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花發蟲圖片大全
『壹』 梔子花上長了些白色的好像是蟲子,請問這是什麼蟲子,怎麼消滅!
梔子花最大的蟲害就是白粉虱,如果發現在梔子花的花梢上有一些白色的小飛蟲出沒,不難分辨,那便是白粉虱;其蟲害主要聚集在植株的新梢上,成蟲與幼蟲都積聚在葉片的背面上以吸取葉汁為食;情況嚴重時還會引發植株發生煙煤病,所以一旦發現一定要及時的將其消滅掉,才能保全植株。哪有哪些方法不但不影響植株的花朵,還能有效的消滅蟲害呢?以下幾個小方法你值得擁有。
一、白粉虱是什麼
白粉虱在高濕潤陽光不強的地方能夠快速的繁殖生長,並且蟲卵還是成堆散產的,數量極多,會隨著植株的生長不斷的向嫩葉上繁殖,其辨認度很高,具有極高的遷分能力,所以此類蟲害不僅僅只是梔子花植株的蟲害,還是大多數地區,植株的一大煩惱之害。其防治要從蟲卵開始消滅,才能有效的將其根治。
二、殺蟲小方法
1.吹風法。由於白粉虱的翅膀不長,蟲型也不大,小身板是無法承受大風的沖擊的,這也是最環保的一個方法;選擇一個天氣比較溫和的時候,將梔子花盆栽搬移到室外寬闊處,吹風自然是需要風了,沒有自來風,那麼我們就製造一個風,拿出家中的吹風筒,溫度調到最低的程度,向著植株的葉片從下往上的吹風;白粉虱自然是無法立足的了。在平時的養護中,盡量的保持著環境通風性良好,才能避免白粉虱的生長繁殖。
2.葯殺法。見效最快的方法就是葯殺法了,尤其是針對蟲害已經繁殖到植株的大面積部分,此類方法一噴見效,可以用簡單的殺蟲劑,也可以自己調配一些敵蟲液,濃度要控制好,不能太高,要不然不小心會傷害到植株的葉片的;葯劑的噴灑要少量多次,一般情況下是一個月三四次即可,如此才能將其完全消滅。
3.粘蟲法。大面積蟲害的消滅法是第二點的葯殺法,那如果是小面積的蟲害,該如何消滅呢?那就用粘蟲法吧,這是比較有針對性的方法。小面積的蟲害用粘蟲板將葉背上的白粉虱粘除,如果蟲害過多,那你用這個方法就有得忙了,完全是粘不過來的。所以要根據植株上具體的蟲害數量選取不同的防治方法。
4.蚊香法。蚊香不止能用於熏除蚊子,對植株的蟲害同樣能夠起到效果,可以將蚊香點燃後放在梔子花植株的正下方,讓煙熏走或者熏死白粉虱;如果你想要更加有效的熏死白粉虱的話,可以用一個能夠套住整棵植株的透明袋子套住植株,如果在其上面戳幾個小小的洞口,方便植株呼吸,然後點燃蚊香放入套住植株的袋子裡面,等到蚊香完全的燃完,你會發現在袋子的下方躺著很多的白粉虱。
白粉虱是梔子花的一大蟲害,如果不及時將其消滅,後果不堪想像;希望以上所說的這幾個方法能夠高效的幫助你們解決蟲害問題。
『貳』 梔子花長蟲子了,葉子背面全是青綠色的小蟲子,到處亂爬,求問這是什麼蟲子,該怎麼辦,還有我是養在花盆
這種蟲會傳染給其它花葉上的,我們這里叫幼蟲,農葯店有的賣這種蟲的除蟲劑,買回來噴一下有蟲子的地方就好了。
『叄』 梔子花新葉上貌似長蟲了,請問這是什麼蟲,怎麼治
介殼蟲:梔子花在冬季室內通風不良及溫濕度過高時,容易發生介殼蟲危害,並伴有煤煙病發生。介殼蟲可用竹簽或小刷刮除,也可用20號石油乳劑加100~150倍水進行噴霧防治。煤煙病可用清水擦洗,或用多菌靈1000倍液進行噴灑防治。
