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書法
A. 杜牧的山石榴賞析
山石榴 [杜牧]
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艷中閑。
一朵佳人玉釵上,只疑燒卻翠雲鬟。
杜牧的這首山石榴,抓住石榴最引人注目的紅彤彤的顏色來描寫,似火般紅艷的山石榴,把整座小山都映紅了,美人摘一朵插在玉釵上,讓人直以為是被火燒灼過的頭發呢。,在繁盛的花朵間,一片片薄薄的花瓣艷麗無比,與慵懶悠閑的美人相映紅。花美,人更美,讓欣賞美景的人回味無窮。
從絕句的特點來說,首先,這首詩選取的是一點,而不是全面。山石榴,讓人關注的可以有很多,婆娑的樹影、翠綠的碧葉、嬌俏的花朵、有關石榴的故事,等等。可是作者只從顏色切入,整首詩圍繞著似火的紅艷來描寫山石榴,用了「似火」、「艷」、「燒」等最能表現石榴顏色的詞語,讓人在欣賞詩歌的同時,欣賞到了滿山遍野紅灼灼艷燦燦的石榴花。而點綴在林間花下的花季少女,也是為了更好的襯托石榴的美。
其次,這首詩用語通俗流暢,選材通用常見。作者選取非常普遍的山石榴作為描寫抒發的對象,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語言明白如話,沒有刻意修飾,沒有澀字晦詞,很容易讓人看懂。
再次,這首詩題目寫山石榴,內容寫山石榴,但在寫石榴的時候,又兼寫了頭插石榴花的佳人,讓人覺得寫花是為了寫人,寫人也是為了寫花,花美,人美,賞心悅目,韻味悠長。
B. 杜鵑的人物簡介
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杭州分會會員,香港國際畫院高級書法師,杭州王星記扇業有限公司特級書畫師,代表作有微楷《孫子兵法》、《金剛經》、《道德經》等,作品《論語》在首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獲金獎,《論語》現被浙江省杭州鼓樓所收藏,並定為鎮樓之寶。
C. 中國之「國」(國寶、國花、國…)分別是什麼
國粹 京劇 武術 中醫 書法 國畫 國花 國花是國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徵。國花具有國家名片的象徵意義(我國社科院陶慶梅博士語)。中國迄今還沒有正式確定哪種花卉為國花,但以下三種花呼聲最高,有希望並列為國花。 牡丹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國色天香牡丹的栽培歷史早在魏晉南北朝時就已有記載,到了唐宋,牡丹的栽培技術己有很大的發展。在唐朝,牡丹更是艷壓群芳,被譽為「花王」。「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這里的長安花,就是牡丹。明朝遷都北京,在極樂寺內遍植牡丹。清朝時有一位親王到極樂寺觀賞牡丹,題匾曰:「國花寺」,可見遠在清朝,牡丹就己戴上國花的桂冠。中國的牡丹蜚聲世界,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還以中國牡丹的人工栽培創造新品種為例,作為「自然選擇與人工選擇學說」的論證材料。傳說唐朝武則天冬日醉酒,令百花開放,唯牡丹抗旨未發,被貶洛陽。這倒使洛陽牡丹獲得了「天下第一」的美稱。由此也可看出,牡丹不懼淫威,不畏權貴, 不為困苦逆境所折服的品性,正與中華民族特殊氣節相吻合。明朝時,山東曹州(菏澤)的牡丹又盛極一時,而博得「牡丹之鄉」的美譽。 梅花 原產於中國西南地區,廣泛分布於淮河以南直至南海之濱,於每年1月下旬至2月開放,相當於夏歷正月。梅花是我們中華民族與中國的精神象徵,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梅花象徵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迎雪吐艷,凌寒飄香,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和堅貞氣節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勇開拓,創造了優秀的生活與文明。有人認為,梅的品格與氣節幾乎寫意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全國上至顯達,下至布衣,幾千年來對梅花深愛有加,所謂「歲寒三友」即梅、竹、松。「文學藝術史上,梅詩、梅畫數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種花卉都望塵莫及。」國人賞花,不僅賞花的外表,更欣賞花中蘊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 杜鵑 杜鵑是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花卉之一。它是杜鵑花科中一種小灌木,有常綠性的,也有落葉性的。北半球溫帶各地,都有杜鵑花的分布。在全世界800多個品種中,中國佔有600多種。歐美園藝界有「無杜鵑不成花園」的諺語。相傳,古代有一位蜀國的皇帝杜宇,很愛他的百姓;死後,他的靈魂變為一隻杜鵑鳥,每年春季飛來喚醒老百姓「布穀! 布穀!」嘴巴啼得流出了血,滴滴鮮血灑在地上,染紅了漫山的杜鵑花。這就是成語「子規啼血」的來歷。杜鵑花十分美麗。管狀的花,有深紅、淡紅、玫瑰、紫、白等多種色彩。當春季杜鵑花開放時,滿山鮮艷,像彩霞繞林,被人們譽為「花中西施」。五彩繽紛的杜鵑花,喚起了人們對生活熱烈美好的感情,它也象徵著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生活。這就是我國人民熱愛杜鵑的真諦。杜鵑花的代表種,就是俗稱的「映山紅」。它幾乎遍布長江流域各省以至雲南、台灣等山地和丘陵上的疏林或灌木叢中。漏斗狀的花,花瓣有酸味,可當水果吃,但一次食用不能過多,否則會引起鼻出血。別稱有映山紅、艷山紅、艷山花、清明花、格桑花(藏語)、金達萊(朝鮮語)等。 名花 :蘭花(春)、荷花(夏)、菊花(秋)、臘梅(冬)確定為四季名花 。 國樹 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正式確定哪種樹木為國樹,但以下五種樹呼聲最高,有希望並列為國樹:銀杏、國槐、水杉、梧桐、白楊。 國球 乒乓球 國寶 大熊貓、金絲猴、朱䴉、水杉、 象牙絲涼席 等。 生肖圖騰 十二生肖作為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經過多次改變最後形成了 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的順序,至今生肖圖騰還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
麻煩採納,謝謝!
