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皺紋紙杜鵑花

皺紋紙杜鵑花

發布時間: 2023-04-22 09:26:31

A.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教鍵指差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生活中的自然物料進行粘貼造型活動。

2.能手眼一致地進行粘貼。

3.體驗嘗試新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1.黑色瓜子殼、花生殼、開心果殼、紅豆等。

2.圖畫紙、蠟筆、白膠(倒在小盤里,放幾只棉簽供幼兒塗抹白膠)。

3.範例。

活動過程:

一、認識材料,引起活動的樂趣

1.幼兒欣賞範例,了解新的造型方法→自然物粘貼造型。

2.教師出示共同收集的生活材料,讓幼兒認識不同的自然物料:它們是什麼?都是什麼樣的?

二、引導幼兒學習自然物粘貼造型

1.師生討論自然物造型的方法。

2.師生共同示範用白膠粘貼自然物的方法。先用蘸過白膠的棉簽在畫紙上畫出造型,然後選擇自然物一個接一個地排列在有白膠的地方。

三、幼兒用自然物粘貼造型

1.了解自然物粘貼造型的要求:選擇自然物粘貼,並在空白處適當地添畫。

2.幼兒粘貼造型,教師指導。

四、欣賞、分享作品

幼兒和同伴互相欣賞交流作品;學習接納別人,尊重別人,提升自己。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紙條在空中舞動的姿態。

2、用各種曲線大膽地表現自己對紙條飛舞的觀察。

活動准備:人手一根彩色皺紙、活動材料,彩色筆,不同節奏的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彩色紙條跳起舞

1.師以愉悅的心情抖動紙條:紙條漂亮嗎?紙條來到了幼兒園,很想跳舞。紙條長長的、軟軟的,請小朋友們幫助它們跳舞。紙條說,要讓我們跳得好得一點,還不能讓我們破了。

2.播放音樂,幼兒人手一根皺紙條,在音樂的伴隨下舞動彩紙條,師幼快樂地舞動皺紙條。

二、畫紙上的紙條舞

1. 師引導幼兒觀察皺紙條舞動的紙條,同時引導幼兒變化舞動的方法。

師:看,張老師手裡的紙條是怎麼跳舞的。對是他是像小蝸牛一樣,在跳圓圈舞。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師幼共同舞動皺紋紙),圓圈舞真漂亮,(教師把皺紋紙擺好圖案放在地面上讓幼兒觀察),原來圓圈舞是這樣的,張老師來給他畫下來(教師在投影上示範畫的方法)。

按照以上的方法介紹:小蛇(左右)游的曲線、小白兔(一上一下)跳的曲線,媽媽燙的頭發的曲線。

2.(暫停音樂)師:小紙條累了,把他送回來吧。

(逗並根據教師剛才的示範畫,讓幼兒書空練習。)

師:看,這個小紙條跳的是什麼舞啊?誰來說一說。這個紙條跳的是什麼舞?誰來畫畫看。你最喜稿皮歡什麼舞啊?這個舞叫什麼名字啊?

3.全體幼兒繪畫,大膽地表現表現各種曲線。音樂一直伴隨著幼兒的繪畫過程。

師:現在小朋友一定都很想來畫我們漂亮的小紙條了,我們開始畫吧。

對個別幼兒進行幫助,讓每個幼兒都能大膽地表現曲線。

三、和紙條一起跳舞。

欣賞作品。大家一起來看我們畫了哪些漂亮的紙條舞,師一邊指點幼兒作品,一邊以肢體動作表現畫面上的曲線。

師:你畫的什麼舞呀?叫什麼名字?你最喜歡誰畫的舞蹈?為什麼?他畫的舞蹈是什麼樣子的?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回憶經驗,鞏固對綉球花、喇叭花等一些花的特徵的了解。

2、嘗試用折、剪、畫、貼等形式來表現各種各樣的花。

3、體驗表現與創造的樂趣,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准備:

1、活動前組織幼兒觀察過各種各樣的花

2、草地背景圖一幅

3、《蜜蜂做工》等磁帶

4、廢報紙、顏料、各種正方形蠟光紙、各種沒塗色的花

5、蠟筆、卡紙、剪刀、簍子若干、投影儀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起興趣。

1、小蜜蜂們,跟著媽媽一起到花園里去采蜜吧。

2、勤勞的小蜜蜂,剛才你們在忙什麼呀?(採花蜜)

二、回憶經驗,復習表述。

1、哦,花園里的花真美麗,前幾天,我們在花園里都看到了哪些花呢?(蝴蝶花、迎春花、杜鵑花……)

2、小朋友回答得真棒,現在請你和旁邊的好朋友一起說說,你看到了哪些花?(幼兒討論)

3、我們前幾天在花園里找到了許多花,有迎春花……老師還給他們照了相呢。

4、看!有誰?他們找到了什麼花?(毛毛、鄭瑩,綉球花)

5、為什麼叫它綉球花?(因為它長得像球一樣……)

6、小結:我們剛才看到了各種各樣的花,它們有的是紫色的,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白色的,五顏六色的真漂亮。有的花像球一樣,有的像喇叭一樣真好看小朋友找到了各種各樣的花,可真高興,可是這一大片草地不高興了,為什麼呢?(沒有花)

三、自主選擇,創造表現。

(一)對了,草地真寂寞,它很想和花寶寶交朋友呢。那我們有什麼辦法來幫它們呢?

請你用能乾的小手做些各種姿態各種形狀的花送給草地,好嗎?

(二)介紹材料與操作要求。

1、第一組小朋友可以用報紙團一團。蘸一點顏料印上去

2、第二組可以用老師為你准備的各種蠟花紙折花貼上去

3、好了,小朋友你可以選你喜歡的材料,也可以每一組材料都去試一試。

(三)幼兒操作,老師觀察指導

四、鼓勵交流、體驗情感

師:

1、今天你們做了這么多花送給草地,草地真高興,你想和小草花寶寶說說話嗎?想跟它們說什麼呢?

2、我們一起和小草、花寶寶說說話吧。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體驗用玩具汽車作畫的方式,享受與同伴共同創作的樂趣。

2.觀察不同車輪留下的不同紋路,感受操作中顏色的變化。

活動准備

玩具汽車若干輛,數張全開白包鉛畫紙,裝滿各色顏料的盤子(盤子放有海綿以控制顏料用量),娃娃圍裙若干件。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玩具汽車怎樣跳舞?」

1.幼兒穿上圍裙,圍圈而坐。

「今天有好多玩具來聚會,看它們跳起舞來了。」(展示玩具汽車

「小朋友跳舞用什麼跳的?」(用手、腳、身體……

「那這些玩具車跳舞用什麼呢?」(用輪子)

「請你們玩一下這些汽車,試試怎樣讓它們用輪子跳舞。」

幼兒自由玩汽車。

2.請幼兒演示開汽車的不同方式。

「你是怎樣讓玩具車跳舞的?」

小結:汽車跳舞的路線可以直直的,也可以拐彎、轉圈、扭來扭去……只要

你覺得好看,讓它怎麼跳都行。

二、示範作畫——「把玩具車跳舞的路線畫下來。」

1.「這里有一些盤子,裡面裝著顏料,看都有些什麼顏色?」(一起辨認紅色、黃色和藍。)

「我們用這些顏料把玩具車跳舞的路線畫下來吧。先把玩具車的輪子在顏料盤里蘸一下,再小心地拎起汽車,在紙上滾動,汽車跳舞的路線就出啦!」

教師示範操作

2.請一名幼兒用另一輛玩具車的輪子蘸另一種顏色,在紙上滾動,引導幼兒觀察兩種車輪畫出的不同效果。

「這兩條路線一樣嗎?你喜歡哪一條?」

3.再請幾名幼兒滾動蘸不同顏色的玩具車,一起欣賞畫出的效果。

三、幼兒操作——「你來試一試。」

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愛的玩具汽車,分組與同伴合作,在鉛畫紙上作畫。教師巡迴指導幼兒操作,適度指點。

四、欣賞作品——「瞧,我畫得多棒!」

將鉛畫紙貼在活動室的牆,教師用彩紙剪成汽車狀進行裝飾,共同欣賞。引導幼兒交流講述:你用了什麼顏色作畫,畫在了哪裡,這幅畫上有幾種顏色,你最喜歡哪一幅作品。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1.情感的體驗:小班幼兒對物體的美感和形象思維還處於啟蒙階段,雖然他們有豐富的想像力,但是沒有能力去表現,這時我們需要的就是幫助幼兒喚起表現物體清晰的意象,從而慢慢激發幼兒想畫的慾望。在這個活動中從音樂入手結合幼兒平時觀察到的.樹葉飛舞的情景進行想像,從語言說的想像再到用動作自由表現的想像,從靜到動,充分地調動了幼兒參與的興趣,也滿足了他們情感的需要,幼兒在情感激發的前提下,來參與美術活動。

2.情境的創設:在這個活動中創設了給小樹葉拍照的游戲情境也是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的。因為對他們來說做任何事其實都是游戲,對於美術活動其實也是一種表現、宣洩自己情緒情感的一種游戲。用拍照的這個游戲情境可以淡化幼兒在活動中學習的痕跡,讓他們在動動玩玩中來得到繪畫的樂趣。

3.形式的多樣:在小班這個年齡段如要求孩子反復用一種工具來繪畫或是塗色,那麼幼兒將會失去興趣,(教案來源:)我們將不同的繪畫的材料如棉簽蘸了顏料來表現、彩色的蠟筆來表現等,最後展示他們作品的時候可以放在一個大的秋天樹林的背景圖中,這樣雖然是用簡單的線條表現小樹葉的動態,但豐富的色彩的渲染與音樂的烘托,讓幼兒從視聽的美感刺激進一步上升到了情感的共鳴。

活動目標:

1.在情境中能用簡單地線條來表現樹葉跳舞的各種姿態。

2.大膽添畫,感受畫面的動感美。

3.願意用肢體語來表現樹葉落下的動作,體驗參與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准備:

1.背景圖(大樹、落葉)、ppt、背景音樂。

2.樹葉貼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欣賞樹葉飄落的ppt。

師:美麗的秋天來到了,小樹葉從樹上飄下來,跳起了快樂的舞蹈。

2.猜猜小樹葉在空中可能會做什麼呢?(播放歡快的背景音樂)

二、情境表演。

1.幼兒扮演小樹葉,跟著音樂來表現小樹葉歡快舞蹈。

小小落葉輕又輕,像飛舞的蝴蝶,像漂亮的蘑菇傘,像快樂的小精靈,飄在美麗的秋天裡。

2.音樂停止時請幼兒擺一個造型。

師:請你們也來做小樹葉,跟著音樂一起跳舞,想想你會怎麼跳,音樂停止時請擺一個你覺得最好看的動作。

三、給小樹葉拍照。

1.教師示範:給小樹葉來拍個照。

師:小樹葉們的舞蹈真優美,我要拍個照。

2.請一幼兒擺好造型,其他幼兒仔細觀察手和腳的動作。

師:這片小樹葉的手是往哪裡的?腳呢?(邊引導幼兒說,老師邊在樹葉上用筆畫出手和腳相應的線條來表現樹葉跳舞的姿態)照片拍好了,看看和這片小樹葉跳的舞一樣嗎?

3.請能力強的幼兒來給小樹葉拍照。

師:誰也想來給其他的小樹葉拍個照呢?拍照的時候要仔細看好小樹葉的手和腳,做的什麼樣的動作。

師:我再請一片小樹葉來擺造型。

四、幼兒繪畫,嘗試用簡單地線條來表現樹葉跳舞的樣子。

師:還有很多的小樹葉都想拍跳舞的照片,你們願意去幫助它們嗎?想想小樹葉在跳舞的時候它臉上會有什麼樣的表情呢?對了,笑起來拍出來的照片會漂亮哦! 鼓勵幼兒大膽添畫,教師巡迴指導。

五、展示欣賞作品。

請幼兒把拍好的照片展示在大樹林背景圖中。

師:你的小樹葉是怎麼跳舞的?你最喜歡哪片小樹葉跳的舞呢? 我們一起來跟著小樹葉跳一個舞吧!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撕小紙片,發展小肌肉動作以及手眼協調的能力。

2.練慣用多種顏色間隔連續拼貼,再簡單添畫,表現毛毛蟲的外形特徵及四周環境。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顏料吹出毛毛蟲的外形特徵及四周環境。

難點:吹顏料。

活動准備:

1.毛毛蟲範例圖,圓形彩紙片若干,彩紙若干,黑色記號筆,眼睛若干,。

2.有關毛毛蟲變蝴蝶的故事。

活動過程:

一、講述毛毛蟲變蝴蝶的故事引起幼兒做毛毛蟲的興趣。

師:哦,原來這么漂亮的蝴蝶是毛毛蟲變成的。你喜歡這些漂亮的蝴蝶嗎?

師:我也喜歡,所以啊,老師做了一條可愛的毛毛蟲,希望它以後也變成漂亮的蝴蝶。(出示範例)

二、幼兒觀察並說說毛毛蟲的外形特徵

師:我們一起先來看看這條毛毛蟲是什麼樣的?

提問:

(1)毛毛蟲的頭上長著什麼?(兩隻眼睛、一張嘴巴、兩個觸角)

(2)身體是什麼樣子的?( 有很多種顏色,間隔貼的)

(3)這條毛毛蟲有幾片圓片片?

(4)身體下面還長著什麼?(許多小腳)

教師小結:這條毛毛蟲的身體是用5片圓形紙拼接起來的,不同顏色間隔連接貼在一起。在第一個圓形上貼上眼鏡,用顏料吹上嘴巴、觸角,在其它圓形下面吹上腳。一條可愛的毛毛蟲做好了。

三、全體幼兒操作粘貼毛毛蟲。

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巡迴指導;一個步驟結束後教師進行下一步指導。

1.提醒幼兒將撕下來的廢紙放在盆子里。

2.指導幼兒將圓片片一張一張連接起來粘貼成毛毛蟲,要不同顏色間隔著貼。

3.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明確粘貼的方法,降低操作難度,使他們更有信心地、快樂地投入粘貼活動。

4.指導幼兒掌握吹顏料的方法

五、講評(把幼兒的作品粘貼到事先准備好樹上)

展示幼兒的作品,幼兒相互欣賞。提問:你的毛毛蟲在干什麼?你最喜歡哪條毛毛蟲?為什麼?

