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茉莉花蘇州話

茉莉花蘇州話

發布時間: 2023-06-17 15:36:16

1. 抖音上那個評彈叫什麼

抖音上很火的是蘇州評彈好一朵茉莉花

一副「聆韻社」的牌匾,一名衣著儒雅的男子,再加上一道樂器、一口吳語唱腔,讓人不由產生思古幽情。這樣的場景時常出現在抖音賬號「聆韻社評彈崑曲茶社」上。

「聆韻社」位於蘇州,評彈、崑曲都是當地頗有特色的傳統文化,前者是首批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後者是世界級非遺代表。目前這個賬號已吸引了8萬多粉絲,獲得了近60萬點贊。

視頻畫面里,男子安坐在方桌旁,背後是古典窗戶,LED燈滾動播放著「品香茗、聽評彈、賞崑曲」的字幕。只見他時而唱起「青城山下白素貞,洞中千年修此身」,時而吟出「這一拜故夢陸離」,語調輕快,千回百轉,餘音繞梁。

而電視劇《知否》熱播之後,聆韻社也推出了蘇州話版本的「知否知否」,熟悉的旋律,別樣的唱法,讓人感受到另一種意境。男演員說,這只學了半小時。

網友們對這首知否很有共鳴,有人感慨,從發音來說,吳音的韻腳更貼切。聆韻社則猜測,是不是李清照寫的時候住蘇州了?

「豆包是一隻喵」被代入了更深的角色里。她想,有一天自己會穿著漢服走在蘇州小鎮,「品一品茶,聽一聽曲兒,愜意,一把油紙傘,煙雨小鎮,舒服」。

總結如下:

不同的風格引起了網友不同的情懷,當聽到悲傷的,不少網友說「聲音一響起,哭了」、「完蛋,我又哭了」、「老淚再次橫飈」。當聽到壯闊的,有網友稱贊道:「能唱得如此大氣磅礴,堪稱評彈界的搖滾一哥」。


2. 哪些歌曲適合民族唱法的比賽

民族聲樂風格的地域性體現了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地域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質和共同審美情趣。在56個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漢語是主要語言,但是由於漢語分布廣泛,在各地域中形成一系列地方變體——方言。語言學家將漢族分為八個方言區。即以北京話為代表的「北方方言區」,以上海話為代表的「吳方言區」,以長沙為代表達的「湘方言區」,以南昌話為代表的「贛方言區」,以廣州話為代表的「粵方言區」,以廣東梅縣為代表的「客家方言區」,以及「閩南方言區」和「閩北方言區」。
不同地域的聲樂風格與方言有著密切的關系,其風格特點都與地方語言的聲調調值、語音、字音、韻味密不可分。以「粵語方言」為代表的廣東話,字音有九個不同的聲調,即上平、上上、上去、上入\下平、下上、下去、下入、中入等。因為字分九聲,所以聲與聲之間的距離較小,使字的音高靠近六聲音階的5 612 3 5 中的各音。例如,粵語小曲《梳妝台》、《賣雜貨》、《玉美人》、《百花亭》、《打掃街》等,都按字調、語調行腔、咬字。
用「粵語方言」演唱的歌曲,由於聲調較低,閉口字和平聲字居多,構成了鼻音很重,胸、鼻、頭腔混合共鳴的特點,下行渾厚,胸腔共鳴多,上行明亮,頭腔共鳴較多,字調、聲調、口型、音位與粵語方言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粵語歌曲獨特的色彩和韻味。
吳方言區的蘇州話,是該方言區中非常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方言。蘇州話與普通話的區別主要在四聲調值。
普通話四聲調值
蘇州話四聲調值
從上表可以看出:兩者陰平字的調值是一樣的,陽平字,雖然兩者都是升調,但蘇州話低於普通話。上聲:蘇州話調值略低於普通話;去聲:蘇州話調值降中有升,普通話是降調。「蘇州方音的字調除上聲(古濁上大都歸陽去)外,平、去、上、入都分陰、陽。」(引自章鳴《漢語方音與民間音樂一文》)用蘇州方言演唱,常用「里格末嚇」等村詞,節奏很特殊,重音出現在兩頭。吳語方言的歌曲以清麗、幽靜、柔婉、細膩、抒情居多。例如,其代表曲目《茉莉花》、《無錫景》、《拔根蘆葦花》、《太湖美》演唱時,聲音要靠前,咬字要貼近舌前和牙,要清麗、柔婉;音與音的銜接要圓,不能有稜角,如《茉莉花》第一句中第二次唱到「好一朵茉莉花」在最高音上,要用蘇州方言發「Do」音,因而影響了共鳴的運用,但不能因此喉頭開得過大,否則就會失去江南民歌的特色,所以此處要輕輕一帶,不能硬唱。
地域性的方言與歌唱風格相一致,存在兩個相對層次,即相對於中華民族語言的整體而言,「方言」是區域性的,而在每個方言范圍內,又存在局部的區域風格亞層。民間一向有「十里不同音」 的說法,即是對豐富的漢語方言的真實寫照。例如,中原地區的幾個省,東北三省,及內蒙部分地區相比,在方言和歌唱風格上都存在明顯而獨特的區域性風格特徵。
山東語言、語音、聲調、音位、調值、韻味等,都具有見棱見角,起伏較大,對比性強的特點,如《包楞調》的演唱對比性強,山東風味極為濃郁,遠音程的下滑、頓音及八度翻上又逐漸下行的旋法,使歌唱生動活潑、痛快詼諧、開朗直率。由於八度的翻上是在快速的節奏中進行,因而要求演唱者吐字一定要乾脆、清晰,而同音進行的頓音處,更要把腹部肌肉、喉頭、氣息三者有機地配合好。
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地理環境中,地形、地貌氣候、物產和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習俗、思維方式、審美情趣、人文景觀,以及包括音樂在內的文化藝術等方面,都有著直接的影響和關聯。
我國的高原地區有新疆、西藏、青海和內蒙古,以及雲、貴、川、贛、湘、黔等省的山脈和高原地區;平原有:華北平原、關中平原、長江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以及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上的一些平原;水系有黃河水系、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三個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的三大動脈系統。這種在地形、地貌、自然地理環境和各地域文化風格的文化背景條件下,各地域的聲樂藝術呈現出色彩斑斕,個性鮮明、多層多元和多樣化的區域性風格特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 民族唱法

