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者康乃馨
A. 關於燭光跳舞的詩句
1.胡騰舞的詩句
《王中丞宅夜觀舞胡騰》唐代:劉言史 石國胡兒人見少,蹲舞尊前急如鳥。
織成蕃帽虛頂尖,細氎胡衫雙袖小。 手中拋下蒲萄盞,西顧忽思鄉路遠。
跳身轉轂寶帶鳴,弄腳繽紛錦靴軟。 四座無言皆瞪目,橫笛琵琶遍頭促。
亂騰新毯雪朱毛,傍拂輕花下紅燭。 酒闌舞罷絲管絕,木槿花西見殘月。
譯文: 石國虎兒子見人少,蹲前跳得像只鳥一樣焦急。機織甜帽上衣,細底胡小無襯上衣袖子。
手中拿著葡萄,古湖西路鄉愁遠去。用一首歌跳到輪轂,讓你的雙腳五顏六色的錦綉靴柔軟。
四隻沉默的眼睛盯著,笛子的琵琶滿是頭。不守規矩的新毛毯白發,旁邊是燭光下的輕盈的花朵。
酒膜舞絲管,芙蓉花西看月底。 (1)舞者康乃馨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胡騰舞是一種從西方傳入中原的男性獨舞。
從北朝到唐朝,廣受歡迎,受到中原貴族的高度贊賞。這首詩生動地描述了胡騰舞的表演,詩中對其舞蹈、服飾、舞蹈演員的臉上,都有了真實的敘述。
從「王忠誠晚上的住處看胡騰」中,可以了解到,石國的胡爾會跳胡騰舞。跳舞的人戴著尖尖的帽子和緊身袖子的毛衣。
在宴會前蹲下來跳舞,像鳥兒一樣跳出來跳舞,腰帶在腰部嘎嘎作響;音樂由法夫和琵琶伴奏。
2.形容「煙雨」的詩句有哪些
形容「煙雨」的詩句有:
1.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___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
2.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____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3.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____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4.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____許渾《咸陽城東樓 / 咸陽城西樓晚眺 / 西門》
5.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____王維《山居秋暝》
6.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____志南《絕句》
7.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____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8.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____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9.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____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10.一寸柔腸情幾許?薄衾孤枕,夢回人靜,徹曉瀟瀟雨。____惠洪《青玉案·絲槐煙柳長亭路》
11.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____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2.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____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
13.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____李商隱《夜雨寄北》
1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____杜甫《春夜喜雨》
1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____杜牧《江南春》
3.飲酒歌舞的詩句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樣人間織. 織為雲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廣裁衫袖長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紋. 異彩奇文相隱映,轉側看花花不定. 昭陽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對直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著,曳土踏泥無惜心. 繚綾織成費功績,莫比尋常繒與帛. 絲細繰多女手疼,扎扎千聲不盈尺. 昭陽殿里歌舞人,若見織時應也惜.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其一】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寶髻,石竹綉羅衣. 每出深宮里,常隨步輦歸.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 薛濤【試新服裁製初成三首】其三 長裾本是上清儀,曾逐群仙把玉芝. 每到宮中歌舞會,折腰齊唱步虛詞 王昌齡 【春宮曲】 昨夜風開露井桃, 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 簾外春寒賜錦袍. 杜甫的《贈花卿》 贈花卿 作者:【杜甫】 年代:【唐】 體裁:【七絕】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 ——唐·杜甫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爧如羿射九日落,嬌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梨國子弟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蕭瑟.玳弦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晏幾道中有兩句: 舞低楊柳樓心月, 歌盡桃花扇底風. 宋代詩人 劉子翠 曾留下過 梁園歌舞足風流, 美酒如刀解斷愁. 憶得承平多樂事, 夜深燈火上樊樓.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飛燕皇後輕身舞.