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山花不負儂杜鵑花
Ⅰ 贊杜鵑花詩句
1-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唐代: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杜鵑花詩詞精選三十一首 杜鵑花里杜鵑啼,自是山家一段奇
-2-
春紅始謝又秋紅,息國亡來入楚宮。
應是蜀冤啼不盡,更憑顏色訴西風。
——唐代:吳融《送杜鵑花》
杜鵑花詩詞精選三十一首 杜鵑花里杜鵑啼,自是山家一段奇
-3-
杜鵑花時夭艷然,所恨帝城人不識。
丁寧莫遣春風吹,留與佳人比顏色。
——唐代:施肩吾《杜鵑花詞》
杜鵑花詩詞精選三十一首 杜鵑花里杜鵑啼,自是山家一段奇
-4-
一朵又一朵,並開寒食時。
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
——唐代:曹松《寒食日題杜鵑花》
杜鵑花詩詞精選三十一首 杜鵑花里杜鵑啼,自是山家一段奇
-5-
南漪杜鵑天下無,披香殿上紅氍毹。
鶴林兵火真一夢,不歸閬苑歸西湖。
——宋代:蘇軾《菩提寺南漪堂杜鵑花》
杜鵑花詩詞精選三十一首 杜鵑花里杜鵑啼,自是山家一段奇
-6-
山花無數笑春風,臨水精視迥不同。
喚作映山風味短,看來恰惟映溪紅。
——宋代:袁甫《映山紅》
杜鵑花詩詞精選三十一首 杜鵑花里杜鵑啼,自是山家一段奇
-7-
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
日日錦江呈錦檨,清溪倒照映山紅。
——宋代:楊萬里《明發西館晨炊藹岡》
杜鵑花詩詞精選三十一首 杜鵑花里杜鵑啼,自是山家一段奇
-8-
亂中一任青春去,秪有閑愁作鬢華。
日暮風吹古原樹,杜鵑啼遍滿林花。
——宋代:張嵲《自房州歸掌口聞杜鵑時杜鵑花盛開》
杜鵑花詩詞精選三十一首 杜鵑花里杜鵑啼,自是山家一段奇
-9-
從來只說映山紅,幻出鉛華奪化工。
莫是杜鵑飛不到,故無啼血染芳叢。
——宋代:楊公遠《白杜鵑花》
杜鵑花詩詞精選三十一首 杜鵑花里杜鵑啼,自是山家一段奇
-10-
雲樹重重和淚吟,故宮遺廟有知音。
秦吳萬里皆芳草,染到山花恨最深。
——宋代:周文璞《杜鵑花》
杜鵑花詩詞精選三十一首 杜鵑花里杜鵑啼,自是山家一段奇
-11-
泣露啼紅作麽生,開時偏值杜鵑聲。
杜鵑口血能多少,不是徵人淚滴成。
——宋代:楊萬里《曉行道旁杜鵑花》
杜鵑花詩詞精選三十一首 杜鵑花里杜鵑啼,自是山家一段奇
-12-
鮮紅滴滴映霞明,盡是冤禽血染成。
羈客有家歸未得,對花無語兩含情。
——宋代:楊巽齋《杜鵑花》
Ⅱ 贊美紅杜鵑的詩句
1. 關於紅杜鵑詩句
關於紅杜鵑詩句 1. 描寫映山紅的詩句
首先需要說明:映山紅, (別名:杜鵑花)所以,有關杜鵑花詩句與映山紅一樣。
1、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日日錦江呈錦樣,清溪倒照映山紅。」--楊萬里《杜鵑花》
2、火樹風來翻絳艷,瓊枝日出曬紅紗。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白居易 《山枇杷 》
3、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李白《 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 》
4、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溫庭筠《碧磵驛曉思》
5、一朵又一朵,並開寒食時。--曹松《寒食日題杜鵑花》
6、最惜杜鵑花爛漫,春風吹盡不同攀。--白居易《雨中赴劉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劉已先去因以四韻寄之》
7、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韓偓《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
