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紫羅蘭
❶ 范煙橋的個人履歷
范煙橋,因敬慕南宋詞人姜夔,取其詩句「回首煙波第四橋」(《過垂虹》)中的「煙」、「橋」兩字,合而為號。
1894年7月3日,范煙橋出生於同里漆字圩范家埭的一個書香門第。范氏為范仲淹從侄范純懿之後,范煙橋的父親范葵忱為江南鄉試舉人。
1907年,14歲的范煙橋就讀於同川公學,成為金松岑的學生之一。在校期間,他勤學苦練,深得金松岑先生的喜愛,在金松岑的影響下,初涉了文、史、地、詩歌、小說。
1911年,范煙橋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吳長元公立中學(蘇州草橋中學前身)。這時,同學少年,春秋鼎盛,有後來成為歷史學家的顧頡剛(誦坤)、文學教育家的葉聖陶(紹鈞)、畫家的吳湖帆(萬)與陳俊實(子清)、書法家的蔣吟秋(鏡寰)、作家的鄭逸梅(際望)、小說家的江鑄(紅蕉)等,范煙橋也以自己的文章和同學相交流。
是年9月,蘇州光復,學校停課,范煙橋返家。范家藏書甚富,有古籍數千卷,范煙橋開始是隨手翻翻,後來看上了癮,越讀越起勁,書讀得多了,便產生了寫作欲,文章寫好後,又想到發表,慢慢步入文壇。
范煙橋在同里,仰慕陳去病、柳亞子等人成立的南社,也與徐平階、張聖瑜等人在先賢袁龍復齋共創「同南社」。一個「同」字表明旨意與南社相同;另一方面表明是同里人主辦的以文會友的文學團體。一時上海、無錫、鹽城、海寧等地,大江南北入社者有500餘人,影響很大。范煙橋所辦的刊物為《同南社社刊》,兩年後,油印改為鉛字排印,每年一冊,直至十冊,格式也仿《南社叢刻》分錄文、詩、詞三部分。稍後,范煙橋由柳亞子介紹加入了南社,入社號為第969號。後來范煙橋研究南社文學史,在二十年代初,寫了《南社文學》,選了一部分登摘在《申報》、《新聞報》等刊物上,但最終沒有結集,留下了一本約9萬字的手抄本。他在晚年還撰寫有關南社的文章,寫有約2萬字的《南社瑣談》,這是他對「南社」所作的傑出貢獻。
1912年,蘇州草橋中學復課,范煙橋到蘇州繼續讀書,因學校發生學潮,校方與學生相持不下,范煙橋輟學回鄉。秋天轉入杭州之江學堂,其時孫中山先生辭掉大總統之職,在途經杭州時赴之江演講,范煙橋認為「言論豐采」動人,邀幾位同學與孫中山先生一起合景留念。翌年改入南京民國大學,二次革命爆發,學校遷上海,范煙橋沒有隨去,回家向表舅錢祖翼學書法,自此結束學生時代,轉入自學階段,並從事文化教育事業。
1914年,范煙橋到吳江八坼第一小學任教兼八坼女子小學教員,此後任八坼鄉學務委員、吳江縣勸學所勸學員、吳江縣第二高等小學歷史教員、第一女子小學國文教員。1917年編寫作為課本的《吳江縣鄉土志》,內容涉及河流、交通、教育、行政、自治、還有縣下屬同里、盛澤、黎里、震澤、蘆墟、平望等鄉鎮基本概況。在此期間,他向上海《時報》副刊《余興》投稿,得到主編包天笑的賞識,約范煙橋寫稿,范煙橋就寫了彈詞《家室飄搖記》十回,諷刺袁世凱欲做皇帝夢,這是范煙橋第一次向外投稿,並獲成功;幾乎同時,范煙橋也學寫小說,他向王西神的《小說月報》投了幾篇短篇小說,後來發表了,從此開始涉足小說領域。
繼《同言報》後,於1921年元旦改辦《吳江報》,八開四版,始為半月刊,後為周刊,辦報宗旨是廣開言路,活躍思想、抨擊黑暗社會、改良社會。歷時5年余,共出231期。這就是最早出現的《吳江報》。1934年又主編《新吳江》,日出一大張,因經費拮據,數月後即停刊。