D. 百里杜鵑在畢節哪個縣
百里杜鵑管理區隸屬於貴州省畢節市,是畢節市下轄縣級管理區。
百里杜鵑位於貴州省西北部、畢節試驗區中部,南與黔西縣相鄰,西北與大方縣接壤,東與金沙縣相依,轄金坡、普底、仁和、大水4個民族鄉和鵬程、戛木2個管理區, 56個村(居),總面積485.8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25萬畝(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4.1萬畝,25度以上基本農田2.7萬畝);
林地37.71萬畝,草地3.15萬畝,其他用地9.73萬畝。區內居住著漢、彝、苗、白、滿、布依、仡佬、侗、蒙古等21個民族,總人口100178人(六普數據),城鎮化率為24.08%。境內生態氣候宜人。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4.8℃,年降雨1150.4mm,森林覆蓋率59.3%,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達6.9萬個/cm3,是得天獨厚的天然氧吧,有著「養生福地、清涼世界」的美稱。境內旅遊資源豐富。
區內分布景區景點40餘處,綿延125.8平方公里的原始杜鵑林帶,杜鵑花品種佔世界杜鵑種屬5個亞屬中的全部共60餘種,其中樹齡1000餘年、樹干粗242公分的「千年花王」,花開時節繁花萬朵、獨樹成春,百里杜鵑因此有著「地球綵帶、杜鵑王國」之美譽。
總面積10萬余畝的百里杜鵑大草原,植被生長奇特,天坑星羅棋布。水域面積1000餘畝的百里杜鵑湖,青山如黛,島嶼縈回。凝視「珍珠」遍撒的米底河,原始杜鵑林一路簇擁,60米高的三疊瀑布一氣呵成。巍峨崔嵬的九龍山,直指蒼穹,仿若神劍。
見證杜鵑花與杜鵑鳥愛情奇緣結晶的千年一吻,傳承著「杜鵑啼血喚春歸」的諸多傳說。紅二六軍團英勇「擴紅」的黃家壩阻擊戰遺址,見證著紅軍與彝族同胞血融於水的殷殷深情。境內民族風情濃郁。
一年一度的國際杜鵑花節、避暑節,彝族火把節、祭花神、插花節,苗族跳花節、布依族對歌節、滿族頒金節等傳統節日,演繹著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彰顯著民族民間文化的無窮魅力。境內生物資源多樣。擁有鳥類100餘種,獸類30餘種,菌類130餘種。
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雲豹、穿山甲、豹貓、小靈貓、紅腹錦雞、白冠長尾雉,有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光葉珙桐、銀杏、紅豆杉、香果樹、厚朴、連香樹等。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以煤、硫、鐵為主的礦產資源儲量較大,煤炭預測儲量達10億余噸,探明儲量達5.3億噸。此外,石灰石、稀土等20餘種礦產名列全市前列。
(4)杜鵑花書法擴展閱讀:
百里杜鵑景區門票信息
費用:
1、百里杜鵑景區門票:(包含景點:金坡景區、普底景區),花季(3月10日-5月15日):150元/人,非花季(5月16日-次年3月9日):90元/人(含普底和金坡景區)。
2、景區觀光車票:普底金坡兩景區通票掛牌價70元/人,金坡、普底分段票價格分別為35元/人。
3、免票范圍:廣東遊客憑有效身份證件;港、澳、台居民憑有效身份證件;恆大職工出具單位證明及有效身份證件;現役軍人憑本人軍官證或士兵證,革命傷殘軍人憑軍殘證;60歲以上的老年人憑身份證或老年人優待證;畢節市內殘疾人憑殘疾證;盲人、重度殘疾人需要陪護的,允許一名陪護人員免費進入景區;
其他省市殘疾人憑1—4級殘疾證;有監護人陪同的14周歲以下兒童(未能提供證明該兒童年齡依據的,按照身高1.2米以下免票,1.2米—1.4米半票,1.4米以上全票原則處理)。
記者憑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記者證;導游憑導游證;針對全國范圍內市級以上攝影家協會會員、美術家協會會員、書法家協會會員、音樂家協會會員、作家協會會員,市級以上主流媒體、網路媒體新聞記者,憑有效證件實現免門票優惠(須在游覽結束後贈送景區(點)創作采風作品)
4、優惠票范圍:殘疾人憑5—8級殘疾證;本科以下(含本科)在校學生憑本人學生證進行身份識別,皆可購買半價優惠票進入景區。
5、景區停車費:10元/輛。
6、奢香軍營山地公園、彝山花谷景區、米底河景區、杜鵑花王景區、戛木景區等景區免票進入。
E. 朱屺瞻的藝術年表
1892年 壬辰,1歲。5月27日生,乳名增鈞。祖籍江蘇太倉瀏河鎮。祖輩皆業商,樂善舉;1900年 庚子,9歲。入家塾就讀。受塾師影響,開始摹寫蘭竹與山水。塾師賜字屺瞻;1905年 乙巳,14歲。入寶山縣學堂讀書;1908年 戊申,17歲。入郵傳部上海實業學校就讀。依然熱衷繪畫;1912年 壬子,21歲。開始接觸西方繪畫並立志從藝,11月入上海圖畫美術院;1913年 癸丑,22歲。受聘執教於上海圖畫美術院,後兼任函授乙部主任。研究油畫、素描及中國畫;1917年 丁巳,26歲。赴日本留學,進川端美術學校,從藤島武二學畫;1918年 戊午,27歲。油畫《風景》入選首屆蘇州美術畫賽會展覽;1919年 己未,28歲 。瀏河養病,居家研習國畫與油畫,加入「天馬畫會」;1924年 甲子,33歲。江浙軍閥交戰,舉家避亂吳淞,瀏河老家及藏書藏畫全部毀於兵災;1925年 乙丑,34歲。4月,作品參加春季洋畫展覽。8月,作品參加「天馬會美術展覽」。當選為第二屆江蘇美展評委;1926年 丙寅,35歲。父病故,遂號「二瞻老民」。重建家園,修築樂天畫室。當選為江蘇省教育研究會幹事;1927年 丁卯,36歲。居家作家,朋輩雅集,與黃賓虹交往甚密,常在一起鑒賞品評古畫;1928年 戊辰,37歲。10月,與王濟遠、江小鶼、李秋君、張辰伯、潘玉良等創辦「藝苑繪畫研究所」;1929年 己巳,38歲。