2. 形容映山紅的詩詞
《映山紅》宋 袁甫
山花無數笑春風,臨水精視迥不同。
喚作映山風味短,看來恰惟映溪紅。
《杜鵑花》唐 成彥雄
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
謝豹出不出,日遲遲又斜。
《杜鵑花》宋 柳桂孫
金鴨香燒午夜煙,空彈寶瑟怨流年。
東風一架薔薇雪,老盡春風是杜鵑。
《杜鵑花》宋 丘葵
望帝千年魄,春山幾度風。
聲聲向誰白,歲歲作花紅。
寂寞荒煙裹,妖嬈細雨中。
可憐濺成血,無復見蠶叢。
說明:映山紅,(別名:杜鵑花)所以,有關杜鵑花詩句與映山紅一樣。供參考。
3. 描寫「映山紅」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映山紅」的詩句有:
1、日日錦江呈錦樣,清溪倒照映山紅。--楊萬里《杜鵑花》
2、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李白《 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 》
3、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溫庭筠《碧磵驛曉思》
4、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成彥雄《杜鵑花》
5、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韓偓《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
6、鬢雲斜插映山紅,春重淡香融。--陳允平《月中行》
7、杜鵑花發映山紅,韶光覺正濃。--趙師俠《醉桃源》
8、穀雨風前,占淑景、名花獨秀。露國色仙姿,品流第一,春工成就。--元絳《映山紅慢》
9、杜鵑花發處,血淚染成丹。--汪洙《神童詩》
10、蠶老麥黃三月天,青山處處有啼鵑。斷崖幾樹深如血,照水晴花暖欲然。三嘆鶴林成夢寐,前生閬苑覓神仙。小山拄頤愁無奈,又怕聲聲聒夜眠。--擇璘《詠杜鵑花》
11、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高翥《清明日對酒》
12、花花葉葉正含芳,麗景朝朝夜夜長。--張獻翼《杜鵑花漫興》
13、未問移栽日,先愁落地時。疏中從間葉,密處莫燒枝。--方干《杜鵑花》
映山紅 [yìng shān hóng ]
一、基本釋義:
映山紅是一種植物,屬於杜鵑科花卉,別名杜鵑花。
二、古詩中多用映山紅(杜鵑花)表達多種寓意:
1、烘托傷春、惜春之情
2、抒發鄉愁、思念之情
3、傾訴悲苦、哀怨之情
4、感慨險峻、亡國之情
總之,古人以映山紅(杜鵑花)意象為介質,表達詩人特定的思想內容,極大地豐富了古詩詞的意蘊,也讓我們欣賞到了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
4. 寫紅杜鵑花的句子
1、時間久了,我知道了杜鵑花又叫映山紅。
那是山上的花朵,可以馳騁想像,山間一片紫紅色,都成紅霞了。片片落紅,搶走綠意了。
多麼美啊!綠葉當做底色是戎毯,晃動間那紅色夾雜在成了綉花,天然雕琢的被子。映襯在陽光下,如蝶兒翩翩飛,采著花蜜。
那不是山丹丹花開,卻也是一片織造錦緞的樣子。2、杜鵑花的花瓣有粉紅的、洋紅的、橙黃色的、淡紫神讓肆色的、黃中帶紅、紅中帶白、白中帶綠,千變萬化,無奇不有。
花瓣的形狀是橢圓形的。杜鵑花有全開的,有含苞欲放的,好像馬上就炸開了。
仔細聞聞,還有股淡淡的清香飄入肺腑,讓人陶醉。
5. 描寫映山紅的詩
1、山色空濛,此時最耀眼的是映山紅,它們點綴著整個山體,這里一叢,那裡一片,團團簇簇,在滑爛青山綠樹之間雲蒸霞蔚,讓整座山都空游轎靈含蓄又熱情如火,招惹得多少遊人登山采擷。