1922年范煙橋隨家遷居蘇州,同南社社務遂告停頓。范煙橋的父親買宅蘇州溫家岸,這里為元代文學家顧阿瑛「雅園」一角,至今仍舊保存著假山、池塘、曲橋、古木,另有新植榆、桐、山茶、梅、杏。范煙橋有詩記之:「一角雅園風物舊,海紅花發艷於庭」。此後范煙橋給自己的書室命名為「鴟夷室」,「鴟夷」乃盛酒器,他一生喜愛「煙」和「酒」,書室成了他精神生活中的煙酒,他還請畫家沈雪廬作《鴟夷釀詩圖》,並請社會名流和文友題詠。范煙橋還寫過《鴟夷室雜綴》。
在蘇州期間,他與蘇、滬、錫報界文人密切交往。當時嚴獨鶴主編的《新聞報》副刊《快活林》及《紅》雜志,周瘦鵑主編的《申報》副刊《自由談》及《半月》雜志,畢倚虹主編的《時報》副刊《小時報》,江紅蕉主編的《新申報》副刊《小申報》,另外還有《小說叢報》、《小說世界》、《紫羅蘭》、《游戲雜志》、《星期》、《紅玫瑰》、《家庭》等報刊雜志,都先後與范煙橋約稿寫短篇小說、隨筆、彈詞等,范煙橋日寫數千字極力應付,越寫越快,越寫越熟練。他又以傳說袁一掌事,寫成長篇小說《孤掌驚鳴記》,由大東書局出版;1923年編輯自己的隨筆《煙絲》,由文新公司出版;這年秋天,他到無錫助編《蘇民報》副刊《餘勇》,期間寫《新潮過渡錄》(載《新上海》),記維新運動中吳江知識分子的動向。
1922年,范煙橋在蘇州與趙眠雲組織文學團體「星社」,共同談論文藝,發行三日刊《星報》,「星社」從開始的9人發展至100餘人。在星社十周年之時,《珊瑚》第8期上,范煙橋寫一紀念文:「我們星社始終能精神團結,比旁的文藝團體悠久而健全,社友們這幾年來在文藝工作上都能相當的努力」。雜志配一星社社員照,有蔣吟秋、屠守拙、黃轉陶、周瘦鵑、程小青、周克襄、范菊高、金季鶴、范君博、顧明道、范佩萸等。期間范煙橋還和文友一起創辦過「青社」、「雲社」等,但都沒有堅持下來。
1926年,范煙橋去濟南助編《新魯日報》副刊《新語》。1927年回蘇州,期間斷續續用了3年時間,完成20餘萬字的《中國小說史》,12月由蘇州秋葉社出版,小說林書店經售,此書出版影響很大。他也從開始喜讀小說到喜寫小說 ,再到研究小說。 范煙橋在小說上的造詣,使他聲譽越來越大。
范煙橋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是一面從事教育、傳播文化,一面致力筆耕和文學編輯。
1928年春,應王西神之聘,范煙橋為正風中學國學主任;秋天,經陳去病介紹到上海持志大學講授小說;應包天笑、江紅蕉、姚蘇鳳、查士端、黃光益、黃轉陶力薦,范煙橋接辦《小日報》主編;1930年,在蘇州世界書局設編譯所,范煙橋受約任局外編輯;1931年冬,任東吳大學附中國文教員。
1932年受聘到東吳大學講授小說課程。為了講課方便,他撰寫了作講義用的《民國舊派小說史略》10萬字。他把小說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舊派小說,包括鴛鴦蝴蝶派、武俠小說,代表人物周瘦鵑等;一類是新派小說,即是政治小說、平民小說,代表人物魯迅等。1961年整理定稿後被魏紹昌編進《中國現代文學資料叢刊(甲種)》。此時他又有《中國小說史話》2萬余字,分30個小章節,連載於唐忍庵的《中國日報》,一月而止。這年,范煙橋與小說林書店主人葉振漢合辦《珊瑚》半月刊,范煙橋任社長和主編,歷兩年,共發行了48期,由上海民智書局出版,除了國內發行外,還發行到日本、朝鮮、緬甸。范煙橋在《珊瑚》的發刊詞《不惜珊瑚持與人》中指出:「國難末已,隱痛長在,那裡還有心緒談那不急之的文藝,這是應有的責難。可是仔細想一想,這話也未必盡然,因為救國不能專持著鐵與血,世界上有把文化來作為侵略工具的,那麼我們可以把文化來救國!但是珊瑚半月刊雖有這偉大的抱負,實際上覺得力量太微細,只好竭我們的心力,盡我們的責任……。」范煙橋《珊瑚》創刊在「九一八」事件後,刊登了《抵抗日記》、《國難家仇》、《紀念九一八》等抗日檄文。
