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手聯彈茉莉花歌譜
A. 《茉莉花》的歌譜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
又香又白人人誇
讓我來把你摘下
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
又香又白人人誇
(讓我來把你摘下)讓我來把你摘下
(送給別人家)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啊~~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芬芳美麗滿枝椏
(又香又白人人誇)人人誇
讓我來把你摘下
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B. 電子琴彈江蘇民歌《茉莉花》怎麼配左手和弦
網上能搜到電子琴帶左手和弦的《茉莉花》歌譜,有C調、E調、F調等。現傳上C調簡譜和F調線簡對照的曲譜供參考。
C. 茉莉花簡譜及歌詞
《茉莉花來》簡譜如下:源
拓展資料
《茉莉花》是中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軍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
此歌曲先後在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雅典奧運會閉幕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南京青奧會開幕式等重大場面上演出 。在中國以及國際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
茉莉花這種植物在漢代就已傳入中國,最早種植於廣東一帶(南越、南海),到宋代開始廣泛種植於福建並傳入江浙等地;在傳播過程中逐漸中國化,並因其香氣而受喜愛,由於其芳香獨特,迎合了中國文化對「香」的崇尚,逐漸成為人們歌頌的對象。
D. 口琴《茉莉花》的簡譜
《茉莉花》的簡譜:
《茉莉花》是中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專年的《鮮花調》,屬由軍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
此歌曲先後在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雅典奧運會閉幕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南京青奧會開幕式等重大場面上演出。在中國以及國際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 。
(4)四手聯彈茉莉花歌譜擴展閱讀:
這首民歌的五聲音階曲調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流暢的旋律和包含著周期性反復的勻稱結構;江浙地區的版本是單樂段的分節歌,音樂結構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點,此外句尾運用切分節奏,給人以輕盈活潑的感覺;《茉莉花》旋律優美,清麗、婉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樂聲委婉中帶著剛勁,細膩中含著激情,飄動中蘊含堅定 。
歌中抒寫了自然界的景物,表現出一種淳樸優美的感情,將茉莉花開時節,滿園飄香,美麗的少女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愛花、惜花、憐花、欲采又捨不得採的美好心願,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首民歌旋律優美平和,符合中國人「以柔克剛」的個性。
E. 尋《茉莉花》簡譜
希望抄對你有用:http://www.tom163.net/yuepuku/gequyuepu/sanzigequ/200605/7009.html
F. 急用四手聯彈的鋼琴譜!!!
★鋼琴四手聯彈、雙鋼琴曲集★ 阿連斯基(Anton Stepanovich Arensky, 1861-1906) 1. C大調第三組曲「變奏曲」 Op.33(雙鋼琴) 巴伯(Samuel Barber, 1910-1981) 1. 紀念品 Souvenirs Op.28(雙鋼琴) 比才(Georges Bizet, 1838-1875) 兒童游戲 Jeux d'enfants - 四手聯彈 鮑羅丁(Alexander Porphyrievitch Borodin, 1833-1887) 1. d小調波爾卡 - 四手聯彈 2. D大調塔蘭泰拉舞曲 - 四手聯彈 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 1. 21首匈牙利舞曲 - 四手聯彈-1 21首匈牙利舞曲 - 四手聯彈-2 21首匈牙利舞曲 - 四手聯彈-3 21首匈牙利舞曲 - 四手聯彈-4 21首匈牙利舞曲 - 四手聯彈-5 21首匈牙利舞曲 - 四手聯彈-6 21首匈牙利舞曲 - 四手聯彈-7 21首匈牙利舞曲 - 四手聯彈-8 21首匈牙利舞曲 - 四手聯彈-9 21首匈牙利舞曲 - 四手聯彈-10 21首匈牙利舞曲 - 四手聯彈-11 21首匈牙利舞曲 - 四手聯彈-12 21首匈牙利舞曲 - 四手聯彈-13 21首匈牙利舞曲 - 四手聯彈-14 21首匈牙利舞曲 - 四手聯彈-15 21首匈牙利舞曲 - 四手聯彈-16 21首匈牙利舞曲 - 四手聯彈-17 21首匈牙利舞曲 - 四手聯彈-18 21首匈牙利舞曲 - 四手聯彈-19 21首匈牙利舞曲 - 四手聯彈-20 21首匈牙利舞曲 - 四手聯彈-21
G. 茉莉花C大調簡譜
蟲蟲網站
H.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鋼琴簡譜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鋼琴簡譜1/1:
(8)四手聯彈茉莉花歌譜擴展閱讀: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早在50年代就在全世界傳唱,一直傳唱到現在。在流傳過程中,僅中國關於《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的唱法就有幾十種,比較突出的版本是1981年前線歌舞團蘇州籍歌唱家程桂蘭用「吳儂軟語」演唱的,所以,有人還以為《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是蘇南民歌。
1942年冬,為了響應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學習民族藝術和民間藝術,還是新四軍文藝小戰士、年僅14歲的何仿到江蘇六合八百橋鎮金牛山下(今屬南京)采風,被當地的一首歌《鮮花調》優美的曲調所吸引,並在此基礎上加工整理出了《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