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杜鵑花發映山紅韶光覺正濃

杜鵑花發映山紅韶光覺正濃

發布時間: 2023-04-06 05:57:32

1. 杜鵑花里杜鵑啼——詠杜鵑花古詩詞賞析(下)

杜鵑花里杜鵑啼

——詠杜鵑花古詩詞賞析(下)

王傳學

在蜀中,每逢杜鵑花開的時候,子規鳥就開始啼鳴了。子規鳥,又名杜鵑,相傳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杜宇號稱望帝,他自以為德薄,於是禪讓了帝位而出亡,死後化為杜鵑鳥。暮春時節,它就悲鳴起來,鳴聲彷彿是呼叫著:「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晝夜不止 ,一直啼叫得嘴邊淌出血來。鮮血灑在地上,染紅了漫山的杜鵑花。

花與鳥的名字相同,很容易勾引起詩人的聯想。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宣城看見杜鵑花開,想起了家鄉的杜鵑鳥,觸景生情,引起鄉思,寫出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

蜀國曾聞子規鳥,

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

三春三月憶三巴。

         (《宣城見杜鵑花》)

此詩是詩人晚年在宣城所作。詩中的子規鳥、杜鵑花均為思鄉之情的象徵。詩人在宣城看到杜鵑花盛開,聯想到幼年在四川常聽到子規鳥的啼叫。子規啼聲凄厲,令聽者腸斷,暮春三月,特別叫人思念故鄉。「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寫盡了旅人思鄉的情緒。全詩渾然一體,對仗工整,情景交融,前呼後應,運用多種修辭手法,足見詩人駕馭語言的高超能力。

詩人從夜郎遇赦歸來後,此時正流落江南,寄人籬下。不久又染了病,晚景凄慘。老來思鄉,本是人之常情,何況詩人老邁患病,於是,濃重的鄉思就襲上了詩人心頭。

詩是感物而起興的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覺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紅色,仔細瞧,原來是 杜鵑花開了 。這杜鵑不是故鄉的花嗎?詩人的鄉思因此被觸動了。此刻,詩人耳邊似乎響起了子規鳥的啼叫聲,一聲聲地呼喚他歸去。

詩的一、二句,形成自然的對仗,從地理和時間兩個方面的對比和聯結中,真實地再現了觸動鄉思的過程。這兩句的語序倒置:本來是先看見宣城的杜鵑花,才聯想到蜀國的子規鳥,詩人卻將它倒了過來,先寫回憶中的虛景,後寫眼前的實景。這樣,就把故國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這故國之思原本就郁積於心,今日一旦勾起,大為凄苦強烈。然而,被鄉思苦苦折磨著的詩人,眼下怎能回到故鄉去呢?青年時代 ,他「仗劍去國,辭親遠游」,要到故鄉之外的廣闊天地中去實現宏偉抱負。本想功成名就再榮歸故里,誰料功業無成,老來竟落到這步田地,他有何面目見蜀中父老呢?何況,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著老邁的病體,也無法踏上旅途。飄泊終生的詩人,到頭來不但政治與事業上沒有歸宿,就連此身也無所寄託,遙望著千里之外的故鄉,他心中的悲戚可想而知。

三、四句,分別承接一、二句,進一步渲染濃重的鄉思。首句說「曾聞」,第三句則強調了真切如聞:子規鳥的俗名,就叫斷腸鳥,「一叫一回腸一斷」,它啼叫起來,沒完沒了,詩人的愁腸也斷成一寸寸了。末句點明時令 ,用「三春三月」四字,補敘第二句;「憶三巴」三字,則突現了思鄉的主題,把杜鵑花開、子規悲啼和詩人的斷腸之痛融於一體,以一片蒼茫無涯的愁思將全詩籠罩了起來。詩的三、四句,把「一 」「三」兩個字各自串連起來,紆結縈回,使人感到鄉思襲來時無比的悲切傷痛。

宋代詩人梅堯臣的《九月十八日山中見杜鵑花復開》,為杜鵑花在深秋重開而興發感嘆:  

山中泉壑暖,幽木寒更華。

春鳥各噤口,遊子未還家。

雲誰未及還,對此重興嗟。

何必因啼血,顏色勝曙霞。

杜鵑花本來是春天開放的,可是詩人於秋天在山中看到重開的杜鵑花,不由得觸發了思鄉之情。

詩中寫道:時值深秋,山中的泉水使得丘壑保持著暖意,幽谷中的杜鵑花在寒秋中又開花了。 此時各種春鳥都不再鳴叫,在外地的遊子也還未回家。提到誰還沒回來,對此大家都再次發出嘆息。杜鵑花啊,你何必因為杜鵑啼血,顏色紅得像朝霞呢!  

宋代詩人擇璘的《詠杜鵑花》:想像豐富,思鄉情濃:

蠶老麥黃三月天,

青山處處有啼鵑。

斷崖幾樹深如血,

照水晴花暖欲然。

三嘆鶴林成夢寐,

前生閬苑覓神仙。

小山拄頤愁無奈,

又怕聲聲聒夜眠。

首聯描繪了一派暮春景象:暮春三月,桑蠶已老,麥穗漸黃,滿目青山,處處有杜鵑鳥在啼叫。頷聯重點寫杜鵑花,「如血」、「欲然」,極言杜鵑花之鮮紅艷麗,紅似火燃。然同燃。頸聯寫詩人的想像。三嘆:再三惋嘆。鶴林:佛家語。佛祖入滅之處。佛祖於婆羅雙樹間入滅時,其樹一時花開,林色變白,如鶴之群棲。夢寐:此處意為夢想、幻想。閬苑:閬風之苑。仙人所居之處。李商隱《碧城》詩:「閬苑有書多附鶴,女牆無處不棲鸞。」詩人想像神仙居所景色殊異,令人神往。尾聯感嘆鄉愁縈繞,怕杜鵑鳥的叫聲使自己徹夜難眠。拄頤:以手托著下巴,憂愁的樣子。

此詩既寫杜鵑花,亦寫杜鵑鳥,想像豐富,思鄉情濃。

宋代詩人楊巽齋的《杜鵑花》,對花寄託思鄉之情:   

鮮紅滴滴映霞明,

盡是冤禽血染成。

羈客有家歸未得,

對花無語兩含情。

詩的意思是:杜鵑花鮮紅欲滴映著朝霞格外明艷,這是杜鵑鳥含冤啼叫的鮮血染成的。羈留外地的遊子有家不能回,對著杜鵑花默默無語,互相傳遞著思鄉之情。

詩人由杜鵑花的紅艷想到杜鵑啼血,由杜鵑的啼叫想到遊子有家難歸,只得對著杜鵑花暗寄情愫,思鄉之情盡在不言中。   

宋代詩人真山民的《杜鵑花得紅字》,將杜鵑花與杜鵑鳥兩個意象交融合一:

愁鎖巴雲往事空,

只將遺恨寄芳叢。

歸心千在終難白,

啼血萬山都是紅。 

枝帶翠煙深夜月,

魂飛錦水舊東風。

至今染出懷鄉恨,

長掛行人望眼中。

得紅字:指詩人和朋友分韻賦詩,分到的是「紅」字,亦即需押此韻。

詩的首聯描寫了巴蜀一帶愁雲密鎖、凄涼黯然的環境,定下了全詩的基調。往事成空,無法挽回,詩人無奈之餘,只得將遺恨寄託在遍地的杜鵑花上。頷聯寫杜鵑鳥聲聲悲啼,啼血染紅了萬山開放的杜鵑花,表明詩人眷戀故國的心不改,千古難明,怨深恨長。頸聯出句從正面寫花,杜鵑花的翠枝在深夜與明月相伴。因是寫夜景,詩便不再寫花而寫枝葉,既避免了重復,又與夜的朦朧融成一氣,升騰起一片悲涼之氣。後句虛寫,杜鵑精魂早已乘昔日和暖的東風飛回那朝思暮想的錦水之濱,意象凄美動人。尾聯直抒胸臆,由杜鵑花聯繫到杜鵑鳥思歸啼血,魂飛錦水生出。至今杜鵑花上還帶有懷鄉的遺恨,常使天涯遊子觸目驚心。那滿山的紅杜鵑原來是用碧血染出,飄泊天涯的亡國遺孤見此,能不傷心淚零?結句正面出現「行人」,點出題意,詩人的家國之恨,也是碧血染成,永無休止。                                               

杜鵑啼血的出典是一位亡國君主泣訴他的怨恨,在南宋亡國之際,以此為詩歌意象者甚多,如文天祥《金陵驛》:「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和中齋韻》:「啼血南飛望帝魂。」詩人詠此當然也是為了寄託故國之思。

宋末元初名畫家、詩人楊公遠寫的《白杜鵑花》,別具一格:

從來只說映山紅,

幻出鉛華奪化工。

莫是杜鵑飛不到,

故無啼血染芳叢。

詩歌的題目雖然是白杜鵑花,可是詩歌里句句都是在寫映山紅。詩人從如火一般絢麗燦爛的映山紅落筆,寫出了映山紅紅得耀眼奪目,巧奪天工。而白杜鵑花為什麼是白色的呢?詩人突發奇想,這白色的杜鵑花,該不是杜鵑鳥沒飛到這里,所以沒有啼血來染紅了。   

詩人要描寫白杜鵑花,卻「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從跟它顏色迥異的映山紅下筆,從紅、白杜鵑花的對比中,表現了它們的各自芳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藝術感染力與表達效果。

宋代詞人趙師俠的《醉桃源》,描繪暮春美景,抒發惜春意緒: 

杜鵑花發映山紅,韶光覺正濃。

水流紅紫各西東,綠肥春已空。 

閑戲蝶,懶游蜂,破除花影重。

問春何事不從容,憂愁風雨中。

這首詞寫暮春時節的景緻與思緒。時值暮春,杜鵑花開得正艷,呈現出濃郁的春色。然既已春晚,綠肥紅散,蝶閑蜂懶,花影破碎,春意難留。詩人感嘆道:要問春天的萬物為什麼不能從容生長,只是憂愁風雨來臨。惜春意緒溢於言外。

詞的意境優美,描寫生動,抒情自然,引入入勝。

宋代詞人晏幾道的《鷓鴣天》,寫杜鵑花里杜鵑啼,借杜鵑啼聲寫思歸:

陌上濛濛殘絮飛。杜鵑花里杜鵑啼。年年底事不歸去,怨月愁煙長為誰。 

梅雨細,曉風微。倚樓人聽欲沾衣。故園三度群花謝,曼倩天涯猶未歸。曼倩:漢東方朔字曼倩。

這是一首寫杜鵑啼聲引起思歸的詞。

首句描寫殘絮飄飛的景象,並以之點出季節時令,還應看到,此句雖寫景,同時也是抒情,因為思歸的情緒正如飛絮一般,也是迷濛紛亂的。次句甚巧,一名兩物,「杜鵑花里杜鵑啼」,此句明寫鳥啼,暗喻「不如歸去」之心意。接下來,又是自怨自傷。年年思歸而年年不歸,拖延下來,在外的年頭已然不少了,而自己又長期生活在「怨月愁煙」的心境之中,見到月亮,引起怨情,見到風景,引起哀愁,心裡遭受如此折磨,這到底又是為了誰來?在這種自責自問之中,思歸之情的抒寫,又深入了一層。

下片為家裡的「倚樓人」著想,體味她作為思婦的心緒,也是由景寫起,梅雨、曉風,與上片的濛濛飛絮相呼應,同樣也點出暮春時節。接下來的「倚樓人聽欲沾衣」,則承接上片第二句,倚樓人,就是倚樓遠望盼歸人的思婦,她聽到的也是那「不如歸去」的杜鵑啼聲。最後,由於思歸而不得,發出了深切的感嘆。故園的花已經三度凋謝了,那就是行人在外已滿三年,而且是年年思歸,年年未歸,至今呢,仍然是「曼倩天涯猶未歸」。

宋代詞人陳允平《望江南》,以暮春樂景,反襯思歸情濃:

煙漠漠,湖外綠楊堤。滿地落花春雨後,一簾飛絮夕陽西。梁燕落香泥。 

流水恨,和淚入桃蹊。鸚鵡洲邊鸚鵡恨,杜鵑枝上杜鵑啼。歸思越凄凄。

詞的上片寫江南暮春景象。湖上煙霧迷濛,湖外綠楊拂堤,一陣春雨過後,遍地撒滿落花。夕陽西下,簾外飛絮飄盪,樑上燕子正在銜泥做巢。描繪了一幅清新明麗的暮春圖景。

下片寫遊子盼歸思緒。本來春光明媚,應是賞心樂事,但過片「流水恨,和淚入桃蹊」,詩意陡轉,寫遊子的心頭之恨,和著傷心的淚水流入到桃溪。「鸚鵡洲邊鸚鵡恨,杜鵑枝上杜鵑啼」,鸚鵡洲(在今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因唐代詩人崔顥的詩句「芳草萋萋鸚鵡洲」(《黃鶴樓》)而出名,是引起鄉愁的地方;而杜鵑花、杜鵑鳥都是描寫鄉愁的意象,杜鵑鳥落在杜鵑花枝上啼叫,使思歸之情更加一倍。結句「歸思越凄凄」直抒胸臆,進一步突出了思歸之情的濃重。

明代詩人張獻翼的《杜鵑花漫興》,寫杜鵑花的芳華永駐:

花花葉葉正含芳,

麗景朝朝夜夜長。 

何事江南春去盡,

子規聲里駐年光。

前兩句寫遍地杜鵑花爛漫綻放,從早到晚到處是一片美麗景象。後兩句寫春天將盡,杜鵑花也要凋落,但她的芳華卻長駐在杜鵑鳥的啼叫聲中。詩人借杜鵑花與杜鵑鳥 的關聯,抒發惜春思歸之情。  

清代女詩人秋瑾的《杜鵑花》,贊美杜鵑花的紅艷: 

杜鵑花發杜鵑啼,

似血如朱一抹齊。

應是留春留不住,

夜深風露也寒凄。

暮春時節,杜鵑花開了,杜鵑鳥也開始啼叫。杜鵑花紅艷似血如硃砂,開花之處都是一片紅色。這鮮艷的紅花想必是想把春天留住吧,可是到了夜裡風雨交加寒風凄冷,想留春天也留不住啊!