師:過些時候啊,這些毛毛蟲就會變成漂亮的蝴蝶了。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觀察石榴的特徵。

2、嘗試用手指點畫,感受手指點畫的樂趣。

3、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准備】

1、石榴圖片。

2、畫有石榴輪廓的繪畫紙每人一張,調好的水彩顏料一組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石榴,請寶寶觀察,說一說石榴的外形特徵。

二、邊念兒歌邊將石榴切開,請寶寶觀察石榴的內部特徵。

——石榴婆婆寶寶多,一個挨著一個坐,吃到嘴裡酸又甜。

(分析:實物、兒歌能幫助幼兒盡快了解和掌握石榴的內外特徵。)

三、示範用手指點畫的方法。

——用手指蘸一下,一粒一粒點在圓圓的大石榴婆婆的肚子里。

(分析:生動、簡潔的語言幫助幼兒更快掌握手指點畫技巧。)

——如果寶寶不是用手指點,而是用手指塗抹,可手把手地引導寶寶。

——「石榴寶寶一粒挨著一粒坐」,如果寶寶只在一個地方點,可以引導寶寶分散地點畫。

(分析:教師可通過手把手地指導,讓一些能力弱的幼兒體會點和塗抹不一樣的感覺。)

四、寶寶將石榴寶寶的肚子里點滿後,幫助寶寶將作品展示出來。

(分析:對於小班幼兒來講,作品的呈現很重要,它能讓幼兒體會自創作品帶來的快樂,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

五、回憶兒歌。

——石榴婆婆寶寶多,一個挨著一個坐,吃到嘴裡酸又甜。

小網路:石榴是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在熱帶是常綠樹。樹冠叢狀自然圓頭形。樹根黃褐色。生長強健,根際易生根櫱。樹高可達5-7m,一般3-4m,但矮生石榴僅高約1m或更矮。樹干呈灰褐色,上有瘤狀突起,干多向左方扭轉。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主題「我的故事」重點是引導幼兒對獨一無二的「我」的感知與體驗。塗塗畫畫是小班幼兒的天性,他們喜歡畫畫,喜歡通過畫畫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盡管他們的水平還處於塗鴉晚期,但是我看到了繪畫給他們帶來的樂趣。我希望通過繪畫的形式,幫助幼兒認識自己,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培養幼兒積極、快樂的情緒,發展幼兒初步的感知和觀察能力,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用繪畫表現自己的面部特徵。

2.能發現自己的五官特點,喜歡自己。

活動准備:

1.每人一面鏡子。

2.提供各種臉型的圖畫紙。

3.事先讓幼兒有照鏡子並在鏡面上畫五官的體驗。

4.油畫棒。

活動重點:

能正確地表現出五官的位置。

活動難點:

能大膽地用繪畫表現自己的面部特徵。

活動過程:

1.玩游戲「指五官」,重點引導幼兒閉上眼睛從上往下地摸出自己的五官。

2.激發幼兒觀察自己的興趣,引導幼兒從上(頭)往下(嘴)觀察比較。

(1)看看鏡子里的自己,問候自己一聲。

提問:鏡子里有誰?喜歡自己的模樣嗎?

(2)帶領幼兒觀察自己。

提問:臉上有什麼?在臉上的什麼位置?是什麼樣子的?

(3)讓幼兒做各種表情,引導幼兒感知自己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和舌頭在臉的什麼位置。

引導幼兒討論:你的兩隻眼睛完全一樣嗎?能讓他們變得不一樣,怎麼做?對著鏡子看看,開心和不開心的時候眼睛分別是什麼樣子的?嘴是什麼樣子的?和別人的有什麼不同?

3.根據鏡子里的自己,畫一張可愛的小臉。

為幼兒選擇適合自己臉型的圖畫紙,邊看鏡子邊進行繪畫,教師幫助個別有......

B. 幼兒小班區域活動實施方案

幼兒頭顱的發育與 其它 部位相比,處於領先地位。1~3歲內頭圍全年增長2厘米;以後直到15歲,僅增4~5厘米,達到成人的頭圍。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幼兒小班區域活動 實施方案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小班區域活動實施方案1

晨間活動:

1、接待幼兒入園、晨檢。

2、安排豐富多彩的自選活動供幼兒選擇。准備大型戶外積塑和各種教師自製的體育用具:小兔鍵、拉力球、軟棒、飛鼠、降落傘等,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用具,自主開展游戲。

3、進行「放鬆呼吸操」,為孩子們提供一個由分散到集中的過程,為順利開展集中 教育 活動打下鋪墊。

集體中教育活動(一):趣味手指游戲

活動准備:

1、大型積木搭建的動物園造型。

2、各種拿彎鍵小動物的圖片。

3、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以一則輕松的手指游戲,引起幼兒的興趣,導入教學。

教師和幼兒一起做游戲,從大拇指到小指按序轉動,幅度盡量大些,然後再從小指轉到大拇指。伴隨音樂,反復進行。

2、展開並發展活動。

(1)手的用處。讓幼兒自由討論,說出手的各種用處。

(2)學用手作小動物造型。

(3)教師用手指動物造型自編一個簡短、生動的小 故事 。

(4)請幼兒用剛剛學的青蛙等手指造型或已經掌握的造型來自編小故事練習講述、表演。教師注意傾聽,並在傾聽過程中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

3、游戲「送小動物入園」。

以「送小動物入園」的游戲,來豐富、鞏固幼兒手指動物造型。

幼兒小班區域活動實施方案2

一、材料提供

勺子(大、中、小)「躺著的」娃娃臉、托盤、紅棗、腰果、白扁豆、赤豆、米等。

二、操作層次建議

a.用大勺勺紅棗、腰果。(娃娃口大)。

b.用大、小勺勺白扁豆、赤豆(娃娃口中)。

除小肌肉練習,還嘗試用大小勺哪一把更方便。

c.用大、中、小勺勺米或小彩珠(娃娃口小)。

除小肌肉練習外,還探索大中小勺喂小口娃娃哪一把更適合。

三、提示

觀察重點:

a.幼兒能否手眼協調地操作,是否能控制手的穩定。

b.哪些幼兒還無法熟練運用勺子,易灑落。

指導建議:

a.「躺著的」娃娃臉恰恰可以變為「站著的」娃娃臉,以增長距離,提高難度。

b.還可以改用筷子、大小夾子:筷子也從夾有凸凹形狀的物體(如腰果)開始,從大到小,從粗糙到光滑。夾子也可探索大、中、小夾子,夾不同物消巧體。

剝豆(生活勞動)(小班)

一、材料提供

a.蠶豆(事先浸泡過的)、毛豆或四季豆等;

b.小盆子若干(用來放剝好鬧純的豆及豆殼);

c.剪刀和剝豆器等小工具。

二、操作層次建議

第一層次:幼兒用手剝豆(可先剝蠶豆,再剝毛豆或四季豆)。

第二層次:適時提供剪刀、剝豆器等小工具讓幼兒選擇使用。

第三層次:當大部分幼兒能熟練地剝豆後,可以按幼兒不同水平,提供一組寫有10以內數字的小盆子,讓幼兒把剝好的豆子的數量與盆子上的數字能一一對應並放人小盆內。

三、提示:觀察重點與指導建議

a.小班幼兒年齡小,剛開始剝豆時,會用牙齒咬、用力拉常常剝不釣蠶豆皮,教師可及時換上發了芽的蠶豆,讓幼兒從裂口處入手剝,成功率就會大大提高。

b.在觀察中我們發現,幼兒在剝毛豆或四季豆時也會有多種剝法:有的是擰斷後剝;有的是拉掉兩側的莖剝;還有的會用指甲把皮劃破後剝。教師應注意觀察隨著活動的繼續適時地提供剪刀、剝豆器等小工具,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進行嘗試。

c.當大部分幼兒都操作過後,可以讓剝豆 方法 不同的幾名幼兒來演示,大家共同討論,哪種剝法又快又好,哪些剝法費力不討好,幫助幼兒積累 經驗 。

d.讓幼兒把剝好的豆送到廚房間,請阿姨幫忙製作菜餚,進行品嘗活動。

幼兒小班區域活動實施方案3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去發展。喜愛所選擇的活動,做到讓材料說話。因此,嘗試獲得知識的方法和途徑,使本次活動的難點。

本班幼兒活潑好動,分享意識處於萌芽階段,所以把分享與體驗作為活動的重點。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本班幼兒的實際,近期發展的需要,我主要採用了個別指導法,實踐操作法等方法。

個別指導法:由於採取分區活動的方式,增加了幼兒與教師的對話,個別指導的機會增多了,教師能及時發現小朋友活動中出現的問題與閃光點,給與鼓勵與幫助,激發幼兒活動的信心。

實踐操作法:幼兒在動手操作感知材料的同時,也是資助學習,探索的過程。有助於促進幼兒動手能力,認知發展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投放材料,幼兒自主活動,師生分享成果。

一、 教案課題:區域活動階段目標:

①引導幼兒依靠自己的興趣,能力,去感知,思考,探索,嘗試獲得知識的方法和途徑。

②體驗自主游戲的樂趣,並樂意分享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體驗自主游戲樂趣,樂意與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悅教學難點:嘗試獲得知識的方法和途徑課前准備:

① 幼兒前期經驗:帶領幼兒參觀扇子的形狀,結構再上一階段的活動中,初步體驗1-5的數字游戲環境創設:小書桌(供幼兒看書閱讀)電話亭,屏風(供幼兒打電話用)墊板,屏風(供幼兒建築角用)活動流程:

投放材料--幼兒自主活動--分享交流教學過程:

二、投放材料

1、 益智區①小貓釣魚(有數字標記的貓和魚,頭飾,釣魚竿):能夠按照標記把釣上的魚分類②動物拼圖(各類木製拼圖):能從混合的拼圖中准確地找出並拼接③彩泥排隊(紅、黃、綠三色彩泥,排序卡):能夠按照卡片的提示進行相應的排序④夏天真熱啊!(灑水車,汽車,伸出舌頭的小狗,流汗的娃娃,扇著扇子的娃娃等):尋找相應的圖片,初步了解夏天裡尋找涼快的各種方法⑤數字寶寶乘船(有數字標記的小人和木船):按照相應的數字,擺上相應數量的小人⑥分類⑴裝水果(有數字標記的瓶子,各類水果):能夠按照數字標記,放相應數量的水果⑵圖形分類(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圖片,分類盒):能夠感知圖形,並按照圖形的不同進行相應分類。

2、手工區①做扇子(扇柄,雙面膠,蠟筆)能夠選擇適當的顏色打扮扇子,並成功的動手製作扇子②打扮衣服(各種形狀,顏色不同的圖片,三件夏天的衣服,蠟筆,記號筆,漿糊等)能夠適當的打扮衣服,初步體驗並感知對稱

3、語言區:

①打電話(電話一部,動物頭飾):樂意說簡單的電話用語②各類圖書:能夠安靜的看書,並能初步的按圖講解故事情節

4、生活區:

各類不同打開方法的袋子:幼兒嘗試打開方法

5、建構區(各類積木):能夠利用不同形狀的積木,拼搭成各類積木

幼兒小班區域活動實施方案4

活動目標:1、讓幼兒為花塗色,復習塗色技能;

2、提高幼兒撕、貼技能。

3、復習3以內的數量。活動重點:讓幼兒為花塗色,復習塗色技能; 活動難點: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准備:

美工區:各色皺紋紙,畫好花的形狀;數學區:提供3以內的點卡、蠟筆、畫紙。閱讀區:投放認識各種花卉的書籍。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春天來了,小草發芽了,春天的花兒也開好了!春天的花兒都是怎

么樣的呢?

2、請幼兒說一說春天的景象。

教師小結:春天是一個充滿生機,萬物復舒的季節,農民伯伯的農作物、小草、樹都長出了嫩嫩的芽,像桃花、梨花、迎春花、茶花、杜鵑花……都開的特別好了!這些花兒都是各種顏色,看起來特別的漂亮!你們喜歡春天這些花嗎?今天我們也來一起製作春天漂亮的花。

二、介紹各個區域。

1、手工區。

(1)這些花兒漂亮嗎?這些花兒都還有裝扮漂亮,我們一起來把這些花兒添上漂亮的顏色。

(2)這里還有彩色的紙,小朋友可以用這些彩色的紙來裝扮這些花兒,各種花兒下面都有屬於它自己的顏色,待會小朋友要看清楚你拿到的花兒是什麼顏色,再選擇什麼顏色的紙來進行撕貼。

(3)這里還有一些瓶身與瓶蓋,它們身上現在多了幾個標記,小朋友仔細看看,瓶身上有什麼?(圓點)待會請小朋友看清楚瓶身與瓶蓋上的圓點,按照點數來進行匹配。

2、娃娃家。

今天請一位小朋友來娃娃家裡扮演小主人來招待客人,當有客人來到你家裡做客的時候,小主人要熱情的招待客人,請客人進門、坐下來、並拿出你喜歡的玩具與客人分享;客人來到別人家裡,也要有禮貌的與主人問好,不能隨便亂玩別人家裡的玩具,要先問問主人能不能玩!

3、圖書角。

教師:在閱讀區中,老師准備了現在正學著的主題書《春天悄悄話》,小朋友可以去看看圖書中講了哪些關於春天的事情,春天到了我們的身邊都有什麼變化,可以和你的朋友說一說!

三、組織幼兒進區區域。

1、提出區域規則。

教師:在進區的時候,娃娃家和閱讀區入口處都有小腳丫,進去的時候把你的鞋子擺在小腳丫上面,小腳丫都藏好了那就說明這個區已經滿了,不能再進了。當老師放音樂時候,小朋友就趕緊把區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處。在區域中不能大聲喧嘩,靜靜的玩。

2、教師巡迴指導幼兒進行區域活動。

四、收拾材料,結束游戲。

小結小朋友進區觀看的情況,表揚有序進區的幼兒,對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兒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夠的地方。

幼兒小班區域活動實施方案5

目的:

1.引導幼兒用各種幾何圖形片自由拼搭各種物體,並學習從數、量、色、形等角度進行統計。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發展思維的敏捷性。

准備:

1.顏色、形狀、大小不同的各種幾何圖形片若干。

2.統計表若干份。

玩法:

先讓幼兒用各種幾何圖形自由拼搭物體,並將其粘貼在統計表左邊的空白處,然後再從數、量、色、形等角度統計拼貼物體所用的幾何圖形片。可引導幼兒按形狀統計所用圖形片的數量,並在統計表中填寫;也可增加難度,在統計表左方塗上紅、黃、藍等顏色,然後統計出相應的圖形片數量,如紅色三角形有幾個,黃色圓形有幾個,藍色長方形有幾個等,並用較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統計結果。

建議:

1.統計難度應根據幼兒的能力逐步增加。

2.鼓勵能力強的幼兒根據統計出的各部分數量計算出某一項目的總數。

幼兒小班區域活動實施方案相關 文章 :

★ 幼兒園小班區角活動教案

★ 托班區角活動方案

★ 幼兒園區角活動策劃方案範文

★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計劃

★ 幼兒園的區域活動計劃參考五篇

★ 小班幼兒簡單戶外游戲活動方案大全

★ 幼兒小班區角活動教案(2)

★ 小班幼兒區域球類活動方案

★ 開展區角游戲活動的實施策劃方案

★ 小班主題活動計劃表(2)

C. 《迎春花》幼兒園春天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迎春花》幼兒園春天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迎春花》幼兒園春天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油畫棒,棉簽畫出迎春花,嘗試用彩泥泥塑語言來設計,畫出迎春花的特徵。

2、運用繪畫 、粘泥、點,壓等手法表現迎春花的特徵。

3、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4、能展開豐富的想像,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觀察迎春花的特徵。

大膽作畫,注意畫面的合理布局,整潔美觀。

活動准備:

知識准備,帶幼兒到達花園觀察迎春花的主要特徵。

物質准備,教具:迎春花的圖片 實物 學具:棉簽 顏料 油畫棒 彩泥 牙簽 鑷子 木工板 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對觀察迎春花的興趣

讓幼兒自由自在地觀察講述迎春花,並有強烈的'繪畫製作的興趣。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種很美的花,小朋友想看嗎?這是什麼花?(出示迎春花實物)這是春天開的最早的花,向我們報告春天來了,所以它叫迎春花,也叫報春花。

2、引導幼兒從花的形狀、顏色,花瓣的層數香味來觀察認識迎春花。

師:迎春花是什麼樣的呢?什麼顏色的?它有幾片花瓣?花瓣是什麼樣的?像什麼?(引導幼兒用比較完整的語言描述所看到的迎春花)

3、師小結;迎春花的紙條長長的,上面開滿了一朵朵的花,它是先開花,後長葉子。迎春花的花是黃色的,有的有四片花瓣,有的有五片花瓣,看起來像一個個小喇叭,聞起來香香的。

師:迎春花這么美,我們把它畫下來,讓我們的教室永遠開滿迎春花好嗎?