紫宮夫人絕世歌晏幾道舞低楊柳樓心月, 歌盡桃花扇底風. 宋代詩人 劉子翠 梁園歌舞足風流, 美酒如刀解斷愁. 憶得承平多樂事, 夜深燈火上樊樓.曹植〈〈洛神賦〉〉. 翩若驚鴻,宛若游龍. 皎皎兮似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回風之流雪. 珠纓旋轉星宿搖,花蔓抖擻龍蛇動.—白居易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月下獨酌》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晏幾道《鷓鴣天》梁園歌舞足風流, 美酒如刀解斷愁. 憶得承平多樂事, 夜深燈火上樊樓.劉子翠 翩若驚鴻,宛若游龍. 皎皎兮似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回風之流雪. 曹植《洛神賦》珠纓旋轉星宿搖,花蔓抖擻龍蛇動. 白居易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張祜 《正月十五夜燈》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杜甫《贈花卿》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爧如羿射九日落,嬌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梨國子弟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蕭瑟.玳弦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猩猩血彩系頭標,天上齊聲舉畫橈.卻是內人爭意切,六宮紅袖一時招.張祜《上巳樂》八月平時花萼樓,萬方同樂奏千秋.傾城人看長竿出,一伎初成趙解愁.張祜《千秋樂》興慶池南柳未開,太真先把一枝梅.內人已唱春鶯囀,花下傞傞軟舞來.張祜《春鶯囀》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林升《題臨安邸》素肌不污天真,曉來玉立瑤池裡.亭亭翠蓋,盈盈素靨,時妝凈洗.太液波翻,霓裳舞罷,斷魂流水.甚依然、舊日濃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欲喚凌波仙子.泛扁舟、浩波千里.只愁回首,冰簾半掩,明璫亂墜.月影凄迷,露華零落,小闌誰倚.共芳盟,猶有雙棲雪鷺,夜寒驚起. 呂同老 《水龍吟 》我昔元和侍憲皇,曾陪內宴宴昭陽.千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舞時寒食春風天,玉鉤欄下香案前.案前舞者顏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累累佩珊珊.娉婷似不任羅綺,顧聽樂懸行復止.磬蕭箏笛遞相攙,擊擫彈吹聲邐迤.散序六奏未動衣,陽台宿雲慵不飛.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飄然轉旋迴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裾時雲欲生.煙蛾斂略不勝態,風袖低昂如有情.上元點鬟招萼綠,王母揮袂別飛瓊.繁音急節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鏗錚.翔鸞舞了卻收翅,唳鶴曲終長引聲.當時乍見驚心目,凝視諦聽殊未足.一落人間八九年,耳冷不曾聞此曲.湓城但聽山魈語,巴峽唯聞杜鵑哭.移戀錢唐第二年,始有心情問絲竹.玲瓏箜篌謝好箏,陳寵語栗沈平笙.清弦脆管纖纖手,教得霓裳一曲成.虛白亭前湖水畔,前後只應三度按.便除庶子拋卻來,聞道如今各星散.今年五月至蘇州,朝鍾暮角催白頭.貪看案牘常侵夜,不聽笙歌直到秋.秋來無事多閑悶,忽憶霓裳無處問.聞君部內多樂徒,問有霓裳舞者無.答雲七縣十萬戶,無人知有霓裳舞.唯寄長歌與我來,題作霓裳羽衣譜.四幅花箋碧間紅,霓裳實錄在其中.千姿萬狀分明見,恰與昭陽舞者同.眼前彷彿睹形質,昔日今朝想如一.疑從魂夢呼召來,似著丹青圖寫出.我愛霓裳君合知,。
4.描寫康乃馨的詩句
從別處找來的,你看看行不行哈~
絕句
兒在千里讀書忙,每當孤燈倍思鄉。
夢中寄送乃馨去,感望爺娘共福康。
----------------------------------------------------
散文詩
《康乃馨》
雪花在空中曼舞,飄落在聖誕老人的胡須上,聖誕老人笑了:許個願吧,冬姑娘。
冬姑娘伸出冰涼的手:要一枝千年的康乃馨,插在病人的床前,讓生命的燭光閃爍在黑夜——
迎接每一個黎明到來。此時,雪花鋪滿了整個山崖,就像一座燈塔,矗立在黑夜。
------------------------------------------------
詩做的康乃馨
小時候
你牽著我的手
就算風再大 雨
再大
我不怕
長大了
我放開你的手
一個人走 身
在他鄉
心在家
歲月的風霜
染白你的鬢發
卻紅了
我久長的牽掛
站在五月的陽光下
讓我送你
一束詩做的康乃馨
每一片花瓣
都寫上一句
話
女兒永遠愛
你——媽媽
-------------------------------------------
相思是什麼
我看見天空中的明澄,手裡的白雲
我把你綴在星星和夢上
誰走近,春天就圍著他跳舞
誰離去,秋天只在北方空空盪盪
你的碧藍加深了你的永遠
相思是眨著眼睛的
一枝康乃馨
相思是一望無際的大海
平靜,安謐
讓人懶懶洋洋
如綢緞與天空緊緊相偎
一刻都不想放鬆
浪花,小船
何樣的溫柔
真主賜給的熱情加進你的呼吸
相思是什麼?我只是好奇地觀看
不敢去碰
5.求關於芭蕉的詩句
連雨 白居易 風雨暗蕭蕭,雞鳴暮復朝。
碎聲籠苦竹,冷翠落芭蕉。 水鳥投檐宿,泥蛙入戶跳。
仍聞蕃客見,明日欲追朝。 夜雨 白居易 早蛩啼復歇,殘燈滅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 代贈 李商隱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山石 韓愈 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 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度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飢。 夜深靜卧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
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 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
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促為人鞿。
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 逢歸信偶寄 李益 無事將心寄柳條,等閑書字滿芭蕉。