國畫《春寒》、《墨荷》、《寒林》,油畫《勞苦》、《靜物》入選第一屆全國美展。油畫《春柳》、《盆花》、《勞苦》入選西湖博覽會。多幅作品參加藝苑成立一周年美展。與齊白石訂交。與王濟遠、潘玉良主編的《藝苑畫集》出版;1930年 庚午,39歲 。《朱屺瞻畫集》由藝苑真賞社出版發行;1931年 辛未,40歲。受聘任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教授與校董。主持藝苑繪畫研究所工作,主辦藝苑第二屆畫展;1932年 壬申,41歲。一·二八日軍發起淞滬戰爭,瀏河樂天畫室被毀。戰爭甫歇,冒著嚴寒與肺疾,奔走淞滬各地戰場作油畫寫生。7月,舉辦「朱屺瞻淞滬戰跡油畫展」。任新藝專繪畫研究班導師。在瀏河新鎮建「梅花草堂」;1933年 癸酉,42歲。以多幅作品參加全國藝術家捐助「東北義勇軍作品展覽會義賣」。與楊秀濤、周碧初等組織洋畫實習研究會。舉辦「朱屺瞻繪畫展覽會」。展出油畫、國畫六十餘件。出資營造之「新華藝專繪畫研究所」落成;1934年 甲戌,43歲 。「新華藝專繪畫研究所」正式對外招生,親任研究所主任兼導師,教授國畫及西畫。作品7幅參加「藝風社第一屆展覽會」。出資興辦義學「鄉村小學校」,並出資萬元,與何元奇等創辦鄉村改進社。為新華藝專籌款購書,發起舉辦「現代名畫家展覽會」。應邀去開封出席全國職業教育年會。接連數日在黃河邊作油畫寫生。參加藝風社第二屆畫展;1935年 乙亥,44歲。加入諸聞韻、潘天壽等組織發起的白社畫會;1936年 丙子,45歲 。與徐悲鴻、汪亞塵等發起組織默社畫會,舉辦默社畫展。分別參加藝風社第三回展、白社第四屆畫展、上海力社畫展。開始徵集道友為「梅花草堂」題詩作畫,薈萃一代名家作品,歷時數載編集成冊。與潘天壽、姜丹書等重遊富春江寫生,並邀往瀏河「梅花草堂」雅集數日;1937年 丁丑,46歲。第二次赴日,考察美術教育。國畫《竹石圖》、油畫《菊花》參加第二屆全國美展。為保名畫不流失海外,籌款購藏石濤《萬點惡墨圖卷》、《八大山人書畫冊》等。新華藝專被日軍炸毀,翌年遷往新址復學;1939年 己卯,48歲。為陳抱一、錢鑄九、宋鍾沅、周碧初在滬舉辦五人聯合油畫展,有《靜物》、《雙魚南瓜》等參展;1940年 庚辰,49歲。陸續收集並編輯《忠節扇集》6巨冊及《貳臣扇集》2冊;1941年 辛巳,50歲。撰寫《藝術與修養》一文。與畫友論詩作畫諷喻時世;1942年 壬午,51歲。作《高風亮節圖卷》、《太倉十二古跡圖冊》等。新華藝專被迫解散;1944年 甲申,53歲。積齊白石鐫印六十餘方,作《六十白石印軒圖卷》,自號「六十白石印富翁」,潛心臨摹古畫,作《仿李流芳山水冊》等,對吳鎮、沈周尤為傾心;1945年 乙酉,54歲。抗戰勝利,參加新太倉社。倡辦大學貸金和中學生助學金,嘉惠貧困學子;1946年 丙戌,55歲。上海美術會成立,當選為監事。與齊白石交十年後初次相晤於滬上。於上海淘砂場修築「梅花草堂」;1947年 丁亥,56歲。受聘為上海市美術館籌備處徵集委員。推選為中國畫會候補理事;1949年 己丑,58歲。5月,上海解放。繼續作畫不輟;1950年 庚寅,59歲。當選為上海市第一次文化會代表。加入新中國畫研究會;1952年 壬辰,61歲。遷出淘砂場梅花草堂。大批油畫寄存友人家,後在文化大革命中毀失;1953年 癸巳,62歲。游北京,試作毛筆寫生數十幅。《瀟湘煙雨》入選全國國畫展;1954年 甲午,63歲。加入華東美術家協會。赴黃山寫生;1955年 乙未,64歲。聘為上海文史館館員;1956年 丙申,65歲。聘為上海中國畫院畫師;1957年 丁酉,66歲。與錢瘦鐵遠游川陝,沿途考察寫生,速寫甚多;1958年 戊戌,67歲。赴洞庭東山、青浦澱山湖等地寫生;1959年 己亥,68歲。至上海西郊、上鋼五廠等處寫生。遷居巨鹿路;1960年 庚子,69歲。赴井岡山、浙江四明山等地寫生;1961年 辛丑,70歲。至嘉定、洞庭東山、杭州、廣州等地寫生。《杜鵑花》等3幅作品參加上海花鳥畫展;1962年 壬寅,71歲。在上海美術館舉辦「朱屺瞻國畫展」,展出國畫一百三十多件。10月,個人畫展應邀赴南京江蘇省美術館展出。赴浙江天目山寫生;1963年 癸卯,72歲。個人畫展應邀赴西安展出。赴浙江、鎮江、揚州、南京等地寫生;1964年 甲辰,73歲。與畫院同仁游無錫。參加第四屆全國美展。與王個簃、林風眠、唐雲同赴景德鎮深入生活,繪瓷器掛盆數十件;1965年 乙巳,74歲。游嘉興南湖,作速寫數十幅;1966年 丙午,75歲。歲初,作山水花卉。「文化大革命」開始,被迫停筆。自用齊白石鐫印全部上交;1972年 壬子,81歲。1971年起允許居家。開始悄悄作畫,去中山公園寫生,作花鳥冊頁等。錢君陶為之治印;1973年 癸丑,82歲。潛心臨摹歷代名畫,持續3年,積五十餘件;1976年 丙辰,85歲。作《江村雨霽圖》、《藕花深處圖》及潑彩山水等;1977年 丁巳,86歲。完成《浮想小寫》12頁,評者稱之為哲理畫。應邀為北京飯店和首都機場作畫,二度登上八達嶺;1978年 戊午,87歲。「文化大革命」初期收繳之齊白石刻石印發還,作《梅花草堂圖》紀念。作潑色山水《雨後斜陽》等;1979年 己未,88歲。應邀赴北京為人民大會堂作巨幅《紅梅圖》。聘為文化部中國畫研究組成員。聘為西泠印社社員及特約畫師;1980年 庚申,89歲。《朱屺瞻畫集》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重繪《太湖風光圖卷》,作油畫《風景》與《靜物》等;1981年 辛酉,90歲。「朱屺瞻國畫展」先後在上海、南京、成都、北京舉行,激起巨大反響。談藝錄《癖斯居畫譚》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聘為華東師范大學兼職教授及上海交通大學美術顧問。6月應邀赴北京釣魚台國賓館作巨幅《牡丹圖》、《竹石圖》。10月再次赴北京參加中國畫研究院成立大會。當選為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1982年 壬戌,91歲。