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有關茉莉花歌曲的論文

有關茉莉花歌曲的論文

發布時間: 2023-03-21 22:04:50

❶ 要一篇茉莉花議論文800字

55~~我實再早不到關與音樂,茉莉花議論文~~T_T

一天,爸爸買了幾棵小花苗,很不起眼。可爸爸卻喜滋滋的,眉眼都在笑。我好奇地問:「這是什麼?」「這是茉莉花。」我想:大概它的花能泡茶,爸爸才喜歡它吧!「茉莉花茶可香呢!」爸爸說著,端起那杯剛泡的濃茶,呻了一口,美美地笑著對我說。
於是,我天天盼望茉莉開,每次澆水、施肥,總是給它開「特餐」。它一天天長得壯實了。我瞅著那青翠欲滴的大葉子,看著那粗壯結實的稈,心裡像開了一朵花,美滋滋的。
等啊等啊,等了四五個月,它還沒開花。我有點按捺不住了,沖到爸爸面前問:「過了好幾個月了,怎麼還不開花呀?」爸爸樂呵呵地說:「快了,快了!」
一眨眼又過了三個月,還沒有開花,可爸爸還是那麼樂呵呵地對我唱老調。我可真有點不高興,不像往日那樣優待它了。澆水的時候少澆,施肥的時候故意少施,長了草也不去拔。我心裡想:死了才好呢,只長葉子不開花,有什麼用!
這正是八月份,是最熱的時候,只穿一件汗衫還嫌熱,我把其它花搬進屋去,只留下了茉莉花,想讓它被火紅的烈日曬死……
可是,這株茉莉花卻頑強地挺立著,一聲不響,顯得更加旺盛,充滿活力。我驚奇地張大了眼睛:它的葉子怎麼沒捲起來?盡管土已經幹了,怎麼反而長得更加蔥綠?我從心裡佩服它,又繼續給它優厚的「待遇」,精心澆灌、培育著它。
一天,早晨,我起來後,照例去陽台看它,剛打開門,一陣淡淡的香氣撲鼻而來。我想:大概是牡丹開花了吧?可轉念一想:不對,牡丹五六月份才開花,而且只紅不香,肯定不是!我抬頭一看,高興得幾乎跳了起來。原來茉莉開花了,一朵朵雪白的小花呈現在我的眼前。雖然只有紐扣那麼大,卻清艷含情,姿色俊秀,風度瀟灑。爸爸不知什麼時候走了過來,對我說:「養花不可只盯著花,卻忘了綠葉。茉莉不以短暫的花期誘人,而以它不謝的綠色相許,表裡如一,雅韻無窮」。爸爸是秘書,這不,又在舞文弄墨了,話匣子一開就沒完沒了。
現在,茉莉長得更加旺盛了,我也越來越喜歡它了。雖然它不及牡丹那麼嬌嫩紅艷,也不及芍葯那樣千姿百態,但我很喜歡它那種清高純潔的品質。
我愛茉莉花。
我愛茉莉花的綠葉.

(2)

❷ 《茉莉花》 歌曲簡介

《茉莉花》是前線來歌舞團原唱的歌自曲,由何仿改編自中國民歌《鮮花調》,於1957年首次單曲發行。

《茉莉花》的五聲音階曲調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它的流暢的旋律和包含著周期性反復的勻稱的結構,又能與西方的審美習慣相適應,因此其能夠在西方世界傳播。

該曲屬於小調類民歌,是單樂段的歌曲。它以五聲調式和級進的旋律,表現了委婉流暢、柔和與優美的江南風格,生動刻畫了一個文雅賢淑的少女被芬芳美麗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棄不舍的愛慕和眷戀之情。全曲婉轉精美,感情深厚又含蓄。

(2)有關茉莉花歌曲的論文擴展閱讀:

2008年8月,為了迎接2008北京奧運會,該曲進行了MV的拍攝。雷佳身著金色旗袍參與了MV的拍攝,為了給觀眾不同的視覺享受,MV導演孔嘉歡首次運用了另類表現手法,把中國宗教文化和該曲結合起來。

作為MV鏡頭重要組成部分,導演策劃了雷佳站在幾丈高的大佛的手心裡演唱該曲,雷佳從容的在大佛上拍攝了MV畫面。此外,該曲MV作為向北京奧運會的獻禮,特別剪輯了鳥巢的鏡頭畫面,使整個MV充滿了奧運的氣息 。

