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康乃馨
㈠ 請問拜佛想用鮮花的話,拿什麼花比較合適
拿,飛飛花。
㈡ 去拜佛帶什麼貢品好
去拜佛應該帶一些糕點、蘋果、代表平安,橘子、代表吉祥、仙桃、代表長壽之意,也可以供奉鮮花,下面介紹拜佛時的注意事項:
1、燃升每賣段老個果盤,只放一種水果,不能多種混在一起,花瓶中可以同時有多種花;
2、水果只中升能是新鮮的,不宜供乾果、果脯之類;
3、最好供奉帶有香味的水果,如蘋果,橙子,芒果,菠蘿,西瓜等;
4、香蕉與桃子是不適宜供奉佛菩薩;
5、供奉菩薩富貴竹是好的;
6、菊花、百合花、蘭花、水仙、牡丹花、康乃馨等是可以供奉佛菩薩,帶刺的玫瑰花不宜供在佛台上;
7、供奉佛菩薩的花,可以通過名字來判斷,如桃花,喇叭花等都是不能供奉的;
8、帶泥土的盆栽不要供在主台上。
㈢ 花馨意思是什麼
問題一:馨是什麼意思 馨
xīn
〈形液薯慶〉
(1)
(形聲。從香,聲。,籀文「磬」(qìng)。本義:芳香,散布很遠的香氣)
(2)
同本義 [wide-spread fragrance]
馨,香之遠聞者也。DD《說文》
其德足以昭其馨香。DD《國語・周語》
丹木五歲五味乃馨成。DD《山海經・西山經》
爾酒既清,爾淆既馨。DD《詩・大雅・鳧s》。毛傳:「馨,香之遠聞也。」
惟吾德馨。DD唐・劉禹錫《陋室銘》
(3)
又如:馨烈(芳香濃烈);馨逸(香氣洋溢;芳香遠播)
(4)
比喻聲譽流芳後世 [good reputation]
化盛隆周,垂馨千祀。DD《晉書》
(5)
又如:馨烈(比喻流芳的事業);馨德(芳馨久傳的美德和教化)引申為美[beauty]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DD《書・君陳》
馨
xīn
(1)
有贊美的意思。後來多「寧馨」(如此鬧握,這樣) 連用
為問中華學道者,幾人雄猛得寧馨。DD劉禹錫《贈日本僧智藏》
(2)
又如:寧馨兒
馨香
xīnxiāng
(1)
[fragrance]∶芳香。比喻德化遠播
(2)
[ *** ell of burning incense]∶燒香的香味
馨香禱祝
xīn xiáng dǎozhù
[burn incense and pray to the gods]本指迷信的人虔誠地求神拜佛、祈禱祝願。後引申為真誠地期望
馨
xīn ㄒㄧㄣˉ
(1)
散布很遠的香氣:~香。如蘭之~。
(2)
喻長存的英名:垂~千祀。
(3)
助詞,作用同「樣」:寧~(這樣,如此)。寧~兒(原意是「這樣的兒子」,後用以贊美孩子或子弟)。
問題二:馨這個字有什麼含義? 馨#xīn 【釋義】散布很遠的香氣:馨香。 】 馨〈形〉 (形聲。從香,聲。,籀文「磬」。本義:芳香,散布很遠的香氣) 同本義 馨,香之遠聞者也。DD《說文》 其德足以昭其馨香。DD《國語・周語》 丹木五歲五味乃馨成。DD《山海經・西山經》 爾酒既清,爾淆既馨。DD《詩・大雅・鳧p》。毛傳:「馨,香之遠聞也。」 惟吾德馨。DD唐・劉禹錫《陋室銘》 又如:馨烈(芳香濃烈);馨逸(香氣洋溢;芳香遠播) 比喻聲譽流芳後世 化盛隆周,垂馨千祀。DD《晉書》 又如:馨烈(比喻流芳的事業);馨德(芳馨久傳的美德和教化)引申為美 黍馨xīn散布出很遠的香氣。泛指芳香:~香。〈喻〉好的道德或聲譽:垂~千祀(祀:年)。馨 xīn 有贊美的意思。後來多「寧馨」(如此,這樣) 連用 為問中華學道者,幾人雄猛得寧馨。――劉禹錫《贈日本僧智藏》 又如:寧馨兒 馨香 xīnxiāng [fragrance]∶芳香。