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荷蘭鬱金香策劃

荷蘭鬱金香策劃

發布時間: 2023-05-10 05:45:41

⑴ 泡沫經濟的案例有哪些除了房地產和樓房之外的。

泡沫始祖:荷蘭鬱金香泡沫
荷蘭雖然面積上是歐洲小國,但在開創歷史上卻是大國,最早的資本主義從這里開始,最早的資本市場股票從這里開始,可以說是現代資本市場金融銀行業的始祖。包括美國的華爾此睜街,最早荷蘭的屬地!
就是今天荷蘭也是世界上最自由最開放的國家,但凡去過荷蘭人都深有體會。當然歷史上最早的投機泡沫也從這里開始,對於投機炒作這點小游戲,荷蘭人在380多年前就早已玩過。
17世紀30年代,荷蘭人開始炒作鬱金香,最高峰期間是1636年11月到1637年2月這3個月的時間,鬱金香價格慎薯飆升20多倍,但暴漲只維持了3個月,然後開始暴跌,暴跌也森孝歲是三個月,從1637年2月到5月,3個月暴跌99%,幾乎回到起點。
法國密西西比泡沫
荷蘭資本新玩法很快傳到法國和英國,而且在英國法國發揚光大,這兩個國家先後都出現了大的資產泡沫,而且都是以股市炒作,從開始就人為操縱炒作。
荷蘭鬱金香泡沫破滅的82年後,在法國一個叫約翰勞的傢伙策劃導演了密西西比泡沫,這次不是什麼物件,而是股市,算是資本市場第一的泡沫。
1719年5月股市開始暴漲,密西西比股價連續暴漲一年多,從500利弗爾暴漲到一萬多利弗爾,也暴漲20多倍,直到1720年5月崩盤暴跌,上漲一年跌了一年,有暴跌95%以上,還是回到起點。
英國南海泡沫
英國受到法國密西西計劃成功的刺激影響,也開始醞釀自己的資產泡沫。二者目的都一樣都有政府背景,都是為了消除債務,再撈一筆!
這家1711年成立的南海公司,從噱頭到操作都是非耀眼,從成立開始就擔負資本運作債務消除的重任。具體背景就不詳說了。總之到了1720年公司股價從120英鎊漲到7月的1000多英鎊,掀起全民投機狂潮。在法國密西西比泡沫破裂後,9月開始崩盤暴跌基本回到起點。

⑵ 荷蘭1637年的金融危機鬱金香狂潮是怎麼回事

1637年鬱金香狂熱(荷蘭) 在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東西。投機分子版的加入權: 在約1634年左右,鬱金香的大受歡迎引起了投機分子的目光,他們對於栽培鬱金香或是欣賞花的美麗並沒有興趣,只是為了哄抬價格取得利潤。情況最後震動了議會和市政府展開行動,最後做出"在調查結束之前保留鬱金香的交易"的決定,這個決定使得票據失效,卻很快把問題解決,留下少數的破產者和暴發戶,鬱金香狂熱時代就此結束。

⑶ 鬱金香何以令荷蘭差點破產

鬱金香並非只有觀賞用途,它也是一門很大的生意。根據庫肯霍夫公園資料,世唯察界上逾百分之五十三的鬱金香球莖生產區位於荷蘭。全世界的球莖貿易規模目前達到十一億美元,而荷蘭就佔了球莖出口總值約八成。 以上寥寥幾個數字,並無法道盡鬱金香的精彩故事。在早年廳橘的荷蘭,發生了一宗與鬱金香有關的故事,反映人類的無窮貪婪和慾望,一名花農指伏茄的兒子范爾頓(Sjoerd van Eeden)對此津津樂道。范爾頓伙拍兩個朋友於二○○五年在市中心創建了阿姆斯特丹鬱金香博物館(Amsterdam Tulip Museum),向遊客介紹鬱金香如何從一種罕貴的花卉發展成為荷蘭人鍾愛的名花。 鬱金香確實源於何處已經無從稽考,但范爾頓說鬱金香傳入荷蘭之前,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蘇丹王花園里已可見到它的芳蹤,這種花更在十七世紀掀起荷蘭的一股投機熱潮。 他說:「那個時期被稱為『鬱金香狂熱』,鬱金香的價格被炒得足以與房地產比高,結果導致了災難性的金融崩潰,可說是資本主義歷史上第一次的金融泡沫。大多數歷史學家認為,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資本主義城市。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則是全球第一個,也是最古老的股票交易所,它和『鬱金香狂熱』引發的災難屬於同一時期。這種鬱金香球莖的投機買賣,是早期資本主義失控的一個例證。」
參考: hutchison-whampoa/chi/about/journal/Sphere%2021-Focus_c.pdf

