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茉莉花管樂

茉莉花管樂

發布時間: 2023-06-04 01:54:53

1. 女子十二樂坊《茉莉花》中的樂器有哪些(按照出場次序排列)

求樓主採納我的回答

-------------------這是所有人和樂器對號入座!! 你參考一下吧

使用的主要有:古箏內,揚琴容,琵琶,二胡,竹笛,簫,葫蘆絲,獨弦琴等中國傳統民族樂器。

• 詹麗君:演奏二胡
• 仲寶:演奏琵琶
• 張爽:演奏琵琶
• 楊松梅:演奏揚琴

• 孫媛:演奏管樂
• 孫婷:演奏二胡
• 殷焱:演奏二胡
• 蔣瑾:演奏二胡

• 馬菁菁:演奏揚琴
• 周健楠:演奏古箏
• 廖彬曲:演奏管樂
• 雷瀅:演奏二胡兼獨弦琴
• 張琨:演奏琵琶

2. 竹笛曲子越多越好,少的也行,謝謝!

中國竹笛名曲大全·曲庫索引

《上海音樂學院社會藝術考級竹笛曲集》 鮑敖法編著

1級:世上只有媽媽好 秧歌舞 學習雷鋒叔叔 八段錦 鳳陽花鼓 我愛北京天安門 蜜蜂做工 美麗的祖國多可愛 依拉拉 老六板 蘇武牧羊 賣報歌 金蛇狂舞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龍虎鬥

2級:旱天雷 月月紅 在北京的金山上 彩雲追月 一枝梅 馬燈調 探親家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中六板 採茶撲蝶 二月里來 北風吹 紫竹調 道情

3級:西藏舞曲 黃水謠 南泥灣 唱支山歌給黨聽 步步高 農作舞曲 茉莉花 我的祖國 敖包相會 蝶戀花 一枝梅 獅子舞曲

4級:山歌 春耕曲 我是一個兵 小放牛 歡樂歌 翠湖春曉 萬年歡 秋夜 快樂的農村

5級:姑蘇行 紅領巾列車奔向北京 布穀鳥來了 塔塔爾族舞曲 趕路 和平鴿 懷古 慶豐收

6級:喜報 揚鞭催馬運糧忙 蔭中鳥 梅花三弄 陝北好 四小天鵝舞 駱駝隊 曼蘇爾之夜 單簧管波爾卡 賣菜 下鄉

7級:晨曲 喜相逢 雲南山歌 中花六板 春到拉薩 麥收時節 水鄉新歌 聖克魯斯萬歲 妝台秋思 茉莉花(劉管樂) 朝元歌

8級:行街 牧民新歌 掛紅燈(周成龍) 棗園春色 五梆子 劍舞 村笛 西班牙鬥牛舞 塞上鐵騎 西湖春曉 雲雀

9級:帕米爾的春天 小八路勇闖封鎖線 牧笛 春到湘江 草原巡邏兵 鄂爾多斯的春天 早晨 霍拉舞曲

10級:鷓鴣飛(陸春齡) 鷓鴣飛(趙松庭) 幽蘭逢春 秦川抒懷 萬年紅 三五七 山村迎親人 節日的歌舞 我的駿馬 迎春曲 婺江歡歌 江河水 D大調協奏曲(第一樂章)

《笛子教學曲精選》 曲廣義、樹蓬編著

獨奏曲:*三五七 二凡 *幽蘭逢春 *鷓鴣飛(趙松庭) 水鄉船歌 *小放牛 *歡樂歌 *中花六板 *鷓鴣飛(陸春齡)
今昔 秋湖月夜 *姑蘇行 腳踏水車唱山歌 *下鄉 *春到拉薩 歡樂的節日 歡樂的蘆笙節 草海音詩 奪豐收、喜開鐮 *春到湘江 南詞 冷月 雙聲恨 南韻 阿里山,你可聽到我的笛聲 聽泉 漁夫曲 劃船調 聲音 *聖克魯斯萬歲 高原上的節日 *雲雀 *曼蘇爾之夜 流浪者之歌 *D大調長笛協奏曲(第一樂章) *單簧管奏鳴曲

重奏曲:雙合鳳 頂嘴 野營路上 采蓮 歡慶 化蝶 小賦格之四(主題選自民歌《江河流浪》) 收獲之歌
小賦格之八(主題選自民歌《殺牛祭祖山歌》) 江南好

《中國竹笛》俞遜發編著

漁夫曲 琅玡神韻 *秋湖月夜 匯流 獨白心潮 各旦幾嘛 麗達之歌 牧羊人 那達木1998 太極無窮 五供養 喜訊傳來樂開懷 心中的歌 形影 揚基歌 音韻 櫻花夢 永恆的愛情 雨中蓮 玉芙蓉(一) 玉芙蓉(二) 雲雀 珠簾寨

《笛子吹奏法》胡潔續編著

唱支山歌給黨聽 洪湖水,浪打浪 京劇《智取威虎山》片斷 洗衣歌 巡邏在邊防線上 錦城春曉 故鄉行

《笛子曲集》余占友、王興奎編著

百鳥音 洋琴調 淮北梆子 花鼓 凡字調 小開門 傍妝台 報妝台 歡樂曲 石油工人之歌 蘆柴花 喜悅的淚花 彩燈歡舞 霍拉舞曲 波爾卡 鬧花堂

《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竹笛考級曲集》王鐵錘、詹永明、張維良主編

1級:瀏陽河 我有一頭小毛驢 *我愛北京天安門洪湖水,浪打浪 紅星歌 採茶燈 青年參軍 龍的傳人 火車開了 小紅帽 快樂的小樂隊 孟姜女哭長城 鄂倫春小唱 摘棉花

2級:搖籃曲 七色光 歌聲與微笑 青春舞曲 掀起你的蓋頭來 小草 牧羊姑娘 茉莉花

3級:關山月 *紫竹調 化蝶 蘇武牧羊 *彩雲追月 滿江紅 花好月圓 西湖之光

4級:*賣菜 *揚鞭催馬運糧忙 對花 放風箏 掛紅燈(馮子存) *歡樂歌 *茉莉花(劉管樂) 草原春天 黃河邊的故事 京調 *我是一個兵

5級:*趕路 *姑蘇行 *梅花三弄 *蔭中鳥 慶豐收 *打靶歸來 *麥收時節 山村新歌 *水鄉船歌 *陝北好 *腳踏水車唱山歌 *西湖春曉 我們的祖國是花園 玉芙蓉

