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絲杜鵑花
杜鵑花樹冠大,枝乾脆,盆栽要防止風倒、風折,避免多年培育成果毀版於一旦。杜鵑權花一般都用緊盆種植,盆小樹冠大,特別是體型高大、樹冠濃密的更是招風。盆景栽培中用淺盆的往往重心偏高,懸崖式的重心偏於一側,稍一推力就會翻倒。
防風的主要方法是注意天氣預報,在大風來臨之前,將位於高處容易招風的移至低處避風角落。有些不便搬動的可用鐵絲將花盆縛牢在擱板上,這也是較為安全的辦法。
Ⅱ 杜鵑花的盆景製作有哪些要點
普通盆景所用的加工技巧均可應用於杜鵑花的盆景製作,但是杜鵑花枝條很脆,稍加重力就易折斷,加工製作又有其特殊性。現將杜鵑花盆景製作的要點介紹如下:
(1)構思:就像繪畫一樣,加工盆景前,首先要進行構思。構思是藝術造型前的初步設計。要做成什麼樣的形式,一方面要看已有的材料,另一方面取決於主觀意願。在加工製作養護過程中,隨著情況的變化,再不斷修正設計,最後達到預期目的。在盆景製作中,構思貫穿於整個過程之中。
(2)杜鵑花盆景製作的時間:杜鵑花的盆景製作,無論是自然式還是象形式,除直乾式外,都要對杜鵑花的枝幹進行纏繞使之彎曲。為了能夠取得成功,最好選擇3年生的幼苗進行加工,因這時期的幼苗可塑性強,容易加工。如樹齡過大,干徑超過15厘米,作彎時容易折斷。造型作彎的時期應選擇在雨季,在昆明是6~8月,江浙一帶宜在梅雨季節的中後期。此時枝條的水分多,較有韌性。秋後枝條韌性差,作彎時一定要十分小心。
(3)支撐物的應用:各種類型杜鵑花盆景的主幹,常常要彎曲成幾個「S」形彎,下面的弧度大,越往上弧度越小,這樣顯得生動自然。懸崖式的主幹其基部常彎曲成小於90的彎度才能使整枝懸於盆外。因主幹粗硬,彎曲難度大,操作時應用輔助支撐材料,一般選較硬的鐵絲,在盆內從兩排水孔中穿出,或將一端貼根頸插入土中,作為固定受力點,然後均勻地繞過需要彎曲的部位。為不使鐵絲擦傷皮部,可用濕布或濕紙墊襯。作彎時用拇指頂住作彎的中心點,慢慢用力將主幹彎至預定角度,利用鐵絲的可塑性和鋼性,到不反彈固定為止。若鐵絲的硬度不夠,設計的彎曲部位最好製作一個符合角度的木製附件,再用較軟的銅線隨枝條一起纏繞,捆綁在主幹的彎曲部位。側枝和小枝的彎曲較為容易,只要將鐵絲一端固定在與主幹交叉處,然後向側枝纏繞,用手彎曲至設計的角度,不反彈為止。
Ⅲ 杜鵑花有哪些繁殖方法
杜鵑可用扦插、壓條與嫁接等法繁殖。
1.扦插繁殖:只要氣溫適宜,全年都可扦插,但以初夏和秋後更宜。
(1)基質:①沙、蛭石與塘泥作基質。②輕型基質用腐熟的鋸屑55%和以針葉林為主的山腰腐葉土34%加復合肥(氮∶磷∶鉀=1∶1.5∶1.5)10千克/平方米,腐熟餅肥10千克/平方米,輔助配料1千克/平方米,混合均勻避雨堆放7天即可用。鋸屑發酵用杉木鋸屑100千克、尿素4千克、過磷酸鈣0.4千克、加上發酵菌4千克(日本進口)或原發酵鋸屑4千克、硫酸鉀0.4千克、水200千克,混合均勻,加蓋塑料薄膜堆腐,控制堆溫55℃以下,堆料變成暗褐色表示已腐熟。這種基質容重低,孔隙度大,容氣量經常保持14%以上,在20分鍾內能排出重力水,含有19%速效水,pH能保持5~5.8,4月中旬基質溫度比普通土高0.7℃,氣溫上升快,養分釋放率高。