比喻德化遠播 [ *** ell of burning incense]∶燒香的香味 馨香禱祝 xīn xiáng dǎozhù [burn incense and pray to the gods]本指迷信的人虔誠地求神拜佛、祈禱祝願。後引申為真誠地期望 馨 xīn ㄒㄧㄣˉ 散布很遠的香氣:~香。如蘭之~。 喻長存的英名:垂~千祀。 助詞,作用同「樣」:寧~(這樣,如此)。寧~兒(原意是「這樣的兒子」,後用以贊美孩子或子弟)。 鄭碼:BXMK,U:99A8,GBK:手衡DCB0 筆畫數:20,部首:香,筆順編號:12152133554312342511
問題三:馨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馨〈形〉
(形聲。從香,聲。,籀文「磬」。本義:芳香,散布很遠的香氣)
同本義
馨,香之遠聞者也。DD《說文》
其德足以昭其馨香。DD《國語・周語》
丹木五歲五味乃馨成。DD《山海經・西山經》
爾酒既清,爾淆既馨。DD《詩・大雅・鳧p》。毛傳:「馨,香之遠聞也。」
惟吾德馨。DD唐・劉禹錫《陋室銘》[2]
黍稷馨,祝時謳。――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袁可立)家廟記》
又如:馨烈(芳香濃烈);馨逸(香氣洋溢;芳香遠播)
比喻聲譽流芳後世。
化盛隆周,垂馨千祀。DD《晉書》
又如:馨烈(比喻流芳的事業);馨德(芳馨久傳的美德和教化)引申為美。
黍
馨xīn散布出很遠的香氣。泛指芳香:~香。
〈喻〉好的道德或聲譽:垂~千祀(祀:年)。
有贊美的意思。~馨(如此,這樣),寧~兒(原意是「這樣的兒子」,後用以贊美孩子或子弟)。
連用
為問中華學道者,幾人雄猛得寧馨。――劉禹錫《贈日本僧智藏》
問題四:康及馨花代表什麼意思 康乃馨?
問題五:香乃馨花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說康乃馨,就是香石竹
問題六:流年靜好 花開馨暖是什麼意思 你好,只想,依著光陰的水湄,淡笑,緩行,做一個淡淡的女子,修一顆草木般優雅從容的心。希望能夠幫到你,謝謝。
問題七:澤花玉露滋馨馥 予世清風盪俗塵是什麼意思 猜,晶瑩的露水滋潤著鮮花,使鮮花釋放出香氣,天賜予這個(污濁的)世界澄凈的風兒,風兒把心中得失名利苦惱等庸俗的東西吹得一干二凈。表達作者享受超凡脫俗的純凈和熱愛自然親和佳麗的感情。
問題八:素 馨花是一種什麼花 素馨花
(《綱目》)
【異名】耶悉茗花(《南方草木狀》),野悉蜜(《酉陽雜俎》),玉芙蓉(《花鏡》),素馨針(《廣東中葯》)。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素馨花的乾燥花蕾。
【植物形態】素罄花
直立灌木。枝下垂,有角棱,平滑無毛。單數羽狀復葉對生;總葉柄扁平而有翅;小葉5~7片,橢圓形、闊橢圓形或卵形,先端有極小骸尖頭,或呈三角尖形。花兩性,聚傘花序頂生,有花數朵,花白色;萼裂片5枚,線形,長6毫米,約為花冠筒長的1/3;花冠簡長2厘米,裂片芽時覆瓦狀排列,開展時長1.3厘米,寬7毫米;雄蕊2,生於花冠筒內,花絲極短,花葯長圓形,近基部著生;子房2室。漿果黑色,橢圓形。花期2~6月(廣東7~12月)。果期7~8月。
雲南、廣東、福建、台灣、四川、浙江等地均有栽培,亦有野生者。
【採集】夏、秋採收,在清晨太陽未出時採摘花蕾,隔水蒸約20分鍾,然後取出曬干。
【葯材】乾燥的花蕾不帶花萼及子房,全長約2厘米,花冠管細長管狀,長約1厘米,粗約1毫米,花冠5裂片,覆瓦狀緊裹在一起,呈毛筆頭狀,基部粗約3毫米;全體淡黃棕色,有細縱脈,剖開可見花冠管上部著生2枚雄蕊,花絲短,花葯狹長圓形,中央常有花柱殘存。質稍硬脆,遇潮變軟。氣香,味苦微澀。以金黃色、味香、無雜質者為佳。
