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五律茉莉花

五律茉莉花

發布時間: 2023-04-02 04:54:09

A. 周勇//7.25初伏十日//詩詞二首·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之三(並序)

      序言:曲江芳園,游賞勝地。茉莉佳卉,最具人氣。曲花映襯,韻拂胸臆。茉莉之華,諧稱「抹麗」,壓群之寓,素潔無敵。葉翠花潔,天然如玉,嬌而不媚,芬芳馥郁,清新幽遠,仙子之致。

      百卉英茂,斯華獨靈。結根重壤,清流擢莖。芳比梔蘭,丁香比肩。熏室芳濃,雅潔超凡。芬芳徐拂,暑氣頓消,困山心曠神怡,遠離塵擾。

      花可入湯,遂成美食,騰霧潤肺,其妙何極?質韻驚群,兼瑰潤甜,有梅馨香,具蘭幽遠,得竹清雅,名絕芳園。

其一:五律·翠葉光鮮涼夏暑

翠葉光鮮玉,冰葩韻味奇。

清晨添雪歷尺橋意,傍晚傲霜姿。

日照南湖靜,月回東岸蕤。

茶香壺在手,陸聖亦成痴。

其二:瀟湘夜雨·如玉冰清肢猛脫俗塵

      如玉冰清,淡香素雅,臨風搖曳生姿。出塵脫俗,月下影稱奇。呈現芳容潔態,歷風雨,怎肯含悲?臨湖畔,多情化作,筆底枉凝眉。

      沉思,誰忘記?曲江明鏡,月朗花蕤。看冰雪聰明,絕色嘉儀。馥郁詩心縈繞,賞蘆笛,一闕新詞。歌聲遠,餘音裊裊,槳盪滿漣漪。

          2020.07.25

B. 倘堪紉作佩,老子欲浮湘的翻譯

劉子翚的五律《茉莉花》:
翠葉光如沃,冰葩淡不妝。一番秋早秀,徹日坐傍香。
色照祗園靜,清回瘴海涼。倘堪紉作佩,老子欲浮湘。

你看,那茉莉花葉就像洗過一樣,青翠碧綠,在初秋和煦的陽光下閃閃發滑廳光;那茉莉花朵「天然去雕飾」,潔凈素樸,如冰雪一樣晶瑩潔白,茉莉花作者眼中是多麼美麗而清雅。他因此而陶慎慧醉,「徹日」(整天)陪伴在茉莉花旁,感受著、品味著;那淡雅的馨香,籠罩著詩人,絲絲縷縷悠悠揚揚,滲入了他的內心。於是一切塵世的喧囂俗慮,全都煙消雲散,靈台一片空靈,這是一種多麼神妙的物我相融的境界!「傍香」正是詩人尋求超脫的途徑,更是詩人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茉莉花瑩白的花色輝映在「祗園」,使得「祗園」周遭更加安謐恬靜;茉莉花的馨香驅散了燥悶毒熱,使得世界一片舒爽清涼。茉莉花的作用竟然是如此的神奇!詩人面對著美麗高雅的茉莉花,神遊八極,不禁聯想起釋迦摩尼曾經傳教的佛國聖地祗園精舍,既是對茉莉花的映襯,又是自己內心信孝隱所向的展露。於是,詩人乘勢而下,說「倘堪紉作佩,老子欲浮湘」,把茉莉花、屈原(屈原曾經佩蘭表心志,遭受挫折時幾渡湘江)和自己(這里的「老子」是作者自稱)聯系在一起,表達了自己堅定的志向——要和屈原一樣「蘇世獨立」、「橫而不流」。
全詩由實到虛,由情到志,層層推進,流利暢達,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情感,不愧為詠物佳作。尾聯花、人映襯,相得益彰,亦可謂是用典自然、手筆高妙。

C. 古代五音——宮、商、角、徵、羽,相當於現行簡譜上的什麼音符和曲調

1、宮

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do音。「宮」音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統帥眾音。

《國語·周語下》曰:「夫宮,音之主也,第以及羽。」《禮記·樂記》曰:「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宋張炎《詞源·五音相生》亦曰:「宮屬土,君之象……宮,中也,居中央,暢四方,唱施始生,為四聲之綱》。」宮調(式)又為眾調(式)之「主」、之「君」,即就其今所謂之「調高」而言。