1933年,范煙橋寫作了《詩學入門》,編輯了《銷魂詞選》,由中央書局出版。以歷年筆記整理成專集《茶煙歇》,由中孚書局出版。《茶煙歇》比較著名,章太炎、吳湖帆題字作扉頁,本書收集了范煙橋近40年的見聞,200多篇隨筆,很多人物軼事,如況周頤、石達開、翁松禪、胡雪岩、陳蛻庵、蘇曼殊、汪笑儂、畢倚虹、吳湖帆等;另有小說家言,如《孽海花》、《三笑》、《珍珠塔》、《儒林外史》、《品花寶鑒》等;還有飲食之道和典故,如談拙政園、燕子礬、瞻園牡丹、莫干山日出諸景物,述碧螺春、雞頭米、麥芽塌餅、閔餅、狀元糕、鴨餛飩與喜蛋等。《茶煙歇》曾在《珊瑚》開有專欄,《茶煙歇》和《煙絲》一樣,都帶有一「煙」字,「煙」取自范煙橋號中一字,另外「煙」是范煙橋的一大嗜好,再則「煙」帶有消遣休閑意味。
范煙橋經常到蘇州居住的同川學校老師金松岑先生家去拜訪,金松岑的小兒子金季鶴也經常為他的《珊瑚》寫稿。一次,范煙橋請求金松岑題幾個字。金松岑問:「寫什麼?」范煙橋說:「就如同當初您在我作文本上寫的評語那樣寫。」金松岑略作思考後,寫上:「揚帆千里,速不求工。」過後,范煙橋將「速不求工」刻成章,用以克服自己寫作和書法中的不足之處。據說這段時間,他連毛筆小楷字都寫得很工整。
1934年,范煙橋為《蘇州明報》副刊《明晶》撰長篇小說《花草蘇州》,連載數月。
1935年秋,南社社員公葬陳去病,大家公推范煙橋編纂陳去病遺著,范煙橋從《國粹學報》上,輯錄陳去病的《五石脂》;還從《珊瑚》摘錄已經刊登過的連載《浩歌堂近談》。
1936年,范煙橋開始與影劇界接觸,他被召至上海,任明星影片公司文書科長。編輯《明星實錄》10萬余言,代主編刊物《機聯》一年余。
1937年抗戰爆發,明星影片公司停業,范煙橋合家回到同里老宅避難。
1938年,舅父嚴寶禮在上海創辦的《文匯報》,招他任秘書; 在上海他協助楊錫珍籌辦錫珍女學;東吳大學附中從安徽移至上海,范煙橋前往繼任國文教員。
1939年,范煙橋著手改編葉楚倫所著小說《古戌寒笳記》,為電影劇本《亂世英雄》,這是為國華影業公司所編。在上海他主編《蘇州公報》,為蘇州地方人士流亡上海者辦,不久因費絀而停辦;這一年《文匯報》被迫停刊,范煙橋改任松江中學教務。
1940年任金星影業公司文書,為國華影業公司改編電影劇本《西廂記》、《秦淮世家》、《三笑》等,拍成電影後,連連叫座,周璇主演的《西廂記》,主題歌《拷紅》、《月圓花好》在國內流行特廣。
1941年,范煙橋繼續主講東吳大學小說課,次年東吳大學附中改組為正養中學,大家公推范煙橋為校長;直至1946年恢復附中,范煙橋辭去校長之職。
1942年,為國華影業公司編電影劇本《無花果》、《解語花》,均系創作;並兼任大同大學附中教員。
1943年,范煙橋兼大夏大學教務;這年中秋在上海與同庚人鄭午昌、吳湖帆、梅蘭芳、周信芳、汪亞塵等20人,結甲午同庚會,這年每人都是50歲,合為千齡,在榕園團拜聚餐切磋技藝,范煙橋書擅行草,畫能繪折技墨梅。
1945年,物價狂漲,范煙橋主業教書,閑時為各小型報刊撰寫小品文。
抗戰勝利,《文匯報》復刊,范煙橋前往兼任編輯《文匯畫報》。此時撰長篇小說《石破天驚》連載於蘭州《西北日報》;還在小報用「唐鳳閣會人」筆名寫隨筆《蘇味道》,介紹吳中食品,因此有人稱他為美食家;又與王亢元一起發行《新紀元》周刊。
1946年,范煙橋隨蘇州附中遷往蘇州,在校授國文;並在東吳大學繼續講授小說;為春明書局編尺牘7萬多字;為《新聞報》副刊《新園林》長期撰述;為小型報刊十餘家寫作小品文;輯短篇小說《花蕊夫人》,由日新出版社出版;為《文匯報》編輯《國貨展望》。