鄉關若有東流信,遣送揚州近驛橋。 雨 杜牧 連雲接塞添迢遞,灑幕侵燈送寂寥。
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 芭蕉 杜牧 芭蕉為雨移,故向窗前種。
憐渠點滴聲,留得歸鄉夢。 夢遠莫歸鄉,覺來一翻動。
戲題草樹 張說 忽驚石榴樹,遠出渡江來。 戲問芭蕉葉,何愁心不開。
微霜拂宮桂,凄吹掃庭槐。 榮盛更如此,慚君獨見哀。
閑居寄諸弟 韋應物 秋草生庭白露時,故園諸弟益相思。 盡日高齋無一事,芭蕉葉上獨題詩。
尋陽七郎中宅即事 岑參 萬事信蒼蒼,機心久無忘。 無端來出守,不是厭為郎。
雨滴芭蕉赤,霜催橘子黃。 逢君開口笑,何處有他鄉。
尋道者所隱不 竇鞏 籬外涓涓澗水流,槿花半點夕陽收。 欲題名字知相訪,又恐芭蕉不奈秋。
初夏睡起 楊萬里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宿洞霄宮 林逋 秋山不可盡,秋思亦無垠。 碧澗流紅葉,青林點白雲。
涼陰一鳥下,落晶亂蟬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聞。
憶秦娥 馮延巳 風淅淅,夜雨連雲黑。 滴滴,窗下芭蕉燈下客。
除非魂夢到鄉國,免被關山隔。 憶憶,一句枕前爭忘得。
楊柳枝 顧夤 秋夜香閨思寂寥。漏迢迢。
鴛幃羅幌麝煙銷。燭光搖。
正憶玉浪遊盪去,無尋處。 更聞簾外雨瀟瀟。
滴芭蕉。 長相思 李煜 雲一緺,玉一梭, 澹澹衫兒薄薄羅。
輕顰雙黛螺。 秋風多,雨相和, 簾外芭蕉三兩窠。
夜長人奈何? 南鄉子 歐陽炯 畫舸停橈,槿花籬外竹橫橋。 水上遊人沙上女,回顧,笑指芭蕉林里住。
添字採桑子 李清照 窗前誰種芭蕉樹? 陰滿中庭; 陰滿中庭, 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情。 傷心枕上三更雨, 點滴霖霪; 點滴霖霪, 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一剪梅 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 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 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是歸家洗客袍? 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水仙子 徐再思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
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孤館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蝶戀花 宋琬 月去疏簾才數尺, 鳥鵲驚飛,一片傷心白。 萬里故人關塞隔, 南樓誰弄梅花笛? 蟋蟀燈前欺病客。
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 牆角芭蕉風瑟瑟, 方伊遮掩窗兒黑。
6.描寫夜空的詩句
1、旅夜書懷
唐代: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譯文:微風吹拂著江岸的細草,那立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在夜裡孤零地停泊著。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隨波涌動,大江滾滾東流。
我難道是因為文章而著名嗎?年老病多也應該休官了。自己到處漂泊像什麼呢?就像天地間的一隻孤零零的沙鷗。
2、秋夕
唐代: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譯文:銀燭的燭光映著冷清的畫屏,手執綾羅小扇撲打螢火蟲。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凝視天河兩旁的牛郎織女星。
3、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宋代:李清照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譯文:水天相接,晨霧蒙蒙籠雲濤。銀河轉動,像無數的船隻在舞動風帆。夢魂彷彿回天庭,聽見天帝在對我說話。他熱情而又有誠意的問我要到哪裡去。
我回報天帝路途還很漫長,現在已是黃昏還未到達。即使我學詩能寫出驚人的句子,又有什麼用呢?長空九萬里,大鵬沖天飛正高。風啊!千萬別停息,將我這一葉輕舟,直送往蓬萊三仙島。
4、觀滄海
兩漢:曹操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譯文:太陽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銀河裡的燦爛群星,也好像是從大海的懷抱里涌現出來的。
5、《田家元日》
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譯文:昨天夜裡北斗星的斗柄轉向東方,今天早晨一年又開始了。我已經四十歲了,雖然沒有官職但仍擔心農事。
靠近在種滿桑樹的田野里耕作的農夫,扛著鋤頭和牧童一起勞作。農家人推測今年的收成,都說這一年是豐收年。
7.求一些描寫舞女的詩
舞女
青苔小巷,朦朧的月光
影子在地上盤成了憂傷
燭光搖晃,點燃熏香
女人的窗口傳出了詩章
吟唱,哀嘆又哀嘆
驀然回首的昨晚
放逐的一隻只紙船
馱滿了虔誠的希望
小心翼翼朝歲月張望
披肩的卷發挽成一束力量
甩開了悲傷
縱然——
紅色的舞鞋亂了彈唱
笑臉一次次摔得好難堪
閉上眼,回憶從前
轉角的路口——
匆急的單車鈴催促、催促著逼近
踮起腳尖,靠牆站立
等待那陣風呼嘯而過
驀然淚滴落,濕了疼痛
原諒曾經——
飛揚的青春讓了道、縮了腳
音樂不知何時響起
交錯迷離的燈光
追逐著舞步,沉溺於裙擺
掌聲縷縷,隨風飄散
一曲終罷——
完美的人兒紙般墜下
終究抖起一片驚慌,抖落一裙芳香
誰料曾經——
踮起腳尖,舞步翩翩
只在那一刻,蓮花般的靈魂
遺忘了彷徨,點燃了願望
一步一步,走出平凡
青苔小巷,朦朧的月光
影子在地上繞成了圓滿
燭光搖晃,點燃熏香
女人的床鋪打起了鼾響
香甜,一聲又一聲
天湖舞女
登峰觀雲海,
東方虹為路。
見嬌鵝閑庭,
踏浪在天湖。
不管海底波瀾,
盡自波心獨舞。
展翅雲間閑游,
追風錯飲仙露。
忽聞開天巨響,
玉女現天圖!
朝霞為裳,歸虹做帶,暖雲裹足,
天湖攬月重舞,
譜曲天鵝湖。
幸得明月溫吻,
自此嬋娟常妒。
嘆紅顏女子命舛,
天上人間無容處。
夢里哭訴,
了恨長江土!
夜半.昏暗的長街
是誰在清影里起舞,
長裙飄灑著露珠,
紅舞鞋把星光劃成一道光弧。
兩點清波點亮了你的雙眸,
有時眼淚訴說的不僅僅是酸楚。
閃亮的紅唇是誘惑,還是深藏的無助。
你揚了揚頭說你的人生就是跳舞。
何不繼續你的舞步?
你分明在躊躇,
是涼風讓你的盤旋停住,
還是暗夜淹沒了你的歸路。
人生啊!