詩人贊美杜鵑花的紅艷美麗,惋惜留春不住,惜春之情濃郁。

    描寫杜鵑花的古詩詞還有很多。杜鵑花紮根山野僻壤、恣意盛放的情景,隨處可見,紅的像火,熱情奔放,灼灼燃燒著人們的視野,點燃了山野的寂寞和冷清。在古詩詞里欣賞杜鵑花的鮮艷與朴實,帶給我們的不只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一種心靈上的觸動!

2. 意境高妙的10首杜鵑花詩,哪一首能迎來貴州百里杜鵑最美時刻

杜鵑花是十大名花之一,在中華文化中有很深的文化內涵,而「杜鵑啼血」的典故更是人盡皆知。

這么有文化內涵的杜鵑花,自然能夠受到世間無數愛美之人的喜愛,而最受世人喜愛的,莫過於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杜鵑花林,裡面有著世界上最齊全和最美麗的杜鵑花,她就是貴州畢節的百里杜鵑。

此時正值春季,百里杜鵑即將迎來杜鵑盛開的最美時節。屆時,這里的杜鵑花就會開得漫山遍野,蜿蜒百里。而這里的杜鵑花也即將與春風為伴,所有的杜鵑將會各展身姿,各秀其美,用地球上最美的彩色飄帶,來迎接您的到來。

而為迎接這美妙的「杜鵑王國」和「世界天然大花園」最美時刻的到來,本文精選了詩人筆下最美的杜鵑花詩,來歌頌和贊美這最美妙的杜鵑花。 也請您看看,在這些最美的詩歌當中,哪一首詩最能夠迎接百里杜鵑最美時刻的到來?哪一首詩最能為這最美的杜鵑花增色?

第一首【唐】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曾經在蜀國聽到子規鳥的聲聲啼叫,現在在宣城又見到了美麗的杜鵑花。

看到了這宣城的最美杜鵑花,不禁想起了家鄉杜鵑的聲聲啼叫,那悲啼的叫聲,讓人聽一次就傷一次,聽一次就會灑一次淚水,真的讓人傷心斷腸。然而這明媚的三月春光,卻時時勾起了我對家鄉三巴的思念。

第二首【唐】李群玉《嘆靈鷲寺山榴》

水蝶岩蜂俱不知,露紅凝艷數千枝。

山深春晚無人賞,即是杜鵑催落時。

真的是讓人慨然長嘆啊,這靈鷲寺的杜鵑花,千枝萬枝,露紅凝艷,鮮艷無比!她生長在深山老林人跡罕至的廟宇,生長在蜜蜂蝴蝶都難以企及的地方。

這些生長在深山裡的杜鵑花,美艷無限,卻是花開花落,皆無人賞識。他們只能自吐芬芳,孤芳自賞,最後默默無聞的寂寞墜地,度過無人知曉的一生。

李群玉此詩極為生動出彩,杜鵑花美麗的形象被描述得淋漓盡致,但是拋開詠物寫景的一面,此詩言里言外,是皆有所指。而指什麼,從詩人的經歷來看,詩中的「杜鵑花」其實就是詩人自己的真實寫照。

第三首【唐】成彥雄《杜鵑花》

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

謝豹出不出,日遲遲又斜。

成彥雄的這首詩寫得單刀直入,卻是別有一番特色,說杜鵑花和杜鵑鳥,艷麗與哀怨上下難分,可能是因為杜鵑鳥悲啼而鳴,最後泣血無數,滴落在枝頭,就染紅了枝頭上紅艷艷的杜鵑花。

一聲杜鵑哀啼寒食夜,野外杜鵑花就在這哀啼泣血的啼叫里花開而生。謝豹(子規,杜鵑)飛來又飛去,轉眼卻已經是日暮黃昏。

這首詩雖然寫杜鵑花,卻沒有去描寫花朵的姿態妍麗,卻著重於杜鵑花之所以是紅顏色的原因,是由於心中常有悲情,泣血而出,成為悲色,所以眼前杜鵑花的紅色即是悲景。

第四首【宋】楊巽齋《杜鵑花》

鮮紅滴滴映霞明,盡是冤禽血染成。

羈客有家歸未得,對花無語兩含情。

杜鵑花朵朵艷麗,瓣瓣生香,彷彿是杜鵑鳥啼出的滴滴血淚,映得霞光鮮明,這都是杜宇含冤而死化為杜鵑啼血染成的。

在外漂泊的遊子,有家卻是難以得歸,想找人傾訴,卻是舉目無親亦無故,沒有人能夠聽我訴說這樣的羈旅之苦,只能對著杜鵑花兒傾訴思念故鄉的苦楚,然而對花傾訴,花卻無語,只得默默相視,彼此心裡無限苦悲!

第五首【宋】楊公遠《白杜鵑花》

從來只說映山紅,幻出鉛華奪化工。

莫是杜鵑飛不到,故無啼血染芳叢。

世間除了紅杜鵑明明還有白杜鵑,可是世人為什麼都只說紅杜鵑呢?這白杜鵑雪白如玉,比精心打扮的還漂亮,而且它亮麗奪目的雪白是從粉墨里幻化出來的,出於黑卻纖塵未染,美奪天工,令人驚嘆。

都說杜鵑血紅,是因為杜宇化鳥啼血而染成血紅色,那白杜鵑為什麼沒有染紅呢?莫非是杜鵑鳥啼血而亡,飛不到這里,所以沒有染紅這里的一叢叢杜鵑花嗎?

楊公遠這首詩雖然還是用「杜鵑啼血」的典故,但是顯然他反著用的,一掃平常的凄婉哀怨與悲愴凄涼之感,轉而感嘆白杜鵑的雪白美妙,美奪天工。

第六首【宋】趙師俠《醉桃源·杜鵑花發映山紅》

杜鵑花發映山紅。韶光覺正濃。水流紅紫各西東。綠肥春已空。

閑戲蝶,懶游蜂。破除花影重。問春何事不從容。憂愁風雨中。

杜鵑花兒開,滿山映紅,感覺春光正好,春意正濃。可是花開亦有花落,花瓣落於溪流里,一片紅紫,黯然神傷,花隨流水去,向西又向東,而綠意漸濃,春意已漸成空。

閑游的蝴蝶翩翩而舞,懶懶的蜜蜂在花間閑逛,他們彷彿都從花間飛出來詢問春天:「你為何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那麼憂愁風雨,那麼憂傷敗落,一點也不從容?」

第七首【宋】艾可翁《金山寺前泛舟西下》

機舂坎坎水潺潺,曲折舟行亂石間。

無數水禽飛不起,杜鵑花滿夕陽山。

在金山寺前泛舟而行,水碓坎坎聲不絕於耳,水流潺潺,小船隨水而行,一路曲折蜿蜒,亂石雜陳,好不美觀。

一路順水而來,無數的飛禽水鳥,起起落落,歇在岸邊與河中的小洲。那一路的山上,杜鵑花開滿山間,遍布每一個角落,夕陽西下,花映斜陽,斜陽照花,美得讓人感慨萬千。

第八首【宋】梅堯臣《依韻和吳季野馬上口占》

溪頭三月草菲菲,城畔春遊惜醉稀。

莫信杜鵑花上鳥,人歸猶道不如歸。

三月春光好,春意無限,溪頭碧草萋萋,在如此美妙的春光里,出遊城畔,忍不住對酒當歌,竟然醉在迷人的春色之中,讓人難忘。

然杜鵑花上杜鵑啼,聲聲入耳,卻是一句也信不得啊,天色已晚,踏春的遊人們都已經歸去,它卻還在枝頭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梅堯臣這首杜鵑詩一反以往的悲哀之情,轉而寫成趣味十足的調侃曲調,讀起來別有一番意味,別有一番情調,使得一個春天在詩人筆下變得春意盎然,生機勃勃,動靜相應,極為有趣。

第九首【明】蘇世讓《 初見杜鵑花 》

際曉紅蒸海上霞,石崖沙岸任欹斜。

杜鵑也報春消息,先放東風一樹花。

這首詩是詩人新年後第一次見到杜鵑花的景象,她在春風盪漾的季節而開,顏色紅艷鮮美,就像早晨大海中升起的朝霞那樣雲蒸霞蔚。最為重要的是,杜鵑花不像很多花那樣嬌貴,她不選擇環境,而是隨遇而安,哪怕是在懸崖、在水畔、在砂礫滾滾的地方,她都茂盛地生長。

雖然說梅花、桃花、李花等花開得比較早,但其實杜鵑花也是報春的花兒,也向眾生釋放出春天來臨的消息,早上卻迎著東風,傍晚照著夕陽,在枝頭綻放,漫山遍野的笑紅了臉。

蘇世讓這首詩也擺脫了寫杜鵑啼血的俗套,表達了詩人隨遇而安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第十首【近代】秋瑾《杜鵑花·杜鵑花發杜》

杜鵑花發杜鵑啼,似血如朱一抹齊。

應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風露也寒凄。

春山深處,杜鵑花紅得漫山遍野,千嬌百媚,美艷無比。那紅艷艷的杜鵑花如抹了血和抹了朱一般,沒有一朵雜色的花兒。

如此紅艷,如此悲壯,應該是那多情的杜鵑鳥想留春卻留不住,悲啼泣血,染紅了滿山的杜鵑花,所以即便是夜晚的山風與雨露,也感覺凄寒無比。

結語:

3. 對杜鵑花的古詩詞

【唐】李白 唐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唐】李白 凈興寺杜鵑花
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

【唐】曹松 寒食日題杜鵑花
一朵又一朵,並開寒食時。
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

【唐】成彥雄 杜鵑花
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
謝豹出不出,日遲遲又斜。

【唐】韓偓 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
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

【唐】李群玉:嘆靈鷲寺山榴
水蝶岩蜂俱不知,露紅凝艷數千枝。
山深春晚無人賞,即是杜鵑催落時。

【唐】李紳 新樓詩
杜鵑如火千房拆,丹檻低看晚景中。
繁艷向人啼宿露,落英飄砌怨春風。
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誰將老子同。
惟有此花隨越鳥,一聲啼處滿山紅。

【唐】白居易 山枇杷
深山老去惜年華,況對東溪野枇杷。
火樹風來翻絳焰, 瓊枝日出曬紅紗。
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

【唐】白居易 山石榴花十二韻

曄曄復煌煌,花中無比方。
艷夭宜小院,條短稱低廊。
本是山頭物,今為砌下芳。
千叢相向背,萬朵互低昂。
照灼連朱檻,玲瓏映粉牆。
風來添意態,日出助晶光。
漸綻胭脂萼,猶含琴軫房。
離披亂剪綵,斑駁未勻妝。
絳焰燈千炷,紅裙妓一行。
此時逢國色,何處覓天香。
恐合栽金闕,思將獻玉皇。
好差青鳥使,封作百花王。

【唐】白居易 山石榴寄元九
閑折二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

【唐】白居易 戲河山石榴
小樹山榴近砌栽,半含紅萼帶花來。
爭知司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開。

【唐】白居易
喜山石榴花開,去年自廬山移來
忠州州里今日花,廬山山頭春時樹。
己憐根損斬新栽,還喜花開依舊數。
赤玉何人少琴軫,紅纈誰家合羅褲。
但知爛漫恣情開,莫怕南賓桃李妒。