朱屺瞻國畫展在廣州舉行。電影《畫家朱屺瞻》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當選為上海書法家常務理事。國畫6幅捐贈中國美術館;作品33幅捐贈上海美術館;作品8幅捐贈太倉縣人民政府。應美國舊金山市政府提議,為該市國際機場作巨幅《葡萄圖》。潑色山水一幅入選法國1982年春季沙龍美展。重新開始油畫創作,有江南水鄉風光等。參與書畫義賣,捐贈中國少年兒童福利基金會;1983年 癸亥,92歲。春日,居家作油畫,為太倉縣重建墨妙亭題匾並贈《水仙》一幅。7月應邀赴美參加舊金山國際機場落成典禮和《葡萄圖》揭幕典禮,歸國後赴雲南寫生。《蘭花竹石圖》、《牡丹圖》為天津市藝術博物館收藏。作書法《論書卷》,並畫《江南三月圖》、《潑色黃山》、《蹲鴟助加餐》、《進士讀書圖》以及花果冊12幅。作油畫《古瓶紅梅》、《武夷九曲》、《海邊》、《枇杷與古造像》等;1984年 甲子,93歲。深圳舉辦「朱屺瞻畫展」。山水花卉作品14件捐贈上海博物館。山水《大地春意濃》獲第六屆全國美展榮譽獎。為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捐贈作品一幅。在從化溫泉,作《漫筆縱橫》花卉巨冊24圖。隨上海市政協畫室訪川團赴四川寫生觀光;1985年 乙丑,94歲。應邀去釣魚台國賓館作畫。應邀為人民大會堂作《松石梅》等2幅。為賑濟非洲災民捐畫2幅。上海大學聘為兼職教授。同年聘為文物之友理事。上海市紅十字會授予「榮譽會員」稱號。香港展覽中心舉辦個人畫展;1986年 丙寅,95歲。應邀赴美國紐約、休斯敦等地講學。《朱屺瞻國畫展》在上海、北京舉行。被評為1986年度上海文化新聞人物。《朱屺瞻年譜》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向中國少年兒童福利基金會捐款捐畫。瑞典電視台與巴西電視台分別為之拍攝錄像。作《佛手梅花圖》捐助維修威尼斯和修復長城。作巨幅《墨竹圖卷》;1987年 丁卯,96歲。在深圳舉辦95歲個人畫展。作二丈四尺《墨梅》、《墨蘭》及《菊花》巨卷。油畫《太平洋》參加「中國油畫展」;1988年 戊辰,97歲。為修復長城捐贈《清供圖》一幅義拍。作《山村秋色圖》捐助上海中小學幼兒教師基金。應邀赴新加坡國家博物院舉辦個人畫展。聘為上海美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國際水墨畫展《葡萄圖》獲獎。重繪梅蘭竹菊二丈四尺巨卷中的《墨菊圖卷》;1989年 己巳,98歲。居家創作,籌備百歲畫展。聘為上海美術館藝術顧問;1990年 庚午,99歲。3月,「朱屺瞻百歲畫展」在上海美術館隆重開幕。4月、10月,朱屺瞻百歲畫展分別在香港、太倉隆重展出。上海三聯書店出版《世紀丹青-藝術大師朱屺瞻傳》。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朱屺瞻百歲畫集》。香港中華書局出版《當代中國畫名家朱屺瞻》大型畫集。聘為吳昌碩研究會名譽會長、太倉縣博物館顧問。繪花卉蔬果小品10幅,由宜興紫砂壺名家高手特製十套藝術紫砂壺傳世。為90上海藝術節贈國畫一幅。為第十一屆亞運會捐贈書法一件。為上海檔案館建館30周年題詞一幅。為穎州西湖碑林作書法一件;1991年 辛未,100歲。獲首屆上海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山水《松本無聲圖》上海美術作品展獲榮譽獎。為抗洪救災捐贈《花卉》一幅。太倉縣瀏河鎮重建梅花草堂落成。向太倉明德小學捐贈獎學金兩萬元;1992年 壬申,101歲。居家創作,去植物園、龍華寺、秋霞圃寫生。聘為第十一屆亞運會書畫展藝術委員會榮譽顧問。聘為西泠印社顧問。應邀為宋慶齡陵園作《柏翠圖》一幅。作大山水冊24幅等;1993年 癸酉,102歲。居家創作。為第十一屆亞運會捐贈四尺對開山水一幅。合作八尺國畫一幅。《葫蘆圖》一幅捐贈江蘇省美術館;1994年 甲戌,103歲。居家創作。1月,香港藝術館舉辦「瞻緣堂藏朱屺瞻書畫展」,並出版《瞻緣堂藏朱屺瞻書畫選》大型畫集2冊。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政府開始籌建朱屺瞻藝術館,4月30日簽約,9月1日破土動工。全國人大辦公廳收藏《枇杷圖》一幅。聘為南京大學東方書畫研究中心兼職教授;1995年 乙亥,104歲。2月,英國大英博物館舉辦「當代中國畫—朱屺瞻的藝術」展覽。《春江連海》有限印刷105幅出版發行。《梅花草堂集冊》有限印刷105冊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5月5日,朱屺瞻藝術館落成。「朱屺瞻百又五歲畫展」隆重舉行。《春風又綠江南岸》獲第八屆全國美展上海展榮譽獎。5月24日,在朱屺瞻藝術館梅花草堂作《墨竹圖》一幅,留贈藝術館。7月,美國舊金山亞洲美術博物館舉辦「朱屺瞻畫展」。同月,因輕度腦血栓入華東醫院治療;1996年 丙子,105歲。春日,在病榻作小幅墨筆速寫,並作《枇杷》等小幅國畫。4月20日晨8時45分,因肺部感染,急性左心衰竭,在華東醫院逝世,享年105歲。4月29日,上海各界冒雨至龍華殯儀館為朱屺瞻先生送行。5月5日,朱屺瞻藝術館舉辦朱屺瞻藝術館藏畫展。7月29日,屺老骨灰安葬青浦園華僑公墓。上海美術界代表及屺老生前親朋好友參加安葬儀式;
F. 關於花的詩句的書法作品楷書
1. 關於花的詩句的書
關於花的詩句的書 1. 關於花的詩句
1、嘆花
唐代:杜牧
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譯文
自己尋訪春色去的太晚,以至於春盡花謝,不必埋怨花開得太早。自然界的風雨變遷使得鮮花凋謝,春天已然過去,綠葉繁茂,果實累累,已經快到收獲的季節了。
2、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