蚜蟲 :蚜蟲又名粘蟲,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一般在氣溫39℃左右繁殖最快。蚜蟲的種類很多,通常有綠、黃、黑、茶色之別,為害月季、石榴、菊花、梔子等花卉。它們更多聚集在植株的芽、嫩葉或嫩枝上。無休止吮吸著汁液,為害芽心和花瓣。被害的植株枝葉發黃變形,花蕾敗壞,花期縮短,花容減色,嚴重時會使植株萎蔫死亡。防治方法:
(1)用鮮辣椒或干紅辣椒50克,加水30-50克,煮半小時左右,用其濾液灑受害植物有特效。
(2)用洗衣粉3-4克,加水l00克,攪拌成溶液後,連續噴2-3次,防治效果達100%。
(3)用「風油精」加水600-800倍溶液,用噴霧器對害蟲仔細噴灑,使蟲體上沾上葯水。殺滅蚜蟲及介殼蟲等害蟲的效果都在95%以上,而對植株不會產生葯害。
(4)將洗衣粉、尿素、水按1:4:100的比例,攪拌成混合液後,用其噴灑植株,可以收到滅蟲、施肥一舉兩得之效。
『肆』 梔子花的新芽上全是白色的小蟲,近期的花骨朵都掉了,下部葉片發黃,請問是什麼蟲(如圖)怎麼辦啊
這是蚜蟲哦。要趕緊用葯,不然花會死掉的。
有一個比較好用的土方法,你家裡應該有噴水器或者花灑,把肥皂放在清水裡揉搓,直到清水裡融入足夠的肥皂,然後把肥皂水噴灑到枝葉上,過幾個小時,再用清水沖刷一次,就會發現蚜蟲都死了,都會被沖掉。很有效哦。
如果滿意請採納哦。
『伍』 這是我在梔子花中發現的,這是什麼蟲子啊怎麼消除它
蝸牛和蛞蝓同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柄眼目,主要為害葉菜類、瓜果類及豆類蔬菜,蔬菜在幼苗期被害較重,受害葉片成孔洞或缺刻狀,植株被其排出的糞便及粘液所污染,易誘發病害,嚴重影響蔬菜品質。
為害蔬菜的蝸牛俗稱蜒蚰螺、小田螺、水牛等,常見種類有灰巴蝸牛和同型巴蝸牛;蛞蝓俗稱軟蝸牛、鼻涕蟲等,常見種類有雙線嗜粘液蛞蝓、野蛞蝓和黃蛞蝓。蝸牛與蛞蝓常混合發生危害。
1 田間識別
1.1 為害特點
初孵幼貝為害時僅食葉肉,留下表皮,稍大後用齒舌刮食葉、莖,造成孔洞或缺刻,嚴重者將苗咬斷,造成缺苗斷壟,近似於甘藍夜蛾和菜青蟲為害症狀,但爬行過的地方有白色粘液帶。
1.2 形態特徵
蝸牛有一個螺旋貝殼,爬行時以頭足和腹伸出殼外,遇到不適,頭足即縮入殼內,分泌粘液封閉殼口。蛞蝓的貝殼退化為質板或消失。
①灰巴蝸牛 殼中等大小,較厚,呈圓球形,殼高18~21mm、寬20~23mm,有5.5~6個螺層,殼面黃褐色或琥珀色,常分布暗色不規則斑點,並有細致而稠密的生長線和螺紋。殼頂尖,縫合線深,殼口呈橢圓形,臍孔狹小,呈縫隙狀。卵圓球形,直徑1.5~2mm,乳白色有光澤,不透明,孵化前卵殼色稍變深。
②同型巴蝸牛 殼中等大小,質厚,呈扁球形,殼高11.5~12.5mm,寬15~17mm,有5~6個螺層,殼面呈黃褐色至灰褐色,有細致而稠密的生長線。體螺層周緣或縫合線處常有一條暗褐色帶,有些個體無。殼頂鈍,殼口呈馬蹄形,臍孔小而深,呈洞穴狀。卵圓球形,直徑2mm,乳白色,有光澤,漸變淡黃色,近孵化時為土黃色。
③雙線嗜粘液蛞蝓 體長35~37mm,寬6~7mm。身體柔軟、裸露、無外殼,灰白色或淡黃褐色,背部中央和兩側有一條黑色斑點組成的縱帶,兩側的縱帶較背部色深。體前端較寬,後端狹長,外套膜大,覆蓋整個體背,粘液為乳白色。
