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荷蘭黑色鬱金香

荷蘭黑色鬱金香

發布時間: 2023-07-03 21:53:58

① 錦州世博園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邊園區,來自荷蘭的珍惜黑色鬱金香在運輸過程中是利用乾冰______來進行保鮮的


乾冰就是固態的二氧化碳,在常溫下就可以迅速的升華為氣態的二氧化碳,升華的過程要吸熱;放在食品中,可以降低食品的溫度,從而達到保鮮食品的目的;
初春早上海面上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鬱金香花呈現黑色是因為它吸收各種顏色的光.
故答案為:升華;液化;吸收.

② 為什麼荷蘭人要把鬱金香叫做斯巴達克,夜皇後和中國女性

因為斯巴達克是奴隸英雄(詳見第32課),而紅鬱金香就好像一個英勇的武士一般不屈服專於命運。屬
夜皇後給人的感覺是充滿神秘,地位高尚,而黑鬱金香所帶給別人的感覺也是如此,就像後文中大仲馬描述黑鬱金香一般:艷麗得讓人睜不開眼,完美得讓人透不過氣來。中國女性——鑲有淺紅色花邊的白花,就好似一位穿著旗袍的中國女子,溫文爾雅,中國人給荷蘭人所留下的影響也是如此的美麗,如此的亭亭玉立……

③ 黑色鬱金香的花語

黑色鬱金香的花語是什麼?
無望的愛情!
知道世界沒有真正意義的黑色鬱金香,就回像無望的愛情答不是愛情。
荷蘭盛產鬱金香,而黑色鬱金香則是很稀少的品種,所以價值千金。黑色鬱金香的英文名叫做「Queen
of
the
night」這個荷蘭關於鬱金香起源的傳說:古代有位美麗少女住在雄偉的城堡里,有三位勇士同時愛上了她,一個送她一頂皇冠,一個送把寶劍,一個送金塊。但她對誰都不鍾情,只好向花神禱告。花神深感愛情不能勉強,便把皇冠變鮮花,寶劍變綠葉,金塊變球根,這樣合起來便成一朵鬱金香了。

④ 為什麼荷蘭人要把鬱金香叫做斯巴達克,夜皇後和中國女性

因為他被稱作為奴隸英雄,你可以看看語文書里,有這么一篇課本劇的。看了就知道了,還有,那個是鬱金香,荷蘭的花里是這么說得
黑色鬱金香才被叫做「夜皇後」
其實這「黑色」並非全黑,而是紅黑間的暗紫色,因為像夜晚的顏色才被稱為夜皇後
有關黑色鬱金香,大仲馬的小說《黑鬱金香》里也有提及