(2)扦插的方法:扦插以5~6月上旬為宜。選當年生半木質化的枝條,長4~14厘米,最長不超過20厘米,上部留3~5張葉片,可用1000~2000毫克/升吲哚丁酸浸50秒或10~20毫克/升吲哚丁酸浸12小時,亦可用稀糖水加維生素B
2.嫁接繁殖:以2~3年毛鵑作砧木,接穗選當年生嫩枝或1~2年生的枝條,長2~3厘米,上面有5~6片葉的帶頂枝。嫁接用切接或劈接法,接穗削麵長1厘米左右,砧木縱切口1.2厘米左右,接穗插入砧木後,用塑料條綁緊套上塑料袋,放在蔭棚下經1個月即可癒合,成活後去袋放在弱光下,經50~60天介面癒合長好後可松綁。
3.播種:在溫室內可春分前後至清明間播種,用盆淺或播種箱,土為腐殖質土或草炭土,上面壓平。播種前用浸盆法充分灌水,然後撒播種子,由於種子細小可與細沙混拌後撒播,少覆土或不覆土,蓋上玻璃放溫室陰處,室溫保持20℃,約10天左右即可發芽。亦可不用玻璃,將播種後的盆淺放在塑料袋內,把袋口封緊以保持濕度,在塑料袋上可戳2~4個直徑0.5厘米的孔以通空氣。發芽後及時除去玻璃逐漸見陽光。當出現兩枚真葉時可進行移苗。用土仍為腐殖質土,株行距2~3厘米。冬季放在溫室通風見光之處,室溫保持20℃左右使繼續生長。第2年春季可上牛眼盆,用土仍為腐殖質土,生長季節可施腐熟的馬掌或醬渣水作追肥,適當加些硫酸亞鐵。至第3年春可定植於桶子盆內,土仍用腐殖質土。經播種後4~5年始可開花。
4.壓條繁殖:(1)高壓條繁殖:一般在3月份進行,選粗壯2~3年生枝條進行環狀剝皮,用塑料袋或竹筒套上,其中放腐殖質土,保持經常濕潤,溫度約25℃左右,經半年左右即可生根。一般1年後再剪下栽於盆內。
(2)低壓條繁殖:在3月份選2~3年生已木質化生長勢中等的枝條進行環狀剝皮,或將枝條皮層刻斷,壓入盛有腐殖質土的花盆中,用粗鐵絲或竹片固定其位置,保持空氣與土壤的濕潤,溫度保持25℃左右,半年後即可生根。1年後根系比較完整時再與母株剪離為好。
Ⅳ 杜鵑花怎麼修剪,5個步驟剪出品貌俱佳的杜鵑花
杜鵑花是一種開得很漂亮的花卉,它的生長力和發芽的概率都很高。很多花友在養殖的時候會出現了花兒越開越少的現象,這其實是因為沒有及時剪枝杜鵑花的原因。你知道杜鵑花怎麼修剪嗎?只要注意剪枝時間,准備好剪枝的工具,剪掉花蕾和枯枝、病枝,最後綁扎弱枝就可以完成了。
一、杜鵑花修剪步驟
1、剪枝時間
修剪杜鵑花的時候,要是看到那些已經木質化的枝芽的時候,千萬不要剪掉那種老枝。這種木質枝芽裡面有不少生長組織,要是不小心剪多了後,會引起杜鵑花植株受損的。
結語: 通過本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明白怎麼修剪杜鵑花了吧。注意一定要在開花以後剪枝,促進下一次開花,病弱枝條也需要剪去,再剪掉花蕾,綁扎弱枝後就可以將它剪的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