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艷艷的杜鵑花
1. 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什麼意思
意思是一園紅艷艷的杜鵑花,像是因醉酒而卧在山坡上的嫵媚姣好的醉美人,那從地面連到枝端的花朵兒彷彿是簇擁著大紅色羅紗裁成的綉帔。
出自唐代詩人韓偓的《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
原文: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
譯文:一整園紅色的杜鵑花開放,它的鮮艷色彩不禁讓人沉醉。在枝頂幾朵杜鵑花自底部相連,如同聚成一團紅色綢紗。蜀國望帝的魂魄一直未歸,在這園中哭泣落下血淚才染紅出這一片杜鵑花。為何這枝頭的一叢花紅的更深,只該是望答帝在此泣下的血淚偏多了幾滴吧。
(1)紅艷艷的杜鵑花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韓偓(844年-923年),字致光,號致堯,小字冬郎,號玉山樵人,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晚唐大臣、詩人,翰林學士韓儀之弟,「南安四賢」之一。
聰敏好學,十歲能詩,得到姨父李商隱贊譽。唐昭宗龍紀元年(889年),進士及第,出佐河中節度使幕府。入為左拾遺,轉諫議大夫,遷度支副使。光化三年(900年),從平左軍中尉劉季述政變,迎接唐昭宗復位,授中書舍人,深得器重。
黃巢進入長安,隨駕進入鳳翔,授兵部侍郎、翰林承旨,拒絕草詔起復前任宰相韋貽范。不肯依附於梁王朱全忠,貶為鄧州司馬。唐昭宗遇弒後,依附於威武軍節度使王審知,寓居九日山延福寺。信仰道教,擅寫宮詞,多寫艷情,詞藻華麗,人稱「香奩體」。
後梁龍德三年(923年),病逝於南安縣龍興寺,安葬於葵山。著有《玉山樵人集》。
2. 什麼的杜鵑花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山石榴,是我國非常常見的花卉,並且在1985年5月,杜回鵑花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名花之答六,可見杜鵑花的受歡迎程度。現在我國的江西、安徽及貴州都是一杜鵑花作為省花,而將杜鵑花定為市花的城市也多達七八個,小編就帶你認識一下杜鵑花的一些基本資料。
杜鵑花
中文學名:杜鵑
拉丁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別稱:杜鵑花、山躑躅、山石榴、映山紅、照山紅、唐杜鵑
二名法:Rhododendron simsii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目:杜鵑花目
科:杜鵑花科
亞科:杜鵑花亞科
屬:杜鵑屬
亞屬:映山紅亞屬
種:杜鵑
命名者及年代:Planch.,1854
英文名稱:Sims Azalea
3. 意境高妙的10首杜鵑花詩,哪一首能迎來貴州百里杜鵑最美時刻
杜鵑花是十大名花之一,在中華文化中有很深的文化內涵,而「杜鵑啼血」的典故更是人盡皆知。
這么有文化內涵的杜鵑花,自然能夠受到世間無數愛美之人的喜愛,而最受世人喜愛的,莫過於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杜鵑花林,裡面有著世界上最齊全和最美麗的杜鵑花,她就是貴州畢節的百里杜鵑。
此時正值春季,百里杜鵑即將迎來杜鵑盛開的最美時節。屆時,這里的杜鵑花就會開得漫山遍野,蜿蜒百里。而這里的杜鵑花也即將與春風為伴,所有的杜鵑將會各展身姿,各秀其美,用地球上最美的彩色飄帶,來迎接您的到來。
而為迎接這美妙的「杜鵑王國」和「世界天然大花園」最美時刻的到來,本文精選了詩人筆下最美的杜鵑花詩,來歌頌和贊美這最美妙的杜鵑花。 也請您看看,在這些最美的詩歌當中,哪一首詩最能夠迎接百里杜鵑最美時刻的到來?哪一首詩最能為這最美的杜鵑花增色?