二、新授

1、幼兒討論自己使用的方法(蘸顏料用棉簽畫,用油畫棒畫,用彩泥作畫。)

2、觀察探究

教師邊說兒歌邊示範繪畫,迎春花迎春花,褐色的枝條把腰彎(畫枝條)迎春花迎春花開黃花,朵朵張開小嘴巴,(畫花朵)它是我們幼兒園的小號手,迎著春天吹喇叭,滴滴答,滴滴答,它把春天迎來了。教師示範繪畫製作過程,讓幼兒掌握繪畫技巧。

(1)棉簽畫:先用一根蘸上褐色的顏料,畫上彎彎的樹枝,彎向地面。接著用另一根棉簽蘸上黃色的顏料畫上,每根樹枝上有許多花朵,注意花朵的大小基本一致。

(2)油畫棒畫,在畫紙上先畫樹枝,再畫花朵,注意花朵要均勻。

(3)彩泥畫,先用勾線筆畫枝條,畫花朵的輪行納廓,再上彩泥。注意交界處,彩泥用泥均勻,不要過厚。

三、幼兒繪畫 、教緩慧師巡視指導

1、幼兒開始繪畫,教師對能力強和能力若得幼兒基於不同的指導。

2、畫的時候要保持桌面畫面地面和衣服的整潔,畫面的布局要合理,畫好迎春花後還可以添畫些什麼?

四、作品展示

1、把幼兒作品貼在展示板上、

2、觀賞交流,介紹有特色的作品。

你覺得哪幅作品美,美在哪裡?

教師進行小結點評。

活動延伸:

小朋友回家之後可以和家長手工製作迎春花裝飾自己的房間。

活動反思:

1、幼兒作品童趣味較足,讓人覺得很親近,色彩搭配擾帶答也很合適。

2、幼兒能大膽作畫,畫出迎春花的姿態美,顏色美。

3、幼兒添畫蝴蝶蜜蜂,靜中有動,給人以想像空間。孩子們創作後,對春天的花更樂於觀察,也知道愛護花草樹木了。

4、少數幼兒添畫內容太多,畫面布局不合理,有喧賓奪主感覺,需指導。

《迎春花》幼兒園春天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寒冬過去了,春天就要來了,被譽為「春天使者」的迎春花悄悄地在路邊、公園綻放,每當這個時候,孩子們就會被這些小小的、黃黃的迎春花吸引,情不自禁地去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本次活動充分調動幼兒的感官,讓幼兒在看看、摸摸、聞聞的過程中,發現迎春花的特徵,並大膽用語言進行表達。同時通過動手做一做「迎春花」等方式,加深對迎春花特徵的印象,感受迎春花的美麗,萌發愛花、護花的意識。

【活動目標】

1.了解迎春花的顏色、形狀等主要特徵,知道迎春花是春天最早開放的花之一。

2.能大膽表達自己得觀察發現,嘗試用繪畫、泥工等方式表現迎春花。

3.感受迎春花的美麗,萌發愛花、護花的意識。

【活動准備】

1.迎春花開花動畫視頻;迎春花在不同地點開放、人們踏青賞花的視頻。幾株開放的迎春花(實物);各種春天開放的花的圖片;迎春花枝條,黃色皺紋紙、黃色彩紙、布團、膠水、棉棒。

2.請家長與幼兒在回家的路上,或到小區內觀賞迎春花,協助幼兒收集春天開放的花的圖片。

【活動建議】

一、播放視頻激趣,引導幼兒了解迎春花

1.提問:猜一猜這是什麼花?在什麼季節開放?

2.小結:迎春花是春天最早開放的花,人們看到花開就知道春天來到了,所以又叫它報春花。

二、觀察實物迎春花,引導幼兒了解其顏色、形狀等主要特徵

1.引導幼兒觀察迎春花的特徵。

提問:迎春花的花朵是什麼顏色的?形狀像什麼?數一數,它有幾個花瓣?聞一聞迎春花什麼味道?

2.小結:迎春花開黃花,6個花瓣像喇叭,枝條綠色細又長,最早開在馬路旁。

三、動手操作「找迎春花」,鞏固對迎春花特徵的認識

1.提供迎春花、杜鵑花、鬱金香、桃花小卡片若干,請幼兒觀察後從中找出迎春花。

2.幼兒相互交流說一說,迎春花是什麼樣子的。

四、觀看視頻,萌發幼兒愛花、護花的意識

1.播放人們踏青賞花的視頻課件,討論愛花護花的方法

提問:你在哪裡見過迎春花?看到迎春花的心情是怎樣的?這么美麗的迎春花,我們要怎樣保護它?

2.小結:我們不摘花,不踩踏花枝,愛護花,迎春花就開的更加美麗。

五、幼兒製作迎春花,鞏固對迎春花的認識

1.引導幼兒欣賞各種表現形式的迎春花,鼓勵幼兒自由選擇材料進行製作。

2.引導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

【活動延伸】

幼兒到戶外尋找迎春花。

D. 花店包花的紙叫什麼

很多種類,有玻璃紙,彩光紙,珠光紙,禮品包裝紙。

E.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並哪滲。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春天的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1

活動要求與內容:

1、通過觀察、欣賞進一步感知花的主要特徵。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春天的花。

3、作畫時細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畫面的干凈,體驗不同形式美術活動的樂趣。

4、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環境與材料准備:

1、幼兒收集各種花,把他們布置成一個大花園。

2、顏料、盒子、棉簽、積木、蔬菜。

3、牆面創設「春天的花」。

活動過程:

(一)感受春天的花、觀察春天的花

T:春天到了,天氣暖洋洋的,各種美麗的花都開了。這幾天老師和寶寶一起參觀了花圃,逛了許多花店。寶寶和老師收集了許多的花,瞧,把我們的教室打扮成了一個大花園。

T:寶寶,這么多美麗的花你們喜歡嗎?快找一朵最喜歡的花去看看、摸摸、聞聞、說說你為什麼喜歡?

(牽牛花、杜鵑花、康乃馨、馬蹄蓮、迎春花、滿天星、紅掌、百合……)

整合內容:

1、數字----1和許多(一朵花開了,兩朵花開了,許多許多花都開了。幼兒學花開的樣子)

2、兒歌----教師可以把孩子的回答整理成兒歌,如;牽牛花象喇叭,滴答滴答,春天來了。

3、情感----為了讓幼兒感受春天的美,激發幼兒喜歡花的情感,如說到迎春花時說:「春天來了,春天來了!「這么漂亮的花我們要愛護它。

4、游戲----爬到哪裡了:牽牛花的藤可以爬的爬到寶寶哪裡了?(身體的各部位)

5、歌曲----《一閃一閃亮晶晶》

6、色彩----紅、黃、藍、綠……五顏六色

提升經驗:

1、花兒真漂亮!有各種顏色、形狀,花兒的味道真香,我們大家都喜歡。

2、每朵花都有花蕊和花瓣,他們是好朋友絕脊,喜歡手拉手。

(二)喜愛春天的花,表現春天的花

寶寶我們也來打扮小花園,今天老師准備了許多材料寶寶,看看他們是誰?待會兒我們要用他們變出美麗的花。

預設指導重點:

1、花蕊和花瓣是好朋友,他們要手拉手。

2、幼兒分組表現春天的花。(折花、撕貼花、印花、手指點花、棉簽畫花)

活動反思:

還行內容貼近幼兒生活,教師努力為孩子創造條件,鼓勵幼兒運用自己的感官,通過看、摸、聞、聽等多種途徑與春天互動,讓幼兒能初步感受著大自然的神奇、逐步地親近和喜愛大自然,並學慣用多種途徑表達、表現出自己對春天的情緒、情感、感知和體驗。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2

認知目標

通過看看、聞聞等形式,了解春天花朵的各種形態與美。

技能目標

帶領幼兒在社區環境中尋找各類春天的花。

情感目標

萌發幼兒親近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植物的情感。

活動重點

萌發幼兒親近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植物的情感活動難點通過看看、聞聞等形式,了解春天花朵的各種形態與美

准備

貼板一塊、黑色記號筆一支

導入

1.交待小朋友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春天裡有許多美麗的花朵也開放了,我們今天就去小區里找找看哪些花已經開了。

2.教師帶領幼兒外出3.邊散步邊尋找美麗的花

①小朋友你認識這種花嗎?它叫什麼名字?

②看看它的花瓣是什麼顏色的?像什麼?

③教師可以揀地上的落花把花瓣分給幼兒請孩子摸摸有什麼感覺緩虧?

④去聞聞花的香味

4.教師用貼板收集幼兒找到的花,並標上序號和花名。

5.返回幼兒園

6.集中總結數數我們今天找到了幾種花?你最喜歡哪朵?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表達自己對春天的認識,感受春天的生機勃勃。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以及和爸爸媽媽的合作能力,讓孩子在做玩玩中,體驗親子同樂,增進親子情感。

3、能自信地在同伴和爸爸媽媽們的面前大膽表演。

活動准備:

廢舊材料,各色皺紋紙,宣傳紙,剪刀,膠水,回形針等活動過程:

1、教師扮春姑娘,引起幼兒興趣。

春天來了,今天春姑娘和小朋友一起來做游戲,好不好?你們想不想也讓自己的爸爸媽媽把你打扮成春天的小精靈,和大家一起表演節目。

2、家長為幼兒裝扮成春天的精靈。

l師:你想打扮成什麼?

l教師提出要求:a安全、b節約材料、c、親子合作l幼兒與家長分散製作。

3、幼兒上台展示自己和爸爸媽媽的作品。

l收拾場地。

l幼兒跟著春姑娘排隊展示作品,家長圍坐成半圓欣賞。

4、幼兒表演學過的有關春天的兒歌、歌曲等。

l春天裡有許多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播放《春天》音樂,大家一起演唱。

l看,燕子飛來了,我們唱首歌送給它。《小燕子》

l看小雞也來了,我們請小雞上台表演節目。《小小蛋兒把門開》

l春天到,春風吹來了,我們一起來念念兒歌《春風》好不好?

l春天小雨也下起來了,聽「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l河裡的小金魚也想來表演了,誰願意做小金魚來唱個歌的。《小金魚》。

l小鳥聽到這么好聽的歌曲也來了,我們請小鳥來唱一個吧。《小鳥小鳥飛來了》

l我們這里還有這么多美麗的花朵,我們請它們念個《迎春花》吧!

l這么多美麗的.花兒把小蜜蜂也引來了,我們請小蜜蜂來唱一個做工的歌,好不好?《蜜蜂做工》

5、評出最有創意獎,頒發自製桂冠。

節目表演完了,我們一起說說看,今天哪個小精靈表演得最棒了?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培養幼兒細致的觀察力。

2.提高有的表達能力。

3.能大膽的表述。

活動准備:春天的圖片;到戶外觀察春天等。

教學過程:

1.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請幼兒認真觀察,說說圖片上有什麼?

2.引導幼兒找春天的秘密,1)。先在室內找;2)。再到戶外找。並請幼兒把自己發現的秘密大膽說出來。教師把幼兒發現的秘密記錄下來。

3.開闊幼兒思路,引導幼兒和別人說的不一樣。

4.帶幼兒到戶外觀察。

5.記錄:尤尤:「毛毛蟲」掉下來,就要長出新葉子了。

逗豆:楊樹上的毛毛蟲掉下來了!

超超:我姥姥家那邊的桃花開了。

祉君:草娃娃長出「頭發」啦!

懷瑾:我去公園看見有桃心的花開了。

宣宣:春天的天氣好,到外面玩高興。

妞妞:我種的小種子發芽了。

可可: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

新宇:春天天上有小鳥在飛。

洋洋:小樹發芽了,要長出新葉子了。

格格:外面的小草綠了。

6.把幼兒說的話貼到牆面上,也讓幼兒參與到牆面環境的布置中來,有種成就感。

7.回家後,把自己發現春天的秘密告訴爸爸媽媽。和爸爸媽媽再找找春天還有什麼秘密。

教學反思:

通過這個活動,孩子更加喜歡觀察周圍的事物了。不僅能夠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探究發現植物的特點,而且可以使幼兒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和頑強的生命力,培養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植物的熱情、關愛與呵護植物的情感與能力,以及對勞動的熱愛。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認真觀察圖片和視頻,發現春天的秘密。

2、感知春天的美,喜歡春天,感受大自然的變化。

3、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准備:

PPT、視頻、音樂。

活動過程:

一、 情景激趣

1、 演唱歌曲「春天」。

2、 現在是什麼季節?歌曲中的春天太美了,有花,有樹,蝴蝶,蜜蜂,還有可愛的小兔子,小朋友你們喜歡春天嗎?

二、 觀察體驗

1、一起看一看春天花園的美麗景色。

2、你看到了什麼?

3、重點觀察。

1)種子

你們見過種子發芽嗎?種子是一下子長大的嗎?科學家叔叔發明了一種神奇的機器,這種機器可以把種子發芽長大的過程拍下來,現在我們就來一起看看種子到底是怎麼發芽的?

小結:花園里種子是一天一天慢慢發芽長大的,種子發芽長大的秘密我們還是第一次看到呢,真是要謝謝聰明的科學家叔叔們了。

2)小花

春天的花園里開了這多麼多花,你知道這些花是怎麼開的嗎?接下來我們要認真看哦,看看到底花園里的小花到底是怎麼開放的?

小結:有了這么多五顏六色的小花,春天的花園美極了!

3)蜜蜂

聽,嗡嗡嗡,什麼聲音?誰來了?猜猜它會在花園里干什麼呢?

小結:只要我們認真看,就可以發現小蜜蜂到底在干什麼了。

4)蝴蝶

春天裡小花的另一個朋友也來了,是誰呢?

小結:蝴蝶姑娘說有了這兩對大大的翅膀,讓小花園變得更漂亮了。

4、感知體驗

小結:春天的花園里藏著這么多秘密,你們猜猜花園里還藏著誰呢?我們一起看看去!

活動延伸:

春天的花園里,還藏著誰呢?

圖片:有螞蟻、蚯蚓用放大鏡觀察。

活動反思:

還行內容貼近幼兒生活,教師努力為孩子創造條件,鼓勵幼兒運用自己的感官,通過看、摸、聞、聽等多種途徑與春天互動,讓幼兒能初步感受著大自然的神奇、逐步地親近和喜愛大自然,並學慣用多種途徑表達、表現出自己對春天的情緒、情感、感知和體驗。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從色彩上感受春天的美景,萌發對春天的熱愛。

活動准備:

選擇可供幼兒觀察的典型自然環境及幾幅描繪春天的風景畫。

活動過程:

1.觀察春天的景色

①帶領幼兒到自然環境中邊看邊問:「春天來了,春姑娘給樹木、花草塗上了什麼顏色?」

②請幼兒感知樹葉、花的顏色及小草發芽後的景象,比較陽光下葉子呈現的明暗。

③提示幼兒變換觀察角度來感受景物的美。

④觀看教師或畫家現場取景作畫或有關春天的風景畫。

2.用多種形式表現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①說一說最喜歡春天的什麼景色?美在哪裡?

