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西語茉莉花

西語茉莉花

發布時間: 2023-05-21 23:30:59

① 母親節的由來

母親節是由一位名叫賈維斯的婦女倡導,並由她的女兒安娜·賈維斯發起創立的。

賈維斯夫人是當時美國格拉夫頓城教會主日學校的總監,她撫育了10個子女長大成人。1876年,美國還在悲悼南北戰爭的死者,賈維斯夫人負責在學校里講授美國國殤紀念日的課程。

課堂上,賈維斯夫人講到那些在戰役中為正義捐軀的英雄時,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為了保證戰爭勝利,這些英勇的戰士血染疆場,他們的母親們該承受了多大的痛苦?但願在某處、某時,會有人創立一個母親節,紀念和贊揚美國與全世界的母親,給這些普通平凡的女人們一些慰藉。

後來,賈維斯夫人去世了,她41歲的女兒安娜立志實現母親的心願,創立母親節。因此,她寫出了幾十封信,發給美國國會、地方州長和婦女組織等有名望的人物,提議設立母親節,發揚孝道。初時反應冷淡,但她不氣餒,繼續向各界呼籲。經過她的不懈努力,這一提議終於得到了社會上的廣泛響應和支持。

1914年,美國總統威爾遜鄭重宣布,把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也就是賈維斯夫人的忌日,定為母親節。美國政府還規定,母親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懸掛國旗,以表示對母親的熱愛和尊敬。此後,母親節便在各國開展。

(1)西語茉莉花擴展閱讀:

母親節習俗

1、這一天,美國人民都要在胸前佩上一朵石竹花。母親健在的,戴一朵紅色的花,表示歡愉;母親逝世的,戴一朵白花,表達哀思。

2、這一天,家裡的男成員要把全部家務活都包下來,兒女們每人都要做一件讓母親高興的事,以盡孝道。即使遠在異地的孩子,也要打電話向母親表示祝賀。

② 有哪些用多種不同的語言合唱的歌曲

1月26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青少年合唱團發布了最新音樂專輯《再別康橋》。專輯收錄了19首曲目,其中包括兩首中文歌曲,分別是《再別康橋》及《茉莉花》。這是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合唱團成立500年以來,首次面向全球發布中文曲目。專輯的名字及主打曲目《再別康橋》,來源於中國詩人徐志摩的著名詩篇。英國著名作曲家約翰.拉特為此詩全新作曲。此外,國王學院合唱團還以精準的中文咬字,完美演繹了合唱團總指揮史蒂芬.克勞伯里重新編曲的十八世紀中國民謠《茉莉花》。

③ 哥倫比亞咖啡沒特點怕是你對它存在什麼誤解吧

從玻利維亞拉巴斯起飛,輾轉20多個小時,終於抵達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Bogota)。

第一站先去中糧國際咖啡業務設置在波哥大的辦公室參加杯測。

目前,哥倫比亞是世界第一大的 水洗 阿拉比卡生產國,第二大阿拉比卡生產國,第三大咖啡生產國, 年產量約等於巴西的三分之一 。

但是,這個龐大的生產國 並非我想像中的有太多商業化大庄園形成大規冊激圓模生產。 相反, 哥倫比亞95%都是小庄園 ,數量巨大,且大都是 5公頃以下的種植面積 ,幾乎全靠人工生產,以一種 小農種植 、 家庭貿易的形式 呈現,有利有弊,但無疑能讓我們喝到 更多樣的特質或者說差異性 。

相比我之前去的瓜地馬拉、玻利維亞,哥倫比亞整體地形較為平坦,西高東低,東部為亞馬遜河沖積平原,面積達三分之二;東部則平行分布著南北走向的三條科迪勒拉系山脈, 哥倫比亞的精品咖啡基本就種植在這幾條山脈上 。

山脈起起伏伏,縱貫南北,土壤各異,交迭著 非常豐富的微氣候,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多個產區 ,可以種出 80多種不同風味的咖啡 ,也使得哥倫比亞幾乎 全年任何時候,都有正在採收咖啡熟果的地方 。

其中, 中國愛好者辨識度最高的三個精品產區 (蕙蘭、娜玲瓏、考卡) 均位於山脈南部 。

與瓜地馬拉一樣,哥倫比亞咖啡的對外出口也有專門的機構監管。1927年成立的哥倫比亞國家咖啡生產者協會(英文縮寫為FNC),除了旨在提高種植者生活質量和咖啡品質;還承擔監管責任,以確保所有從哥倫比亞出口的咖啡生豆都達到一定標准,不負本國咖啡名譽。