唐代: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譯文
在遙遠的故鄉,曾聽過子規鳥凄惻的鳴啼;如今在異鄉宣城,又看到盛開的杜鵑花。子規鳴叫悲囀,使人愁腸寸斷。暮春三月,這鳥鳴花開的時節,遊子正思念他的故鄉三巴。
3、花下醉
唐代:李商隱
尋芳不覺醉流霞,倚樹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
譯文
尋得芳菲不覺被美酒陶醉,倚著花樹酣眠紅日已西斜。且等到客散酒醒深夜以後,又舉著紅燭獨自欣賞殘花。
4、減字木蘭花·春怨
宋代:朱淑真
獨行獨坐,獨唱獨酬還獨卧。佇立傷神,無奈輕寒著摸人。
此情誰見,淚洗殘妝無一半。愁病相仍,剔盡寒燈夢不成。
譯文
無論行走還是靜坐,無論獨自吟詠還是互相唱和,乃至卧倒床榻,我都獨自一人;久久的站著凝望讓我倍加傷神,更無奈這春寒招惹我的愁緒。
這份愁情有誰曾見到,讓我眼淚滾滾,把自己原先的粉妝沖洗得一絲不留;愁病交加,把燈芯挑了又挑,終究難以入眠。
5、喜遷鶯·花不盡
宋代:晏殊
花不盡,柳無窮。應與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處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應老。勸君看取利名場。今古夢茫茫。
譯文
花落花又開,柳葉綠又衰,花開盛衰無窮盡,與我此時情相近。離別美酒情誼深,畫船起航全成空。離別不必太傷情,人生何處不相逢。
自今以後少知音,瑤琴朱弦不再吟。天若與我同悲凄,蒼天也會霜染鬢。勸君此去多保重,名利場上風浪急,宦海茫茫沉與浮,古今看來夢一回。
2. 描寫花的詩句
1.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庄》) 2.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11.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2.吾家洗硯池頭樹, 個個花開淡墨痕. (王冕《墨梅》) 13.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杜甫《絕句》) 14.採得百花成蜜後, 為誰辛苦為誰甜 (羅隱《蜂》) 15.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16. 解落三秋葉, 能開二月花. (唐)李嶠(qiáo) 17.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18.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牧《山行》) 19.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菊花》) 20.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21.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高鼎《畫》) 22.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23.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絕句》) 24.桃花一簇開無主, 可愛深紅愛淺紅.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25.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韓翃《《寒 食》》) 26.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劉禹錫《烏衣巷》) 27.一去二三里, 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邵雍《一去二三里》) 28.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29.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李商隱:〈無題〉) 30.槲葉落山路, 枳花明驛牆。
(溫庭筠《商山早行》) 31.莫道不消魂, 簾卷西風, 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 32.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劉禹錫《烏衣巷》) 33.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34. 寧可枝頭抱香死, 何曾吹落百花中。
(鄭思肖《寒菊》) 35.惟見林花落, 鶯啼送客聞。 (李白《別房太尉墓》) 36.一朵忽先變, 百花皆後香。
(陳亮《梅花》) 37.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8.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浣溪沙》) 39.芳樹無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鳥空啼。 (李華《春行即興》) 40.晴時風日雨時干, 草滿花堤水滿溪。
(楊萬里《桑茶坑道中》)。
3. 關於花的古詩有哪些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宋之問《有所思》)