⑷ 荷蘭鬱金香的資料

【學名】Tulipa gesneriana 【拉丁語名】Tulipa  【英語名字】Tulip 【別名】洋荷花、旱荷花、草麝香、郁香 【中葯名稱】鬱金香 (《本草拾遺》),郁香(《太平御覽》),紅藍花、紫述香(《綱目》)。 經過園藝家長期的雜交栽培,目前全世界已擁有8000多個品種,被大量生產的約150種。它色彩艷麗,變化多端,以紅、黃、紫色最受人們歡迎。但開黑色花的鬱金香卻被視為稀世奇珍。19世紀,法國作家大仲馬所寫的傳奇小說《黑鬱金香》,贊美這種花「艷麗得叫人睜不開眼睛,完美得讓人透不過氣來」。其實,純黑的花是沒有的。黑鬱金香所開的黑花,並不是真正的黑色,它有如黑玫瑰一樣,是紅到發紫的暗紫色罷了。這些黑花大都是通過人工雜交培育出來的雜種。諸如荷蘭所產的「黛顏寡婦」、「絕代佳麗」、「黑人皇後」等品種所開的花都不是純黑的。 火紅鬱金香 品種:(1)黃色系 赫蒂富茲:鮮黃色;金質獎:深色檸檬黃;別洛究魯:深黃色。 (1)紅色系 摩斯特麻衣路茲:深紅色;帕路里希達:初為橙紅,不久變為緋紅;洛拉多:鮮紅色鑲白邊;博學:鮮紅色;基斯內里斯:深紅、鑲鮮黃色邊;伯奇哥:緋紅色;艾森豪威爾獎軍:鮮紅色;普里特奧哈淪:鮮桃紅色;哈迪埃洛蒂:緋紅色;斯特列柯比姆:紫紅色;玫瑰美人:深桃色。 (1)白色系 莫扎特:白色鑲紅邊;運動員:純白色;茲馬:白底鑲紅邊;阿洛 比羅:純白色等。 鬱金香品種雖極為豐富,卻同風信子一樣,在許多地方栽培不易成功,也常退化。 按顏色分類: 1、鬱金香【紅色】 Tulipa gesnerianna 百合科鬱金香屬 鬱金香是荷蘭的國花,1634-1637年間,被稱為荷蘭歷史上的「鬱金香狂熱」的時期。新品種和珍奇品種的鬱金香被高價習賣,成為人們競相追逐的投資對象。 花語:愛的告白 贈花禮儀:將幾枝紅色的鬱金香放在方形的硬襯紙上,用膠帶紙固定位置,小心地包上透明塑料紙,四角飾以金色的緞帶,以增添華美感。 2、鬱金香【黃色】 Tulipa gesnerianna 百合科鬱金香屬 在歐美,黃色的花通常不太受歡迎,有關的花語也都寓意較為消極。其實明澈的黃色蘊含著春天的喜悅之情,引人注目的明亮花朵讓人怎能不喜歡呢? 花語:無望之戀 贈花禮儀:由於鬱金香的花莖頗具曲線美,宜用稍大一些的白底花紋的包裝紙,4~5株長長的紮成一束,飾帶一定要用黃色的。 3、鬱金香【白色】 Tulipa gesnerianna 百合科鬱金香屬 16世紀來到土耳其的澳大利亞大使初次看到這種花,他向身邊的土耳其人詢問其名稱,答案是:tulip。實際上這個發音是指土耳其的頭巾,那個土耳其人誤會了大使的意思,但是這個花名就這樣產生了並沿用下來。 花語:逝去的愛情 贈花禮儀:只用幾只白色鬱金香做成花束即可,不用加其它的點綴。外面用粉紅色的薄紗白過,再用幾根紅色的細絲帶輕輕的系好。

⑸ 為什麼荷蘭政府到最後才去阻止鬱金香事件

鬱金香投機風潮

人們絕難想到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第一起重大投機狂潮是由一種小小的植物引發的。
這一投機事件是荷蘭由一個強盛的殖民帝國走向衰落而被載入史冊的,它也是迄今為止證券交易中極為罕見的一例。經濟學上的特有的名詞"鬱金香現象"便由此而出!
讓我們回溯到17世紀的荷蘭,看看世界投機狂潮的始作俑者是如何為之瘋狂如何為之悲泣的。
鬱金香,一種百老旅如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鬱金香原產於小亞細亞,在當地極為普通。一般僅長出三四枚粉白色的廣披針形葉子,根部長有鱗狀球莖。每逢初春乍曖還寒時,鬱金香就含苞待放,花開呈杯狀,非常漂亮。鬱金香品種很多,其中黑色花很少見,也最珍貴。鬱金香的花瓣上,多有條紋或斑點,容易受病毒的侵襲。
17世紀的荷蘭社會是培育投機者的溫床。人們的賭博和投機慾望是如此的強烈,美麗迷人而又稀有的鬱金香難免不成為他們獵取的對象,機敏的投機商開始大量囤積鬱金香球莖以待價格上漲。在輿論鼓吹之下,人們對鬱金香的傾慕之情愈來愈濃,最後對其表現出一種病態的傾慕與熱忱,以致擁有和種植這種花卉逐漸成為享有極高聲譽的象徵。人們開始競相效仿瘋狂地搶購鬱金香球莖。起初,球莖商人只是大量囤積以期價格上漲拋出,隨著投機行為的發展,一大批投機者趁機大炒鬱金香。一時間,鬱金香迅速膨脹為虛幻的價值符號,令千萬人為之瘋狂。
鬱金香在培植過程中常受到一種"花葉病"的非致命病毒的侵襲。病毒使鬱金香花瓣產生了一些色彩對比非常鮮明的彩色條或"火焰",荷蘭人極其珍視這些被稱之為"稀奇古怪"的受感染的球莖。
"花葉病"促使人們更瘋狂的投機。不久,公眾一致的鑒別標准就成為:"一個球莖越古怪其價格就越高!" 鬱金香球莖的侍啟價格開始猛漲,價格越高,購買者越多。歐洲各國的投機商紛紛擁集荷蘭,加入了這一投機狂潮。
1636年,以往表面上看起來不值一錢的鬱金香,竟然達到了與一輛馬車、幾匹馬等值的地步。就連長在地里肉眼看不見的球莖都幾經轉手交易。
1637年,一種叫"Switser"的鬱金香球莖價格在一個月里上漲了485%!一年時間里,鬱金香總漲幅高達5900%!
所有的投機狂熱行為有著一樣的規律,價格的上揚促使眾多的投機者介入,長時間的居高不下又促使眾多的投機者謹慎從事。此時,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導致整個市場的崩潰。
查爾斯.麥凱在他的著作中講述了一個故事,他把引發鬱金香球莖大恐慌歸結為一起偶然的事件。
一位年輕的水手,是一個外國人。初來乍到,他不知道荷蘭國內正在掀起起鬱金香投機潮。水手因賣力地工作得到了船主的獎賞,離船時他順手拿了一朵名為"永遠的奧古斯都"的鬱金香球莖。那朵球莖是船主花了3000金幣,(約合現在3到5萬美元)從阿姆斯特丹交易所買來的。當船主發現鬱金香丟失時,便去找那位水手,並在一家餐廳里找到了他,卻發現水手正滿足地就著熏腓魚將球莖吞下肚去。水手對鬱金香的球莖的價值一無所知,他認為球莖如同洋蔥一樣,應該作為鯡魚的佐料一塊兒吃。值幾千金幣的球莖在一個陌生人眼裡竟如同洋蔥,是水手瘋了,還是荷蘭人太不理智了,法官難以決斷。然而,就是這個偶然事件彷彿一枚炸彈,引起阿姆斯特丹交易所的恐慌。謹慎的投機者開始反思這種奇怪的現象,反思的結果無不例外地對鬱金香球莖的價值產生了根本性的懷疑。極少數人覺得事情不妙,開始賤價賣出球莖,一些敏感的人立鎮猜即開始仿效,隨後越來越多的人捲入恐慌性拋售浪潮,暴風雨終於來臨了。
一時間,鬱金香成了燙手山芋,無人再敢接手。鬱金香球莖的價格宛如斷崖上滑落的枯枝,一瀉千里,暴跌不止。荷蘭政府發出聲明,認為鬱金香球莖價格無理由下跌,讓市民停止拋售,並試圖以合同價格的10%來了結所有的合同,但這些努力毫無用處。一星期後,一根鬱金香的價格幾乎一文不值,——其售價不過是一隻普通洋蔥的售價。
千萬人為之悲泣。一夜之間多少人成為不名分文的窮光蛋,富有的商人變成了乞丐,一些大貴族也陷入無法挽救的破產境地。
暴漲必有暴跌,客觀經濟規律的作用是任何人都無法阻擋的。下跌狂潮剛過,市民們怨聲載道,極力搜尋替罪羊,卻極力迴避全國上下群體無理智的投機這一事實。他們把原因歸結為那個倒霉的水手,或把原因歸結為政府調控手段不力,懇請政府將球莖的價格恢復到暴跌以前的水平,這顯然是自欺欺人!
人們緊接著把求援之手伸向法院。恐慌之中,那些原已簽訂合同要以高價購買的商人全部拒絕履行承諾,只有法律才能督促他們依照合同辦事。然而,法律除了能幹預某些具體的經濟行為外,它是決不能凌駕於經濟規律之上的。法官無可奈何地聲稱,鬱金香投機狂潮實為一次全國性的賭博活動,其行為不受法律保護!
人們徹底絕望了!從前那些因一夜乍富喜極而泣之人,而如今又在為乍然降臨的一貧如洗仰天悲哭了。宛如一場惡夢,醒來之時,用手拚命掐自己的臉蛋才發覺現實就在夢中。身心疲乏的荷蘭人每天用呆滯的目光盯著手裡鬱金香球莖,反省著夢里的一切…… 世界投機狂潮的始作俑者為自己的狂熱付出的代價太大了,荷蘭經濟的繁榮僅曇花一現,從此走衰落。
鬱金香球莖大恐慌給荷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使之陷入了長期的經濟大蕭條。17世紀後半期,荷蘭在歐洲的地位受到英國有力的挑戰,歐洲繁榮的中心隨即移向英吉利海峽彼岸。
鬱金香依然是鬱金香,荷蘭卻從此從世界頭號帝國的寶座上跌落下來,從此一蹶不振。
"鬱金香現象"成了經濟活動特別是股票市場上投機造成股價暴漲暴跌的代名詞,永遠載入世界經濟發展史。