《小白楊》、《說句心裡話》、《一二三四歌》、《想家的時候》、《祖國萬歲》 軍人本色

《變臉》、《為了誰》、《麻辣燙》 麻辣燙》、《鐵哥們》、《嘉陵江贊歌》等

《洞庭魚米香》、《澧水號子》、《挑擔茶葉上北京》

3. 哪裡能下到蘇州話版本的《茉莉花》和《四季歌》

http://music1.guqu.net:8085/minge/3934.html 自己往下看

4. 蘇州話 唱 茉莉花

horse 馬
mare 母馬
colt, foal 馬駒,小馬
pony 矮馬
thoroughbred 純種馬
mustang 野馬
mule 騾
ass, donkey 驢
ox 牛
buffalo 水牛
bull 公牛
cow 母牛
calf 小牛, 牛犢
bullock, steer 小閹牛
heifer 小母牛
pig, swine 豬
boar 種豬
hog 閹豬, 肥豬
gilt 小母豬
piglet 豬崽
sheep 羊
ewe 母羊
goat 山羊
lamb 羊羔,羔羊
zebra 斑馬
antilope 羚羊
gazelle 小羚羊
deer 鹿
reindeer 馴鹿
giraffe 長頸鹿
camel 駱駝
dromedary 單峰駝
llama 大羊駝
guanaco 原駝
alpaca 羊駝
vicuna 小羊駝
elephant 象
rhinoceros 犀牛
hippopotamus 河馬
cat 貓
tabby, she-cat, grimalkin 雌貓
tomcat 雄貓, 公貓
kitten, kitty, pussy 小貓
lion 獅
lynx 猞猁
panther, puma 美洲豹
leopard 豹
tiger 虎
wildcat 野貓
bison 美洲野牛
yak 氂牛
dog 狗
badger 獾
weasel 鼬,黃鼠狼
otter 水獺
fox 狐
hyena, hyaena 鬣狗
wolf 狼
squirrel 松鼠
dormouse 睡鼠
beaver 河狸
marmot 土撥鼠
ferret 雪貂
bear 熊
rabbit 兔子
hare 野兔
rat 鼠
chinchilla 南美栗鼠
gopher 囊地鼠
Guinea pig 豚鼠
marmot 土撥鼠
mole 鼴鼠
mouse 家鼠
vole 田鼠
monkey 猴子
chimpanzee 黑猩猩
gorilla 大猩猩
orangutan 猩猩
gibbon 長臂猿
sloth 獺猴
anteater 食蟻獸
ckbill, platypus 鴨嘴獸
kangaroo 袋鼠
koala 考拉, 樹袋熊
hedgehog 刺蝟
porcupine 箭豬, 豪豬
bat 蝙蝠
armadillo 犰狳
whale 鯨
dolphin 河豚
porpoise 大西洋鼠海豚
seal 海豹
walrus 海象