❸ 學習完茉莉花這首歌之後的感受與反思

民族的來才是世界的,一源首《茉莉花》早在一百多年前,唱響了全世界。歌劇《圖蘭朵》或許離學生的生活很遠,但有了《茉莉花》旋律的注入,它離我們又那麼近。選取其中的幾秒鍾,引導學生聽辨用了那個版本的《茉莉花》,讓他們有目的的聽賞,增強民族自豪感。最後的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的《茉莉花》,帶給學生視聽享受的同時,也呼喚他們情感的共鳴。最後的宣洩——完整演唱《茉莉花》時,學生果然比之前唱得更好。

這是一次音樂與民族相結合的嘗試,學生沉浸在《茉莉花》清新優美的旋律中,我相信通過本課的學習,他們肯定會對我國的民族音樂更感興趣,無形中提升了審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當然,本節課還有一些地方不足,比如在學生畫線律線的環節中,過於形式化,沒有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經過聽取老師們提出的建議後我個人認為,如果可以把這個環節放在白板上進行,只叫幾位同學來進行畫,也許會能有更好的效果。再一個就是本節課的亮點沒有,只是循規蹈矩的上完這一節課,沒有給學生留下更多的驚喜。所以說,教材的研讀對於青年教師的我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在今後的工作學習中,再上一個台階,爭取上出有智慧的課來。

❹ 音樂名作《茉莉花》有怎樣的音樂特點

《茉莉花》又名《鮮花調》,是清代以來在我國廣大城鄉十分流行的漢族民間小調。目前,流行地域遍及大江南北,成為我國民間小調中最具代表性的優秀曲目之一。

各地的《茉莉花》曲調不盡相同,但歌詞基本相同,都以反映青年男女純真的愛情為內容。北方的《茉莉花》還常唱《西廂記》中張生與崔鶯鶯的傳說故事。

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將《茉莉花》用於其著名的歌劇《圖蘭朵》中,使該曲作為代表性的民間歌曲,登上了世界歌劇舞台。

各地的《茉莉花》總的音樂特點是:起、承、轉、合式的四句體樂段,落音分別為:「徵」、「宮」、低音「羽」、低音「徵」。第一句分為兩個短句,其結構對稱,落音相對;第三句是緊縮句,並在句後不停頓,緊緊銜接第四句。旋律起伏大,曲折流暢,婉轉抒情。

現在人們聽得較多的是江浙地區的《茉莉花》。曲調細膩優美、委婉動人。這首小調與一般的小調相似,也是單樂段的分節歌,音樂結構也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點:第三句和第四句歌詞連成一氣,在音樂上也很難從中剪斷。此外,句尾運用切分節奏,給人以輕盈活潑的感覺。

磁帶收藏家費力先生是揚州曲藝界的老前輩,1986年他參加了《中國曲藝集成·江蘇卷》的編撰工作,在上海唱片公司倉庫里發現了一盤1934年由上海蓓開唱片公司灌制的膠術唱片,裡面有一首由當時揚州清曲名家黃秀花演唱的名叫《鮮花調》的老歌,居然就是現在聞名遐邇、膾炙人口的《茉莉花》,於是費老特意請人翻錄了下來。這也是現存最早的《茉莉花》音響資料。據他考證,這首《鮮花調》其實是明朝嘉靖年間流傳於江淮一帶的俗曲《雙疊翠》中的選段,換句話說,四百多年前,《茉莉花》就已經在揚州大地上廣為傳唱了。

❺ 民歌《茉莉花》的國內外研究狀況以及研究意義

應該說很多省都有《抄茉莉花》這首民歌。

江蘇的《茉莉花》,其旋法以五聲音階曲折的級進為主,旋律婉轉流暢,有典型的南方民歌的特點,宛如一幅江南水鄉風土人情的圖畫。歌詞一般只有開始關於茉莉花的幾段,不唱《西廂記》的故事。民歌手往往採用吳語演唱這首歌曲,其風格細膩優雅,聽來感到新穎親切,生動地刻畫了古代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很有藝術感染力。
與江蘇的《茉莉花》比起來,河北南皮《茉莉花》的曲調則更具有敘述性質。它的速度緩慢,旋律的進行委婉。民歌表演者為了加強對歌中古代人物形象的塑造,有時從戲曲音樂中汲取素材來豐富這首民歌,河北南皮《茉莉花》的最後有一個較長的拖腔,其旋律材料就是取自呂劇「四平腔」的常用拖腔,但用得很貼切。

