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定上海灘紫羅蘭
Ⅰ 情定上海灘的劇情簡介
容采月(陳秀雯飾)家境貧寒,性格溫柔又堅強,傅叟南(馬景濤飾)是上海灘有權侍雹前有勢的傅家二公子,其未婚妻喬在美(吳家麗飾)嬌縱任性。采月在偶然的機會遭遇肆困在美而成為好朋友,確又陰差陽錯與叟南暗生情愫。經過種種困惑掙扎,終於以一盆紫羅蘭定情,後又經歷層層磨難與考驗終於走入婚姻的殿堂。婚後短暫的幸福,卻在在美的無數陰謀算計下漸漸動搖。最後在離間與威脅下,為了保全整個傅家采月帶著腹中的骨肉遠走他鄉,並且讓叟南認定是她背叛了他。多年後日本侵華戰爭爆發,采月帶著兒子重回上海灘,此時她的身邊有個名義上的丈夫,而叟南也早與在美結婚並有了一個兒子。再次相見,三人心中俱五味陳雜,起伏不定。歷經種種,終於真相大白,而在美老清的兒子竟然非叟南親生,於是他毅然提出離婚……
Ⅱ 很久以前看的電視劇,貌似男女主角的愛情與紫羅蘭有關,而且劇中經常提到紫羅蘭,有沒有人知道是什麼劇
我以前在電影頻道看過,它的結尾是不是那個女主角離開了並留給了男主角一封信,信中有一句話好像是:……打擾過你的小妹妹,她叫紫羅蘭。那不是電視劇而是一部電影,名字我也忘了,希望能有答案!
Ⅲ 求一部電視劇的名字
是《天長地久/情定上海灘》
基本信息
年份:1997
編劇:余佩珊、文健輝
榮采月——回陳秀雯飾答
傅叟南——馬景濤飾
榮之儀——高維飾
倪繪雪——吳浣儀飾
榮邀月——麥景婷飾
喬在美——吳嘉麗飾
蔡小田——夏雨飾
劇情簡介
容采月(陳秀雯)家境貧寒,性格溫柔又堅強,傅叟南(馬景濤)是上海灘有權有勢的傅家二公子,其未婚妻喬在美(吳家麗)嬌縱任性. 采月在偶然的機會遭遇在美而成為好朋友,確又陰差陽錯與叟南暗生情愫. 經過種種困惑掙扎,終於以一盆紫羅蘭定情,後又經歷層層磨難與考驗終於走入婚姻的殿堂. 婚後短暫的幸福,卻在在美的無數陰謀算計下漸漸動搖.最後在離間與威脅下,為了保全整個傅家采月帶著腹中的骨肉遠走他鄉,並且讓叟南認定是她背叛了他. 多年後日本侵華戰爭爆發,采月帶著兒子重回上海灘,此時她的身邊有個名義上的丈夫,而叟南也早與在美結婚並有了一個兒子.再次相見,三人心中俱五味陳雜,起伏不定.歷經種種,終於真相大白,而在美的兒子竟然非叟南親生,於是他毅然提出離婚.
Ⅳ 好看的講述上海灘的連續劇
新上海灘:由鄭少秋、鄭裕玲、陳錦鴻、陳松齡等主演的《新上海灘》是TVB唯一一次重拍的《上海灘》。1996年出品,40集電視劇。
名聞全國的賭王於鎮海(鄭少秋飾),為奪回恩師贏得的睹場,不遠千里趕到上海,向上海大亨馮敬堯(潘志文飾)投下戰帖,誓言為師報仇。此時,熱血青年許文強(陳錦鴻飾),在救國理想破滅後,由北京來到上海,企圖在這個花花世界拍嘩,求得名利雙收。憑借上海交際花方艷芸(郭少芸飾)、地頭蛇丁力(林家棟飾)及祥貴(呂方飾)的協助,漸漸在上海黑道嶄露頭角,並與鎮海惺惺相惜,結為莫逆。
原意淡泊過後半生的鎮海,一方面因恩師之子洛天佑(李家聲飾)未成氣候,無法順利接掌賭場事務,另一方面因得知失散多年的戀人顧清華(張可頤飾)亦在上海,成為敬堯情人,於是決定留在上海發展。期間,天佑因故失胡猜手錯殺碼頭幫會頭目蘇初五(曾志偉飾),為兄報仇的蘇七巧(鄭裕玲飾)找上鎮海,在一段錯綜復雜的恩義情仇糾葛下,七巧對鎮海心生愛慕。在三人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經歷與糾紛之後,鎮海選擇了七巧,清華嫁給敬堯。而馮敬堯得知清華與鎮海的一段舊情後,對她冷淡異常,折磨致死。此時,文強與丁力的勢力快速崛起,但因天佑陷害,二人轉投馮敬堯門下,成為其左右手。
另外還有馬景濤演的:《儂本多情》、《今生今世》,張智霖、郭可盈演的《黃浦傾情》 都非常好看,具體網路有劇情介紹。
Ⅳ 情定上海灘的影片評價
一部可以用「優美」來形容的電視劇
