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新文化收購鬱金香市盈率

新文化收購鬱金香市盈率

發布時間: 2023-06-18 12:28:14

『壹』 盤點奧運冠軍「下海後最富的是誰

盤點奧運冠軍「下海後最富的是誰
NO.1 李寧 【中國運動員下海經商首人】:1988年退役後,在老朋友的建議下,李寧進入了健力寶,成為總經理助理,並逐步顯露出過人的商業才華。1989年,「李寧」品牌健力寶旗下誕生。1995年,李寧公司成為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領跑者。2004年6月李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這是第一家內地體育用品公司在香港上市。在招股說明會上,他說道:「我是一個有著14年企業經營史的企業家,請不要再把我看作一個明星偶像。」李寧公司2015年財報顯示,2015年收入70.89億元,較上年上升17%,2015年實現凈利潤1400萬,由此結束連虧三年的頹勢。
NO.2 姚明 【經商涉獵面廣】:從運動員轉型經商最成功的另一位要數要數姚明了。從2002年登陸NBA一直到之後的9年職業生涯中,姚明拿下了超過20億人民幣的凈收入。巔峰時期姚明一年代言十多個廣告,代言費用均超千萬。這樣估計下來,姚明身價早就超了30億。據不完全統計,姚明自退役以來已投資了20多家企業,包括姚餐廳、上海東方籃球俱樂部、合眾思壯、加州健身俱樂部、太陽花酒店、葡萄酒酒庄等,涉及領域除了體育、地產外,還有股權投資、在線教育。
NO.3 李小雙【體操冠軍李小雙如何創業?】:李小雙從1990年北京亞運會聲名鵲起,在體操賽場上摘金掛銀,收獲累累,直到1997年的踝傷讓他提前離開了賽場。退役後的李小雙選擇了經商,和哥哥李大雙共同投資成立了北京李小雙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經營服裝、鞋、器材等體育用品。從只有12名追隨者的創業者到擁有300名員工的領導者,目前,公司年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在全國開設了近200家分店。這一對曾在體操賽場上創造輝煌的雙胞胎兄弟,在經歷了180度職業轉彎後,已穩穩走向了新的征程。
NO.4 樓雲【揭秘樓雲的商界故事】:兩獲奧運跳馬金牌的樓雲,1988年退役後先後擔任了樓雲運動精品商行董事長、浙江巨鷹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兼杭州分公司總經理、阿迪達斯中國代理公司助理總經理等職。1990年代初期,樓雲加盟廣東東莞的小公司「通達制衣」,以「總經理助理」的身份成為東莞商界最惹眼的明星。2002年成立樓雲置業有限公司,任總經理。2006年,樓雲與綠城集團共同創辦樓雲綠城文體發展有限公司,主要承辦全國各類體育賽事,文化、體育專業培訓。
NO.5 李小鵬【投資達人李小鵬】:2010年9月1日,中國體操「李家軍」第五代接班人李小鵬宣布退役。在此之前的北京奧運會上,李小鵬奪得了他的第十六個世界冠軍,超越了前輩李寧,成為中國體操隊有史以來奪得世界冠軍最多的選手。退役後他效仿前輩李寧選擇了商海,現任非凡領越體育發展(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非凡體育取得了幾個國際大型羽毛球比賽在中國的舉辦權,在主要業務——體育經紀這塊,還簽約了中國體操隊、中國跳水隊、中國羽毛球隊等,為他們做商業代理,旗下囊括劉璇、林丹、鄭潔、潘曉婷等明星運動員。
NO.6 錢紅【創建游泳俱樂部】:泳壇運動員創業的典範當數20世紀90年代中國泳壇五朵金花之一的錢紅,1993年退役後成為了商界女強人。1996年在北京創辦了一家游泳俱樂部,為青少年兒童提供游泳教學和培訓。1998年,錢紅籌集了1400萬,在家鄉河北保定的市游泳館基礎上進行改造,建成錢紅游泳館。現在它是當地條件設施良好的訓練綜合館,有兩個游泳池,除了用於游泳運動訓練外,平日里也對社會開放。錢紅如今的身份是北京那函國際體育公司股東,保定錢紅游泳學校的校長,代理的國際游泳用品TYR是世界知名品牌。錢紅在北京還有更多的事業要發展,她表示:期望將來的自己成為一名游泳體育專家。
NO.7 庄泳【公司賣給上市公司成億萬富翁】:1992年,巴塞羅那,第25屆奧運會,年僅21歲的庄泳在她參加的第二屆奧運會上獲得了那枚有著歷史性意義的100米自由泳金牌。退役後庄泳曾歷任鳳凰衛視、ESPN主持人,並於1998年與好友王敏創辦了上海鬱金香傳媒(鬱金香傳播前身)。在通往資本市場的路上奔跑數年後,鬱金香傳播終於敲開A股大門。創業板上市公司新文化2014年6月初宣布,擬12億元收購鬱金香傳播全部股權。交易完成之後,鬱金香將借道上市,其創始人之一、前奧運游泳冠軍庄泳也將藉此獲得超億元現金。