②畫一畫《我在春天的圖畫里》。

建議

用上述活動方式,引導幼兒感受秋天、冬天、夏天的美景。

總結: 小朋友們,喜歡在春天裡玩耍呢?春季里你們都喜歡玩什麼樣的游戲呢?今天就讓我們以春季為話題來說說有關春季的活動吧,小朋友們在春季里有什麼好的建議呢?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7

目標預設:

1、學慣用直線、曲線、圓形、三角形等不同的線條和形狀,表現花草的基本特徵。

2、能合理使用顏色表現春天花草的特徵。

3、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5、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活動重難點:

1、重點:能合理使用顏色表現春天花草的特徵。

2、難點:能用直線、曲線、圓形、三角形等不同的線條和形狀,表現花草的特徵。

活動准備:

1、花園場景圖,請柬一個,范畫用的紙一張。

2、油畫棒、紙每人一份。

設計理念:

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的花朵,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在活動中不但教授幼兒一定的繪畫技能,還鼓勵幼兒在自主觀察的基礎上大膽表達自己的理解、觀察和想像。

設計思路:

美麗的春天裡有好多的花兒開放了,各種各樣的花朵,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他們喜歡花兒的不同形狀,更喜歡花兒各種漂亮的顏色,看到幼兒的這一興趣點,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在活動開始的時候,通過讓幼兒觀察牽牛花的特徵,激發幼兒講述牽牛花的特徵,激發繪畫的興趣。接著大家來欣賞其他的花朵,著重讓幼兒觀察花朵是由不同的線條和形狀構成的,然後讓幼兒來想像自己心目中的花朵,在繪畫的時候教師給予指導,最後欣賞同伴的作品,集體進行評價。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出示請柬)小朋友,看!老師收到花仙子寄來的一封請柬,春天來了,花仙子為了慶祝百花開放,要開個比美大賽,還邀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參加。現在我們坐上火車出發嘍!(幼兒和老師開火車進活動室)火車到站嘍,快去找個椅子坐下來吧。

2、師:喲,比賽開始了,舞台上都有誰呀?說一說。

(二)引導幼兒大膽想像,教師根據幼兒回答范畫。

1、師:你想選哪個花仙子最美呢?(幼兒回答後,教師邊示範邊說,牽牛花中間有一個五角星,外面有一個圖形把它圍了起來,那這個圖形是什麼形狀的呢?圓形。)

2、師:它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呢?請你來說一說。(教師邊示範邊說,紫色的。)

3、師:那現在請你把美麗的牽牛花畫下來吧!

4、師:"除了牽牛花,你們還覺得什麼花漂亮呢?是什麼樣子的?"請幼兒討論。

5、請幼兒觀察講述,教師小結:

我們在進行繪畫活動的時候,可以用直線、曲線、圓形、三角形等不同的線條和形狀,選用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畫畫。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這些花仙子漂亮嗎?你們想不想來畫一畫漂亮的花仙子呢?"交代要求:"花園里的花很多,所以要畫出3種以上的花,前面的花是完整的,後面的花,有的被擋住了,所以只能畫出一部分,我們要多選紅、黃、橙以及綠色進行裝飾。"

2、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進行想像,引導幼兒畫出各種花仙子的特徵。提醒幼兒注意畫面的安排,可以添畫小草、太陽等。

(四)展示作品,欣賞評價。

1、將幼兒的畫布置成美麗的花園。

2、"你最喜歡哪一個花園?為什麼?"幼兒講述後教師小結。

教學反思:

我通過讓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花進行活動導入,著重讓幼兒觀察花朵是由不同的線條和形狀構成的,通過欣賞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興趣。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繼續學習對稱剪紙蝴蝶和花,並根據自己的意願組合畫面。

2、讓幼兒體驗剪貼和合作的樂趣。

3、培養幼兒剪紙時良好地操作習慣。

活動准備:

1、剪好形狀的2開白紙6張,各色正方形彩紙若干,剪刀每人一把,膠水每人一瓶,筐子12個。

2、將白紙分貼在教室周圍。

活動過程

1、引入部分 欣賞春天的景物圖片、展示教師范畫,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花和蝴蝶的形態。

師:春天來了,春姑娘飛到我們教室里來了,她給我們帶來了禮物,請小朋友們看看她帶了什麼禮物來呀?(展示範圖)

2、學習剪紙

1)我們今天就要自己動手來剪蝴蝶和花,先看看老師是怎麼剪的。

2)教師示範蝴蝶剪法,(先把紙對折,再用筆在對稱線旁邊畫蝴蝶的身子,接著畫蝴蝶的翅膀,邊畫邊念:一個大橢圓接著一個小橢圓,最後用剪刀剪下來,打開就成了。用磁鐵將蝴蝶固定在「花園里」,啟發幼兒觀察:蝴蝶還少了什麼東西?

3)示範花的剪法。 師:花園里沒有花,蝴蝶會來嗎?所以我們要做出美麗的花去吸引蝴蝶。學習

3、分組剪貼 幼兒動手剪貼,教師巡迴指導(指導能力差的幼兒學會剪,啟發能力強的幼兒剪出各種各樣的花和蝴蝶,並使構圖更美觀)

4、評價展示:將作品展示教室牆上,幼兒根據畫面豐富、整潔、美觀的標准互評。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9

一、課題:中班音樂:《春天沙沙》(幼教、中班下學期)

二、教材簡解

中班幼兒的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音樂形象與情緒的感知必須藉助於多種感官進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動我採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對唱等方式,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情緒,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並能夠傾聽同伴的歌聲、協調一致地演唱。

歌曲《春雨沙沙》旋律活潑歡快、內容形象生動,問答式的歌詞描繪了一幅極富童趣的春天場景。歌詞內容淺顯易懂,音樂情緒活潑歡快,非常適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三、目標預設

《綱要》中指出,藝術是情感啟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工具。從中班幼兒的已有學習經驗與年齡特點出發,本次教學活動目標確定如下:

1、知道歌曲名稱,理解歌曲的內容。

2、能用自然聲音唱歌,學慣用不同方式變化演唱。

3、嘗試將新編的詞替換到歌曲中,喜歡演唱歌曲。

四、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歌曲的內容,學慣用不同的方式變化演唱。

難點:創編歌曲。

五、設計理念

新的《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活動中除了以積極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我精選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歌曲的意境是春雨的美,因此通過演唱來感受這個意境,因為對歌曲比較熟悉了,所以在此基礎上進行仿編,從多個角度來感受春雨的美。

1.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我採用視聽唱法,引導幼兒在觀察生動形象的圖片,充分地刺激幼兒的視覺,用語言和音樂熏陶幫助他們輕松地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據"先行組織者理論",採用難點前置的方法,引導幼兒感知歌曲的強弱節奏,並分段學唱。從幼兒熟悉的下雨聲入手,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節奏,同時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3.根據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採用游戲對唱的方式,引導幼兒傾聽同伴的歌聲,學習協調一致地進行演唱。

六、設計思路

教學活動是老師和幼兒共同表演的舞台,而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表演"以及活動中所呈現的一切都必須為孩子自然的學習服務。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注重幼兒自身的學習和體驗,採用體驗學習法和多種感官參與法,引導幼兒在體驗中學習,通過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聽一聽、學一學、唱一唱等多種感官的活動,學習演唱歌曲。

七、教學過程

(一)引入活動,激發興趣。

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相互交流。

師:春天來了,我們身邊都有哪些變化呀?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小結:春姑娘悄悄地來到我們的身邊,它帶來了許多它的好夥伴,就連小雨也迫不及待的唱起了歌,你們聽……

第一環節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在引導幼兒討論"春天來了,身邊的變化"同時,為下面創編歌曲做了鋪墊。幼兒觀看課件,體驗感受歌曲的活潑優美的情趣,把握歌曲的情感線路,使幼兒能進入春雨美的意境中來。

(二)欣賞歌曲

1、完整欣賞

師:剛才你聽到誰在說話?它說些什麼?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種多樣。如何提升幼兒對春天的認識,使他們的學習變得主動而且有意義,需要老師靈活機智的引導。歌曲的第一段與第二段節奏相同,但歌詞內容有明顯的區別,所以我先讓幼兒熟悉第一段。

2、再次欣賞

師:下了春雨後,種子就好像喝了水,很快就發芽就長大了,這時候種子心裡怎樣的?引導幼兒表現活潑優美的情趣。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三)學唱歌曲

1、用幾種不同的演唱方式激發幼兒學唱的興趣。如:教師領唱幼兒用單音字哼唱旋律:啦啦啦……、教師和幼兒互相接唱、邊做動作邊唱等等。

孩子對一種表現方式的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來學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這樣變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歡迎。同時,幼兒在學習第一段歌曲的基礎上,對歌曲的旋律和節奏已經有一定的感知,很快就能跟上老師的領唱。

2、分組對唱歌曲(幼兒兩兩結伴,分別扮演春雨和種子)

問答式的歌曲非常適合孩子們進行對唱。在這環節中,我先採用老師與幼兒問答對唱的方式(老師扮春雨,唱:"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在說話"。孩子扮種子,唱:"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呀呀,我要發芽。" )

再請幼兒自由分組進行對唱,隨後請個別幼兒與集體對唱……盡可能多地為幼兒提供表現的機會,讓幼兒在不同的演唱過程中體驗歌曲愉快的情緒,以及歌曲的節奏。

《綱要》中指出,老師要培養幼兒大膽的表現自己情感和體驗的能力、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所以我採用多種對唱的方式鼓勵幼兒表演歌曲,這是孩子領會歌曲的一種升華,也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

師幼互動的關鍵是為幼兒提供寬松和諧的環境,激發幼兒積極回應老師的提問,開放性的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思維,主動回憶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有關春天的知識。在這個問題中,隱含了歌詞的內容,巧妙地藉助圖片所展示的圖像,幫助幼兒理解並熟悉歌詞。同時,也為幼兒熟悉歌曲節奏做了鋪墊。

(四)體驗感受

師:下雨了,除了種子,還有誰也會很開心呢?你猜它會怎麼說?引導幼兒嘗試進行仿編。

在進行仿編的過程中,體驗不同角色表演時的不同心情。

第四環節是體驗感受,通過用活潑優美的情趣演唱歌曲來感受春雨美的意境。活動的延伸是為了孩子再一次鞏固所學到的本領,並給每個孩子都有表現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孩子們在春天的主題活動中積累了很多有關春天的知識,也一定能夠創編出很多新的歌詞,我鼓勵他們相互做小老師,學學別人編的新詞,既滿足了幼兒充分表現自己的需要,也為孩子們鞏固歌曲旋律、節奏提供了反復的練習機會。

附歌曲:

春雨,春雨,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哎喲喲,雨水真甜,哎喲喲,我要發芽。

春雨,春雨,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哎喲喲,我要出土,哎喲喲,我要長大。

F.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計劃

區域活動是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以操作、擺弄為途徑的自主性學習活動。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計劃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為花塗色,復習塗色技能;

2、提高幼兒撕、貼技能。

3、復習3以內的數量。活動重點:讓幼兒為花塗色,復習塗色技能; 活動難點: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准備:

美工區:各色皺紋紙,畫好花的形狀;數學區:提供3以內的點卡、蠟筆、畫紙。閱讀區:投放認識各種花卉的書籍。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春天來了,小草發芽了,春天的花兒也開好了!春天的花兒都是怎

么樣的呢?

2、請幼兒說一說春天的景象。

教師小結:春天是一個充滿生機,萬物復舒的季節,農民伯伯的農作物、小草、樹都長出了嫩嫩的芽,像桃花、梨花、迎春花、茶花、杜鵑花……都開的特別好了!這些花兒都是各種顏色,看起來特別的漂亮!你們喜歡春天這些花嗎?今天我們也來一起製作春天漂亮的花。

二、介紹各個區域。

1、手工區。

(1)這些花兒漂亮嗎?這些花兒都還有裝扮漂亮,我們一起來把這些花兒添上漂亮的顏色。

(2)這里還有彩色的紙,小朋友可以用這些彩色的紙來裝扮這些花兒,各種花兒下面都有屬於它自己的顏色,待會小朋友要看清楚你拿到的花兒是什麼顏色,再選擇什麼顏色的紙來進行撕貼。

(3)這里還有一些瓶身與瓶蓋,它們身上現在多了幾個標記,小朋友仔細看看,瓶身上有什麼?(圓點)待會請小朋友看清楚瓶身與瓶蓋上的圓點,按照點數來進行匹配。

2、娃娃家。

今天請一位小朋友來娃娃家裡扮演小主人來招待客人,當有客人來到你家裡做客的時候,小主人要熱情的招待客人,請客人進門、坐下來、並拿出你喜歡的玩具與客人分享;客人來到別人家裡,也要有禮貌的與主人問好,不能隨便亂玩別人家裡的玩具,要先問問主人能不能玩!

3、圖書角。

教師:在閱讀區中,老師准備了現在正學著的主題書《春天悄悄話》,小朋友可以去看看圖書中講了哪些關於春天的事情,春天到了我們的身邊都有什麼變化,可以和你的朋友說一說!

三、組織幼兒進區區域。

1、提出區域規則。

教師:在進區的時候,娃娃家和閱讀區入口處都有小腳丫,進去的時候把你的鞋子擺在小腳丫上面,小腳丫都藏好了那就說明這個區已經滿了,不能再進了。當老師放音樂時候,小朋友就趕緊把區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處。在區域中不能大聲喧嘩,靜靜的玩。

2、教師巡迴指導幼兒進行區域活動。

四、收拾材料,結束游戲。

小結小朋友進區觀看的情況,表揚有序進區的幼兒,對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兒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夠的地方。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計劃2】

活動設計背景

再一次幼兒區域活動時,我們班的孩子在玩積木時發生口角,了解原因後我知道,原來是應為積木不夠,不能擺兩個房子,於是夢夢搶了另一個人的積木,從而大打出手。平息事件後我想到為什麼不能讓幼兒學會分享,並樂意分享,在一起玩的過程中分享快樂。於是設計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萌生與同伴分享玩具的意識, 並能樂意分享。

2.學習各種與同伴合作分享的方法, 在嘗試中體驗一起玩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快樂是要一起分享的。

2.在幼兒園玩具是大家的,要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才會快樂。

活動准備

1.幼兒圍坐成半圓形。

2.各種各樣幼兒自帶的玩具。

3.人數安排: 沒帶玩具的幼兒占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4.合作分享方法圖例: A.一起玩; B.交換玩; C.等待著玩。

活動過程

一、在自主玩耍中重溫玩具帶來的快樂

1.老師:“ 小朋友,今天你們帶玩具來了嗎? 是什麼玩具,怎麼玩,能告訴大家嗎?”引導幼兒介紹玩具的名稱和玩法。

2.老師:“你們的玩具都很好玩,現在我們都來玩玩吧。”幼兒自主玩耍自帶的玩具。

二、在同伴的不快樂中萌生一起玩的意識

1.老師提問玩玩具的幼兒:“小朋友,你們玩得開心嗎?” (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快樂心情。

2.老師提問沒有玩具的幼兒:“小朋友,你們開心嗎? 為什麼呢?”引導幼兒表達因沒有玩具玩耍而產生的不悅心情。

3.老師:“原來是沒有玩具玩,怪不得不開心呢。小朋友,有什麼辦法讓他們也高興起來呢?” 引發幼兒萌生與同伴一起玩玩具的意識,並表達出自己願望分享。

4.老師:“呀,有那麼多的小朋友願意和大家一起玩,老師真開心,現在快去找個朋友一起玩吧。”讓幼兒自主結對和沒帶玩具的同伴進行分享並游戲。

三、在與同伴的玩樂中探究一起玩的方法

1.老師:“小朋友,現在你們玩得快樂嗎?”