第一首【唐】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曾經在蜀國聽到子規鳥的聲聲啼叫,現在在宣城又見到了美麗的杜鵑花。
看到了這宣城的最美杜鵑花,不禁想起了家鄉杜鵑的聲聲啼叫,那悲啼的叫聲,讓人聽一次就傷一次,聽一次就會灑一次淚水,真的讓人傷心斷腸。然而這明媚的三月春光,卻時時勾起了我對家鄉三巴的思念。
第二首【唐】李群玉《嘆靈鷲寺山榴》
水蝶岩蜂俱不知,露紅凝艷數千枝。
山深春晚無人賞,即是杜鵑催落時。
真的是讓人慨然長嘆啊,這靈鷲寺的杜鵑花,千枝萬枝,露紅凝艷,鮮艷無比!她生長在深山老林人跡罕至的廟宇,生長在蜜蜂蝴蝶都難以企及的地方。
這些生長在深山裡的杜鵑花,美艷無限,卻是花開花落,皆無人賞識。他們只能自吐芬芳,孤芳自賞,最後默默無聞的寂寞墜地,度過無人知曉的一生。
李群玉此詩極為生動出彩,杜鵑花美麗的形象被描述得淋漓盡致,但是拋開詠物寫景的一面,此詩言里言外,是皆有所指。而指什麼,從詩人的經歷來看,詩中的「杜鵑花」其實就是詩人自己的真實寫照。
第三首【唐】成彥雄《杜鵑花》
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
謝豹出不出,日遲遲又斜。
成彥雄的這首詩寫得單刀直入,卻是別有一番特色,說杜鵑花和杜鵑鳥,艷麗與哀怨上下難分,可能是因為杜鵑鳥悲啼而鳴,最後泣血無數,滴落在枝頭,就染紅了枝頭上紅艷艷的杜鵑花。
一聲杜鵑哀啼寒食夜,野外杜鵑花就在這哀啼泣血的啼叫里花開而生。謝豹(子規,杜鵑)飛來又飛去,轉眼卻已經是日暮黃昏。
這首詩雖然寫杜鵑花,卻沒有去描寫花朵的姿態妍麗,卻著重於杜鵑花之所以是紅顏色的原因,是由於心中常有悲情,泣血而出,成為悲色,所以眼前杜鵑花的紅色即是悲景。
第四首【宋】楊巽齋《杜鵑花》
鮮紅滴滴映霞明,盡是冤禽血染成。
羈客有家歸未得,對花無語兩含情。
杜鵑花朵朵艷麗,瓣瓣生香,彷彿是杜鵑鳥啼出的滴滴血淚,映得霞光鮮明,這都是杜宇含冤而死化為杜鵑啼血染成的。
在外漂泊的遊子,有家卻是難以得歸,想找人傾訴,卻是舉目無親亦無故,沒有人能夠聽我訴說這樣的羈旅之苦,只能對著杜鵑花兒傾訴思念故鄉的苦楚,然而對花傾訴,花卻無語,只得默默相視,彼此心裡無限苦悲!
第五首【宋】楊公遠《白杜鵑花》
從來只說映山紅,幻出鉛華奪化工。
莫是杜鵑飛不到,故無啼血染芳叢。
世間除了紅杜鵑明明還有白杜鵑,可是世人為什麼都只說紅杜鵑呢?這白杜鵑雪白如玉,比精心打扮的還漂亮,而且它亮麗奪目的雪白是從粉墨里幻化出來的,出於黑卻纖塵未染,美奪天工,令人驚嘆。
都說杜鵑血紅,是因為杜宇化鳥啼血而染成血紅色,那白杜鵑為什麼沒有染紅呢?莫非是杜鵑鳥啼血而亡,飛不到這里,所以沒有染紅這里的一叢叢杜鵑花嗎?