⑹ 荷蘭鬱金香泡沫的形成和崩潰

在行會的控制和操縱之下,鬱金香的價格被迅速抬了起來。買賣鬱金香使得一些人獲得了暴利。鬱金香價格暴漲吸引了許多人從歐洲各地趕到荷蘭,他們帶來了大量資金。外國資本大量流入荷蘭,給鬱金香交易火上澆油。 在1636年12月到1637年1月之間,所有品種的鬱金香價格全線上升。以一種稀有品種Gouda為例,其價格在1634年底僅為每盎司1.5基爾德 (荷蘭盾),到1636年底也只不過上升到每盎司2基爾德。隨著鬱金香投機市場的形成,Gouda的價格大起大落。在1636年11月價格猛升到7基爾 德,隨後回跌到1.5基爾德,在12月12日其價格再度強烈反彈,直上11基爾德。過了新年之後,再猛跌到5.5基爾德。由於新投機者的加入,價格再次急 劇上升,到1月29日已經突破了14基爾德大關。這三次大起大落,每一次的振盪幅度都超過400%。拿12月9日最低點(1.5基爾德)與12月12日的 最高點(11基爾德)相比,3天之內價格上升將近10倍。超額利潤招來了四面八方的投機客。也許有人早就懷疑到鬱金香的價格已經完全背離了作為一種花卉的 常規,但是倒買倒賣所獲取的暴利使得許多投機客們喪失了理智。到了1637年1月連普通品種的鬱金香價格也被抬高了25倍多。例如,Switsers的價 格在1637年1月上旬尚且低於1基爾德,到月底就被炒到14基爾德,到2月5日上漲為30基爾德,在30天內漲幅超過了29倍。在這段時間內幾乎每一個 投機者都沉浸在突然發了一筆橫財的美夢之中。 1637年新年前後,鬱金香的期貨合同在 荷蘭小酒店中被炒得熱火朝天。到了1637年2月,倒買倒賣的人逐漸意識到鬱金香交貨的時間就快要到了。一旦把鬱金香的球莖種到地里,也就很難再轉手買賣 了。人們開始懷疑,花這么大的價錢買來的鬱金香球莖就是開出花來到底能值多少錢?前不久還奇貨可居的鬱金香合同一下子就變成了燙手的山芋。持有鬱金香合同 的人寧可少要點價錢也要拋給別人。在人們信心動搖之後,鬱金香價格立刻就開始下降。價格下降導致人們進一步喪失對鬱金香市場的信心。持有鬱金香合同的人迫 不及待地要脫手,可是,在這個關頭很難找到「傻瓜」。惡性循環的結果導致鬱金香市場全線崩潰。 鬱金香泡沫的高峰期僅僅持續了一個多月。由於許多鬱金香合同在短時間內已經多次轉手買賣且尚未交割完畢,最後一個持有鬱金香合同的人開始向前面一個賣主追討貨款。這個人又向前面的人索債。荷蘭的鬱金香市場從昔日的景氣場面頓時間變成了凄風苦雨和逼債逃債的地獄。 在1637年2月24日花商們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開會決定,在1636年12月以前簽訂的鬱金香合同必須交貨,而在此之後簽訂的合同,買主有權少付 10%的貨款。這個決定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加劇了鬱金香市場的混亂。買主和賣主的關系糾纏不清。荷蘭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預,拒絕批准這個提議。在 1637年4月27日,荷蘭政府決定終止所有的合同。一年之後,荷蘭政府通過一項規定,允許鬱金香的最終買主在支付合同價格的3.5%之後中止合同。按照 這一規定,如果鬱金香的最終持有者已經付清了貨款,那麼他的損失可能要超過當初投資數量的96.5%。如果還沒有支付貨款的話,他很僥幸,只需支付合同貨款的3.5%,那麼賣給他這個合同的人就要遭受非常嚴重的損失了。 在這個打擊之下,荷蘭的鬱金香投機市場一蹶不振,再也沒有恢復過元氣來。