產於廣東等地。
【性味】《廣東中葯》Ⅱ:性平,無毒。
【功用主治】①《嶺南采葯錄》:解心氣郁痛,止下痢腹痛。
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葯手冊》:治肝炎、肝硬化的肝區痛。胸肋不舒,心胃氣痛,下痢腹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或泡茶飲。
問題九:瑞馨在姓名學里什麼意思 瑞馨
瑞:象徵吉祥快要到來。意為吉祥,好預兆。
《說文解字》釋雲:以玉為信也。從玉、專。
馨:芳香,散布很遠的香氣。
《說文解字》釋雲:香之遠聞者。從香聲。,N文磬。
瑞表示吉利、吉祥、吉詳;馨表示英名、芳香、馨烈,意義優美。
意蘊該名字可以趣解為:「花馨招蝶舞國瑞引龍騰」。
問題十:蝶在花間舞,花於蝶忠馨,是什麼意思 蝴蝶在花叢中飛舞,花因為蝴蝶的存在變得更加芬芳~~~~~~
㈣ 去寺廟燒香拜佛能拿花去嗎
當然可以了,隨喜贊嘆。
海濤法師
一、在佛前以虔誠的心奉上新鮮花束,有許多功德:
1.能使人變得如花朵般的美麗、令人歡喜,吸引眾人目光,人緣極佳,對你過目不忘。
2.能使人嗅覺正常。不會有鼻腔的毛病而無法發揮正常嗅覺功能。
3.能使人身體不會有惡臭,聞起來氣味香甜,辯談令你全然的純凈。
4.能使人的道德聲名遠播,如花香氣四溢,傳遍各方。
5.能使人在世界、人群中成為領導者。
6.能使人成就至善至美或租的事物。
7.能使人獲得很大的財富。
8.能使人出生在較好的來世。
9.能使人很快地完成懺罪衫灶兆的功課,並成就解脫,圓成證悟。
㈤ 在佛像前供水果,供酥油燈,供康乃馨,算供佛嗎
其實拜佛不在於供品多好,多珍貴,而是在於自己的一片誠心,其實你上供的這些物品也是可以的,並沒有什麼不妥。
㈥ 拜佛供帶著泥土的花好
一般在拜佛送花時,要求並不是很多,一般只要注意在送花時保持廟內安靜不喧嘩即可,另外供奉的的鮮花盡量選擇寓意為祈願、祝福和尊敬的,不要用菊花。
通常情況下拜佛供奉的鮮花可以選擇蘭花、水仙花、百合花、月季花、荷花、康乃馨這幾種,一般送的朵數是不限制的,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就行。
荷花的花語是純潔、堅貞、吉祥,寓意著吉祥如意和品行高尚很多人,在佛教中更是神聖凈結的象徵,一般在贈送時送1朵就可以了,還可以和牡丹一起搭配。
蘭花的花語是高雅、高潔、賢德、淡薄,象徵著氣質如蘭的女子或淡泊名利的男子,也象徵著手足情深,一般在佛教中作為一種供花,就是我們所說的禪花,贈送時蘭花有2朵即可,也可以和百合一起搭配。
㈦ 夢見觀世音菩薩送一朵康乃馨給我
這是與菩薩之間的感應,你與觀音菩薩有緣。你既然能夠每周去寺廟,應該是信回佛答的吧,其實燒香拜佛遠遠不如按照佛菩薩的教誨行事,將其理論落實到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之中,往往會有更殊勝的效果。平時建議不要僅限於燒香拜佛,可以在寺廟或者網上免費結緣一些經書看看,了解一些理論。自己看不懂的話,網上有一些法師講經的,推薦凈空法師的光碟,真的講的很好。
㈧ 酬神需要准備什麼東西
酬神需要准備什麼東西
酬神需要准備什麼東西,當你在神靈面前許下心願,當心願達成的時候就要去酬神了,還神是一種古代習俗燒香還神有還願的意思。那麼,以下來了解酬神需要准備什麼東西
酬神需要准備什麼東西1
如何酬神還願
一、還願,一般的信眾在神前許願完畢,事後願望實現的時候都需要到神明面前酬神答謝,這里所說的答謝無非就是禮拜神明,供奉些瓜果,添些香油錢,至於所給多少,全憑心意。這是一種宗教文化。