【唐】白居易 詠杜鵑
玉泉南澗花奇怪,不似花叢似火堆。
今日多情唯我到,每年無故為誰開。
寧辭辛苦行三里,更與留連飲兩杯。
猶有一般辜負事,不將歌舞管弦來。

【唐】白居易 詠杜鵑
嘩嘩夏煌煌,花中無此芳。
艷秋宜小院,條短稱低廊。
本是山頭物,今為砌下芳。
千叢相面背,萬朵百低昂。
煦灼連朱檻,玲瓏映粉牆。

【唐】白居易 山石榴,寄元九
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鵑花。
杜鵑啼時花撲撲。
九江三月杜鵑來,一聲催得一枝開。
江城上佐閑無事,山下斫得廳前栽。
爛熳一欄十八樹,根株有數花無數。
千房萬葉一時新,嫩紫殷紅鮮麴塵。
淚痕浥損燕支臉,剪刀裁破紅綃巾。
謫仙初墮愁在世,奼女新嫁嬌泥春。
日射血珠將滴地,風翻火焰欲燒人。
閑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
奇芳絕艷別者誰?通州遷客元拾遺。
拾遺初貶江陵去,去時正值青春暮。
商山秦嶺愁殺君,山石榴花紅夾路。
題詩報我何所雲?苦雲色似石榴裙。
當時叢畔唯思我,今日欄前只憶君。
憶君不見坐銷落,日西風起紅紛紛。

【唐】李咸用:同友生題僧院杜鵑花
若比眾芳應有在,難同上品是中春。
牡丹為性疏南國,朱槿操心不滿旬。
留得卻緣真達者,見來寧作獨醒人。
鶴林太盛今空地,莫放枝條出四鄰。

【唐】吳融:送杜鵑花
春紅始謝又秋紅,息國亡來入楚宮。
應是蜀冤啼不盡,更憑顏色訴西風。

【唐】施肩吾 杜鵑花詞
杜鵑花時夭艷然,所恨帝城人不識。
丁寧莫遣春風吹,留與佳人比顏色。

【唐】楊行敏 失題
杜鵑花里杜鵑啼,淺紫深紅更傍溪。
遲日霽光搜客思,曉來山路恨如迷。

【唐】薛能 惜春
花開亦花落,時節暗中遷。
無計延春日,可能留少年。
小叢初散蝶,高柳即聞蟬。
繁艷歸何處,滿山啼杜鵑。

【唐】雍陶 聞杜鵑
碧竿微露月玲瓏,謝豹傷心獨叫風。
高處已應聞滴血,山榴一夜幾枝紅。

【宋】楊巽齋 杜鵑花
鮮紅滴滴映霞明,盡是冤禽血染成。
羈客有家歸未得,對花無語兩含情。

【宋】真山民 杜鵑花
愁鎖巴雲往事空,只將遺恨寄芳叢。
歸心千在終難白,啼血萬山都是紅。
枝帶翠煙深夜月,魂飛錦水舊東風。
至今染出懷鄉恨,長掛行人望眼中。

【宋】楊萬里 明發西館,晨炊藹岡(選一)
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
日日錦江呈錦樣,清溪倒照映山紅。

【宋】高觀國 浪淘沙·杜鵑花
啼魄一天涯,怨入芳華。
可憐霧血染煙霞。
記得西風秋露冷,曾浼司花。
明月滿窗紗,倦客思家。
故宮春事與愁賒。
冉冉斷魂招不得,翠冷紅斜。

【宋】趙師俠 醉桃源
杜鵑花發映山紅,韶光覺正濃。

【宋】陳人傑 沁園春
為問杜鵑,抵死催歸,汝胡不歸?
似遼東白鶴,尚尋華表;海中玄鳥,猶記烏衣。
吳蜀非遙,羽毛自好,合趁東風飛向西。
何為者,卻身羈荒樹,血灑芳枝?
興亡常事休悲,算人世榮華都幾時?
看錦江好在,卧龍已矣;玉山無羔,躍馬何之?
不解自寬,徒然相勸,我輩行藏君豈知?
閩山路,待封侯事了,歸去非遲。

【元】姬翼:滿江紅慢
百煉千磨,成底事、襟懷冰雪。
向積塵堆里灑落,要明心月。
根本泉源空到底,波瀾枝葉休分別。
遍世間、誰不是行人,何須說。
丹宜秘,囊宜結。居無室,行無轍。
更莫思人我,是非優劣。
鸚鵡雕籠因解語,杜鵑枝上空流血。
對利名、車馬軟紅塵,牢藏舌。

【元】善住 臨江仙
燕子穿簾深院靜,畫闌飛絮蒙蒙。
砌苔柔綠襯殘紅。問春何處,移在柳陰中。
老至十分詩思減,膝間閑理絲桐。
曲終聲盡意無窮,杜鵑開了。

【元】雲陽子:滿江紅
豎起空拳,休著相、秤坨是鐵。
敢承當時要,丈夫剛烈。
古佛拈花微微笑,今時幾個齊腰雪。
嘆杜鵑、啼得血流枝,誰知切。
啞人夢,難分別。耳聾漢,偏解說。
有孤峰頂上,木人饒舌。
鳥烏噪猿啼談不二,松風澗水真玄泄。
這機關打破看寒空,家家月。

【明】蘇世讓 初見杜鵑花
際曉紅蒸海上霞,石崖沙岸任欹斜。
杜鵑也報春消息,先放東風一樹花。

陳可時 送裴十二山人
主人來已早,花逐杜鵑飛。
萬事歸霜鬢,十年猶布衣。
溪平流響瘦,春去綠陰肥。
何必桃源住,南山歌採薇。

4. 關於滿山紅的詩句

1.有關映山紅的詩句

楊萬里(宋代 )「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日日錦江呈錦樣,清溪倒照映山紅。」

《映山紅》

年代: 宋 作者: 袁甫

山花無數笑春風,臨水精視迥不同。

喚作映山風味短,看來恰惟映溪紅。

1、杜鵑又名映山紅,它風姿絕艷,燦若雲錦,令人眩目,有花中西施之美譽。民間傳說,他從前原是個男孩,因為他的兄弟被後母虐待出走,他悲慟欲絕,泣血化成映山紅花。古詩雲:「映山紅花與鳥,怨艷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2、登上那鬱郁蔥蔥的岩頭山,你會看到火紅火紅的映山紅在青山綠樹之間雲蒸霞蔚,一團團一簇簇,開得那麼熱烈,那麼絢麗。朵朵花兒如紅色的瑪瑙,迎風玉立,嬌艷欲滴,花瓣兒密密匝匝,蕊靠著蕊,瓣貼著瓣,相互依偎竟相輝映,引來無數的蜂碟飛舞。每一朵花兒,都空靈含蓄,如詩如畫,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

2.描寫楓葉紅似火的詩句有什麼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百荻花秋瑟瑟。

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我畫藍江水悠悠,愛晚亭上楓葉愁。

楓葉詩度詞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問

清音遞檻來雙澗,秋色迎檐郁萬楓。

踏秋賞景看紅葉,寄情豪抒壯志。

紅葉經霜久答,依然戀故枝。開窗聆曉鳥,俯首拾新詩。

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

日暮秋煙起,蕭蕭楓樹林。

江上楓成彥雄,江楓自蓊鬱,不競松筠內力。

紅楓似火照山中,寒冷秋風襲樹叢;丹葉順時別枝去,來年滿嶺又楓紅。

楓葉千枝復萬枝容,江橋掩映暮帆遲。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3.有關「映山紅」的詩孝顫句有哪些

一、《醉巧逗敗桃源/阮郎歸》 宋代 趙師俠 杜鵑花發映山紅。

韶光覺正濃。 水流紅紫各西東。

綠肥春已空。 閑戲蝶,懶游蜂。

破除花影重。 問春何事不從容。

憂愁風雨中。 二、《子規》 宋代 劉蕭仲 深藏密葉人難見,斷送春光夢一空。

啼後血流成底事,只應都作映山紅。 三、《月中行/月宮春》 宋代 陳允平 鬢雲斜插映指譽山紅。

春重淡香融。 自攜紈扇出簾櫳。

意欲撲飛蟲。 薔薇架下偏宜酒,纖纖手、自引金鍾。

倦歌佯醉倚東風。愁在落花中。

四、《山中懷仲兄》 宋代 樓鑰 雁山曾御九秋風,更喜春深到此中。 芳草絕憐隨意綠,野花真是映山紅。

未知方丈景何似,直恐桃源路已通。 起聽朝雞無恙否,茲游恨不與君同。

五、《明發西館晨炊藹岡四首》 宋代 楊萬里 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 日日錦江呈錦檨,清溪倒照映山紅。

六、《雨後田間雜紀五首》 宋代 楊萬里 正是山花最鬧時,濃濃淡淡未離披。 映山紅與昭亭紫,挽住行人贈一枝。

七、《白杜鵑花》 宋 代 楊公遠 從來只說映山紅,幻出鉛華奪化工。 莫是杜鵑飛不到,故無啼血染芳叢。

八、《山枇杷 》 白居易 唐代 火樹風來翻絳艷,瓊枝日出曬紅紗。 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 九、《 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 》 唐代 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

十、《雨中赴劉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劉已先去因以四韻寄之》 唐代 白居易 最惜杜鵑花爛漫,春風吹盡不同攀。

4.關於杜鵑花的詩句

山枇杷 白居易

深山老去惜年華,況對東溪野枇杷。火樹風來翻絳艷,瓊枝日出曬紅紗。

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

宣城見杜鵑花 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碧磵驛曉思 溫庭筠

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

夜宿七盤嶺 沈佺期

獨游千里外,高卧七盤西。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5.有關杜鵑花的詩句

有關杜鵑詩句

名句:

宋陳允平《望江南》:「鸚鵡州邊鸚鵡恨,【杜鵑】枝上杜鵑啼。

1、唐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2、唐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3、唐李白《蜀道難》: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

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4、唐白居易《琵琶行》: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 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5、唐李賀《老夫采玉歌》:

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老夫飢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村寒白屋念嬌嬰,古台石磴懸腸草。

6、唐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7、唐沈佺期《夜宿七盤嶺》:

獨游千里外,高卧七盤西。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8、唐溫庭筠《碧磵驛曉思》:

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

9、唐崔塗《春夕》:

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過楚城。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

故園書動經年絕,華發春唯滿鏡生。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

10、唐柳中庸《聽箏》:

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似逐春風知柳態,如隨【啼鳥】識花情。

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

11、唐李群玉《黃陵廟》:

小姑洲北浦雲邊,二女啼妝自儼然。野廟向江春寂寂,古碑無字草芊芊。

風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鵑】。猶似含顰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12、唐無名氏《雜詩》: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等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

13、宋文天祥《酹江月》:

乾坤能大,算蛟龍元不是池中物。風雨牢愁無著處,那更寒蟲四壁。橫槊題詩,登樓作賦,萬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來還有英傑。堪笑一葉漂零,重來淮水,正涼風新發。鏡里朱顏都變盡,只有丹心難滅。去去龍沙,江山回首,一線青如發。故人應念,【杜鵑】枝上殘月。

14、宋文天祥《金陵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15、宋王安石《出城訪無黨因宿齋館》:

關外尋君信馬蹄,謾成詩句任天倪。花枝到眼春相映,山色侵衣晚自迷。

今日笑談還喜共,經年勞逸固難齊。生涯零落歸心懶,多謝殷勤【杜宇】啼。

16、宋王安石《十五》: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17、宋蘇軾《築堤》:

六橋橫截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捲蒼煙空。

昔日珠樓擁翠鈿,女牆猶在草芊芊。東風第六橋邊柳,不見黃鸝見【杜鵑】。

18、宋晁補之《臨江仙·信州作》:

謫宦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松間葯臼竹間衣,水窮行到處,雲起坐看時。一個【幽禽(杜鵑)】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月斜西院愈聲悲。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

19、宋賀鑄《子夜歌》: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王孫何許音塵絕,柔桑陌上吞聲別。吞聲別,隴頭流水,替人嗚咽。

20、宋王瀾《念奴嬌·避地溢江,書於新亭》:

憑高遠望,見家鄉、只在白雲深處。鎮日思歸歸未得,孤負殷勤【杜宇】。故國傷心,新亭淚眼,更灑瀟瀟雨。長江萬里,難將此恨流去。遙想江口依然,【鳥啼】花謝,今日誰為主?燕子歸來,雕梁何處,底事呢喃語?最苦金沙,十萬戶盡,作血流漂杵。橫空劍氣,要當一洗殘虜。

6.關於杜鵑花的古詩句

1.《送梓州李使君》唐代 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2.《杜鵑花》[ 宋 ] 易士達