⑺ 關於「鬱金香泡沫」事件

簡言之,是社會集體投機賺錢的獲利心理造成,後果是遲早爆炸的炸彈傳來傳去,落到最後的人倒霉.並會造成社會經濟惡性動盪.損害了經濟本來的發展趨勢.
提起鬱金香,許多人立刻就會想到被譽為「鮮花之國」的荷蘭。的確,荷蘭人鍾愛鬱金香,將其奉為國花,並把它和風車、乳酪和木鞋一起,統稱為荷蘭的「四大國寶」。每到暮春時節,滿山遍野的鬱金香爭奇斗艷,晶瑩修長的葉片,像裝滿美酒的酒杯似的花朵,透明馨香,令人心醉。法國作家大仲馬在他的傳世名著《黑鬱金香》中,曾這樣贊美一種名叫「黑寡婦」的黑色鬱金香:「艷麗得讓人睜不開眼睛,完美得讓人透不過氣來」。小說家優美的筆調,更為鬱金香增添了一層傳奇而又浪漫的色彩。
然而,如今的大多數人可能並不了解,曾幾何時,鬱金香美麗的花朵,竟使無數荷蘭人為之瘋狂;一枚看起來與洋蔥頭別無二致的鬱金香球莖,竟然價值連城;甚至整個國家,都因鬱金香而陷入混亂之中,並為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鬱金香的故事

眾所周知,荷蘭是名副其實的「鬱金香王國」,其出產的鬱金香暢銷120多個國家,出口量佔全世界總出口量的80%以上。但有趣的是,鬱金香的故鄉卻並非荷蘭,而是土耳其和小亞細亞一帶,甚至也有人認為鬱金香原產自中國的西藏。不論其原產地在哪裡,荷蘭鬱金香的歷史,無疑是從一位名叫克盧修斯的園藝家開始的。
1554年,奧地利駐君士坦丁堡的大使在奧斯曼帝國的宮廷花園里初識了高貴的鬱金香,驚艷之餘,他把一些鬱金香的種子帶回維也納,送給他的好友、在維也納皇家花園當園丁的克盧修斯。克盧修斯是知名的植物學家,經過他的悉心栽培,登陸歐洲的鬱金香種子終於發芽、生長、開花了。1593年,克盧修斯受聘擔任荷蘭萊頓大學植物園的主管,就隨身攜帶了一些鬱金香鱗莖來到荷蘭。第二年春天,荷蘭的第一朵鬱金香已經含苞待放了。
一時間,高雅脫俗的鬱金香成了萊頓上層社會談論的焦點。或許是物以稀為貴,也或許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許多王公伯爵開始陸續登門拜訪,希望能得到一株鬱金香。但不知何故,他們的要求遭到了克盧修斯的一概拒絕,即便是出錢購買也不行。在此情況下,幾位想借機發財的荷蘭人就採用了一種冒險的方法:偷!克盧修斯一氣之下,把剩下的鬱金香鱗莖統統送給了朋友,從此不再培育鬱金香。而鬱金香卻藉此機緣,在荷蘭各地流傳開來。
與鬱金香同時在荷蘭流傳開來的,還有這樣一個浪漫的傳說。古時候,有位美麗的少女住在雄偉的城堡里,有三位勇士同時愛上了她。為表達愛意,他們一個送了頂皇冠,一個送了把寶劍,還有一個送了塊金塊。但少女對三人都不鍾情,只好向花神禱告。花神深感愛情不能勉強,遂把皇冠變成鮮花,寶劍變成綠葉,金塊變成球莖,美麗的鬱金香就這么誕生了。
據說這個故事是荷蘭的花商們為了推銷鬱金香編造出來的,但故事一經傳開,更加深了人們對它的鍾愛,不久以後,具有濃郁外國情調的鬱金香,就成為荷蘭花園里人見人愛的花卉品種。高貴、優美、鮮艷的鬱金香,深深地吸引了好奇的荷蘭人,尤其是那些帶有美麗雜色花紋的稀有品種的鬱金香,更令他們愛慕之至。很快,對鬱金香的熱愛和追逐就作為一種時尚,流傳到了德國、法國等其他歐洲國家。