❻ 《茉莉花》賞析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

清楚的記得這首曲子一直保留在小學的音樂書本上,這首朗朗上口的民歌好像人人都會哼唱。它廣為流傳不僅僅是因為旋律優美、流暢動聽,最主要它所表達的是一種淳樸柔美的情感,借茉莉花潔白無瑕、美麗聖潔、朴實無華的形象來訴說人們追求理想、追求純真和諧的美好期待。

其實它是改編自一首名叫《鮮花調》的民間歌曲,由何仿經過整理改編的。在流傳過程中又發生很多改編,僅是中國就幾十種唱法,在國外也有多種版本傳唱。在美國發射的一顆向外太空尋找星外生命的宇宙飛船時,《茉莉花》這首優美樂曲被當作地球禮物傳送給外星生命;2004年第28屆夏季奧運會閉幕式上,中國兒童站在巨型燈籠上演唱的也是這是民歌。可想而知這首曲子帶給人們的影響還是比較深刻的!

❼ 薩克斯名曲——茉莉花,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流露出怎樣的思想感情

茉莉花並不是薩克斯名曲只不過是用薩克斯演奏過,茉莉花這首歌曲是中國的經典名曲而薩克斯是外國的樂器

❽ 【歌曲賞析之二】                   《茉莉花》香香四海

選擇題一:

享譽世界的民歌《茉莉花》,起源於江蘇_________ 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

A. 揚州 B. 蘇州 C. 無錫 D. 南京

小時候我家有個揚州籍媬姆,人年輕,長得好看,還愛唱歌,小曲小調從不離口,柔柔聲軟軟腔, 做飯擇菜時唱,掃地拖地時唱,洗衣曬被時唱,哄我們上床睡覺時還唱。唱一曲《拔根蘆柴花》 又唱一曲《茉莉花》,把我們幾個小孩哄得喉癢癢身暖暖耳順順心乖乖,心肝情願受她差遣,屁顛 屁顛地跟在她後面當家務小助手,一邊還跟她一起咬嚼著揚州方言唱小調......

因為那揚州籍的媬姆阿姨,我一直認為《茉莉花》是揚州民歌。直到現在揚州人也是十分肯《茉 莉花》是揚州民歌,並把《茉莉花》作為揚州市歌。有一次在蘇州陽澄湖的一處園林院落里我偶 然觀賞到用吳語演唱的」好一朵茉莉花「。纖纖軟軟、酥酥糯糯的咬字,委婉動聽的旋律,感覺是天 上人間夢中境,美妙極了,是一種閑適恬靜、清新優美、心曠神怡的快樂。當時突然想到民歌《茉 莉花》莫非源出江南?興之所至便翻江倒海地一番折騰搜度娘查文庫,不經意間竟成為許多追根 尋源民歌專家的臨時同好,樂此不疲地尋依據找源頭。原來《茉莉花》的多種版本多種來源左不 過都出自江蘇中部,無非是揚州儀征與南京六合之爭。雖然專家考證的結論大都指向南京六合為 《茉莉花》 (《鮮花調》)的起源地,其實南京六合離揚州儀征不過區區 40 公里,原就是鄉俗一 處,何必細究。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各種《茉莉花》版本曲譜均統標為「江蘇民歌」,所以連蘇南蘇中 也不必去細究了。從《鮮花調》改編後的《茉莉花》仍保持其四樂句的單一部曲式。原曲歌詞中 唱了三種花,茉莉花、玫瑰花、金銀花,改編後只留了茉莉花,原歌詞中稱「奴」,改編成「我」。江 蘇《茉莉花》曲調未改,濃濃的江淮風韻,旋律婉轉、流暢、細膩、柔美、淳樸、親切,極具儒雅美俏的感染。

這首江蘇《茉莉花》在 18 世紀下半葉曾被英國作曲家盧梭收入他所編纂的《音樂辭典》中,《茉 莉花》就此成為中國第一首流傳到海外的中國民歌。1924 年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把《茉莉花》極 具東方韻味的優美旋律植入到他成就最高的歌劇《圖蘭朵特》中。 (歌劇《圖蘭朵特》第一幕背景童聲合唱《東邊升起月亮》, Turandot, Act1:「La, sui mondi dell』est」 (Ragazzi)