《隋書·音樂志》雲:「每宮應立五調」「牛弘遂因鄭譯之舊,又請依古『五聲五律』旋相為宮:『雅樂』每宮但一調,惟『迎氣』奏五調,謂之『五音』;『縵樂』用七調……」此所謂「宮」,與「均」通。有以宮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

唐段安節《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曰:「宮七調第一運正宮調,……第六運仙呂宮,第七運黃鍾宮。」

張炎《詞源》亦曰:「十二律呂各有五音,演而為宮為調……黃鍾宮(均):黃鍾宮(調式)、黃鍾商(調式)、黃鍾角(調式)、黃鍾變(變徵調式)、黃鍾徵(調式)、黃鍾羽(調式)、黃鍾閏(閏宮調式)。」

2、商

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re音。「商」音為五音第二級,居「宮」之次。古人認為,「商,屬金,臣之象」,「臣而和之」。有以商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如唐段安節的《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中的「入聲商七調」。

3、角

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mi音。「角」為五音之第三級,居「商」之次。古人以為,「角屬木,民之象」。有以角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如唐段安節的《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中的「上聲角七調」。在古代的調(式)中,有以角音為調之角調,或有以閏宮為角之角調。

4、徵

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sol音。「徵」為五音之第四級,居「角」之次。古人以為,「徵屬火,事之象」。有以徵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

5、羽

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la音。「羽」為五音之第五級,居「徵」之次。古人以為,「羽屬水,物之象」。有以羽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如唐段安節的《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中的「平聲羽七調」。

(3)五律茉莉花擴展閱讀

最早的「宮商角徵羽」的名稱見於距今2600餘年的春秋時期,在《管子·地員篇》中,有採用數學運算方法獲得「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的科學辦法,這就是中國音樂史上著名的「三分損益法」。宮商角徵羽這五音是中國古樂基本音階,同西方有別。

如用西樂的七個音階對照一下的話,古中樂的「五音」相當於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遞升的「fa」和「ti」。當然,古中樂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同西樂的「哆、來、咪、索、拉」叫法一樣,唐代時用「合、四、乙、尺、工」;更古則用「宮、商、角(讀jué音)、徵(讀zhǐ音)、羽」了。

所以,如果我們稍加留意,正宗中國古樂曲,是沒有「發(fa)」和「稀(ti)」兩個音階的。比如,現在還時有聽到的江南小調《茉莉花》即是古曲之一,它全曲若用唱名哼出,只有「哆、來、咪、索、拉」,全無「發、稀」兩音。

D. 古代五音——宮、商、角、徵、羽,相當於現行簡譜上的

宮、商、角、徵、羽,相當於現在簡譜中的1、2、3、5、6。

即宮等於1(Do),商等於2(Re),角等於3(Mi),徵等於5(Sol),羽等於6(La)。

最早的「宮商角徵羽」的名稱見於距今2600餘年的春秋時期,在《管子·地員篇》中,有採用數學運算方法獲得「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的科學辦法,這就是中國音樂史上著名的「三分損益法」。宮商角徵羽這五音是中國古樂基本音階,同西方有別。

(4)五律茉莉花擴展閱讀:

「宮商角徵羽」這五個名稱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有的研究者說:它來自古代的天文學,即是從二十八個星宿的名稱而來的,如「宮」來自二十八星宿環繞的中心——中宮,其他四音來自不同的星宿名稱,這是「天文說」;

而有的研究者說:它來自古人馴養的畜禽,說「牛、馬、稚、豬、羊」五個字在古代的讀音和「宮商角徵羽」近似,這是「畜禽說」;

有的研究者說:它們來自古代氏族的圖騰,這是「圖騰說」;而在古代的音樂著作《樂記》中的說法則為: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這是「君臣說」。

不論是「天文說」、「畜禽說」、「圖騰說」或「君臣說」,各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都給音樂塗上了一層神秘、或樸素、或帶有封建主義倫理觀念的色彩,表達了中國先民的不同的音樂理念。