2、每年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杜鵑便會在山坡上,岩畔下,疊嶂間,小路邊的灌木叢中,綻放出艷麗奪目的花朵。
3、進入四月,在綠意還為展現枝頭之前,映山紅花會像仙女下凡一般,站滿整個山坡,隨著春風的弦律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美麗至極。如果你是花季少女,看到了這些美麗的花朵,相信會有些嫉妒在心中悄然而生。如果你是未婚的男士,相信更是垂涎三尺,真想領一個回到家中作媳婦。春天就是這樣美麗動人。
滿意請點下採納 謝謝
杜鵑花 (梭蘿花,即杜鵑花,又稱映山紅。) 1。李白 《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2。「杜鵑花時夭艷然,所恨帝城人不識。丁寧莫遺春風吹,留與佳人比顏色」。(唐·施肩吾) 3。白居易 「閑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詩人贊美杜鵑,把杜鵑比作花中西施。 4。李商隱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 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 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5。〈七絕憶大別山歌映山紅兩首〉一「北國南疆行跡遍,春來最憶大別山。家家祭掃紅軍墓,漫野時開紅杜鵑。」二「革命搖籃不怕窮,邊陲小縣盡光榮。青山遍灑英雄血,始得逢春萬壑紅!」 6。年代:宋 作者:元絳 作品:映山紅慢 內容:「穀雨風前,占淑景、名花獨秀。露國色仙姿,品流第一,春工成就。羅幃護日金泥皺。映霞腮動檀痕溜。長記得天上,瑤池閬苑曾有。千匝繞、紅玉闌干,愁只恐、朝雲難久。須款折、綉囊剩戴,細把蜂須頻嗅。佳人再拜抬嬌面,斂紅巾、捧金杯酒。獻千千壽。願長恁、天香滿袖。」 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杜宇、子鵑。) 1。李白《宣城見杜鵑花》「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這首詩表達安徽見到盛開的杜鵑花時,不由想起故鄉杜鵑鳥的叫聲,從而深深喚起詩人的思鄉之情。相傳子規鳥,即杜鵑鳥為古蜀王所化。其鳴聲凄切。杜鵑花因杜鵑鳥啼血而被染成鮮紅色。 2。「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我常見再拜,重是古帝魂。」(杜甫《杜鵑》詩) 3。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4。鵲橋仙·夜聞杜鵑 陸游「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5,踏莎行 秦觀「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6。憶王孫 李重元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6. 求所有關於杜鵑的詩詞
杜鵑花 (梭蘿花,即杜鵑花,又稱映山紅。)
1。李白 《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2。
「杜鵑花時夭艷然,所恨帝城人不識。丁寧莫遺春風吹,留與佳人比顏色」。
(唐·施肩吾)3。白居易 「閑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
詩人贊美杜鵑,把杜鵑比作花中西施。4。
李商隱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 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 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5。〈七絕憶大別山歌映山紅兩首〉一「北國南疆行跡遍,春來最憶大別山。