輕剪梢頭薄薄羅,子規湔血恨難磨。

園林莫道香飛盡,嫩綠枝頭不用多。

3.《杜鵑花》[ 宋 ] 楊巽齋

鮮紅滴滴映霞明,盡是冤禽血染成。

羈客有家歸未得,對花無語兩含情。

4.《杜鵑花》[ 宋 ] 舒岳祥

杜陵野老拜杜鵑,念渠蜀王身所變。

我今流涕杜鵑花,為是此禽流備濺。

嗟哉杜宇何其愚,萬事成敗皆斯須。

一枰黑白翻覆手,揖讓放弒皆丘墟。

汝初一身今百億,凝滯結戀胡為乎。

爾生不能存社稷,死怨謝豹何區區。

至今有子不自保,寄巢生育非良圖。

百億禽分百億花,數若恆河沙復沙。

此花開時此鳥至,青楓苦竹為其家。

錦官玉壘不可念,翠華黃屋天之涯。

不聞十月杜鵑鳥,只見十月杜鵑花。

5.《杜鵑花》[ 唐 ] 成彥雄

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

謝豹出不出,日遲遲又斜。

6.《杜鵑花》[ 宋 ] 李時可

杜鵑躑躅正開時,自是山家一段奇。

莫據眼前看易厭,帝城只賣擔頭枝。

(4)杜鵑花發映山紅韶光覺正濃擴展閱讀:

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

杜鵑花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神農本草經》,書中將「羊躑躅」列為有毒植物。杜鵑花的栽培歷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唐代,出現了觀賞的杜鵑花,此時杜鵑花就已移栽入庭園栽培,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772-846年)對杜鵑花情有獨鍾,不但寫下了許多贊美杜鵑花的詩句,而且還親自移植栽培,第一次移植未成活,寫下了「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820年終於移植成活,詩曰:「忠州洲里今日花,廬山山頭去年樹,已憐根損斬新栽,還喜花開依舊數。」據記載,唐貞觀元年(785年)已有人收集杜鵑品種栽培,最有名的是鎮江鶴林寺所栽培的杜鵑花。

宋代對杜鵑花的栽培又有新的發展,詩人王十朋曾移植杜鵑花於庭院:「造物私我小園林,此花大勝金腰帶。」南宋《咸淳臨安志》:「杜鵑,錢塘門處菩提寺有此花,甚盛,蘇東坡有南漪堂杜鵑詩,今堂基存,此花所在山多有之。」說明杜鵑花在杭州庭院已多見。

明代,對杜鵑花又有了進一步的深入了解,如志涼《水昌二芳記》,1563年《大理府志》、1587年李時珍《本草綱目》、《徐霞客游記》等刻本中都有不同程度關於杜鵑花的品種、習性、分布、應用、育種、盆栽等記載。如1563年《大理府記》中,記載杜鵑花譜有47個品種,大理的崇聖寺、感通寺等寺院已栽種杜鵑,並育成五色復瓣品種,《草花譜》記有「杜鵑花出蜀中者佳,謂之川鵑,花內十數層,色紅甚;出四明(今浙江四明山)者,花可二、三層,色淡」。

清代,已經有了杜鵑花的盆景造型,朱國楨《涌幢小品》記有「杜鵑花以二、三月杜鵑鳥鳴時開,有兩種,其一先敷葉後著花(先葉後花)色丹如血;其二先著花後敷葉(先花後葉)色淡,人多結縛力盤盂翔鳳之狀」之名。而且,對杜鵑花的栽培已有一整套的經驗,記載也多,如《花鏡》《廣群芳譜》《滇南新語》《盆玩偶錄》等。嘉慶年間(1796-1820)《蘇靈錄》將杜鵑花盆栽列為「十八學士」第六位。道光年間(1821-1850)《桐橋倚棹》中提到「洋茶、洋鵑、山茶、山鵑」的記載,說明此時中國內已引入國外杜鵑栽培了。

參考資料:杜鵑——搜狗網路

7.形容「映山紅」的詩詞有哪些

形容「映山紅」的詩句有:1、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

日日錦江呈錦樣,清溪倒照映山紅。」--楊萬里《杜鵑花》2、火樹風來翻絳艷,瓊枝日出曬紅紗。

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

--白居易 《山枇杷 》3、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李白《 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 》4、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

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溫庭筠《碧磵驛曉思》5、一朵又一朵,並開寒食時。

--曹松《寒食日題杜鵑花》6、最惜杜鵑花爛漫,春風吹盡不同攀。--白居易《雨中赴劉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劉已先去因以四韻寄之》7、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韓偓《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一、原詩:《映山紅》宋 · 袁甫山花無數笑春風,臨水精視迥不同。喚作映山風味短,看來恰惟映溪紅。

二、作者簡介:袁甫[約公元一二一六年前後在世]字廣微,號蒙齋,慶元府鄞縣人。袁燮子。

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中前後在世。少承家學,又從學於楊簡。

宋嘉定七年(1214)進士第一(狀元),授秘書省正字。十一年任湖州通判,遷秘書郎,改著作佐郎,出知徽州、衢州,有政績。

紹定三年(1230)兼任江東提點刑獄,後移司鄱陽,講學學宮,修葺廬山白鹿洞書院,創建貴溪象山書院。端平元年(1234)兼任福建轉運判官,遷秘書少監,疏指史嵩之不可重用,又反對進史嵩之為刑部尚書,被出知江州,再改知婺州。

後升起居郎兼中書舍人,兼國子祭酒,官終兵部侍郎,兼吏部尚書。卒謚正肅。

甫所至興利除害;在朝靡切權貴,抗論不阿。卒,謚正肅。

師事楊簡,主張「萬物與我心契」,為甬上陸學二傳弟子之一。甫著有《蒙齋集》四十卷,《國史經籍志》又作有《孝說》、《孟子解》、《江東荒政錄》、《防拓錄》、《樂事錄》、《宋史本傳》及《蒙齋中庸講義》等,並行於世。

參考資料網路知道:。

8.古詩岳飛的《滿山紅》內容是什麼啊

是《滿江紅》吧?

詩句: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同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賞析:

這是一首氣壯山河、傳誦千古的名篇。表現了作者大無畏的英雄氣慨,洋溢著愛國主義激情。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岳飛率軍從襄陽出發北上,陸續收復了洛陽附近的一些州縣,前鋒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舉收復中原,直搗金國的老巢黃龍府(今吉林農安,金故都)之勢。但此時的宋高宗一心議和,命岳飛立即班師,岳飛不得已率軍加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機,收復失地、洗雪靖康之恥的志向難以實現,在百感交集中寫下了這首氣壯山河的《滿江紅》詞。生於北宋末年的岳飛,親眼目睹了華夏的山河破碎,國破家亡,他少年從軍,以「精忠報國」、「還我山河」的已任。轉站各地,艱苦鬥爭,為的是「收拾舊山河」。這首詞所 抒寫的即是這種英雄氣。上片通過憑欄眺望,抒發為國殺敵立功的豪情,下片表達雪恥復分,重整乾坤的壯志。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了少年路雲和月,莫等灑、白了了少年頭,空悲切。「三十」兩句,自傷神州未復,勸人及時奮起,可為千古箴銘,而「八千里路」嚴峻激烈的復國征戰,尚露熱血之奮搏,遂以「莫等閑」自我激勵,實現其驅除胡虜,復我河山之壯志。

作者簡析:

岳飛(1103—1141),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抗金名將,官至樞密副使,封武昌郡開國公。以不附和議,被秦檜害死。孝宗時復官,謚武穆。寧宗時追封鄂王,理宗時改謚忠武。有《岳武穆集》。《全宋詞》錄其三首。

5. 贊美映山紅花開的詩句

1. 關於贊美映山紅頑強的詩句
關於贊美映山紅頑強的詩句 1. 贊美映山紅的詩
宋代袁甫的《映山紅》:山花無數笑春風,臨水精視迥不同。喚作映山風味短,看來恰惟映溪紅。

宋代詩人楊萬里所作的《明發西館晨炊藹岡四首》之一首: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日日錦江呈錦檨返胡,清溪倒照映山紅。另一首則曰:正是山花最鬧時,濃濃淡淡未離披。映山紅與昭亭紫,挽住行人贈一枝。

宋代詩人劉蕭仲的《子規》:深藏密葉人難見,斷送春光夢一空。啼後血流成底事,只應都作映山紅。

南宋詩人樓作的《山中懷仲兄》:「雁山曾御九秋風,更喜春深到此中。芳草絕憐隨意綠,野花真是映山紅。未知方丈景何似,直恐桃源路已通。起聽朝雞無恙否,茲游恨不與君同。

宋末元詩人楊公遠的《白杜鵑花》:從來只說映山紅,幻出鉛華奪化工。莫是杜鵑飛不到,故無啼血染芳叢。

。。。。。..
2. 有關映山紅的詩句
楊萬里(宋代 )「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日日錦江呈錦樣,清溪倒照映山紅。」

《映山紅》

年代: 宋 作者: 袁甫

山花無數笑春風,臨水精視迥不同。

喚作映山風味短,看來恰惟映溪紅。

1、杜鵑又名映山紅,它風姿絕艷,燦若雲錦,令人眩目,有花中西施之美譽。民間傳說,他從前原是個男孩,因為他的兄弟被後母虐待出走,他悲慟欲絕,泣血化成映山紅花。古詩雲:「映山紅花與鳥,怨艷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2、登上那鬱郁蔥蔥的岩頭山,你會看到火紅火紅的映山紅在青山綠樹之間雲蒸霞蔚,一團團一簇簇,開得那麼熱烈,那麼絢麗。朵朵花兒如紅色的瑪瑙,迎風玉立,嬌艷欲滴,花瓣兒密密匝匝,蕊靠著蕊,瓣貼著瓣,相互依偎竟相輝映,引來無數的蜂碟飛舞。每一朵花兒,都空靈含蓄,如詩如畫,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
3. 描寫映山紅的詩
1、山色空濛,此時最耀眼的是映山紅,它們點綴著整個山體,這里一叢,那裡一片,團團簇簇,在青山綠樹之間雲蒸霞蔚,讓整座山都空靈含蓄又熱情如火,招惹得多少遊人登山采擷。

2、每年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杜鵑便會在山坡上,岩畔下,疊嶂間,小路邊的灌木叢中,綻放出艷麗奪目的花朵。

3、進入四月,在綠意還為展現枝頭之前,映山紅花會像仙女下凡一般,站滿整個山坡,隨著春風的弦律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美麗至極。如果你是花季少女,看到了這些美麗的花朵,相信會有些嫉妒在心中悄然而生。如果你是未婚的男士,相信更是垂涎三尺,真想領一個回到家中作媳婦。春天就是這樣美麗動人。

滿意請點下採納 謝謝

杜鵑花 (梭蘿花,即杜鵑花,又稱映山紅。) 1。李白 《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2。「杜鵑花時夭艷然,所恨帝城人不識。丁寧莫遺春風吹,留與佳人比顏色」。(唐·施肩吾) 3。白居易 「閑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詩人贊美杜鵑,把杜鵑比作花中西施。 4。李商隱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 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 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5。〈七絕憶大別山歌映山紅兩首〉一「北國南疆行跡遍,春來最憶大別山。家家祭掃紅軍墓,漫野時開紅杜鵑。」二「革命搖籃不怕窮,邊陲小縣盡光榮。青山遍灑英雄血,始得逢春萬壑紅!」 6。年代:宋 作者:元絳 作品:映山紅慢 內容:「穀雨風前,占淑景、名花獨秀。露國色仙姿,品流第一,春工成就。羅幃護日金泥皺。映霞腮動檀痕溜。長記得天上,瑤池閬苑曾有。千匝繞、紅玉闌干,愁只恐、朝雲難久。須款折、綉囊剩戴,細把蜂須頻嗅。佳人再拜抬嬌面,斂紅巾、捧金杯酒。獻千千壽。願長恁、天香滿袖。」 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杜宇、子鵑。) 1。李白《宣城見杜鵑花》「蜀國曾聞子規鳥姿謹,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這首詩表達安徽見到盛開的杜鵑花時,不由想起故鄉杜鵑鳥的叫聲,從而深深喚起詩人的思鄉之情。相傳子規鳥,即杜鵑鳥為古蜀王所化。其鳴聲凄切。杜鵑花因杜鵑鳥啼血而被染成鮮紅色。 2。「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我常見再拜,重是古帝魂。」(杜甫《杜鵑》詩) 3。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跡世基,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4。鵲橋仙·夜聞杜鵑 陸游「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5,踏莎行 秦觀「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6。憶王孫 李重元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4. 贊美映山紅的詩
宋代袁甫的《映山紅》:山花無數笑春風,臨水精視迥不同。