亞視1997年的作品《天長地久》,引進內地的時候又名《情定上海灘》,是馬景濤和陳秀雯合作的三部作品中的第二部,也是三部作品中質量最高的一部(另外兩部分別是《再見艷陽天》和《愛在有情天》)。故事發生在舊社會的上海灘,講述一個富家二公子和兩位女性之間的情感糾葛。《天長地久》也許是亞視欲借《再見艷陽天》火爆收視的東風而推出的作品,但是對這部劇的很多注意力都被香港媒體爆炒的「馬陳對罵事件」分散,是一個不小的遺憾,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對很多觀眾來說,一部電視劇的意義,也許僅僅只是茶餘飯後的談資,他們也許更加關注「誰和誰在一起」、「誰死了誰活了」、「男女主角之間的八卦」,而不是目不轉睛的盯著屏幕,將自己帶入戲中的人生。人各有需要滿足的需求,也不能強求。
《天長地久》的畫面為了突出舊上海的特色,部分畫面被做舊成褪黃色,部分畫面被做舊成褪紅橙色,集合了舊上海的古樸氣息和紙醉金迷,和故事表現的多重社會階層交相輝映。而在故事的前半部分,用舒緩的音樂、平行重疊的構圖來強調叟南和采月之間的緣分,也頗為浪漫溫馨,他們之間的很多橋段,經常沒有多少台詞,而隨著背景音樂流淌出來的情感卻深深打動觀眾。而如果僅僅是講述舊上海的才子佳人的風流韻事,那麼《天長地久》劇也不會叫人留下多麼深刻的印象,故事進行到中期波瀾驟起,國仇與家恨交織,眾角色命運隨之起起落落,個人的命運反映著國家的命運,雖然場面遠不及內地的很多反映同一時期故事的電視劇宏大,但是在港劇的水平看來,已經是鮮有的佳作。
另外,《天長地久》劇的故事主線集中分明,支線精彩且詳略有度,很好地和主線一起支撐起故事的整體框架,很多角色都個性鮮明、生動立體,給人深刻印象。
劇情跌宕,精彩無限
緣起
全劇的劇情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可以命名為「緣起」篇。這個部分就像一部傳統才子佳人的小說,從叟南與采月電車相遇,到兩人結婚,基本都在講述兩人通過重重阻力最終結合的過程。雖然《天》是97年的作品,但是馬景濤飾演的傅叟南的角色定位卻較他之前的很多民國小生角色稚嫩,最經典的對比莫過於傅叟南和劉寒星(95年《今生今世》),借用一位網友的評論,寒星是「男人」,而叟南就是一個「男孩」。他雖然受過良好的教育,外表也謙遜有禮貌,但是這些都難掩他的少年天性,從兩點可以看出,一是他對和在美的感情的迷茫,不知道「愛情」究竟為何物,另外就是看他追求采月的過程,有時候冒冒失失,有時候又充滿孩子氣地純真,叫人忍俊不禁又難以拒絕,所以飾演這個時期的叟南,馬景濤有兩個比較經典的表情,一個開朗的大笑,一個是睜大星星一般的眼睛。不過,《天》劇也是講述叟南從男孩成長為男人的電視劇,而叟南的成長在這個時期已經體現出來。叟南對待「小媽」(傅老爺的第二任妻子,歲數和傅老爺的三個兒子相仿)態度的轉變,體現了叟南開始深入到一個人的內心層面去看待一個人的品性,而非流於表面,這也和他開始反思自己和在美的關系並勇敢的追求采月形成了照應。
叟南追求采月的「浪漫史」階段經過了以下過程:電車相遇——月歷皇後——搭訕失敗——送禮被拒——在美生日宴再遇——穿仿返渣牆——雪中送炭——夜探紫羅蘭——酒桌獻花——南京出差定情。采月起先的拒絕,並沒有阻斷兩人似乎冥冥中那剪不斷的緣分。在「穿牆」橋段之前,采月對叟南的態度是斷然拒絕,所以此段可謂兩人關系的第一個轉折,好感逐漸在接觸中培養起來。這個時期的鏡頭經常定格在某一處,兩人交錯的身影從屏幕前掠過,伴隨著音樂,觀眾自然被牽引著期待他們的下一次相遇。采月父親的病重到去世這個階段,一方麵塑造了采月這個女人善良又具有勇氣的個性,也給了叟南一個「雪中送炭」的機會,脆弱中的女人的心理防線往往也是脆世核弱的,叟南看到了堅忍的采月隱藏的辛酸痛苦的眼淚,這也許是二人真正的第一次情感上的深層次交流。而隨後,象徵著兩人愛情的信物「紫羅蘭」登場,小小的花朵,沒有濃艷的色彩和濃郁的香氣。但是有著精緻的小花瓣、暗暗的幽香的紫羅蘭,在叟南眼裡就是采月的化身。