家家祭掃紅軍墓,漫野時開紅杜鵑。」二「革命搖籃不怕窮,邊陲小縣盡光榮。
青山遍灑英雄血,始得逢春萬壑紅!」6。年代:宋作者:元絳作品:映山紅慢內容:「穀雨風前,占淑景、名花獨秀。
露國色仙姿,品流第一,春工成就。羅幃護日金泥皺。
映霞腮動檀痕溜。長記得天上,瑤池閬苑曾有。
千匝繞、紅玉闌干,愁只恐、朝雲難久。須款折、綉囊剩戴,細把蜂須頻嗅。
佳人再拜抬嬌面,斂紅巾、捧金杯酒。獻千千壽。
願長恁、天香滿袖。」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杜宇、子鵑。)
1。李白《宣城見杜鵑花》「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這首詩表達安徽見到盛開的杜鵑花時,不由想起故鄉杜鵑鳥的叫聲,從而深深喚起詩人的思鄉之情。
相傳子規鳥,即杜鵑鳥為古蜀王所化。其鳴聲凄切。
杜鵑花因杜鵑鳥啼血而被染成鮮紅色。2。
「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我常見再拜,重是古帝魂。」
(杜甫《杜鵑》詩)3。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4。
鵲橋仙·夜聞杜鵑 陸游「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
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
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5,踏莎行 秦觀「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
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6。憶王孫 李重元「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
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蠻全了 呵呵。
7. 求所有關於杜鵑的詩詞
杜鵑花 (梭蘿花,即杜鵑花,又稱映山紅。)
1。李白 《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2。「杜鵑花時夭艷然,所恨帝城人不識。丁寧莫遺春風吹,留與佳人比顏色」。(唐·施肩吾)
3。白居易 「閑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詩人贊美杜鵑,把杜鵑比作花中西施。
4。李商隱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 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 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5。〈七絕憶大別山歌映山紅兩首〉一「北國南疆行跡遍,春來最憶大別山。家家祭掃紅軍墓,漫野時開紅杜鵑。」二「革命搖籃不怕窮,邊陲小縣盡光榮。青山遍灑英雄血,始得逢春萬壑紅!」
6。年代:宋
作者:元絳
作品:映山紅慢
內容:「穀雨風前,占淑景、名花獨秀。露國色仙姿,品流第一,春工成就。羅幃護日金泥皺。映霞腮動檀痕溜。長記得天上,瑤池閬苑曾有。千匝繞、紅玉闌干,愁只恐、朝雲難久。須款折、綉囊剩戴,細把蜂須頻嗅。佳人再拜抬嬌面,斂紅巾、捧金杯酒。獻千千壽。願長恁、天香滿袖。」
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杜宇、子鵑。)