喚作映山風味短,看來恰惟映溪紅。宋代詩人楊萬里所作的《明發西館晨炊藹岡四首》之一首: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

日日錦江呈錦檨,清溪倒照映山紅。另一首則曰:正是山花最鬧時,濃濃淡淡未離披。

映山紅與昭亭紫,挽住行人贈一枝。 宋代詩人劉蕭仲的《子規》:深藏密葉人難見,斷送春光夢一空。

啼後血流成底事,只應都作映山紅。南宋詩人樓作的《山中懷仲兄》:「雁山曾御九秋風,更喜春深到此中。

芳草絕憐隨意綠,野花真是映山紅。未知方丈景何似,直恐桃源路已通。

起聽朝雞無恙否,茲游恨不與君同。宋末元詩人楊公遠的《白杜鵑花》:從來只說映山紅,幻出鉛華奪化工。

莫是杜鵑飛不到,故無啼血染芳叢。

..。
5. 有關「映山紅」的詩句有哪些
一、《醉桃源/阮郎歸》

宋代 趙師俠

杜鵑花發映山紅。韶光覺正濃。

水流紅紫各西東。綠肥春已空。

閑戲蝶,懶游蜂。破除花影重。

問春何事不從容。憂愁風雨中。

二、《子規》

宋代 劉蕭仲

深藏密葉人難見,斷送春光夢一空。

啼後血流成底事,只應都作映山紅。

三、《月中行/月宮春》

宋代 陳允平

鬢雲斜插映山紅。春重淡香融。

自攜紈扇出簾櫳。意欲撲飛蟲。

薔薇架下偏宜酒,纖纖手、自引金鍾。

倦歌佯醉倚東風。愁在落花中。

四、《山中懷仲兄》

宋代 樓鑰

雁山曾御九秋風,更喜春深到此中。

芳草絕憐隨意綠,野花真是映山紅。

未知方丈景何似,直恐桃源路已通。

起聽朝雞無恙否,茲游恨不與君同。

五、《明發西館晨炊藹岡四首》

宋代 楊萬里

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

日日錦江呈錦檨,清溪倒照映山紅。

六、《雨後田間雜紀五首》

宋代 楊萬里

正是山花最鬧時,濃濃淡淡未離披。

映山紅與昭亭紫,挽住行人贈一枝。

七、《白杜鵑花》

宋 代 楊公遠

從來只說映山紅,幻出鉛華奪化工。

莫是杜鵑飛不到,故無啼血染芳叢。

八、《山枇杷 》

白居易 唐代

火樹風來翻絳艷,瓊枝日出曬紅紗。

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

九、《 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 》

唐代 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

十、《雨中赴劉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劉已先去因以四韻寄之》

唐代 白居易

最惜杜鵑花爛漫,春風吹盡不同攀。
6. 形容映山紅的詩詞
一、《醉桃源/阮郎歸》 宋代 趙師俠 杜鵑花發映山紅。

韶光覺正濃。 水流紅紫各西東。

綠肥春已空。 閑戲蝶,懶游蜂。

破除花影重。 問春何事不從容。

憂愁風雨中。 二、《子規》 宋代 劉蕭仲 深藏密葉人難見,斷送春光夢一空。

啼後血流成底事,只應都作映山紅。 三、《月中行/月宮春》 宋代 陳允平 鬢雲斜插映山紅。

春重淡香融。 自攜紈扇出簾櫳。

意欲撲飛蟲。 薔薇架下偏宜酒,纖纖手、自引金鍾。

倦歌佯醉倚東風。愁在落花中。

四、《山中懷仲兄》 宋代 樓鑰 雁山曾御九秋風,更喜春深到此中。 芳草絕憐隨意綠,野花真是映山紅。

未知方丈景何似,直恐桃源路已通。 起聽朝雞無恙否,茲游恨不與君同。

五、《明發西館晨炊藹岡四首》 宋代 楊萬里 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 日日錦江呈錦檨,清溪倒照映山紅。

六、《雨後田間雜紀五首》 宋代 楊萬里 正是山花最鬧時,濃濃淡淡未離披。 映山紅與昭亭紫,挽住行人贈一枝。

七、《白杜鵑花》 宋 代 楊公遠 從來只說映山紅,幻出鉛華奪化工。 莫是杜鵑飛不到,故無啼血染芳叢。

八、《山枇杷 》 白居易 唐代 火樹風來翻絳艷,瓊枝日出曬紅紗。 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 九、《 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 》 唐代 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

十、《雨中赴劉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劉已先去因以四韻寄之》 唐代 白居易 最惜杜鵑花爛漫,春風吹盡不同攀。
7. 形容映山紅的句子
1、杜鵑又名映山紅,它風姿絕艷,燦若雲錦,令人眩目,有花中西施之美譽。民間傳說,他從前原是個男孩,因為他的兄弟被後母虐待出走,他悲慟欲絕,泣血化成映山紅花。古詩雲:「映山紅花與鳥,怨艷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2、登上那鬱郁蔥蔥的岩頭山,你會看到火紅火紅的映山紅在青山綠樹之間雲蒸霞蔚,一團團一簇簇,開得那麼熱烈,那麼絢麗。朵朵花兒如紅色的瑪瑙,迎風玉立,嬌艷欲滴,花瓣兒密密匝匝,蕊靠著蕊,瓣貼著瓣,相互依偎竟相輝映,引來無數的蜂碟飛舞。每一朵花兒,都空靈含蓄,如詩如畫,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

6. 描寫映山紅的優美句子,詩詞名句名言

描寫映山紅的詩詞名句名言
種碧映山紅於新墳 [宋] 梅堯臣 年年杜鵑啼,口滴枝上赤。 今同萇弘血,三歲化為碧。 因移新冢傍,顏色照松柏。
映山紅慢 [宋] 元絳 穀雨風前,占淑景、名花獨秀。露國色仙姿,品流第一,春工成就。羅幃護日金泥皺。映霞腮動檀痕溜。長記得天上,瑤池閬苑曾有。千匝繞、紅玉闌干,愁只恐、朝雲難久。須款折、綉囊剩戴,細把蜂須頻嗅。佳人再拜抬嬌面,斂紅巾、捧金杯酒。獻千千壽。願長恁、天香滿袖。
映山紅 [宋] 袁甫 山花無數笑春風,臨水精視迥不同。 喚作映山風味短,看來恰惟映溪紅。
醉桃源/阮郎歸 [宋] 趙師俠 杜鵑花發映山紅。韶光覺正濃。水流紅紫各西東。綠肥春已空。閑戲蝶,懶游蜂。破除花影重。問春何事不從容。憂愁風雨中。
雨後田間雜紀五首 [宋] 楊萬里 正是山花最鬧時,濃濃淡淡未離披。 映山紅與昭亭紫,挽住行人贈一枝。
白杜鵑花 [宋] 楊公遠 從來只說映山紅,幻出鉛華奪化工。 莫是杜鵑飛不到,故無啼血染芳叢。
描寫映山紅的優美句子
獨游千里外,高卧七盤西。山月伏坦臨窗近,天河入戶低。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春來了,映山紅開了,那一叢叢的紅,一簇簇的紫冶艷著滿是翠色的春,強烈熱鬧了暖陽下的光。那紅,艷如玫瑰,那紫,高貴而深沉,那黃,燦如陽光。錦簇中噴吐著光焰,向陽下,浸透著雲霞。聖潔而又溫馨的花叢,擁抱著英靈的思惟,泣歌著山川的靈魂,把那平凡的生命而又不平凡的情懷飄灑在東風里。
獨游千里外,高卧七盤西。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一來到草地上,就聞到一陣陣沁人心脾的清香,我趕緊往映山紅跑去。哇!映山紅的花可真多,光是一棵就有幾百朵。花兒們有的是如火的紅色,有的是淡雅的粉色,還有似雪的白色……相互映襯著,像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哪慎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最惜杜鵑花爛漫,春風吹盡不同攀。
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冬季一過,春天一來的時候,先是漫山吐蕊的映山紅招惹著人的目光,紅的白的粉的,一片片,一簇簇,將整個群山打扮的如待嫁的新娘,於是,趕著休息時,三五成群的半大孩子,帶著走道還磕磕絆絆的小尾巴,深入群山,找尋春天特有的美味。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月的山坡又是鋪山蓋嶺的杜鵑花吐芳蓓蕾奼紫嫣紅,與山上的野花爭相鬥艷,形成了一道百花齊放杜鵑競芳的花海。由於今年的暖冬氣候催春,杜鵑花提前迎春,尤其是月初幾場春夜喜雨,杜鵑花已競相綻放。
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到山腳下,映日眼簾的是漫山遍野的(好詞好句)杜鵑花,有紅色的水紅色的白色的還有黃色的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山頭,真是萬紫千紅,賞心悅目。艷麗的花朵,一束艷過一束,人們在驚呼,競相爭看,為了留住這美麗的時刻,我們的相機頻頻舉起,閃光交錯。
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
記憶猶新的是春天來了,漫山遍野的映山紅,把鄉民的心開得春心盪漾,我們滿山遍野的去采映山紅花,有淺粉的玫紅的白的大紅的,最神奇的是大紅的這種映山紅花的花蕊是甘甜的,我們常常會貪婪的吸吮著這花蕊的甘甜與芬芳。
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鵑花。
春天到了,和夥伴們一起到山上去采擷映山紅。我喜歡青翠的山上的映山紅,喜歡村子裡的小池塘,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是一幅畫,雖然只有幾幀,也帶著春的溫和的笑。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鵑花。杜鵑啼時花撲撲。李廳敬九江三月杜鵑來,一聲催得一枝開。
每當陽春五月,漫山遍野盛開著杜鵑,千姿百態,奼紫嫣紅。她們有的紅艷似火,茁壯挺拔;有的潔白素雅,別具風骨。一樹樹的花團錦簇,一團團的火樣人生。每當自己漫入花海時,您會感受到花與人形影不離,人與花魂牽夢系,摟抱著岩石的虯根春情漾動,即使一柄柄花蕊也春意盎然。
映山紅沒有牡丹那樣名貴,沒有荷花那樣儒雅,也沒有水仙那樣嬌嫩。她的生命清淡在山野中,從不會被人刻意關注,但她不會由於無人賞識而不輝煌,也不會為冷風夜雨而傷懷,她的絢麗只為春天的生命而輝煌,她的凋謝,只為等待再一個東風而沉寂。這種恬澹平靜清雅坦盪的心境不恰是我們要學習的嗎?
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
每年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杜鵑便會在山坡上,岩畔下,疊嶂間,小路邊的灌木叢中,綻放出艷麗奪目的花朵。
杜鵑啼時花撲撲。九江三月杜鵑來,一聲催得一枝開。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色空濛,此時最耀眼的是映山紅,它們點綴著整個山體,這里一叢,那裡一片,團團簇簇,在青山綠樹之間雲蒸霞蔚,讓整座山都空靈含蓄又熱情如火,招惹得多少遊人登山采擷。
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
一朵又一朵,並開寒食時。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
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
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村寒白屋念嬌嬰,古台石磴懸腸草。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
紅艷似火的映山紅,將整座寧靜的山林開放得極盡喧嘩。一簇簇的映山紅在我前行的路上涌動。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山花,紅的紅,紫的紫,一路走過去,花團就一路延綿鋪展開去。
溪旁,爛漫的是那滿目的映山紅。那無邊的密密的花兒啊,紅得熱烈,紅得悲壯,似那啼血的杜鵑,又仿若出閣女子的嫁衣裳,鋪滿整個大地,彷彿要將那一地的火紅直鋪到天邊。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映山紅雖然沒有誘人的芳香,但可觀賞,還可做葯。她穿著紅色的衣服,顯得很耀眼。有的花瓣全舒展開了,花蕾漸漸露出來了;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像亭亭玉立的小姐,怪不得人們稱她「花中西施」。一盆杜鵑花遠遠看去,像一團燃燒的火焰。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村寒白屋念嬌嬰,古台石磴懸腸草。
進入四月,在綠意還為展現枝頭之前,映山紅花會像仙女下凡一般,站滿整個山坡,隨著春風的弦律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美麗至極。如果你是花季少女,看到了這些美麗的花朵,相信會有些嫉妒在心中悄然而生。如果你是未婚的男士,相信更是垂涎三尺,真想領一個回到家中作媳婦。春天就是這樣美麗動人。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來到山邊,眼前忽然一亮,一株映山紅,正笑吟吟地開在山邊。走過去,風正好又吹起來,一樹粉紅色的花朵都在雨中顫動起來,多像一位害羞的少女啊。它觸動我心底的柔軟,也跟著它顫動起來。
一朵又一朵,並開寒食時。