流行的時尚

有人說,17世紀的歐洲屬於一個充滿炫耀、獵奇和好大喜功的時代。花園和鮮花是貴族和商人們奢華生活的一部分。實際上,無論任何時代,社會中的上等階層總是渴望得到地位的標志,現在可能是法拉利跑車、遊艇和私人飛機;而那時,豪宅、花園和鮮花,特別是異國情調的鬱金香,則是他們嚮往的目標。
由於鬱金香被引種到歐洲的時間很短,數量自然非常有限,因此價格也極其昂貴。一般少數富有的達官顯貴家裡都擺有鬱金香,作為觀賞品和奢侈品向外人炫耀。一塊豪華的鬱金香貼片、一次用鬱金香加以裝點的聚會、甚至奢侈地裝飾著鬱金香的窗框,都成為了一種昭示社會地位的手段。在當時,巴黎的時尚女子上街,如果能戴上一朵鬱金香作為裝飾,便會覺得身價倍增。另據記載,巴黎的一位富家小姐出嫁時,所有的嫁妝,竟然就是一枚稀有品種的鬱金香球莖。
在17世紀初的法國,人們就已經為品種稀有的鬱金香開出了離譜的高價。據說在1608年,一名磨房主賣掉了自己的磨房,為的就是一隻罕見的鬱金香球莖。更有甚者,有人竟然用價值3萬法郎的珠寶去換取一隻鬱金香球莖。
相比之下,朴實、認真的荷蘭人肯定沒有巴黎人那麼時尚、浪漫,但別忘了,經過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尼德蘭革命」的洗禮後,17世紀的荷蘭堪稱當時最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掌握著世界海上霸權,有「海上馬車夫」之稱。荷蘭人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船隊,商船數量多達1.5萬艘,首都阿姆斯特丹也成為世界貿易和金融中心,1608年,世界上第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證券交易所即誕生於此。荷蘭人無與倫比的冒險和開拓精神幫助他們取得了這些偉大的成就,但也許正是這種冒險精神,竟成了培育投機者的溫床。
由於當時荷蘭人的投機慾望是如此強烈,美麗迷人而又稀有的鬱金香難免不成為他們獵取的對象,機敏的投機商開始大量囤積鬱金香球莖以待價格上漲。在輿論的鼓吹之下,荷蘭人對鬱金香的「傾慕之情」愈來愈濃,開始表現出一種近乎病態的傾慕與熱忱,以至於擁有和種植這種花卉逐漸成為享有極高聲譽的象徵。人們開始競相搶購鬱金香球莖,而那些花朵上帶有美麗的花瓣或條紋的稀有品種,更成為人們瘋狂追逐的目標。

鬱金香狂熱

從1634年開始,荷蘭百業荒廢,全國上下都開始為鬱金香瘋狂。與所有的投機泡沫一樣,參與的人們最初都實際賺到了錢。由於價錢節節上升,你只需低買高賣,買高賣更高。得了甜頭後,大家信心大增,傾家盪產地把更多的錢投入鬱金香的買賣,希望賺取更多的金錢。原本旁觀的人看到掙錢這么容易,也受不了誘惑,加入到瘋狂搶購的隊伍中來。與此同時,歐洲各國的投機商也紛紛雲集荷蘭,參與這一投機狂潮。為了方便鬱金香交易,人們乾脆在阿姆斯特丹的證券交易所內開設了固定的交易市場。隨後,在鹿特丹、萊頓等城市也開設了固定的鬱金香交易場所。
在1841年出版的《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群眾性癲狂》一書中,蘇格蘭歷史學家查爾斯·麥凱對這次鬱金香狂熱作了非常生動的描寫:
「誰都相信,鬱金香熱將永遠持續下去,世界各地的有錢人都會向荷蘭發出訂單,無論什麼樣的價格都會有人付帳。歐洲的財富正在向須得海岸集中,在受到如此恩惠的荷蘭,貧困將會一去不復返。無論是貴族、市民、農民,還是工匠、船夫、隨從、伙計,甚至是掃煙囪的工人和舊衣服店裡的老婦,都加入了鬱金香的投機。無論處在哪個階層,人們都將財產變換成現金,投資於這種花卉。……在沒有交易所的小鎮,大一點的酒吧就是進行鬱金香交易的『拍賣場』。酒吧既提供晚餐,同時也替客人確認交易。這樣的晚餐會,有時會有二三百人出席。為了增加顧客的滿足感,餐桌或者餐具櫃上往往整齊地擺放著一排排大花瓶,裡面插滿了盛開的鬱金香。」
一個真實的故事也許可以更加生動地說明那個時代的氛圍和人們的心情。據說海牙有一個鞋匠,在一小塊種植園上培育出了一株罕見的「黑色」鬱金香。消息傳開後,一夥來自哈勒姆的種植者拜訪了他,說服他把花賣給他們。最後,鞋匠以1500荷蘭盾的高價把自己的寶貝賣給了他們,沒想到,買家中有一個人立即把黑色鬱金香摔到地上,用腳將其踩成一灘爛泥。鞋匠驚呆了。買家們卻輕松地解釋說,他們也培育出了一隻黑色鬱金香,為了確保自己的花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情願付出一切代價,若有必要,上萬荷蘭盾也在所不惜。
到1636年,鬱金香的價格已經漲到了駭人聽聞的水平。以一種稀有品種「永遠的奧古斯都」為例,這種鬱金香在1623年時的價格為1000荷蘭盾,到1636年便已漲到5500荷蘭盾。1637年2月,一枚「永遠的奧古斯都」的售價曾高達6700荷蘭盾。這一價錢,足以買下阿姆斯特丹運河邊的一幢豪宅,或者購買27噸乳酪!相對於這種頂級鬱金香來說,普通鬱金香的漲幅更是「瘋狂」。1637年1月,1.5磅重的普普通通的「維特克魯嫩」球莖,市價還僅為64荷蘭盾,但到2月5日就達了1668荷蘭盾!別忘了,當時荷蘭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蘭盾。
在這股狂熱到達巔峰時,也就是1636至1637年的那個寒冬,人們不僅買賣已收獲的鬱金香球莖,而且還提前買賣1637年將要收獲的球莖。球莖的期貨市場就這樣誕生了。球莖在實際進行貨物交割之前不需要實際支付貨款,這又進一步加劇了鬱金香的投機。由於剛剛形成的期貨市場沒有明確的規則,對買賣雙方都沒有什麼具體約束,使得商人們有可能在期貨市場上翻雲覆雨,買空賣空,這更使得已經被「吹」得很大的鬱金香泡沫,在短時間內迅速膨脹。
沉浸在鬱金香狂熱中的人們誰也沒有意識到,一場驚天動地的大崩潰已經近在眼前了。