1947年,所撰電影劇本《陌上花開》,經洪深、吳仞之修改,由香港大中華影業公司攝制,易名《長相思》;這年在家鄉同里與楊天驥一起出面發起創立仁美中學,楊天驥為主任校董,范煙橋為責任校董。 為周旋演唱、陳歌辛譜曲填詞,創作著名歌曲《夜上海》。
1949年新中國成立。范煙橋在蘇州任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1950年任蘇州文聯副主席;為評彈演員唐耿良寫作《太平天國》;為《新民晚報》副刊《新評彈》寫作評話彈詞理論和反映新人新事的短篇評彈與開篇;輯成《人民英雄郭忠田》,蘇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期間用筆名「吳蒙」,自謙為「吳下阿蒙」之意,為《文匯報》撰文。
1952年,范煙橋調往蘇州高級中學任教。又被任為蘇南行政公署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為香港《大公報》副刊撰寫隨筆。所撰的《唐伯虎外傳》連載於香港《新夜報》。
1955年又撰《李秀成演義》連載於國外華僑報。這年被省人民委員會任命為蘇州市文化處處長。
1956年參加中國民主促進會,任民進蘇州市委副主委,候補中央委員。市文化處改為文化局後,任局長,又任江蘇省文聯副主席。是年短篇小說集《花蕊夫人》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再版。
1957年,范煙橋任中國民主促進會江蘇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此年將《唐伯虎外傳》改寫為《唐伯虎故事》,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此時他被稱為「蘇州四老」之一,即范煙橋、周瘦鵑、程小青、蔣吟秋。
1958年,范煙橋改任蘇州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副主任,在文廟設蘇州地誌博物館,後移在東北街忠王府,更名蘇州博物館,內設蘇州「歷史文物陳列室」和「太平天國蘇復省革命文物陳列室」。
1959年任江蘇省政協常委。撰寫《李秀成在蘇州》、《楊芷、任環御倭寇》。柳亞子逝世後,親自到北京,向柳亞子的夫人鄭佩宜徵集到文物1000多件,六十年代初,他在博物館設了「柳亞子先生生平事跡陳列室」並附「張應春烈士事跡陳列室」,還將資料運到柳亞子張應春的故鄉吳江展覽了幾天。早在抗日戰爭前,他就不顧安危在自已創辦的《珊瑚》刊載柳亞子撰寫張應春烈士的詩文。晚年雖然身體日益衰弱,猶奮力寫作,寫成章回小說《韓世忠與梁紅玉》、《南冠草》、《蘇州四才子》、《北行雜詩》、《蘇州新詠》等著作;並輯《拙政園志》、《蘇州景物待輯》。
1960年,出席江蘇省文教群英會,轉而在北京參加民進中央擴大會議,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在懷仁堂一起合影留念。
1963年元旦,赴北京參加全國政協七十以上老人宴會,與周建人、王紹鏊、吳研因諸老同往,周恩來總理致祝酒詞,歸蘇後撰《七十述懷》七律四首征和。
1965年,范煙橋撰寫《駒光留影錄》,記述本人71年的生平。
「文革」期間,備受沖擊,范煙橋與周瘦鵑、程小青列為批判對象,受盡折磨和凌辱。可惜的是,他准備晚年出版的詩集、文稿,沒有來得及問世,1967年3月28日在憂郁中病逝在蘇州寓所,終年74歲。
范煙橋的一生深涉文壇、教壇。文學創作頗豐,著作等身,尤其在小說創作與研究、電影劇本和舊體詩詞創作、報刊雜志編輯、地方文獻收集、文物保護等方面,卓有成就,貢獻很大,真不愧為一代藝術宗師。
❷ 請問南京那裏有賣紫羅蘭花的!急!