7. 夕顏花古詩詞

1.《甄嬛傳》王爺為夕顏花作的詩

白露濡兮夕顏麗,花因水光添幽香。

疑是若人兮含情睇,夕顏華兮芳馥馥。薄暮昏暗總朦朧,如何窺得兮真面目?甄嬛傳的小說版明確註明夕顏是葫蘆花,而且引用的這首詩其實是《源氏物語》卷四的一段和歌,是眾多《源氏物語》中譯本中第一個正式出版的全中文譯本林文月先生的譯本:「白露濡兮夕顏麗,花因水光添幽香,疑是若人兮含情睇。」

和「夕顏華兮芳馥馥,薄暮昏暗總朦朧,如何窺得兮真面目?」這兩句,但甄嬛傳的作者不解其意,估計覺得好聽就隨意附和到書中。實際上這是一男一女兩個人的和歌,第一段的隱語是【(女)夕陽下帶露的葫蘆花格外美麗,想來是我心中想念的那個人已經到來。】

第二段的隱語是【(男)暮色四合,遙遙一瞥又看不清楚,你怎麼知道我就是你等待的那個人呢?】,也就是希望能進入室內,與女子會面的意思。

2.甄嬛傳王爺為夕顏花作的詩

【白露濡兮夕顏麗,花因水光添幽香,疑是若人兮含情睇,夕顏華兮芳馥馥,薄暮昏暗總朦朧,如何窺得兮真面目。】

甄嬛傳的小說版明確註明夕顏是葫蘆花,而且引用的這首詩其實是《源氏物語》卷四的一段和歌,是眾多《源氏物語》中譯本中第一個正式出版的全中文譯本林文月先生的譯本:「白露濡兮夕顏麗,花因水光添幽香,疑是若人兮含情睇。」和「夕顏華兮芳馥馥,薄暮昏暗總朦朧,如何窺得兮真面目?」這兩句,但甄嬛傳的明敏作者不解其意,估計覺得好聽就隨意附和到書中。

實際上這是一男一女兩個人的和歌,第一段的隱語是【(女)夕陽下帶露的葫蘆花格外美麗,想來是我心中想念的那個人已經到來。】第二段的隱語是【(男)暮色四合,遙遙一瞥又看不清楚,你怎麼知道我就是你等待的那個人呢?】,也就是希望能進入室內,與女唯敗子會面的意思。

《甄嬛傳》的作者將這兩首和歌編進甄嬛與玄清(也就是影視劇里的果郡王)相遇的場景里,仔細閱讀上面對兩首和歌的註解,不難發現用在《甄嬛傳》中就不合適了,很有邀約、挑逗意味呢~~~~~~甄嬛傳影視劇版里用的是牽牛花,不過有一種說法是劇務臨時找不到白色指槐顫的葫蘆花,所以用了近似的牽牛花,牽牛花應該叫朝顏。夕顏和朝顏都是日本人的叫法,早在一千多年前,有一部號稱世界上第一部長篇寫實小說的書中就有夕顏和朝顏,那本書的名字叫《源氏物語》,第四卷的題目就是《夕顏》,其中有兩個註解(引用豐子愷譯本中的註解),其一:瓠花或葫蘆花,日本稱為夕顏。

其二:朝顏即牽牛花。另,在《源氏物語》中,夕顏和朝顏不僅是植物,同樣也是兩位女性,此二人各方面都完全相反。

夕顏出身官宦,可父母早亡,家道中落,雖沒什麼特點,但為人柔順,虜獲了當時兩大貴公子的心,可惜年僅十九歲就暴斃於一座荒宅陋室之中(實際上,在源學界歷來就有人認為夕顏實際上是個暗娼)。朝顏是親王之女,地位高貴,卻從始至終拒絕了小說男主人公的求愛,終生未嫁。

既然說了夕顏花的兩句和歌,那麼就再介紹一句有關朝顏花的和歌吧,同樣也是林文月譯本《源氏物語》卷四的「朝顏綻兮嬌楚楚,見異思遷雖未當,情難自禁兮欲摘汝。」雖然葫蘆花(也就是夕顏花)號稱夕開朝落,其實種過葫蘆的人都知道,只要光線合適,就算是早上、正午也可開花。

3.滿庭芳 古詩詞

《滿庭芳·山抹微雲》

宋代 秦觀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滿庭芳·蝸角虛名》

宋代 蘇軾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閑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雲幕高張。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

4.請問《上邪》古詩詞有哪些

上邪

漢樂府民歌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

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

天地合 ,

乃敢與君絕!

注釋

① 上邪(yé):上天啊。上:指天。邪:語氣助詞,表示感嘆。

② 相知:結為知己。

③ 命:古與「令」字通,使。衰(cui)【也可讀作shuai】:衰減、斷絕。這兩句是說,我願與你相愛,讓我們的愛情永不衰絕。

④ 陵(líng):山峰、山頭。

⑤ 震震:形容雷聲。

⑥ 雨(yù)雪:降雪。雨,名詞活用作動詞。

⑦ 天地合:天與地合二為一。

⑧ 乃敢:才敢,「敢」字是委婉的用語。

翻譯

上天呀!

我渴望與你相知相惜,

長存此心永不褪減。

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見,

除非滔滔江水乾涸枯竭。

除非凜凜寒冬雷聲翻滾,

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紛飛,

除非天地相交聚合連接,

我才敢將對你的情意拋棄決絕!

5.帶夕顏這兩個字的詩句

送人登第東歸 朝代:唐 作者:劉駕 體裁:五古 學古既到古,反求鑒者難。

見詩未識君,疑生建安前。 海畔豈無家,終難成故山。

得失雖由命,世途多險艱。 我皇追古風,文柄付大賢。

此時如為君,果在甲科間。 晚達多早貴,舉世咸為然。

一夕顏卻少,雖病心且安。 所居似清明,冷灶起新煙。

高情懶行樂,花盛仆馬前。 歸程不淹留,指期到田園。

香醪四鄰熟,霜橘千株繁。 肯憶長安夜,論詩風雪寒。

貌似有點牽強附會。

你看過源氏物語嗎?裡面有一章名夕顏,裡面有的: 1.心無旁物見君至,白露添光夕顏花。

2.寄情黃昏後,待看夕顏花。 3.枉費彼時展夕顏,換得一副朦朧臉。

三句不是在一起的。

6.對杜鵑花的古詩詞

【唐】李白 唐宣城見杜鵑花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唐】李白 凈興寺杜鵑花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唐】曹松 寒食日題杜鵑花一朵又一朵,並開寒食時。

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唐】成彥雄 杜鵑花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

謝豹出不出,日遲遲又斜。【唐】韓偓 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唐】李群玉:嘆靈鷲寺山榴水蝶岩蜂俱不知,露紅凝艷數千枝。

山深春晚無人賞,即是杜鵑催落時。【唐】李紳 新樓詩杜鵑如火千房拆,丹檻低看晚景中。

繁艷向人啼宿露,落英飄砌怨春風。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誰將老子同。

惟有此花隨越鳥,一聲啼處滿山紅。【唐】白居易 山枇杷深山老去惜年華,況對東溪野枇杷。

火樹風來翻絳焰, 瓊枝日出曬紅紗。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

【唐】白居易 山石榴花十二韻曄曄復煌煌,花中無比方。艷夭宜小院,條短稱低廊。

本是山頭物,今為砌下芳。千叢相向背,萬朵互低昂。

照灼連朱檻,玲瓏映粉牆。風來添意態,日出助晶光。

漸綻胭脂萼,猶含琴軫房。離披亂剪綵,斑駁未勻妝。

絳焰燈千炷,紅裙妓一行。此時逢國色,何處覓天香。

恐合栽金闕,思將獻玉皇。好差青鳥使,封作百花王。

【唐】白居易 山石榴寄元九閑折二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唐】白居易 戲河山石榴小樹山榴近砌栽,半含紅萼帶花來。

爭知司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開。【唐】白居易喜山石榴花開,去年自廬山移來忠州州里今日花,廬山山頭春時樹。

己憐根損斬新栽,還喜花開依舊數。赤玉何人少琴軫,紅纈誰家合羅褲。

但知爛漫恣情開,莫怕南賓桃李妒。【唐】白居易 詠杜鵑玉泉南澗花奇怪,不似花叢似火堆。

今日多情唯我到,每年無故為誰開。寧辭辛苦行三里,更與留連飲兩杯。

猶有一般辜負事,不將歌舞管弦來。【唐】白居易 詠杜鵑嘩嘩夏煌煌,花中無此芳。

艷秋宜小院,條短稱低廊。本是山頭物,今為砌下芳。

千叢相面背,萬朵百低昂。煦灼連朱檻,玲瓏映粉牆。

【唐】白居易 山石榴,寄元九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鵑花。杜鵑啼時花撲撲。

九江三月杜鵑來,一聲催得一枝開。江城上佐閑無事,山下斫得廳前栽。

爛熳一欄十八樹,根株有數花無數。千房萬葉一時新,嫩紫殷紅鮮麴塵。

淚痕浥損燕支臉,剪刀裁破紅綃巾。謫仙初墮愁在世,奼女新嫁嬌泥春。

日射血珠將滴地,風翻火焰欲燒人。閑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奇芳絕艷別者誰?通州遷客元拾遺。

拾遺初貶江陵去,去時正值青春暮。商山秦嶺愁殺君,山石榴花紅夾路。

題詩報我何所雲?苦雲色似石榴裙。當時叢畔唯思我,今日欄前只憶君。

憶君不見坐銷落,日西風起紅紛紛。【唐】李咸用:同友生題僧院杜鵑花若比眾芳應有在,難同上品是中春。

牡丹為性疏南國,朱槿操心不滿旬。留得卻緣真達者,見來寧作獨醒人。

鶴林太盛今空地,莫放枝條出四鄰。【唐】吳融:送杜鵑花春紅始謝又秋紅,息國亡來入楚宮。

應是蜀冤啼不盡,更憑顏色訴西風。【唐】施肩吾 杜鵑花詞杜鵑花時夭艷然,所恨帝城人不識。

丁寧莫遣春風吹,留與佳人比顏色。【唐】楊行敏 失題杜鵑花里杜鵑啼,淺紫深紅更傍溪。

遲日霽光搜客思,曉來山路恨如迷。【唐】薛能 惜春花開亦花落,時節暗中遷。

無計延春日,可能留少年。小叢初散蝶,高柳即聞蟬。

繁艷歸何處,滿山啼杜鵑。【唐】雍陶 聞杜鵑碧竿微露月玲瓏,謝豹傷心獨叫風。

高處已應聞滴血,山榴一夜幾枝紅。【宋】楊巽齋 杜鵑花鮮紅滴滴映霞明,盡是冤禽血染成。

羈客有家歸未得,對花無語兩含情。【宋】真山民 杜鵑花愁鎖巴雲往事空,只將遺恨寄芳叢。

歸心千在終難白,啼血萬山都是紅。枝帶翠煙深夜月,魂飛錦水舊東風。

至今染出懷鄉恨,長掛行人望眼中。【宋】楊萬里 明發西館,晨炊藹岡(選一)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

日日錦江呈錦樣,清溪倒照映山紅。【宋】高觀國 浪淘沙·杜鵑花啼魄一天涯,怨入芳華。

可憐霧血染煙霞。記得西風秋露冷,曾浼司花。

明月滿窗紗,倦客思家。故宮春事與愁賒。

冉冉斷魂招不得,翠冷紅斜。【宋】趙師俠 醉桃源杜鵑花發映山紅,韶光覺正濃。

【宋】陳人傑 沁園春為問杜鵑,抵死催歸,汝胡不歸?似遼東白鶴,尚尋華表;海中玄鳥,猶記烏衣。吳蜀非遙,羽毛自好,合趁東風飛向西。

何為者,卻身羈荒樹,血灑芳枝?興亡常事休悲,算人世榮華都幾時?看錦江好在,卧龍已矣;玉山無羔,躍馬何之?不解自寬,徒然相勸,我輩行藏君豈知?閩山路,待封侯事了,歸去非遲。【元】姬翼:滿江紅慢百煉千磨,成底事、襟懷冰雪。

向積塵堆里灑落,要明心月。根本泉源空到底,波瀾枝葉休分別。

遍世間、誰不是行人,何須說。丹宜秘,囊宜結。

居無室,行無轍。更莫思人我,是非優劣。

鸚鵡雕籠因解語,杜鵑枝上空流血。對利名、車馬軟。

8. 趙師俠《醉桃源》原文及翻譯賞析

醉桃源原文:

杜鵑花發映山紅。韶光弊山覺正濃。水流紅紫各西東。綠肥春已空。閑戲蝶,懶游蜂。破除花影重。問春何事不裂卜仔從容肆汪。憂愁風雨中。 詩詞作品: 醉桃源 詩詞作者:【 宋代 】 趙師俠