第二天早上,我們去了波哥大的 「2018咖啡出口展」 。

在現場,我們總共測了30多支將在當天下午競拍的豆子。不得不說, 這些豆子都非常優秀,各有特點 ,引發了我們強烈的佔有欲。由於下午另有安排,於是我們便委託中國的同行朋友代為競拍。經過一番討論後,我們便先行離開了展會。

當天下午傳來喜訊,我們的朋友不負眾望,打敗州塌了日本韓國的競爭對手,幫 我們競拍到了一支如願以償的豆子,來自考卡產區,超級菠蘿味! 而今年的哥倫比亞標王,也被中國同行斬獲手中,可喜可賀!

第三天,中糧國際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帶我們觀光波哥大。

遊玩地區主要集中於玻利瓦爾廣場,據說是殖民時期西班牙王室命令建造的。

始建於1876年的國會大廈,巴洛克式老教堂,國家博物館,正義宮等,都位於這座廣場上。

哥倫政府似乎很親民,總統府位於廣場附近,與嬉鬧的遊人區僅有一巷之隔。

准備離開在等Uber時,連續有3波哥倫比亞人跑過來與我們合照,許是他們覺得亞洲面孔比較稀奇吧。

中間我們在一個咖啡館鉛知喝咖啡時,門口有個街頭藝人在表演。她是個變性人,我們坐在門口聽她唱歌,越聽越有感覺,有些觀眾情不自禁地跳起舞蹈。街頭藝人邀請我上台跳舞,於是我就上去和她跳了一段。

一天逛下來,覺得 波哥大也是座富有藝術氣息的城市,總體上也比較發達、現代化 ,這點與玻利維亞、瓜地馬拉等其他南美國家有著明顯的區別。(但個人感覺,有些南美國家越發達的大城市可能更危險些,不似小城市的人們那般淳樸友善。來此旅遊的朋友,夜晚盡量不要出門)

第四天,我們從波哥大飛往蕙蘭產區的首府內瓦(Neiva),再轉4個小時的車前往蕙蘭下轄的另一城市皮塔利托(Pitalito);沿途看到公路兩旁分布著廣闊的水稻田,原來哥倫也種水稻嗎?這點倒讓我挺意外的。

皮塔利托是蕙蘭省重要的咖啡產地,以此為中心,周邊輻射著大大小小的咖啡農場。

中糧因此也在皮塔利托市設置了干處理廠,規模比設置於巴西的要小一些,但專業度也不輸巴西。

參加杯測的時候,我發現他們的杯測也不似巴西那般粗獷;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工作人員 單手撈渣 的方式,快而精準,徹底驚艷了我!

然而這次所測的蕙蘭產區的豆子更是驚艷! 6輪38支豆子測下來, 我們喝到了耶加、肯亞,甚至是巴拿馬BOP類型的風味 ,大家的風味描述應有盡有,包含了 茉莉花、玫瑰花、百香果、黑莓、橘子、杏桃、小番茄、白葡萄酒、綠茶等等! 真是刷新了我對哥倫豆的看法!

中糧工廠的搬運工人同樣令我敬佩,70公斤的生豆一個人輕松抬起,兩個人便可完成一條搬運生豆的流水線,並且可以將咖啡豆疊得很高且整齊!

五、咖啡庄園深度游  

第五天,我們以皮塔利托市為中心去了3個庄園(原本想去更多,但時間有限,只去了3個)。由當地尋豆師Liliana做向導,她既是中糧在皮塔利托市長期合作的采購師,更是當地咖啡農的技術顧問。她為咖啡農提供了很多幫助,也與他們建立了親密的合作關系與友誼。

哥倫咖啡基本都種於山脈帶上,所以一進入咖啡種植區,道路立即變得崎嶇起來,山路經常貼著懸崖邊,然而Liliana車技精湛,於懸崖邊單手開掛,游刃有餘,談笑風生,是我見過的車技最厲害的女司機。當然,也足以證明Liliana進山的次數之多。

我們到達的第一個庄園名為El Diviso ,庄園主自嘲他們是個比較年輕的庄園,有30年左右的種植歷史。但實際上他們也拿過COE獎項。

這是個典型的家庭式小農庄園,由住宅小院+種植區組成;房子打掃得很乾凈,周圍還種了各種花草,裝扮得很漂亮。住宅後面的坡地即是咖啡種植區,品種以粉波旁為主,咖啡樹均種植於芭蕉樹下,以起遮陰作用。庄園還種了南美原產水果牛油果、火龍果等。