這個感情的符號沒有被兩人中的任何一人挑明,但是兩人卻不約而同的知曉紫羅蘭的含義,他們在雨天都會想到去照顧雨中的紫羅蘭,是他們情感契合的開始。但是,本劇第二個女主角在美也正式登場,她和采月的一段友誼,成了采月心中最大的羈絆。作為一個傳統的女性,采月不能想像自己是一個奪友所愛的「第三者」,所以盡管她和叟南之間的感備悄情已經日益深厚,但是兩人之間卻還是有那麼一層窗戶紙。南京出差,給了叟南和采月單獨相處的機會,兩人的心情就像劇中南京的天氣一樣,燥熱。劇情安排這個橋段,一方面是給兩人的感情加一劑催化劑,另外一方面也給叟南一個向采月展示自己的另外一面——才華的機會。叟南在采月的心目中,雖然從一個紈絝子弟逐漸轉變成一個有魅力的年輕上司,但是叟南在采月心中的印象多少還有留有「游手好閑的二世主」的痕跡,但是在南京,叟南展示的精煉的辦事能力,叫采月更加傾心於叟南,采月在日記中承認了對叟南的愛慕之情,這日記卻被叟南恰巧看到,兩人的感情像山洪一樣噴發。
女人的神經總是敏感的,在美已經捕捉到了兩人之間的蛛絲馬跡,隨後她出現在南京,開始對叟南逼婚。沉浸在對愛情的追逐中的叟南不得不開始認真的面對這段三角戀。一個沉迷愛情的男孩,終於不能再逃避抉擇,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當時的叟南並沒有認識到這個層面。他的推推脫脫終究難敵父母、在美父母等各方面的壓力,他終於鐵青著臉和在美步入婚姻的殿堂。馬景濤飾演的角色,不止一次鐵青著臉和自己不愛的女人結婚。《再見艷陽天》中極不情願地和秀巧(陳秀雯)結婚,《梅花烙》中死人一般地迎娶蘭馨公主(魯文),《倚天屠龍記》中心不在焉地和周芷若(周海媚)拜堂,《今生今世》中帶著一臉殺氣去參加和秦安琪(陳紅)的訂婚典禮……這次馬哥飾演的叟南,機械地說著婚禮儀式上那些言不由衷的誓言,一旁披著婚紗的在美卻彷彿聆聽著世間最曼妙的音樂。教堂的鍾聲,沉重的捶擊著深愛叟南的采月的心靈,她狂奔,她哀嚎,一旁解勸的小田的一言半語都難以進入她的耳中。叟南的婚禮誓言的盡頭,卻是在美萬萬也想不到的「對不起,在美」,他決然教堂悔婚,留下在美面對上海灘各路八卦記者的鎂光燈,仇恨的種子就此開始在在美心中萌芽。
叟南的悔婚,轟動了上海灘,傅老爺為了給喬家一個交代,將叟南趕出家門,叟南雖然悔婚,卻不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他們又在南京路的電車站不期而遇,兩人相對無言。叟南苦笑,含淚登上了離去的電車,從此這個挺拔高挑的身影就隱沒在了舊上海最陰暗的角落裡。曾經對叟南沉淪的這段很迷惑,認為憑借叟南的能力,他不應該找個骯臟灰暗的角落放縱自己一蹶不振,但是近日在專業課的學習過程中又突然明白了編劇的用意。當時處在風頭浪尖的叟南,已經是全上海的「名人」,充斥著各路八卦記者的上海灘很難找到一個立足之地,他沒有辦法叫所有人都在一夜之間不認識他這個「傅秘書長的二公子」,為了不再傷害家庭、在美、采月,他只能躲起來,叫自己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明朗的笑容從叟南的臉上消失,鬍子拉茬的叟南終日用酒精來麻醉自己,他把紫羅蘭帶到了自己居住的貧民窟,但是紫羅蘭象徵的愛情卻離他而去。叟南的行蹤還是被小田發現,小田轉而把叟南的居所告之采月,采月偷偷幫叟南整理內務,被叟南撞見,兩人在貧民窟擁抱的情景卻被狗仔隊發現,第二天上海灘的報紙上就刊登出了兩人的照片,不堪刺激的在美自殺未遂,而喬老爺為了給在美出氣,找人打傷了叟南的腿。
叟南和采月在破舊倉庫避難的橋段令人痛心又印象深刻。叟南受傷開始發燒,潛意識中卻難舍采月,無論采月作何解釋,叟南都拉住采月不放。直勾勾的眼神、抽動的嘴唇,馬哥把神志不清的叟南的執念演得催人淚下。采月找來板車,把叟南送進醫院,自己甘受屈辱,去在美家疏通道歉,而采月一家卻被喬老爺利用權勢趕出上海。關鍵時刻,明理的傅老爺出手相救,采月一家平安返家,而采月卻要離開上海,離開是非之地,離開叟南。車站,拄著拐杖的叟南力阻采月離開,采月的決絕叫叟南露出絕望的眼神。在美卻出現解勸,表示對二人的感情放行,叟南和采月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緣起篇到這里,觀眾終於鬆了一口氣,劇情轉而對幾對支線情節加重筆墨。
