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二胡朱昌耀曲
QQ音樂裡面一搜就搜到了 你搜「好一朵茉莉花」就可以了。
我前不久還下了的。
⑵ 如何煲耳機
不知道你買的耳機是什麼等級的,如果是非常貴的那種(森海塞爾,鐵三,等高端耳機)建議直接聽音樂,讓它自然煲,這樣是慢煲出好音,也不會有損耳機。
當然也可以用專門軟體:
利用「Text tone generator」軟體生成音頻信號褒耳機
該軟體搜一下,網上多的是。沒有必要注冊,30天夠用。
方法:
1、 舒筋——使用正常聽音強度三分之一的音量驅動耳機12小時(用100~1500Hz/5s掃頻信號更好,一般用正弦波長);
2、 通絡——使用正常聽音強度三分之二的音量驅動耳機12小時(用50~1800Hz/3s掃頻信號更好 一般用正弦波長);
3、 習武——使用正常聽音強度驅動耳機72小時(用20~20000Hz/2s掃頻信號更好);
4、 打擂——使用正常聽音強度三分之四的音量驅動耳機24小時(用18~2200Hz/1s掃頻信號更好);
5、 出道——進入正常使用階段。
上面的方法其實是比較可行的,是全波段按摩法^_^.
⑶ 急求二胡獨奏曲<茉莉花>的簡譜
二胡獨奏曲<茉莉花>的簡譜:http://www.sooopu.com/html/77/77109.html
還有一首好一朵茉莉花,但就是你要的:http://www.sooopu.com/html/27/27314.html
再給你一首親版親茉莉花二胡權獨奏曲:http://www.sooopu.com/html/37/37201.html
⑷ 二胡名家排行榜 二胡名曲排行榜
第一代:
劉天華(中國現代民族音樂一代宗師)作品:十大名曲(良宵 月夜 病中吟 閑居吟 空山鳥語 獨弦操 燭影搖紅 悲歌 光明行 )推薦宋飛《月夜》專輯
華彥鈞(即阿炳,偉大的民間藝術家)作品:二泉映月 聽松 寒風春曲
劉明源(中國弓弦樂之聖手,且精通板胡,京胡等)作品: 喜洋洋(民樂合奏)草原上(中胡獨奏)月牙五更(改編自東北民間音樂,推薦欣賞原版)
蔣風之(劉天華弟子,素有南陸(修棠)北蔣之謂)作品:漢宮秋月(改自古曲,蔣派一絕,推薦張尊連版本,據說得蔣真傳)
陸修棠(南派)作品:懷鄉行
陳振鐸(劉天華弟子)作品:田園春色(江蘇二胡考級一級曲目。。。)
陳朝儒(二胡教育家)好像沒有創作代表曲目啊。。
第二代:
王國潼(師從陳振澤,將風之,曾經的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香港中樂團二胡首席,不知退休沒)創作頗豐,有影響甚大的《二胡練習曲選》,好像是學二胡必練的。。技藝高超,著名的《三門峽暢想曲》《豫北敘事曲》即其首演,評價:其演奏技巧嫻熟精湛,意境深邃動人,感情深沉真摯,表揚朴實嚴謹,運功剛健有力,豪壯而有氣勢,音色圓潤,蒼勁深沉。被譽為「開拓了二胡演奏的新風格。
閔惠芬(從小聽她的演奏長大啊。。。著名的二胡演奏家)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十六歲參加「上海之春」全國二胡比賽,獲大賽第一名。此後便活躍於國內外,首演《江河水》、《長城隨想》、《新婚別》,還創作了《洪湖主題隨想曲》,她的演奏熱情飽滿,感染力極強,技藝可謂爐火純青。現年已有68歲,仍演奏不止,曾看過她前幾年的演奏視頻《寒鴉戲水》,感嘆於演奏家的藝術生命力之旺盛。