二、在哪裡許的願,就要回哪裡去還願,這是規矩,必須嚴格遵守。許願成功之後,一定要還願。如果過了許願期限之後,願望成真了,建議也要選個日子去還願。因為當初許願時承諾過了,所以算是一個誠信問題。
三、沒有規定多長時間還願的,原則上是願望達成後要在一年內來還願。如果在許願期限內沒有順利成就願望,則是不需要還願的。
四、根據佛教的傳統,沒有吉日與凶日之分。還願的日子相對來說只有一點需要謹記,就是一定要在期限內還願,盡量不要刻意拖延。
許願後應該如何還願:
方法一
①在去寺廟還願可以准備當季水果、餅乾等3-5樣供品,但必須是單數(因為單數為陽數);另外也可准備香、金紙等等,適合上拜的水果:蘋果、桃子、李子、棗子、葡萄柚、柚子、橘子等。不能上拜的水果:西紅柿、番石榴、釋迦、榴槤等等。
②在還願拜佛磕頭的時候,左手拿香,而且手一定要干凈。燒香時,香要一次性點燃,要越旺越好;上香的時候用右手在下握住香,高舉過頭頂作揖,作完揖後就可把手中香置於香爐中。另外,燒香拜佛時來往不要跨過蒲團,不然會被視為不敬。
方法二
①佛前點燈:可以點一對,也可以點三六九個,或九的倍數,象徵祈福,心明眼亮。
②敬香:表示對佛菩薩的尊敬,虔誠恭敬供養三寶;傳遞信息於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旨在與佛菩薩心意相通。
③大拜禮:敬佛法僧三寶。默許心願後,拜別佛菩薩。
酬神上香原則
1、用自己的火將香點燃;
2、用兩手的中指和食指夾著香桿,大姆指頂著香的尾部;
3、安置胸前,香頭平對菩薩聖像;
4、再舉香齊眉;
5、之後,放下如第3動作;
6、開始用左手分插;
第一支香插中央。
第二支香插右邊。
第三支香插左邊。
上完香後,應對佛像,肅立合掌,恭敬禮佛。
如果是上環香,就要以點燃之處向佛,兩手像持長香的方式一樣。
要是上檀香(即檀木劈成之小枝)時,就要用雙手大指和食指拿著香的兩頭,中指、無名指、小指都張開伸直,高舉齊眉,前後放進香爐;第一根檀香用左手拈起,右手接過送入;第二支則利用右手拈起,左手送入;第三支又和第一支一樣。觀想默念的方法都要和上長香時一樣。
酬神需要准備什麼東西2
(一)潔凈身心
身心不凈而進入神殿,會觸犯神靈。潔凈身心的方法:
首先,要吃齋以清靜心靈,至少拜神的前一日應全天吃素齋,當日早餐要吃素齋。素齋指的是不吃葷腥,不喝酒,葷是指五種葷菜,即蔥、蒜、韭菜、芫荽(香菜)、薤白(蕎頭),腥是指一切動物血肉。吃葷腥和飲酒,令人五臟產生穢氣,亂心神,令人神渾氣濁,不利與神明溝通。拜神之前,最忌吃狗肉、牛肉、龜(鱉、甲魚)肉和蛇肉這四種大腥,吃了以上四種肉,七天之內,千萬不要來道觀,否則惡報急速,如影隨形。
齋還有其它一些說法,即在某些日子吃素可以得到福報。如「三元齋」,三元大帝聖誕日吃素。「本命齋」,自己生日那天吃素,報父母生養之恩。祖師聖誕日等等。
其次,要沐浴以潔凈身體,拜神前應沐浴,沖洗身上的污垢。無論男女,不得於拜神前夜行房事。信女在月經期間不得進入殿堂拜神,不得燒香,只許在殿堂外禮拜。
最後,要更衣以庄嚴儀容,拜神前應更換清潔的衣服。衣著宜端莊、清潔、樸素,忌裸露、骯臟、妖艷。鞋子以布質、平底為宜,盡量不穿高根鞋。無論男女,不得穿拖鞋、短褲、短裙、背心進入殿堂。最好穿長袖、長褲、布鞋拜神,常來道觀的信徒,可備辦一套專門用於拜神的服飾。
(二)准備供品
敬神需備供品,道觀常用的為五品供,即香、花、燈、水、果。信徒來道觀拜神,可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增減。減,則可以只備辦香、燈、果三品,甚至只燒一炷心香(心香,就是一顆無形的誠心,不用准備任何有形的供品)。