2.老師:“真奇怪,一個玩具兩個人玩,能告訴我你們是怎麼一起玩的嗎? ”引導幼兒用簡單的語句講述自己和同伴的玩樂過程。

3.老師:“原來你們是這么玩的,那怎樣一起玩更快樂呢,讓我們來看看小動物們是怎麼做的吧。”出示一起玩的圖例,讓幼兒在看看說說中了解一起玩的各種方法。

四、在再次的嘗試中體驗一起玩的快樂

1.老師:“原來一起玩有這么多好方法, 那就請小朋友再來試一試,和你的好朋友玩得更快樂些,好嗎?”

2.指導幼兒再次合作玩耍,在嘗試中體驗一起玩的快樂。

活動結束時老師:“小朋友, 一個人玩很開心, 大家一起玩會更快樂, 現在,讓我們找更多的朋友一起玩, 好嗎? ”領幼兒繼續到戶外進行分享合作玩耍。

G. 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原教案選自幼兒園建構課程指導《上學歌》。教材中的上學歌對於成人來說應該是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歌曲中的小朋友去上學,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在,歌詞中處處洋溢著一種歡快的氣氛,有一種快快樂樂上學校的氣氛。歌詞內容對於大班幼兒來說不難。對原教案沒有做過多的修改,只將第二和第三環節做了對調,考慮到先熟悉歌詞內容,再體會歌曲表達的情感,有一個難度上的遞增。在第四環節引導幼兒在每一句的第一小節拍手錶示,感受歌曲的四個樂句,考慮到這樣操作的實際意義不大,將這一環節做了摒棄處理。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歡快、愉悅的情緒,表達上小學的愉快心情。

2.和同伴一起嘗試用多種方式表現歌曲。

活動准備:

磁帶及錄音機(教研室提供)

活動過程:

1.引出歌曲。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關於小朋友上學校的歌曲,請你們仔細聽一聽,歌曲中唱了什麼?

解析:本個環節中,教師運用了直接導入的方式,讓幼兒通過聆聽音樂來了解歌詞。

2.第一次傾聽歌曲錄音。

交流歌曲內容,對歌詞進行熟悉。

——教師:你聽到了什麼?(幼兒回答後教師用簡筆畫畫出相應的內容,太陽、花兒、小鳥,背著書包的小朋友。

解析:環節中需要教師的簡筆畫要熟悉,在課前就要准備好。並且簡筆畫可以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歌詞的內容。

3.第二次欣賞教師自彈自唱。

——教師:你聽了歌曲以後覺得歌曲里的小朋友上學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解析:幫助幼兒理解上小學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4.教師唱歌,請幼兒為歌曲伴奏。

(1)用各種身體動作為歌曲伴奏。

——教師:現在請你為老師的演唱伴奏,你可以用各種身體動作,比如拍肩、跺腳、拍手,請你們開動腦筋想出各種優美的動作來打節奏。

(2)用「啦」為歌曲伴奏。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的身體動作都想得很棒,接下來,我想請你們用「啦」來哼唱歌曲。

解析:運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伴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的節奏。

5.幼兒完整學唱歌曲。

(1)跟著錄音演唱1~2遍。教師用黑板上的簡筆畫提示幼兒學唱歌曲。

——教師:請你們看著老師畫的圖譜一起來唱一唱這首歌曲。

(2)跟著鋼琴演唱。請幼兒邊唱歌曲邊用自己喜歡的動作表演歌曲內容。

——教師:請你們起立,找一個空地方,用自己優美的動作邊唱邊表演。

解析:各種不同的方式幫助幼兒更加快地學會歌曲。

大班教案 篇2

主題生成:

幼兒對恐龍很感興趣,常常與老師討論:「恐龍吃肉還是吃草的?」正巧寶安區新安公園在國慶期間舉行恐龍展覽,給我園送來了參觀票,於是,我們決定進行恐龍的主題探索活動。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認識多種恐龍的外形特徵及生活習性。了解恐龍的來源及滅絕原因,讓幼兒懂得環境與人類及動物的關系,從而提高幼兒對環境的環保意識。

活動一:

致家長的一封信

親愛的爸爸媽媽:

10月8日我們將進行恐龍的主題活動啦,我們可喜歡這個主題了,為了使我們的主題活動開展得

更豐富多彩,讓我們一起走進恐龍世界吧!一起收集以下資料:

1、有關恐龍的圖書、圖片、海報、模型、VCD等。

2、國慶期間新安公園將舉辦恐龍展,讓我們一起做好活動記錄(參觀前准備好紙和筆把形象、生動的恐龍記錄下來,可記錄不同恐龍的名稱、外型特徵及參觀趣聞等,來園與小夥伴分享)

大班級

1、參觀恐龍展

(1)國慶期間,家長與幼兒參觀了恐龍展,在參觀時幼兒做了參觀記錄。(記錄形式有:繪畫恐龍的外形、記錄生活習性)

(2)來園後幼兒把收

集的資料、記錄互相分享

2、談話:我認識的恐龍

老師:「你知道哪些有關恐龍的事情?」

幼兒談話記錄:

「我知道霸王龍是吃肉的,它最厲害。」

「地球爆炸了,恐龍就死光了」

「梁龍脖子很長很長」

「我看VCD看到翼龍會飛」

「噴火龍會噴火,噴水龍會噴水」「不對,沒有噴火龍「

「腫頭龍頭上有一個包包」

「包頭龍尾巴上有兩個包包」

「梁龍、包頭龍是吃草的」

3、繪畫:我認識的恐龍

分析:通過參觀恐龍展和已有經驗,幼兒收集了許多有關恐龍的知識,對恐龍的外形特徵及生活習性有了初步的了解,為了讓幼兒更深入了解有關恐龍的知識,我們與幼兒一起選擇了霸王龍、梁龍、劍龍、腫頭龍、棘龍、三角龍、偷蛋龍等作為我們的主要探討對象。

活動二:認識恐龍的外形特徵及生活習性

1、展示:(圖片、模型)

2、觀察比較:

(1)案例:科學活動

活動名稱:科學—認識霸王龍、棘龍

活動目的:認識及了解霸王龍、棘龍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准備:有關霸王龍、棘龍的圖書、圖片

活動過程:

一、認識霸王龍

1、

教師提問:

(1)霸王龍生活在什麼時代?

(2)霸王龍是什麼樣子的?

2、老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霸王龍的外形特徵。

3、老師小結:霸王龍生活在白堊紀晚期,是最大的肉食動物;它有大腦袋、非常鋒利的牙齒,前肢較短,每個前抓只有兩個指頭,後肢較長和粗,每個後肢都有四根指頭,而且前肢和後肢的指頭上都有尖尖的爪子,它是靠後退行走的,它有一條長而粗的尾巴,尾巴可以保持身體的平衡,皮膚有綠色、咖啡色。

4、霸王龍是怎樣獵殺其他動物的?

5、教師小結:霸王龍捕捉獵物時,先用前肢把獵物捉住,再用鋒利的牙齒咬住獵物的脖子,把獵物咬死後,用尖尖的爪子把獵物撕開、吃掉。

二、認識棘龍

1、老師出示棘龍的圖片。問:

(1)「你們知道這圖片上的是什麼恐龍?」

(2)「棘龍是什麼樣子的?」

(3)老師引導幼兒觀察棘龍的外形特徵

2、老師小結:棘龍是肉食恐龍,它的背上長著大大的、象帆船一樣的帆狀脊,帆狀脊可以幫助棘龍調節冷熱溫度,熱的時候可以散熱,冷的時候以吸熱,棘龍的嘴巴尖尖的,長有直直的、鋒利的牙齒,它短短的手臂上長有四跟鋒利的抓指,腿和尾巴都非常的粗和有力,腿上長有三跟鋒利的抓指,有時只要踩上一腳就會把小獵踩死。

3、老師提問:「棘龍遇到敵人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4、老師小結:當棘龍遇到敵人時,它會用它強而有力的尾巴去抽打敵人,把敵人嚇跑而保護自己

(2)恐龍分類

3、繪畫、泥工:

4、恐龍公園:

5、聽故事繪畫;城裡來了大恐龍

6、恐龍的來源與滅絕:

老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恐龍是怎麼來的嗎?

幼兒:「恐龍是恐龍媽媽生的」

「恐龍是從蛋裡面出來的」

「恐龍是由爬行動物慢慢變來的」

一、師出示圖片向幼兒講述恐龍的來源:

在三疊紀的時候,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會跑的、會游泳的、會飛的爬行動物,其中有一種鱷魚摸樣的動物,它有很長的尾巴、很有力的後肢,後來受地球的環境、溫度的影響,當其他爬行動物類動

物死光時,象鱷魚模樣的動物卻生存下來,而且數量變得很多,它們為了適應生活習慣,把它們長長的尾巴抬起來走路,慢慢地就變成以前了最早的各種各樣的恐龍,它們都是吃植物的。

二、合圖片向幼兒介紹恐龍的偉大時代。

1、在侏羅紀時代,生活著很多新恐龍,同時出現了肉食恐龍,它們長得非常巨大以素食恐龍為主;

2、在白堊紀時,各種各樣的恐龍都有了,它們生活在世界的每個地方,還出現了新的裝甲龍、角龍。

三、恐龍的滅絕

1、老師:「為什麼現在我們看不到真的恐龍呢?」

2、幼兒的話:

「地球爆炸了,恐龍就沒有了」

「火山爆發,恐龍就死光了」

「彗星撞地球,地球就火山爆發,發生海嘯,恐龍就死了」

「因為地球太熱了,恐龍受不了就死了」

「因為地球太冷了,把恐龍凍死了」

3、老師小結:

關於恐龍的滅絕,科學家有不同的意見,現在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他們還在探討、研究;恐龍滅絕的一個原因就是恐龍適應不了新的生存環境才會在地球上滅絕消失的。

7、恐龍的發現與發掘

老師:恐龍怎樣被人類發現的呢?

被人類最先發現的恐龍化石是巨齒龍化石。在19世紀處英國的一位地質學家首先發現的,這是人類發現最早的恐龍化石。後來,在世界各國,人類陸續發現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恐龍化石,科學家門把這些化石收集起來,經過研究,把恐龍化石復原,再用巨大的鋼鐵支架把恐龍化石支撐起來進行展覽。恐龍遺留下來的只有化石,沒有恐龍的真實圖片,那我們現在看到恐龍圖片是這樣來的呢?

我們現在看到的恐龍圖片是科學家通過發掘出來的恐龍化石的外形特徵再經過電腦科技把恐龍的`原有外貌復制出來的。

活動三、分享與總結

1、恐龍之最

2、恐龍繪畫展

幼兒將自己最喜歡的恐龍用繪畫、泥工等多種形式表現出來。並將自己的作品與同伴分享

3、師生總結:除了恐龍在地球上滅絕了,小朋友還知道哪些動物已經滅絕了或即將滅絕?我們可以為它們做些什麼事情呢?

;小朋友:

「老虎差不多滅絕了,因為很多人要殺它們,我們要叫叔叔阿姨他們不要殺它們」

「熊貓只有我們中國才有,我們要保護它」

老師:「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它們,珍惜它們,還要保護環境,給它們一個快樂的家,讓它們自由自在地生活。」

主題小結:

通過「恐龍」的探索活動,幼兒對恐龍有了一個較全面的認識,並懂得環境、動物、人類之間的關系,有了初步的環保意識。

環境布置:

主題活動:恐龍(活動時間:20xx年10月8日—30日)

美勞區:

1、展示幼兒的繪畫及手工作品。

2、貼恐龍的圖片。

3、展示幼兒與教師做的大恐龍。

4、恐龍世界(幼兒先畫恐龍,再把恐龍剪出來貼在牆上。)

語言區:

1、貼各種恐龍的圖片。

主題」恐龍「(大班)p;

2、故事:「城裡來了大恐龍」的牆畫。

展示角:

1、各種恐龍的模型。

2、恐龍的資料及圖片,反映幼兒對恐龍的認識的繪畫作品。

益智區:

1、牆飾:恐龍的食性

2、牆飾:恐龍之最

活動室:

恐龍公園(吊飾、牆上的皺紋紙條等。)

家長工作:

1、與幼兒一起收集各種恐龍的模型、掛圖、圖書、圖片等。

2、在家多啟發

幼兒講述關於恐龍的知識,並記錄下來。

3、收集各類汽水罐,月餅盒、舊掛歷、舊電話和各種大小的紙皮箱。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兩人協調一致地夾球側身行進。

2、積極探索有效的合作運球方法,體驗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大小一樣的球若干。

2、畫好兩條跑道線,每條跑道終點放一把小椅子。

活動過程:

1、准備活動:我是運動小健將。組織幼兒學做各種運動項目的動作,如:踢足球、打排球、游泳等。

2、組織幼兒探索兩人一組,不用手,用身體其他部位合作運球的方法。

(1)引導幼兒探索並嘗試不同部位的運球方法,如:胸夾球、背夾球、頭夾球、胳膊夾球等。

(2)組織幼兒重點進行胸夾球、背夾球練習,掌握夾球側身行進的要領。

3、組織幼兒進行胸夾球比賽。

(1)教師介紹游戲玩法:幼兒兩人一對,全班分兩大組,縱隊站在起跑線後。游戲開始,兩隊前面的一對幼兒面對面站立,將球放在胸前夾緊,使球不至於滑出來,然後步伐一致地側身向終點快速行進。兩人夾球到達終點後,繞小椅子回到起點處,將球交給下一對幼兒,以最先完成運球任務的對為勝。(人數多時需多分幾組,避免長時間的等待。)

(2)組織幼兒分隊練習,教師強調游戲規則:兩人必須夾球側行且不能用手扶球;到達終點後必須繞過椅子方可返回。

(3)教師擔任裁判,組織幼兒進行胸夾球比賽。

(4)小結比賽中出現的問題,如:運球方法、規則等。

(5)組織進行背夾球、頭夾球比賽。

4、放鬆活動:組織幼兒兩人一組互相揉肩、敲背等,放鬆全身肌肉。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內容:

家鄉特產展銷會

活動目的:

1、讓幼兒通過游戲知道家鄉的各種特產。

2、學習布置展台,能用完整的語言介紹家鄉的物產。

活動准備:

角色游戲的各種展台、盤子、家鄉特產的實物及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師:老師知道小朋友收集了很多我們漳平的特產,誰能告訴大家你帶來的特產是什麼?

子沛:我帶的是各種花的圖片,因為漳平是杜鵑花之鄉。

宇宇:我的是紅菇,真的紅菇。

佳妍:我的也是菇,不過是茶樹菇。

睿婷:我的是香菇和筍干。

澤鍇:我帶了很多茶葉,很香的水仙茶。

澤平:我帶的是桂圓干,我爺爺說吃了對身體很好。

雨霖:我的是香珍筍,這也是特產

亞亞:我帶的是米粉,我媽媽說東湖的米粉也是特產。

2、師:大家都帶了這么多漳平的特產,那今天我們來開個漳平的特產展銷會,好嗎?

3、引導幼兒討論如何開展銷會

師:這么多的特產怎麼在展銷會上怎麼擺呢?怎麼樣才能讓大家都知道我們的特產很好呢?