陳耀星(不得不說的二胡大師)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師從馬友德(二胡界著名的馬家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團藝術指導,陳耀星老師的快弓技法可謂獨步天下,其獨特的揉弦技巧亦膾炙人口,其在二胡的技法上創新甚多,如「連頓弓」、「大擊弓」、「彈輪弓」、「偽泛音」等,創作如《戰馬奔騰》(極富盛名,推薦一聽,曾經看過他「非典」期間在北京小湯山的慰問演出,其音一出,軍心大振,深受部隊官兵歡迎)《山村小景》《水鄉歡歌》《陝北抒懷》還有一首很獨特的《桃花渡過》(可見其快弓特點)。其子陳軍,也是著名的二胡演奏家,得其父真傳。
趙寒陽,中央音樂學院教授,趙寒陽老師是「二胡師者」,他的二胡教學理論可謂是「流布天下」,從小學習二胡就學他的《少兒二胡教程》,學二胡的孩子多少都受過他的啟蒙吧。。。他還寫過一本《通向二胡演奏家之路》,其中有二胡藝術的深刻思考和理解。
劉長福,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以慢弓技法見長,創作《草原新牧民》,《塞外情思》
趙寒陽,劉長福,都是王國潼的學生
朱昌耀(江南風格代表),個人特別欣賞的二胡演奏家,師從陳耀星,馬友德。其演奏
「如杯中醇酒,滿而不溢」,抒情扣人心弦又恰到好處,特別是他演奏的江南風格作品,令人回味無窮。著名的如《江南春色》,《歡慶鑼鼓》,近些年他改編的一些民間小曲如《茉莉花》《拔根蘆柴花》也很好聽
歐景星(朱昌耀的師兄弟)南京藝術學院教授,他的演奏融合了陳派與江南風格之大成,既委婉細膩,又不失筋骨,聲音淳厚飽滿。可惜代表作比較少,好像只有《長門怨》一首,市面上能找到的專輯也好像只有《劉天華十大名曲》一種,但網上也有他在國內外演奏的視頻,可一睹風采。
宋飛(二胡界一姐。。。)著名演奏家,現在已是中國音樂學院的副院長(大幹部),宋飛老師應該相當有名了,從小就聽她的演奏,聲音富貴華麗,可謂高端大氣上檔次。。。推薦她的一部專輯《月夜》,是與中國女子愛樂樂團的合作,西方古典與中國民樂完美結合。。
於紅梅(二胡界一姐。。。與宋飛老師排名不分先後(個人意見)。。。)著名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特別喜歡她的演奏,特別是聲音,特干凈,可以稱得上純凈了,於紅梅老師的技法高超全面,推薦她的《追夢京華》(二胡協奏曲,我以為是現在最好的二胡大作品了)
馬向華(二胡界一姐。。與前兩位排名不分先後。。。)很抱歉的是對馬老師了解不多,但聽過很多她的演奏,最佩服的是她的高難度技巧,看過她演奏的小提琴改編曲《流浪者之歌》,《無窮動》《引子與迴旋》佩服的五體投地啊。。。。
陳軍,前已介紹,著名青年演奏家,陳耀星之子,得其父真傳,快弓亦獨步中國,特別是他二十歲就創作出很著名的獨奏曲《椰島風情》,推薦一聽。
鄧建棟(江南風格聖手),個人喜愛的演奏者,空政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奏員,擅長於江南風格樂曲,但並不拘泥,演奏風格很像朱昌耀,但似乎更加的細膩圓潤,澄清如水。推薦他的《姑蘇春曉》《姑蘇行》《喬家大院組曲》
第三代
第三代新人輩出,挑幾個個人喜歡的吧
孫凰,中央電視台CCTV音樂電視民族樂器大獎賽總冠軍,超強悍的演奏,技法相當純熟,推薦應該在網上能找到的演奏視頻《陽光照耀在塔什庫爾干》(相當好聽)
顧懷燕(歐景星老師的學生)演奏也相當強悍,特別欣賞她的《春江水暖》
王穎 第三屆中國音樂金鍾獎得主,同樣超強悍,聽過他的《第三二胡狂想曲》
⑸ 茉莉花 二胡D調簡譜
如圖
⑹ 二胡茉莉花簡譜 快
http://www.sooopu.com/html/77/77109.html
⑺ 民歌《好一朵茉莉花》簡評