5. 抖音里的蘇州評彈是什麼歌

抖音里的蘇州評彈是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早在50年代就在全世界傳唱,一直傳唱到現在。在流傳過程中,僅中國關於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的唱法就有幾十種,比較突出的版本是1981年前線歌舞團蘇州籍歌唱家程桂蘭用吳儂軟語演唱的。

有人還以為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是蘇南民歌。1942年,何仿隨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來到南京六合地區,聽到當地民歌鮮花調並整理改編成了茉莉花。1982年,茉莉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為世界優秀歌曲。

蘇州評彈的意思

是蘇州評話和蘇州彈詞的總稱,是採用以蘇州話為代表的吳語徒口講說表演的傳統曲藝說書形式。它產生並流行於蘇州及江、浙、滬一帶。

源於蘇州的地方戲曲,都有幾百年歷史,素有蘇州三支花之稱的藝術形式是評彈、崑曲和蘇劇蘇州評彈分為蘇州評話和蘇州彈詞兩種形式。蘇州評話只說不唱。風趣的談吐、滑稽的描繪、發噱的穿插,在蘇州評彈中俯拾皆是,反映出蘇州評彈雅俗共賞的藝術特點。

6. 有關歌曲題目問題

20世紀初至21世紀初的百餘年,是中國聲樂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幾代聲樂家在努力建構中國聲樂學派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了現代中國聲樂史上一個重要的藝術景觀。從實踐經驗來看,人們對中國唱法過於狹隘的概念理解,已向更加寬泛的方向拓展。這不僅反映了中國聲樂界的觀念、思維方法和聲樂理論表達三個方面,隨著社會結構變動而發生變動的基本趨勢,而且也反映了聲樂界在理論與實踐上,向更為科學更先進更廣泛階段的自覺攀登。企圖對聲樂現象作出終極真理式的描述和界說,企圖指望人們按一種思路去思考,按一種模式去效仿,都是不現實的。「各種歌唱方法、藝術觀念、理論學說也應是百花齊放的,在大的目標下,應當允許各種藝術流派百家爭鳴,和諧的並存」。(引自馮光鑽《努力創立中國聲樂學派》一文)
一、不同民族語言與聲樂風格
不同民族的不同語言,是聲樂藝術不同風格的主要因素。它受到語音、語體、語境、語勢、音節以及詞素、詞彙和詞義內部系統的關系等多種因素制約。因此,各民族的不同語言特徵,便產生了不同聲樂風格色彩。例如,漢族語言是漢藏語系,是具有多種聲調的單音節語言文字系統。單音節即一字一音,每個音節包括聲、韻、調三大要素。這種發音意味著漢族民族唱法的歌唱發聲舌位較前,較高,聲道較短,面積較小。這種「淺聲道」 的特徵是漢族唱法聲音「靠前」的主要原因。漢族語言發音講究五音、四聲,吐字講究開、齊、合、撮四種口腔形態變化,「聲分平仄,字別陰陽、句分轍韻」,這些鮮明的語言特質,構成了漢族民歌音色明亮、聲音優美、字正腔圓,韻味濃郁的聲樂風格。
藏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文共三十個字母,「除3舌而音3·喉音3·兩個字母,發音部位應處於較深的腹部外,其餘二十八個字母的發音部位基本上都處於口腔最前位置。」(引自馬阿魯《西藏民間音樂基本規律初探》一文)藏語的單字音節(或詞)、雙音節詞,以及三個音節或四個音節組成的詞,都具有由重到輕,由高到低的發音特徵。因而決定了藏族歌詞的韻律與聲樂作品的音調,都具有「向下性」的規律。在一拍、一小節兩拍之間,兩小節之間,一句中前兩小節與後兩小節等不同節拍形式上,都按照強到弱、高到低的規律進行處理。其中,十分強調強拍作用。無論是歡樂、流暢、抒情的聲樂作品,還是悲凄、高亢、悠揚的聲樂作品都離不開強拍的支持。例如,民歌《結下終身的緣分》在每句強拍的推動下,猶如高空中拋落的哈達,又如五顏六色的禮花綻放飄落,它代表了藏族聲樂的藝術風格。