⑤ 黑色鬱金香的相關資料

黑色鬱金香的花語是美麗但悲哀的愛情.鬱金香的名字起源於土耳其語,意為"纏頭巾"花。在十六世紀中期,游經土耳其的旅行家們被這種花的美麗所打動,並把它帶回維也納。很快,它吸引了廣泛的注意,幾年之內開始在德國種植,接著是比利時,然後是荷蘭。在十六世紀七十年代後期,它傳播到英格蘭,這種新穎的花卉在宮廷內流行。這是涉及一些新鮮、有趣、有價值的東西,公眾興趣理所當然地集中到它身上。就這樣,鬱金香變成了投機興趣的典型標的。在十七世紀初的法國,鬱金香非常盛行,可以發現後來狂熱的早期蹤跡。後經中歐國家改良培育,現已成為一種十分高雅名貴的花卉。16世紀被引進到荷蘭,並定為荷蘭國花。在荷蘭有這樣一句話"有錢人如果沒有鬱金香,就不算真正的富有",法國作家大仲馬寫了一本傳奇式小說《黑色鬱金香》,贊美這種花"艷麗得叫人睜不開眼睛,完美得讓人透不過氣來。"這又給鬱金香披上層羅曼諦克的色彩,隨後以它的天生麗質,高雅華貴風靡了歐美。而有黑色艷後之謂的黑色鬱金香是我的第二愛.我的朋友香米拉的最愛.鬱金香是荷蘭的國花.而黑色更是花中極品.我以前的網名就叫黑色鬱金香.因為我希望女人中的極品.黑色鬱金香在荷蘭已是稀有.此品種僅有500株,它的花朵為杯狀,呈紫黑色,其花期僅有10天,只有保持20攝氏度左右的固定溫度,它的特性才能表現出來美麗黑色鬱金香,一莖青枝上獨立著一個花蕾。那花蕾不似牡丹的妖艷,也不像荷花那樣地盡情顯露自己的風采,而是猶如美女的羞澀一般",葉片互相抱住但又不是太緊密,使你雖能看到花蕾里的疊疊蕾芯,卻無法一覽無遺。那花蕾又像玫瑰花只是略大,將其大口豪爽地敞開著,挺拔秀長,上部決不散開一分,就像是貴婦人豪華晚裝一樣.更像一個既漂亮卻不妖艷,既嫵媚卻不做作,端莊大方.典雅的貴夫人.
黑色的,世間獨有
很少有人見過
它孤傲、冷漠
你說它是你的獨愛
那麼的堅定
那是一個傳說、
有一株黑色的鬱金香
會綻放在聖潔的地方
那時、我只當聽個樂呵
但今日
一剎那、只一剎那間、
在你的眼波里突然浮現
刺目的艷麗、使你不敢在去投眸
嘆為觀止
你說這是天下最美的花
絕不是狂言
純潔的讓人窒息
你說這是最無暇的花
不,這絕不止是一朵花
它不同於任何一朵
你遮下它艷麗
與它對視整整一分鍾
你說、她會掉淚
是真的!
純凈的淚滴
滴在黑色的花蕊里
晶瑩、美麗
黑色的精靈
捧著紅色的熱情繼續綻放生命
綻放奇跡
黑色的鬱金香
黑色,耀眼的寶石
在白天出奇的吸引著你的眼球
恨不得晚上也伴著她的香味安然入睡
黑色,耀眼的寶石
在白天出奇的吸引著你的眼球
恨不得晚上也伴著她的香味安然入睡一剎那、只一剎那間、
在你的眼波里突然浮現
刺目的艷麗、使你不敢在去投眸
嘆為觀止
你說這是天下最美的花
絕不是狂言
純潔的讓人窒息
黑色鬱金香的英文名叫做"Queen of the night"這個荷蘭關於鬱金香起源的傳說:古代有位美麗少女住在雄偉的城堡里,有三位勇士同時愛上了她,一個送她一頂皇冠,一個送把寶劍,一個送金塊。但她對誰都不鍾情,只好向花神禱告。花神深感愛情不能勉強,便把皇冠變鮮花,寶劍變綠葉,金塊變球根,這樣合起來便成一朵鬱金香了。
~黑色鬱金香的花語是美麗但悲哀的愛情~寵辱不驚.

⑥ 「夜皇後」黑色鬱金香花語是什麼

黑鬱金香是百合科花卉鬱金香的其中一種花色跡派,2005年2月初新加坡理工學院的3名學生自行培育出的,俗稱「夜皇後」,屬於稀有鬱金香品種之一,該花色在市場上還很少見。那麼,跟隨小編去鬱金香花語看看黑色鬱金香花語代表什麼?

黑色鬱金香花語黑鬱金香:神秘,高貴
鬱金香品種分類經過園藝家稿州老長期的雜交栽培,全世界已擁有八千多個品種。被大量生產的大約有150種,其中紅、黃、紫色最受人們歡迎。
新品種國泰鬱金香,由荷蘭人楊·卡羅,於1999年發現,該花整體成深紫色羽毛狀鸚鵡形。
在花瓣上灑有紅點的黃花,稱為「國王的血」,在花瓣上有條紋分布的紅花,稱為「奧林匹克火炬」,而花瓣相互抱卷的絆紅色花,叫做「情人的熱吻」等等。
類胡蘿卜素使花瓣變成鮮艷的橙色、黃色;花青素帶鍵升來了淡粉色、玫瑰紅和深紫色;花瓣細胞之間的微小氣泡使花朵呈現晶瑩剔透的純白。
至於黑色的鬱金香,最經典的品種名為「夜皇後」,它的顏色則是由細胞突起的投影產生,荷蘭所產的「黛顏寡婦」、「絕代佳麗」、「黑人皇後」等品種所開的花都不是純黑的。
了解更多星座網路、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⑦ 荷蘭鬱金香