NO.8 鄧亞萍【鄧亞萍辭職加入體育行業創業大潮】:再來看看體壇勵志典範人物鄧亞萍。她曾經獲得了18個世界冠軍,在兩屆奧運會上囊括4枚金牌,連續8年排名世界女乒第一。1997年鄧亞萍正式淡出國家隊,先後進入清華大學、劍橋大學學習英語。2016年6月9日,根據人民網的官方消息,前乒乓球奧運冠軍鄧亞萍已正式辭去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職務,加入體育行業的創業大潮中。她將聯手俞敏洪 、盛希泰創辦的洪泰基金以及旗下的洪泰創新空間,共同打造國內第一家體育產業創新創業平台。
NO.9 王軍霞【長跑冠軍開公司】:中國首位獲奧運會長跑金牌的運動員、被譽為「東方神鹿」的王軍霞,退役後王一直致力與推廣健康陽光的運動,自己也開了家公司——「軍霞營銷咨詢有限公司」,任董事長。2005年,王軍霞在沈陽創辦 「王軍霞健康跑俱樂部」 推廣的並不是競技體育項目,而是以健康和快樂為主題的健康跑。另外她還與人合作環保等項目。
NO.10勞麗詩【辭職公職干淘寶】:勞麗詩,2004年奧運會女子10米跳台雙人冠軍獲得者,2006年世界盃跳水十米台亞軍獲得者。作為一名前奧運冠軍,已經成為正科級幹部的勞麗詩退役後本可以在政界有美好的前程。然而,她卻選擇了最出人意料的方式——2014年3月起開網店當淘寶店主。憑借著奧運冠軍帶來的人氣,勞麗詩的淘寶店開張之初生意不錯,但熱度退去之後很快便遇到了瓶頸。不過勞麗詩很淡定,面對困難她積極應對,已經著手組建自己的營銷團隊了。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正式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勞麗詩以賣家代表的身份敲響開市鍾。
NO.11 林丹【下海經商學C羅賣起內褲】:「超級丹」林丹貴為兩屆奧運會冠軍,是世界羽壇惟一的全滿貫得主,據悉,林丹在2015今年年初與尤尼克斯簽的是一份價值達1億元人民幣的巨額合同,合同期限超過了東京2020年奧運會。除了代言,林丹還有自己的個人品牌。2015年9月29日,林丹帶著自創內褲品牌「Intimate by LIN DAN」在成都舉辦了「林丹的秘密」走秀活動,「霸道總裁」現場秀內褲,嗨翻全場。從此,林丹正式升級為老闆,走上了「賣內褲」的道路。
NO.12田亮【這八年在幹啥?投資房產開公司】:奧運跳水冠軍田亮2007年從體壇退役,就開始一邊在清華大學體育人文繫念書,一邊在娛樂圈發展。其實田亮還是理財的能手。當田亮還是「跳水王子」時,他已是廣告界的寵兒了,僅從2000年至2003年,田亮就擔任了十多家企業的形象代言人,代言的商品有食品、飲料、體育用品、箱包、手錶、汽車和樓盤等。除了廣告代言外,參加商業活動、典禮、晚會,也是田亮的一條生財之道,一般出場費在三四十萬元。拿到的錢怎麼花?「跳水王子」選擇投資房產,傳說他名下的房產主要集中在西安、重慶和北京,有9套房產。葉一茜曾表示,田亮酷愛投資房產,沒事時就開車去轉各個樓盤。除此之外,田亮還開起了公司,網傳早在2004年,田亮就涉足商海。他在重慶開了一家公司,做某廚具產品的代理,在西安則成立一家汽車代理銷售公司。2006年,又成立了「陝西田亮體育發展產業公司」,自己擔任董事長。
NO.13 陳一冰【投身體育app已拿到數千萬融資】:和田亮、鮑春來等體育明星轉型綜藝咖不同,陳一冰搭上了互聯網創業的大潮,從競技體育轉型大眾體育服務。陳一冰2015年11月宣布 ,他做了一款約教練+視頻+社區的運動APP產品。陳一冰稱目前該項目已拿到數千萬融資。據悉,打動投資公司的除了中國體育產業蓬勃的大背景,更在於陳一冰本人。首先,作為前奧運冠軍,陳一冰的官方和明星資源,從發布會到場嘉賓可見一斑;其次,陳一冰個人學習能力和商業意識,以及學以致用的運用能力,也是能夠成功融資的關鍵。
NO.14王濛【投資冰上項目產品】:2014年6月底,短道速滑名將、現役運動員王濛投資8000萬成立體育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的消息不脛而走。據了解,該項目一期主要以服裝生產、加工、銷售為主,二期以生產冰刀、冰鞋等體育器材為主。「滑冰不能滑一輩子,要嘗試轉型,早晚要邁出下一步。」王濛說。於是,她選擇既不離開賽場,又利用個人知名度,以創辦公司的形式為今後鋪路。
NO.15 邢傲偉【從奧運冠軍轉型VC】:2000年,邢傲偉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就獲得了悉尼奧運會體操男子團體冠軍;退役後,成為中國體操隊教練員的他,也創造了中國體操隊最年輕教練的記錄。退役後第十個年頭的時候,又來了個華麗轉身,從運動員開始朝著投資人轉變。現在,他的身份是「中體鼎新體育基金合夥人、冠軍VC發起人」。2015年11月29日,由邢傲偉個人投資加盟的光豬圈健身傲創明星店開幕。這是邢傲偉投資的光豬圈健身的首家明星店,開業典禮上光豬圈健身還和出席典禮的四家機構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貳』 什麼是資產泡沫