藏族的山歌、牧歌在起句時,演唱者必須氣足力大,常出現連續向上的旋法,但由於每個字的力度向下而發音時值遠,不能拖長,因而一些聲樂作品經常用易於拖長的韻母襯詞,如索、呀、啦等。使其音色明亮、遼闊。猶如直插雲霄的喜馬拉雅,回盪在天地之間,如演唱創作歌曲《青藏高原》、《珠穆朗瑪》、《喜馬拉雅》時就要用較靠前的位置,咽部的張力要大些,多用一些混有真聲的音色,咬字的位置要貼近上牙,這樣就能表現出藏民族特有的色彩。
蒙古語屬於阿爾泰語系的蒙古語族。屬粘著性語言,分輕重音,共有二十九個字母,屬拼音類型。語音的基本特點是:有母音和諧結構和長母音、短母音、零母音和復合母音結構等。在發音時,母音的舌位靠後,嘴唇呈圓型,使聲音渾厚、寬廣。輔音有成對的塞音和塞擦音,它們或以清濁對立,或以清音的送氣和不送氣相對立。以唇、齒、舌在口腔內不同部位著力,使聲音輕重分明,頓挫有致。
蒙古族歌唱運用較高的聲音位置和較深的丹田氣息,利用胸腔、頭腔和鼻腔共鳴強度,上下滑動的潤腔方法,各種形態的頓挫節奏,以及蒙古族的拋物線型的方法,表現蒙古族粗擴、豪放的民族性格。
蒙古的歌曲就是在蒙古民族語言的基礎上創作而成的。它的尾音的甩腔,傍倚音裝飾旋律,語調、韻律、音樂性格、音樂語言等,都充分體現了蒙古族的聲樂演唱風格。
鄂倫春族屬滿——通古斯語族,語音是粘著語類型。從音節上看,鄂倫春語屬拼音文字,音節較多。它的語言特徵是:母音詞g/o的保留,輔音連綴,長母音、詞屬重音。三十三個輔音在雙唇的清塞音、舌尖、舌面後、小舌、舌葉、舌面的清塞音和雙唇濁鼻音、舌尖中、舌尖前、舌面後的濁鼻音,以及舌的各部位的清擦音、濁半母音等。母音結構有短母音8個,長母音8個,復合母音11個,以及這些母音的各種變體和母音和諧結構等。鄂倫春族的輔音和母音的特徵,使語音在口腔內不同部位,不同方式阻斷氣流和口腔腔體的各種變化,呈多種形態,而這種多種型態變化,為鄂倫春聲樂的風格形成提供了語言依據。鄂倫春族雖然語言結構單純,但通過母音和輔音有規律的結合,巧妙地處理詞韻的關系,構成了相對詞句的頭部與腰部詞彙第一個字母的諧音關系。這種韻律美、和諧美及抑揚頓挫的語音特色,在鄂倫春族的「未達仁」(山歌、小調)和「呂日格仁」(歌舞中的歌曲)及「薩滿歌曲」中,都有充分地體現,其風格是十分鮮明的。例如,《打紅圍》、《獵場》、《攆鹿回來》、《出色的歌手》、《彈口弦琴的小夥子》、《探心》等歌曲中的歌詞中,就運用了「諧頭聲」、「諧腰聲」、「諧尾聲」等諧音處理方法,真實體現了鄂倫春民歌風格特徵。
二、不同地域與聲樂風格
民族聲樂風格的地域性體現了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地域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質和共同審美情趣。在56個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漢語是主要語言,但是由於漢語分布廣泛,在各地域中形成一系列地方變體——方言。語言學家將漢族分為八個方言區。即以北京話為代表的「北方方言區」,以上海話為代表的「吳方言區」,以長沙為代表達的「湘方言區」,以南昌話為代表的「贛方言區」,以廣州話為代表的「粵方言區」,以廣東梅縣為代表的「客家方言區」,以及「閩南方言區」和「閩北方言區」。
不同地域的聲樂風格與方言有著密切的關系,其風格特點都與地方語言的聲調調值、語音、字音、韻味密不可分。以「粵語方言」為代表的廣東話,字音有九個不同的聲調,即上平、上上、上去、上入\下平、下上、下去、下入、中入等。因為字分九聲,所以聲與聲之間的距離較小,使字的音高靠近六聲音階的5 612 3 5 中的各音。例如,粵語小曲《梳妝台》、《賣雜貨》、《玉美人》、《百花亭》、《打掃街》等,都按字調、語調行腔、咬字。
