否則易落花長葉,影響觀賞效果;花謝後每隔10天左右明好液追1次以氮為主的肥料,促發新枝。7月下旬以後,正是杜鵑花芽激物分化時期,應每隔10~15天施1次以磷為主的液肥,以促進花芽分化。冬季休眠期不需要肥料,應停止追肥。

6.杜鵑花養殖的修剪方法

杜鵑萌發力強,分枝多而密,應在花後剪去過密枝、細弱枝、枯枝、病枝、殘枝、交叉枝、徒長枝,以利通風透光。對於保留的枝條不要進行短剪。因為杜鵑花的葉片多簇生於枝頂,花後抽生一段新枝並長出一簇新葉,老葉隨即脫落,然後頂芽開始進行花芽分化,成為來年的花枝。如果將這段枝條剪去就會影響翌年的開花數量。
杜鵑花養殖的注意事項
***1***杜鵑是典型的酸性土壤花卉,為防止黃化,應每20天左右施1次0.2%的硫酸亞鐵。如發現葉色發黃時,用0.2%硫酸亞鐵水直接向葉面噴霧,即可使葉片由黃轉綠。

***2***家庭養花,要想讓杜鵑在春節開花,可採用打破其休眠期的方法。即將已孕蕾的春鵑於12月中旬搬入室內向陽處,保持室溫在5℃以上,每隔10~15天施一次薄肥,盆土幹了澆水,並經常向葉面上噴水,以增加溼度,這樣即可在春節前開花。

***3***杜鵑花生長較慢,一般可每兩年換一次盆,換盆應在花謝後進行。換盆時要填入新的培養土。一般用腐葉土***泥炭土***8份、園土1份和河沙1份混合配製的培養土,並加入少量***每盆約50克***腐熟油渣或雞糞作底肥。

***4***杜鵑在生長期間,莖乾和枝條上常易萌發不定芽,應及時將其抹去,以免擾亂株型。孕蕾後,如發現花蕾過多時,應摘除多餘的花蕾,每花枝僅留一個花蕾,以便集中養分,促進花大色艷。杜鵑開花後殘花不易脫落,為減少養分消耗,應將殘花及時摘除,以促使新芽萌發。
杜鵑花花語
杜鵑花的花語:第一,永遠屬於你。第二,代表愛的喜悅,據說喜歡此花的人純真無邪。

杜鵑花的箴言是當見到滿山杜鵑盛開,就是愛神降臨的時候。[11]

花語:愛的欣喜,節制,節制慾望

花色含意:愛的喜悅

白色:被愛的欣喜[12]

它的花語為「節制」,最大的原因就是,它只在自己的花季中綻放,即使杜鵑總是給人熱鬧而喧騰的感覺。而不是花季時,深綠色的葉片也很適合栽種在庭園中做為矮牆或屏障。

③ 杜鵑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怎麼澆水

1.杜鵑花養殖的花盆選用

(1)花盆盆質要求:可使用泥質花盆、塑料盆、瓷盆、陶盆等。
(2)花盆大小:栽種杜鵑幼苗的花盆大小與幼苗的冠徑一致;栽種杜鵑中苗期的花盆大小為其冠徑的3/4;成苗期杜鵑的花盆大小為其冠徑的1/2。

2.杜鵑花養殖的盆土配製

杜鵑花喜酸性(pH值4.5-5.5)、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忌含石灰質的鹼性土壤,忌粘質土壤。家庭栽培可用如下配方:比利時杜鵑:腐葉土:泥炭土:沙=5:2:3;春夏鵑:園土:泥炭土:沙=3:5:2。摻入適量骨粉後攪拌均勻。

3.杜鵑花養殖的溫度和光照要求

盆栽杜鵑一般在春季3~4月上盆,也可在秋季上盆。上盆時需帶土移栽,栽後澆透水置於陰處。
北方盆栽杜鵑,一般於10月上中旬移入室內越冬,入室後放置在向陽處。人室初期,應注意經常開窗通風。冬季室溫以10℃左右為宜,不宜過高,否則,植株生理活動加強,大量消耗養分,影響來年開花和生長;同時應給予充足的光照。翌年4月中下旬後出室,此時陽光較柔和,中午前後應適當遮蔭,入夏後須移至陰涼通風處養護。由於杜鵑花屬於陰性花卉,春夏秋均需在蔭棚下養護,尤其在夏季長期處於烈日條件下,易造成枝葉枯黃,生長停滯,整株死亡。秋季每天見光時間要逐漸加長,到了秋末停止遮光。

4.杜鵑花養殖的澆水方法

生長期保持盆土濕潤,4~6月開花期需水量較大,7~8月高溫季節需向地面和葉面噴水,保持空氣濕潤,9月以後氣溫漸涼,應使盆土水分逐漸減少,冬季進入休眠期,應少澆水。
由於杜鵑花的根系為淺根性,既怕旱又怕澇,澆水不當,輕則落葉,重則死亡,因此,澆水是養好杜骨鳥花的關鍵措施之一。澆水應根據植株季節和生長期而定。春季孕蕾、開花期,水分消耗較多,澆水要及時,若盆內脫水,則花朵凋萎、花期縮短。此期以保持盆土濕潤狀態為宜。夏季杜鵑枝葉生長旺盛,氣溫高,水分蒸發快,除每天澆一次透水外,還應隨時補充水分,若稍有疏忽,使盆土過干就會造成葉色變黃,葉心捲曲,甚至乾枯而死。