E. 五音,七律指的是哪些

一、五音、七律指的是五聲音階、七言律詩。兩者一個是音樂,一個是詩詞,都是我國古代的藝術形式。

1、五音就是五聲音階,古代文獻通常稱為「五聲」、「五音」等。是按五度的相生順序,從宮音開始到羽音,依次為:宮—商—角—徵—羽;如按音高順序排列,即為:12356宮商角徵(zhǐ)羽。唐代時使用「合、四、乙、尺、工」。

2、七律是七言律詩的簡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詩規范的詩歌,是律詩的一種。律詩屬於近體詩范疇,因其格律嚴密,故名。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由八句組成,每句七個字,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分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中間兩聯要求對仗。

(5)五律茉莉花擴展閱讀:

1、雖然只用了五個音符,但我國的民歌自有它的魅力。例如江蘇的民歌《茉莉花》、的四川民歌《康定情歌》也即《跑馬溜溜的山上》雖使用五聲音階,同樣韻味悠遠、魅力十足。正因為五聲音階是我國民歌的特色,所以許多著名的作曲家都以五聲音階譜曲。

早期的如賀綠汀為電影《馬路天使》譜寫的《四季歌》等插曲,解放前後的許多創作歌曲如《團結就是力量》、《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社會主義好》、《草原上升起不落的紅太陽》和《學習雷鋒好榜樣》等等,不勝枚舉。

2、七言律詩的興起,晚於五言律詩。它起源於南北朝,萌芽於齊梁新體詩,定型於初盛唐之間。

到了杜甫,七言律詩才展示其詩體潛力而打開藝術天地。杜甫全面開辟了律詩的境界,時事政論、身世懷抱、風土人情、文物古跡,一概熔鑄於精嚴的格律之中,把這一詩體的價值提到了足與古詩、絕句並立相峙的高度。

杜甫以下至中唐時期,七言律體未能推陳出新。晚唐時期,七言律詩則打開了新局面。溫庭筠、李商隱、杜牧這幾位七律聖手不僅修整了律詩的形體,而且改造了律詩的氣質,把律詩藝術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五代時期七言律詩乏善可陳。宋代七律創作延續了杜甫和中晚唐詩人的創新努力並在「江西詩派」手中逐漸定型,走出了一條以理趣見長、以議論為詩的新路子,佳作不少。元明清以下,七言律詩逐漸衰落。

F. 宮商角徵羽指代什麼

最早的「宮商角徵羽」的名稱見於距今2600餘年的春秋時期,在《管子·地員篇》中,有採用數學運算方法獲得「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的科學辦法,這就是中國音樂史上著名的「三分損益法」。宮商角徵羽這五音是中國古樂基本音階,,同西方有別。如用西樂的七個音階對照一下的話,古中樂的「五音」相當於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遞升的「fa」和「ti」。當然,古中樂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同西樂的「哆、來、咪、索、拉」叫法一樣,唐代時用「合、四、乙、尺、工」;更古則用「宮、商、角(決音)、徵(讀zhǐ音)、羽」了。所以,如果我們稍加留意,正宗中國古樂曲,是沒有「發(fa)」和「稀(ti)」兩個音階的。比如,現在還時有聽到的江南小調《茉莉花》即是古曲之一,它全曲若用唱名哼出,只有「哆、來、咪、索、拉」,全無「發、稀」兩音;名古曲,岳飛詞的《滿江紅》亦然。
「五音」:唇、舌、齒、鼻、喉(張炎《詞源》)
"五聲」:宮、商、角、徵、羽(《周禮·春官》)
或認為「五聲「指陽平、陰平、上、去、入(王仲聞《李清照集校注》
按:這兩種觀點其實是一致的。因為古代的五聲音階名和平仄四聲是相同的,所謂」宮商為平聲,徵為上聲,羽為去聲,角為入聲「(《文鏡秘府論》引元兢語)
樂律上的「五聲」就是「五音」。在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級中,古人通常以宮作為音階的第一級音,商、角、徵、羽也可作為第一級音。如以宮作為第一級音,則五聲音階為:宮(1)、商(2)、角(3)、徵(5)、羽(6);如以徵為第一級音,五聲音階則為:徵(低音5)、羽(低音6)、宮(1)、商(2)、角(3)。
音階的第一級音不同,調式就不同。以宮為音階起點的是宮調式,意思是以宮作為樂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於核心地位的主音;以商為音階起點的是商調,商為主音,其餘類推。這樣,五聲音階就可以有五種主音不同的調式。同樣,七聲音階也可以有七種主音不同的調式。
古樂調分為宮(C)、商(D)、角(E)、變徵(F)、徵(G)、羽(A)、變宮(B)七種。變徵相當於現代西洋樂的F調,聲調悲涼。羽聲相當於現代西洋樂中的A調,比變徵音高,能表現激憤或高昂的情緒。如《戰國策.燕策》:「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瞠目,發盡上指冠。」

