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羅蘭的永恆花園融入作文
1. 怎樣把紫羅蘭永恆花園融入作文當作素材
素材1,最後社長的信。
素材2,戰死士兵的信。
素材3,奧斯卡的獨白。
素材4,violet寫給少佐的信。
2. 哪幾部動漫名字比較好聽
我覺得名字比較好聽的動漫有《紫羅蘭永恆花園》,《未聞花名》。《紫羅蘭永恆花園》, 紫羅蘭優雅而神秘。它的花語是“永恆的美和愛”。可以說,它很容易描述女主“紫羅蘭”的性格。在故事的結尾,“紫羅蘭”接受了“少佐死了”的事實,但那又怎樣呢? 帶著這份“愛”,她仍然勇敢地作為一個“人”活著。 就“紫羅蘭永恆花園”整體而言,它不是“人類的聖經,世紀的霸權”。這只是一首散文詩,一首隻屬於“紫羅蘭”的散文詩,是紫羅蘭為少佐寫的。紫羅蘭對少佐永恆的愛和她無瑕的永恆之美是“紫羅蘭永恆花園”永恆的主題。
《你的名字》,事實上,《你的名字》爆炸有很多原因。它確實有一些缺點。 然而,我認為《你的名字》做得很好,那是“嚴肅的”。 “國王的名字”里有一句話,叫做:“對方是誰,我沒有問題,九月是濕的,在等國王之前” 然而,這句話正是卡通電影《你的名字》的意圖,也與《暮光之城》的概念相吻合。事實上,許多國家現在缺乏自己的文化內涵或一些“核心”思想。 我認為:不管你有沒有好主意,你至少應該有你國家的一些傳統文化。 因為大多數國內觀眾都容忍國漫。所以我覺得名字比較好聽的動漫有《紫羅蘭永恆花園》,《未聞花名》。
3. 《紫羅蘭永恆花園》Never Coming Back – Evan Call
紫羅蘭永恆花園的故事背景參考自近代的歐洲,彼時,大陸南北分割的戰爭剛剛結束,人們更加珍視和平,熱愛生活,城鎮逐漸恢復生機,汽輪在港口間繁忙地穿梭,街道上不時有小孩子追逐嬉戲的場景。
新生活下,人們更加註重情感的聯系,那時無線電還未廣泛應用,遠距離不能相見的人們主要依賴信件交流。文字是人們傳遞情感的介質,但受限於時代背景,很多人無法准確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於是「自動手記人偶」這一職業就誕生了,她們傾聽委託人的故事,組織成傳遞心聲的文字,為遠方人送去幸福和希望。
薇爾莉特 • 伊芙加登(Violet Evergarden)便是其中的一位手記人偶。戰爭年代,作為一名士兵,她成為情感缺失,只知道遵守命令的冰冷機器;和平年代,作為一名手記人偶,她直面委託人,觸碰他們內心深處的坦率情感。與此同時,薇爾莉特在記錄書信時,也逐漸成為了人如其名的人。
《Never Coming Back》是一首純音樂,講述著薇爾莉特對戰爭中永遠無法歸來的基爾伯特少佐的思念,少佐是一位恩人,又更像一位愛人,只是當時的薇爾莉特還無法理解這份情感。這首曲子陪伴了《紫羅蘭》中很多感人的場景:
盡管以上故事的人們都有了無法回來的人,但在人偶書寫信件時,他們漸漸從過去的回憶中重拾了力量,擁有了面對新生活的勇氣。如果書信是委託人傳遞心聲的媒介,那麼人偶就是打開委託人心結的鑰匙吧。