香,是向神靈傳達誠意的媒介。道經說「道由心學,心假香傳」,「香雲達信」,意思就是說信徒燒香,就能讓自己的心願隨著香煙傳達給神靈。
花,就是鮮花。花是隨著季節或開或謝,秉賦天然清香,供養神靈,符合道法自然的涵義。供神的花,是有講究的,上品的為蘭花、菊花、荷花、梅花、富貴竹,次則水仙花、康乃馨等。味臭、有刺、嬌艷的花不得供神。另外,道教忌用月季花供神,《大梵斗儀》中有說到。
燈,指油燈或焟燭。燈能發光,代表光明,具有破除黑暗的功效,以燈或燭供奉神靈,不僅可使神靈保佑生人前途光明,而且保佑亡人超脫地獄的黑暗,上升光明的天堂。信徒供奉燈,一般用一對紅焟燭,也可以用燈油代替,最好是點一盞光明燈。很多宮觀出於防火的考慮,禁止焚燭。也有現代化的長明燈。
水,指清水或茶水。水具有滋養萬物、滌除污垢、解除乾渴的'功效。以水供奉神靈,神靈會保佑生人消除煩惱,身心清涼,百病不侵;保佑亡人免遭地獄火刑,常飲甘露,永無飢渴。供奉清水,要用純凈水或是煮沸的清水(被飲用過的不可供)。供奉茶水,則要用清水煮沸,以時新的茶葉沖泡。道觀里每日都供奉清水或清茶。
果,指的是時新水果,最好是應季節成熟的水果。上等的水果為蘋果(蘋與平諧音,代表平安)、桔子(桔與吉諧音,代表吉祥,包括橙子、柚子、蘆柑、金桔等)、菠蘿(又名旺梨,代表興旺)、火龍果(代表紅紅火火)、桂圓(桂與貴諧音,代表富貴)等,其次則為各類瓜果,包括西瓜、香瓜、蜜瓜等,再次則為各類乾果、糖粿。道教歷代相傳,不得以石榴、木瓜、李子、甘蔗、梨供奉神靈,《大梵斗儀》忌果詩說:「果品諸般枯與鮮,石榴有忌供玄天。李子不宜獻太上,黑棗概禁上真前。」
供奉水果,有三品、五品之分,三品即三色水果,每色三枚,五品即五色水果,每色五枚,體積大的如西瓜等只要一枚即可。供神的水果,要用清水洗滌干凈,否則,觸犯神靈,其罪不輕。
酬神需要准備什麼東西3
在去寺廟還願之前,要准備當季水果、餅乾等3-5樣供品,但必須是單數(因為單數為陽數);另外也可准備香、金紙等等,具體的看各寺廟規定準備。適合上拜的水果:蘋果、桃子、李子、棗子、葡萄柚、柚子、橘子等等。
還願講究:
1、穿著講究
去寺廟還願穿著一定要端莊樸素,盡量選擇比較素一點的衣服,千萬不可過於暴露或奇裝異服,當然也不宜穿著拖鞋、戴帽子進寺廟。
2、言行講究
每一個寺廟供奉的神明不同,但都希望能凈化人心。去寺廟還願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不宜大聲喧嘩,說臟話,而且言談舉止必須輕柔。
3、地點講究
許願成就之後,一定要還願。但是一定要注意:在哪裡許的願,就要回哪裡去還願,這是規矩。雖然說菩薩都是一位菩薩,但是我們在許願之後,具體跑腿辦事的都是菩薩的護法分靈們。
4、時間講究
無論是許願還是還願,擇日都是很重要的。還願的日子相對來說只有一點需要謹記,就是一定要在期限內還願,盡量不要刻意拖延。如果過了許願期限之後,願望成真了,建議也要選個好日子去還願。
5、燒香講究
在還願拜佛的時候,應該是左手拿香,而且手一定要干凈。燒香時,香要一次性點燃,要越旺越好;上香的時候用右手在下握住香,高舉過頭頂作揖,作完揖後就可把手中香置於香爐中。另外,燒香拜佛時來往不要跨過蒲團,不然會被視為不敬。
㈨ 我明天要去寺里拜佛還願,要為佛獻花,什麼花比較合適呢是鮮花還是絹花呢
為佛鮮花沒有具體的花種要求,不過個人認為玫瑰不是合適的選擇,我認為素雅的白色花朵比較合適。
㈩ 我明天要去寺里拜佛還願,要為佛獻花,什麼花比較合適呢是鮮花還是絹花呢
最好是鮮花,就將花盆和花一起獻給佛吧!願鮮花美化庄嚴佛土,常開常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