簡言之,是社會集體投機賺錢的獲利心理造成,後果是遲早爆炸的炸彈傳來傳去,落到最後的人倒霉.並會造成社會經濟惡性動盪.損害了經濟本來的發展趨勢.
提起鬱金香,許多人立刻就會想到被譽為「鮮花之國」的荷蘭。的確,荷蘭人鍾愛鬱金香,將其奉為國花,並把它和風車、乳酪和木鞋一起,統稱為荷蘭的「四大國寶」。每到暮春時節,滿山遍野的鬱金香爭奇斗艷,晶瑩修長的葉片,像裝滿美酒的酒杯似的花朵,透明馨香,令人心醉。法國作家大仲馬在他的傳世名著《黑鬱金香》中,曾這樣贊美一種名叫「黑寡婦」的黑色鬱金香:「艷麗得讓人睜不開眼睛,完美得讓人透不過氣來」。小說家優美的筆調,更為鬱金香增添了一層傳奇而又浪漫的色彩。
然而,如今的大多數人可能並不了解,曾幾何時,鬱金香美麗的花朵,竟使無數荷蘭人為之瘋狂;一枚看起來與洋蔥頭別無二致的鬱金香球莖,竟然價值連城;甚至整個國家,都因鬱金香而陷入混亂之中,並為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鬱金香的故事

眾所周知,荷蘭是名副其實的「鬱金香王國」,其出產的鬱金香暢銷120多個國家,出口量佔全世界總出口量的80%以上。但有趣的是,鬱金香的故鄉卻並非荷蘭,而是土耳其和小亞細亞一帶,甚至也有人認為鬱金香原產自中國的西藏。不論其原產地在哪裡,荷蘭鬱金香的歷史,無疑是從一位名叫克盧修斯的園藝家開始的。
1554年,奧地利駐君士坦丁堡的大使在奧斯曼帝國的宮廷花園里初識了高貴的鬱金香,驚艷之餘,他把一些鬱金香的種子帶回維也納,送給他的好友、在維也納皇家花園當園丁的克盧修斯。克盧修斯是知名的植物學家,經過他的悉心栽培,登陸歐洲的鬱金香種子終於發芽、生長、開花了。1593年,克盧修斯受聘擔任荷蘭萊頓大學植物園的主管,就隨身攜帶了一些鬱金香鱗莖來到荷蘭。第二年春天,荷蘭的第一朵鬱金香已經含苞待放了。
一時間,高雅脫俗的鬱金香成了萊頓上層社會談論的焦點。或許是物以稀為貴,也或許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許多王公伯爵開始陸續登門拜訪,希望能得到一株鬱金香。但不知何故,他們的要求遭到了克盧修斯的一概拒絕,即便是出錢購買也不行。在此情況下,幾位想借機發財的荷蘭人就採用了一種冒險的方法:偷!克盧修斯一氣之下,把剩下的鬱金香鱗莖統統送給了朋友,從此不再培育鬱金香。而鬱金香卻藉此機緣,在荷蘭各地流傳開來。
與鬱金香同時在荷蘭流傳開來的,還有這樣一個浪漫的傳說。古時候,有位美麗的少女住在雄偉的城堡里,有三位勇士同時愛上了她。為表達愛意,他們一個送了頂皇冠,一個送了把寶劍,還有一個送了塊金塊。但少女對三人都不鍾情,只好向花神禱告。花神深感愛情不能勉強,遂把皇冠變成鮮花,寶劍變成綠葉,金塊變成球莖,美麗的鬱金香就這么誕生了。
據說這個故事是荷蘭的花商們為了推銷鬱金香編造出來的,但故事一經傳開,更加深了人們對它的鍾愛,不久以後,具有濃郁外國情調的鬱金香,就成為荷蘭花園里人見人愛的花卉品種。高貴、優美、鮮艷的鬱金香,深深地吸引了好奇的荷蘭人,尤其是那些帶有美麗雜色花紋的稀有品種的鬱金香,更令他們愛慕之至。很快,對鬱金香的熱愛和追逐就作為一種時尚,流傳到了德國、法國等其他歐洲國家。