南陌青樓十二重,春風桃李為誰容(賀之章《望人家桃李花》)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王維《輞川別業》)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映淺紅(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短短桃花臨水岸,輕輕柳絮點人衣(杜甫《十二月一日》)
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絕句漫性》)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賈至《春思二首》)
城邊流水桃花過,簾外春風杜若香(劉禹錫《寄朗州溫右史曹長》)
蕙蘭有恨枝猶綠,桃李無言花自紅(歐陽修《舞春風》)
一番桃李花開盡,唯有青青草色齊(曾鞏《城南》)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白居易《南湖早春》)
莫怪杏園憔悴去,滿城多少插花人(杜牧《杏園》)
知有杏園無路入,馬前惆悵滿枝紅(溫庭筠《經李徵君故居》)
無風楊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滿地花(范成大《碧瓦》)
有情芍葯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秦觀《春日》)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賞牡丹》)
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劉禹錫《思黯南墅賞牡丹》
4. 關於花的詩句全詩
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唐·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5. 關於花的詩句有哪些
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繚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長風萬里送秋雁,
對此可以酣高樓。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山明水凈夜來霜,
數樹深紅出淺黃。
劉禹錫《秋詞二首》
秋陰不散霜飛晚,
留得枯荷聽雨聲。
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樹樹皆秋色,
山山唯落暉。
王績《野望》
落霞與孤騖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秋風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
曹丕《燕歌行》
菡萏香銷翠葉殘,
西風愁起綠波間。
李璟《浣溪沙》
蕭蕭遠樹流林外,
一半秋山帶夕陽。
寇準《書河上亭壁》
秋景有時飛獨鳥,
夕陽無事起寒煙。
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秋容老盡芙蓉院,
草上霜花勻似翦。
宋·秦觀《木蘭花》
二月湖水清,
家家春鳥鳴;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寒雪梅中盡,
春風柳上歸。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東風隨春歸,
發我枝上花。
李白《落日憶山中》
咸陽二三月,
宮柳黃金枝。
李白《古風》
春草如有情,
山中尚含綠。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芳樹無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鳥空啼。
李華《春行即興》
6. 描寫花的古詩(全詩)
一、梅花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
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二、大林寺桃花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譯文
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里來
三、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作者】杜甫 【朝代】唐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譯文
黃四娘家周圍的小路旁開滿了鮮花,千朵萬朵鮮花把枝條都壓得低垂了。蝴蝶在花叢中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在花間不斷歡唱。
四、鷓鴣天·桂花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譯文
淡黃色的桂花,並不鮮艷,但體態輕盈。於幽靜之處,不惹人注意,只留給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紅碧顏色。桂花色淡香濃,應屬最好的。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遲開的菊花感到害羞。桂花是秋天裡百花之首,天經地義。可憾屈原對桂花不太了解,太沒有情意了。不然,他在《離騷》中贊美那麼多花,為什麼沒有提到桂花呢?