若晨:我知道,每次有展銷會的時候,他們都是把東西擺在台上,讓大家看。

灃逸:我也有看過,都是一排一排的桌子擺著的。

佳妍:要分開,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方便大家選購嘛。

達達:我們也可以象商店一樣,把東西擺好了讓顧客來買。

旖歆:還有要把產品的圖片帖出來,向大家介紹特產。

二、產品展銷會:

1、師提出要求

①開展銷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太吵。

②還要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產品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2、幼兒游戲:

①自由選擇游戲同伴,將自己帶來的特產擺放整齊,並將圖片張貼在牆上進行說明。

②師指導幼兒介紹自己的特產。

附:幼兒分組情況

茶葉:以水仙為主,有南洋水仙、雙洋水仙、還有永福高山茶

食用菌類:紅菇、香菇、茶樹菇等

花卉類:杜鵑花、茶花、蘭花、瑞香等

干貨類:筍干、桂圓乾等

其他:香珍筍、東湖米粉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樂意嘗試使用棉簽表現流暢的線條與小點。

2、體驗給柳樹姐姐梳頭的快樂。

活動重點:

能使用棉簽畫流暢的線條、點小點。

活動難點:

控制棉簽上顏料的多少,保持畫面的整潔。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前期有使用水粉顏料的經驗。

2、物質准備:柳樹的照片、綠色水粉顏料、水、棉簽、印有樹桿的A4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欣賞介紹(了解柳樹的特徵,感知春天柳樹的美麗)

出示柳樹的照片。

關鍵提問:這是什麼樹?你在哪裡見到過?

小結:春天到了,柳樹的枝條越來越長,枝條上長出了嫩芽。春風吹來,柳條在風中飄來飄去,多美麗呀!飄著飄著柳樹姐姐的頭發就吹亂了,快來幫它梳一梳頭吧!

(二)操作嘗試(了解棉簽繪畫柳樹的方法)

1、師:今天我們請來了小棉簽當木梳,替柳樹姐姐梳頭。

2、教師與幼兒輪換嘗試操作。

(1)棉簽走路:畫流暢的線條。

關鍵提問:怎樣才能讓柳樹姐姐的頭發長長的?

小結:梳頭時我們要請棉簽寶寶喝喝水,站站好,鞠個躬,起步走,走到底。

(2)棉簽跳舞:點小點。

小結:柳樹姐姐的頭發梳通了,樹葉發芽了,高興地在樹上跳舞。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要點(提醒幼兒注意小棉簽的用法)

1、師:還有許多柳樹姐姐也想請小朋友們幫她們梳梳頭。

2、創作要求:

(1)注意沾顏料時,棉簽在顏料盒旁邊鞠個躬,停一停。

(2)提醒幼兒控制棉簽上顏料的多少,把線條畫流暢。

(3)用小點表示樹芽,鼓勵幼兒畫得多一些。

(4)引導幼兒畫好後不要用手去抹,保持畫面的整潔。

小結:看,柳樹姐姐多漂亮呀!柳樹姐姐說:「謝謝,小朋友們幫我梳頭,讓我變得更漂亮了。」

(四)引導 評價(交流分享)

幼兒間相互交流欣賞作品。

師:哪張是你畫的柳樹姐姐呀?讓我們來欣賞一下。

師:你喜歡哪個柳樹姐姐呀?為什麼?

小結:柳樹姐姐的頭發長長的,梳得又整齊又干凈,有的還帶上了好看的小夾子、繫上了蝴蝶結。柳樹姐姐高興地說:「謝謝小朋友們,歡迎你們來公園裡面看我。」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畫名和畫面的意境美。

2、嘗試使用毛筆、墨、宣紙等材料,根據畫名進行想像,穿創作水墨畫。

3、在教師的引導下,能根據畫面意境積極地聯想並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想法。

活動准備:

1、齊白石的作品:《蛙聲十里》。

2、有青蛙叫聲的磁帶、錄音機。

3、毛筆、墨、宣紙等繪畫工具換個材料。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聽蛙聲,感受作品名臣的意境美。

教師:請你們閉上眼睛,聽聽這是什麼聲音?青蛙在哪裡唱歌?青蛙的聲音怎麼傳得這么遠?

2、出示圖片,教師引導幼兒初步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教師:這里有一幅關於蛙聲的畫,看了這幅畫你有什麼感覺?

3、引導幼兒仔細欣賞畫面,進一步感受畫面的意境美。

教師:仔細看看,畫上有什麼?小蝌蚪在哪裡?它們在干什麼呢?請你們學一學小蝌蚪的動作。小蝌蚪在水裡有什麼感覺?圖中是什麼樣的山泉?

4、引導幼兒大膽聯想。

教師:泉水是從哪裡流下來的?會流到哪裡去呢?這些小蝌蚪是從哪兒來的?為什麼會順著泉水流下來呢?小蝌蚪會游到哪裡去呢?

簡單介紹這幅畫的作品及創作背景。

5、鼓勵幼兒大膽模仿和創作。

教師:聽著青蛙的叫聲,你也來畫一幅水墨畫吧!你覺得青蛙會在哪裡唱歌呢?周圍還有些什麼?

H. 幼兒園春天教案大全(10篇)

【 #教案# 導語】當春天的第一抹新綠亮起來的時候,孩子們歡呼雀躍著走進了「春天」這一主題。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外出踏青盡情感受花兒綻放的美麗、樹枝吐蕊長的生機;春風吹拂中揚起手中的線,奔跑著放風箏……春天帶給孩子們數不盡的歡樂以及同伴間共同生活留下的美好回憶。 為大家准備了以下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幼兒園春天教案大全(一):春天

一、活動內容:《春天》

二、活動要求:

引導幼兒用節奏動作來表現歌曲的情緒。通過肢體各種動作,讓幼兒體驗到音樂優美的旋律。

三、活動准備

1.春天的背景掛圖一張、磁帶

2.太陽、小花、柳樹、蝴蝶、小白兔貼紙圖片各一張

四、活動過程

1.談話或引出歌曲

「春姑娘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你們仔細聽一聽,春姑娘帶了什麼啊!」放(放《春天》的音樂)

2.復習歌曲《春天》

師跟著鋼琴,有節奏地邊唱歌邊根據歌詞有序地出示貼紙圖片

3.師提問,啟發引導碼此悶動兒嘗試用節奏動作為歌曲伴奏

(1)小朋友的肢體動作也能打節奏,小朋友快找一找,有哪些?

(2)啟發幼兒提出一些辦法,如用拍手、拍腿、跺腳等動作來打節奏。

(3)拍擊什麼樣的節奏呢?

「今天,我請了一位小客人,看看她是怎樣把春姑娘請出來的。」

(4)讓幼兒與客人一起表演

(5)啟發幼兒大膽想像嘗試各種節奏型

如:花兒都開了除了用手掌托在下扒型巴外,還可以用手臂來表現。「彎彎腰」XOXO|X-|拍手與拍腿結合外,還可以「彎」(叉左腰),「彎」(叉右邊腰),「腰」(鞠躬)

(6)將幼兒一對一的進行完整演唱、演奏歌曲《春天》

(7)結束活動

師:「天黑了,春寶寶們回家了。」

幼兒隨音樂做動作出活動室。

幼兒園春天教案大全(二):醒來了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春天裡小動物的喜愛與好奇以及熱愛自然的情遲彎感,萌發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引導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並了解幾種常見動物與季節變化的關系。

活動准備

1、課件:小魚、青蛙、蜜蜂。

2、課件聲音:燕子鳴叫。

3、歌曲磁帶《春天在哪裡》

重難點分析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

難點:了解幾種常見動物與季節變化的關系。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聽小燕子的叫聲引出主題:

春天來了——小燕子飛回來了——

還有哪些小動物也出來了——故事《醒來了》。

二、展開

1、教師利用課件照片,講述故事。

提問:故事裡都有哪些小動物?

(引導幼兒練慣用「有---有---還有---」這一句式)

小動物是在什麼季節醒來了?

為什麼在春天醒來了呢?

2、利用課件,引導幼兒了解動物與季節的關系。

3、利用課件欣賞角色的對話,並引導幼兒學說小動物之間的對話。

(教師扮演小魚、男小朋友扮演小青蛙、女小朋友扮演小蜜蜂)

4、擴散思維,講述。

啟發幼兒邊思考邊和同伴相互討論:春天還有哪些動物、植物也醒來了?

它們又是怎樣的?

三、結束

春天是一個熱鬧的季節,因為小動物都出來了;

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因為五顏六色的花兒都開了。還記得這首歌嗎?

放音樂《春天在哪裡》

讓我們到外面再去看一看、找一找,春天,還發生了那些有趣的事,好嗎?

幼兒園春天教案大全(三):美麗的春天

活動目標:

1、圍繞主題運用較准確、生動的語言談話。

2、鞏固幼兒對春季特徵的認識。

活動准備:

1、課前帶幼兒到室外觀察春天的各種變化。

2、背景圖一幅(畫有春姑娘、草地、小河等春天的景物)。

3、彩筆、畫紙每人一份。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利用歌曲《春天來了》導入活動。

師:剛才我們一起唱的歌曲表現的是什麼季節?(引導幼兒說出歌曲表現的是春天)。

二、出示背景圖,引導幼兒講述春天的基本特徵。

師:瞧,春姑娘多美,可她卻不高興,因為她沒有找到她的朋友們,小朋友們願意幫春姑娘找一找嗎?

1、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春天所見到的景色後,引導幼兒用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見到的春天的特徵。如:春天到了,小草從地下鑽出來:柳樹發芽了;桃花開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等等。

2、教師對幼兒的講述進行小結後,進一步提高幼兒語言的准確性和生動性。

3、以繪畫展示春天的景色。

師:春姑娘說小朋友知道這么多春天的特徵,她想讓你們把自己所見到的都畫下來布置一幅美麗的春天的畫面。

教師將幼兒所畫的人物、動物、植物等剪下來,和幼兒共同布置在背景圖上。

引導幼兒運用自己學過的優美語言,生動的講述美麗的春天。

教師再次對幼兒的講述進行小結,對講述出色的幼兒及時進行表揚,鼓勵語言表述能力差的幼兒大膽發言。

引導幼兒用五顏六色來形容春天的顏色。出示字卡教幼兒學習認識詞語:春天、五顏六色。

活動延伸:

帶幼兒到戶外去找春天,鼓勵幼兒尋找新的發現。讓幼兒感受春天給大自然帶來的美,激發幼兒保護花草地樹木的情感。

幼兒園春天教案大全(四):春雨的色彩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和朗誦散文詩,讓幼兒感受春天的美麗。

2、讓幼兒初步了解散文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引導幼兒進行擴散思維。

活動准備

1、課件:尋找春天的圖畫

2、課件:春天裡有的東西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你怎麼知道的是春天呢?

2、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春天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二、展開

1、觀看——尋找春天的圖畫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看到春天了嗎?春天是什麼樣子的?

(有五顏六色的花、小草綠了、柳樹發芽了。)

2、你們知道叫什麼春雨嗎?(春雨)

想不想看看春雨是什麼樣子的?

播放動感圖片:春雨

3、誰知道春雨過後,花、草是什麼樣子的?空氣會怎麼樣?

(花更紅了,草更綠了,空氣更新鮮了)

三、欣賞散文:春雨的色彩

1、提問:這首散文詩好聽嗎?

散文詩的名字叫什麼啊?(春雨的色彩)

2、春雨中有誰在說話啊?小鳥們在爭論什麼問題?

請小朋友再來欣賞一遍。

3、教師配樂朗誦一遍。

(1)小燕子是怎樣說的?小燕子為什麼說春天是綠色的?

(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綠了;春雨淋在柳樹上,柳枝綠了)

(2)小麻雀是怎樣說的?小麻雀為什麼說春天是紅色的?

(春雨灑在桃樹上,桃花紅了;春雨滴在杜鵑從中,杜鵑花紅了)

(3)小黃鶯是怎樣說的?小黃鶯為什麼說出春天是黃 色的?

(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黃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也黃了)

(4)小鳥們說的對不對呢?春雨聽了大家的議論,下得更歡了,沙沙沙,沙沙沙……

好像在說:「親愛的小鳥們,你們的話都對,但都沒有說全面。我本身是無色的,但我給春天的大地帶來萬紫千紅……」

教師:小鳥們說的太好了,現在我們一起跟著錄音小聲說一遍好嗎?

4、教師朗誦,幼兒可跟誦。

四、春天裡有哪些東西

引導幼兒觀看圖片,尋找春天的景色特徵。

幼兒園春天教案大全(五):春天的秘密

活動目標

1、朗誦詩歌,了解周圍環境在春天的變化。

2、感受詩歌循環反復句式的節奏美。

3、嘗試運用替換的方式仿編詩歌中的簡單句子。

活動准備

1、課件:尋找春天的圖畫

2、春天的掛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談話:天氣漸漸的暖和了,現在是什麼季節了?

春天是什麼樣子的?誰想說說春天有哪些變化?

二、展開

1、課件演示(嘗試用恰當的語言描述畫面的內容)

教師:春天來了,春天有哪些變化呢?

咱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地方有什麼變化?

(河水—垂柳—桃花—燕子—麥苗—農民)

教師:今天我們就來學一首詩歌,說得就是春天的變化。

2、視聽結合欣賞詩歌,感受春天的美麗。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提問:春天來了,我們周圍有什麼變化?「春天在這兒」?

3、播放課件,體驗詩歌循環反復的句式,感受朗誦語氣。

(1)引導問題:詩歌中每段的開頭是怎麼問的?有誰小聲回答說?

有誰微笑地說?誰在轟隆轟隆地嚷?

(2)幼兒欣賞詩歌課件,回答問題。

(3)分段欣賞課件並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強調「應該用怎樣的聲音朗誦春天不同的變化」。

(4)師幼對誦,體驗詩歌循環反復的句式,練習使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誦。

4、跟朗誦並嘗試仿編詩歌。

(1)播放背景音樂,請幼兒小聲地跟教師一起有感情地朗誦。

(3)教師幫助幼兒梳理仿編內容,把仿編的內容添加到詩歌里朗誦。

三、延伸

在區域活動,請幼兒詩配畫《春天的秘密》。

幼兒園春天教案大全(六):春天的花卉

活動目的:

1.激發幼兒熱愛花卉的情感。

2.要求幼兒在較長時間觀察春季花卉的基礎上,用語言描述花的名稱、顏色及特徵,培養幼兒口語表達力及細致觀察的能力。

3.通過學慣用圓形紙、折疊粘貼的方法、創作美麗的花朵,共同布置「春季花卉」圖,進一步讓幼兒感受大自然的美。

活動准備:

1.利用散步時間帶領幼兒觀察春天的花,認識它們的名稱及特徵,並用彩筆畫下來。

2.各色彩紙、彩筆、剪刀、膠水、大小不同的瓶蓋等圓形物;範例一份。

教學流程:

活動一:科學——春天的花卉

(一)教師啟發談話。

師:「前幾天我們在幼兒園里欣賞了許多春天開放的花,還把它們畫了下來,現在請小朋友們把自己的畫和別的小朋友交換看,並互相交流:你找到了春天的什麼花?它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有香味嗎?

(二)互相交流自己找到的春天的花。

1.讓幼兒互相交換看畫,並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同伴。

2.教師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描述花的名稱、顏色及特徵,鼓勵能力強的幼兒用上好聽的詞(如:散發淡淡的清香等)。

(三)個別講述。

1.請個別幼兒示範講述:展示自己的畫,並對大家說說自己找到了春天的什麼花?它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聞起來有什麼感覺?