流行的時尚

有人說,17世紀的歐洲屬於一個充滿炫耀、獵奇和好大喜功的時代。花園和鮮花是貴族和商人們奢華生活的一部分。實際上,無論任何時代,社會中的上等階層總是渴望得到地位的標志,現在可能是法拉利跑車、遊艇和私人飛機;而那時,豪宅、花園和鮮花,特別是異國情調的鬱金香,則是他們嚮往的目標。
由於鬱金香被引種到歐洲的時間很短,數量自然非常有限,因此價格也極其昂貴。一般少數富有的達官顯貴家裡都擺有鬱金香,作為觀賞品和奢侈品向外人炫耀。一塊豪華的鬱金香貼片、一次用鬱金香加以裝點的聚會、甚至奢侈地裝飾著鬱金香的窗框,都成為了一種昭示社會地位的手段。在當時,巴黎的時尚女子上街,如果能戴上一朵鬱金香作為裝飾,便會覺得身價倍增。另據記載,巴黎的一位富家小姐出嫁時,所有的嫁妝,竟然就是一枚稀有品種的鬱金香球莖。
在17世紀初的法國,人們就已經為品種稀有的鬱金香開出了離譜的高價。據說在1608年,一名磨房主賣掉了自己的磨房,為的就是一隻罕見的鬱金香球莖。更有甚者,有人竟然用價值3萬法郎的珠寶去換取一隻鬱金香球莖。
相比之下,朴實、認真的荷蘭人肯定沒有巴黎人那麼時尚、浪漫,但別忘了,經過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尼德蘭革命」的洗禮後,17世紀的荷蘭堪稱當時最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掌握著世界海上霸權,有「海上馬車夫」之稱。荷蘭人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船隊,商船數量多達1.5萬艘,首都阿姆斯特丹也成為世界貿易和金融中心,1608年,世界上第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證券交易所即誕生於此。荷蘭人無與倫比的冒險和開拓精神幫助他們取得了這些偉大的成就,但也許正是這種冒險精神,竟成了培育投機者的溫床。
由於當時荷蘭人的投機慾望是如此強烈,美麗迷人而又稀有的鬱金香難免不成為他們獵取的對象,機敏的投機商開始大量囤積鬱金香球莖以待價格上漲。在輿論的鼓吹之下,荷蘭人對鬱金香的「傾慕之情」愈來愈濃,開始表現出一種近乎病態的傾慕與熱忱,以至於擁有和種植這種花卉逐漸成為享有極高聲譽的象徵。人們開始競相搶購鬱金香球莖,而那些花朵上帶有美麗的花瓣或條紋的稀有品種,更成為人們瘋狂追逐的目標。