我記得好象夫子廟一帶有.你可以去看一下.
❸ 蠶絲被十大名牌有哪些哪個更好些
恆源祥桑蠶絲被
恆源祥桑蠶絲被是恆源祥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成立於1927年上海。目前,全球最大的絨線製造商,涉及家紡、針織、服飾三大產業板快企業之一。企業、品牌實力相當雄厚,是全國最富成名的品牌企業之一。並且,恆源祥的桑蠶絲被產品也是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一致好評,恆源祥桑蠶絲被在國際國內的銷量都特別的客觀。
富安娜桑蠶絲被
富安娜桑蠶絲被是深圳富安娜家飾用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公司創建於1994年,2004年,公司推出的富安娜品牌產品是國內床品行業中最高水準的藝術平網系列產品,這以成就讓富安娜品牌走進千家萬戶,贏得了廣大消費者一直認可。因此,富安娜桑蠶絲被也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和業界人士的一致認可。
天堂故事桑蠶絲被
天堂故事桑蠶絲被是杭州知名品牌,該桑蠶絲被品牌成立於1979年,是目前中國桑蠶絲被最專業的網上直銷品牌,在桑蠶絲被行業中被評為:滿意度最高的桑蠶絲被品牌。多年來,天堂故事桑蠶絲被品牌連續獲得中國十大桑蠶絲被和桑蠶絲被高端技術品品牌等稱號。
瑞得桑蠶絲被
瑞得桑蠶絲被是杭州瑞得寢具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創建於1998年,專業集桑蠶絲被的研發、生產和銷於一休。瑞得桑蠶絲被作為床上用品行業中的領導品牌,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被業界與消費者評為:「蠶絲被專家」。如果大家對該桑蠶絲被有了解的話,那麼也清楚該桑蠶絲被品牌的質量絕對是過硬的。
其它桑蠶絲被品牌
除了以上四大品牌外,列入最新桑蠶絲被十大品牌的還有:輯里桑蠶絲被、鑫緣桑蠶絲被、絲綢之俯桑蠶絲被、絲博桑蠶絲被、羅萊桑蠶絲被、小綿羊桑蠶絲被等,如今桑蠶絲被生產企業越來越多,擁有自主創新的桑蠶絲被品牌也不其計數,所以消費在選擇桑蠶絲被時可以把蠶絲被十大品牌作為參考的一種方式。
鑒別蠶絲被真假
方法一:看是否融化
從任何角落裡抽取蠶絲(而不僅僅是檢測口的蠶絲),放在84消毒液里,幾秒鍾融化,代表是蠶絲,否則非蠶絲。很好玩很有效的方法。前提:從任何角落裡抽取蠶絲(而不僅僅是檢測口的蠶絲),不然,檢測口的蠶絲未必代表是整床的蠶絲了。
方法二:用火燒
蠶絲燃燒後會有頭發的味,離開火苗,馬上熄滅。蠶絲燃燒是不具延燃性,與火焰分離即停燃,燃燒時冒出的煙是白色的,並伴有毛發燒焦味,燒後的灰末脆而易碎,手捏即成粉。
一般即使摻假的蠶絲被,檢測口的最外層包的蠶絲也可能是優質桑蠶絲,但是夾層里或被子裡面的「蠶絲」就有可能是用漂白的柞蠶絲甚至是化纖或者木棉進行填充。蠶絲被設置超長拉鏈口,買家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裡面每一根蠶絲,如此表裡如一的蠶絲被,才是靠得住的100%桑蠶絲被。
方法三:視覺和觸覺
桑蠶絲是珍珠白,有光澤。用手一摸,桑蠶絲黏手,而柞蠶絲不黏手。
方法四:看絲質
優質蠶絲應為乳白色,表面有均勻天然光澤的為佳,不宜選用漂白絲、色暗或異樣光澤的蠶絲被;蠶絲要長而富有彈性,蠶絲越強伸力越好,品質則越佳,同樣長的蠶絲,經拉伸後,越長質量越好。蠶絲中如發現有棉絮、雜質和其他化纖絲或絲路混亂、螢光反射,請不要購買。
方法五:看蓬鬆度
以蓬鬆度、均勻度好的蠶絲被為佳。
方法六:看靜電反應
