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的資料和照片
⑴ 鬱金香的簡介是怎樣的
鬱金香是百合科,鬱金香屬多年生球根花卉。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及中亞細亞、土耳其等地,後傳入歐洲,經過幾個世紀的栽培和雜交育種,它已經成為世界最著名的、各國廣為栽培的球根花卉。
鬱金香於秋季栽種種球,球根在地下經過一冬,第二年春隨氣溫升高迅速生長並開花,花後地下新球根也快速膨大,6—7月將成熟的新球和子球挖出,貯藏在適宜的溫度下讓其渡過休眠期,秋季來臨再種。但是有時經過貯藏後的球根種植後會出現花芽敗育現象,即花蕾枯萎不能開放,又稱盲蕾。最早發現這個問題的是日本人;在二次世界大戰前,鬱金香的種球都是從荷蘭經西伯利亞海運到日本,這些球根栽種後都能正常開花,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蘇聯對水面的封鎖,運鬱金香的船隻能改道南下經印度洋再到日本,結果就發生了花芽敗育現象。經過日本花卉專家的研究分析終於找出了原因,原來鬱金香的花芽分化的溫度是17—20℃,所以這段時間應將其球根貯藏在乾燥且適宜的溫度條件下,而這後一條運輸途徑使鬱金香的球根暴露在印度洋高溫多濕的環境中,致使花芽發育受到阻礙,造成盲蕾。
但是,就是在發現盲蕾現象的同時,卻發現這種不開花的鬱金香,球根的繁殖能力卻增強了,新球的質量也有所改進,這種現象,很快受到專家們的重視,並且在五十年代中期由家本氏等人,採用將鬱金香的球根放在33℃—35℃高溫下,人為地誘發盲蕾以增加新球的繁殖率,以後將這種人工促進鬱金香球根繁殖的方法叫做消花法。現在消花作用的機理已基本上清楚,即當鬱金香種球的休眠解除之後,球根內的生理作用開始活躍,而高溫阻礙了球根內貯藏營養向可溶性營養的轉化,致使活躍的中心——花芽因缺乏可溶性營養和水分而飢餓致死,由於消除了頂生花芽,破壞了頂端優勢,使側芽獲得了萌發生長的條件,於是促進了球根的繁殖。
在進行鬱金香的促成栽培中,經常將其球根挖出後先在34℃高溫處理一周,然後再放至20℃貯藏一個月使其花芽分化完成。那麼為什麼短時間的高溫處理有利於鬱金香的花芽分化,而長時間的高溫處理就阻礙了其花芽發育?人們不得而知。而且現在世界上鬱金香的品種有八千餘種,每個品種或每一類型的鬱金香的消花處理時期和所要求的天數到底是多少仍是問題。
⑵ 鬱金香有幾種顏色
鬱金香的顏色主要有黃,粉,黑,紫,紅,白等顏色,並且不同的顏色花語也不一樣。
鬱金香 ——博愛.體貼.高雅.富貴.能幹.聰穎,善良。
鬱金香(紫) ——無盡的愛、最愛。
鬱金香(白)——純潔清高的戀情。
鬱金香(粉) ——永遠的愛。
鬱金香(紅) ——愛的告白、喜悅、熱烈的愛意。
鬱金香(黃) ——開朗。
鬱金香(黑)——神秘,高貴,獨特領袖權力、榮譽的皇冠。
鬱金香(雙色):美麗的你、喜相逢。
鬱金香(羽毛):情意綿綿。
(2)鬱金香的資料和照片擴展閱讀
鬱金香原產地中海沿岸及中亞細亞、土耳其等地 。由於地中海的氣候,形成鬱金香適應冬季濕冷和夏季乾熱的特點,具有夏季休眠、秋冬生根並萌發新芽但不出土,需經冬季低溫後第二年2月上旬左右(溫度在5℃以上)開始伸展生長形成莖葉,3~4月開花的特性。生長開花適溫為15~20℃。花芽分化是在莖葉變黃時將鱗莖從盆內掘起放陰冷的室外內度夏的貯藏期間進行的。分化適溫為20~25℃,最高不得超過28℃。
鬱金香屬長日照花卉,性喜向陽、避風,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涼爽乾燥的氣候。8℃以上即可正常生長,一般可耐-14℃低溫。耐寒性很強,在嚴寒地區如有厚雪覆蓋,鱗莖就可在露地越冬,但怕酷暑,如果夏天來的早,盛夏又很炎熱,則鱗莖休眠後難於度夏。要求腐殖質豐富、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忌鹼土和連作。