鬱金香狂熱

從1634年開始,荷蘭百業荒廢,全國上下都開始為鬱金香瘋狂。與所有的投機泡沫一樣,參與的人們最初都實際賺到了錢。由於價錢節節上升,你只需低買高賣,買高賣更高。得了甜頭後,大家信心大增,傾家盪產地把更多的錢投入鬱金香的買賣,希望賺取更多的金錢。原本旁觀的人看到掙錢這么容易,也受不了誘惑,加入到瘋狂搶購的隊伍中來。與此同時,歐洲各國的投機商也紛紛雲集荷蘭,參與這一投機狂潮。為了方便鬱金香交易,人們乾脆在阿姆斯特丹的證券交易所內開設了固定的交易市場。隨後,在鹿特丹、萊頓等城市也開設了固定的鬱金香交易場所。
在1841年出版的《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群眾性癲狂》一書中,蘇格蘭歷史學家查爾斯·麥凱對這次鬱金香狂熱作了非常生動的描寫:
「誰都相信,鬱金香熱將永遠持續下去,世界各地的有錢人都會向荷蘭發出訂單,無論什麼樣的價格都會有人付帳。歐洲的財富正在向須得海岸集中,在受到如此恩惠的荷蘭,貧困將會一去不復返。無論是貴族、市民、農民,還是工匠、船夫、隨從、伙計,甚至是掃煙囪的工人和舊衣服店裡的老婦,都加入了鬱金香的投機。無論處在哪個階層,人們都將財產變換成現金,投資於這種花卉。……在沒有交易所的小鎮,大一點的酒吧就是進行鬱金香交易的『拍賣場』。酒吧既提供晚餐,同時也替客人確認交易。這樣的晚餐會,有時會有二三百人出席。為了增加顧客的滿足感,餐桌或者餐具櫃上往往整齊地擺放著一排排大花瓶,裡面插滿了盛開的鬱金香。」
一個真實的故事也許可以更加生動地說明那個時代的氛圍和人們的心情。據說海牙有一個鞋匠,在一小塊種植園上培育出了一株罕見的「黑色」鬱金香。消息傳開後,一夥來自哈勒姆的種植者拜訪了他,說服他把花賣給他們。最後,鞋匠以1500荷蘭盾的高價把自己的寶貝賣給了他們,沒想到,買家中有一個人立即把黑色鬱金香摔到地上,用腳將其踩成一灘爛泥。鞋匠驚呆了。買家們卻輕松地解釋說,他們也培育出了一隻黑色鬱金香,為了確保自己的花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情願付出一切代價,若有必要,上萬荷蘭盾也在所不惜。
到1636年,鬱金香的價格已經漲到了駭人聽聞的水平。以一種稀有品種「永遠的奧古斯都」為例,這種鬱金香在1623年時的價格為1000荷蘭盾,到1636年便已漲到5500荷蘭盾。1637年2月,一枚「永遠的奧古斯都」的售價曾高達6700荷蘭盾。這一價錢,足以買下阿姆斯特丹運河邊的一幢豪宅,或者購買27噸乳酪!相對於這種頂級鬱金香來說,普通鬱金香的漲幅更是「瘋狂」。1637年1月,1.5磅重的普普通通的「維特克魯嫩」球莖,市價還僅為64荷蘭盾,但到2月5日就達了1668荷蘭盾!別忘了,當時荷蘭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蘭盾。
在這股狂熱到達巔峰時,也就是1636至1637年的那個寒冬,人們不僅買賣已收獲的鬱金香球莖,而且還提前買賣1637年將要收獲的球莖。球莖的期貨市場就這樣誕生了。球莖在實際進行貨物交割之前不需要實際支付貨款,這又進一步加劇了鬱金香的投機。由於剛剛形成的期貨市場沒有明確的規則,對買賣雙方都沒有什麼具體約束,使得商人們有可能在期貨市場上翻雲覆雨,買空賣空,這更使得已經被「吹」得很大的鬱金香泡沫,在短時間內迅速膨脹。
沉浸在鬱金香狂熱中的人們誰也沒有意識到,一場驚天動地的大崩潰已經近在眼前了。

泡沫過後一場空

今天的經濟學家都把在這次鬱金香狂熱視為「博傻理論」的最佳案例。到1636年底,任何最後殘存的理性都早已遠離了荷蘭的鬱金香市場。雖然人們大都知道鬱金香球莖的價格早已遠離其正常的價值,但是他們寧願相信別人會比他們更「傻」,會心甘情願地付出更高的價錢。但無論如何,投機狂潮也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事實也的確如此。鬱金香狂熱的終結,終於在1637年2月4日不期而至,最大的「傻瓜」終於還是出現了。
盡管泡沫崩潰的日期被記錄得非常清楚,但誰也說不清投機泡沫到底是怎樣崩潰的。泡沫崩潰的理由,至今仍然是一個謎。人們清楚地記得,在此之前,交易都在非常順利地進行著,誰也不知為什麼,市場突然就這么崩潰了。也許除了說這是泡沫膨脹到極點後的必然結果之外,就再也找不到更好的理由了。
一時間,賣方的大量拋售,使得市場陷入了恐慌狀態。這時的鬱金香簡直成了燙手的山芋,無人再敢接手。球莖的價格也猶如斷崖上滾落的巨石,一瀉千里,暴跌不止。荷蘭政府發出聲明,認為鬱金香球莖價格無理由下跌,勸告市民停止拋售,並試圖以合同價格的10%來了結所有的合同,但這些努力毫無用處。一星期後,鬱金香的價格平均已經下跌了90%,那些普通品種的鬱金香更是幾乎一文不值,甚至不如一隻洋蔥的售價。
等到人們省悟過來,一切都為時已晚。於是,人們紛紛湧向法院,希望能夠藉助法律的力量,兌現合同,挽回損失。很快,法庭就淹沒在鬱金香的官司之中。幾乎是在一夜之間,不知有多少人成為不名分文的窮光蛋,富有的商人變成了乞丐,一些大貴族也陷入無法挽救的破產境地。受害者當中既有文化程度頗高的知識分子,也有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因為貪婪是
沒有任何階層界限的。
事態出現了失控的局面,政府不得不出面解決,但他們面對這樣棘手的問題也束手無策,最終所有的「苦果」只能由投機者自己咽下。1937年4月27日,荷蘭政府決定終止所有合同,禁止投機式的鬱金香交易。這一下,人們徹底絕望了!從前那些因一夜乍富喜極而泣之人,如今又在為突然降臨的一貧如洗仰天悲哭了。身心疲乏的荷蘭人每天用呆滯的目光盯著手裡的鬱金香球莖,反省著夢里的一切……
災難的結果導致了人們對鬱金香的無比痛恨,畫家們也得到了發揮才能的天地。在著名畫家揚·勃魯蓋爾創作的一幅諷刺畫中,一群愚蠢的猴子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鬱金香交易。無論是種花人、花商,還是參與其中的投機者,都受到了畫家的無情嘲弄。
鬱金香事件不僅沉重打擊了舉世聞名的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更使荷蘭全國的經濟陷入一片混亂,加速了荷蘭由一個強盛的殖民帝國走向衰落的步伐。從17世紀中葉開始,荷蘭在歐洲的地位就受到了英國的有力挑戰,歐洲繁榮的中心也開始向英吉利海峽彼岸轉移。