6級:*小放牛 *五梆子 *棗園春色 *阿里山,你可聽到我的笛聲 月夜思親人 歡樂的節日 思念 *中花六板 *朝元歌 靜水瓶 海青曲 黃鶴歸來 江漢平原好風光 春綠江南岸 夏爾巴舞曲 杜鵑花

7級:*牧民新歌 *塔塔爾族舞曲 *秦川抒懷 *春到湘江 *牧笛 故鄉的回憶 草原巡邏兵 豐收花兒漫高原 *雲南山歌 牛歌 *山歌 麥收 *布穀鳥來了 月夜情歌 草原運肥 柳搖金 婚禮曲 上字開門 一架風 *我心中的歌兒獻給解放軍 申江曲

8級:*幽蘭逢春 *喜相逢 *沂河歡歌 嚮往 *山村小景 歌唱偉大的解放軍 *收割 *山村迎親人 天山鐵騎 *行街 *妝台秋思 小鳥爭鳴 長城抒懷 高原風光

9級:帕米爾的春天(劉富榮) *三五七 *秋湖月夜 *太湖春 塞上鐵騎 柯爾克孜的心聲
牡丹花開 深秋敘 油田的早晨 *霍拉舞曲

10級:鷓鴣飛(陸春齡) 走西口 *帕米爾的春天(李大同) *南韻 *聽泉 *琅玡神韻 劉胡蘭之歌 *鷓鴣飛(趙松庭) 綠洲

《中國竹笛名曲薈萃》閻黎雯編

獨奏曲:*喜相逢 放風箏 農民翻身 鬧花燈 *五梆子 黃鶯亮翅 掛紅燈(馮子存) *萬年紅 對花 春暖花開 *和平鴿 *蔭中鳥 *賣菜 *茉莉花(劉管樂) 翼南小開門 憶歌 新風贊 巧相逢 畫扇面 *鷓鴣飛(陸春齡) *歡樂歌 *小放牛 *中花六板 *行街 三六 *梅花三弄 今昔 *喜報 江南春 *鷓鴣飛(趙松庭) *三五七 *二凡 *早晨 *婺江風光 *幽蘭逢春 採茶忙 *故鄉的回憶 *江漢平原好風光 *黃鶴歸來 江河情 春滿茶山 沸騰的工地 農村新貌 鎖南芝 大楊周 一江風 三還頭 混江龍 越調鶯兒 亂彈娃娃 油田的早晨 黃河邊的故事 *慶豐收 *趕路 想念 *太湖春 *南韻 *麥收時節 歡慶 家鄉的春天 草原牧笛 *揚鞭催馬運糧忙 飛馳的列車 *山歌 快樂的郵遞員 賞月 春遊 大青山下 *鄂爾多斯的春天 *走西口 歡樂的農家 *嚮往 *沂河歡歌 運動場上 *紅領巾列車奔向北京 *奪豐收喜開鐮 步步高(曲廣義) 喜新婚 送糧 上游曲 *下鄉 春綠江南岸 *姑蘇行 *腳踏水車唱山歌 古松抒懷 醉卧山林 格冬代 淮海歡歌 *牧笛 麥收 *草原巡邏兵 *牧民新歌 *山村迎親人 *春到湘江 節日 兒童舞曲 春之歌 趕著大車唱豐收 延水情 *深秋敘 喜看塞北換新天 運糧忙 *塔塔爾族舞曲 *我是一個兵 *打靶歸來 *布穀鳥來了 賽馬會上 歡樂的節日 家鄉山歌美 *水鄉船歌 採桑曲 *婺江歡歌 *西湖春曉 斷橋會 波湖漁歌 礦工歌 *南詞 * 冷月 *陝北好 *棗園春色 鄉歌 翱翔 *秦川抒懷 趕牲靈 *歡樂的蘆笙節 *春到拉薩 *帕米爾的春天(劉富榮) 雪海運肥 天山鐵騎 *帕米爾的春天(李大同) 玉樹草原之春 *塞上鐵騎 江南吟 凡字調 巢湖泛舟 山鄉春早 山茶賦 山寨贊歌 *朝元歌 喜慶曲 上下聯 田歌 詠荷 *小八路勇闖封鎖線 幸福山歌唱不完 春風遍江南 絮花落 *京調 *雲南山歌 *收割 *秋湖月夜 *百鳥引 延河水 *科爾克孜的心聲 *掛紅燈(周成龍) 趕馬 海島風情 重奏曲:*頂嘴 *雙合鳳 師徒倆 *野營路上 牧場歡歌 春忙 采蓮 婆媳倆 歡慶 *喜訊傳來樂開懷

《中國竹笛考級曲集》
俞遜發、許國屏、周大成編著

1級:*世上只有媽媽好
春天來了
歌唱二小放牛郎
康定情歌
內蒙小調 *鳳陽花鼓 *老六板
歡樂頌

2級:思鄉曲 *我的祖國
八月桂花遍地開
十大姐
只要媽媽露笑臉 *彩雲追月
拉駱駝
牧羊曲

3級:*黃水謠 *蘇武牧羊
洗衣歌
太湖美
蘭花開 *在北京的金山上
黃鶴的故事 *中六板
沂蒙山小調 *採茶撲蝶 *一枝梅
紅梅贊
高山青
翻身農奴把家還 *南泥灣 *西藏舞曲

4級:小河淌水
瑪依拉 *茉莉花
綉金匾 *山歌 *小放牛 *小推車 *京調 *我是一個兵

5級:*關山月
贊歌
信天游
藍花花 *歡樂歌 *姑蘇行 *妝台秋思 *水鄉船歌
快樂的小笛手 *喜相逢 *和平鴿
揚基·杜德爾 *塔塔爾族舞曲 *牧民新歌

6級:紡棉花
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阿細跳月
三十里鋪 *紅領巾列車奔向北京 *五梆子 *陝北好 *揚鞭催馬運糧忙 *曼蘇爾之夜 *喜報 *中花六板 *早晨 *梅花三弄 *掛紅燈(周成龍)