9. 杜鵑花的文言文

1. 哪位大俠幫忙寫下關於杜鵑的文言文,主要講述它們對愛情的忠貞,

以杜鵑來喻愛情,雖可取其忠貞,然亦帶清涼,若為表汝深情這所至,勸以他物為宜,鶼,燕,天鵝等許多動物或烏類都是對愛情忠貞不二的。

「杜鵑」的神話傳說 中國古代有「望帝啼鵑」的神話傳說,相傳望帝稱王於蜀,得荊州人鱉靈,便立以為相。「後數歲,望帝以其功高,禪位於鱉靈,號曰開明氏。望帝修道,處西山而隱,化為杜鵑鳥,或雲化為杜宇鳥,亦曰子規鳥,至春則啼,聞者凄惻。」 至於「凄惻」的理由,後人給了很多種解釋,有說望帝歸隱,讓位其相開明,時適二月,子鵑鳥鳴,蜀人懷之,因呼鵑為杜鵑。一說,望帝通於其相之妻,慚而亡去,其魂化為鵑。(見《蜀王本紀》《華陽國志·蜀相》)也有古籍記載::岷江上游有惡龍,常發洪水為害人民。龍妹乃赴下游決嘉定之山以泄洪水,惡龍閉之五虎山鐵籠中。有獵者名杜宇,為民求治水法,遇仙翁贈以竹杖,並囑其往救龍妹。杜宇持竹杖與惡龍戰,大敗之,又於五虎山下救出龍妹。龍妹助杜宇賓士洪水,遂為杜宇妻。杜宇亦受人民擁戴為王。杜宇有賊臣,昔日之獵友也,常羨杜宇既得艷妻,又登高位,心欲害之。一日獵山中,遇惡龍,遂與密謀,詭稱惡龍欲與杜宇夫妻和,乃誘杜宇至山中而囚之。賊臣遂篡杜宇位,並逼龍妹為妻。龍妹不從,亦囚之。杜宇被囚不得出,遂死山中。其魂化鳥,返故宮,繞其妻而飛,曰:「歸汶陽!歸汶陽!」汶陽者,汶水之陽,即《蜀王本紀》所謂「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其妻龍妹聞其聲,亦悲慟而死,魂亦化鳥,與夫偕去。

也有用」杜鵑啼血」來比喻忠貞的,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南宋愛國詩人文天祥的那首《金陵驛》了。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飄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寫這首詩時,南宋政權覆亡已半年有餘,金陵(今南京)亦被元軍攻破四年之多。詩人戰敗不幸被俘,在被送往大都(今北京)的途中經過金陵,撫今思昨,觸景生情,留下了這首沉鬱蒼涼寄託亡國之恨的著名詩篇。尤其是詩中的那句「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不知感動和激勵了多少代的仁人志士。在詩人看來,盡管當時整個金陵城都籠罩在悲涼的氛圍中,我也不願離她而去,因為那是我的母親,我的摯愛。但元軍不讓我在此久留,肉體留不下,就讓我的忠魂化作啼血不止、懷鄉不已的杜鵑鳥歸來伴陪您吧。本聯與詩人《過零丁洋》里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謂是異曲同工,旗幟鮮明地表達出詩人誓死如歸、以死報國的堅強決心。

但這個忠貞是對國家的忠貞。

當然,因為杜鵑,一詞指二物,一為烏,一為花,而當花時有人因取當其為烏時寓意為忠貞,而對花諧指為愛情忠貞之表。

非要硬湊只能自己寫了。

往昔相悅杜鵑徑,扶華艷紅情盡傾,莫奈滄海桑田異,獨留杜鵑泣血鳴。

2. 描寫杜鵑花的古詩詞

1、《夜宿七盤嶺》—— 沈佺期

獨游千里外,高卧七盤西。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2、《老夫采玉歌》—— 李賀

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

老夫飢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

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

村寒白屋念嬌嬰,古台石磴懸腸草。

3、《春夕》——崔塗

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過楚城。

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

故園書動經年絕,華發春唯滿鏡生。

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

4、《聽箏》——柳中庸

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

似逐春風知柳態,如隨啼鳥識花情。

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

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

5、《送梓州李使君》——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幢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6、《宣城見杜鵑花》—— 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7、《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8、《碧磵驛曉思》—— 溫庭筠

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

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

9、《蜀道難》—— 李白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10、《琵琶行》——白居易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3. 很多古文里提到杜鵑.到底意義是什麼呢

相傳,古代有一位蜀國的皇帝杜宇,很愛他的百姓。

死後,他的靈魂變為一隻杜鵑鳥。每年春季,杜鵑鳥飛來喚醒老百姓「快快布穀! 快快布穀!」嘴巴啼得流出了血,滴滴鮮血灑在地上,染紅了漫山的杜鵑花。

確實,杜鵑花十分美麗。管狀的花,有深紅、淡紅、玫瑰、紫、白等多種色彩 。

當春季杜鵑花開放時 ,滿山鮮艷,像彩霞繞林,被人們譽為「花中西施」。五彩繽紛的杜鵑花,喚起了人們對生活熱烈美好的感情,它也象徵著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這就是我國人民熱愛杜鵑的真諦。杜鵑的傳說 《中國古代著名神話鑒賞》之十三 遠古時代的蜀國,第一個稱王的,是蠶叢。

他曾經教導當地百姓如何養蠶。在蠶叢的帶動下,四川的養蠶業逐漸發達起來。

蜀字的本義,就是蠶的意思。蠶叢這一族人,眼睛生得很特別,是向上直豎的。

他死後,用石棺埋藏,百姓也都仿效他的做法。後人稱這種用石棺埋藏的墳,叫叢目人家。

蠶叢死了以後,由柏灌當王,然後由魚鳧當王。在魚鳧領導下,蜀國百姓的生活不斷得到改善。

魚鳧後來打獵時得道成仙。關於古代蜀國,人們所知道的,基本上就是這些了。

時間不知不覺地流逝。不知過了多少年,忽然有一個青年男子,叫杜宇的,從天上降了下來,成了蜀國的國王,號望帝。

望帝當國王的時候,很關心老百姓的生活,教導老百姓怎樣種植莊稼,叮囑人民要遵循農時,搞好生產。他熱愛百姓,因此百姓對他十分擁護。

那時蜀國經常鬧水災。望帝也想盡各種方法來治理水災,但始終不能從根本上根除水患。

有一年,忽然從河裡逆流漂來一具男屍。人們見了感到十分驚奇。

因為河流上的東西總是順流而下,怎麼這個屍體卻是順流而上?好事者便把這個屍體打撈上來。更令人吃驚的是,屍體剛一打撈上來,便復活了,開口講話,稱自己是楚國人,名叫,因失足落水,從家鄉一直漂到這里。

這個消息讓望帝知道後,望帝便叫人把他叫來想見。兩人一見面,便一見如故,談得十分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感覺。

望帝覺得鱉靈是個難得的人材,便任命他為蜀國的宰相。 鱉靈到來不久,一場大洪水爆發了。

這場洪水之大,和當年堯時候的洪水幾乎不相上下。老百姓深受其害,死的死,逃的逃,國家陷入一片混亂。

蜀國人口銳減了百分之六七十。鱉靈受望帝的委任,擔任治理洪水的任務。

在治水上,鱉靈顯示出過人的才幹。他帶領民眾治理洪水,打通了巫山,使水流從蜀國流到長江。

這樣,使水患得到解除,蜀國人民又可以安居樂業了。鱉靈在治水上立下了汗馬功勞,杜宇十分感謝,便自願把王位禪讓給鱉靈,鱉靈受了禪讓,號稱開明帝,又叫叢帝。

望帝死後,靈魂化成杜鵑。他生前愛護人民,死了仍然惦念百姓的生活,每到清明、穀雨、立夏、小滿,就飛到田間一聲聲地鳴叫。

人們聽見這種聲音,都說:這是我們的望帝杜宇啊!於是相互提醒:是時候了,快播種吧。或者說:是時候了,快插秧吧。

人們因此又把杜鵑叫做知更鳥、催工鳥。 杜宇傳帝位給鱉靈,鱉靈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子孫。

後來,他們又把首都遷移到成都。當時強大的秦國,常想吞滅蜀國。

但是蜀國地勢險要,蜀話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軍隊不容易通行,硬攻顯然不是辦法。三國演義中,鄧艾軍隊進攻蜀國,也是用偷襲才得手的。

狡猾的秦惠王便想出一條妙計:叫人作了五頭石牛,每天在石牛 *** 後面擺上一堆金子,謊稱石牛是金牛,每天能拉一堆金子。貪婪的蜀王聽到這個消息,想要得到這些所謂的金牛,便託人向秦王索求,秦王馬上答應了。

但是石牛很重,怎麼搬取?當時蜀國有五個大力士,力大無比,叫五丁力士。蜀王就叫他們去鑿山開路,把金牛拉回來。

五丁力士好不容易開出一條金牛路,拉回這些所謂的金牛,回到成都,才發現他們不過是石牛,方知上當受騙。蜀王後來託人狠狠地罵了秦國國君言而無信,並把這些石牛運回秦國。

秦王說聽講金牛道已打通,十分高興。但十分覬諱五丁力士,因為其力無窮,不敢馬上進攻。

於是又生出一計,託人向蜀王講:金牛是沒有,但是我們有五個天仙似的小姑娘,比金子還珍貴,如果蜀國國王要的話,願意無私奉獻。秦王的本意,想用美女計,來迷惑蜀國國王。

美女計,比三十六計還靈,英雄難過美人關。蜀王本是好色之徒,聽了以 後,欣喜若狂。

再次叫五大力士到秦國去一趟,要他們把五位美女及早接回來。五丁力士帶著五位美女回家路上,經過梓潼這個地方,忽然看到一條大蛇正向一座山洞鑽去。

五丁力士中的一位,趕緊跑過去抓住它的尾巴,一個勁地往外拉,企圖把蛇殺死,為民除害。但蛇很大,一個人拖不動,於是五個兄弟一起過來。

這時蛇頭已進入洞內,蛇尾巴正在洞口。他們幾人聯合用手技去拖蛇的尾巴。

過了一段時間。巨蛇才一點點地從山洞裡拖了出來,弟兄們十分高興。

忽然妖風作怪,只聽到一聲巨響,地動山搖,大山崩塌下來,耍那間五個壯士和五個美女都被壓死了,化為血泥,一座大山化為五座峰嶺!蜀國國王聽了這個消息,悲痛欲絕。他是做夢也想得到這五位美女,供他尋歡作樂啊。

他親自登臨這五座山,進行厚顏 *** 的悼念,並且命名這五座山為五婦 ,至於死了五位壯士,卻。

4. 對杜鵑花的古詩詞

【唐】李白 唐宣城見杜鵑花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唐】李白 凈興寺杜鵑花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唐】曹松 寒食日題杜鵑花一朵又一朵,並開寒食時。

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唐】成彥雄 杜鵑花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

謝豹出不出,日遲遲又斜。【唐】韓偓 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唐】李群玉:嘆靈鷲寺山榴水蝶岩蜂俱不知,露紅凝艷數千枝。

山深春晚無人賞,即是杜鵑催落時。【唐】李紳 新樓詩杜鵑如火千房拆,丹檻低看晚景中。

繁艷向人啼宿露,落英飄砌怨春風。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誰將老子同。

惟有此花隨越鳥,一聲啼處滿山紅。【唐】白居易 山枇杷深山老去惜年華,況對東溪野枇杷。

火樹風來翻絳焰, 瓊枝日出曬紅紗。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

【唐】白居易 山石榴花十二韻曄曄復煌煌,花中無比方。艷夭宜小院,條短稱低廊。

本是山頭物,今為砌下芳。千叢相向背,萬朵互低昂。

照灼連朱檻,玲瓏映粉牆。風來添意態,日出助晶光。

漸綻胭脂萼,猶含琴軫房。離披亂剪綵,斑駁未勻妝。

絳焰燈千炷,紅裙妓一行。此時逢國色,何處覓天香。

恐合栽金闕,思將獻玉皇。好差青鳥使,封作百花王。

【唐】白居易 山石榴寄元九閑折二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唐】白居易 戲河山石榴小樹山榴近砌栽,半含紅萼帶花來。

爭知司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開。【唐】白居易喜山石榴花開,去年自廬山移來忠州州里今日花,廬山山頭春時樹。