用「粵語方言」演唱的歌曲,由於聲調較低,閉口字和平聲字居多,構成了鼻音很重,胸、鼻、頭腔混合共鳴的特點,下行渾厚,胸腔共鳴多,上行明亮,頭腔共鳴較多,字調、聲調、口型、音位與粵語方言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粵語歌曲獨特的色彩和韻味。
吳方言區的蘇州話,是該方言區中非常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方言。蘇州話與普通話的區別主要在四聲調值。
普通話四聲調值
蘇州話四聲調值
從上表可以看出:兩者陰平字的調值是一樣的,陽平字,雖然兩者都是升調,但蘇州話低於普通話。上聲:蘇州話調值略低於普通話;去聲:蘇州話調值降中有升,普通話是降調。「蘇州方音的字調除上聲(古濁上大都歸陽去)外,平、去、上、入都分陰、陽。」(引自章鳴《漢語方音與民間音樂一文》)用蘇州方言演唱,常用「里格末嚇」等村詞,節奏很特殊,重音出現在兩頭。吳語方言的歌曲以清麗、幽靜、柔婉、細膩、抒情居多。例如,其代表曲目《茉莉花》、《無錫景》、《拔根蘆葦花》、《太湖美》演唱時,聲音要靠前,咬字要貼近舌前和牙,要清麗、柔婉;音與音的銜接要圓,不能有稜角,如《茉莉花》第一句中第二次唱到「好一朵茉莉花」在最高音上,要用蘇州方言發「Do」音,因而影響了共鳴的運用,但不能因此喉頭開得過大,否則就會失去江南民歌的特色,所以此處要輕輕一帶,不能硬唱。
地域性的方言與歌唱風格相一致,存在兩個相對層次,即相對於中華民族語言的整體而言,「方言」是區域性的,而在每個方言范圍內,又存在局部的區域風格亞層。民間一向有「十里不同音」 的說法,即是對豐富的漢語方言的真實寫照。例如,中原地區的幾個省,東北三省,及內蒙部分地區相比,在方言和歌唱風格上都存在明顯而獨特的區域性風格特徵。
山東語言、語音、聲調、音位、調值、韻味等,都具有見棱見角,起伏較大,對比性強的特點,如《包楞調》的演唱對比性強,山東風味極為濃郁,遠音程的下滑、頓音及八度翻上又逐漸下行的旋法,使歌唱生動活潑、痛快詼諧、開朗直率。由於八度的翻上是在快速的節奏中進行,因而要求演唱者吐字一定要乾脆、清晰,而同音進行的頓音處,更要把腹部肌肉、喉頭、氣息三者有機地配合好。
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地理環境中,地形、地貌氣候、物產和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習俗、思維方式、審美情趣、人文景觀,以及包括音樂在內的文化藝術等方面,都有著直接的影響和關聯。
我國的高原地區有新疆、西藏、青海和內蒙古,以及雲、貴、川、贛、湘、黔等省的山脈和高原地區;平原有:華北平原、關中平原、長江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以及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上的一些平原;水系有黃河水系、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三個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的三大動脈系統。這種在地形、地貌、自然地理環境和各地域文化風格的文化背景條件下,各地域的聲樂藝術呈現出色彩斑斕,個性鮮明、多層多元和多樣化的區域性風格特徵。主要有以下兩種現象:
1、多層多元