本來就是一支舞。
幾分是喜悅,
幾分是悲傷,
更多的是長夜漫漫的孤獨!
寫於一個幽長又孤獨的夜
浪客
2010.5.30
B. 紅什麼什麼 讓你了解紅色系花卉的種類和特點
一、岩戚玫瑰
康乃馨是另一種常見的紅色系花卉,它們的花朵小巧玲瓏、花瓣層疊,形態優美。康乃馨的品種也很多,如紅色的普通康乃馨、雙層的枝棗塵紅玫瑰康猛禪乃馨等,它們都是很受人們喜愛的花卉。
四、火鶴花
二、康乃馨
三、牡丹
C. 西方現代舞被稱為奠基一代的舞蹈家有哪些
網頁鏈接
西方現代派舞蹈家試圖首先解放人的身體,通過身體的解放,達到人心靈的解放,達到人的創造力的解放,乃至達到人性的解放與自由。
一、現代舞的先聲和自由舞
19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是西方現代舞的肇時時期,主要藝術實踐者是美國的兩位女性舞蹈家:洛伊*富勒、伊莎多拉*鄧肯
洛伊*福勒(Loie fuller,1862-1928)
《蛇之舞》、《裙子》 燈光+服裝(輕盈綢緞)+隨機應變的即興表演
發明:第一個在舞蹈演出中運用劇場漆黑效果的舞蹈家。
發明了最早的舞台燈光透射系統,即使用了鈣和白熾照明燈、魔幻燈、旋轉盤燈、聚光燈和反射燈等燈光系統,在舞台藝術探索的領域,福勒被公開認為是開路先鋒,被人們譽為「光的創作者」
建立了「整體劇場」概念(舞蹈+燈光、色彩、音樂),光、色彩、動作和音樂的和諧一直是她的追求。
她在自傳中告訴我們,她曾立於一面鏡子前面,注視著太陽是怎樣使得她身穿的衣料變成了半透明的,看見金色的反光嬉耍於閃閃發光的絲綢百褶之中,而在這種光線中,發現自己的身體展現在一種朦朧的輪廓里。
她對古典舞的技術和其他任何舞蹈形式一竅不通,她的舞蹈動作大多是臨場發揮且隨心所欲和自然而然。
伊莎多拉*鄧肯(Isadora Dunch,1877-1927)
首先,鄧肯在大自然的現象中如痴如醉。面對多瑙河翻滾的波濤,眼望棕櫚樹樹枝在微風中顫動,她的靈感勃發,不斷激起蓬勃的創作沖動,她會不由自主的擺動手臂,身軀輕盈的向前向上騰跳。
其次她對古希臘藝術的迷戀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鄧肯為了要表現人的情操,從希臘藝術中找到了最好的典範,在相信能夠模仿和復活希臘舞蹈的同時,她還找到了自己的表達方式。
《伊菲革涅亞在奧里斯》
第三,鄧肯對古典名曲的深層內涵、內在節奏和神韻了如指掌。她根據樂曲,將這些心靈悸動化為形體動作,受之於內,行之於外。
穿「圖尼克」(半透明衣服)《無詞歌》《春之歌》《牧歌》《納吉蘇斯》(自戀 水仙花)
第四,她對同時代的受壓迫者富有極大的同情,並對革命運動採取了積極支持的、明朗的態度,表現出一位現代舞蹈家在人生觀和藝術觀上的高度統一。《馬賽曲》一戰中,號召美國青年起來保衛自己的時代的最後文明——從法國傳到是世界的文化,後在街頭、輪船碼頭和甲板上多次表演這個節目,每次標表演都有一些即興的修改,給人以新的啟迪。《馬賽曲》《斯拉夫進行曲》《第六交響曲》等舞蹈作品一起,形成了她悲壯的、英雄的風格。
一直被現代舞蹈家奉為精神領袖,被譽為「現代舞之母」
她閱讀狄更斯、薩克雷、莎士比亞的著作和其他文學作品她最佩服的是盧梭、惠特曼和尼采。與此同時,她廣泛的與哲學家、畫家、音樂家交流、探討,花了大量時間去大英博物館觀賞、研究希臘花瓶上的繪畫和浮雕以及法國盧浮宮的美術作品。她的舞蹈創作來源於大自然、古希臘藝術、音樂名曲和現代社會。
二、早期現代舞
代表:德國的道夫*馮*拉班及他的學生瑪麗*維格曼,美國的露絲*聖*丹尼斯及泰德*肖恩
拉班被稱為「世界現代舞理論之父」。他創立的表現主義現代舞,宣揚感覺第一,把直覺看成認識世界的唯一方法。而維格曼試圖切斷舞蹈與音樂的聯系,號稱要對音樂的獨裁進行反抗而自由自主的舞蹈。因二戰的爆發,現代舞的重心轉到美國,聖*丹尼斯和肖恩是這時期的代表認人物。聖*丹尼斯的貢獻在於東方舞蹈形式的運用,而肖恩為建立美國第一支男子的舞蹈團而作出了巨大貢獻,被稱為「美國現代舞之父」。
魯道夫*馮*拉班(Rudoplf von laban,1897-1957匈牙利)
最大的貢獻在於他對人體動作的科學研究,具體表現再兩個方面,一是發明了迄今為止依然是最有實用價值的「拉班舞譜」,二是創立了「人體動律學」。