資產泡沫就是你的資產去價值已經遠遠超出了你的資產本身價值,所以叫資產泡沫,通俗易懂說就是說你的資產已經資不抵債了。

『叄』 股市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截止到2006年底,我國商業銀行的存款總額達到30多萬億,也就是常說的流動性比較過剩。因此,從發展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資金應該是不缺乏的。從國際資本的角度來看,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在對全球FDI(外商直接投資)的競爭中,中國遠遠領先於印度。在過去幾年中,包括QFII在內的國際投資界對中國市場始終看好。

世界歷史上曾出現過一個非常有趣的「資本窪地」現象:十七世紀,大量國際資本湧入荷蘭,荷蘭崛起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國;十八世紀,大量資本湧入英國,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十九世紀,歐洲資本大量湧入美國,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盡管國際資本的流向先導於一個國家經濟的崛起,但是,只有資本是不夠的,比資本更為重要的是有效的資本運作機制。十七世紀的荷蘭崛起曇花一現,以「鬱金香泡沫」匆匆收場。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建立起一個健康、高效的資本市場體系,則無法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本創造出強大的實體經濟。在今天的世界,資本市場的博弈,將直接影響到大國博弈的結果;資本市場的競爭力,已經成為新世紀大國博弈的戰略制高點。

報告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國際國內流動性過剩的格局仍將延續。針對這一局面,抓住機遇,推進改革,完善機制,實現中國資本市場又快又好的發展,將中國資本市場建設成為具有第一流國際競爭力的市場,以有效地將國內資金和國際資本轉化為強大的實體經濟,無疑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產生四大消極影響

流動性過剩對經濟的影響是多個層面的。首先,在宏觀經濟方面,流動性過剩會導致各類資產價格的波動,或者出現資產泡沫,一旦流動性過剩的情況出現逆轉,可能會導致股市大幅度滑落,影響宏觀經濟穩定。

其次,流動性過剩對資源配置方面的效率也有影響。比如流動性過剩的情況下,一些效率比較低的行業和企業也能夠比較容易地得到資金的支持,資金的利用效率會大大降低。

再次,為了把資金運用出去,銀行放款的時候貸款利率可能會下降比較多,或者審查貸款的時候考慮安全性方面可能會有所放鬆,這樣就存在一定的潛在風險。

最後,如果資產價格上漲很快,可能會出現貨幣貶值的情況。

中國股市的「價值重估」實際上也是國際市場的流動性流入並炒作的結果。比如,中國人壽( 40.20,1.17,3.00%)預計2006年營業額可達到136億美元,只是保險公司排名世界第一的AIG的11%(1142億美元),而中國人壽在市值上趕超的ING和德國安聯保險2006年預測營業額也分別高達1280億美元和1057億美元。同樣,工商銀行( 5.53,0.04,0.73%)2006年預測營業額為232億美元,而銀行市值排名第一的花旗銀行的營業額則達到892億美元,被工行超過的美國銀行為729億美元,匯豐銀行為637億美元。也就是說,無論按照傳統的市盈率,還是價格相對賬面利潤等比例,中國人壽和工商銀行的股價都被炒上了天。