④野蛞蝓 體長30~60mm,寬4~6mm。長梭形,光滑柔軟無外殼,體表暗灰色、黃白色或灰紅色,少數有不明顯的暗帶或斑點。觸角2對,暗黑色。體背前端具外套膜,為體長的1/3,其邊緣捲起,內有退化的貝殼,上有明顯的同心圓生長線,同心圓狀生長線中心的外套膜後端偏右。呼吸孔在體右側前方,其上有細小的色線環繞。粘液無色。
⑤黃蛞蝓 體長100mm,寬12mm。光滑柔軟無外殼,體表為黃褐色或深橙色,並有散狀黃色斑點,靠近足部兩側顏色較淡。頭部具二對淺藍色觸角,在體背前端1/3處有一橢圓形外套膜,前半部為游離狀態,運動收縮時可把頭部蓋住。
1.3 生活習性
兩種蝸牛在菜田的發生規律基本相似,1年發生1代,1生經過卵、幼貝、成貝3個時期,壽命1~1.5年。灰巴蝸牛壽命略長於同型巴蝸牛。蝸牛為雌雄同體,異體受精,任何個體均能產卵,成貝有多次產卵習性,一年中大多在5月和9月出現兩次產卵高峰和相應的危害和死亡高峰。以成貝或幼貝越冬,越冬場所在菜田作物根部、草堆、土縫里。
蛞蝓1年發生2~3代,世代重疊,以成體或幼體在作物根部濕土下、河溝邊、草叢中及石板下越冬及產卵。在保護地內可周年生長繁殖、為害。蛞蝓為雌雄同體,異體受精。從發生量和危害程度看,一年主要有兩個高峰期,即春雨4~5月和秋雨9~10月。活動為害高峰期後出現產卵高峰,卵產於濕潤疏鬆土表中,特別是腐殖質含量高的疏鬆土壤。
蝸牛、蛞蝓喜溫暖、潮濕的環境,通常晝伏夜出。傍晚開始活動,蟲口逐漸增加,22∶00~23∶00達高峰,清晨之前又陸續潛入土中或隱蔽處。若遇陰雨天氣,可晝夜為害。蝸牛及蛞蝓行動遲緩,借足部肌肉伸縮爬行,並分泌粘液,粘液遇空氣乾燥發亮。另外,蛞蝓畏懼陽光,強日照下2h即死亡,該蟲耐飢力強,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條件下能不食不動。
2 防治方法
2.1 農業防治
應用地膜覆蓋栽培,不僅有利於蔬菜生長,而且能使蝸牛、蛞蝓的為害減輕。清潔田園,鏟除雜草,及時中耕與秋季耕翻,破壞蝸牛、蛞蝓棲息和產卵的場所,使部分成貝或幼貝暴露地面凍死或被天敵啄食,卵被曬裂。在溫室或菜田四周、地頭或壟間撒石灰帶,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5~10kg,保苗效果良好。溫室要通風透光,力求室內清潔乾燥。
2.2 物理防治
人工誘集捕殺蝸牛或蛞蝓,在田間或溫室中設置瓦塊、樹葉、雜草、菜葉等作誘集堆,使其躲藏其中,然後集中捕獲;利用研碎的煙末5kg/667平方米均勻撒施,或用水浸後噴施可防治菜田蛞蝓;天南星科芋屬的芋苗,除赤紫色的莖、葉芋苗外,其他莖、葉色的芋苗對蛞蝓均有良好的驅避作用,故可在作物地四周栽植芋苗為保護帶;在菜田區的周圍用草木灰、粉碎的貝殼及馬毛的混合物做成防蟲籬笆,當蛞蝓和蝸牛一接觸到這種混合物時,立刻就受到嚴重的刺激,使這些害蟲不能自由行動而死亡。
2.3 生物防治
菜田或大棚內可在陰雨天或傍晚時放鴨,即養鴨啄蝸。利用捕食性甲蟲防治蝸牛及蛞蝓,捕食性甲蟲釋放量和害蟲的比例為1∶5,可消滅菜田蛞蝓及蝸牛達80%。
2.4 化學防治
蔬菜出苗或移栽後,一般在蝸牛、蛞蝓發生初期,667平方米用6%四聚乙醛顆粒劑500~750g、10%多聚乙醛顆粒劑750~1000g、5%梅塔顆粒劑500~750g或3%滅旱螺顆粒劑750~1000g拌細干土15~20kg,於傍晚均勻撒在受害植株的行間壟上,特別注意植株周圍,也可採取條施或點施,葯點(條)間距40~50cm為宜。施用顆粒劑最好在氣溫15~35℃、菜地澆灌後或小雨後潮濕條件下進行,效果較好,大雨沖刷會降低防治效果,施葯後不要在田間行走,避免把顆粒劑踩入土中,不宜和化肥、其他農葯混用。