故事中還有很多其他場景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女兒每年收到一封母親生前寫給自己的信時的感動,戰爭中亡去的士兵在生命最後一刻對未婚妻的思念。雖然切換了不同的音樂,但主題和諧統一,喚起經歷過傷痛的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懷著這份感動,我聽了一遍又一遍這首曲子。
曲子開始時,娓娓道來的鋼琴聲,空靈清澈,慢慢的旋律讓被瑣事纏身,心急如焚的人也能靜下心來。這讓我想起了故事中曲子響起時,不僅有人們對過去的思念,也有音樂靜靜流淌時的銀河輪轉,微風輕拂的場景。正是這樣,現代的年輕人們太累了,像孤獨追逐目標的機器,繁雜的工作填滿了他們的人生,他們需要慢下來,需要有喘息的片刻去思考生命,去暢想遙遠。有很多個夜晚,我也是聽著這首安靜舒緩的曲子入睡的,音樂響起時,我會盯著天花板,看著校園里柔和的路燈透過窗戶打在天花板上,光影交織,讓人回想往事又靜待未來。
曲子50秒時,大提琴聲響起,像是在訴說令人難過的往事,悠長深遠,引人共鳴。每次到這個節點,我的心都會為之一顫,眼淚有奪眶而出的沖動。回看自己走過的學生時代,從小學中學家庭的貧困,到高中時代離開家鄉求學,再到大學時代普通的自己拚命追逐著未來。這段大提琴聲觸動了我的靈魂,每次聽到這里,我都有種生活不易的感慨,也讓我更加珍視現在的生活。
曲子1分20秒時,漸漸響起了吟唱的女聲,像是從遠方漸漸走近的母親,安慰著睡在搖籃中的嬰兒,溫暖地治癒著想起往事的人們。
曲子1分50秒時,突然響起了稍許頑皮的鋼琴聲,又將人們從思緒拉回了現實,之後鋼琴聲漸漸遠去,像是在和傾聽者告別。
全曲2分24秒,首先慢慢的鋼琴旋律讓焦慮的人們靜下心來,之後悠長的大提琴聲喚起傷感的往事,而後漸漸響起的人聲治癒著疲憊的靈魂,最後活潑的鋼琴聲再次響起將人們帶回了現在。像是在音樂的世界中與過去的自己重逢,並從中獲得了新的力量面對當下的生活。
音樂能喚起情感,音樂也能喚回力量。
感謝你,紫羅蘭永恆花園。
4. 郵遞員送來的都是幸福啊,看《紫羅蘭永恆花園》劇場版有感
文 / 納蘭木羲
圖 / 《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
《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很遺憾在國內上映的那段時間在忙著考試沒有去電影院看,如今終於在B站上映了。在這部電影里萬眾期待的少佐還是沒有出現,講述的是薇爾莉特幫助一對姐妹的事,京都的畫風依舊是那麼的唯美,故事也依舊是那麼治癒。
在那個還是信件的年代,戰爭剛剛結束,郵遞員送去的信對於寫信人和收信人來說都是特別寶貴的,可謂「家書抵萬金」。
在通訊設備還沒有普及的歷史長河裡,我們傳遞訊息和思念靠的都是信件。一封信,幾行字,些許情,所謂『見字如面』,亦是如此,當我打開你的信,想起你我曾經的點點滴滴,用你的口味訴說著,彷彿你我未曾分開。
讀過很多書信文,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覺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寫給妻子陳意映的一封絕筆信——《與妻書》