7級:*腳踏水車唱山歌 *百鳥引 *沂河歡歌 *故鄉的回憶 *南韻 *鷓鴣飛(陸春齡) *鷓鴣飛(趙松庭) *鄂爾多斯的春天 *收割 *三五七
雷鋒

8級:*秦川抒懷 *春到湘江 *雲雀
沙場 *帕米爾的春天(李大同) * 聽泉
單簧管奏鳴曲 *走西口 *草海音詩 *

9級:山村迎親人 *琅玡神韻 *幽蘭逢春 *秋湖月夜 *匯流

10級:牡丹亭
赤日
梆笛協奏曲
竹跡

10級後:第四交響曲

《名家教竹笛》

王次恆編著

關山月 *紫竹調 *歡樂歌 *小放牛 *姑蘇行
桑園春 *塔塔爾族舞曲 *揚鞭催馬運糧忙 *喜相逢 *五梆子 *牧民新歌 *幽蘭逢春 *瀏陽河 *鳳陽花鼓
送別
梳妝台
姑蘇風光
崖畔上開花 *採茶撲蝶 *金蛇狂舞 *放風箏 *青春舞曲 *黃水謠 *小河淌水 *瑪依拉
雨夜花 *西藏舞曲 *搖籃曲
草原之夜
四季歌
秋收
花鼓子
趕牲靈
六月茉莉 *賣報歌
紅色娘子軍(片斷)
火車
月下海棠
寒江殘雪
小霓裳 *腳踏水車唱山歌
故土情 *西湖春曉 *賣菜 *蔭中鳥 *棗園春色 *牧笛 *秦川抒懷 *霍拉舞曲 *三五七 *帕米爾的春天(李大同) *早晨 *鷓鴣飛(趙松庭)
塞外隨想 *下鄉 *採茶忙 *水鄉船歌 *沂河歡歌 *巢湖泛舟 *婺江歡歌
帕米爾隨想

《笛子自修教程》
陸金山編著

革命將士出征歌 *蘇武牧羊 *關山月 *道情
無錫景
出水蓮 *小河淌水 *十大姐 *綉荷包 *四季歌
牧羊山歌
蕉石鳴琴 *黃水謠
繁榮昌盛的祖國 *北風吹 *翻身農奴把歌唱 *唱支山歌給黨聽
孟姜女
橫山裡下來些游擊隊
誰不說俺家鄉好 *高山青
高原之歌
小步舞曲
巴音義和都古楞 *綉金匾
百家春
平湖秋月
菩提樹(片斷) *康定情歌
草原情歌
快樂的啰嗦
到敵人後方去
偉大的北京
鋤頭越掄心越甜 *聖克魯斯萬歲
運動員進行曲(片斷)
花傘舞曲
扎斯勒
戰斗進行曲
在一起
學習雷鋒好榜樣
大跳歌
交城山
茉莉花(河北南皮民歌)
剪窗花
揀棉花 *沂蒙山小調
五三點 *紫竹調
快六板 *懷古
雨打芭蕉
滿工對唱
採茶歌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二重奏)
劃船曲 *四小天鵝舞
苦去甜來全靠黨 *五梆子 *山村迎親人 *喜看塞北換新天 *蔭中鳥
油田的早晨 *運糧忙 *鷓鴣飛(陸春齡)

《上海音樂學院社會藝術考級笛子考級曲集》
張煜編

1級:*內蒙民歌 *康定情歌
小放牛(河北民歌) *老六板 *鳳陽花鼓 *道情

2級:*龍虎鬥 *南泥灣
花香鼓舞 *無錫景 *唱支山歌給黨聽 *中六板

3級:*紫竹調
游園 *旱天雷 *西藏舞曲 *中州古曲(懷古)
江南小景

4級:*山歌 *趕路 *我是一個兵
喜慶的日子 *小放牛

5級:*姑蘇行 *塔塔爾族舞曲 *賣菜 *歡樂歌 *紅領巾列車奔向北京

6級:*喜報 *喜相逢 *水鄉船歌 *蔭中鳥 *陝北好

7級:*水鄉新歌 *下鄉 *春到拉薩 *揚鞭催馬運糧忙 *劍舞

8級:*行街 *五梆子 *牧民新歌 *腳踏水車唱山歌 *棗園春色 *鄂爾多斯的春天

9級:*早晨 *鷓鴣飛(陸春齡) *春到湘江 *牧笛 *小八路勇闖封鎖線 *萬年紅

10級:*三五七 *幽蘭逢春 *掛紅燈(馮子存) *帕米爾的春天(李大同) *秦川抒懷 *山村迎新人

《笛子練習曲選》
曲祥、曲廣義編著

八月桂花遍地開(二重奏)
牧童(二重奏)
你吹笛我打鼓(二重奏)
喜兒獨舞(三重奏)
放哨歌(二重奏)
草原小姐妹(二重奏)
喜兒與楊白勞(二重奏)
紡織姑娘(二重奏)
小鳥(三重奏)
懷念
青海「花兒」 泛音練習 *四小天鵝舞(二重奏)
游擊隊歌(二重奏)
起舞的玩具
郵遞馬車(二重奏) *江南小景 *晨曲
唱山歌
奮勇向前(三重奏)
小扁擔
操練(二重奏)
快樂舞曲
村笛
快活調
美麗的心靈(三重奏)
趕豬調
乘勝追擊(三重奏)
迎春曲
趕山會
圓舞曲
鬧燈
上山坡
即興曲
滑雪(二重奏)
兒童樂園
節日的歌舞
明快的節奏 *我的駿馬

《中國笛子教程》
戴樹紅編著

*小白菜
黃鶯吟
赤葉河 *孟姜女
四季游春 *八段錦
簫 *紫竹調 *月月紅 *老六板 *龍虎鬥
漁船
台灣島,祖國的寶島 *嘎達梅林 *八月桂花遍地開
過雪山草地 *黃水謠
滄浪歌
瑤芳引 *道情 *蘇武牧羊 *關山月
滿江紅
花六板 *歡樂歌
雲慶 *梅花三弄
熏風曲 *懷古 *姑蘇行 *妝台秋思 *喜相逢 *放風箏 *翼南小開門 *茉莉花 *賣菜 *小放牛 *趕路 *慶豐收 *塔塔爾族舞曲 *山歌
晚歸 *腳踏水車唱豐收 *打靶歸來 *波湖漁歌 *江漢平原好風光 *春到拉薩 *駱駝隊 *水鄉船歌 *沂河歡歌 *運動場上 *紅領巾列車奔向北京
兒童舞曲 *麥收時節 *布穀鳥來了 *下鄉 *小八路勇闖封鎖線 *歡樂的節日 *牧民新歌 *揚鞭催馬運糧忙 *陝北好 *棗園春色
歌兒獻給解放軍 *水鄉新歌 *牧笛 *帕米爾的春天 *草原巡邏兵 *收割 *春到湘江 *五梆子 *行街 *朝元歌 *鷓鴣飛(陸春齡) *劍舞 *早晨 *三五七
雨雪