「人體動律學」的理論將人體動作剖析成12個方向,而這些方向則來自於20面體,能導致戲劇性的舞蹈以及舞者與空間關系這兩方面的多樣性變化,只要掌握了這種方法,編舞家就可用定量化的語言指揮舞者在時間、空間和力度諸方面進行能動的變化。如拉班提出的「力效(efforts)」就是他的人體動作的內容研究方面創造性的學說。拉班吧「力效」視為一切動作產生的內在沖動,由四種基本要素構成:重力、空間、時間、流暢度。所謂重力(Weight)是指由於地心引力的作用而產生的動作的輕重質感;所謂空間(Space)指的是人體動作的空間軌跡,或直接或曲延;」時間(time)指的是人體動作所佔時值,有快慢之分;流暢度(Fluency)指的是人體動作過程中的勁力,是控制還是放縱。
露絲*聖*丹尼斯(Ruth st Denis,1877-1968美國)
東方舞,宗教,學校
獨舞《眼鏡蛇》
舞蹈是一種生命體驗,是原始而最終的表現和交流手段,是身體的自然節奏動作。
1915年,露絲*聖*丹尼斯和泰德*肖恩在洛杉磯建立了美國舞蹈史上第一所舞蹈學校——丹尼斯肖恩學校,成為美國第一個現代舞團的基地,並創建了丹尼斯肖恩舞蹈團。
泰德*肖恩(Ted Shawn,1891-1972美國)
美國特色
貢獻:1對男子舞蹈發展極為必要的舞蹈技術的建立。2對主題素材的使用,受到土著的、民間的、流行的文化在內的純美國人影響。3倡導音樂為舞蹈而作的觀念。
學校吸引了眾多的學生,其中不乏才華橫溢而後成為歷史推動者的巨人:瑪莎*格萊姆、多麗絲*韓芙麗、查爾斯*韋德曼。
瑪麗*維格曼(Mary Wigman,1886-1973德國)
舞蹈不是再跳故事,而是跳一種情感,是要表現個人體驗的強烈沖動。
她的舞蹈往往都彌漫著「黑暗」、「死亡」的主題氣氛。以「緊張——放鬆」為原理揭示人的情感變化。她的舞蹈常常出現下蹲、蜷伏、匍匐、躺地等低空動作,以下垂的頭部,肩部向下的線條,半舉的雙臂構成她的動作風格。她那充滿奇異、古怪、激烈的氣息的舞蹈,彷彿如雷電撞擊人們的心扉。
維格曼以她的實踐實現了舞蹈家應注意傾聽自我生命的節奏,將其轉化成可視性的身體節奏的目標。
三、古典現代舞
古典現代舞的代表人物有美國的瑪莎*格萊姆、多麗絲*韓芙麗、查爾斯*韋德曼。這時期是現代舞承上啟下最輝煌的時期。格萊姆的名字成為現代舞的代號,她的強調揭示人類內心世界,她創造的以呼吸為中心的技巧又是後人學習現代舞技術的基礎。
瑪莎*格萊姆(Martha Grahqm,1894-1991)
在美國被稱為與畢加索、斯特拉斯基齊名的藝術家。
瑪莎*格萊姆一生創作了180部舞蹈和舞劇,其數量和質量在舞蹈史上均可謂空前。
創造生涯的三階段:
1立足本土。取材於美國的歷史、文化、社會。《拓荒》《原始的奧秘》
2尋根希臘。1946年,就開始借古希臘和希伯來神話來實現她對人類更深邃的心理空間的揭秘,代表作
《走出迷宮》、《心靈的洞穴》《格萊姆田涅斯察》
格萊姆的藝術就是把隱藏在人的內心的真實的丑惡揭露出來。
《格呂泰涅斯特拉》是格萊姆根據希臘神話改編的又一力作,亦是她作品中的第一出大型舞劇作品,被公認為她在自身創作模式和整個現代舞的小節目傳統基礎上的一次量到質的升華。
將舞蹈創作題材與自己的生活哲學高度的統一起來。這部劇的三大特點:1多視點的舞台調度。如在第一幕中安排克氏與埃葵斯托斯、帕里斯與海倫這兩對情人的雙人舞同時進行。2道具的一物多用。如長矛——武器,交叉起來構成一輛烘托凱旋氣氛的馬車,分割舞台空間的柵欄,人祭的祭壇,擱置屍體的支架等。3倒敘手法。由於跟著人物的意識流而流動的,所以顯得非常的自然。
3謳歌永恆。她用了比前兩個階段概括的多、抽象的多的方式,贊美人類精神生活中那些永恆的東西
代表作品有《悲歌》、《光明三部曲》。
格萊姆作為現代舞的一代宗師,在於她為世界舞蹈家提供了一套具有表現力的身體運動技巧,這套技巧是建立在生命最基本的呼吸基礎上。她研究了人在呼氣、吸氣之間身體的變化,通過觀察,提出了「收縮和放鬆」的原理,隨後,她把這一原理運用到活動的過程中,使這種收縮具有一種突發的強度。其特點如下:1呼吸原動力2伴隨呼吸以軀干為軸,向四肢收縮伸展3伴隨呼吸,以脊背為軸,身體進行螺旋式擰轉4伴隨呼吸,順應地心引力,不斷的實現中心的轉換。以呼吸與脊柱訓練,表現力與肌肉收縮和放鬆為基本特徵的「格萊姆舞蹈技術」是當今美國現代舞三大訓練體系之一,也是在世界范圍內流傳最廣的現代舞體系。
《血的記憶》瑪莎*格萊姆著,莜華譯,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版