⑶ 關於鬱金香的特點簡單介紹
外形特點:鬱金香的鱗莖不大,是偏圓一些的錐形,外面有黃褐色的膜。它的莖葉很光滑,葉形為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花朵很大,花色有鮮黃色、紫紅色或者是洋紅色。
⑷ 這種罕有的花的名稱是什麼
鬱金香有四大種類:重瓣 Double;單瓣 Single;飾邊 Fringed 及 縐邊 Ruffled 圖中的 Ruffled Tulip 縐邊鬱金香,又名 Parrot Tulip 品種名稱:Estella Rijnveld,中文譯作『挨斯特拉.里傑納維爾德』 也有人譯作毀孫『瑞琴菲爾德』,高度約為20吋,是鬱金香的晚花型品種。 這種縐邊鬱金香並非罕有品種,早在1997年本人已經種植過, 以下是1998年春天花朵開放時的照片(抱歉,當時拍得不好) 圖片參考:i167.photobucket/albums/u158/Maydata/Garden/TulipEstellaRijnveld 鬱金香一向給人一種優雅和高貴的感覺,而它的花語是「Perfect Love 完全的愛」,紅色的鬱金香也有「愛的宣言」之意義。 栽培資料 圃栽時,應先深耕整地,施以成熟堆肥或腐葉土為基肥,種植纖寬鏈深度三寸,行距五寸,株距四寸,法國品種需要一倍以上的間距。 如作盆栽,4寸盆種一球,5寸盆種3球,覆土至球頂即可,澆水後先置冷藏庫9-12℃一個月左右發根,再移至陽光照射之處使其繼續成長。 植後應經常澆水,鬱金香雖耐寒力強,但亦忌霜害,冬季應作防霜措施,生育期間如遇高溫多雨,亦宜作預防措施。 在溫暖地帶種植鬱金香的最大失敗原因是,土溫仍高時過早種植,或種植較深,夜晚土溫難以冷卻,至使生育不全,花期受阻,導致盲花或畸形花增高。 9℃的巧頌鬱金香須保持在9℃的之冷藏庫中,再種植於40x60cm箱子(100球/箱),泥炭土厚度12cm,於冷藏庫中開根發芽,總周度達16周移出,20-30天可開花,若要延長冷藏時間,則須調整溫度至4℃,發芽不長根,再過二周將溫度調低至-1℃,在調降為零下時,種植箱四周以塑膠布覆蓋,以防止根系乾枯,如此可儲存4個月左右。 以下網頁有更多圖片及資料: davesgarden/guides/pf/showimage/16680/ kvbwholesale/store/tulips/parrottulips/11202 easytogrowbulbs/browseprocts/Tulip-Estella-Rijnveld---New.HTML 另外,#002 第2張圖片是 Fringed Tulip 飾邊鬱金香而非 Ruffled Tulip 縐邊鬱金香 圖片參考:i492.photobucket/albums/rr282/bgpic/YKFile/BR33032g2
就系普通的鬱金香呀! 一點也不罕有
是一種普通的鬱金香交配種
參考: 網上
⑸ 鬱金香什麼樣子
鬱金香是非常常見的此空賀冠花之舞,原產於我國古代西域及新疆、西藏一帶,所以在古代詩詞中也能發現有關鬱金香的古詩詞的描繪。盆栽鬱金香的花友並不多,但是喜歡鬱金香的朋友卻有很多,在每年4-5月鬱金香花開的時候,就會有很多人去公園、花卉節等處欣賞成片的鬱金香的美景。
鬱金香
鬱金香為多年生草本。虧芹鱗莖卵形,直徑約2cm,外層皮紙質,內面頂端和基部有少數伏毛。花型有杯型、碗型、卵型、球型、鍾型、漏斗型、百合花型等,有單瓣也有重瓣。花色有白森派、粉紅、洋紅、紫、褐、黃、橙等,深淺不一,單色或復色。
中文學名:鬱金香
拉丁學名:Tulipa gesneriana
二名法:Tulipa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百合目
亞目:百合亞目
科:百合科
族:百合族
屬:鬱金香屬
種:鬱金香
英文名:Tulips
⑹ 鬱金香的圖片和資料