庄園主帶我們參觀住宅後面的咖啡種植區域,粉紅的咖啡櫻桃夾雜著少量的青碧果實。原來, 同一枝頭的咖啡果實不一定會同時成熟,因此他們分幾次手工選摘成熟的櫻桃 ,未成熟的則繼續留在枝頭,待它們成熟後,再次採摘。

期間,Liliana拿出一個儀器,將咖啡櫻桃捏破,塗汁於儀器上,以此檢測咖啡櫻桃的含糖量。Liliana說她只會采購含糖量達25%以上的咖啡。

我們還特地看了庄園的晾曬方式,他們在 閣樓木板上先鋪一層細密的網,以起透氣作用,咖啡豆平鋪,上面再用薄膜搭一個相對封閉的小棚子,防雨防潮 。受哥倫比亞大氣候所致, 這里常年多雨濕潤,難以做日曬處理,因此水洗處理是這邊的主流 。幾乎每個庄園都擁有自己的小型處理設備, 可獨立完成自家咖啡櫻桃的脫果肉和水洗處理 。

El Diviso庄園就建有微型處理站,一個小房間,基本由一台小設備與水洗發酵池組成,衛生也做得很乾凈。

第二個庄園名為Buena Vista (幾天前在玻利維亞,也參觀了一個同名的庄園。Buena Vista這個西語在南美洲各個國家經常出現,通常國內的翻譯是遠景/美景庄園。其實有點像討口彩而命名的,於是我們給這個名字起了個別稱——阿福庄園)。

這個庄園在當地很有名氣,規模也較大 ;似乎拿過好幾屆COE獎項!庄園主很有規劃,房子牆壁上貼著詳細的計劃。

房子的後面即為農場,看得出注重科學種植,善於合理利用空間。

庄園種植了多個品種,按照不同品種嚴格規劃種植區塊,管理很科學精細 。

庄園別具機巧地在房子上設置 雙層屋頂 , 里層為平台屋頂,外層為可移動式屋頂 (坡體構造,完美導流雨水),通過滾輪平行移動。 坡屋頂移開後,平台屋頂即可用於晾曬咖啡。當陰雨將至,坡屋頂便移回原位,完美蓋住咖啡豆晾曬台!

參觀種植區時,Liliana又拿出一個新的工具——咖啡櫻桃目數盤,共100個孔,Liliana隨機從麻袋中抓出咖啡櫻桃,直至鋪滿100個孔,以此檢測咖啡櫻桃的目數合格比率。

成熟的果實選摘後,庄園還會對咖啡櫻桃進行二次手選,剔除過熟的櫻桃,以保持品質干凈純一。杯測後發現, 這個庄園的咖啡超!級!甜!

在這個庄園,我認了一位乾女兒。一個很熱情的小女孩(她媽媽是當地手沖冠軍),一直拿東西給我吃,教我西語,還不斷問我小貓小狗等各種動物的中文怎麼說。

第三個庄園名為La Pelota ,西班牙語意為球(或回力球),不知為何中文卻譯為了圓丘庄園。

圓丘庄園距離前兩個庄園較遠,位於 聖阿古斯丁鎮 (San Agustin);海拔1900m,總面積5公頃,種植著甘蔗、芭蕉、桑葚等,其中咖啡種植面積為3公頃,含1800多棵粉波旁樹種,年產量約480Kg,約占庄園咖啡總產量的24%。

這個庄園在中國更有名氣,尤其是它的粉波旁。 去年CBC第6名的比賽豆就是這里的粉波旁。而潘志敏更是拿著這個庄園的粉波旁代表中國區參加世界咖啡師大賽。

我這次在中糧哥倫工廠選到的幾支豆子就包含了來自圓丘庄園的粉波旁。

在這里,我也終於明白了這些天在 哥倫比亞水洗豆中喝到的發酵味、葡萄酒香是怎麼來的 了。原來,有些咖啡庄園會把當天採摘的 咖啡熟果封在袋子里悶24小時 ,然後再脫果肉, 帶著粘液進入發酵池靜置36小時 。 因此干凈的水洗哥倫豆最終也具備了日曬的發酵味。實際上,這是哥倫比亞近兩年才開始流行的處理法。 我們在哥倫比亞咖啡出口展會競拍到的那支來自考卡產區的超級菠蘿味咖啡豆,大概也是這么處理的。

當天的庄園之行中,我發現Liliana接觸的咖啡農似乎基本以女性為主。許是小農種植園的男丁傾向於外出務工?但無論如何可以感受到當地女性在哥倫比亞咖啡種植業中充當著很重要的角色,很敬佩她們!