《中國音樂學院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全國通用教材》(第二套)
張維良 張健執行主編

1級:*嘎達梅林 *綉金匾 *小河淌水 *蘇武牧羊 *茉莉花
月牙五更

2級:*關山月 *道情 *滿江紅 *紫竹調
句句雙 *彩雲追月

3級:*朝元歌 *春到拉薩 *塔塔爾族舞曲 *茉莉花(劉管樂) *喜相逢 *趕路

4級:*姑蘇行 *小放牛 *梅花三弄 *五梆子 *賣菜 *黃鶯亮翅

5級:*歡樂歌 *鳳凰樓 *腳踏水車唱山歌 *陝北好 *揚鞭催馬運糧忙 *蔭中鳥

6級:*中花六板 *鷓鴣飛(陸春齡) *牧民新歌 *牧笛 *紅領巾列車奔向北京 *萬年紅

7級:*早晨 *秋湖月夜 *南詞 *山村小景 *棗園春色 *春到湘江

8級:*幽蘭逢春 *南韻 *三五七 *深秋敘 *大青山下 *山村迎親人

9級:*鷓鴣飛(趙松庭) *花泣
綠洲
八板 *鄂爾多斯的春天 *小八路勇闖封鎖線

10級:*行雲流水
春潮 *鄉歌 *喜看豐收景 *走西口

《笛子演奏技巧十講》
趙松庭編著

八板 *八段錦 *四季歌
五更調 *句句雙 *龍虎鬥
小開門 *紫竹調
二月里來 *嘎達梅林 *滿江紅
西宮詞 *康定情歌 *黃水謠
粉蝶兒 *姑蘇行 *歡樂歌 *京劇流水板 *牧笛 *黃鶯亮翅 *五梆子 *頂嘴 *蔭中鳥 *採茶撲蝶 *霍拉舞曲
無窮動(片斷) *鷓鴣飛
苗嶺的早晨 *妝台秋思
菰(片斷) *關山月
火車向著韶山跑 *早晨 *二凡
婺江風光 *幽蘭逢春 *採茶忙 *三五七

《跟我學·笛子練習曲集》
楊明編著

四季歌(日本) *青春舞曲
牧場上的家
新年好
劃小船 *賣報歌 *紅河谷
小小牽牛花 *嘎達梅林
有個洋娃娃 *我愛北京天安門
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紅梅花兒
喀秋莎
鈴兒響叮當 *步步高
喜洋洋 *綉金匾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紫竹調 *歌唱二小放牛郎
跳吧跳吧(二重奏)
小小少年
幸福拍手歌 *友誼地久天長 *蘇武牧羊
小夜曲
重歸蘇蓮托
三套車
多瑙河之波 *送我一枝玫瑰
月光變奏曲
小天鵝舞曲
土耳其進行曲
小奏鳴曲 a小調協奏曲
孤獨的牧羊人
溜冰圓舞曲
報春花
六月
愉快的行列
小步舞曲(莫扎特)
蘇格蘭的藍鈴花
小奏鳴曲 *聖克魯斯萬歲
野蜂飛舞
農民舞曲 *單簧管波爾卡
藍色多瑙河 *無窮動(節選)
查爾達斯
威尼斯狂歡節 *流浪者之歌 *D大調協奏曲(第一樂章)

《20世紀笛子名曲·笛子與鋼琴16首》(一)
張維良編著

*幽蘭逢春 *揚鞭催馬運糧忙 *牧民新歌 *喜看豐收景 *山村迎親人 *小八路勇闖封鎖線 *牧笛 *綠洲 *春潮 *深秋敘 *行雲流水 *花泣 *春風遍江南 *鄉歌 *大青山下 *走西口

《蔣國基笛曲選》(增訂版)蔣國基編著

喜悅
金秋
憶江南
雁盪秋色
南湖春
菱湖秋歌
楊梅紅了
水鄉情 *水鄉船歌
吟哦調——為雙人笛而作
村笛
老六板
游擊隊歌
世世代代銘記毛主席的恩情
羽球飛舞傳友誼(二重奏)
西子湖畔採茶忙 *採桑曲
柳浪聞鶯
阿拉伯的夏天
劍——為低音笛而作
大漠——為彎管笛而作
雷鋒塔遐想
雙峰插雲
京劇流水板
玉笛情思
大中國
纖夫的愛
青藏高原
在泉邊
在森林裡這樣對我歌唱
摩洛哥舞曲
起來,索馬里(二重奏)

《笛子基礎教程》
吳華、彥平編著

小看戲
茶山花燈
火山
開動機器幹得歡 *小放牛
拔根蘆柴花
河曲山歌
樂山梵音
趕車姑娘
岷江歡歌
雷鋒主題變奏曲
娛樂昇平
胡笳十八拍(一) *朝元歌
楊翠喜
巴西,我的巴西
花鼓調
金孔雀
綠色的情結
慧光 *妝台秋思
么妹趕場
運糧忙
小拜年
草原漫步
采蓮曲
看秧歌
鼓麗別塔
懷遠
鬲溪梅令
杏花天影 *梅花三弄 *琅玡神韻
禪意 *歡樂歌 *江河水
雙星恨
百鳥朝鳳
故園敘事曲
紅葉情思
鐵錘叮當爐火紅
飛奔吧,我的小汽車
春風楊柳
下江南
粵秀
小百靈
趕場之春
藏邊風情
櫻花物語
敏捷的貢薩
美國鄉村印象
幾內亞之聲

《笛子高級練習曲選》
曲祥、曲廣義、樹蓬編著

漫步
走進快活嶺
織網姑娘
藍天圓舞曲
遨遊
邊疆剪影
看秧歌
跳月
思鄉
飛翔的白鴿
心潮
話別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單簧管波爾卡 *西班牙鬥牛舞 *霍拉舞曲 *野蜂飛舞 *流浪者之歌 *D大調長笛協奏曲(第一樂章)
單簧管奏鳴曲(第四樂章)
別離
歌曲三首
涉江采芙蓉