波瀾
相愛容易,相處難。采月的一句話道出了她和叟南的婚姻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天》劇的劇情沒有在「王子和灰姑娘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之後完美收場,而用不少筆墨描寫了兩人由於性格、成長的環境、社會經歷的差異造成的兩人的進一步相處中遇到的「文化差異」問題。在很多反封建倫理的文學作品中,沖破門第等級的局限而追求自由的婚姻結合曾經是被推崇的行為,但是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又有很多人意識到夫妻雙方的「意識壁壘」經常導致轟轟烈烈的愛情最終以離婚收場——通常我們用「沒有共同語言」來形容這些情況。叟南雖然在某種程度上確實一個難得的白馬王子,但是他還是不能完全跳出他的階級局限,他身上的種種資產階級公子哥的壞毛病逐漸顯露出來,雖然並沒有他的哥哥和弟弟那樣嚴重,但是這在小市民出身的采月眼裡是應該修正的缺點,兩人的摩擦就此產生。而用「波瀾」來描摹叟南采月結婚到在美設計得到叟南的經過,也不光是指叟南和采月的摩擦,他們之間的婚姻還被在美一雙妒恨的眼光密切注視著,她滲透式的介入叟南的生活,善良的叟南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跳進了在美的陷阱,直到在美得到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叟南的兩個兄弟落在在美父親的手裡,在美聯合老爸、要挾傅老爺、采月,一起將叟南「賣」給在美。
清官難斷家務事,采月究竟應該怎麼面對小花和叟明(傅家老三)的事情,也許是一件見仁見智的事情。隱瞞旁觀,不符合採月正直的性格,也枉對她與蔡家兄妹的交情;仗義執言,無疑要得罪傅家的人,叫叟南在家庭人際關系中難以自處。她選擇了後者,而且事先沒有知會叟南,雖然也不能說她錯,但是無疑算是她處理整件事過程中最大的一個疏漏,也是二人摩擦的開始。傅家年終盤點結帳,三兄弟都欠家裡不同程度的債務,為後來在美的陰謀得逞埋下伏筆。上流社會的公子哥花錢向來大手大腳,有時候為了充門面也會故作大方,有一場戲專門表現了這點。上海婦女會籌辦募捐會,很多社會名流來捧場,傅家三位公子盡皆到場,叟南也「慷慨」認捐,這時采月的表情已經開始有責怪之意,她是一個做事周到、持家謹慎的女人,叟南沒有節制的花銷叫她難以開心地接收丈夫的禮物。叟南的經濟困難給給了在美一個機會,她為了分開叟南采月的很多努力都被叟南避開,比如過年的時候故意約叟南出遊,設障礙叫叟南錯過家裡的祭祖儀式,但是叟南都敏感的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採取措施迴避在美,可經濟問題卻給了在美一個擠進來的機會,也許在美在年初一偷吻叟南的時候就已經暗下百折不回的決心——一定要得到叟南。
在「波瀾」篇里,在美的性格也開始轉換,她從一個守衛愛情失敗的角色轉變成一個搶奪愛情的破壞神。吳嘉麗雖然擁有一雙嫵媚的眼睛,但是臉型問題叫她的在美看起來太老氣,不太得觀眾緣,但是吳嘉麗還是把一個上海社會交際名媛的風騷和嫵媚表現得及格以上。在美對叟南的感情很簡單,她就是想和叟南「天長地久」;在美對叟南的感情也很復雜,叟南對在美來說並不是「不能得到就要破壞的」佔有物,而是她的世界中最為寶貴、最為珍惜的寶貝,她絕對不可以親手打碎她的至寶,這種感情隨著劇情的深入、劇中時局的變動,開始愈演愈烈,貫穿了在美性格的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