參觀完庄園的第二天,我們從中糧工廠旁邊的機場搭飛機離開皮塔利托。至此,哥倫比亞尋豆之行算是結束了。

回顧這些天在哥倫比亞的經歷,我發現 哥倫比亞咖啡真的很有潛力 ,真真切切改變了我的看法。除了勝在干凈、均衡、柔和,這里 也有許許多多花香水果調性突出的豆子 ,完全可與埃塞系相提並論。之前一直覺得哥倫豆在風味上不如耶加、肯亞、巴拿馬,除了是由於我自身的忽視,也有可能是這邊的好豆子大多被歐美日捷足先登了。

朋友們,是時候重新認識哥倫比亞咖啡了! 期待我這次從哥倫比亞選到的幾支咖啡吧。

1.《 Robin的原產地尋豆之旅:巴西篇 》

2.《 Robin的原產地尋豆之旅:玻利維亞篇 》

3.《 Robin的原產地尋豆之旅:瓜地馬拉篇 》

④ 母親節的資料

母親節
母親節(Mother's Day)

規定一個專門的日子來表達人們對母親的尊敬,並不是現代的發明,而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習俗。古希臘人曾在樹林或山洞中舉行儀式,對女神的母親頂禮膜拜。到古羅馬時,這些活動的規模就變得更大,慶祝盛況往往持續達三天之久。當然,古時人們對女神的崇拜只不過是一種迷信,它同今天人們對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

美利堅合眾國的母親節,始於1907年5月。要求定立母親節這一倡議是費城安娜·M·賈維斯提出的。她曾親自在教堂中安排儀式,組織活動,同時要求前來參加者胸前要佩戴白色的石竹花。這一活動,曾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和興趣。翌年,便有更多的教堂紛紛組織同樣的活動;人們還一致決定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定為母親節。從此母親節便在美利堅合眾國成了一個公認的正式節日。

1911年,慶祝母親節的活動已經開展得非常廣泛,不僅席捲美利堅合眾國的每一個州,而且連加拿大、墨西哥和南美的一些國家也都開始慶祝這個節日。美利堅合眾國人還把宣傳母親節的傳單用十種不同文字印發則碧豎到各國去,以便擴大影響。此後幾年中,慶祝母親節運動的熱潮有增無已。1912年,美利堅合眾國專門成立了母親節國際協會。1913年5月,美利堅合眾國眾議院一致通過決議,號召總統以及內閣、參眾兩院和聯邦政府的一切官員一律在母親節佩戴白色石竹花。1914年,美利堅合眾國國會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並要求總統發布宣言,號召政府官員在所有的公共建築物上懸掛國旗。緊接著,威爾遜總統昭告全國公民也在自己的住宅上掛國旗以表達人們對美利堅合眾國全體母親的熱愛和尊敬。此後美利堅合眾國總統每年都要發表一篇內容相同的宣言。

在胸前佩戴石竹花.顏色是有講究的。那些母親已經去世的人仍然佩戴白色石竹花,而母親健在的人則佩戴紅色石竹花。這一天,人們總要想方設法使母親愉快地度過節日,感謝和補償她們一年的辛勤勞動。最普通的方式是向母親贈送母親節卡片和禮物。節日里,每個母親都會滿懷喜悅的心情,接受孩子們和丈夫贈送的玫瑰花或其他花束、糖果、書和紀念品,特別是當她們收到小孩子們自己動手製作的上面用蠟筆稚氣地寫著"媽媽,我愛你"的字樣的卡片時,更會感到格外自豪和欣慰。但最珍貴、最優厚的禮物還是把她們從日常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輕松地休息一整天。這一天,許多家庭都由丈夫和孩子們把全部家務活包下來,母親不必做飯,不必洗盤刷碗,也不必洗衣服。不少家庭還有侍候母親在床上吃早飯的慣例。

母親節起源於希臘,古希臘人在這一天向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紀中葉,母親節流傳到英國,英國人把封齋期的第四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孫大在這一天里,出門在外的年青人將回到家中,給他們的母親帶上一些小禮物。