五、紫薇花
【作者】杜牧 【朝代】唐
曉迎秋露一枝新,不佔園中最上春。
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艷陽人。
譯文
傍晚的秋露洗凈了花枝,爛漫的花朵占盡了天時。春風桃李繁華早就不再,艷陽伴我從暮春到秋日。
7. 有關於花的詩句都有哪些
有關於花的詩詞:
1.《重陽夕上賦白菊》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2.《菊花》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3.《菊花》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4.《詠菊》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有關於花的詩句: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3.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唐宋之問《靈隱寺》
4.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唐王維《鳥鳴澗》
5.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夕。——《長歌行》
6.更無柳絮因風起,唯有葵花向日傾。——司馬光《客中初夏》
7.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8.四月南風大發黃,棗花未落蔭桐長。——李頎《送陳章甫》
供參考。
8. 關於花的古詩
春攜連宵雨,桃花次第開。
花落香碧草,人至疑瑤台。 夾岸三四里,盡是劉郎栽。
劉郎倚桃樹,佳人帶笑來。 佳人本姓師,相攜連理枝。
貌比桃花艷,態似柳拂絲。 見郎倚桃樹,嬌嗔吐言辭。
「奴無桃花好?奴無桃花姿? 見奴何不笑,相攜何遲遲?」 郎言花窈窕,人無桃花嬌。 佳人聞言怒,折花向郎拋。
「花若比人好,與花度良宵!」 郎顏羞慚色,相扶攜手搖。 玉手忽抽去,佳人不言語。
桃花最夭斜,發在水急處。 且伸削蔥手,且跨凌波步。
不知蒼苔滑,一霎水中赴。 桃花水中漂,佳人水中舞。
劉郎懼且驚,拾與桃枝迎。 佳人共桃花,隨水俱飄零。
郎恨無水性,忙發呼救聲。 此地本偏僻,村人不能聽。
郎急返村頭,遇人苦哀求。 同至桃花處,唯見碧水流。
桃花離桃樹,桃花水上浮。 佳人何處去,伴與桃花休。
郎淚桃花落,哀哀不能收。 本以桃花傲,今以桃花仇。
從此不栽桃,不復結鸞儔。 徒留愛與恨,相伴水悠悠。
貫休 【上馮使君五首】 扣舷得新詩,茶煮桃花水。々數片帆,去去殊未已。
聶夷中 【雜曲歌辭·起夜半】 念遠心如燒,不覺中夜起。桃花帶露泛,立在月明裡。
*** 【雜曲歌辭·胡渭州】 楊柳千尋色,桃花一苑芳。風吹入簾里,惟有惹衣香。
王維 【菩提寺禁口號又示裴迪】 安得舍羅網,拂衣辭世喧。悠然策藜杖,歸向桃花源。
錢起 【梨花】 艷靜如籠月,香寒未逐風。桃花徒照地,終被笑妖紅。
錢起 【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石井】 片霞照仙井,泉底桃花紅。那知幽石下,不與武陵通。
顧況 【聽山鷓鴣】 誰家無春酒,何處無春鳥。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曉。
劉禹錫 【題壽安甘棠館二首】 門前洛陽道,門里桃花路。塵土與煙霞,其間十餘步。
張籍 【和韋開州盛山十二首·桃塢】 春塢桃花發,多將野客游。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頭。
李賀 【馬詩二十三首】 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
元稹 【桃花】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張祜 【胡渭州】 楊柳千尋色,桃花一苑芳。風吹入簾里,唯有惹衣香。
李群玉 【龍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素腕撩金索,輕紅約翠紗。不如欄下水,終日見桃花。
聶夷中 【起夜來】 念遠心如燒,不覺中夜起。桃花帶露泛,立在月明裡。
韓偓 【野釣】 細雨桃花水,輕鷗逆浪飛。風頭阻歸棹,坐睡倚蓑衣。
徐鉉 【題雷公井】 掩靄愚公谷,蕭寥羽客家。俗人知處所,應為有桃花。
*** 【白衣女子木葉上詩】 桃花洞口開,香蕊落莓苔。佳景雖堪玩,蕭郎殊未來。
張元一 【詠靜樂縣主】 馬帶桃花錦,裙銜綠草羅。定知幃帽底,儀容似大哥。