多麗絲*韓芙莉(Doris Humphrey,1895¬—1958)
美國現代舞奠基人之一。
韓芙莉認為舞蹈是關心人的價值的藝術,她對現代舞充滿使命感。她認識到:「希臘文化衰落後,直到20世紀,舞蹈只是西方文明的一道輕佻的邊飾。」
她主張現代舞蹈家必須放下足尖,赤著腳建立起人類和地心引力及現實的關系,因此她最初曾觀察過自己的身體是如何同地心引力做搏鬥的,實驗結果導致了她的「倒地¬——爬起」理論,這種理論包含了戲劇性的表現放棄和堅持,以及保持平衡,並以此為核心,逐步發展出一整套具有極高訓練價值的技術體系。
韓芙莉遠離格萊姆一類的現代舞,她說:「現代舞的創作充斥著太多莫名的哀愁與憂傷,舞者們以表現遭受苦難為能事,不曾想卻疏遠了觀眾。」在她看來,「人類與悲劇和痛苦相斥,與光明和喜悅相吸,誰都會本能的選擇志趣相投的朋友歡聚一堂,而拒絕穿越瘋人院的旅行。在她的作品《水的研究》和《震教徒》中,她能夠將建築之美和宗教狂喜的精神轉化為動作,單純和簡練。
韓芙莉的舞蹈永遠張揚著生命和人性的旗幟。
在舞蹈與現實關繫上,她表示「我相信舞蹈展示他們的時代和地區。藝術作品必不可少的特質是對一種時代觀點的堅持。
查爾斯*韋德曼(Charles Waidman,1901—1975)
和韓芙莉創辦韓芙莉——韋德曼舞團。
他創作了一套影響流傳至今的現代舞技術「倒地——爬起」,其基本概念是一切動作均為得到平衡和失去平衡這個全過程的必然結果。
運動啞劇和幽默風格。運動啞劇指服從於各種抽象動作規律的啞劇動作,包括有序的、創作的、重復的、對比的和扭曲的。
韋德曼將藝術和生活融為一體,通過呈現愚蠢可笑的生活表象,揭示人性的善與惡,將身體意識與創新手法深藏在「動作啞劇」結構中。
四、後現代舞
這個時期的舞蹈家經歷了戰後西方社會的種種文化沖擊,經歷了經濟蕭條到經濟復甦的社會動盪,受到形形色色的現代派哲學、美學以及文藝學的影響,在藝術觀念上,=主張進一步解放身體,在藝術風格方面追求新奇、怪誕及形式的多變性。特別是在藝術傾向方面「具有反傳統、反美學、反文化、反藝術、反理性、反舞蹈的後現代主義傾向,具體表現在打破古典現代舞高度程式化語言的束縛,使藝術回歸生活。
默斯*坎寧漢(Merce Cunnhan,1919— )
默斯*坎寧漢是美國著名舞蹈家,新先鋒的代表人物,「機遇舞蹈」的創始人。師從瑪莎*格萊姆、多麗絲*韓芙莉、查爾斯*韋德曼等,由於對格萊姆藝術中過分緊張的心理刻畫以及過多的依賴文學、音樂、舞美等因素不滿,於1945年脫離格萊姆舞團,與現代派作曲家約翰*凱奇密切合作,在中國古代哲學《易經》的影響下,創造了「機遇編舞法」,進而從根本上擺脫了格萊姆文學式、戲劇式和心理刻畫的創作道路,形成了「純舞蹈風格」。
在訓練體系中,他廣泛吸收各家之長,形成他的「坎寧漢技術」,形成現代舞訓練的重要流派之一。53年建立自己的舞團,代表作《熱帶雨林》《風聲尚在》《四季》《獨白》《空間點》等。法國舞蹈理論家傑克*安德森指出:「坎寧漢在三方面做出的探索特別有挑戰性,一是他的作品中使用的機遇成分和不確定性,二是他像對待空地那樣運用舞台空間,三是他的作品中使構成舞蹈的各種元素保持其本身的獨立性。
他的舞蹈正如他稱自己是個形式主義者,只關注純粹的舞蹈動作。他主張舞蹈無意義,或者說舞蹈要避免傳達自己的意識而只是純粹的肢體動作,舞蹈意識完全由觀眾產生。他的作品沒有中心,舞台的每個角落都是中心,每個舞者都是焦點。舞台空間的利用,舞蹈動作、聲音、舞美等作為獨立部分的共存狀態,舞蹈並不試圖描繪音樂,舞美也不說明舞蹈,舞蹈音樂和布景只是簡單的共同的佔領時間和空間。
觀眾看不到傳統意義上的故事、情節、心理提示或情感外化,他的舞蹈是動態在時間空間中不斷生成與消失的流動過程,觀眾根據自己的經驗,對這些抽象的、不斷流動的動態形象做出個人的理解和解釋。因此,坎漢寧不想傳統舞蹈家那樣,他從來不會將內涵解釋的清清楚楚,對他而言他們展現的是生活的本來面目,「生活就是如此,劇場亦是如此」。
保羅*泰勒(Parlor,1930— )
美著名現代舞蹈家,曾先後在坎漢寧舞蹈團和瑪莎*格萊姆舞團做舞者。1957年,泰勒開始嘗試編舞並走向獨立,建立了自己的舞蹈團。在20世紀50年代,保羅*泰勒是美國觀眾心中的青春偶像。在此之前,這位舞蹈基礎為零的大學美術系學生和游泳隊隊員憑借其健美的肌肉和青春的朝氣。先後奪得了紐約茱莉亞德音樂學院舞蹈系等多所學校的獎金。