當然,國內流動性過剩也與中國近年來的經濟形勢變化及中國現實的經濟條件有關。對此,我認為陸磊的分析較為全面,即中國銀行( 5.84,0.04,0.69%)體系流動性過剩的原因,從短期來看是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造上市後可貸資金出現瞬間上升;從中期看是人民幣匯率升值預期形成人民幣泡沫而推動投機性資本大量流入;從長期看是持續走高的居民儲蓄率。

首先,盡管美國從2004年開始收緊其流動性,各發達國家也陸續進入升息周期,但目前美國利率水平仍處於歷史低位,加上日本的利率基本沒有改變零利率態勢。如果這樣的格局不改變,國際金融市場的流動性過剩在短期內是不會有多少改觀的。

其次,國內的因素:一是國內銀行體系因股份制改造上市而導致的流動性過剩更是不可避免。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先後從市場籌集到資金近3600億元,加上上市前的注資600億美元,則新增資本金按照資本充足率計算要求,可增加近4萬億以上的可貸資金,遠遠大於2006年國內銀行新增貸款。2007年國內各家銀行股改上市將成為潮流,因此央行僅是希望通過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及定向票據發行來減少銀行的流動性,是不現實的。

二是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一般人認為,人民幣升值是因為中國貿易順差過高,外匯儲備增長過快,但無論是從歷史經驗還是從一般的金融理論來看,人民幣升值既不是減少貿易順差的理由,也不是降低外匯儲備快速增長的辦法。反之,如果從中國城市居民及農民社保基金的歷史欠賬、地方政府嚴重的負債、國內銀行仍然存在巨大的不良貸款來看,人民幣不僅不應該升值,反而應該貶值。我們只要看看農民與城市居民的財富佔有及生活水平的差距,就可以看出國家對農民的欠賬有多大。把這一大塊欠賬扣除後,人民幣豈有升值之理?對此,政府應該有清楚的認識。最近,國內各銀行盛行一種「同名轉按揭」。其實,無論對個人還是對銀行信貸人員來說,無非是千方百計通過種種合法或非法的方式把銀行的錢掏到個人手上,把國家的財富掏空。因為,這種同名轉按揭可能導致的風險最後肯定要全國人民來買單。

三是國內儲蓄率過高是特定的歷史條件、經濟環境與人口結構決定的。政府希望用擴大內需的政策來降低居民的儲蓄率,1998年以來的事實證明是行不通的。試想,目前中國城市這種「421」的人口結構豈能不使儲蓄率不斷上升?要改變目前中國過高的居民儲蓄率,惟有增加居民可選擇的投資途徑。

總之,要解決國內「流動性過剩」問題,首先就要穩定人民幣匯率、完全弱化人民幣升值預期。否則,沒完沒了的人民幣升值一定會先把中國經濟引向泡沫,然後走向泡沫破滅後的衰退。別看目前公布的數據形勢一片大好,這都是高房價拉動的結果,而房價泡沫總有破滅的一天。其次,政府要考慮如何形成有效的金融市場價格機制,改變管制下的低利率政策,這是政府化解流動性過剩的核心。可以說,低利率政策不改變,國內流動性過剩就不能緩解。國內流動性過剩也正是利率市場化改革步伐加快的大好時機。此外,在改變低利率政策的同時,政府要通過各種政策來弱化人民幣升值的內在條件,如要素價格市場化和改變外資進入及外貿出口政策取向等。

熱點內容
茶花不長新葉 發布:2025-07-13 06:37:29 瀏覽:452
櫻花樹拍照 發布:2025-07-13 06:36:54 瀏覽:156
盆栽百合花謝了怎麼辦 發布:2025-07-13 06:32:39 瀏覽:791
藍色玫瑰話語 發布:2025-07-13 06:32:37 瀏覽:309
璃月盆栽 發布:2025-07-13 06:14:05 瀏覽:466
蘭蔻情人節刻字 發布:2025-07-13 06:14:04 瀏覽:430
西蘭花倒水 發布:2025-07-13 06:14:04 瀏覽:137
插花作品及寓意 發布:2025-07-13 06:12:44 瀏覽:912
花卉玫瑰香 發布:2025-07-13 06:02:08 瀏覽:10
假虎刺盆景 發布:2025-07-13 06:02:08 瀏覽: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