情誼深切,飽含了對妻子的愛意與不舍,讓我又想起蘇武《留別妻》中的一句「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這封信是林覺民在廣州起義前寫的,後來起義失敗,有人將信半夜秘密塞進林覺民家的門縫里,第二日清晨家人才發現。在那個戰火紛飛,動亂的年代,林覺民的信可以送到家人的手裡,可是又有多少書信遺失在戰火中,有人窮極一生在等一封信,等一不歸人。
高中時一檔節目叫《見字如面》,是讀書信的節目,我們語文老師天天讓我們看,我對書信有一股莫名的喜歡,猶記得小時候過節我都會送賀卡給朋友們,連清明節也沒有放過,漸大一些才知道清明節不能祝別人快樂。
但還是會在聖誕、元旦、生日的時候送出一堆賀卡,也會收到一堆。如今那些賀卡、明信片都在老家收藏著,那些承載的是歲月與赤誠的情誼。
青澀的學生時代流行寫情書,我不敢親口對你說我喜歡你,那就將情意寄予筆尖,寫給你,可能你不知道是送的,但是你知有人在默默喜歡你,而我也曾將愛意表達。
高中畢業後也和幾位朋友約定互相寫信給對方,但是,現如今寫信竟成為一件難事了。
一個城市,有郵筒的郵局只有一個,街上見得大部分是郵政銀行,我跑了半個城市才到達郵局,寄一份普通的信件買郵票和信封一起要一塊五毛錢,比一封簡訊還要貴。
而且,普通郵件不能查詢,很多時候會迷失在『時空旋渦』 里,我給我朋友寄出去三封信,只有兩封平安到達了,而且這兩封信也是慢慢的郵了一個多月,跑了好幾個門衛室才拿到的。
剛進入大學的時候,看到了我們學校的郵筒,於是開開心心的跑去合照,那時那個郵筒已經銹跡斑斑了,過了一年,再次路過發現那個郵筒不見了,問同行的朋友什麼時候不見的,她的回答是「那裡原來有個郵筒嗎?」
後來,我沒有再寫過信,但是任然會在周圍的人生日的時候遞上一張小小的明信片。
還記得小時候家裡訂了報紙,取報紙就要蓋章 ,每次郵遞員來送報紙,我總是會興奮的跑出去,郵遞員叔叔還在我臉上蓋了一個章。
現在沒有郵遞員了,取而代之的是快遞員、外賣員,其實這兩者和郵遞員是一樣的。
你在網上精挑細選下了單,在下單的那一刻你就開始期待它的到來;你半夜工作餓了,點了一份外賣,於是在等外賣的過程中你又鼓足了干勁。
風里雨里,也許等你下課的是他們,叫你好好照顧自己的也是他們。
送來的都是幸福呀
- End -
5. 《紫羅蘭的永恆花園》這部作品怎麼樣
《紫羅蘭的永恆花園》——小清新番劇推薦~~~
若是客人您有所期望的話,我可以去往任何地方。我是,自動手記人偶服務人員,薇爾莉特·伊芙加登。
有著如同從故事書中出現般的樣貌,金發碧眼的女子,保持著無機質的美,以玲瓏剔透的聲音如此說到。
一部節奏很慢的番劇,很小清新……
不過對於這部作品的評價,還是有人持反對的態度:「至於這部紫羅蘭,說實話就目前而言除了畫面精美以外並沒有什麼讓我有什麼感覺,對於京東的動畫我向來不會抱太大的期望……」
6. 電影《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八年級學生觀後感作文
《紫羅蘭永恆花園》的每個 故事 都有自己的獨立敘事,但實際上都在書寫薇爾莉特。這種結構在劇場版中也不例外——從幾個不同的側面,劇場版對主線故事的意猶未盡之處進行了展開和補完。下面就是我給大家帶來的電影《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 觀後感 ,希望大家喜歡!