【宮】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do音。「宮」音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統帥眾音。《鉛毀喚國語·周語下》曰:「夫宮,音之主也,第以及羽。」《禮記·樂記》曰:「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宋張炎《詞源·五音相生》亦曰:「宮屬土,君之象……宮,中也,居中央,暢四方,唱施始生,為四聲之綱》。」宮調(式)又為眾調(式)之「主」、之「君」,即就其今所謂之「調高」而言。《隋書·音樂志》雲:「每宮應立五調」「牛弘遂因鄭譯之舊,又請依古『五聲五律』旋相為宮:『雅樂』每宮但一調,惟『迎氣』奏五調,謂之『五音』;『縵樂』用七調……」此所謂「宮」,與「均」通。有以宮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唐段安節《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曰:「宮七調第一運正宮調,……第六運仙呂宮,第七運黃鍾宮。」張炎《詞源》亦曰:「十二律呂各有五音,演而為宮為調……黃鍾宮(均槐凱):黃鍾宮(調式)、黃鍾商(調式)、黃鍾角(調式)、黃鍾變(變徵調式)余虛、黃鍾徵(調式)、黃鍾羽(調式)、黃鍾閏(閏宮調式)。」

【商】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re音。「商」音為五音第二級,居「宮」之次。古人認為,「商,屬金,臣之象」,「臣而和之」。有以商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如唐段安節的《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中的「入聲商七調」。

【角】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mi音。「角」為五音之第三級,居「商」之次。古人以為,「角屬木,民之象」。有以角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如唐段安節的《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中的「上聲角七調」。在古代的調(式)中,有以角音為調之角調,或有以閏宮為角之角調。

【徵】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sol音。「徵」為五音之第四級,居「角」之次。古人以為,「徵屬火,事之象」。有以徵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

【羽】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la音。「羽」為五音之第五級,居「徵」之次。古人以為,「羽屬水,物之象」。有以羽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如唐段安節的《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中的「平聲羽七調」。

【變徵】古音階中的「二變」之一。角音與徵音之間的樂音。《史記·荊軻傳》曰:「高漸離擊築,荊軻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宋人亦有稱變為閏,曰閏徵。在十二律,通常指較徵音下一律之音(相當於#fa);也有較角音上一律之音(即清角,相當於fa),又《隋書·音樂志》引鄭譯與蘇夔俱雲「今……『清樂』黃鍾宮(均)以小呂(仲呂)為變徵」。有以變徵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隋書·音樂志》記載,蘇夔曰:「每宮(均)應立五調(式),不聞更加變宮、變徵二調(式)為七調(式)。」鄭譯答之:「周有七音之律……今若不以『二變』為調曲,則是冬夏聲闕,四時不備。是故每宮(均)須立七調(式)。」眾人從之。在宋張炎《詞源·八十四調》十二宮(均)下,皆有七調(式),列「變徵」之「調式」。

【變宮】古音階中的「二變」之一。羽音與宮音之間的樂音。宋人有稱其為「閏宮」者。在十二律,有指較宮音下一律之音(相當於si),如《後漢書·律歷志》雲:「黃鍾為宮……應鍾為變宮」;亦有較羽音上一律之音(相當於bsi),如《晉書·律歷志》雲「清角之調(音階)以姑洗為宮,……太簇為變宮」。有以變宮為主音為結聲構成的調(式)名。