鬱金香(學名: gesneriana),百合科鬱金香屬的草本植物,是土耳其、哈薩克、荷蘭的國花。英文名:Flower of Common Tulip, Flower of Late Tulip ,中葯名稱:鬱金香《本草拾遺》;鬱金香《太平御覽》;紅藍花、紫述香《綱目》。花葉3-5枚,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狀,花單朵頂生,大型而艷麗,花被片紅色或雜有白色和黃色,有時為白色或黃色,長5-7厘米,寬2-4厘米,6枚雄蕊等長,花絲無毛,無花柱,柱頭增大呈雞冠狀,花期4-5月。[1]
原產中國古代西域及西藏新疆一帶,早在1300多年前,中國唐朝大詩人李白留下的「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即為明證。[2] 後經絲綢之路至傳至中亞,又經中亞流入歐洲及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各地均有種植,是荷蘭、紐西蘭、伊朗、土耳其、土庫曼等國的國花,被稱為世界花後,成為代表時尚和國際化的一個符號。
更多資料請參考網路:http://ke..com/link?url=ZU-_-vh7grG53A52os2R_mxaHv93h9rWfhqJi
⑺ 鬱金香資料
鬱金香(學名:Tulipa gesnerianaL. )是百合科鬱金香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鱗莖。英文名為「Garden tulip」或「Didier's tulip」。回 鬱金香被廣泛認答為原產於土耳其,是土耳其、荷蘭、匈牙利等國的國花。
葉3-5枚,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狀,花單朵頂生,大型而艷麗,花被片紅色或雜有白色和黃色,有時為白色或黃色,長5-7厘米,寬2-4厘米,6枚雄蕊等長,花絲無毛,無花柱,柱頭增大呈雞冠狀,花期4-5月。
(7)鬱金香的資料和照片擴展閱讀:
鬱金香生長習性
鬱金香原產地中海沿岸及中亞細亞、土耳其等地。由於地中海的氣候,形成鬱金香適應冬季濕冷和夏季乾熱的特點,具有夏季休眠、秋冬生根並萌發新芽但不出土,需經冬季低溫後第二年2月上旬左右(溫度在5℃以上)開始伸展生長形成莖葉,3~4月開花的特性。
生長開花適溫為15~20℃。花芽分化是在莖葉變黃時將鱗莖從盆內掘起放陰冷的室外內度夏的貯藏期間進行的。分化適溫為20~25℃,最高不得超過28℃。
⑻ 鬱金香的簡介與特點
鬱金香的簡介:鱗莖不大,是偏圓一些的錐形,外面有黃褐色的膜。它的莖葉很光滑,葉形為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花朵很大,花色有鮮黃色、紫紅色或者是洋紅色。特點有外形特點、習性特點、生長特點。
1、外形特點
鬱金香的花型特別,花單朵頂生、型大而艷麗、花偏紅色或雜,有白色的和黃色的,長5-7cm,寬2-4cm、花絲無毛,無花柱,柱頭增大呈雞冠狀,花期時間在每年的4-5月。
鬱金香的生長環境
鬱金香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陽光,鬱金香不能在黑暗的環境中長時間生長,否則植物將無法生長。鬱金香需要生長在透氣性好的沙地上,並使用一些腐爛的肥料。最低生長溫度應控制在10度以悔圓上,而最高生長溫度不應超過27度,否則植株會枯萎。
鬱金清春香是一種球莖植物,具有濕潤環境的特點。因此,土壤應柔軟,並確保良好的排水。它通常與花園土壤、腐葉土和沙子混合,可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雞糞或復合肥也可作為基肥施於土壤,鬱金香栽培宜選用腐殖質豐富、疏鬆、排水性好的微酸性沙土作為基肥。
⑼ 有關鬱金香的資料告訴我!