泡沫過後一場空

今天的經濟學家都把在這次鬱金香狂熱視為「博傻理論」的最佳案例。到1636年底,任何最後殘存的理性都早已遠離了荷蘭的鬱金香市場。雖然人們大都知道鬱金香球莖的價格早已遠離其正常的價值,但是他們寧願相信別人會比他們更「傻」,會心甘情願地付出更高的價錢。但無論如何,投機狂潮也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事實也的確如此。鬱金香狂熱的終結,終於在1637年2月4日不期而至,最大的「傻瓜」終於還是出現了。
盡管泡沫崩潰的日期被記錄得非常清楚,但誰也說不清投機泡沫到底是怎樣崩潰的。泡沫崩潰的理由,至今仍然是一個謎。人們清楚地記得,在此之前,交易都在非常順利地進行著,誰也不知為什麼,市場突然就這么崩潰了。也許除了說這是泡沫膨脹到極點後的必然結果之外,就再也找不到更好的理由了。
一時間,賣方的大量拋售,使得市場陷入了恐慌狀態。這時的鬱金香簡直成了燙手的山芋,無人再敢接手。球莖的價格也猶如斷崖上滾落的巨石,一瀉千里,暴跌不止。荷蘭政府發出聲明,認為鬱金香球莖價格無理由下跌,勸告市民停止拋售,並試圖以合同價格的10%來了結所有的合同,但這些努力毫無用處。一星期後,鬱金香的價格平均已經下跌了90%,那些普通品種的鬱金香更是幾乎一文不值,甚至不如一隻洋蔥的售價。
等到人們省悟過來,一切都為時已晚。於是,人們紛紛湧向法院,希望能夠藉助法律的力量,兌現合同,挽回損失。很快,法庭就淹沒在鬱金香的官司之中。幾乎是在一夜之間,不知有多少人成為不名分文的窮光蛋,富有的商人變成了乞丐,一些大貴族也陷入無法挽救的破產境地。受害者當中既有文化程度頗高的知識分子,也有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因為貪婪是
沒有任何階層界限的。
事態出現了失控的局面,政府不得不出面解決,但他們面對這樣棘手的問題也束手無策,最終所有的「苦果」只能由投機者自己咽下。1937年4月27日,荷蘭政府決定終止所有合同,禁止投機式的鬱金香交易。這一下,人們徹底絕望了!從前那些因一夜乍富喜極而泣之人,如今又在為突然降臨的一貧如洗仰天悲哭了。身心疲乏的荷蘭人每天用呆滯的目光盯著手裡的鬱金香球莖,反省著夢里的一切……
災難的結果導致了人們對鬱金香的無比痛恨,畫家們也得到了發揮才能的天地。在著名畫家揚·勃魯蓋爾創作的一幅諷刺畫中,一群愚蠢的猴子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鬱金香交易。無論是種花人、花商,還是參與其中的投機者,都受到了畫家的無情嘲弄。
鬱金香事件不僅沉重打擊了舉世聞名的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更使荷蘭全國的經濟陷入一片混亂,加速了荷蘭由一個強盛的殖民帝國走向衰落的步伐。從17世紀中葉開始,荷蘭在歐洲的地位就受到了英國的有力挑戰,歐洲繁榮的中心也開始向英吉利海峽彼岸轉移。

泡沫之後還有泡沫

如今,這起發生在17世紀的鬱金香事件,已經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起大規模投機泡沫事件,被記入了經濟發展史,成為教育後人的生動教材。而「鬱金香狂熱」也被當成一個專業術語,成了經濟泡沫的代名詞。
每當回過頭來審視這起「鬱金香狂熱」事件時,人們常會覺得非常好笑,畢竟鬱金香這種植物成為投機對象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許多人甚至認為,這起事件屬於歷史上極為特殊的偶發事件,以後不會再度發生,至少在荷蘭不可能再度發生。
但令人震驚的是,事實卻並非如此。
就在鬱金香狂熱事件過後不到100年,還是在荷蘭,人們又一次陷入到狂熱之中,只不過這一次的對象變成了另一種植物——洋水仙。從1720年左右開始,荷蘭洋水仙的價格迅速上漲。鑒於對鬱金香事件還記憶猶新,有人隨即發表了各種各樣的警世性文章。盡管如此,還是沒有壓住投機狂熱的進一步升溫。至於結果,在此就不用贅述了。歷史,總是那麼驚人的相似。
有人說,泡沫就像細菌一樣,只要有它存在的土壤,就會蔓延開來。歷史上,從荷蘭的「鬱金香泡沫」到20 世紀末美國納斯達克股市的「網路泡沫」無不如此。19世紀初美國過度投資形成泡沫,後來泡沫經濟大崩潰造成世界經濟危機,帝國列強間利益沖突加劇,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誘因.到20世紀90年代的日本泡沫經濟崩潰造成股票價格下跌7成,大量公司倒閉,銀行大量代款無法回收 ,許多銀行破產.歷史經驗也告訴我們,一個經濟泡沫在它膨脹的時候,公眾的追風心理才可能使其成為具有嚴重破壞力的投機浪潮。因貪婪而失去理智的、狂熱的人們,會為泡沫的吹起尋找各種「合理」的依據,不斷提升對價格的預期,引起資產價格不斷上漲。任何發出泡沫預警的觀點都被作為一個另類,就像那個指出皇帝什麼也沒穿的小男孩一樣。在泡沫面前,因為狂熱,每個人都可能犯錯誤,不論是經濟學家,還是普通老百姓。而真相,只有在泡沫破滅時才能大白於天下。
近年來,在東部沿海尤其是經濟發達的浙江,出現了另一種投資熱潮,那就是炒蘭,蘭花價格連連攀升,創造一個又一個天價。最近,一株蕙蘭居然叫價700萬元,這則新聞發生以蘭花為市花的浙江紹興。
「亂世存糧,盛世養花」。百姓熱衷養花,這是一件好事,但現在蘭花成為們炒做賺錢的工具。而且加入該行列的人越來越多,他們還專門組織蘭花協會,到現在為止,浙江各級蘭花組織有40多個,會員已達3000多人。據報載,將最近幾年新加入的眾多投資者和愛好者算在一起,浙江玩蘭的人數至少在30萬人以上。炒蘭在浙江已有十多年的歷史,蘭花早在1995年之前,一苗蘭花就已被炒到幾千元高價。如今,蘭花動輒上萬,並不稀奇。
今年2月,在雲南的蘭花博覽會上,舟山一名蘭農的3苗「神州奇蝶」以120萬元的價格成交,創下浙江蘭花成交價格的最高記錄。3月,在杭州的蘭花展覽會上,一株「虎蕊蝶」賣出了5萬元的高價,而在05年底,它的成交價僅為1.5萬元。「新昌花蝴蝶」前年每苗3萬元,今年已賣至25萬元。3月31日至4月2日,在浙江紹興縣第七屆蘭花節暨紹興市第22屆蘭花展覽會上,一株名為「明州梅」的蕙蘭叫價700萬元.