1。李白《宣城見杜鵑花》「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這首詩表達安徽見到盛開的杜鵑花時,不由想起故鄉杜鵑鳥的叫聲,從而深深喚起詩人的思鄉之情。相傳子規鳥,即杜鵑鳥為古蜀王所化。其鳴聲凄切。杜鵑花因杜鵑鳥啼血而被染成鮮紅色。
2。「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我常見再拜,重是古帝魂。」(杜甫《杜鵑》詩)
3。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4。鵲橋仙·夜聞杜鵑 陸游「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5,踏莎行 秦觀「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6。憶王孫 李重元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蠻全了 呵呵
8. 寫紅杜鵑花的句子
1、時間久了,我知道了杜鵑花又叫映山紅。那是山上的花朵,可以馳騁想像,山間一片紫紅色,都成紅霞了。片片落紅,搶走綠意了。多麼美啊!綠葉當做底色是戎毯,晃動間那紅色夾雜在成了綉花,天然雕琢的被子。映襯在陽光下,如蝶兒翩翩飛,采著花蜜。那不是山丹丹花開,卻也是一片織造錦緞的樣子。
2、杜鵑花的花瓣有粉紅的、洋紅的、橙黃色的、淡紫色的、黃中帶紅、紅中帶白、白中帶綠,千變萬化,無奇不有。花瓣的形狀是橢圓形的。杜鵑花有全開的,有含苞欲放的,好像馬上就炸開了。仔細聞聞,還有股淡淡的清香飄入肺腑,讓人陶醉。
Ⅲ 杜鵑花詩詞
杜鵑花發杜
朝代:近代 作者:秋瑾
杜鵑花發杜鵑啼,似血如朱一抹齊。
應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風露也寒凄。
杜鵑花
朝代:唐朝 作者:方干
未問移栽日,先愁落地時。
疏中從間葉,密處莫燒枝。
郢客教誰探,胡蜂是自知。
周回兩三步,常有醉鄉期。
-1-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唐代: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2-
春紅始謝又秋紅,息國亡來入楚宮。
應是蜀冤啼不盡,更憑顏色訴西風。
——唐代:吳融《送杜鵑花》
-3-
杜鵑花時夭艷然,所恨帝城人不識。
丁寧莫遣春風吹,留與佳人比顏色。
——唐代:施肩吾《杜鵑花詞》
-4-
一朵又一朵,並開寒食時。
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
——唐代:曹松《寒食日題杜鵑花》
-5-
南漪杜鵑天下無,披香殿上紅氍毹。
鶴林兵火真一夢,不歸閬苑歸西湖。
——宋代:蘇軾《菩提寺南漪堂杜鵑花》
-6-
山花無數笑春風,臨水精視迥不同。
喚作映山風味短,看來恰惟映溪紅。
——宋代:袁甫《映山紅》
-7-
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
日日錦江呈錦檨,清溪倒照映山紅。
——宋代:楊萬里《明發西館晨炊藹岡》
-8-
亂中一任青春去,秪有閑愁作鬢華。
日暮風吹古原樹,杜鵑啼遍滿林花。
——宋代:張嵲《自房州歸掌口聞杜鵑時杜鵑花盛開》
-9-
從來只說映山紅,幻出鉛華奪化工。
莫是杜鵑飛不到,故無啼血染芳叢。
——宋代:楊公遠《白杜鵑》
-10-
雲樹重重和淚吟,故宮遺廟有知音。
秦吳萬里皆芳草,染到山花恨最深。
——宋代:周文璞《杜鵑花》
Ⅳ 描寫杜鵑花的詩
【唐】李白唐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唐】李白 凈興寺杜鵑花
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
【唐】曹松寒食日題杜鵑花
一朵又一朵,並開寒食時。
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
【唐】成彥雄 杜鵑花