楊公遠這首詩雖然還是用「杜鵑啼血」的典故,但是顯然他反著用的,一掃平常的凄婉哀怨與悲愴凄涼之感,轉而感嘆白杜鵑的雪白美妙,美奪天工。
第六首【宋】趙師俠《醉桃源·杜鵑花發映山紅》
杜鵑花發映山紅。韶光覺正濃。水流紅紫各西東。綠肥春已空。
閑戲蝶,懶游蜂。破除花影重。問春何事不從容。憂愁風雨中。
杜鵑花兒開,滿山映紅,感覺春光正好,春意正濃。可是花開亦有花落,花瓣落於溪流里,一片紅紫,黯然神傷,花隨流水去,向西又向東,而綠意漸濃,春意已漸成空。
閑游的蝴蝶翩翩而舞,懶懶的蜜蜂在花間閑逛,他們彷彿都從花間飛出來詢問春天:「你為何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那麼憂愁風雨,那麼憂傷敗落,一點也不從容?」
第七首【宋】艾可翁《金山寺前泛舟西下》
機舂坎坎水潺潺,曲折舟行亂石間。
無數水禽飛不起,杜鵑花滿夕陽山。
在金山寺前泛舟而行,水碓坎坎聲不絕於耳,水流潺潺,小船隨水而行,一路曲折蜿蜒,亂石雜陳,好不美觀。
一路順水而來,無數的飛禽水鳥,起起落落,歇在岸邊與河中的小洲。那一路的山上,杜鵑花開滿山間,遍布每一個角落,夕陽西下,花映斜陽,斜陽照花,美得讓人感慨萬千。
第八首【宋】梅堯臣《依韻和吳季野馬上口占》
溪頭三月草菲菲,城畔春遊惜醉稀。
莫信杜鵑花上鳥,人歸猶道不如歸。
三月春光好,春意無限,溪頭碧草萋萋,在如此美妙的春光里,出遊城畔,忍不住對酒當歌,竟然醉在迷人的春色之中,讓人難忘。
然杜鵑花上杜鵑啼,聲聲入耳,卻是一句也信不得啊,天色已晚,踏春的遊人們都已經歸去,它卻還在枝頭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梅堯臣這首杜鵑詩一反以往的悲哀之情,轉而寫成趣味十足的調侃曲調,讀起來別有一番意味,別有一番情調,使得一個春天在詩人筆下變得春意盎然,生機勃勃,動靜相應,極為有趣。
第九首【明】蘇世讓《 初見杜鵑花 》
際曉紅蒸海上霞,石崖沙岸任欹斜。
杜鵑也報春消息,先放東風一樹花。
這首詩是詩人新年後第一次見到杜鵑花的景象,她在春風盪漾的季節而開,顏色紅艷鮮美,就像早晨大海中升起的朝霞那樣雲蒸霞蔚。最為重要的是,杜鵑花不像很多花那樣嬌貴,她不選擇環境,而是隨遇而安,哪怕是在懸崖、在水畔、在砂礫滾滾的地方,她都茂盛地生長。
雖然說梅花、桃花、李花等花開得比較早,但其實杜鵑花也是報春的花兒,也向眾生釋放出春天來臨的消息,早上卻迎著東風,傍晚照著夕陽,在枝頭綻放,漫山遍野的笑紅了臉。
蘇世讓這首詩也擺脫了寫杜鵑啼血的俗套,表達了詩人隨遇而安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第十首【近代】秋瑾《杜鵑花·杜鵑花發杜》
杜鵑花發杜鵑啼,似血如朱一抹齊。
應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風露也寒凄。
春山深處,杜鵑花紅得漫山遍野,千嬌百媚,美艷無比。那紅艷艷的杜鵑花如抹了血和抹了朱一般,沒有一朵雜色的花兒。
如此紅艷,如此悲壯,應該是那多情的杜鵑鳥想留春卻留不住,悲啼泣血,染紅了滿山的杜鵑花,所以即便是夜晚的山風與雨露,也感覺凄寒無比。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