用力摩擦看樣口露出的原料蠶絲大約一分鍾,然後讓其吸小米粒大小的碎紙屑,距離大約為0.3mm到1mm左右,如果能吸起紙屑,說明是化纖絲或摻了大量的化纖絲,純正蠶絲是不會產生靜電的。
在天然蠶絲中,含有一種叫「親水側邊氨基酸」的物質,它能迅速有效地吸收被內濕氣,並藉助絲胎良好的透析性,從而使被窩保持干濕宜人,並達到預防風濕、關節炎及皮膚病的功效。
❹ 蘇州的絲綢廠都有哪些
1.蘇州市胭紗絲綢有限公司(白塔西路33號)
2.蘇州瑞富祥絲綢有限公司(石路29號)
3.蘇州市唯凱絲綢有限責任公司(人民路656號)
4.吳縣楓橋絲綢公司(楓橋鎮何山公園內)
5.張家港市錢氏絲綢有限公司(鹿苑鎮涇西村)
6.吳江市良英絲綢有限公司(東方市場二區5幢9號、43號)
7.吳江市金榮絲綢有限公司(東方市場中專商區西區1-8號)
8.吳江凱宇絲綢有限公司(盛澤鎮聖塘村)
9.江蘇光明絲綢集團有限公司(西北街140號)
10.蘇州市新盛絲綢有限公司(蘇昆路29號)
11.吳江市中禾絲綢有限公司(東方市場藝龍商區198號)
12.吳江亞盛絲綢有限公司(東方市場一區8幢16號)
13.吳江譽球紡園絲綢有限公司(盛澤鎮東方市場和服商區C幢7號)
14.吳江市中威絲綢有限公司(盛澤鎮園明寺橋西盪口街)
15.吳江市祝明絲綢有限公司(東方絲綢市場三分場二區2樓-59)
16.吳江市永業絲綢有限公司(盛澤絲綢商城色坯區409-410號)
17.吳江市雲斌絲綢有限公司(平望鎮鶯湖村東子浜)
18.吳江市兆豐絲綢有限公司(東方市場三區8幢146)
19.吳江市萬昌絲綢有限公司(東方市場新衛商區西6-7號)
20.吳江市億豪絲綢有限公司(東方絲綢市場二區六幢20號)
21.吳江市榮字絲綢有限公司(盛澤東方大街1號)
22.吳江市盛聯絲綢有限公司(東方市場中專東1-16號)
23.吳江市添燁絲綢有限公司(盛澤鎮工廠街東方市場西首)
24.吳江市中勝絲綢有限公司(盛澤鎮東方市場一區4幢26號)
25.吳江市新吉昌絲綢有限公司(盛澤鎮商城一區108號)
26.吳江市鑫龍絲綢有限公司(八都鎮龍降橋村)
27.吳江市億豐絲綢有限公司(盛澤絲綢商城2區26號)
28.吳江市世華絲綢有限公司(盛澤藝龍商區315號)
29.吳江市舜發絲綢有限責任公司(東方市場一商區4幢16號)
30.吳江市海達絲綢有限公司(橫扇鎮西開發區)
31.吳江市達源絲綢有限公司(盛澤絲綢商城八區2-1號)
32.吳江市棟偉絲綢有限公司(盛澤鎮東方市場二區1幢41號)
33.吳江市中大絲綢有限公司(東方市場三區商住樓東8號)
34.吳江市紫羅蘭絲綢有限責任公司(盛澤鎮勝天村)
35.吳江舜迪絲綢有限公司(盛澤東方市場一區10幢16號)
36.吳江市外貿集團絲綢有限公司(松陵鎮北門路5號)
37.吳江市文超絲綢有限公司(東方絲綢市場三區零二幢一零二室)
38.吳江市希陽絲綢有限公司(東方絲綢市場三分場八區7幢9號)
39.吳江市振康絲綢有限公司(東方市場原料商區1幢1號)
40.吳江市康帛絲綢有限公司(盛澤鎮藝龍商區37號)
41.吳江市康祥絲綢有限公司(盛澤絲綢商城八區4幢40號)
42.吳江市品信絲綢有限公司(盛澤雅都賓館三樓)
43.吳江市秋譽絲綢有限公司(盛澤藝龍商區184-185號)
44.吳江市盛澤北王第二絲綢廠(盛澤鎮北王村)
45.吳江市舜發絲綢有限責任公司橡塑分公司(平望工業開發區)
46.吳江市天友絲綢有限公司(東方市場八區6幢30-31號)
47.吳江市豐惠絲綢有限公司(太湖繭絲市場C區二零一六號)
48.吳江市國誠絲綢有限責任公司絲綢分公司(盛澤東方市場二區5-49號)
49.吳江市恆元絲綢有限責任公司蘇州分公司(人民路661號)
50.吳江市金緣絲業有限公司(震澤鎮雙陽村)
電話可以進人家公司網站上找的
❺ 關於友善的事例