⑻ 荷蘭鬱金香的簡介


從1634年開始,荷蘭百業荒廢,全國上下都開始為鬱金香瘋狂。與所有的投機泡沫一樣,參與的人們最初都實際賺到了錢。由於價錢節節上升,你只需低買高賣,買高賣更高。得了甜頭後,大家信心大增,傾家盪產地把更多的錢投入鬱金香的買賣,希望賺取更多的金錢。原本旁觀的人看到掙錢這么容易,也受不了誘惑,加入到瘋狂搶購的隊伍中來。與此同時,歐洲各國的投機商也紛紛雲集荷蘭,參與這一投機狂潮。為了方便鬱金香交易,人們乾脆在阿姆斯特丹的證券交易所內開設了固定的交易市場。隨後,在鹿特丹、萊頓等城市也開設了固定的鬱金香交易場所。
在1841年出版的《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群眾性癲狂》一書中,蘇格蘭歷史學家查爾斯·麥凱對這次鬱金香狂熱(Tulipmania)作了非常生動的描寫:「誰都相信,鬱金香熱將永遠持續下去,世界各地的有錢人都會向荷蘭發出訂單,無論什麼樣的價格都會有人付帳。歐洲的財富正在向須得海岸集中,在受到如此恩惠的荷蘭,貧困將會一去不復返。無論是貴族、市民、農民,還是工匠、船夫、隨從、伙計,甚至是掃煙囪的工人和舊衣服店裡的老婦,都加入了鬱金香的投機。無論處在哪個階層,人們都將財產變換成現金,投資於這種花卉。……在沒有交易所的小鎮,大一點的酒吧就是進行鬱金香交易的『拍賣場』。酒吧既提供晚餐,同時也替客人確認交易。這樣的晚餐會,有時會有二三百人出席。為了增加顧客的滿足感,餐桌或者餐具櫃上往往整齊地擺放著一排排大花瓶,裡面插滿了盛開的鬱金香。」
一個真實的故事也許可以更加生動地說明那個時代的氛圍和人們的心情。據說海牙有一個鞋匠,在一小塊種植園上培育出了一株罕見的「黑色」鬱金香。消息傳開後,一夥來自哈勒姆的種植者拜訪了他,說服他把花賣給他們。最後,鞋匠以1500荷蘭盾的高價把自己的寶貝賣給了他們,沒想到,買家中有一個人立即把黑色鬱金香摔到地上,用腳將其踩成一灘爛泥。鞋匠驚呆了。買家們卻輕松地解釋說,他們也培育出了一隻黑色鬱金香,為了確保自己的花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情願付出一切代價,若有必要,上萬荷蘭盾也在所不惜。
到1636年,鬱金香的價格已經漲到了駭人聽聞的水平。以一種稀有品種「永遠的奧古斯都」為例,這種鬱金香在1623年時的價格為1000荷蘭盾,到1636年便已漲到5500荷蘭盾。1637年2月,一枚「永遠的奧古斯都」的售價曾高達6700荷蘭盾。這一價錢,足以買下阿姆斯特丹運河邊的一幢豪宅,或者購買27噸乳酪!相對於這種頂級鬱金香來說,普通鬱金香的漲幅更是「瘋狂」。1637年1月,1.5磅重的普普通通的「維特克魯嫩」球莖,市價還僅為64荷蘭盾,但到2月5日就達了1668荷蘭盾!別忘了,當時荷蘭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蘭盾。
在這股狂熱到達巔峰時,也就是1636至1637年的那個寒冬,人們不僅買賣已收獲的鬱金香球莖,而且還提前買賣1637年將要收獲的球莖。球莖的期貨市場就這樣誕生了。球莖在實際進行貨物交割之前不需要實際支付貨款,這又進一步加劇了鬱金香的投機。由於剛剛形成的期貨市場沒有明確的規則,對買賣雙方都沒有什麼具體約束,使得商人們有可能在期貨市場上翻雲覆雨,買空賣空,這更使得已經被「吹」得很大的鬱金香泡沫,在短時間內迅速膨脹。
沉浸在鬱金香狂熱中的人們誰也沒有意識到,一場驚天動地的大崩潰已經近在眼前了。
今天的經濟學家都把在這次鬱金香狂熱視為「博傻理論」的最佳案例。到1636年底,任何最後殘存的理性都早已遠離了荷蘭的鬱金香市場。雖然人們大都知道鬱金香球莖的價格早已遠離其正常的價值,但是他們寧願相信別人會比他們更「傻」,會心甘情願地付出更高的價錢。但無論如何,投機狂潮也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事實也的確如此。鬱金香狂熱的終結,終於在1637年2月4日不期而至,最大的「傻瓜」終於還是出現了。
盡管泡沫崩潰的日期被記錄得非常清楚,但誰也說不清投機泡沫到底是怎樣崩潰的。泡沫崩潰的理由,至今仍然是一個謎。人們清楚地記得,在此之前,交易都在非常順利地進行著,誰也不知為什麼,市場突然就這么崩潰了。也許除了說這是泡沫膨脹到極點後的必然結果之外,就再也找不到更好的理由了。
一時間,賣方的大量拋售,使得市場陷入了恐慌狀態。這時的鬱金香簡直成了燙手的山芋,無人再敢接手。球莖的價格也猶如斷崖上滾落的巨石,一瀉千里,暴跌不止。荷蘭政府發出聲明,認為鬱金香球莖價格無理由下跌,勸告市民停止拋售,並試圖以合同價格的10%來了結所有的合同,但這些努力毫無用處。一星期後,鬱金香的價格平均已經下跌了90%,那些普通品種的鬱金香更是幾乎一文不值,甚至不如一隻洋蔥的售價。
等到人們省悟過來,一切都為時已晚。於是,人們紛紛湧向法院,希望能夠藉助法律的力量,兌現合同,挽回損失。很快,法庭就淹沒在鬱金香的官司之中。幾乎是在一夜之間,不知有多少人成為不名分文的窮光蛋,富有的商人變成了乞丐,一些大貴族也陷入無法挽救的破產境地。受害者當中既有文化程度頗高的知識分子,也有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因為貪婪是沒有任何階層界限的。
事態出現了失控的局面,政府不得不出面解決,但他們面對這樣棘手的問題也束手無策,最終所有的「苦果」只能由投機者自己咽下。1637年4月27日,荷蘭政府決定終止所有合同,禁止投機式的鬱金香交易。這一下,人們徹底絕望了!從前那些因一夜乍富喜極而泣之人,如今又在為突然降臨的一貧如洗仰天悲哭了。身心疲乏的荷蘭人每天用呆滯的目光盯著手裡的鬱金香球莖,反省著夢里的一切……
災難的結果導致了人們對鬱金香的無比痛恨,畫家們也得到了發揮才能的天地。在著名畫家揚·勃魯蓋爾創作的一幅諷刺畫中,一群愚蠢的猴子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鬱金香交易。無論是種花人、花商,還是參與其中的投機者,都受到了畫家的無情嘲弄。
鬱金香事件不僅沉重打擊了舉世聞名的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更使荷蘭全國的經濟陷入一片混亂,加速了荷蘭由一個強盛的殖民帝國走向衰落的步伐。從17世紀中葉開始,荷蘭在歐洲的地位就受到了英國的有力挑戰,歐洲繁榮的中心也開始向英吉利海峽彼岸轉移。