他的早期作品十分有先鋒性,創造出類似《敘事詩》那樣具有「簡約風格」的作品。在這個作品中,他扮演一個穿著裁量考究的西裝和白襯衫、系著時髦的條紋領帶的男子站在舞台上,自始至終做著從日常生活動作中提煉出來的生活手勢,他幾乎沒有動作。據保羅本人說,這是難度很大的作品,因為他不僅僅依靠自己身心內在復雜而微妙的節奏系統,而且沒有任何伴奏音響可供暗示性線索。
20世紀70年代之後,他的作品轉為對「新古典」的追求。這個時期的作品以青春、愛情、生命的沖動為主題。
賈德遜舞蹈劇場及代表人物
20世紀60年代初的美國,原本壁壘森嚴的宗教聖地「賈德遜」紀念教堂(Judson Memorial Church)匯聚了一批有志改革的青年藝術家。牧師莫迪和卡米納斯鼓勵青年反叛者另闢蹊徑,把教堂供給青年舞者做實驗。他們除了編舞、跳舞之外,還有搞美術的、搞作曲的、搞寫作的,他們一起上陣手舞足蹈,以極為寬泛的舞蹈實踐拓展了「舞蹈是什麼」這個最關鍵的概念。
賈德遜劇場的藝術家們認為,舞蹈不僅完全可以走出神聖而貴族氣質十足的劇場宮殿,而且也完全可以脫離特點的技術、訓練或設備。那些敢想敢為的年輕人在創作時不使用任何編舞模式,而在表演空間上,開始逐步走向更加寬廣的天地——畫廊、美術館場所、樓房的亭子間等,許多非框架式空間,都成了他們的用武之地。
史蒂夫*帕克斯頓(Steve Paxton,1939— )
是早期的先鋒分子之一,他亦是「接觸即興」的創始人。「即興接觸」的運動基礎受到禪學和日本合氣道的影響頗深,講求精力的溝通與精神的內聚,而不注重舞姿的外在呈現和舞步的結果,注重把觀眾的注意力引向舞動的過程。
伊芙娜*雷納(Rvonne Rainer。1934— )
在美國先鋒派舞蹈中是一位激進的人物。她的舞蹈充滿了標新立異的分裂言行,從而形成了她的特殊的舞蹈風格。雷納對機遇是方法十分感興趣。她的創作往往都是從理性的思考出發,亦對人體及其自然動作關注,否定傳統舞蹈對動作的表面修飾,否定舞蹈動作、舞蹈語句的有機串聯與有序發展,否定節奏、姿勢、空間起伏變化以及技術,並反對表演。其代表作為《三人舞A》,該作品遠離了傳統芭蕾與現代芭蕾的動力學原理,不同的人都可以跳,包括沒有舞蹈基礎的舞者。
特麗莎*布朗(Trisha Brown,1936— )
早期作品基本面貌是即興表演。布朗認為,即興結構能用你滿足的時間與空間安排你試圖從陳舊的固定的限制與規則中獲得自由。從1968年開始,布朗開始「器械作品」的試驗,大量使用滑輪、吊鉤、軌道、繩索,並多在戶外進行,公園、水上、停車場、大樓牆壁,這些被舞蹈排斥的空間都被布朗選用。代表作品《沿牆壁行走》震驚舞壇,其他作品還有《牆上行》《積累》《原始積累》《軌跡》《冰冷的誘惑》
戴伯*海(Deborah Hey,1941— )
舞蹈關注與人之間的溝通,關注人的特有能力。她的許多舞蹈都在戶外的公共場地進行演出,她的舞者穿著普通觀眾的衣服,混在觀眾中間同時進行表演。20世紀70年代,她的舞蹈更加簡化,只要一次排練就可以上演,但仍保持了自身的戲劇化、社會化、儀式化的特色,代表作《毛雨》《圓圈舞》
五、後後現代舞與歐洲現代舞劇場
1•後後現代舞
後後現代舞也被稱為「反後現代舞」是20世紀80至90年代的產物。這派舞者的最大特點是對所有前人的風格和長處採取「拿來主義」的態度,並且表現出隨心所欲的極高境界。「在對觀眾的態度上,他們更加喜歡採用*通俗而不庸俗,流行卻很嚴肅*的方式,去贏得廣大觀眾的喜愛,然後用極高的票房價值,去實現自己的藝術理想。最具代表的舞團是ISO(愛索)舞團的舞蹈和美國摩西創辦的皮羅布魯斯(pilobolus),這兩個舞團的共同特點就是注重身體、肌肉運動,使他們的肌肉能量超大,一般舞人難以達到此技術技巧。此外男女實現真正的平等,女性的身體有時像男子一樣自然裸露,女子托起男舞者輕而易舉。
2•歐洲舞蹈家的現代舞劇場
皮娜*鮑什(Pinabaasch,1940— )的舞蹈劇場
她的舞蹈劇場別開生面,不僅表現為她使用肢體語言方面,還表現在舞台設計方面。如1978年,根據莎士比亞的名著《麥克白》改編的舞劇《他牽著他的手,帶領他入城堡,其他人跟隨在後》,劇中有疏離的效果、蒙太奇的拼貼、變態的心理以及暴力傾向。。。這種拼貼常常融合歌舞樂對白等。在《春之祭》作品裡,舞台上布滿了泥土,讓人聞到大自然的芳香。在《一場悲劇》中,舞台中央設計了一個約1000平方英尺的島,四周布上流水,舞者站上去舞蹈,島就隨著他們的舞蹈而移動。對於舞台設計,皮娜與她的合作者們都認為,舞台設計不僅只是一種裝飾性功能,而是具有美學和烘托實際氛圍的功能。