電影《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觀後感1
如約而至,一月十號。 18年1月新番紫羅蘭的永恆花園完結後,我便沒再點開過這部番。並不是因為她無聊、無趣或者爛,而是比起這部平淡如水的敘述與故事,有更多吸引眼球的故事。在過去兩年的時間里。 於是,今天去看這部外傳的時候,熟悉的旋律響起葷繞,兩年前的時光碎片彷彿便重現眼前。曾經在天文館工作的薇爾莉特,那個給自己未來的女兒每年都留一封信的母親,各種各樣的信,親情、愛情還有友情…… 這一部外傳的故事同樣很平淡,但又同樣細膩、滿懷深情的講述了一對姐妹的故事。
《紫羅蘭永恆花園》的每個故事都有自己的獨立敘事,但實際上都在書寫薇爾莉特。這種結構在劇場版中也不例外——從幾個不同的側面,劇場版對主線故事(或說薇爾莉特本身)的意猶未盡之處進行了展開和補完。如果說薇爾莉特是戰爭年代的個例,外傳則在和平年代將感情重新 編織 了一次,並且猝不及防地把觀眾余溫尚存的淚點戳了個遍。
第一個重現的層面是個體的異化——在主線中是薇爾莉特被訓練成戰爭兵器;在外傳中是艾米被訓練成富家千金。
薇爾莉特正是在這個層面上說自己和艾米相似。薇爾莉特遭遇的經歷更為極端。在外部環境里,她陷入了最黑暗的處境,又收獲了最美好的邂逅。在內部精神上,她經歷的感情深沉至極,自身卻無法捕捉。內外雙重的反差是她身上最令人動容之處。這樣的她成為了艾米的老師,她真正教會艾米的不是談吐、禮儀和舞步,而是怎樣面對命運,怎樣在命運的安排中不放棄對美好之物的希望(例如新的友情),怎樣懷抱雖已失去但卻極其珍貴的感情,繼續生活下去。
第二個層面是絕望與希望——在主線中體現為薇爾莉特和吉爾伯特的邂逅;在外傳中是泰勒和艾米。
如果說最令人絕望的不是現在的痛苦,而是沒有愛的未來的話,這正是吉爾伯特帶給薇爾莉特,以及艾米帶給泰勒的救贖。泰勒反復閱讀艾米的信,正如薇爾莉特一直佩戴著少佐送她的配飾;泰勒將自己認同為艾米的妹妹,正如薇爾莉特將自己認同為「吉爾伯特的狗」。那是在一無所有的世界裡得到的毫無保留的愛,這對那時的她們來說就是所有一切。這恰似人在作為手足無措的嬰兒之時得到的母親的庇護,而由於人總要長大,這也註定是人不得不失去之物。
第三個層面是失去與成長——在主線中體現為薇爾莉特成為自動手記人偶;在外傳中是泰勒成為郵遞員。
薇爾莉特和泰勒都得到了救贖,但是又不得不失去了。整個故事的核心正在於此:人如何懷著魂牽夢縈的思念,怎樣接受無法自勝的悲傷,又怎樣面對日復一日的生命。這也正是故事所傳達的東西:人無法永遠依賴別人的愛活下去,但渴望愛與被愛的心情絕不是該被遺忘之物。通過「寫信」這種形式,故事挖掘出被人們壓抑的感情,用極盡浪漫化的手法重新告訴人們:這是我們內心最寶貴的東西,我們應該永遠抱著珍貴之物前行。
外傳的故事不僅僅是重現了薇爾莉特的經歷與感情而已,在每一個層面上,外傳都更進了一步。
面對外界的改造,艾米不像薇爾莉特一樣毫無還手之力,我們看到了她的反抗、拒絕,以及最後的和解。面對他人的愛,泰勒也不像薇爾莉特一樣無法表達心意,我們看到她用自己的方式拼盡全力回應了艾米給予自己的救贖。而故事最精彩的則是這樣一幕:泰勒躲在一旁看著艾米閱讀自己的信時泣不成聲,但是選擇了不見面。從薇爾莉特的相見卻不得,到泰勒的能見卻不見,故事的內核被勾勒得更加閃閃發光。
人要成長,必然要有所失去。但是我們失去的東西,永遠也不會失去——只要我們還將那感情懷在心間。這便是《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想要傳遞的永遠吧。