泡沫之後還有泡沫

如今,這起發生在17世紀的鬱金香事件,已經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起大規模投機泡沫事件,被記入了經濟發展史,成為教育後人的生動教材。而「鬱金香狂熱」也被當成一個專業術語,成了經濟泡沫的代名詞。
每當回過頭來審視這起「鬱金香狂熱」事件時,人們常會覺得非常好笑,畢竟鬱金香這種植物成為投機對象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許多人甚至認為,這起事件屬於歷史上極為特殊的偶發事件,以後不會再度發生,至少在荷蘭不可能再度發生。
但令人震驚的是,事實卻並非如此。
就在鬱金香狂熱事件過後不到100年,還是在荷蘭,人們又一次陷入到狂熱之中,只不過這一次的對象變成了另一種植物——洋水仙。從1720年左右開始,荷蘭洋水仙的價格迅速上漲。鑒於對鬱金香事件還記憶猶新,有人隨即發表了各種各樣的警世性文章。盡管如此,還是沒有壓住投機狂熱的進一步升溫。至於結果,在此就不用贅述了。歷史,總是那麼驚人的相似。
有人說,泡沫就像細菌一樣,只要有它存在的土壤,就會蔓延開來。歷史上,從荷蘭的「鬱金香泡沫」到20 世紀末美國納斯達克股市的「網路泡沫」無不如此。19世紀初美國過度投資形成泡沫,後來泡沫經濟大崩潰造成世界經濟危機,帝國列強間利益沖突加劇,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誘因.到20世紀90年代的日本泡沫經濟崩潰造成股票價格下跌7成,大量公司倒閉,銀行大量代款無法回收 ,許多銀行破產.歷史經驗也告訴我們,一個經濟泡沫在它膨脹的時候,公眾的追風心理才可能使其成為具有嚴重破壞力的投機浪潮。因貪婪而失去理智的、狂熱的人們,會為泡沫的吹起尋找各種「合理」的依據,不斷提升對價格的預期,引起資產價格不斷上漲。任何發出泡沫預警的觀點都被作為一個另類,就像那個指出皇帝什麼也沒穿的小男孩一樣。在泡沫面前,因為狂熱,每個人都可能犯錯誤,不論是經濟學家,還是普通老百姓。而真相,只有在泡沫破滅時才能大白於天下。
近年來,在東部沿海尤其是經濟發達的浙江,出現了另一種投資熱潮,那就是炒蘭,蘭花價格連連攀升,創造一個又一個天價。最近,一株蕙蘭居然叫價700萬元,這則新聞發生以蘭花為市花的浙江紹興。
「亂世存糧,盛世養花」。百姓熱衷養花,這是一件好事,但現在蘭花成為們炒做賺錢的工具。而且加入該行列的人越來越多,他們還專門組織蘭花協會,到現在為止,浙江各級蘭花組織有40多個,會員已達3000多人。據報載,將最近幾年新加入的眾多投資者和愛好者算在一起,浙江玩蘭的人數至少在30萬人以上。炒蘭在浙江已有十多年的歷史,蘭花早在1995年之前,一苗蘭花就已被炒到幾千元高價。如今,蘭花動輒上萬,並不稀奇。
今年2月,在雲南的蘭花博覽會上,舟山一名蘭農的3苗「神州奇蝶」以120萬元的價格成交,創下浙江蘭花成交價格的最高記錄。3月,在杭州的蘭花展覽會上,一株「虎蕊蝶」賣出了5萬元的高價,而在05年底,它的成交價僅為1.5萬元。「新昌花蝴蝶」前年每苗3萬元,今年已賣至25萬元。3月31日至4月2日,在浙江紹興縣第七屆蘭花節暨紹興市第22屆蘭花展覽會上,一株名為「明州梅」的蕙蘭叫價700萬元.