由於杜鵑性喜濕潤,夏季要用清水噴灑葉面及向花盆周圍地面灑水,以達到增加空氣濕度和降低氣溫的目的;秋季花芽已形成,氣溫日漸下降,天氣轉涼,這時保持盆土不幹即可;冬季氣溫低,杜鵑處於休眠或半休眠狀態,水分消耗少,因此要嚴格控制澆水,水分過多易爛根,但此期應每隔5~7天用與室溫接近的清水噴洗一次枝葉,以利植株清新。杜鵑花澆水要注意水的質量,使用雨水較為適宜,如用自來水,須先放容器內貯存1~2天後再用。

5.杜鵑花養殖的施肥方法

杜鵑根淺而細,吸收能力弱,因此施肥時一定要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則。如果肥料過濃或追施未充分腐熟的生肥,易造成爛根、葉片枯焦以至死亡。尤其對1~2年生小苗,更要注意施肥量,否則易造成肥害。
在春鵑開花前的2~3月,應每10~15天應追施1次以磷為主的液肥,促進花大花艷;在3~4月,對夏鵑施人同樣的肥料,可使花朵大,色澤好,花瓣厚,花期長久。開花期應停止施肥,否則易落花長葉,影響觀賞效果;花謝後每隔10天左右追1次以氮為主的肥料,促發新枝。7月下旬以後,正是杜鵑花芽分化時期,應每隔10~15天施1次以磷為主的液肥,以促進花芽分化。冬季休眠期不需要肥料,應停止追肥。

6.杜鵑花養殖的修剪方法

杜鵑萌發力強,分枝多而密,應在花後剪去過密枝、細弱枝、枯枝、病枝、殘枝、交叉枝、徒長枝,以利通風透光。對於保留的枝條不要進行短剪。因為杜鵑花的葉片多簇生於枝頂,花後抽生一段新枝並長出一簇新葉,老葉隨即脫落,然後頂芽開始進行花芽分化,成為來年的花枝。如果將這段枝條剪去就會影響翌年的開花數量。

7.杜鵑花養殖的注意事項

(1)杜鵑是典型的酸性土壤花卉,為防止黃化,應每20天左右施1次0.2%的硫酸亞鐵。如發現葉色發黃時,用0.2%硫酸亞鐵水直接向葉面噴霧,即可使葉片由黃轉綠。
(2)家庭養花,要想讓杜鵑在春節開花,可採用打破其休眠期的方法。即將已孕蕾的春鵑於12月中旬搬入室內向陽處,保持室溫在5℃以上,每隔10~15天施一次薄肥,盆土幹了澆水,並經常向葉面上噴水,以增加濕度,這樣即可在春節前開花。
(3)杜鵑花生長較慢,一般可每兩年換一次盆,換盆應在花謝後進行。換盆時要填入新的培養土。一般用腐葉土(泥炭土)8份、園土1份和河沙1份混合配製的培養土,並加入少量(每盆約50克)腐熟油渣或雞糞作底肥。
(4)杜鵑在生長期間,莖乾和枝條上常易萌發不定芽,應及時將其抹去,以免擾亂株型。孕蕾後,如發現花蕾過多時,應摘除多餘的花蕾,每花枝僅留一個花蕾,以便集中養分,促進花大色艷。杜鵑開花後殘花不易脫落,為減少養分消耗,應將殘花及時摘除,以促使新芽萌發。

8.杜鵑花養殖的繁殖方法

杜鵑可用扦插、嫁接和壓條等方法繁殖,以扦插為主。大量繁殖可採用全光照扦插育苗法,生根快、成活率高;少量繁殖時可插入花盆中。初夏和初秋扦插,插後遮蔭、保濕。
扦插基質,腐葉土3份、園土1份、河沙6份混勻後或腐葉土5份、河沙(或純沙)5份。插穗應選節間短、生長健壯、無病蟲危害、基部木質化的一年生枝條,插穗長6~10厘米。插前將插穗基部放入醫用維生素B12。葯液中蘸一下,取出後晾2~3分鍾,叮提早生根10天左右,而且生根多,生長快。
扦插時,先用筷子或細木棍將基質扎個洞,再將插穗插入,用手輕輕壓實,噴透水,使插穗基部與土壤緊密結合。插後將花盆用塑料袋罩上,四周用細繩綁緊,放背陰處;每天早晚各噴一次水,一周後停止噴水,只需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一個月內保持遮蔭,發芽後逐漸接受散射光;溫度保持在18~25攝氏度。一般品種扦插後40~60天即可生根。
家庭養花時,為了提早開花,也可採用高枝壓條法繁殖。即在3月份選2~3年生的粗壯枝條進行環剝,用塑料袋套上,袋內放入腐葉土,經常保持濕潤,溫度在20~25攝氏度左右,約經5~6個月可生根,第二年春季就能開花。

熱點內容
櫻花摸起來 發布:2025-07-10 02:06:01 瀏覽:628
七夕魚浪漫 發布:2025-07-10 01:35:59 瀏覽:938
玫瑰蜂蜜紅茶 發布:2025-07-10 01:22:41 瀏覽:439
盆栽荷花圖 發布:2025-07-10 01:21:20 瀏覽:704
盆栽小白菜 發布:2025-07-10 01:13:17 瀏覽:8
城西海棠 發布:2025-07-10 01:10:37 瀏覽:977
畫玫瑰花的簡筆畫步驟 發布:2025-07-10 00:45:54 瀏覽:462
櫻花酒的度數 發布:2025-07-10 00:45:49 瀏覽:455
茶花分芽 發布:2025-07-10 00:37:54 瀏覽:25
情人節一般送多少玫瑰 發布:2025-07-10 00:37:15 瀏覽: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