2.重點指導能力弱的幼兒較完整地講述。

(四)請幼兒給自己的畫上彩,並剪下

活動二:手工——花開了

(一)出示範例「美麗的花」讓幼兒自由欣賞,引起幼兒製作的興趣。

(二)組織幼兒研究怎樣製作美麗的花。

1.請幼兒認真觀察,這朵花用什麼做的?數數看一共用了多少個圓形組成的?

2.你想用什麼方法剪圓形紙?

3.教師補充並示範粘貼花和葉的方法:漿糊只要塗一半就可以。

(三)交代要求:將剪下的紙扔在指定的籃子,及時收放好工具材料,注意安全和衛生。

(四)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1、鼓勵幼兒多做幾朵不同色彩的花,提醒幼兒多貼一點花瓣。

2、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創造各種形狀的花瓣組合成各種美麗的花。

3、提醒幼兒製作時注意良好的操作常規。

(五)活動結束。

1.請幼兒互相欣賞作品,並交流製作心得。

2.將幼兒製作的「美麗的花」與布置春天相結合。

幼兒園春天教案大全(七):構畫春天

活動目標:

1、能用鮮艷明亮的顏色及各種造型表現春天的景物特徵,表達對春天的感受

2、能選擇各種材料,大膽想像表現,體驗創作的樂趣。

3、嘗試相互商量,共同作畫。

重難點提示:幼兒學會合作、分工,能進行整體布局。

活動方法:情景激勵法、合作創造法

活動准備:

1、豐富印象和感性認識,參加一系列的春季活動,感受春天的到來。

2、材料:水彩筆、水粉筆、顏料、皺紋紙、卡紙、樹枝、蠟筆、剪刀、膠水、抹布等。

活動過程:

1、幼兒坐在線上,與教師討論踏青的所見所聞。

2、教師小結:原來春天這么美,是因為溫暖的陽光,藍藍的天,嫩綠樹葉,美麗的花,還有從冬眠中蘇醒的可愛的小動物,小朋友在春天裡能快樂地玩耍。還因為春天有很多鮮艷、明亮的顏色。

3、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把春天留在我們教室里,留在我們畫紙上。

4、幼兒自由組成三組,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商量可以畫春天的什麼?怎樣分工?用什麼顏色,什麼材料,做春天的什麼?激勵幼兒比一比,哪組小朋友合作做出最美的春天

5、教師指導幼兒做畫:

(1)製作中提示幼兒選擇多種材料,用明亮鮮艷的顏色著畫。

(2)要求幼兒想好後再取工具材料,注意保持桌面清潔,用具用後放回原處,不亂放。

(3)聽信號後,小朋友分組收拾用具。

6、展示幼兒作品,總結談話:

(1)展示幼兒作品,帶領幼兒觀看每組作品,請每組幼兒介紹畫或製作出春天的什麼景象?並給自己組的畫取名。

(2)教師對幼兒所用的顏色、所畫的形態和所選的材料進行評價,幫助幼兒積累繪畫的經驗。

幼兒園春天教案大全(八):歌唱春天

活動目標:

1、初步讓幼兒學看圖譜演唱歌曲。

2、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3、能用自然和諧的聲音演唱並唱准曲調。

活動准備:有關歌唱的圖譜、節奏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小朋友,昨天我們去春遊,你看到了什麼?」

(小樹長出嫩芽了,小紅花也開了……)

「春天來了,外面的景色真漂亮,老師想用一首歌唱出來,聽聽我唱了哪些東西?」

(老師輕聲歌唱)

二、出示樂譜,啟發幼兒尋找與歌詞相匹配的圖片。

師:「這首歌很長,我們可以用樂譜記下來,看看,這句歌詞用哪張圖?」

老師出示圖譜,以同樣的方法讓幼兒聽歌曲選歌詞填空缺。

師:「小朋友真棒,我們做的樂譜完成了。聽我來唱一遍。」

老師看圖譜唱一遍

幼兒自己製作圖譜

師:「你想有張自己做的樂譜嗎?」「老師為小朋友每人准備了一份,請你聽老師唱自己填,好嗎?」

(幼兒聽老師清唱自己填樂譜)

師:「現在我們看看你填的和我的樂譜一樣嗎?」

(讓幼兒對照樂譜)

「好,我們一起來唱一遍吧。」

三、突出重點

引導幼兒找出難點

師:「你覺得什麼地方不會唱的,很難的?」

(請幼兒自己發現問題)

師:「有誰會唱這個地方?」

師:「那請你們再聽老師唱一遍吧。」

師:「現在我們都會擦黑能夠這首歌了。我們聽著優美的琴聲一起唱一遍吧。」

師:「誰來幫它起個名字?」

師:「我們把這首歌唱給其他小朋友聽吧。」

幼兒園春天教案大全(九):春的哆、來、咪

活動目標:

1、在對春的不斷體驗基礎上,願意在音樂聲中嘗試用不同方式來表現自己對春天的理解。

2、熟悉這首曲子的節奏,重點表現春天的萬物生長的過程。

活動准備:FLASH配上音樂,錄音

活動過程:

導入:又是一個春天的早晨,小鳥們,聽著音樂一起來跳春天的哆、來、咪。

一、傾聽音樂、激發興趣

1、傾聽第一遍音樂

師:大自然的春天可真美,你有沒有感覺到春天的美?真的么,讓我們邊聽音樂邊來感受吧!

提問:你們聽到了么?你們看到了么?你們聞到了么?你們感覺到了么?請你來說說。(老師的這種提問,把孩子所有的體驗進行了引導,便於孩子回答)

2、傾聽第二遍音樂

師:你聽了之後,春天的哆、來、咪你還找到了哪些?(建議孩子可以用語言也可以用動作)

二、熟悉旋律,重點表現

1、引導孩子邊聽音樂邊表現春的哆、來、咪

師:這段音樂,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樣的春天動作呢?

請幾個孩子上來做動作,大家一起猜一猜、學一學(鼓勵孩子的生成,加強孩子之間的互動)

2、引導孩子盡可能把春天各種事物生長的過程用動作表現出來

師:春天的小草是怎麼長的?你們用動作做做看。(請個別幼兒演示,老師用語言幫助孩子去理解孩子用動作所表現的小草的生長變化過程)

提問:春天還有哪些植物或動物也在發生著變化呢?(請孩子發散)

追問:你怎麼用動作把它們的變化做出來呢?(請孩子嘗試做)——放音樂片段,讓孩子進行表現

這個過程是重點:

老師如何把握是關鍵:

把握一:孩子如果表現的動作是單一的,老師要用語言進行激發。如:小草慢慢長高啦!左邊長長,右邊長長,越長越綠。

把握二:孩子如果如果不會表現,可以請其他的孩子一起幫忙。如:有誰願意來做做

把握三:孩子表現的動作如果在空間上還不能充分的話,可以提示孩子,注意空間方位等的表現。

3、請孩子邊聽音樂邊表現春天萬物生長變化的過程

把握四:孩子在聽音樂時,會產生各種問題,需要老師隨機地進行引導。或在邊表現,邊傾聽的時候進行語言暗示。如:這段樂句,你可以變動作啦。

4、請個別孩子上來表現(可以讓孩子學一學)

重點看他們的動作是否有節奏感。

5、老師讓孩子完整欣賞一遍「春的哆、來、咪」舞蹈

感受舞蹈藝術的美

6、請孩子一起跟著老師學學、跳跳

進一步加強關於音樂節奏的要求。

三、延伸

春天真美妙,我們用自己優美的舞姿,把春天跳出來了,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方法把春天表現出來呢?下次,我們自己動手畫,自己動口編,把春天的哆、來、咪都表現出來。

幼兒園春天教案大全(十):春天小使者

活動目的:

1、通過小燕子的眼睛,感受春天萬物復甦的景象。

2、嘗試創編故事。

3、培養探索精神。

4、享受創意作畫的樂趣。

活動准備

1、燕子北歸的大圖片。

2、圖畫紙、彩筆、粉蠟筆、水彩、無油的圓珠筆或牙簽。

活動過程

1、出示有關燕子北歸的圖片,讓幼兒欣賞並描述圖片內容,請幼兒說說想到了什麼。

2、老師提示幼兒假想燕子北歸的途中會看到哪些春天的特徵,請幼兒嘗試創編故事。

3、自由分成幾組,請幼兒在圖畫紙上用油畫棒以畫彩虹的方法塗滿五顏六色(注意畫面上方用黑色的水粉塗一部分,以刮畫燕子),然後再用水彩把紙面蓋滿,待干後在上面用無油的圓珠筆或牙簽在上面勾劃燕子、大地上的花草樹木、小動物等。即讓幼兒以刮畫的形式對創編的故事內容進行自由創意表達。

4、請幼兒把自己創作的畫掛於展覽區,和其他夥伴共同分享。

總結分享:

幼兒能感受並描述出小燕子北歸時在空中所看到的春天的顏色、春天的山、水時的高興心情。

活動評價:

1、能說出小燕子在空中看到的花草樹木的變化。

2、能創編描述燕子和春天的故事。

3、能用刮畫的形式創作出作品。

4、在小組活動中知道合作。

I. 幼兒園優秀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會選擇相同顏色的面團,運用搓、捏的方法製作親親一家人。

2.能自主創意增添五官、手臂。

3.感受一家人親親熱熱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准備:

每人一份彩色面團,每組一份輔助材料(活動眼睛、嘴巴、吸管等),每人一塊泥工板,範例,幼兒姓名標牌。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朗誦兒歌:親親一家人。(我的家真溫暖,有爸爸,有媽媽,我們是親親一家人。)

2.我的家裡有誰?

二、出示範例:親親一家人

1.這一家人有誰?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2.這可愛的玩偶是用什麼材料做出來的?

3.一家人有什麼地方是一樣的?(穿的衣服顏色一樣)什麼地方不一樣?(個子高矮不一樣)

三、探索如何製作親親一家人

(一)師幼探索需要的材料

彩色麵粉、輔助材料(紙片、活動眼睛、吸管等)。

(二)師幼共同嘗試捏彩色麵粉

1.先將面團分成三個大小不一的面團。

2.將面團搓長,並在中間捏出身形。

3.給一家人增添眼睛、嘴巴和手臂。

(三)用兒歌的形式鞏固製作步驟

先把面團分一分,然後搓長捏一捏,添上眼睛和嘴巴,再加兩條小手臂。

(四)介紹入手—份的製作材料

四、幼兒製作

1.教師引導幼兒捏出大小不一的人。

2.鼓勵幼兒創意增添五官、手臂。

3.完成後在自己的作品上插上姓名標牌。

五、評價、欣賞幼兒作品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小火車

材料准備:紙盒、塑料圓盒、樂百氏瓶、一次性餐盒、筷子、硬紙板、彩色紙、線繩、動物卡等。

製作過程:

1.將兩個大小不同的方形紙盒上下粘連。小盒子上挖一個直徑與樂百氏瓶頸一樣的洞,將樂百氏瓶插入孔中做煙囪。再將大盒子前面挖一個洞,插入塑料圓盒。用2根筷子連接4個車輪(用圓形塑料盒製成)。

2.將3個一次性餐盒剪成車廂狀,上面貼上數字。在車身上穿孔,用一次性筷子連接車輪。最後用線繩連接火車頭、車廂。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幼兒玩小班手工活動:塑料瓶高跟鞋

材料准備:彩色皺紋紙、報紙、廢舊礦泉水瓶、剪刀、膠棒。

製作過程:

1、用剪刀將瓶子中間部分剪下一個長方形。

2、用皺紋紙做兩個小蝴蝶結。

3、在蝴蝶結上抹上膠。

4、將蝴蝶結粘在瓶子的前面。

5、用報紙捲成一個圓柱形做鞋跟。

6、用皺紋紙將鞋跟包好。

7、把鞋跟粘在瓶子的後底部。

8、高跟鞋就做好了。

9、漂亮的高根鞋還可以改裝成手機托。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紙偶的製作

材料及工具:

舊圖畫書、硬紙板、剪刀、刻刀、膠水。

單個紙偶的製作方法:

將舊圖畫書上各種形態可愛、色彩鮮艷的圖案粘貼在硬紙板上,然後按圖案輪廓剪下來,並在圖案底部留一條硬紙板(圖一),將所留硬紙板的A、B兩頭在圖案後粘合,以能輕松套入幼兒手指為宜。

玩法:讓幼兒將紙偶套在手指上,根據紙偶內容進行語言描述。本玩法比較適合小、中班幼兒。

帶操作底板的紙偶製作方法:

1.將舊圖畫書上各種形態可愛,色彩鮮艷的圖案粘貼在硬紙板上,沿輪廓剪時要在圖案底部留一個橢圓形「插舌」(圖二)。

2.將一張大硬紙板三折後粘貼成三角架作為操作底板(底座狹一些),斜面上事先用刻刀刻些「插口」,以便於「插舌」插入(圖三)。

玩法:將圖案插舌插入操作底板的插口中,隨意組合「畫面」進行有趣的情境性語言表述活動。可以讓幾個幼兒合作操作、講述。紙偶的數量可根據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來靈活組合。本玩法比較適合中、大班幼兒。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奶牛車

材料准備:牛奶盒、少量毛線與彩繩、各種紡織品邊角料、一次性木筷三根、紐扣玩具若干。

製作方法:

1.在牛奶盒底部開洞,將木筷插入並裝上紐扣作車輪。

2.在牛奶盒後部上方開洞,裝上用毛線編織的牛尾巴。

3.將綵帶插入牛奶盒口,裝飾奶牛。

建議玩法:

1.可組織幼兒開展拖拉奶牛車的比賽。

2.為提高幼兒運動興趣,可讓幼兒邊拉奶牛車邊念兒歌:奶牛車,嘀嘀嘀/來來回回送奶忙/白白牛奶真香甜/寶寶喝了身體棒!