在蛞蝓發生期,於清晨未潛入土時,可用氨水100倍液或硫酸銅800~1000倍液噴灑防治。
摘自:《長江蔬菜》
『陸』 梔子花葉上面這種小蟲是什麼
像是蚜蟲或紅蠟蚧,你比較看看。感覺更像蚜蟲。
蚜蟲是常見害蟲,它代數多、發生量大、抗葯性強,危害卻不容小覷。偏愛葉片已伸展開、稍微老化一些的新梢,它們緊密排列在新梢莖稈和葉脈上取食,有時也布滿整個新梢和葉背,受害梢枝、葉片扭曲畸形。蚜蟲在植物上非常常見。刺吸式口器,吸取幼嫩部位的汁液,如果不及時防治,會導致梔子花黃化、掉葉甚至整株枯死。
蚜蟲爆發的時候,網上有方法說,用煙絲煮水,噴灑。很多網友都已證實,這個對蚜蟲的防治效果非常好。防治蚜蟲不能單純靠葯劑防治,要經常注意植株的情況,注意環境的通風,並在開花前噴施磷酸二氫鉀,提高植物的抗性,還有利於開花增艷,使梔子花開花更多更大。
『柒』 梔子花上長了很多白色的蟲子,橢圓形的,很扁,旁邊還有很多螞蟻,如圖,這是什麼蟲什麼生物現象還有
這是蚜蟲幼蟲。螞蟻會把蚜蟲卵搬回巢穴孵化,然後在把幼蟲搬到植物回莖乾和葉片上。蚜蟲吸食植答物汁液長大,蚜蟲會排泄一種蜜液,是螞蟻喜歡的食物。蚜蟲長成成蟲會交配產卵,螞蟻再把卵搬走,等待下一次孵化。蚜蟲是害蟲,會使植物發育不良甚至枯萎死亡,要及時防治。可以適量使用殺蟲劑或引進天敵如七星瓢蟲等。螞蟻和蚜蟲的關系是種間互助的合作關系。手機手打望採納。
『捌』 梔子花葉子上很多這種小點點是什麼
從圖上看是蚜蟲
梔子花長蚜蟲如何治理
1、抹布擦拭梔子花上長出蚜蟲之後,可以用抹布擦拭進行治理,蚜蟲大部分都聚集在葉片背面,數量少時,可用抹布沾水打濕之後,輕輕擦拭葉片背面,能有效的清除害蟲和蟲卵。
2、棉簽蘸酒擦拭梔子花上蚜蟲較多,葉片背面出現蟲卵時,可以用棉球蘸取酒精,輕輕擦拭在蟲卵上面,或直接將帶有蟲卵的葉片摘除並集中銷毀,以防蚜蟲數量增加,危害植株正常生長。
3、殺蟲葯劑梔子花上長出蚜蟲,可以通過噴灑葯劑的方式進行治理,選用樂果乳油、敵百蟲等葯物用清水稀釋後對植株進行噴灑,速滅除蚜蟲,但在噴灑農葯的時候,需要將植株放在室外通風良好的位置。
4、蚊香熏除如果梔子花上蚜蟲較多,可以用一個大袋子將梔子花罩起來,在袋上扎幾個小孔,然後點燃蚊香放入袋內,熏兩個小時後,可以消滅蚜蟲,注意熏完後要立刻將梔子花搬到通風透氣的地方。
梔子花出現蚜蟲是很常見的。想要預防的話,在日常養護期間,需要適當修剪枝葉,尤其是出現一些枯萎的葉子時,要及時修剪掉。日常不要一直將梔子花放在暖和適宜出蚜蟲的環境下養殖,可以放在通風處。這樣也能更好地避免出現蚜蟲。當然,出現蚜蟲及時處理就可以了。這樣也就能夠將梔子花養得特別的好了。從而開花又大又好看。千萬不要發現蚜蟲後無所謂,那樣是會導致梔子花被侵蝕很嚴重。
『玖』 這是我在梔子花中發現的,這是什麼蟲子啊怎麼消除它
這個是蛞蝓,又稱水蜒蚰,南方某些地區稱蜒蚰(不是蚰蜒),俗稱鼻涕蟲,是一種軟體動物,與部分蝸牛組成有肺目。雌雄同體,外表看起來像沒殼的蝸牛,體表濕潤有黏液,民間流傳在其身上撒鹽使其脫水而死的撲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