鬱金香介紹
鬱金香又叫做洋荷花、郁香、草麝香。
鬱金香的科屬:百合科,鬱金屬。它是多年生草本。鱗莖扁卵圓形,莖葉光滑,被白粉。葉3--5枚,闊披針形,基生。花莖高6--10厘米,頂生一鍾狀或漏斗狀大花,有單瓣也有重瓣,
鬱金香種類:栽培品種極多,達8,000餘個。花型有杯型、碗型、卵型、球型、百合花型、重瓣型等。花色有白、粉紅、紫、褐、黃、橙等,深淺不一,單色或復色。花期有早、中、晚。品種雖極為豐富,但同風信子一樣,在我國許多地方栽培不易成功,也常退化。
鬱金香繁殖:秋季9~10月分栽小球。母球為一年生,即每年更新,花後即干,其旁生出一個新球及數個子球,秋季分離新球、於球栽種即可。亦可秋季播種繁殖。母球鱗葉內發生子球的多少,因品種不同而異,與栽培條件也有關。新球與子球的膨大,常在開花後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
野生鬱金香生長在地中海沿岸,是所有鬱金香的原種。
鬱金香栽培:其栽培管理要點基本與風信子相同;只是鬱金香品種間易雜交使品種混雜,應注意隔離栽植。鬱金香鱗莖含澱粉多,貯藏期間易被老鼠吃掉,應注意收藏。
鬱金香屬長日照花卉,喜陽光充足,冬季溫暖,夏季乾燥的氣候,要求輸送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土壤,忌鹼性土壤和連作。
鬱金香代表什麼?在古羅馬神話中,鬱金香是布拉特神的女兒,她為了逃離秋神貝爾茲努一廂情願的愛,而請求貞操之神迪亞那,把自己變成了鬱金香花。所以,野生鬱金香有一種含義就是貞操。當然,不同顏色的鬱金香代表什麼含義是不同的。
白色鬱金香代表的是純情和純潔
紅色鬱金香代表的是愛的告白和喜悅
紫色鬱金香代表無盡的愛和最愛
粉色鬱金香代表熱愛和幸福
黃色鬱金香代表高貴和珍重以及拒絕和無望的愛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D3%F4%BD%F0%CF%E3
⑽ 鬱金香資料
鬱金香
別名:洋荷花、草麝香、郁香、紅藍花、紫述香
科屬:百合科鬱金香屬
原產地:地中海沿岸、中亞細亞、土耳其
繁殖:分球
花果期:花期3~5月
日照:全日照
溫度:生長適溫18℃~22℃
土壤:喜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
水分:喜濕潤
形態特徵:多年生球根植物,鱗莖扁圓錐形。葉帶狀披針形,全緣並呈波狀。花單生莖頂,杯狀,有紅、黃白、橙、紫、粉及復色變化,還有條
紋和重瓣品種。蒴果。
鬱金香,花大美麗,是著名的球根花卉,園林中常用於布置花壇、花境,盆栽適合陽台、窗檯及案幾擺放觀賞;根及鱗莖入葯,具有清熱、除煩
的功效。
備註:鬱金香,花中含有一定的毒鹼,人在這種花叢中呆上兩小時就會頭昏腦脹,嚴重者毛發脫落。
鬱金香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叫鬱金香的美麗少女住在亞得里亞海附近。有一天,這位美麗少女被風神貝爾茲奴看到,風神很喜歡她,因此,要抓住他。這位少女就躲在一朵花的旁邊,一心向神祈禱不要被抓到。神為了救她,便把她變成一朵可愛的小花,這就是鬱金香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