現代意義上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利堅合眾國,由Amanm Jarvis(1864-1948)發起,她終身未婚,一直陪伴在她母親身邊。1905年在母親去世時,Amanm悲痛欲絕。兩年後(1907年),Amanm和她的朋友開始寫信給有影響的部長、商人、議員來尋求支持,以便讓母親節成為一個法定的節日。Amanm認為子女經常忽視了對母親的感情,她希望母親節能夠讓人多想一想母親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第一個母親節於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亞州和賓夕法尼亞州舉行,在這次節日里,康乃磬被選中為獻給母親的花,並以此流傳下來。1913年,美利堅合眾國國會通過了一份議案,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作為法定的母親節。母親節從此流傳開來!

母親節創立後,得到了全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Amanm Jarvis在世時,設立母親節的國家已達43個。時至今日,歡慶這個節日的國家就更多了。母親節,已經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國際性節日。按慣例,「國際母親節」被定在每年的5月11日舉行。雖然,有一些國家是在一年中不同的時節慶祝屬於他們的母親節,然而,包括我國在內的多數國家,如丹麥、芬蘭、義大利、土耳其、澳大利亞和比利時等等,都是在5月的第二個星期慧純日慶祝母親節的。

世界各國慶祝母親節的時間都不盡相同。

挪威:母親節定於二月的第二個星期天。

阿根廷:則在十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慶祝母親節。

黎巴嫩:在春天的第一天慶祝母親節。

南非:母親節則定於五月的第一個星期天。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人稱母親節為Ma�terice,於每年聖誕節的前兩個禮拜慶祝。慶祝的習俗是:小孩子們在母親節的清晨溜進母親房間,將母親綁在床上,母親醒來時發現自己被五花大綁,便哀求孩子們放開她,並以她預先藏在枕頭下的小禮物作為交換。

西班牙與葡萄牙的母親節則與教會有密切的關系。12月8號是紀念聖母瑪利亞的日子,同時也是孩子們表達對母親的愛的節日。

瑞典在五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慶祝母親節。在母親節前夕,瑞典紅十字會會舉辦塑料制的母親花的義賣,義賣所得將作為贊助育有許多小孩的母親的度假經費。

巴拿馬:也叫聖靈懷胎的日,大意是為了讓巴拿馬人重視家庭,敬重母親,所以在1924年5月11日,巴拿馬第一個母親節,1930改為12月8日, do?a Hercilia de Arosemena第一夫人所簽定,但這只是這個網上的消息,不知是否准確,當時很多商號也響應了母親節給母親打折,並定為國定假日,非常有意義的節日。附西語介紹

埃及:每年三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五是埃及的母親節。這一天,全國各地的青少年都要給母親贈送鮮花和禮物,為母親舉辦音樂會和文娛演出,並評選出全國最理想的母親。

印度:每年四月五日是印度的媽媽節。這一天,凡是生了孩子的媽媽都要穿上五彩繽紛的紗麗,戴上精美的首飾,來到公共場所盡情娛樂,以顯示做母親的女性風采。

中非:每年五月二十九日,中非共和國就要隆重慶祝傳統的媽媽節。這天,媽媽們身著盛裝,懷抱孩子在首都班吉市舉行盛大遊行。國家領導人和政府官員也要參加她們節日的活動,使節日更加隆重熱烈。

法國:每年五月二十九日是法國的母親節,節日這天,全球各地的媽媽都懷著喜悅的心情接受孩子們「節日愉快」的美好祝願。法國首次慶祝母親節是一九二八年,當時的法國總統為此頒布了一項法令:母親節是國家的正式節日。法國人的母親節則更像是一個為全家人舉行的生日會。法國母親節定在五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天,全家人聚在一起享用晚餐,餐畢端出一個為母親而做的蛋糕。

泰國:每年的八月十二日是泰國的母親節。節日期間,全國最有意義的活動是「評選優秀母親」,然後,成千上萬的女兒手持潔白的茉莉花作為「母親之花」敬獻給母親,以表達感激之情。

日本:每年十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日本母親節。在日本,這個節日充滿思的氣氛。為表示對母親的尊敬,這天,母親健在的人,都戴一朵紅花,而母親辭世的人則戴白花,以示對母親的懷念。日本的母親節與北美國家同一天。每四年的這一天,都有一個世界巡迴畫展,展示由6-14歲的小孩所畫的《我的母親》畫作。