1、山鬧宰相肚裡能撐船
在一次國會選舉期間,美國第25任總統威廉·麥金利經常被一個記者如影隨形地跟蹤。因為此人效力的報紙與麥金利政見相左,他經常發表一些於其不利的報道。麥金利對這個人感到很是惱火,可內心倒是禁不住暗暗「欽佩」其攻擊自己的那種執著勁兒。
一天,麥金利坐著馬車去附近一個小鎮演講。天氣異常陰冷,沒走多遠,麥金利就聽見後面傳來熟悉的咳嗽聲,回頭一看,原來是那個正患感冒且衣著單薄的記者,坐著簡陋的馬車尾隨而至。
麥金利吩咐車夫停下,下車走到記者跟前,說:「年輕人,從你的座位上下來。」記者走下車,心想這個政敵報仇的時機到了。「拿著,」麥金利脫下自己的大衣遞給記者,「這件大賀帶衣你穿上,坐進我的馬車里去。」
「可是,麥金利先生,」記者頗感意外地說,「我想你大概不知道我是誰。這次競選我一直對你緊追不放,每次只要你一發表演說,我就會在報上罵你,我今天過來就是要盡我所能將你置於死地的。」
「我知道,」麥金利微笑著說,「不管怎麼說,你穿上這件衣服,先坐進那輛車里暖和暖和,等會兒你好打個漂亮仗。」結果,從那以後,這個記者再也沒有發表過一篇詆毀麥金利的文章。
5、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康熙年間的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因為宅基地問題發生爭執。張家人寫了一封信,張英看後,淡然的寫了一首詩:「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家人收到信後,起初不明白,以為張英會用什麼手段可以擺平吳家,誰知道寫了這么一封信,不過也只好照辦。誰知吳家竟被感動了,也讓出三尺來。
於是在兩家之間就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成為佳話。讓他三尺又何妨,這是鄰居之間和睦相處的不二法門。
❻ 泣露光偏亂,含風影自斜,俗人那解此,觀葉勝觀花什麼意思
1、意思是:
清晨的蘭葉上掛滿了露珠,閃閃發光。微風吹動著蘭葉,它的身影斜了,好似在翩翩起舞,十分好看。一般的人(或低俗的人)哪裡明白這個道理,看蘭葉勝過看蘭花。
2、出自明代文人張羽的《詠蘭葉》。
泣露光偏亂,含風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葉勝看花。
這首詩也曾用於郵票發行:
(6)吳江紫羅蘭擴展閱讀:
張羽(1335--1385),生活在元末明初動盪的年代,一生不得志,結局悲慘。他居住在蘇州(古稱吳江),是江南大才子,與高啟、楊基、徐賁一起,被稱為「吳中四傑″。這四人曾經在元末紅巾軍領袖之一的張士誠手下供過事。
張士誠於1353年稱王,國號周,1356年建都於蘇州,1367年被朱元璋所滅。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廣招賢才,「吳中四傑″就在這時被徵召進宮做了官,張羽做了掌管禮儀的小官太常司丞。
朱元璋是個暴君,做了皇帝後,為了保證朱家江山不被篡奪,幾乎將開國功臣殺盡,同時,大興文字獄,殺了許多看不順眼的朝中臣子及文人。「吳中四傑″因他們曾為朱元璋的敵人服務的歷史,先後因連坐其它案子等原因,被朱元璋殺死或迫害致死。
四人當中,高啟死得最早,也最慘,被腰斬。張羽因受其它案子牽連,被貶官放到廣東,途中被召回,他明白返回的結局難免一死,於是跳入龍江而亡。
張羽很喜愛蘭花,寫了許多贊美蘭花的詩,以蘭花的高潔和隱幽來比喻自己。其中有一組詠蘭詩,共五首,分別描寫蘭花的香、葉、花、根、芽,這是他在總結前人表現手法基礎上而寫下的千古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