實用價值:

1.適合托班和小班幼兒開展走、跑等基本動作訓練。

2.激發幼兒參與鍛煉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一、活動名稱:

疊起來的章魚

二、適宜對象

小、中班幼兒(3——5)歲

三、價值指向:

1、探究物體往高處穩穩地疊加方法。

2、幼兒大膽操作,不斷嘗試,體驗自主探索,自主學習獲得成功的快樂。

3、在游戲活動中,體驗學數學的快樂。

四、材料設計:

(一)把紙芯對半切開,從下往上2·5厘米豎向均勻地畫出八根線。

(二)沿著線用剪刀小心地剪開。

(三)在畫紙上用黑筆畫出眼睛,剪下來。

(四)把吸管剪成小段,貼在章魚的臉上。

(五)塗上顏色,內側也同樣塗上顏色。

(六)等顏料幹了以後,給章魚安上眼睛,完成。

五、玩法提示:

(一)提供章魚,讓幼兒往高處疊加,看誰疊的又高又穩。

(二)提供章魚,讓幼兒往高處疊加,並說出自己疊加了幾個。

六、指導要點:

活動中讓孩子們去操作嘗試探索,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能力的差異,逐步增加難度(讓幼兒探索疊加的方法——讓幼兒探索如何疊得又高又穩——讓幼兒說出自己疊加的個數),讓幼兒操作游戲。

在孩子們操作游戲時,教師只要給予適當的指導,就會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使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提高各種能力。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利用紙袋原型和提供的材料,通過剪、畫、貼等技能表現各種動物的形象。

2.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通過先目測後製作的方式有計劃地製作紙袋玩偶。

3.體驗用紙袋玩偶進行游戲所帶來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准備:

1.紙袋若干、剪刀、蠟筆人手一份。廢舊材料,樹葉若干。

2.教師製作紙袋玩偶範例一個。

3.音樂和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森林裡要開化妝舞會啦,小動物們一個個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它們在哪兒呢?瞧!它們在這兒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哪個小動物打扮的最漂亮。

2.師:你最喜歡哪個小動物,為什麼喜歡它。它有哪些地方最特別。(我喜歡小兔,它的耳朵最特別,長長的還是用樹葉做成的呢?真是一對靈動的長耳朵。還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你喜歡什麼小動物呢?(我喜歡這只大獅子,它的腦袋大大的,它的鬃毛最特別。)猜猜鬃毛是用什麼做的呢?是用蘆花做的,摸上去感覺怎麼樣呀?很舒服、很柔軟。)

3.師:說說你喜歡的小動物吧!它有哪些特別的地方呢?(這只獅子的眼睛,還是用桔子皮做的呢?大大的眼睛一眨一眨的真神氣。還有什麼特別的嗎?瞧,它還有一個用啤酒瓶蓋做成的鼻子呢?真可愛!看看它的胡須,是用什麼做的。(毛線)

4.師:你也來說說你喜歡的小動物。(多介紹幾種)這些漂亮的小動物都是用什麼做出來的呀!(原來都是用紙袋做出來的。)

二、基本部分

1.師:你們想和小動物一起去參加化妝舞會嗎?你想把紙袋打扮成什麼小動物呢?(孩子自由暢說)師:可愛的小白兔,神氣的大老虎、威風凜凜的大獅子。

2.師:讓我來想想,我把紙袋打扮成誰呢?我喜歡小貓咪,這是打扮小貓咪准備的材料,(樹葉、彩紙、瓶蓋、扭扭棒)小貓咪有一對什麼樣的耳朵。(三角形的耳朵)這兒有片什麼樹葉呢?(梧桐葉)三角形的耳朵撕下來,我用雙面膠把它粘上去,白色的小紙片放在小簍子里。一對漂亮的小耳朵做好了,接下來我們給小貓咪打扮什麼呢?(眼睛)你來幫幫忙,給小貓咪安上一對漂亮的眼睛。耳朵眼睛有了下面是什麼呢?(鼻子)你來試試。小貓咪的嘴巴怎麼辦呢?猜我會把這個變成小貓咪的什麼呢?(胡須)一隻可愛的小貓咪打扮好了,小朋友你們好。

3.師:剛才你們都想出了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那你想怎樣來打扮它們呢?今天老師准備了許多的材料,讓你們把紙袋打扮成可愛的小動物,這兒是種子、這兒是樹葉,這是棉花,這些材料我們可以撕一撕、剪一剪、繞一繞,貼一貼就可以變出小動物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巴,可別忘了有的小動物還有胡須呢?

4.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師:現在請你們開始動手打扮吧。

三、結束部分

師:化妝舞會馬上開始了,打扮好的小動物你們在哪兒呢?趕緊坐到座位上來,我們要和小動物一起來表演了。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講講,認讀漢字「犀」、「鴕」、「嘴」、「豹」,並分析字型特點,產生對漢字的興趣。

2.知道犀牛、鴕鳥、巨嘴鳥、豹這四種動物的名稱,了解它們的基本特徵。

3.懂得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要珍惜和保護它們。

活動准備:

1.課件、電腦、圖片、字卡。

2.跳跳棋、接龍數套、動物圖書若干本、五角星若干枚。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復習學過的字詞。

1.(課件中播放各種動物的聲音)師:聽,這是什麼聲音?(幼兒傾聽)你聽到了什麼聲音?

(出示森林畫面):原來,這兒是一片動物的樂園,調皮的小動物和小朋友做起了「捉迷藏」的游戲,我們一起去找找看有些誰呢?(復習漢字詞:「孔雀」、「大象」、「馬」、「獅子」等。)

2.師:原來是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剛才它們跟我說為了歡迎你們的到來它們可是精心為你們准備了一份禮物,猜猜看會是什麼?

二、以書的形式引出「犀牛」、「鴕鳥」等四種動物的圖片和漢字。

1.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會是什麼呢?(出示書的畫面)哇,原來是一本精美的圖書,打開看看書上寫了什麼?(打開書)

2.師:是種漂亮的小動物,它是誰,你認識嗎?(幼兒回答)讓我們來看一看、聽一聽它到底是什麼呢?(播放錄象)它叫什麼,你聽出來了嗎?原來它的名字叫鴕鳥(念漢字),它可是世界上最大的鳥,瞧它有著長長的脖子長長的腳。一起念一遍「鴕鳥」。我們再一起來看看「鴕鳥」這兩個字寶寶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都有一個「鳥」字)「鴕鳥」的「鴕」它的左邊也有一個「鳥」字,「鴕」是一個左右結構的漢字。

3.依次認識「巨嘴鳥」、「犀牛」、「豹」這幾種動物,認讀漢字「嘴」、「犀」、「豹」,並分析字型。

4.師:小動物送給小朋友的這本書上原來都是一些你們喜歡的動物,你們高興嗎?那就讓我們再來認識一下它們吧。

出示所有的動物畫面,認讀所有漢字。

5.師:老師把所有的圖片都藏起來,看看你們還認識這些字寶寶嗎?(認讀漢字)

6.游戲「下雨了」。

請小朋友將漢字寶寶送回到相對映的小動物的家躲雨。

師:你們都正確的把小動物送回到了自己的家,小動物們向你們說聲:謝謝你們,小朋友!(不用謝)

7.師:小動物是我們小朋友的朋友,你們喜歡它們嗎?(喜歡)所以我們要珍惜和保護它們,讓它們成為我們永遠的朋友,對嗎?

三、幼兒去「森林休閑屋」進行游戲活動。

師:剛才我聽小動物們說森林裡有個「森林休閑屋」,裡面有許多好玩的游

戲,有「跳跳棋」,有「接龍」,還有許多好看的圖書等,你們想去玩嗎?(想)那就讓我們去盡情地玩吧。

幼兒分散游戲。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一片通話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國王用"種花"的方法來選繼承人,但花籽卻是煮過的,最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以自己誠實的品質贏得了王位。我們要讓幼兒知道誠實是一種美德,我們要從小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因此設計了這節活動。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

2、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讓幼兒知道誠實是一種美德,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3、激發幼兒參與表演的慾望,體驗人物的個性特徵。

多媒體、《幼兒活動材料》、頭飾、各種盆花。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簡單的講述一下故事內容:從前有個國王,他給全國所有的孩子每人發了一粒花籽,並告訴他們:誰能用這粒花籽種出最美麗的花,就讓誰將來當國王。許多天以後,全國各地的孩子一齊來到王宮里,幾乎每個人都捧著一盆美麗的花。可是只有一個孩子手裡捧著的是一個空花盆,為什麼呢?(激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二、欣賞故事播放故事,請幼兒欣賞《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三、理解故事1、請幼兒打開《幼兒活動材料》28~29頁,一邊聽故事,一邊找出表現故事內容的圖片,並用彩筆圈出來。

2、請幼兒說說書上的哪張圖片表現的不是故事裡的內容?為什麼?

3、提出下列問題,幫助幼兒理解故事裡的內容。

(1)國王為什麼葯挑一個孩子當未來的'國王?他是怎麼做的?

(2)一個叫宋金的孩子領了一粒花籽回家後有是怎麼做的?結果呢?他是什麼表情?

(3)全國各地的孩子來到皇宮里的時候,手裡都捧著什麼?心情怎麼樣?

(4)宋金的手裡捧的是什麼?心情怎麼樣?

(5)國王見到宋金後是怎麼說的?宋金有是怎麼答的?

(6)國王為什麼挑選宋金當未來的國王?

四、復述故事教師和幼兒一起看圖講故事,並引導幼兒復述國王最後講的一段話,"找到了,找到了,我要找一個誠實的孩子當國王。你是誠實的孩子,我讓你做將來的國王。

五、表演故事教師和幼兒共同表演故事。

課後反思:

孩子們對這節活動非常感興趣,整個活動氣氛活躍,幼兒積極參與表演,並理解了誠實是一種美德,我們從小就要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一、活動設計意圖:

《幼兒多元能力實踐課程》中明確指出:大班下學期的幼兒,不管生理還是心理都已經發展得更加成熟。這個時期,我們必須著重引導幼兒教育的情感意識。因此,本次活動是在幼兒剛學習了課程主題「春天的故事」的基礎上,結合課程主題——「感恩的心」來設計的。內容的選擇,來自於應彩雲老師的繪本教學《花婆婆》,根據班級孩子的自身狀況,結合孩子的認知水平進行了修改。《花婆婆》是一本非常流行和著名的國際童書繪本。作者以一顆陽光的心靈,用圖畫和簡單的文字描繪並傳遞了對於「美好」、「美麗」的熱愛和追尋。故事從主人公還是一個小女孩開始,講述了其一生追尋和傳播美麗的愛的故事。

《花婆婆》的故事,主要讓聽故事的人能腳踏實地的履行自己的承諾,能努力將世界變得更美麗,能熱情關愛我們的地球村的生存環境。本次教學活動《花婆婆》也是通過介紹「花婆婆」為人們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來展開討論。讓孩子們認識了很多的花,並按照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來進行分類最後讓幼兒有節奏的念白,讓孩子在玩中學,實踐中反思。故事以小姑娘為實現三個願望為引線,從而激發幼兒為實現目標而積極奮斗的情感,這是我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難點所在,也是設計本次教學活動的意圖所在。

二、活動目標:

1、體會「做一件讓世界變得美麗得事情」的美好。

2、理解故事並對四季的花卉感興趣,樂意不同的韻律節奏進行表達。

三、活動准備:

1、四季特徵明顯的花:桃花、油菜花、杜鵑花、荷花玫瑰、向日葵、菊花、桂花、臘梅、茶花等花的照片。

2、《花婆婆》PPT,背景音樂。

3、兒歌「四季花開」圖譜

暖和的 春天 來到 了,什麼 花兒 朵朵 開?

炎熱的 夏天 來到 了,什麼 花兒 朵朵 開?

涼爽的 秋天 來到 了,什麼 花兒 朵朵 開?

寒冷的 冬天 來到 了,什麼 花兒 朵朵 開?

4、愛心卡幼兒人手一份。

四、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引出活動。

師:今天,徐老師帶來一個故事(出示PPT),認識嗎?花婆婆是個怎樣的人?她是干什麼的?

(活動的引入,調動了幼兒的學習情趣,激發了幼兒對故事的期待。)

2.講述故事。

(1)師:花婆婆到底是做什麼的?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音樂聲中,教師繪聲繪色地講故事。講完第三件事後,教師引導幼兒討論。)

師:小女孩答應爺爺要做哪三件事?

幼1:到世界去逛逛。

師:就是去旅行。

幼2:在海邊住下來。

幼3: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

(2)教師繼續講述故事

花婆婆有沒有去完成這三件事呢?我們一起聽聽故事吧。

二.豐富幼兒四季花卉的經驗。

(1)說說四季開的花:講到「花婆婆」准備種花時,引發交流四季開的花。

老師:花婆婆想,如果海邊開滿了鮮花,世界一定變得更美麗;如果海邊一年四季都開滿鮮花,世界一定變得更美麗。

老師:孩子們,你們知道什麼花兒在什麼季節開放嗎?

(由故事延伸出關於花卉的學習活動,十分自然。教師的提問沒有直接指出答案,而是來自於幼兒對生活的觀察。)

幼1:桃花是在春天開的,荷花是在夏天開的。

幼2:油菜花是在春天開的,玫瑰是在夏天開的。

幼3:菊花是在秋天開的,臘梅花是在冬天開的。

師:除了這些花,你還能說出其他花的名字嗎?

幼:梨花、康乃馨、玫瑰花、一串紅、百合、茉莉、月季花、向日葵花、牡丹、桂花、芙蓉、君子蘭、喇叭花、馬蹄蓮、……

(2)分一分:四季不同的花

師:其實,我們現在知道的花的名字有7000多種。徐老師准備了一些花的照片,你和好朋友去認一認這些是什麼花?在什麼季節開放?再把它們放在相應的字卡的下面。(字卡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孩子:(操作)。——這時應該關注不認識字的孩子。老師出示字卡時,孩子跟讀一邊幼兒操作,教師再和幼兒共同檢查。對錯誤的地方,教師重點講解。

(3)唱一唱《四季花兒開》

師:這些美麗的花會在不同的季節里開放。如果把花兒在四季開放唱出來,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我們一起有節奏地唱唱看。

師:暖和的 春天 來到了,什麼 花兒 朵朵開?

幼:暖和的 春天 來到了,桃花 桃花朵朵開。

師:炎熱的 夏天 來到了,什麼 花兒 朵朵開?

幼:炎熱的 夏天 來到了,荷花 荷花 朵朵開。

師:我們還可以用邊唱邊打節奏的方法來試著唱一唱。

師:(拍手)涼爽的 秋天來到了,什麼 花兒朵朵開?

幼:(拍手)涼爽的 秋天 來到了,菊花 菊花 朵朵開。

師:(跺腳)寒冷的 冬天來到了,什麼 花兒朵朵開?

幼:(跺腳)寒冷的 冬天來到了,梅花 梅花朵朵開。

(這里既幫助孩子認字,又有了節奏的範式。在春、夏唱完後,用拍手、跺腳、表示節奏,邊唱邊打節奏,幼兒學得很開心,非常投入。)

男生女生一問一答,打著節奏把四季花開的事兒唱出來。

教師:你們唱的太好了,老師把掌聲送給你們,你們都是最棒的孩子,被別人誇獎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兒!

(這里的生成性教學,既幫助幼兒鞏固了前面的唱法和節奏,又是對幼兒新的挑戰。教師對幼兒的贊揚,既讓幼兒感受了現實生活中的「做一件美好的事情」,又為情感的升華作了鋪墊。)

三、一件美好的事、製作心願卡

(1)師:花婆婆種了那麼多四季開放的花,讓世界從此變得更美好了!孩子們,你們可以做什麼事,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呢?

幼1:我用好聽的聲音念兒歌,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幼2:我用彩色的紙做出各種美麗的花,送給每個來撫州的遊客,讓世界更美好!

師:那些花可美麗了!謝謝你,我們是撫州的小主人!

幼3:我彈的鋼琴聲傳到許多人家裡,世界就變得更美好!

師:啊!真的美好!你一定會成為鋼琴王子的。

幼4:不要在水裡扔垃圾,世界就變得更美好!

師:對!小河干凈,世界也就更美好!

師:孩子們,你們已經知道了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情。請你們記住這件事情,努力去做這件事情。世界因為有你們,會變得更美好!

(2)教師出示自己的心願卡,說出自己想做一件什麼事兒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鼓勵幼兒把自己的心願用繪畫、或者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

熱點內容
玫瑰帝國3 發布:2025-08-02 23:48:00 瀏覽:357
白瑰玫花語 發布:2025-08-02 23:44:27 瀏覽:242
木瓜海棠果成熟的樣子 發布:2025-08-02 23:43:31 瀏覽:47
上海最好插花培訓學校 發布:2025-08-02 23:42:36 瀏覽:55
床頭放玫瑰花好不好 發布:2025-08-02 23:31:09 瀏覽:90
天狼星花語 發布:2025-08-02 23:24:04 瀏覽:709
荷花課文生字組詞 發布:2025-08-02 23:00:55 瀏覽:656
插花是什 發布:2025-08-02 22:57:09 瀏覽:449
青浦海棠馨苑 發布:2025-08-02 22:57:08 瀏覽:585
一朵花一雙眼睛一張嘴 發布:2025-08-02 22:39:49 瀏覽: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