加拿大: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在這天,家庭成員除向母親送禮物外,並要做各種讓母親歡喜事情,以表示敬愛之情。

瑞士:每年的一月一日至四日為「婦女掌權日」。在這四天里,家庭一切大權由婦女掌管,男人甘願聽從擺布,以示對婦女的尊重。

希臘:每年的一月八日是英諾克萊西亞鎮的「婦女接管日」。這一天,婦女接管鎮上的領導權,而男人們則代替他們呆在家裡幹家務活。在希臘,每年逢除夕的第二天,為「主婦休息日」,婦女們丟下家務,盡情吃喝玩樂。

德國:在每年的狂歡節里,另有婦女們的專門活動——「女人節」。這天,婦女們沖進市政大廳,闖入辦公室,坐上辦公桌,以表示婦女接替政權。八月是漢堡市的「太太節」,節日里,由婦女組織的藝術團分別在全市各家劇院演出,節目內容大都是男女平等。

英國:英格蘭為表達對母親們的敬意,乃訂四旬齋(指復活節前夕之前,星期天除外的四十天)的第四個星期日為「MotheningSunday」,人們在這一天回家探視雙親,並致禮表示敬意。當時,有許多的窮人必須在有錢人家裡當傭工,而被迫離家寄宿在主人家裡,在這一天,主人們會放他們假,並鼓勵他們返家與媽媽團聚。

墨西哥:每年的十二月十二日是墨西哥的「聖母節」,以紀念一位心地善良、樂於救人的聖母。這天,人們身穿民族服裝,高舉聖母像旗幟,在老人的帶領下載歌載舞。

全世界的母親節:雖然,許多國家是在一年中不同的時節慶祝屬於他們的母親節。然而,多數國家如丹麥、芬蘭、義大利、土耳其、澳洲和比利時,都是在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慶祝母親節的

⑤ 茉莉花 的法語 日語 德語 韓語 西班牙語分別怎麼說

分類: 教育/科學 >> 外語學習
問題描述:

還有其他國家語言知道的麻煩告訴我怎麼說

並標注 拼音發音 謝謝

解析:

法語:ja *** in

日語: ジャスミン

德語:ja *** ine

韓語: 재스민

西班牙語:滑談裂jazmín

讀音都信閉相似,因為侍搏都是譯音:zhai si min

⑥ 茉莉花 的法語 日語 德語 韓語 西班牙語分別怎麼說

法語:jasmin
日語: ジャスミン
德語:jasmine
韓語: 재스민
西班牙語:jazmín

讀音都相似,因為都是譯音:zhai si min

⑦ 西班牙語 花 怎麼念 只知道是寫成 yasmin

看來你是指茉莉花咯,jazmín,樓上全則液都拼錯了……
讀作「哈茲民」(民發成畢喊四聲,就有重音手盯野的效果了)

⑧ 母親節的由來 急需~~~!

慶祝母親節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呢?
據說,最早是古希臘人,為了榮耀希臘諸神之母—— Rhea 而開始的節慶。
○美國的母親節
在美國,最早關於母親節的記載是1872年,由萊利亞(Julia Ward Howe及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的作者)所提出的。她建議將這一天獻給「和平」並在波士頓等地舉行母親節的集會。
1907年費城的安娜(Ana Juruif)為了發起確認全國性的母親節而活動,她說服了母親所屬的教會,在她母親二周年忌日——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舉辦母親節慶祝活動。隔年費城人也開始於同一天舉行母親節的慶祝活動。之後,安娜和她的支持者們開始寫信給部長、企業家、政治家,要求確認全國性的母親節,被接受了。
在1911年,幾乎美國所有孫春李的州都開始慶祝母親節了。威爾遜總統於1914年發表官方聲明讓母親節成為全國性的節日,就是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英國的母親節
十七世紀英格蘭,為表達對英國母親們的敬意,乃訂四旬齋的第四個星期日為「Mothering Sunday」,人們在這一天回家探視雙親,並致禮表示敬意。(註:四旬齋是指復活節前夕之前,星期天除外的40天)。
當時,有許多的窮人必須在有錢人家裡幫工討生活,而被迫離家寄宿在主人家裡,在Mothering Sunday這一天,主人們會放他們假,並鼓勵他們返家與媽媽團聚。為增加歡樂氣氛,也發展了一種特別的蛋糕稱為-mothering cake。
隨著基督神在歐洲的擴散,這個節日轉為對「Mother Church」的崇敬:表達人們對賦予他們生命、保護他們免於傷害的精神力量的感謝。從此,教會的儀式便與母親節的慶祝活動相結合,以同時傳達人們對母親與教會的感念。
○全世界的母親節
雖然,許多國家是在一年中不同的時節慶祝屬於他們的母親節。然而,多數國家和地區如丹麥、芬蘭、義大利、土耳其、澳洲、比利時和台灣,都是在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慶祝母親節的。
1)母親節正式被慶祝的歷史,至今雖然才八十多年,但是,專門找一天來表森伏達對媽媽崇高敬意的觀念,卻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古代的希臘人和羅馬人都會舉行「春季節日」,以表達他們對「母親神」〈泛指女性神〉的崇敬。