電影《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觀後感2
今天看了紫羅蘭永恆花園劇場版。去的比較早,一不留神又包場了。
刷了一波評論,仍舊很多人覺得它沿襲了大多動漫電影的特點,看不懂、不清不楚、粉絲向。
但這一次,我卻認為粉絲向並不是一個貶義詞。
電影的敘事簡單清晰,處處凸顯主旨,是京紫的一貫作風,或許有些部分沒看過小說沒看過動漫的人對於其中的一些細節無法感同身受,但並不覺得存在對電影的內核理解不了的問題。
而本身就是京紫粉色粉絲的我感覺更為明顯,薇爾莉特的自述、回憶,輕易的勾起了我對動漫的記憶。
水到渠成。
我想,這部電影是對京紫粉絲的一份獻禮。
在電影中,看見了我想要看見的東西,收獲了我想收獲的情感,察覺了我自以為的`內核,對我而言,已經足夠。
聽說四月劇場版有少佐的消息,期待。
電影《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觀後感3
電影《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20某某年中國大陸第二部進口電影:電審進字〔20某某〕第2號)觀後感雖然TV版沒有看完,但是這部真沒什麼觀影門檻。畫面好看,故事治癒,人物性格鮮明,京阿尼還是很厲害的,開場就把我情緒給調動起來了。前半部分薇爾莉特和伊莎貝拉的主僕故事太百合了!初見驚鴻一面,教禮儀姿態,一起洗澡,互相梳頭發編辮子,跳華爾茲,就差接吻了hhh,再到牽手飛奔這個場景,配合著音樂,前半部分的高潮讓我熱淚盈眶。鋪墊這么多讓我不由自主將她們的主僕關系自然地順著影片節奏轉變為朋友關系。到後來一起睡覺,互訴心事,我真的很疑惑她們要不要親上去,就在我以為她們要親上去的那一刻,拉燈了……
後半部分是在戰爭未結束伊莎貝拉還叫艾米時收養的妹妹泰勒的故事。幼年與姐姐的分離,再到戰爭結束後四年,伊莎貝拉在薇爾莉特的幫助下給妹妹寫了封信。點燃了泰勒當郵遞員的願望。在郵遞公司人們的幫助下,泰勒終於成為了一名實習郵遞員。布盧教她認地址,薇爾莉特教她識字,最後她真的成長為了一名郵遞員。在布盧的幫助下寄給了姐姐一封信,偷偷見到了成為伯爵夫人的姐姐。當泰勒偷偷在灌木叢中偷偷看到流著淚讀信的姐姐,她也哭了。姐妹情確實令人動容。姐姐和妹妹的兩條劇情線由薇爾莉特這個樞紐連接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外傳故事。但是薇爾莉特這個角色還是有兩處很觸動我。一處是伊莎貝拉看到她的義肢的時候,問她為何總是如此平和,就能想到她以前在戰爭的時候經歷過怎樣艱難的訓練。另一處就是薇爾莉特在教泰勒識字的時候,一開始她對泰勒說的是「讓我們開始訓練吧」,她忽然意識到這樣不對,便改口說「讓我們開始學習吧」。由此可知她在戰爭時刻經歷過的「訓練」,表面雖然看不真切,只能看到優雅平和像個公主一樣的她,但是她還是把那段記憶深深刻到了骨子裡,無論怎樣都無法抹去。薇爾莉特真的是讓人很心疼的一個角色。這部是京阿尼火災事件之後出品的第一部外傳電影,電影質量還是工作室一貫的水準。京阿尼大火還是讓人感到惋惜。因為我不是京阿尼的鐵粉,所以我特地留到了最後,想看看大家的反應。然後聽到坐我前排的那個男同學說,片尾字幕裡面有好幾行畫白線的名字,那是京阿尼遇難者名單。聽到這里,我的心感覺停跳了一秒。願他們在天堂安好。感謝所有工作人員的用心製作,這部電影很棒!特別棒!