在高原、平原和水系三個地域中,在聲樂風格上體現多層多元的總體特徵。既有大的地域的總體風格,而又有局部地域內各自不同的聲樂風格;既有不同民族的民族風格,而又有民族內不同地域的風格。例如,高原聲樂風格高亢、悠長、起伏性大、節奏自由,平原:朴實健朗、色彩性強、節奏平穩,水系:委婉曲折、起伏連綿、節奏靈活。
2、融合並存
在高原、平原和水系三個地域中由於民族風俗習慣、語言特點、審美習慣,民族的遷徒、雜居和不同地域文化的差異、交流、融合,以及農業、畜牧、漁獵等經濟文化的結合,互補、溝通等方式,使得這些地域中的聲樂風格相互並存和融合。例如,在內蒙古地區就有「蒙漢調」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現象。在壯族中就因與不同地域的民族雜居,文化、語言、民歌的交流,出現具體風格笥諭騁環綹竦南窒蟆@ 紓 氨壤 崩嗌礁枇饜杏詮鴇保 址綹衩骺歟 笆 懟崩嗔饜杏詮鷂髂希 址綹裼蒲錚 盎多凇崩嗄媳備韉囟加校 醫 諏戀姆綹袷侵饕 摹R帳醯娜宋囊蛩厥遣煌 貝 囊帳跛 餐 費暗模 頤牆裉焯 加⒌摹緞《 誚嶧欏分行∏鄣摹扒弭賊緣乃 隊ㄓǖ奶臁保 故且幌戮桶訝舜 教囟ǖ娜宋幕肪持校 譴己竦腦銜叮 郵檔姆綹癯晌 紙繆 暗牡浞叮 緲 芬瘓洹襖隊ㄓā鋇奶斕摹壩ā保 加⒂蒙匣 衾慈笄唬 壩ā弊值墓樵希 錳厥獾奈鞅鋇暮蟊且衾垂樵希 吞乇鵓哂械賾蚍綹瘛?對歌唱家來說,風格個性鮮明的問題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歌唱家如果沒有自己的歌唱風格,那麼不論他的作品多麼豐富,都不能具有其它歌唱家的作品所不能代替的特殊的美和感染力。有成就的歌唱家都是由於他們具有自己鮮明的歌唱風格,才能對歌唱藝術的發展作出獨特貢獻。例如,男高音歌唱家郭頌在繼承東北民歌風格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了他個人主觀特點的廣大空間,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形成了獨特的與之相適應的歌唱風格和歌唱方法。郭頌的代表作品《月牙五更》、《看秧歌》、《丟戒指》、《茉莉花》、《瞧情郎》、《串門》、《頂牛》和《新貨郎》、《大頂子山喲高又高》、《烏蘇里船歌》等,以歌唱質朴、豪爽、開朗、豁達為其特點,突出東北民歌的俏、浪、說、趣等藝術特色,通過科學的發聲方法和獨特的顫音、滑音等潤腔技巧,使作品達到情、字、氣、聲、味、脆、柔、剛的和諧統 一,個人的歌唱風格獨特性顯得十分突出,將東北民歌和新創作的東北風格的作品推向了一個新的藝術境地。
歌唱家藝術風格個性的形成,既同歌唱家個人自覺的追求和探索分不開,又跟社會歷史的發展進程有著密切的關系。從時代的發展來看,一定的歷史階段的審美需要對歌唱家的歌唱風格的個性形成,起著重要的影響。建國以後,歌唱風格出現了百花競艷,多姿多彩的局面。在不同階段中出現了眾多的歌唱家多種多樣的歌唱風格,生動全面地展現了每個時期歌唱藝術的面貌。例如,女高音歌唱家於淑珍演唱的風格是甜潤纖麗、娟雅含蓄、縈行牽結,達意深邃的。代表作有創作歌曲《我愛祖國我愛黨人》、《捎上一束茉莉花》、《白洋淀風光美如畫》等;民歌《對花》、《走西口》和歌劇《向秀麗》、《劉三姐》、《江姐》等不同題材,體裁的中國民族聲樂作品。她演唱的這些聲樂作品具有鮮明的個性和民族特色,又體現了時代氣息和時代精神。同時在西洋傳統唱法和中國民族唱法的結合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綜合素質的積累,使她的藝術視野非常廣闊。她將自己的藝術體驗和時代精神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使自己的聲樂作品在流露出個人動人心曲的同時,又鮮明地折射出時代精神的理想之光。李谷一對聲樂風格的追求和探索的最集中體現就是唱真情,繪真景,情景交融,熔鑄出很有表現力的意境。她的《潔白的羽毛寄深情》、《妹妹找哥淚花流》、《鄉戀》、《我心中的玫瑰》、《迎賓曲》、《花溪水》等作品,充分地展現了她的清新明快,輕逸雋永,細膩貼切、典雅清麗的藝術風格。