後來,在中古世紀的英國,四旬齋〈為紀念耶穌在荒郊的禁食,而舉行的絕食齋戒或懺悔的宗教活動,時間大致在每年的二月底至四月初〉的第四個星期日,就是所謂的『母親日』。那一天,長大的孩子,必須帶著禮物回家,送給自己的媽媽。

為提倡和平,女作家建議訂定母親節

在美國,以寫「共和國戰歌」而聞名的女作家朱莉亞‧瓦德‧霍耶,曾建議在六月中選定某一天為「母親節」。由於美國內戰的爆發,許多母親嘗到戰爭的恐怖,及失去愛子的痛苦,朱莉亞極力鼓吹訂定一個節日以提倡和平。她的建議只有少數幾個地方採行而已。

不久,一名叫賈薇絲太太的美國人,在西維吉尼亞州的格拉夫頓家鄉,籌組一個委員會,贊助「母親友誼日」的活動。這個節日的目的是為了把東部各州,那些曾在內戰當中,為南北雙方作戰的家庭結合起來。賈薇絲太太的計劃雖然獲得當地的支則遲持,但是母親節的構想,卻一直到她過世以後才真正實現。

安娜繼承遺志 實現母親理想

賈薇絲太太於一九○五年的五月九日〈當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死於費城;她是一名寡婦,跟著兒子克勞德及兩個女兒—艾爾辛諾和安娜住在一起;克勞德是個成功的商人,艾爾辛諾則幾乎雙眼失明。

安娜一直都很敬愛自己的母親,因此在媽媽死後,她就想找個方法,以表達對母親永恆的敬意,同時延續母親制定母親節的構想。

一九○七年,她寫信給格拉夫頓教堂的牧師,請他為已逝世兩周年的媽媽做個特別的追思禮拜。當天,安娜捐贈了五百朵媽媽生前最喜歡的花—白色的康乃馨,送給所有參加儀式的小孩和母親。

第二年,教堂便正式宣布,賈薇絲太太逝世的三周年忌日為母親節。但是當天她卻沒有出席,因為她正在費城忙著組織一個母親節委員會。

發起寫信運動 制定母親節為國定假日

在該委員會的協助下,安娜開始發動大規模的寫信運動。她寫信給數以百計的教堂、商業領袖、報紙編輯、政治家等,要求他們加入制定母親節為國定假日的活動。

一九一○年,西維吉尼亞州州長回應了她的請求,並發表第一個母親節的宣言,要求所有的西維吉尼亞人,在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佩帶白色的康乃馨上教堂。而奧克拉荷馬州及華盛頓州,也在那一年開始慶祝母親節。到一九一一年,母親節的禮拜活動便在全美各州舉行。

國會通過決議 訂五月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

欣喜萬分的安娜,決定組織「母親節國際協會」,於是從一九一二年開始,她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全部奉獻在提倡母親節的活動上。她的努力,終於在一九一四年的五月八日開花結果,因為國會通過一項聯合決議,要求美國人在那一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懸掛國旗,以表達對全美國母親無比的尊敬和愛意。第二天早上,安娜成為美國白宮的客人,親眼看著威爾遜總統簽署這項決議,總統同時還把那隻簽署的筆送給安娜。

到了一九二○年代,安娜已經把母親節這個觀念,深植在其他的四十三個國家。

友人為安娜解決晚年困境

安娜一直跟哥哥克勞德住在費城,兩人一起照顧雙目已經完全失明的愛爾辛諾。克勞德在一九二六年去世時,把全部的財產留給兩個姊妹。她原本以為,這些財產足夠讓他們度過餘生,但是三○年代的經濟大恐慌,卻使那些財產的價值貶得所剩無幾。