在皮娜的舞作里,永遠圍繞著人際、人性和兩性互動關系的主題。暴力,尤其是對女性的暴力,一直是包在作品中的精神灼痛點。1978年,《穆勒咖啡屋》以荒謬的手法,粗礦的動作,把人性最深處的隱私,虛假的兩性關系淋漓的呈現出來。在劇中包希自己扮演了一個神秘的女子,她並不直視現實世界,但透過那凌亂的椅子間一對情侶之間逐漸上升著的感情破裂而無法化解的感情糾葛,讓人們體會她的創作動機。這個女人,踩著碎步在咖啡屋裡來來回回的走著,整個狀態像神經質的患者。「包希這種『被摒拒在現實之外,卻又能夠洞觀現實』的荒謬存在,既脆弱,又敏感,將現實世界中知識分子的無力感與悲哀影射的淋漓盡致。
自1975年以後,皮娜*包希創作進入了巔峰期,共創作了30餘部,除了上述代表作,還有大型作品《七種死罪》《與我共舞》《藍鬍子》《交際場合》《康乃馨》《祖先》《山上傳來一聲吶喊》等。她的作品中有許多都是交給舞者一個主題的試驗,舞台可以支離破碎,可用技巧動作,也可以用日常動作,舞蹈可以和台下觀眾說話,可以任意走動,甚至吃東西,睡覺對話,但這一切是精心設計的。因此在她的藝術追求中,也許她感興趣或最為關注的是人為何而動以及終極的人文關懷。總之,包希以其堅強的意志和勇敢的冒險,在光明和黑暗的呈現中建立了新型的「舞蹈劇場」。
DV8肢體劇場(DV8 Physical Theater)
20世紀70年代以後,現代舞的中心出現逐漸向歐洲轉移的趨勢。
本劇場成立於1986年,舞團創始人是洛伊*紐森。劇場是英國最具挑戰性的舞團。
錄像記錄排練結果和排練過程。
從現實生活出發,從自我生活出發,大多數作品都與同性戀有關,如《我的性,我的舞》就是紐森和當時的伴侶耐吉歐*查納克的雙人舞,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思考身為男同的許多問題,同時也是他們同性戀生活的呈現。《永遠不再》這支舞以社交、宴會為背景,在一雙雙眼睛的交流、顧盼中,揭示了人間冷暖以及虛偽的人際關系。《曲意承歡》以67歲的女舞者擔綱,舞蹈中既有全裸場面,也有和年輕男舞者的情慾表演,對於這種愛情中的老少配,引起觀眾與媒體的震動。而事實上,作品中67歲的舞者生活中就有一位年輕的愛人。
對於DV8存在的理由,紐森指出,大多數人長久藏在制度下生活,慣於某種茫然沒有感覺的安逸,只願接受已知的、既存在的事,而失去了真正面對自己、對自己負責的能力。對於舞蹈觀念,紐森表示,如果有人堅持舞蹈是甜蜜無害的高尚娛樂,必須表現真善美,他只能說抱歉。他要的是事實,充滿挑戰性,能讓人從位子上跳起來的事實。
法國當代舞蹈劇場
法國現代舞蹈劇場通過對現實生活的真實呈現,表現他們對在這個世界受到損害的人性的關懷。法國的舞蹈編導們亦是新媒體的創造者,他們常常將電影、電視、戲劇藝術的表現手段引進舞蹈,使舞蹈劇場的表現力更強。其中瑪姬*瑪蓮、瑞瑾*蕭比諾最具代表性。
瑪姬*瑪蓮(Maguy Marin)是當代法國現代舞最富盛名的編導之一,她的舞作融合了現代舞蹈、劇場、音樂、攝影、雕刻等藝術元素,將觀眾的舞台焦點跳開純粹的舞蹈技巧,而形成舞蹈劇場的表現形式。代表作《蔬菜燉魚》把人的日常行為一組組搬上舞台,個人的、群體的、整體的、凌亂的,大多是我們生活中或大街上常見的,這支舞的確是類似燉菜一類的東西,只是一塊塊的呈現了出來,舞台上有爭吵,有人坐在椅子上的不同神態,有男人和男人的決斗,有人在舞台上不知為什麼的大笑,有男人和女人偷吃禁果的姿勢等等,體現了當時社會人生百態。在她的藝術理念中,真正的大師的藝術是生活,是街道,是地鐵,是那些周圍發生的一切。
瑞瑾*蕭比諾(Regine Chopinot)是與時代脈搏相契合、充滿冒險活力的藝術家。她不斷創新的精神與風格體現在與雕刻家和環境音樂家的合作,將舞蹈排演成雕塑形成的過程。代表作《植物》,分為5段落:土地、種子、跟、建築、落葉。這支舞的最大特點是舞台上有一堆石頭,舞者們時而拾起小石頭,雙手交互扔擲,時而將大大小小各種造型的石頭壘成類似雕塑家高茲斯渥斯創作的一個塔形雕塑。「這支舞蹈表現的不僅是自然界的生生息息,還有對舞蹈、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反省,他在嚴肅的祭典儀式中,重現自然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