「宮商角徵羽」這五個名稱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這就有多種說法了。有的研究者說:它來自古代的天文學,即是從二十八個星宿的名稱而來的,如「宮」來自二十八星宿環繞的中心——中宮,其他四音來自不同的星宿名稱,這是「天文說」;而有的研究者說:它來自古人馴養的畜禽,說「牛、馬、雉、豬、羊」五個字在古代的讀音和「宮、商、角、徵、羽」近似,這是「畜禽說」;有的研究者說:它們來源於古代氏族的圖騰,這是「圖騰說」;而在古代的音樂著作《樂記》中的說法則為: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說宮音代表國君,商音代表萬民……這是「君臣說」。不論是「天文說」、「畜禽說」、「圖騰說」或「君臣說」,各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都給音樂塗上了一層或神秘、或樸素、或帶有封建主義倫理觀念的色彩,表達了中國先民的不同的音樂觀念。
《孫子兵法》:「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勢》篇)

《禮記》說:「聲成文謂之音。音之數五。」五音,是指宮、商、角、征、羽五音、《律歷志》說;「宮者,中也,居中央暢四方,唱始施生為四聲之徑。商者,章也,物成事明也。角者,觸也,陽氣蠢動,萬物觸地而生也。征者,祉也,萬物大盛蕃祉也。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復之也。」這是對五音其義的解釋,並從自然生化角度予以說明、從聽覺感覺來說。則是宮音渾厚較濁。長遠以聞;商音嘹亮高暢,激越而和;角音和而不戾,潤而不枯,征音焦烈燥恕。如火烈聲;羽音圓清急暢,條達暢意;五音又與五行有密切的聯系。《樂緯》說「孔子曰;丘吹律定姓一言得上曰宮,三言得火口征,五言得水曰羽,七言得金日商,九言得木日角,此並是陽數、」則進一步明確了宮為土、征為火、羽為水、商為金、角為木的配比關系。宋朝沈括說:「一律含五音,十二律納六十音也、尾氣始於東方而左行。音起於西方而右行,陰陽根錯而生變化、所謂氣始於東方者。四時始於木,右行傳於火,火傳於土,土傳於金,金傳於水、所謂音始於西方者,五音始於金,在旋傳於火,火傳於木,木傳於水。水傳於土、」實際上。五行是順四季之氣而生。五音剛逆五行之序而傳。相反相成,錯綜變化。《蠡海集》說「萬物之所為以生者,必由氣。氣者何?金也。金受光順行則為五行立體,逆行則為五行之用。順行為五行之體者,金生火,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冬至起歷元,自冬而春。春而夏,夏而長夏,長夏而歸於秋。返本歸原而收斂也。逆行為五行之用者。金出礦而從革。於火以成材,成材則為有生之用。然火非木不生,必循木以繼之,木必依水以滋榮,水必托上以止畜。故木而水,水而土,是則五行之類,土以定位。」這是從取類比象的角度來說明五音逆行之因。
其實,五音逆行之理,是祖還易象之意,亦即先後天八卦之理、下面,可以從先天圖及後天圖中予以說明。
先天八卦圖中,乾兌居首屬金,次以離屬火。又次震巽屬木,又次之以坎屬水。終於艮坤屬土。為什麼開始於金結束於土,是取乾始坤成之意。金取天之剛,土取地之柔,火附於天,水附於地,而未以生氣居中、所以五音逆五行本於先天八卦之序。
後天八卦圖中,也是乾居首而逆轉,自韓兌之金旺於西方,次轉為離火旺於南方,又次轉為震巽之木旺於東方,再次轉為坎水旺於北方,而土旺於四季,所以退艮坤以後終、因此五音逆五行亦合於後天八卦之序。

從樂器的分類認識五音:周代的樂器分類是以製造材料為根據,即所謂的八音。這八音是金(如鍾、鐓、鐃等)、石(如磬等)、土(如塤、缶等)、革(如鼓、〈革+卑〉等)、絲(如琴、瑟等)、木(如〈木+兄〉、〈吾+收的右半邊〉等)、匏(如笙、竽等)、竹(如管、龠、簫、篪等)。我聽完宮商角徵羽的錄音資料時,我覺得可以根據樂器的音色特點區分,當聽到鼓音時,心臟隨著鼓點而感到築築而動。我認為應屬土,子能令母實,鼓音使做為土之母的心會因之而實而築動。在傳統音樂中,鼓常為音樂的前奏。