到了一九四○年代,安娜已經一文不名,而且,像愛爾辛諾一樣,幾乎全盲,她再也沒有力氣和視力來寫信了。一九四三年十一月的某一天,她來到費城的大眾醫院,要求醫院以慈善的名義收容她。安娜的朋友聽到她的困境後,立刻安排她住進一家私人療養院,接受妥善的照顧。

那一年稍後,安娜的朋友,又寫信給各州州長,要求他們再次宣布母親節的慶典儀式。許多州長都有所回應,並且還答應每年母親節的時候,他們都會特別宣告一次,以表示對這個節日的重視。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八十四歲的安娜死於療養院內。今天,每年的母親節,美國總統都會重新宣告這個節日的重要性,以紀念這位幾乎是獨自創立這個國際性節日的偉大女性——安娜瑪莉薇絲;而其他各國,也在當天紛紛舉辦各種節目活動,慶祝母親節。

(2) 古母親節起源於希臘,古希臘人在這一天向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紀中葉,母親節流傳到英國,英國人把封齋期的第四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在這一天里,出門在外的年青人將回到家中,給他們的母親帶上一些小禮物。
現代意義上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由Amanm、Jarvis(1864-1948)發起,她終身未婚,一直陪伴在她母親身邊,在母親於1905年世紀,Amanm 悲痛欲絕,兩年後(1907年),Amanm 和她的朋友開始寫信給有影響的部長、商人、議員來尋求支持,以便讓母親節成為一個法定的節日。Amanm 認為子女經常忽視了對母親的感情,她希望母親節能夠讓人多想一想母親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第一個母親節於1908年5月10 日在西弗吉尼亞和賓夕法尼亞州舉行,在這次節日里,康乃馨被選中為獻給母親的花,並以此流傳下來。
1914年5月7日,美國國會通過決議,規定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由威爾遜總統5月9日頒布施行。自此之後,母親節即成為美國全國性的節日。現在,該節日已成為一個國際性的紀念節日,許多國家都有他們1993年,營口市群眾藝術館孫鎮遠、營口市文化局宮錫鈞兩位有識之士,提出了依託全國聞名的風景名勝望兒山,舉辦具有營口地方特色的民俗節日"母親節"的構想,得到了市領導的高度重視。
1995年2月,營口市旅遊局根據市領導的指示和國家旅遊局關於"95民俗風情游"的精神,組織召開多次論證會,一致認為利用旅遊資源和民俗心理舉辦"母親節"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建設兩個文明的有利措施。節日時間定在世界母親節期間,以後約定俗成,一年一度保持節日的傳承性和穩定性,形成新的民俗節日。節日的主題是愛母親、愛家鄉、愛祖國。
1995年至2005年, "望兒山母親節"已成功地舉辦了十一屆,既促進了全市旅遊業的發展,又推動了全市經濟的發展,提高了營口的知名度。母親節所倡導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廣大群眾所接受,敬老愛老在民間蔚然成風,為改革開放創造了一個親善、和諧的社會氛圍。
熊岳作為"望兒山母親節"的發源地,每年都在望兒山風景區舉辦豐富多彩的游園活動 。今年是第十二屆"望兒山母親節",游園活動的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⑨ 一部日本電影,片名《JAZMIIN》在國外看過的,片名是西班牙語茉莉花的意思,也是女主角的名字,叫阿蘇米

一部日本電影,片名《JAZMIIN》在國外看過的,片名是西班牙語茉莉花的意思,也是女主角的名字,叫阿蘇米

希望可以幫到你

熱點內容
花卉施工組織方案 發布:2025-07-22 23:00:04 瀏覽:491
盆景開花了 發布:2025-07-22 22:48:52 瀏覽:128
玉蘭花車 發布:2025-07-22 22:41:00 瀏覽:818
荷花窯門票 發布:2025-07-22 22:26:36 瀏覽:269
攀枝花陽光水藝消費 發布:2025-07-22 22:22:16 瀏覽:694
盆栽桔子樹掉葉 發布:2025-07-22 22:20:35 瀏覽:278
自然堂玫瑰果系列圖片 發布:2025-07-22 22:19:47 瀏覽:623
七夕去看看 發布:2025-07-22 22:19:46 瀏覽:746
關於玫瑰的詩歌 發布:2025-07-22 22:13:47 瀏覽:853
荷花顏值 發布:2025-07-22 22:13:07 瀏覽: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