選擇題二: 在中國及國際具有極高知名度、中國文化代表元素之一的中國民歌《茉 莉花》從 ________ 以來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

A. 1896 年李鴻章帶隊參加巴黎萬國運動會開幕式

B. 1926 年 4 月 25 日歌劇《圖蘭朵》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首演 C.2004 年雅典奧運會閉幕式

D.1997 年 6 月 30 日午夜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

E. 2006 年 10 月宋祖英在美國肯尼迪藝術中心成功舉辦《好一朵美 麗的茉莉花》獨唱音樂會

江蘇《茉莉花》流傳到各地,產生了多種變體、多種版本,多姿多彩、各具一格。我家媬姆阿姨 唱的是「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這個版本被認為是最原汁原 味《茉莉花》的江蘇民歌改編版。我們中歐校友合唱團演唱的合唱版也是在這個版本的原型上改 編而成的四聲部合唱曲。普契尼在歌劇《圖蘭朵特》中植入的《茉莉花》曲調據考是乾隆年間英 國人 Hittner 在中國記錄的《茉莉花》曲譜。而當今在國內外流傳的「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版本的 鼻祖則是 1892 年來到中國的英國學者約翰巴羅在他後來出版的《中國游記》中所標記為《茉莉 花》的五線譜,後來德國人恩格爾出版了《最古老國家的音樂》,丹麥人安德烈編著了《民間歌曲 和旋律》,均有收錄和引用約翰巴羅的《茉莉花》五線譜。此譜後來流傳到日本、韓國、美國,在 世界各地輾轉,成為國際上最廣為流傳的《茉莉花》,即「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版本。這首從中國 傳出去,經西方加工,再傳回中國的《茉莉花》被有人戲稱為「出口轉內銷」的版本,卻也是最為廣 大國際友人熟知的版本。

對比一下我們便不難發現,」好一朵茉莉花「版本(姑且稱之為本土版)有著撲面而來的江淮地區特 色,無論用揚州、六合方言唱還是用吳儂軟語演唱都傳遞出「杏花春雨江南」那十足的婉約柔媚纖 巧飄逸輕快,讓人感到臉前飄來茉莉花的馥郁芬芳,讓人看到歌曲中人的秀慧乖甜。」好一朵美麗 的茉莉花「(姑且稱之為國際版)的歌曲旋律經過諸如宋祖英等大牌歌手和外國歌唱家的美聲演繹 讓人領受到更多是雍容、華麗、明亮、歡快、優美、大氣,並傳遞了熱情大方善良真誠的中華民 族性情。不難感受到「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版本也是更為開放和外向型的版本。

選擇題三:

在下面哪個國際國內活動上演奏或演唱過《茉莉花》?

1. 1959 年奧地利維也納《第七屆青年聯歡節》上

2. 1965 年在印尼的慶祝萬隆會議十周年活動上

3. 1997 年 6 月香港回歸交接儀式上

4. 1999 年 12 月澳門回歸政權交接儀式上

5. 2001 年 10 月在上海的 APEC 會議晚宴上

6. 2002 年 12 月再摩納哥蒙特卡洛的世博會主辦權投票活動現場上

7. 2004 年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

8. 2008 年北京奧運會頒獎儀式上

9. 2010 年 10 月上海世界博覽會上

10. 2014 年 8 月南京青奧運開幕式上

11. 2016 年 9 月杭州 G20 峰會上

12. 2002 年 12 月宋祖英在悉尼歌劇院個人獨唱音樂會上

雖無艷態驚群目,卻有清香壓九秋

民歌《茉莉花》這首草根歌曲古老而新鮮,雅俗共賞,老少咸喜,有著經久不衰的藝術生命力, 新中國建國以來國際國內的重要活動中幾乎都會演奏或演唱《茉莉花》。小小的一首《茉莉花》竟 會有如此大的魅力,它究竟好在哪裡?如果請您給這首中國民歌寫出幾個能夠體現歌曲特點、或 描繪這首歌曲感染力的關鍵詞,你會選用哪些詞彙呢?