在全球范圍內極具知名度的歌曲《茉莉花》的旋律,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閉幕式上,從十四位中國美少女的指尖淌出,讓世人領略了舞動的北京;這首歌曲的旋律還貫穿於上海「申博」宣傳片的始終。然而這首歌來自民間。六十年前,抗日烽火連天,新四軍文藝小戰士何仿在江蘇六合金牛山附近採集到民歌《鮮花調》,加工整理成《好一朵茉莉花》,從此唱遍大江南北。可以說,這首民歌早已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名片」。
《好一朵茉莉花》曲調纏綿,寓意含蓄。茉莉花之美代表了愛情和幸福,東西方人都從茉莉花的芬芳中得到愉悅和快樂,因此,將民歌《茉莉花》轉化為其他音樂形式成為作曲家們樂此不疲的事情。著名二胡演奏家朱昌耀先生改編創作的二胡曲《好一朵茉莉花》,就是這「芬芳美麗滿枝椏」的茉莉花叢中一朵怒放的小花。
樂曲採用復三部曲式結構,由引子、中板、快板和中板再現組成。引子:由伴奏樂器奏出。笛子高亢、明亮,變奏出民歌《茉莉花》的末句音樂;接著,樂隊在低八度奏出末句音樂。第一段:中板。二胡奏出主題音樂,其旋律是民歌《茉莉花》的音調,如歌的旋律、二胡類似人聲的發音,彷彿多情的姑娘在詠唱《茉莉花》。接下來,二胡和樂隊交叉變奏出《茉莉花》的主旋律和伴奏旋律。這段音樂擴展、延伸了《茉莉花》的基本音調,在保持原風格的前提下,使音樂更豐富、韻味更濃郁。第二段:快板。樂曲由G調轉為D調;速度慢起漸快,由中板轉為小快板;情緒由抒情轉為歡快。本段落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由二胡用連弓和分弓分別奏出快速的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其旋律是民歌《茉莉花》原曲的變奏旋律;第二層次是一個歌唱性的音樂層次,其曲調是曲作者創編的,優美動聽,進一步擴展和豐富了《茉莉花》的音樂內涵;第三層次是第一層次的變化再現,但全部由快弓奏出,更具律動感和舞蹈性,使歡快的情緒達到高潮。第三段:再現部。音樂又回到G調,速度回復到中速,其奏法與第一段相似,但在情緒上與第一段含情脈脈的害羞感不同,而是顯得從容和自信。音樂在奏完《茉莉花》主旋律後由又復奏一次,最後在民歌拖腔尾音的基礎上,音調上揚八度,在虛幻飄渺中將人們引向悠遠的遐思。
⑻ 二胡指法實例求教
二胡曲(茉莉花)指法每個老師指法是不同的,這看老師喜歡各批指法出音色有差異,一般教材橋答是三把位1是一指、鬧喊2是二指、3是三指,2是二指、1是一指回到敏彎慧二把位二指6音、四指1音,第四節535一指上下滑動(一把二把),第五節同四節一樣就是二指按6音。
⑼ 跪求二胡曲譜《茉莉花》,王竹林譜曲的!
我們在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裡生活,經歷過快樂,也有過悲傷,在失專敗中體會到了人世間的酸屬甜苦辣,在成功里找到讓自己繼續前進的自信心。現實的社會里,微笑是人間最真實的語言,失敗的時候給自己一個微笑,讓自己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在這次的失敗看到自己的不足,在下次避免走上次同樣的彎路,這樣似乎每一次失敗在生活中都起了重要的角色,現在失敗得越多,以後所遭遇到的失敗就越少。最後我們走上的一是條已經經歷過風霜磨練,平坦無阻的大道。
那些為人類做出貢獻的偉大的科學家,從小資質就沒有其他人高,平庸的資質讓他們在生活中註定要遭到更多的失敗,以至於他們在無數失敗中成長,在無數失敗中糾正錯誤,最終都走向了成功。所以,每一次失敗都成了一筆巨大的財富,我們應該珍惜每一次失敗,用微笑去珍惜它,認真面對它,細心的體驗它,這樣,我們最終就會走向成功。現在,我們可以很自豪的向生活發出這從容的微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