己憐根損斬新栽,還喜花開依舊數。赤玉何人少琴軫,紅纈誰家合羅褲。

但知爛漫恣情開,莫怕南賓桃李妒。【唐】白居易 詠杜鵑玉泉南澗花奇怪,不似花叢似火堆。

今日多情唯我到,每年無故為誰開。寧辭辛苦行三里,更與留連飲兩杯。

猶有一般辜負事,不將歌舞管弦來。【唐】白居易 詠杜鵑嘩嘩夏煌煌,花中無此芳。

艷秋宜小院,條短稱低廊。本是山頭物,今為砌下芳。

千叢相面背,萬朵百低昂。煦灼連朱檻,玲瓏映粉牆。

【唐】白居易 山石榴,寄元九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鵑花。杜鵑啼時花撲撲。

九江三月杜鵑來,一聲催得一枝開。江城上佐閑無事,山下斫得廳前栽。

爛熳一欄十八樹,根株有數花無數。千房萬葉一時新,嫩紫殷紅鮮麴塵。

淚痕浥損燕支臉,剪刀裁破紅綃巾。謫仙初墮愁在世,奼女新嫁嬌泥春。

日射血珠將滴地,風翻火焰欲燒人。閑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奇芳絕艷別者誰?通州遷客元拾遺。

拾遺初貶江陵去,去時正值青春暮。商山秦嶺愁殺君,山石榴花紅夾路。

題詩報我何所雲?苦雲色似石榴裙。當時叢畔唯思我,今日欄前只憶君。

憶君不見坐銷落,日西風起紅紛紛。【唐】李咸用:同友生題僧院杜鵑花若比眾芳應有在,難同上品是中春。

牡丹為性疏南國,朱槿操心不滿旬。留得卻緣真達者,見來寧作獨醒人。

鶴林太盛今空地,莫放枝條出四鄰。【唐】吳融:送杜鵑花春紅始謝又秋紅,息國亡來入楚宮。

應是蜀冤啼不盡,更憑顏色訴西風。【唐】施肩吾 杜鵑花詞杜鵑花時夭艷然,所恨帝城人不識。

丁寧莫遣春風吹,留與佳人比顏色。【唐】楊行敏 失題杜鵑花里杜鵑啼,淺紫深紅更傍溪。

遲日霽光搜客思,曉來山路恨如迷。【唐】薛能 惜春花開亦花落,時節暗中遷。

無計延春日,可能留少年。小叢初散蝶,高柳即聞蟬。

繁艷歸何處,滿山啼杜鵑。【唐】雍陶 聞杜鵑碧竿微露月玲瓏,謝豹傷心獨叫風。

高處已應聞滴血,山榴一夜幾枝紅。【宋】楊巽齋 杜鵑花鮮紅滴滴映霞明,盡是冤禽血染成。

羈客有家歸未得,對花無語兩含情。【宋】真山民 杜鵑花愁鎖巴雲往事空,只將遺恨寄芳叢。

歸心千在終難白,啼血萬山都是紅。枝帶翠煙深夜月,魂飛錦水舊東風。

至今染出懷鄉恨,長掛行人望眼中。【宋】楊萬里 明發西館,晨炊藹岡(選一)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

日日錦江呈錦樣,清溪倒照映山紅。【宋】高觀國 浪淘沙·杜鵑花啼魄一天涯,怨入芳華。

可憐霧血染煙霞。記得西風秋露冷,曾浼司花。

明月滿窗紗,倦客思家。故宮春事與愁賒。

冉冉斷魂招不得,翠冷紅斜。【宋】趙師俠 醉桃源杜鵑花發映山紅,韶光覺正濃。

【宋】陳人傑 沁園春為問杜鵑,抵死催歸,汝胡不歸?似遼東白鶴,尚尋華表;海中玄鳥,猶記烏衣。吳蜀非遙,羽毛自好,合趁東風飛向西。

何為者,卻身羈荒樹,血灑芳枝?興亡常事休悲,算人世榮華都幾時?看錦江好在,卧龍已矣;玉山無羔,躍馬何之?不解自寬,徒然相勸,我輩行藏君豈知?閩山路,待封侯事了,歸去非遲。【元】姬翼:滿江紅慢百煉千磨,成底事、襟懷冰雪。

向積塵堆里灑落,要明心月。根本泉源空到底,波瀾枝葉休分別。

遍世間、誰不是行人,何須說。丹宜秘,囊宜結。

居無室,行無轍。更莫思人我,是非優劣。

鸚鵡雕籠因解語,杜鵑枝上空流血。對利名、車馬軟。

10. 贊美杜鵑花的詩詞

【唐】李白唐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唐】李白 凈興寺杜鵑花

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

【唐】曹松寒食日題杜鵑花

一朵又一朵,並開寒食時。

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

【唐】成彥雄 杜鵑花

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

謝豹出不出,日遲遲又斜。

【唐】韓偓 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

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

【唐】李群玉:嘆靈鷲寺山榴

水蝶岩蜂俱不知,露紅凝艷數千枝。

山深春晚無人賞,即是杜鵑催落時。

【唐】李紳 新樓詩

杜鵑如火千房拆,丹檻低看晚景中。

繁艷向人啼宿露,落英飄砌怨春風。

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誰將老子同。

惟有此花隨越鳥,一聲啼處滿山紅。

【唐】白居易 山枇杷

深山老去惜年華,況對東溪野枇杷。

火樹風來翻絳焰, 瓊枝日出曬紅紗。

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

【唐】白居易 山石榴花十二韻

好差青鳥使,封作百花王。

【唐】白居易

千叢相面背,萬朵百低昂

【唐】白居易 山石榴寄元九

閑折二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

【唐】白居易 山石榴花十二韻

好差青鳥使,封作百花王。」

【唐】白居易 戲河山石榴

小樹山榴近砌栽,半含紅萼帶花來。

爭知司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開。

【唐】白居易

喜山石榴花開,去年自廬山移來

忠州州里今日花,廬山山頭春時樹。

己憐根損斬新栽,還喜花開依舊數。

赤玉何人少琴軫,紅纈誰家合羅褲。

但知爛漫恣情開,莫怕南賓桃李妒。

【唐】白居易 詠杜鵑

玉泉南澗花奇怪,不似花叢似火堆。

今日多情唯我到,每年無故為誰開。

寧辭辛苦行三里,更與留連飲兩杯。

猶有一般辜負事,不將歌舞管弦來。

【唐】白居易:詠杜鵑

嘩嘩夏煌煌,花中無此芳。

艷秋宜小院,條短稱低廊。

本是山頭物,今為砌下芳。

千叢相面背,萬朵百低昂。

煦灼連朱檻,玲瓏映粉牆。

【唐】白居易 山石榴,寄元九

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鵑花。

杜鵑啼時花撲撲。

九江三月杜鵑來,一聲催得一枝開。

江城上佐閑無事,山下斫得廳前栽。

爛熳一欄十八樹,根株有數花無數。

千房萬葉一時新,嫩紫殷紅鮮麴塵。

淚痕浥損燕支臉,剪刀裁破紅綃巾。

謫仙初墮愁在世,奼女新嫁嬌泥春。

日射血珠將滴地,風翻火焰欲燒人。

閑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

奇芳絕艷別者誰?通州遷客元拾遺。

拾遺初貶江陵去,去時正值青春暮。

商山秦嶺愁殺君,山石榴花紅夾路。

題詩報我何所雲?苦雲色似石榴裙。

當時叢畔唯思我,今日欄前只憶君。

憶君不見坐銷落,日西風起紅紛紛。

【唐】李咸用:同友生題僧院杜鵑花

若比眾芳應有在,難同上品是中春。

牡丹為性疏南國,朱槿操心不滿旬。

留得卻緣真達者,見來寧作獨醒人。

鶴林太盛今空地,莫放枝條出四鄰。

【唐】吳融:送杜鵑花

春紅始謝又秋紅,息國亡來入楚宮。

應是蜀冤啼不盡,更憑顏色訴西風。

【唐】施肩吾 杜鵑花詞

杜鵑花時夭艷然,所恨帝城人不識。

丁寧莫遣春風吹,留與佳人比顏色。

【唐】楊行敏 失題

杜鵑花里杜鵑啼,淺紫深紅更傍溪。

遲日霽光搜客思,曉來山路恨如迷。

【唐】薛能 惜春

花開亦花落,時節暗中遷。

無計延春日,可能留少年。

小叢初散蝶,高柳即聞蟬。

繁艷歸何處,滿山啼杜鵑。

【唐】雍陶 聞杜鵑

碧竿微露月玲瓏,謝豹傷心獨叫風。

高處已應聞滴血,山榴一夜幾枝紅。

【宋】楊巽齋 杜鵑花

鮮紅滴滴映霞明,盡是冤禽血染成。

羈客有家歸未得,對花無語兩含情。

【宋】真山民 杜鵑花

愁鎖巴雲往事空,只將遺恨寄芳叢。

歸心千在終難白,啼血萬山都是紅。

枝帶翠煙深夜月,魂飛錦水舊東風。

至今染出懷鄉恨,長掛行人望眼中。

【宋】楊萬里明發西觀晨炊藹岡(選一)

何須名苑看春風, 一路山花不負儂。

日日錦江呈錦祥。清溪倒照映山紅。

【宋】高觀國:浪淘沙?杜鵑花

啼魄一天涯,怨入芳華。

可憐霧血染煙霞。

記得西風秋露冷,曾浼司花。

明月滿窗紗,倦客思家。

故宮春事與愁賒。

冉冉斷魂招不得,翠冷紅斜。

【宋】趙師俠 醉桃源

杜鵑花發映山紅,韶光覺正濃。

【宋】陳人傑 沁園春

為問杜鵑,抵死催歸,汝胡不歸?

似遼東白鶴,尚尋華表;海中玄鳥,猶記烏衣。

吳蜀非遙,羽毛自好,合趁東風飛向西。

何為者,卻身羈荒樹,血灑芳枝?

興亡常事休悲,算人世榮華都幾時?

看錦江好在,卧龍已矣;玉山無羔,躍馬何之?

不解自寬,徒然相勸,我輩行藏君豈知?

閩山路,待封侯事了,歸去非遲。

【元】姬翼:滿江紅慢

百煉千磨,成底事、襟懷冰雪。

向積塵堆里灑落,要明心月。

根本泉源空到底,波瀾枝葉休分別。

遍世間、誰不是行人,何須說。

丹宜秘,囊宜結。居無室,行無轍。

更莫思人我,是非優劣。

鸚鵡雕籠因解語,杜鵑枝上空流血。

對利名、車馬軟紅塵,牢藏舌。

【元】善住 臨江仙

燕子穿簾深院靜,畫闌飛絮蒙蒙。

砌苔柔綠襯殘紅。問春何處,移在柳陰中。

老至十分詩思減,膝間閑理絲桐。

曲終聲盡意無窮,杜鵑開了。

【元】雲陽子:滿江紅

豎起空拳,休著相、秤坨是鐵。

敢承當時要,丈夫剛烈。

古佛拈花微微笑,今時幾個齊腰雪。

嘆杜鵑、啼得血流枝,誰知切。

啞人夢,難分別。耳聾漢,偏解說。

有孤峰頂上,木人饒舌。

鳥烏噪猿啼談不二,松風澗水真玄泄。

這機關打破看寒空,家家月。

【明】蘇世讓 初見杜鵑花

際曉紅蒸海上霞,石崖沙岸任欹斜。

杜鵑也報春消息,先放東風一樹花。

陳可時 送裴十二山人

主人來已早,花逐杜鵑飛。

萬事歸霜鬢,十年猶布衣。

溪平流響瘦,春去綠陰肥。

何必桃源住,南山歌採薇。

神童詩

數點雨余雨,一番寒食寒。

杜鵑花發處,血淚染成丹。

轉載於網路杜鵑花

三月江天風送暖,杜鵑勝火蘊新妍。

紅顏知己實難覓,塞北流霞好景觀。

杜鵑花(歌詩309期徵稿)

杜鵑啼血染青山,百態千姿留此間。

織女制衣裁了去,雲霞添彩煥容顏。

杜鵑花(題照片)

杜鵑啼血染青山,百態千姿留此間。

織女制衣裁了去,雲霞添彩煥容顏。

熱點內容
玫瑰公寓酒店 發布:2025-08-04 15:20:07 瀏覽:903
梅花的鉛筆畫怎麼畫 發布:2025-08-04 15:19:03 瀏覽:920
2015青州花卉 發布:2025-08-04 15:16:50 瀏覽:353
香彩雀花語 發布:2025-08-04 14:54:12 瀏覽:196
節慶插花圖片 發布:2025-08-04 14:52:59 瀏覽:699
金櫻花的功效 發布:2025-08-04 14:46:52 瀏覽:462
黑白裝飾花卉 發布:2025-08-04 14:46:04 瀏覽:902
七夕已復制 發布:2025-08-04 14:41:21 瀏覽:923
棉岩盆栽 發布:2025-08-04 14:39:57 瀏覽:633
公司植樹節栽種綠植活動文案 發布:2025-08-04 14:39:49 瀏覽: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