電影《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觀後感4
紫羅蘭永恆花園 外傳 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其實嚴格來說並不是劇場版,而是一個OVA的故事,但京阿尼還是按照劇場版的規格來製作,不僅做滿了90分鍾,而且製作規格是按照劇場版來做的,足以配得上電影院級別的畫面。
這部劇場版,雖然在去年9月6號在日本上映,今年在大陸1月10號引進,但其實是京阿尼火災之前就完成的一部作品,最終完成期是7月17號,也就是火災前一天。STAFF表可以看到已經逝去了的那些京阿尼的員工,算得上他們的一部「遺作」。
故事和「外傳」一樣,是一個番外的故事,但是時間軸應該是在TV動畫版本之後的一段時間,我覺得是在為後面的真正的劇場版在做鋪墊,時代的變遷,物質在變,但不變的是人心……這是《紫羅蘭永恆花園》非常典型的一種理想的世界觀描寫。
誠意十足的一部劇場版,但故事比較平實,角色比較平面,配音,畫面,音樂,聲效,都很強,還是展現了京阿尼動畫一如既往的高質量。災前遺作,且看,且珍惜。
電影《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觀後感5
說實話一開始真的沒想到這個會引入國內,我在這之前訂了10號回家的高鐵和11號出去旅遊的飛機,結果後面才知道10號上映,於是在剛到酒店就去訂了票刷了一遍。
作畫上不用說,京阿尼一如既往的高水平製作。然後這時候應該是戰後一兩年,薇妹已經找到了我愛你的含義,去大小姐學校當家教,各種禮儀樣樣精通,最後舞會的騎士薇妹屬實帥到我了,到此主要是說薇妹和艾米的友情的培養,後面才進入正題,就是艾米和泰勒的姐妹情。這個時候我感覺其實有點突兀,本來是一個孤兒,突然一個官宦人家說你是他私生女,你就信了,也太不加思索了吧……後續劇情就是姐妹互相書信表達真心,郵遞小哥也表現了一下自己,最終依然是傳統的he。不過劇情確實是平淡了些,而且薇妹屬實美的太搶鏡,有些沖淡了姐妹的劇情。
最感動我的就是薇妹教泰勒寫信時的bgm:never coming back。對於薇妹來說,少佐不再回來,對於泰勒來說,姐姐不再回來,對於艾米來說,曾經的自己和妹妹都不再回來,對於這個世界來說,逝去的京阿尼的員工也再也回不來了……
我也時常在想一個問題,人類的愛真的能戰勝恨嗎?盡管京阿尼一直以來都在傳遞愛,可是他們得到的只有一場恨的大火。但是就算是他們得到了恨,他們還是用一部充滿愛的作品回報了這個世界,所以,他們還選擇相信,那麼,我也選擇相信。
也許恨比較容易,但永遠都是愛比較高尚。
願我可以成為給他人傳遞幸福的人,願所有人都可以成為為他人傳遞幸福的人。
電影《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 八年級 學生觀後感 作文 相關 文章 :
7. 花無凋零之日,意無傳遞之時出自哪裡
花無凋零之日,意無傳遞之時出自紫羅蘭永恆花園。紫羅蘭永恆花園又名薇爾莉特·伊芙加登是改編自日本小說家曉佳奈原作的同名小說,由京都動畫公司京阿尼製作的動畫,於2018年1月18日首播。原句是:花無凋零之日,意無傳遞之時,愛情亘古不變,紫羅蘭與世長存。因此花無凋零之日,意無傳遞之時出自紫羅蘭永恆花園。
8. 《紫羅蘭永恆花園》觀後感450字
這部動漫並沒有向觀眾展現精彩的劇情,相反劇情平淡,《紫羅蘭永恆花園》向觀眾展現的是平平無奇「愛」的一種情懷
《紫羅蘭永恆花園》的女主薇爾莉特從小被培養成戰爭機器,對少佐的話絕對服從。在朝夕相處的情況下薇爾莉特對少佐產生了依賴。動漫開頭通過少佐位救女主而犧牲,少佐犧牲前用盡最後一點力氣說:「你要活下去,薇爾莉特,從今往後,自由的活下去,我從心底里愛著你。」女主對著快要犧牲的少佐面前哭泣的說到:「愛……「愛」是什麼?「愛」究竟是什麼?我不懂,我不明白,少佐!」讓女主的心裡誕生的一種感情,女主為了更好的探索和了解這種感情去做了自動手記人偶服務幫別人代寫關於「愛」的信封。