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
謝豹出不出,日遲遲又斜。
【唐】韓偓 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
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
【唐】李群玉:嘆靈鷲寺山榴
水蝶岩蜂俱不知,露紅凝艷數千枝。
山深春晚無人賞,即是杜鵑催落時。
【唐】李紳 新樓詩
杜鵑如火千房拆,丹檻低看晚景中。
繁艷向人啼宿露,落英飄砌怨春風。
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誰將老子同。
惟有此花隨越鳥,一聲啼處滿山紅。
【唐】白居易 山枇杷
深山老去惜年華,況對東溪野枇杷。
火樹風來翻絳焰, 瓊枝日出曬紅紗。
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
【唐】白居易 山石榴花十二韻
好差青鳥使,封作百花王。
【唐】白居易
千叢相面背,萬朵百低昂
【唐】白居易 山石榴寄元九
閑折二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
【唐】白居易 山石榴花十二韻
好差青鳥使,封作百花王。」
【唐】白居易 戲河山石榴
小樹山榴近砌栽,半含紅萼帶花來。
爭知司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開。
【唐】白居易
喜山石榴花開,去年自廬山移來
忠州州里今日花,廬山山頭春時樹。
己憐根損斬新栽,還喜花開依舊數。
赤玉何人少琴軫,紅纈誰家合羅褲。
但知爛漫恣情開,莫怕南賓桃李妒。
【唐】白居易 詠杜鵑
玉泉南澗花奇怪,不似花叢似火堆。
今日多情唯我到,每年無故為誰開。
寧辭辛苦行三里,更與留連飲兩杯。
猶有一般辜負事,不將歌舞管弦來。
【唐】白居易:詠杜鵑
嘩嘩夏煌煌,花中無此芳。
艷秋宜小院,條短稱低廊。
本是山頭物,今為砌下芳。
千叢相面背,萬朵百低昂。
煦灼連朱檻,玲瓏映粉牆。
【唐】白居易 山石榴,寄元九
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鵑花。
杜鵑啼時花撲撲。
九江三月杜鵑來,一聲催得一枝開。
江城上佐閑無事,山下斫得廳前栽。
爛熳一欄十八樹,根株有數花無數。
千房萬葉一時新,嫩紫殷紅鮮麴塵。
淚痕浥損燕支臉,剪刀裁破紅綃巾。
謫仙初墮愁在世,奼女新嫁嬌泥春。
日射血珠將滴地,風翻火焰欲燒人。
閑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
奇芳絕艷別者誰?通州遷客元拾遺。
拾遺初貶江陵去,去時正值青春暮。
商山秦嶺愁殺君,山石榴花紅夾路。
題詩報我何所雲?苦雲色似石榴裙。
當時叢畔唯思我,今日欄前只憶君。
憶君不見坐銷落,日西風起紅紛紛。
【唐】李咸用:同友生題僧院杜鵑花
若比眾芳應有在,難同上品是中春。
牡丹為性疏南國,朱槿操心不滿旬。
留得卻緣真達者,見來寧作獨醒人。
鶴林太盛今空地,莫放枝條出四鄰。
【唐】吳融:送杜鵑花
春紅始謝又秋紅,息國亡來入楚宮。
應是蜀冤啼不盡,更憑顏色訴西風。
【唐】施肩吾 杜鵑花詞
杜鵑花時夭艷然,所恨帝城人不識。
丁寧莫遣春風吹,留與佳人比顏色。
【唐】楊行敏 失題
杜鵑花里杜鵑啼,淺紫深紅更傍溪。
遲日霽光搜客思,曉來山路恨如迷。
【唐】薛能 惜春
花開亦花落,時節暗中遷。
無計延春日,可能留少年。
小叢初散蝶,高柳即聞蟬。
繁艷歸何處,滿山啼杜鵑。
【唐】雍陶 聞杜鵑
碧竿微露月玲瓏,謝豹傷心獨叫風。
高處已應聞滴血,山榴一夜幾枝紅。
【宋】楊巽齋 杜鵑花
鮮紅滴滴映霞明,盡是冤禽血染成。
羈客有家歸未得,對花無語兩含情。
【宋】真山民 杜鵑花
愁鎖巴雲往事空,只將遺恨寄芳叢。
歸心千在終難白,啼血萬山都是紅。
枝帶翠煙深夜月,魂飛錦水舊東風。
至今染出懷鄉恨,長掛行人望眼中。
【宋】楊萬里明發西觀晨炊藹岡(選一)
何須名苑看春風, 一路山花不負儂。
日日錦江呈錦祥。清溪倒照映山紅。