李建勛 【句】 桃花流水須長信,不學劉郎去又來。(見《南唐近事》) 顧況 【句】 崦合桃花水,窗鳴柳谷泉。
(題柳谷泉,見《應天府志》) 張元一 【又嘲】 裹頭極草草,掠鬢不菶菶。未見桃花麵皮,漫作杏子眼孔。
王維 【田園樂七首(一作輞川六言,第六首一作皇甫曾詩)】 采菱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元稹 【櫻桃花】 櫻桃花,一枝兩枝千萬朵。花磚曾立摘花人,窣破羅裙紅似火。
顧況 【雜曲歌辭·桃花曲】 魏帝宮人舞鳳樓,隋家天子泛龍舟。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覺桃花逐水流。
*** 【雜曲歌辭·涼州歌第一】 漢家宮里柳如絲,上苑桃花連碧池。聖壽已傳千歲酒,天文更賞百僚詩。
劉禹錫 【雜曲歌辭·憶江南】 春過也,共惜艷陽年。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樽前,惟待見青天。
蘇頲 【雜曲歌辭·桃花行】 桃花灼灼有光輝,無數成蹊點更飛。為見芳林含笑待,遂同溫樹不言歸。
張志和 【雜歌謠辭·漁父歌】 西塞山邊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春江細雨不須歸。
沉魚落雁鳥驚喧,閉月羞花花愁顫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紅一處開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暗 香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核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數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疏 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囡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二十則古詩詞,關於花的、草的、魚的、鳥的。一麗影繽紛迎暖日 紅妝窈窕綻芳叢勸君惜取三春色 莫負東風萬點紅二過眼斑斕花弄影 彤彤開似錦霞迎子規啼卻心頭血 片片紅雲動客情三獨立西風寧自黃 孤標能傲九秋霜非凡志醞非凡品 自在花開自在香四國色天香,幻化虛澄,飾綴錦川。
看黃英紫蕊,飛揚神采;青煙翠霧,點染斑斕。麗影娉婷,英姿窈窕,宛似瓊瑤宛似仙。
銷魂處,令百芳失色,艷卻人寰。東風不負朱顏。
怎笑我,多情亦枉然。惜三春萬莖,齊來筆底;一時百種,難上毫端。
漫雅尋花,超凡覽勝,豪氣徒生吟嘯間。何須嘆,且香游宇外,艷蓋雲天。
五不愛繁華傲雪中 花光但媚素襟紅孤芳可剪隆冬色 敢對寒風一挺胸六。
G. 國畫學習方法,詳細的,能不能給出一些圖呢謝了。
上海儒鴻書院國學培訓班老師的意見:無論學習哪一種,素描、色彩都是基礎,國畫練的是筆法,素描練的是繪畫基本功,國畫雖然講究的是意境,但是造型能力的要求也是很高的。素描是屬於對形體感受的一種很好的訓練形式,對於把握對象的體量及其明暗關系的分析都有相當大的幫助。素描的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簡單的幾何形體到簡單靜物,逐步開始畫一些石膏頭像,然後到真人頭像(頭像、半身像、全身像)練習素描對國畫起的作用:1:空間關系,也就是繪畫中常說的「近實遠虛」「近大遠小」2: 造型能力,在創作或者寫生當中能夠很好的把握型的能力。色彩的訓練也必不可少。可以從開始訓練小的色稿(16開就行)訓練小色稿能夠更好的提高一個人在繪畫當中的色彩整體把握能力。然後逐步的簡單的靜物到多個靜物。到人像寫生~~練習色彩對國畫起的作用:1:純度在國畫中做到「近純遠灰」補充一點還有就是明度上的關系。也就是黑白關系一定要拉開~~速寫更是必不可少的,它能過鍛煉你迅速而准確的觀察力,運用簡練的線條,扼要地描畫出對象的神態、形體、動作等。它是培養作畫者敏銳的觀察力和迅速把握對象特徵的概括力的重要繪畫手段,也是記錄生活,積累創作素材的重要手段。素描 色彩 速寫3著之間有著不可分的練習。以我多年學習繪畫的經驗,在學習一段時間的色彩之後會多素描上也會有很大的提高。速寫也是,畫的多了,素描也就進步了。書法學過了,你學國畫的話,會比較得心應手,因為你大概的空白關系,章法,和對毛筆的使用方法都會比叫順手,學得自然要比直接學國畫來的快,效果好. 只是國畫當中多了一些自己的東西,入「意蘊」「氣息貫通」「誇張」「寫意」之類的畫的多了這些都是在以後繪畫國畫當中逐漸慢慢領悟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