有人評價這部劇毫無邏輯,毫無看點。
薇爾莉特如白紙一樣純潔又呆板的感情世界,才能是這部劇為了探討「愛」的基礎。正因為女主對「愛」的一無所知,這部劇所要傳達的意義才能出現在我們眼前。
女主從事人偶的過程並不順利,由於女主對感情一無所知被霍金斯推薦去了訓練人偶的培訓班,在培訓過程中導師遇到了第一個好友盧庫莉亞。在和盧庫莉亞的交談中,女主得知她的哥哥認為父母在戰爭中去世是因為自己沒有保護好他們,每天過著頹廢的生活。女主自作主張的給替盧庫莉亞向哥哥寫了封信「你能回來我已經很滿足了。」,這短短的一句話,包含了盧庫莉亞心裡想要表達的。通過一封信女主解開的兄妹的心結,並且獲得人生中的第一份友情。
然後,女主的同事愛麗絲。接到了一份指名寫信任務,由於太過激動,下樓摔傷手臂,霍金斯就讓薇爾莉特陪同。到了才發現,這個任務是愛麗絲母親發的,是為了讓女兒回來過個生日聚會和相親。在生日聚會上愛麗絲遇到了自己的青梅竹馬,以前愛麗絲向青梅竹馬表白,隨後愛麗絲就沒拒絕了,然後羞愧感滿滿。女主聽了這個故事,她似乎明白了,「愛」說出來是需要多大勇氣,如果被拒絕還會無地自容。她有點能感受到少佐當時的難受。
然後在一次夜裡,女主看了自己沾滿鮮血的雙手,女主覺得自己奪走了多少人的思念與牽掛,然而自己又在給別人寫著思念和牽掛。一時間,女主覺得自己真的配嗎?頓時一股自責與內疚湧上心頭。
寫到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女主從一開始對感情的一無所知到現在文字帶給她的友情,愛情,自責,內疚。
我們通過薇爾莉特的視角見證了她與公主王子之間幼稚的打賭。
那個天文館的男子對女主說能否陪我一起去看。
那個病重的母親給未來女兒寫了近50封信。薇爾莉特見過了無數次的死亡都沒有讓她落淚過,而這次薇爾莉特卻在眾人面前淚流滿面。
女主在戰場中見到快要去世的戰士,戰士委託女主寫一封信帶給他的妻子然後就在女主面前斷了氣。女主將信帶給了他的妻子,帶去的不僅僅是信,還有他的死訊。薇爾莉特注視這肝腸寸斷的一家人,她的眼淚也想斷了線的珍珠一樣掉了下來。女主發現生離死別實在是太痛苦太痛苦了,在心裡默默下定決心,不讓任何一個人死亡。
在動漫的最後,薇爾莉特想為少佐寫一封信。可能因為對少佐的死感到內疚的關系,她坐在寫字機前,大腦卻一片空白。第二天,少佐的哥哥帶她去見了少佐的母親。母親一眼就看出來她的憂慮說到:「兒子的死,並不怪你,雖然他死了只要我們記住他,他就會和我們一起,畢竟我們是深愛著他的。」聽到這里,薇爾莉特早已泣不成聲。
女主回到打字機前寫到:「親愛的吉爾伯特少佐,你最近還好嗎?一切都還順利嗎?現在身在何方,有沒有什麼煩心事兒呢?春 夏 秋 冬 季節無論怎樣變換能見到少佐的季節卻永遠無法到來,少佐的心意,我當初並不明白,真的是徹徹底底的不明白。但是在少佐給予我在這嶄新的人生之中通過代筆工作 通過遇到的人們,我也領悟到了一些事情,我一直相信著,少佐生活在某個地方,所以我會一直好好的活下去 活下去 活下去,即便將來會發生什麼,我都會好好活下去,假如有一天我們重逢了,我想告訴你:我現在對於「愛」的含義也能稍微理解一點」信封隨著風飛向了她憧憬的地方。
有些人覺得自己對於「愛」掌握的非常熟練,但是僅僅是冰山一角
我們認為「愛」是自私的,是強行佔有。「愛」會使我們嫉妒,發狂。「愛」會像沼澤一樣,是我們越陷越深。
但是,薇爾莉特告訴了我們「愛」可能蘊含了上面所有,但它也是忍耐,原諒,奉獻。是下雨天能陪你一起在雨中漫步,是為了你而等待的等待。
如果有些人說,這只不過是拿著「愛」的名號招搖撞騙,那我只能說他們不懂「愛」!
來自豆瓣App
有用 3 沒用 0
有用3 · 沒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