【宋】高觀國:浪淘沙?杜鵑花
啼魄一天涯,怨入芳華。
可憐霧血染煙霞。
記得西風秋露冷,曾浼司花。
明月滿窗紗,倦客思家。
故宮春事與愁賒。
冉冉斷魂招不得,翠冷紅斜。
【宋】趙師俠 醉桃源
杜鵑花發映山紅,韶光覺正濃。
【宋】陳人傑 沁園春
為問杜鵑,抵死催歸,汝胡不歸?
似遼東白鶴,尚尋華表;海中玄鳥,猶記烏衣。
吳蜀非遙,羽毛自好,合趁東風飛向西。
何為者,卻身羈荒樹,血灑芳枝?
興亡常事休悲,算人世榮華都幾時?
看錦江好在,卧龍已矣;玉山無羔,躍馬何之?
不解自寬,徒然相勸,我輩行藏君豈知?
閩山路,待封侯事了,歸去非遲。
【元】姬翼:滿江紅慢
百煉千磨,成底事、襟懷冰雪。
向積塵堆里灑落,要明心月。
根本泉源空到底,波瀾枝葉休分別。
遍世間、誰不是行人,何須說。
丹宜秘,囊宜結。居無室,行無轍。
更莫思人我,是非優劣。
鸚鵡雕籠因解語,杜鵑枝上空流血。
對利名、車馬軟紅塵,牢藏舌。
【元】善住 臨江仙
燕子穿簾深院靜,畫闌飛絮蒙蒙。
砌苔柔綠襯殘紅。問春何處,移在柳陰中。
老至十分詩思減,膝間閑理絲桐。
曲終聲盡意無窮,杜鵑開了。
【元】雲陽子:滿江紅
豎起空拳,休著相、秤坨是鐵。
敢承當時要,丈夫剛烈。
古佛拈花微微笑,今時幾個齊腰雪。
嘆杜鵑、啼得血流枝,誰知切。
啞人夢,難分別。耳聾漢,偏解說。
有孤峰頂上,木人饒舌。
鳥烏噪猿啼談不二,松風澗水真玄泄。
這機關打破看寒空,家家月。
【明】蘇世讓 初見杜鵑花
際曉紅蒸海上霞,石崖沙岸任欹斜。
杜鵑也報春消息,先放東風一樹花。
陳可時 送裴十二山人
主人來已早,花逐杜鵑飛。
萬事歸霜鬢,十年猶布衣。
溪平流響瘦,春去綠陰肥。
何必桃源住,南山歌採薇。
神童詩
數點雨余雨,一番寒食寒。
杜鵑花發處,血淚染成丹。
轉載於網路杜鵑花
三月江天風送暖,杜鵑勝火蘊新妍。
紅顏知己實難覓,塞北流霞好景觀。
杜鵑花(歌詩309期徵稿)
杜鵑啼血染青山,百態千姿留此間。
織女制衣裁了去,雲霞添彩煥容顏。
杜鵑花(題照片)
杜鵑啼血染青山,百態千姿留此間。
織女制衣裁了去,雲霞添彩煥容顏。
Ⅳ 最惜杜鵑花爛漫——詠杜鵑花古詩詞賞析(上)
最惜杜鵑花爛漫
——詠杜鵑花古詩詞賞析(上)
王傳學
杜鵑花是我國的名花,其記載,最早見於漢代《神農本草經》,書中將「羊躑躅」列為有毒植物。杜鵑花的栽培,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到唐代,出現了觀賞的杜鵑花,此時杜鵑花就已移栽入庭園栽培。美麗的杜鵑花爛漫於山野,妝點著園林,自古以來就博得人們的歡心,成為人們觀賞、吟詠的珍貴花卉。
關於杜鵑花和杜鵑鳥,還有個優美而離奇的傳說。相傳遠古時蜀國國王杜宇,很愛他的百姓,禪位後隱居修道,死了以後化為子規鳥(又名子鵑),人們便把它稱為杜鵑鳥。每當春季,杜鵑鳥就飛來喚醒老百姓「塊塊布穀!快快布穀!」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鮮血灑在地上,染紅了漫山的杜鵑花。
自唐宋以來,詩人,詞人對杜鵑花皆多題詠。詩人贊美杜鵑花,首先贊美她的紅色。
傳說杜鵑花的紅色是望帝的血淚染成的,才那樣紅艷。唐代詩人韓偓的《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就此展開了聯想:
一園紅艷醉坡陀,
自地連梢簇蒨羅。
蜀魄未歸長滴血,
只應偏滴此叢多。
詩人寫道:凈興寺一整園的杜鵑花開放了,它的紅艷色彩不禁讓人沉醉。(坡陀,顏色鮮紅的樣子。) 有一叢杜鵑花自底部與頂端相連,如同聚成一團的紅色綢紗。(茜羅,絳紅色的薄絲織品。) 蜀國望帝的魂魄一直未歸,在這園中哭泣落下的血淚,才染紅出這一片杜鵑花。為何這枝頭的一叢花紅的更深,應該是望帝在此泣下的血淚偏多了吧。(蜀魄:蜀國國君望帝的魂魄。傳說望帝被大臣推翻統治,逃走後復位不成,死了化為杜鵑鳥,每日哀啼泣血,染紅了杜鵑花。)
詩人在凈興寺賞花,看到一枝杜鵑花特別艷麗,於是突發奇想,覺得可能是望帝的血淚在此處多滴了一些,才使得這枝花格外紅艷。
詩中描繪生動,聯想自然,給人美的感受。
唐代詩人成彥雄的《杜鵑花》, 贊美杜鵑花的艷麗:
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
謝豹出不出,日遲遲又斜。
「怨艷」,是說杜鵑鳥怨,杜鵑花艷;「謝豹」即杜鵑鳥。
詩中說,凄涼的「寒食」夜裡,杜鵑鳥一聲聲的啼叫,曠野寺院旁邊的數朵杜鵑花綻開了。那火紅的花朵,大約是杜鵑鳥啼叫時滴的血染成的吧。太陽西斜,杜鵑鳥時而從林中飛出又飛進,殘陽之光照在杜鵑花上,夕陽景色美如畫。
唐代詩人曹松的《寒食日題杜鵑花》,則突出了杜鵑花的紅艷似火:
一朵又一朵,並開寒食時。
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
寒食節期間本來是要禁止煙火,人們只能吃冷食。可是寒食時節開的杜鵑花一朵又一朵,火紅一片。就像是誰家在寒食節沒有禁火一樣。詩中把杜鵑花的紅色比作寒食節未禁的煙火,突出了杜鵑花紅色的濃艷。
唐代詩人施肩吾的《杜鵑花詞》,將杜鵑花與佳人比美」:
杜鵑花時夭艷然,所恨帝城人不識。
丁寧莫遣春風吹,留與佳人比顏色。
詩中寫道:杜鵑花開花時妖艷無比,就像火燃燒一樣。可惜她的美麗不被京城裡的人們看重。詩人不由得叮囑春風不要把杜鵑花吹散了,應該讓她留下來與佳人比比顏色,看哪個更美。詩寫得自然風趣,表現了詩人賞花、愛花、惜花的情懷。
宋代詩人楊萬里的《明發西館晨炊藹岡四首》(其一),將山花爛漫、江水清流輝映杜鵑花倒影,呈現出的山光水色美景,如數家珍一般地娓娓道來:
一路山花不負儂。
日日錦江呈錦樣,
清溪倒照映山缸。
錦江:在四川省成都市南。
此詩寫山中杜鵑花的美麗。詩人說,要欣賞春天的美景,何必要去那些有名的園林里,其實真正的美景在山中,一路山花爛漫絕不會辜負你。為什麼蜀中錦江里天天呈現著錦緞一樣的絢麗色彩呢?那是因為清澈的錦江中流動著映山紅那火焰般鮮紅的倒影。
詩人運用側面描寫的手法,通過杜鵑花的美並不遜色名苑美景、錦江杜鵑花倒影的錦綉絢麗,寫出了杜鵑花的火紅之色和繁盛之態,表達了對山中杜鵑花的驚喜、贊嘆之情。
宋代詩人袁甫的《映山紅》,贊美杜鵑花的臨水風姿:
山花無數笑春風,臨水精視迥不同。
喚作映山風味短,看來恰惟映溪紅。
春風吹拂,漫山遍野的山花綻開笑臉,而臨水的那片杜鵑花與其他的山花迥然不同,開得格外紅艷。把她叫做映山紅吧,覺得風味少了些,她們臨溪開放,看來叫做映溪紅更為恰當。
詩人將杜鵑花改名為「映溪紅」,其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明代詩人蘇世讓的《初見杜鵑花》,贊美杜鵑花紅似海霞:
際曉紅蒸海上霞,石崖沙岸任欹斜。
杜鵑也報春消息,先放東風一樹花。
詩人贊美杜鵑花紅似海上升起的朝霞,她不選擇環境,不管是在石崖還是在沙灘 ,都能茁壯地生長。 她迎著東風,滿樹開花,向人們報道著春天的消息,為春天增添絢麗的色彩。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酷愛花卉,他從江州(今九江)調赴四川忠州(今忠縣)任職時,他把心愛的杜鵑花(山石榴)也帶到忠州,第二年就開了花,開的和原來一樣多,對此事他於公元820年寫有《喜山石榴花開》:
忠州州里今日花,
廬山山頭去年樹。
已憐根損斬新栽,
還喜花開依舊數。
自居易還寫有贊美杜鵑花的詩:
九江三月杜鵑來,
一聲摧得萬花開。
閑折二枝持在手,
細看不似人間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
芙蓉芍葯皆蟆母。
(《山石榴寄元九》節選)
詩人把杜鵑比做人間的美女西施,相比之下芙蓉、芍葯卻成了丑婦。
白居易還寫有一首《雨中赴劉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劉已先去因以四韻寄之》:
雲中台殿泥中路,
既阻同游懶卻還。
將謂獨愁猶對雨,
不知多興已尋山。
才應行到千峰里,
只校來遲半日間。
最惜杜鵑花爛漫,
春風吹盡不同攀。
詩人贊美山中的杜鵑花開得爛漫絢麗,是暮春一道亮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