 

❾ 我最喜歡的一首歌曲—《茉莉花》 作文

歌曲能撫慰人心,歌曲能讓人心潮澎湃,歌曲能讓人從黑暗中走出來,而且,歌曲還能讓我學到很多生活中的道理,讓我的品格更高尚。我喜歡的歌曲有很多,其中,我最喜歡的一首歌曲叫——《茉莉花》,這首歌就像充滿了魔力一樣,很讓我感動。

我喜歡這首歌曲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歌詞。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椏,又香又白人人誇,讓我來將你摘下,送給別人家,當我聽到這一句的時候,我很有感觸,這句歌詞主要講:茉莉花的顏色並不像牡丹那麼艷麗,它的顏色只是那種普普通通的白顏色。它的美主要體現在它那悠然的香氣,它的香氣好像能讓人迷失了方向,人們都想把它摘下,送給別人家。我想,不只是茉莉花,人也是如此,一個人的外表再漂亮,再吸引人,他的心靈不美,他也不是一個完美的人,所以,這句話讓我懂得了不能以貌取人,世界上有兩種美麗,一種是外表美麗,另一種就是心靈美,漂亮的人,不一定就是一個完美的人。我喜歡這首歌,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這首歌的曲調,這首歌的曲調溫暖、動人,聽起來讓我覺得很舒服。《茉莉花》這首歌不但歌詞積極向上,曲子還溫暖、動人,我想,這真是一首讓人不得不聽的歌曲!

茉莉花不但外表清雅,而且還有著高尚的品格,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深深的愛上了這首歌曲。

我愛茉莉花,但我最愛的還是歌曲——《茉莉花》。

❿ 《茉莉花》歌詞的賞析

這首民歌的五聲音階曲調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流暢的旋律和包含著周期性反復的勻稱結構;江浙地區的版本是單樂段的分節歌,音樂結構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點,此外句尾運用切分節奏,給人以輕盈活潑的感覺;

《茉莉花》旋律優美,清麗、婉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樂聲委婉中帶著剛勁,細膩中含著激情,飄動中蘊含堅定。

歌中抒寫了自然界的景物,表現出一種淳樸優美的感情,將茉莉花開時節,滿園飄香,美麗的少女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愛花、惜花、憐花、欲采又捨不得採的美好心願,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首民歌旋律優美平和,符合中國人「以柔克剛」的個性。

(10)有關茉莉花歌曲的論文擴展閱讀

《茉莉花》是中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軍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

此歌曲先後在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雅典奧運會閉幕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南京青奧會開幕式等重大場面上演出。在中國以及國際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

最早關於《茉莉花》的曲譜(《鮮花調》工尺譜)收錄在道光年間(1821年,一說1837年)的《小慧集》中;這種曲調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鮮花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各地方言語調、風土人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衍生出各種風格的「同宗民歌」,流傳於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調各異,但歌詞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純真愛情為主題。

這些民歌以江蘇的《茉莉花》流傳最廣、影響最大;1942年冬天,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的文藝兵何仿記錄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區一位民間藝人那裡聽到的民歌版本《鮮花調》,後將原詞中三種鮮花(茉莉花、金銀花、玫瑰花)修改為一種,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點,對歌詞的順序也做了調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將其他一些歌詞改為老少咸宜的語句;

對原曲的頭尾作了一定的改動,將毫無變化重復的前兩句加入了一點「轉」音,用同一曲調演唱三段歌詞,三段的結束音由上揚改為下抑,並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結束;

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兩次修改,進一步豐富其旋律,將歌詞將「滿園花草」改為「滿園花開」,將「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改為「又怕看花的人兒罵」。

熱點內容
梅花拳老爺爐文理 發布:2025-08-05 14:11:44 瀏覽:284
凌亂的插花 發布:2025-08-05 14:11:37 瀏覽:300
茶花返祖 發布:2025-08-05 14:10:08 瀏覽:469
祝你情人節快樂韓文 發布:2025-08-05 14:06:13 瀏覽:921
嬌蘭蘭花味 發布:2025-08-05 13:57:53 瀏覽:935
畫立體玫瑰 發布:2025-08-05 13:56:12 瀏覽:149
抖音櫻花筆 發布:2025-08-05 13:40:07 瀏覽:463
巨鹿盆景 發布:2025-08-05 13:40:04 瀏覽:159
薰衣草盆栽多少錢 發布:2025-08-05 13:39:56 瀏覽:112
七夕祈樹 發布:2025-08-05 13:38:12 瀏覽: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