每一位具有鮮明個性的歌唱家,對聲樂藝術的美都有一種不同於其他藝術家的獨特的感受力,特別善於捕捉能夠充分表現自己聲樂風格獨特性的東西。這種和歌唱家的個性氣質相連的獨特的審美感受的能力,就構成了歌唱家風格個性的最基本的東西。例如,男高音歌唱家李雙江,用那「金子一般的高音,烈火一樣的感情。」在歌唱活動中顯現出那種揮灑自如,恢宏博大的氣勢和熱烈真摯,強勁剛健的力度,那種縱橫萬里,奔放不羈的氣派。而貫穿其中的主導線索就是昂揚激越的時代精神和豪邁奔放的精神之美。他演唱的《紅星照我去戰斗》、《北京頌歌》、《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牧馬之歌》、《再見吧,媽媽》、《草原之夜》等不同的聲樂作品,他既把握住了歌唱藝術的時代精神的主導流向,同時又體現了歌唱藝術風格的獨特性與表現方法的獨特性。
優秀的歌唱家所具有的鮮明突出的、與眾不同的個性,是從聲樂作品的內容和形式,思想與藝術的統一中顯示出來的,並且貫串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成為他聲樂風格上鮮明而獨特的標志。男高音歌唱家蔣大為的作品,既有歡快明亮,灑脫雄健的民族民間歌曲,同時又有韻味綿長,斑瀾多姿不同題材、體裁的創作歌曲。在風格上他將西洋的發聲法巧妙地融合在自己的演唱中,沒有一絲生拉硬套的痕跡。那綿延舒緩,含蓄悠遠的《家鄉寄來一幅山水畫》、《地下的星在歡笑》等作品;蕭灑豁達、奔放激情的《春風吹》、《牡丹之歌》、《火把節》、《延河戰火》等作品;淳厚真摯,意趣盎然的《青松嶺》、《邊陲》、《潛獵從這開始》等電影、電視的插曲,都蘊含著歌唱家飽滿的激情和獨特的歌唱風格。
不同民族語言,不同地域和不同個人所呈現的絢麗多姿的歌唱風格,充分體現了百花爭鳴,百家齊放的精神。在風格形態方面也有鮮明的體現,既有佔主導地位的風格基調,同時又有多樣性的風格變體,可以說是主旋律與多聲部的有機統一。
要使民族歌唱風格個性多樣化得到進一步地發展,實現創立中國聲樂學派的奮斗目標,必須真正打開視野,真正做到民族唱法各分支系統之間以及與西洋歌唱藝術之間的相互借鑒與溝通。在筆者看來,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聲樂藝術類型與藝術風格的研究和探討;一是不同民族、地域、文化圈藝術的比較;三是歌唱藝術家其它文化領域、科學技術,與社會的客觀的因素,以及傳統與時代風尚等范圍更為廣泛的探索和實踐。這樣,我們才能以中國聲樂學派的獨特風格,去豐富世界聲樂藝術的寶庫,並在世界聲樂藝術的園地里,作出我們的獨特貢獻,並理所當然地佔有一席之地。
列印去吧

熱點內容
盆景有緣人 發布:2025-07-13 18:12:37 瀏覽:642
小水溝荷花 發布:2025-07-13 18:11:47 瀏覽:163
荷花和大叔 發布:2025-07-13 18:11:01 瀏覽:161
丁香花環 發布:2025-07-13 18:10:52 瀏覽:54
時尚牡丹 發布:2025-07-13 18:10:17 瀏覽:579
海南宿根花卉 發布:2025-07-13 18:10:12 瀏覽:339
問道七夕節 發布:2025-07-13 18:02:50 瀏覽:762
小區茶花 發布:2025-07-13 18:01:58 瀏覽:155
情人節沒有空 發布:2025-07-13 17:58:42 瀏覽:456
茹志鵑百合花賞析 發布:2025-07-13 17:58:04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