二重奏:快樂的校園
清晨,我們踏上小道
山上的歌
對台戲
化蝶 *小賦格之四——主題選自民歌《紅河波浪》 C大調鋼琴三重奏(第一樂章) 25首復調前奏曲第4首

三重奏:瑪依拉
江南好 *小賦格之八——主題選自民歌《殺牛祭祖山歌》
梭羅河
在泉邊
美麗的村莊
歌調
進行曲

四重奏:荷花
主題與倒影

注1:本部分以個人竹笛音樂專輯為主,合輯曲目暫不收錄

注2:個人專輯中僅收錄竹笛曲目,洞簫及其他管樂曲目暫不收錄

注3:原則上只收錄竹笛獨奏曲組成的專輯,流行音樂歌曲改編的專輯暫不收錄。

《花泣》
張維良

花泣
太湖春
萬年紅
熏風曲 *小放牛 *二凡
鳳凰樓 *腳踏水車慶豐收 *賣菜
柳搖金 *早晨 *妝台秋思

《秋江夜泊》
張維良

*太湖春 *南韻 *三五七

《龍笛鳳簫箏雅韻》
張維良

*花泣 *南韻
行雲流水
鳳凰樓 *鷓鴣飛(趙松庭) *妝台秋思
清夜吟
月落平湖
虎跑聽泉 *梅花三弄

茶雨》
張維良

月落西子湖
茶雨
聽茶
戲茶
古剎幽境
月下飄香
閑看柳浪
聽雨

《驚破梅心》
羅守誠

*秋夜 *姑蘇行 *朝元歌
鷓鴣飛 *懷古 *山歌 *小放牛 *妝台秋思 *霓裳曲
流波曲(新笛)

《望月》
羅守誠

曲笛:*懷古
塞上曲
玉芙蓉
出水蓮

新笛:漢宮秋月
飛鄲
平湖秋月 *流波曲
平沙落雁

《揚鞭催馬運糧忙》
魏顯忠

*揚鞭催馬運糧忙
苗嶺的早晨 *霍拉舞曲 *梅花三弄 *關山月
草原牧笛
求雨
飛奔的列車 *麥收時節
快樂的郵遞員
吹起銀笛拉起琴
美麗的山村姑娘 *喜相逢 *姑蘇行
西藏民歌
家鄉好

《發燒神笛》
譚炎健

在那東山上
牧羊姑娘
美麗草原我的家
青藏高原
天堂
映山紅
草原之夜
森吉德瑪
閃亮的日子
月亮代表我的心
敖包相會
遠飛的大雁
荷花頌
我愛祖國的大草原

《釵頭鳳幻想曲》
王次恆

釵頭鳳幻想曲 *棗園春色 *霓裳曲
天山笛聲 *幽蘭逢春 *塞外隨想

《亂紅》
陳悅

亂紅
愛爾蘭晨風

《牧民新歌》
簡廣易

*牧民新歌
快樂的競賽
鄉歌
波爾卡舞曲 *黃鶯亮翅 *山村小景
故鄉的歌
流浪者之歌 *五梆子
家鄉贊 *揚鞭催馬運糧忙 *小放牛
喜看豐收景

《蔣國基的笛簫世界》

水鄉船歌
雨打芭蕉(低音笛)
綠水行舟 *大漠(彎管笛) *西子湖畔採茶忙 *吟哦調 *鷓鴣飛 *村笛 *姑蘇行(巨笛)
陽關三疊(雁飛篪)
阿拉伯的夏天(柳笛)

3. 求周彥宏-又見茉莉花(管弦樂版)mp3音樂百度雲資源

又見茉莉花(管弦樂版)mp3鏈接:https://pan..com/s/1qytmy0t_vafUxlY6LOnQ2w

提取碼:QDVZ

4. 單簧管演奏茉莉花特點

單簧管演奏茉莉花特點如下:
1、委婉流暢、柔和與優美的江南風格。
2、樂曲音調具有濃郁的山東地方色彩,高亢嘹亮、悲壯激越。
3、其旋律在徽調式和宮調式間遊走,變化多端。
單簧管,又稱為黑管或克拉管,在台灣又稱為豎笛,有管弦樂隊中的「演說家」和木管樂器中的戲劇女高音之稱。高音區嘹亮明朗,中音區富於表情,音色純凈,清澈優美,低音區低沉,渾厚而豐滿,是木管樂曲家族中應用最廣泛的樂器之一。