⑧ 鬱金香的花語是什麼顏色不同寓意也不一樣嗎

荷蘭的國花――鬱金香。有多個別稱,比如:郁香、荷蘭花、洋荷花、草麝香等。它也被譽為「世界花後」。漂亮的鬱金香的原產地在地中海的沿岸以及中亞、土耳其等一些地區。因為地中海的氣候,讓鬱金香不僅僅能夠適應冬季的濕冷還能在乾燥的夏季生存的特點。

⑨ 大仲馬《黑色鬱金香》

《黑色鬱金香》為大仲馬的名篇。作品以17世紀荷蘭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激烈的政治斗爭和動盪生活為背景。大仲馬以豐富的想像力和編造故事的技巧描繪了這個歷史事件。
作品以17世紀荷蘭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激烈的政治斗爭和動盪生活為背景。17世紀的荷蘭國內北方的資產階級和南方的貴族之間以及宗教、政治派別之間的的斗爭也此起彼伏。1672年8月20日在海牙發生暴亂,堅決主張與法國談判的主和派,荷蘭議長約翰-德-維特和他的哥哥高乃依-德-維特慘遭殺害。《黑鬱金香》的故事就是從這一個日子開始。大仲馬以豐富的想像力和編造故事的技巧來描繪這個歷史事件,正是這個歷史事件給故事帶來了驚心動魄的悲壯氣氛,深深的打動了讀者,使讀者帶著濃厚的關切心情關心著故事情節的一步步發展。
主人公拜爾勒是個完全不過問政治的青年醫生。他愛好培植鬱金香,並在試著培育一種沒有一點雜色的大黑鬱金香,因為第一個培育出黑鬱金香的人能獲得一筆可觀的獎金。拜爾勒的鄰居博克斯戴爾為了得到這筆獎金,也想培育出黑鬱金香。他對拜爾勒很嫉妒,生怕拜爾勒捷足先登。他不擇手段地監視拜爾勒的行動,暗中破壞他培育的鬱金香。爾後他又誣告拜爾勒藏著有損於荷蘭總督的信件,致使他無辜鋃鐺入獄,險些被送上斷頭台。拜爾勒在獄中與看守的女兒羅莎相識並相愛,最後喜結良緣。他們的愛情是純潔的、真誠的,它和博克斯戴爾的仇恨和妒忌以及看守格里弗斯的兇狠殘暴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他們歷經艱辛,合作培育出的黑鬱金香正是他們愛情的象徵。

熱點內容
2015蘇州情人節活動策劃 發布:2025-07-10 05:23:53 瀏覽:830
石解蘭的花語 發布:2025-07-10 05:23:13 瀏覽:829
厚塗荷花 發布:2025-07-10 05:09:28 瀏覽:473
梅花股票 發布:2025-07-10 04:52:52 瀏覽:186
櫻花攝影人像 發布:2025-07-10 04:52:16 瀏覽:663
蘭花麻葉 發布:2025-07-10 04:38:23 瀏覽:250
鳶尾和馬蘭花的區別 發布:2025-07-10 04:35:15 瀏覽:280
花藝免費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0 04:35:15 瀏覽:433
白牡丹發根 發布:2025-07-10 04:33:39 瀏覽:566
擠壓插花泥 發布:2025-07-10 04:19:20 瀏覽: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