而在戰爭中要進攻時會擂起戰鼓,為什麼?土克水,水在五行中屬腎,主恐驚,故鼓能減少土兵對戰斗的恐懼而鼓舞土氣。而「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也從側面說明這一點。所以我認為鼓音當為宮,而在敵人敗退後,為了防止自己的軍隊盲目追擊中了敵方的埋伏,故鳴金而收兵,金為收斂,金應該為鑼,鍾,或鈸之類金屬樂器,應為商。角應為竹木樂器,如笛,鳥鳴等聲音,聲調較高而婉轉,晨間陽氣升發,聽到鳥鳴時,會感到心胸舒暢,緩解你的憂思。在聽到竹笛的聲音時。也會有相同的感覺。當我們聽到二胡,馬頭琴等弦樂時,或聽到竽,蘆笙,簫的音樂,會感到有一種悠遠,愉快的感覺,能減輕悲傷和憂愁,我想當歸類為徵,屬火。羽當為流水的聲音或古琴,古箏之類樂器。可以使人寧靜,能對抗喜極氣緩,心神散漫不收。

滿意望採納

G. 求此詩的翻譯

劉子翚的五律《茉莉花》:
翠葉光如沃,冰葩淡不妝。一番秋早秀,徹日坐傍香。
色照祗園靜,清回瘴海涼。倘堪紉作佩,老子欲浮湘。

你看,那茉莉花葉就像洗過一樣,青翠碧綠,在初秋和煦的陽光下閃閃發光;那茉莉花朵「天然去雕飾」,潔凈素樸,如冰雪一樣晶瑩潔白,茉莉花作者眼中是多麼美麗而清雅。他因此而陶醉,「徹日」(整天)陪伴在茉莉花旁,感受著、品味著;那淡雅的馨香,籠罩著詩人,絲絲縷縷悠悠揚揚,滲入了他的內心。於是一切塵世的喧囂俗慮,全都煙消雲散,靈台一片空靈,這是一種多麼神妙的物我相融的境界!「傍香」正是詩人尋求超脫的途徑,更是詩人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茉莉花瑩白的花色輝映在「祗園」,使得「祗園」周遭更加安謐恬靜;茉莉花的馨香驅散了燥悶毒熱,使得世界一片舒爽清涼。茉莉花的作用竟然是如此的神奇!詩人面對著美麗高雅的茉莉花,神遊八極,不禁聯想起釋迦摩尼曾經傳教的佛國聖地祗園精舍,既是對茉莉花的映襯,又是自己內心所向的展露。於是,詩人乘勢而下,說「倘堪紉作佩,老子欲浮湘」,把茉莉花、屈原(屈原曾經佩蘭表心志,遭受挫折時幾渡湘江)和自己(這里的「老子」是作者自稱)聯系在一起,表達了自己堅定的志向——要和屈原一樣「蘇世獨立」、「橫而不流」。
全詩由實到虛,由情到志,層層推進,流利暢達,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情感,不愧為詠物佳作。尾聯花、人映襯,相得益彰,亦可謂是用典自然、手筆高妙。

熱點內容
中國名蘭花 發布:2025-08-04 21:45:31 瀏覽:404
好一朵迎春花歌手 發布:2025-08-04 21:42:48 瀏覽:690
美甲玫瑰花 發布:2025-08-04 21:34:05 瀏覽:744
秋海棠美術館 發布:2025-08-04 21:18:03 瀏覽:497
萊西翟村櫻花 發布:2025-08-04 21:12:42 瀏覽:725
暖陽花藝 發布:2025-08-04 21:11:00 瀏覽:243
數梅花的詩 發布:2025-08-04 21:06:24 瀏覽:612
色色玫瑰 發布:2025-08-04 20:45:33 瀏覽:979
zx花卉 發布:2025-08-04 20:40:01 瀏覽:329
茶花怎麼接種 發布:2025-08-04 20:40:00 瀏覽: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