⑼ 2021荷蘭花海鬱金香文化月時間-地點-活動詳情

3月27日江蘇鹽城大豐的荷蘭花海鬱金香文化月正式開幕,3000萬株的鬱金香爭相開放,文化月將持續到5月份,在文化月期間有許多的特色活動,可一邊賞花,一邊參與互動,十分精彩,有興趣的不要錯過。

2021荷蘭花海鬱金香文化月

3月27日,江蘇鹽城大豐「花里大豐相約美好」旅遊季暨2021荷蘭花海鬱金香文化月正式開幕,3000畝、300多個品種、3000萬株鬱金香競相綻放、爭奇斗艷,帶來一場奼紫嫣紅的視覺盛宴。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李川,荷蘭駐華商務參贊方文麗等出席活動。

據了解,鬱金香文化月將持續至5月,荷蘭花海還將舉辦「只有愛」浪漫音樂主題快閃,花船大巡遊,氣球花藝秀,「只有愛」抖音挑戰賽,荷蘭特色美食節,首屆鬱金香鮮切花開放日等系列活動。

開幕式上,「花里大豐相約美好」旅遊季系列活動及大豐全域旅遊春季旅遊產品與線路正式發布,主要分為尋愛賞花之旅、世遺探秘之旅、鄉村田園之旅、城市休閑之旅、懷舊人文之旅5個精品線路,既含自然風光,又有風土人情。來自全國的15位金牌導游向遊客推介荷蘭花海精彩紛呈的鬱金香文化月活動。

活動詳情

顏色各異的亮神鬱金香田間競相怒放,一場絕美的「視覺盛宴」正等待著遊客。配合今年「只有愛」的主題,荷蘭花海培育、引進了「大豐」、「巴莉阿塔」、「小天鵝」等新品鬱金香,以「愛情」為主題巧妙布局1111個愛心花型、數十個愛情主題花境,與在花田內取景拍攝婚紗照的情侶相映成趣。景區門口,以荷蘭國花鬱金香、風車、木屐為主要元素的花車吸睛無數。鮮花環繞的碩大花車,散發出芬芳的氣息,以紅色鬱金香為主角的花車名為「怒放的生命」知喚,是花藝師們致敬「抗疫」英雄的全新作品,荷蘭花海向廣大醫務人員發出盛情邀請,在春暖花開之際免費暢游花海。

旅遊季期間,荷蘭花海為遊客准備了豐富的鬱金香文化月大餐,推出荷蘭風情藝術節、荷蘭花車花船大巡遊、歐洲美食嘉年華、「愛的狂歡」情景秀、鬱金香大學生音樂節等系列活動。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恆北村將舉辦一年一度的梨花文化節,以「梨花綻放慶百年」為主題,歌頌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屆時將為來訪的遊客展示豐富的恆北原鄉文化活動。一年一度的「鹿王爭霸」也將在旅遊季期間上演。

荷蘭花海

荷蘭花海擁有「中國鬱金香第一花海」、「世界最佳鬱金香景區」的美名。近年來,荷敬猛虧蘭花海以「花」為媒,做足花文章,花卉產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和壯大。荷蘭花海將依託花藝平台,深度融合花卉文化、花藝產業、花海旅遊,推動區域旅遊經濟發展,同時積極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瞄準創建國家5A級景區和省級旅遊度假區目標,將荷蘭花海打造成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旅遊目的地。

熱點內容
竹溪盆景 發布:2025-07-28 15:19:44 瀏覽:274
盆景香柏樹 發布:2025-07-28 15:16:51 瀏覽:683
唯美梅花詩詞 發布:2025-07-28 14:53:01 瀏覽:212
曲靖盆栽 發布:2025-07-28 14:40:22 瀏覽:236
牡丹一元硬幣圖片 發布:2025-07-28 14:40:19 瀏覽:704
水鬼櫻花 發布:2025-07-28 14:40:18 瀏覽:84
北美花語 發布:2025-07-28 14:36:21 瀏覽:889
水下櫻花 發布:2025-07-28 14:36:19 瀏覽:563
櫻花紀年 發布:2025-07-28 14:29:49 瀏覽:386
黿頭渚櫻花夜景 發布:2025-07-28 14:24:40 瀏覽: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