5. 鮑元愷的管弦樂組曲炎黃風情中有一首茉莉花該作品的演奏形式為什麼這首茉莉花

既然是炎黃風情,那麼茉莉花當然可以代表中國的民樂風格,如果用管弦樂來演奏,會讓人覺得氣勢恢宏又柔情萬種。

6. 《茉莉花》 歌曲簡介

一朵茉莉花 ——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茉莉花》研究綜述 株洲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程方 大江南北有不少《茉莉花》,流傳很廣,並且有很多人都知道在普契尼的歌劇《圖蘭多特》中用了《茉莉花》曲調,但到底用的是哪首《茉莉花》呢?是江蘇的《茉莉花》( ) ? 還是乾隆年間英國人Hittner在中國記錄的《茉莉花》( ) ?很多人並不是十分清楚,大多隻是聽說感到驕傲而已,畢竟能夠看到整幕歌劇《圖蘭多特》的人不多,而且研究《茉莉花》(在以後的下文中簡稱為《茉》)的人也不多。八十年代以來,在各期刊和專著上對《茉》的研究主要涉及的是:《茉》的「源流」「傳播」「不同地區民歌《茉》的比較」及「《茉》在其他傳統音樂體裁中的比較研究」等方面,現綜述如下: 一.《茉莉花》溯源 主要的文章有:錢仁康的《樂歌考源(十六)》(1985/5《中小學音樂教育》雜志)、《流傳到海外的第一首中國民歌——「茉莉花」》(《錢仁康音樂文選(上)》)、易人的《芳香四溢的茉莉花》(《藝苑》1982/1)及馮光鈺的專著《中國同宗民歌》(1998年第1版,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錢仁康在《樂歌考源(十六)》和《流傳到海外的第一首中國民歌——「茉莉花」》中對《茉》的源流進行了詳細考證(但兩篇文章在時間上出現了矛盾):我國最早刊載《茉》歌詞的出版物是清乾隆年間(1736—1795)玩花主人選輯,錢德蒼增輯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記載了《西廂記》的劇詞,沒記曲譜;中國最早刊載《茉》曲譜的是道光十七年(1838)(在《樂歌考源》上又說是1837年)貯香主人編輯出版的《小慧集》,卷十二載有簫卿主人用工尺譜記錄的《鮮花調》曲譜;《茉》曲譜最早的記譜見於1804年(在《樂歌考源》上又說是1806年)在英國倫敦出版的、英國地理學家、旅行家、英第一任駐華大使秘書(乾隆1792—1794年間)巴羅(John Barron)寫的《中國旅行》(Travels in China)的第十章,書中說《茉》譜是希特納(Mr Hittner)記錄的,錢先生從原書中的羅馬字拼音歌詞來推測,Hittner可能是從廣州記錄這首民歌的。對於Hittner記譜的「樸素」的《茉》的曲調到底是哪個地方的民歌,他確切是在何地記錄的,沒有文章再進一步考證。 易人在她的《芳香四溢的茉莉花》一文中對《茉》的考源是根據1980年《音樂論叢》第三輯錢仁康發表的《「媽媽娘你好糊塗」和「茉莉花」在外國》一文來寫的。易人指出:《茉》最早名稱叫《雙疊翠》,以後才稱為《鮮花調(或《茉》)》,她同時考證了茉莉花這一植物的傳入,是一千多年前由阿拉伯和印度傳入我國,最早見於福建、廣東,三百多年前傳到蘇州、杭州、揚州一帶。 馮光鈺在《中國同宗民歌》中提到《茉》的溯源,但不如錢仁康細致。對於貯香主人編輯的《小慧集》到底在哪年出版,兩人的文章記載很不統一,馮光鈺記載的是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錢仁康記載的是道光十七年,對於「公元」的確切年份錢先生自身就有矛盾(前面已提到)。另外馮光鈺根據《茉》唱詞與曲調的雙疊翠形式,試圖通過明代散曲家劉效祖的刻本《詞臠》中出現的《雙疊翠》唱詞來考證《茉》與《雙疊翠》的曲調是否有傳承關系,他提出了問題,但結論卻不得而知。 二.《茉莉花》的歌詞 對於《茉》歌詞內容的介紹,江明忄享 在他的專著《漢族民歌概論》(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第1版)中介紹得較為仔細,他認為《茉》的歌詞大部分是唱《張生戲鶯鶯》的原詞;但有的地方不唱張生的故事,只唱「好一朵茉莉花」的第一段詞及由此變成同類的二三段詞,如蘇北的《茉》;有的地方唱其他花名的詞,內容與此相近;有的地方唱《武鮮花》,敘述武松殺嫂的故事,但不多。 錢仁康在《流傳到海外的第一首中國民歌——「茉莉花」》一文中提到,在我國最早刊載《茉》歌詞的出版物《綴白裘》中,記載《茉》的歌詞是《西廂記》的劇詞,也就是說,唱的是張生戲鶯鶯的故事。 何仿在他的《紮根中華大地,香飄四海五洲——記江蘇民歌「茉莉花」的搜集》(《江蘇音樂》1992/4)一文中提到他在江蘇六合、儀征一帶跟當地一位民間藝人學唱《茉》時,當地藝人唱的內容包括茉莉花、金銀花、玫瑰花等其他花的唱詞,何仿後來把這些唱詞改成統一唱茉莉花的詞,即現在我們所聽到的江蘇《茉》的唱詞。 三.《茉莉花》的傳播 1.《茉》在中國的傳播,主要的文章有何仿的《紮根中華大地,香飄四海五洲——記江蘇民歌「茉莉花」的搜集》,他以歌詞改編者的身份,講述了他在江蘇六合、儀征一帶如何跟當地一位民間藝人學唱《茉》、如何把當時唱金銀花、玫瑰花等其他花的唱詞統一該成唱茉莉花的詞、並將新詞中的「奴」改為「我」的過程,還對新改的歌詞進行了演唱提示,他最後講述了改變歌詞後的《茉》是如何在1957年、1959年、1981年及九十年代在海內外傳唱開來的過程。 其他有關《茉》是如何在大江南北逐漸流傳開來、最早是哪個地區唱《茉》的研究文章沒有。但錢仁康在他的《學堂樂歌是怎樣舊曲翻新的》(《錢仁康音樂文選〈上〉》)一文中,提到學堂樂歌舊曲翻新的手法之一是「顛鸞倒鳳法」,他分析沈心工的學堂樂歌《蝶與燕》、《剪辮》是採用的「顛鸞倒鳳」手法,就是運用Hittner記錄的《茉》的曲調來進行舊曲翻新的。這對《茉》的傳播應有所幫助。 2.《茉》在國外的流傳主要是前面所提到的錢仁康的兩篇文章,他考證了《茉》在海外的流傳情況:由於「Barrow的《中國旅行》影響很大,1864年德國人卡爾?恩格爾(1818—1882)所著的《最古老的國家的音樂》,1870年丹麥人安德列。彼得?貝爾格林(1801—1880)所編《民間歌曲和旋律》第10集,1883年出版的波希米亞裔德國人奧古斯特?威廉?安布羅斯(1816—1876)所著的《音樂史》、1901年英國人布隆和莫法特合編的《各國特性歌曲和舞曲》,都採用或引用了《茉莉花》」,「1911年,英國作曲家格蘭維爾?班托克(1868—1946)出版《各國民歌一百首》,他《茉莉花》寫成了一首三部式卡農形式的鋼琴伴奏」,「在美國年,1922年夫羅倫斯?赫德孫?博茨福德編的《各國歌曲集》都收進了《茉莉花》」,「日本學校歌曲《茉莉花》(上田壽四郎作詞),也是根據這個曲調填詞的」,「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1858—1924)還把這個曲調用於歌劇《圖蘭多特》中」。 四.《茉莉花》在傳統音樂各類體裁中的比較研究 傳統音樂的各類體裁主要包括民間歌曲、民間歌舞、說唱音樂、戲曲音樂、民間音樂這五種,關於《茉莉花》在傳統音樂各類體裁中的比較研究。主要的文章有:錢國楨的《民歌「茉莉花」在傳統音樂各類體裁中的 比較研究》(1994/4《音樂學習與研究》)、易人的《芳香四溢的茉莉花》和馮光鈺的《中國同宗民歌》。 1. 錢國楨的《民歌「茉莉花」在傳統音樂各類體裁中的比較研究》: (1)《茉》在歌舞體裁中的比較研究:a、以河北南皮的《茉》為例,敘述了其作為歌舞體裁的舞蹈表演形式,分析了作為舞蹈歌曲的《茉》在節奏、節拍、旋律、調式、結構、前奏、間奏等方面的特點;b、以冀中蓮花落和東北的二人轉《茉》為例,分析了《茉》在北方東北色彩區作為歌舞體裁的樂觀雀躍的特點。 (2)在近代聯曲體說唱音樂中,吸收了《茉》(或《鮮花調》)作曲牌:a、北京單弦牌子曲中的《鮮花調》由於說唱音樂化的要求,突出了快聲快語、閃板奪字的節奏特徵;b、廣西文場中的《鮮花調》則充滿了文雅氣息,更接近於江蘇《茉》,保持了南方民歌的色彩特點。 (3)在近現代聯曲體的地方劇種中,也吸收了《茉》(或《鮮花調》)作為自己的唱腔:a、五十年代流行於津京地區的曲藝劇《新事新辦》中劇中人張鳳蘭唱的一段《鮮花調》,曲調簡潔明快、節奏疏密有致,腔詞結合得當;b、廣西彩調劇的調類唱腔中,《雪花飄》是《茉》的變體,整個唱腔簡潔洗練,既保留了民歌《茉》的典型音調,又有地方特色音調的新鮮感。 (4)在民族器樂曲中,不管是合奏或獨奏,都把《茉》納入了自己的表現范圍中。a、山西鼓吹樂八大套第三套《推轆軸》套中的第七支樂曲,為推向全套樂曲高潮,把優美抒情的《茉》變成快速火熱的樂曲;b、梆笛演奏家劉管樂把《茉》改編成有四次變奏的笛子曲,樂曲由慢到快,有優美到火熱,在高潮中結束。 (5)《茉》還被改編成無伴奏合唱和民族管弦樂合奏等體裁形式,錢國楨沒有再列舉。 2.易人的《芳香四溢的茉莉花》主要論述的是《茉》在民族器樂曲中的運用。她以山西晉中的《茉》樂曲為例,說明《茉》在作為獨立的曲牌加以演奏時,吸收了山西民歌中常出現的偏音「4」「7」,構成清樂徵調式,具有鮮明的地方風味;同時晉中的《茉》樂曲還被吸收到整套樂曲中作為套曲的一個組成部分,如《茉》被安排在山西八大套的第三套中,運用添字加花的手法,顯示了器樂不同於聲樂的表現性能。同時,她還列舉了一些以《茉》為主題改編的器樂獨奏、合奏曲,說明《茉》的被吸收使樂曲的表現力更豐富多彩。 3.馮光鈺在他的《中國同宗民歌》中主要以湖北小曲《鮮花調》為例說明《茉》被說唱曲種吸收,衍變成基本曲牌唱腔情況:從唱詞、旋律走向、落音、樂句的發展來看,湖北小曲《鮮花調》曲調顯然脫胎於民歌《茉》,但又按曲藝音樂的特點,把唱詞加以「說唱化」和「地方化」,使唱腔適應地方曲藝表現的需要。 五.各地民歌《茉莉花》在音樂形態上的比較研究 主要的文章有易人的《芳香四溢的茉莉花》、江明忄享 的《漢族民歌概論》、周青青的《中國民歌》、馮光鈺的《中國同宗民歌》,另外錢國楨在他的《民歌「茉莉花」在傳統音樂各類體裁中的比較研究》中也論述。他們認為江蘇蘇北的《茉》是時調「鮮花調」的母體,都是以蘇北的《茉》為最基本的形態,與其他地區的《茉》進行比較研究的。 1. 首先我們來看他們對蘇北《茉》的分析: (1)易人認為:蘇北的《茉》和《鮮花調》相比,無論從旋律、節奏、音域、拖腔等方面都顯得更委婉、秀麗、動聽。 (2)江明忄享 認為:蘇北《茉》的旋律以曲折的級進為主,小跳進很少,有典型的南方色彩特點,歌詞一般只有開始幾段,不唱《西廂記》故事,較早為人們所採集、介紹。 (3)周青青認為:在詞曲的配置上,江蘇的《茉》多為一拍一字或半拍一字,很密集,在演唱速度上比河北、東北的《茉》略快,但在整體的風格氣質上,更具抒情氣質。 (4)馮光鈺認為:蘇北的《茉》用的是五聲音階,旋律婉轉流暢,節奏穩重而富於變化,音樂充滿了詩情畫意,生動刻畫了古代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有感染力。如用吳語演唱,則更顯深邃細膩、新穎親切。 (5)錢國楨認為:蘇北的《茉》最具江南小調特點,五聲徵調式、旋律級進、四平均、二對一、切分節奏型的交替等,使歌曲流暢而又有江南語言的節奏特點,而短促的第三句和搶先切入的第四句表達了人們對茉莉花急切的愛戀之情。 2.接下來我們看他們對各地《茉》的比較: (1)易人在她的文章中,先比較了河南商城、甘肅涇川、江西南部、山西祁太的《茉》,認為雖然四首曲調存在許多相同的樂匯,旋律線條的起伏比較相近,都是徵調式,但由於a、四首樂曲第一句的落音不盡相同;b、甘肅涇川、江西南部、山西祁太的《茉》都出現了「4」「7」偏音;c、各地有不同習慣的襯詞;d、被收在贛南採茶戲和祁太花鼓中,與舞蹈動作進行了結合,使得四首曲調的形態和音樂形象的刻畫變異比較大,給人的感覺也不相同。 接下來她又比較了遼寧長海、河北南皮、山東長山的《茉》,認為它們的風格都比較粗獷,都出現了和各地方言密切聯系的襯詞。河北南皮的《茉》由於出現6#5和2#1的小二度,有一種新鮮的色彩感。而黑龍江的《茉》由於演唱者郭頌的處理,即在結尾時把高音加以延長,注入富有東北地方風味的襯詞「哎呀哎呀哎哎呀」而顯得別具風味。 另外她還比較了河北深澤縣正調(當地把結束在徵音上的《茉》習慣稱為正調)和反調(把結束在商音上的《茉》習慣稱為反調)兩首不同調式的《茉》,雖然它們的第一樂句中的兩個樂句都進行了重復,但音樂的進行和落音都不相同,而第二 樂句兩者的樂匯和音區位置不一樣,「反調」在句尾加進了「哎喲哎喲」的襯詞,使樂句延伸為五小節半,從而增添了歌曲了表現力,之後「反調」第三樂句又進行緊縮,連續三個十六分音符的字多腔少,使得「甩腔」也比較短小,最後落在商音上。 (2)江明忄享 先後分析了河北南皮的《茉》和山東日照的《述羅》。他認為河北南皮的《茉》是一首河北的典型曲調,旋法起伏較大,跳進較南方多,旋法起伏度較大,跳進教南方多,因字調而引起的字前裝飾(綽注及上下三連音)多而有北方色彩,各句的加腔是由於歌舞表演的需要;段後較長的拖腔,旋律材料來自呂劇「四平腔」的常用拖腔。江明忄享 認為山東日照的《述羅》(魯南五大調「四盼」之四)用了「鮮花調」來抒唱四到六月間盼郎歸來的思念之情,旋律跳進較少,曲折細膩,第三第四樂句連接較緊,使唱詞也合成一個較長的句式。 (3)周青青採用對比譜來綜合比較蘇北、河北南皮和黑龍江的《茉》。與江蘇的《茉》相比,南皮的《茉》旋律起伏大些,色彩明亮些,曲調更具敘述性質。但從北方民歌的角度看,南皮的《茉》因速度緩慢,大調五聲音階的級進進行、曲調中五次出現的小二度音程而顯得相當柔媚和細膩。東北的《茉》在旋律上與河北的《茉》關系比江蘇的《茉》更接近,但曲調比南皮的《茉》平直、朴實、跳進多、幅度大,因而顯得稜角也大些,沒那麼細致;最後拖腔的旋律骨幹音與南皮《茉》的拖腔完全一致,但風格不同,有東北人豪邁、直爽、快人快語的性格特點。 (4)馮光鈺前後分析了河北南皮、山西臨汾、寧夏固原縣回族和黑龍江的《茉》。他認為南皮的《茉》是帶變音的六聲音階,音域比蘇北《茉》寬廣,旋律起伏較大,明亮、具北方小調的特點;由於唱詞為張生與鶯鶯的故事,音樂的敘事性與抒情性有機結合,曲調既有說唱風味有動聽,節奏既從容舒展又輕盈跳動,加之民歌演唱者的出色表現,使民歌的意境得到了有力的渲染。 山西臨汾的《茉》是一首七聲音階的民歌,旋律中特別強調偏音「4」「7」,調性色彩比較自然,使旋律更為婉轉優美,是一首情歌色彩濃郁的民歌,民歌手的演唱含蓄深厚,著重於內在感情的表達。 寧夏固原縣的《茉》與蘇北的《茉》相比,唱詞內容及旋律進行產生了許多變異,原位「4」音與徵「#4」音的交替出現,使得「4」音的運用很有特色,引起一定的色彩變化,句末「牧童哥」的襯腔突出了地方特點,但其音樂結構、各樂句的落音與蘇北的《茉》大致相似。 黑龍江的《茉》是由男歌手演唱的民歌,與女歌手的演唱相比,顯得別致而干凈利落,富有層次感,純朴穩重中含有輕巧優美、含蓄中洋溢著熱情。歌曲旋律簡練朴實而詼諧幽默,速度徐緩,抒情中具有熱情開朗的性質,起句的襯詞與結束句的襯腔首尾呼應對答,頗有特色;曲調稜角分明,柔中有剛、起伏自然,把人們熱愛茉莉花的喜悅之情表現得十分真切。 綜上所述,《茉莉花》流傳到各地後產生了許多的變體,多姿多彩,各具一格,為適應各地各階層廣大人民的需要,已主要成為漢族民族音樂各種體裁中的一個共同的音樂主題。再一次肯定回答的是,在普契尼的歌劇《圖蘭多特》用的《茉莉花》曲調,就是乾隆年間英國人Hittner在中國記錄的《茉莉花》( ) 。芬芳四溢的茉莉花帶給我們驕傲,帶給我們許多美好的藝術享受,衷心祝願我們的茉莉花能常開不敗,能越開越美!

7. 《茉莉花》 歌曲簡介

《茉莉花》是前線來歌舞團原唱的歌自曲,由何仿改編自中國民歌《鮮花調》,於1957年首次單曲發行。

《茉莉花》的五聲音階曲調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它的流暢的旋律和包含著周期性反復的勻稱的結構,又能與西方的審美習慣相適應,因此其能夠在西方世界傳播。

該曲屬於小調類民歌,是單樂段的歌曲。它以五聲調式和級進的旋律,表現了委婉流暢、柔和與優美的江南風格,生動刻畫了一個文雅賢淑的少女被芬芳美麗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棄不舍的愛慕和眷戀之情。全曲婉轉精美,感情深厚又含蓄。

(7)茉莉花管樂擴展閱讀:

2008年8月,為了迎接2008北京奧運會,該曲進行了MV的拍攝。雷佳身著金色旗袍參與了MV的拍攝,為了給觀眾不同的視覺享受,MV導演孔嘉歡首次運用了另類表現手法,把中國宗教文化和該曲結合起來。

作為MV鏡頭重要組成部分,導演策劃了雷佳站在幾丈高的大佛的手心裡演唱該曲,雷佳從容的在大佛上拍攝了MV畫面。此外,該曲MV作為向北京奧運會的獻禮,特別剪輯了鳥巢的鏡頭畫面,使整個MV充滿了奧運的氣息 。

8. 我要《茉莉花》不同版本的曲譜

我很喜歡《茉莉花》婉轉優雅的調子。聽過的版本有很多。總的算來曲調有3種。最喜歡的是薩克斯的版本,http://www.lk-hongda.com/images/04.mp3 曲譜地址http://www.123qupu.com/Files/File/2007-5/5/EGEGDGDCEA42G71326.gif
當然最經典是江蘇民歌的版本,地址如下:http://enping.net.cn/admin/upload/music/200712755683297.wma
曲譜(雖然歌名不一樣,調子是一樣的)http://dl.shi.sina.com.cn/upload/31/92/25/1142319225.10360775.jpg
還有茉莉花(河北民歌)簡譜 如下:http://www.cnscore.com/Scores/Numbered/20060928/1159416177.gif

熱點內容
梅花32集 發布:2025-07-18 15:51:13 瀏覽:391
七夕帶上我 發布:2025-07-18 15:36:40 瀏覽:235
娟娟綠植 發布:2025-07-18 15:26:27 瀏覽:532
風會記得一朵花的 發布:2025-07-18 15:21:56 瀏覽:388
鐵藝通花 發布:2025-07-18 15:13:23 瀏覽:273
日本氣質綠植思考 發布:2025-07-18 15:08:11 瀏覽:675
白色情人節ios 發布:2025-07-18 14:53:22 瀏覽:534
桂花的盆栽管理 發布:2025-07-18 14:42:08 瀏覽:981
為什麼叫西府海棠 發布:2025-07-18 14:41:07 瀏覽:47
什麼樹樁可以做盆景 發布:2025-07-18 14:34:51 瀏覽: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