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蟲害
1. 鬱金香因澆水次數多而受到傷害,分裂成幾辨,怎麼處理
1、當澆水過多,盆內出現積水時,枝葉便會出現萎焉症狀,這時需要將植株帶土移出盆外,放陰涼通風處,散發根部土壤水分,過3-5天,恢復生長,再行上盆。
2、如遇上連續陰雨天氣,在室外的盆栽可以將盆橫倒以避免積水。天氣久雨後放晴,因日光強烈,曝曬植株,會因根系生長受損,枝葉水分蒸騰過強,而造成嚴重失水而死亡,要注意嚴格控水,搬移盆花位置,遮陰康復。
田間管理
調控溫度
鬱金香的生長期適溫為5-20℃,最佳溫度為15-18℃,植株的生育溫度應保持在0-25℃。鬱金香根系的生長溫度宜在5℃以上,14℃以下,尤為10℃左右最佳。花芽分化的適溫為17-23℃,超過35℃時,花芽分化會受到抑制。另外,鬱金香有極強的耐寒性,冬季可耐-35℃的低溫,當溫度保持在8℃以上時開始生長。
水分管理
栽培過程中切忌灌水過量,但定植後一周內需水量較多,應澆足,發芽後需水量減少,尤其是在開花時水分不能多,澆水應做到"少量多次"如果過於乾燥,生育會顯著延緩,鬱金香生長期間,空氣濕度以保持在80%左右為宜。
光照條件
種球發芽時,其花芽的伸長會受到陽光的抑制。因此必須深植,並進行適度遮光,以防止直射陽光對種球生長產生不利的影響。
土壤和施肥
以沙壤土為好,土壤酸鹼度以中性偏鹼為好。鬱金香較喜肥,栽前要施足基肥。一般採用干雞糞或腐熟的堆肥作基肥並充分灌水,定植前2-3天仔細耕耙確保土質疏鬆。種球生出兩片葉後可追施1-2次液體肥,生長旺季每月施3-4次氮、磷、鉀均衡的復合肥,花期要停止施肥,花後施1-2次磷酸二氫鉀或復合肥的液肥。
種球貯藏
種球貯藏的條件直接影響到種球內的花芽分化及植株的開花時間,收獲後的種球應盡量放於通風、乾燥、涼爽的地方。有條件的可在7-8月高溫季節把種球放於15-17℃冷庫中,則種球發育順利,並能促進其花芽分化和發育。若種球置於35℃以上的高溫下,會出現花芽敗育,發育畸形。
病蟲防治
鬱金香的病害主要有腐朽菌核病、灰霉病和碎色花瓣病。防治方法首先是盡可能選用無病毒種球,並進行土壤和種球的消毒,及時焚燒病球、病株等,然後每半個月用5%苯來特可濕性乳劑2500倍噴殺。鬱金香的蟲害主要有蚜蟲和根蟎,蚜蟲一般採用40%樂果乳劑1000倍液噴殺。
病原菌
TuBV稱鬱金香碎色病毒。病毒粒體線形,大小700×12-13 nm或750-175x15nm,有束狀或線圈狀內含體,致死溫度65-70℃,稀釋限點0.00001體外保毒期18℃經4-6天,該病毒有強毒株、弱毒株兩個株系。前者造成葉片和花梗出現褪色斑駁。該病毒與百合潛隱病毒LSV近緣。此外CMV、TRV、TNV也是該病毒原,其質體均為球形。鬱金香碎色病毒還可為害百合、好望角萬年青、黃花貝母等。
分布區域:
發病特點:鬱金香碎色病毒可由汁液、蚜蟲及種球傳播,鬱金香圓尾蚜蟲主要在鱗莖貯藏期傳毒,生長期則不能。上海等地從荷蘭進口種用鱗莖大部分品種只能種植2-3年,後逐漸退化變小,甚至不能開花,該病毒是退化的主要原因。
防治方法:
(1)選用無病鱗莖做為繁殖材料。對引進的鬱金香種球,應集中採用莖尖培養與熱處理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脫毒,建立無病毒繁育基地,獲取無毒苗,再進入市場。
(2)鱗莖貯藏期如發現鬱金香圓尾蚜活動,或田間發現其它蚜蟲,應及時噴40%樂果乳油1000倍殺滅,防其傳毒。
(3)田間發現病株及時拔除。
(4)種植鬱金香的田塊,最好遠離百合屬植物,防止傳毒。
(5)發病重的地區生產上還是選用較抗病的單瓣鬱金香品種為妥。
2. 鬱金香的病蟲害要怎樣防治
鬱金香的病蟲害防治:鬱金香病蟲害的病原菌可由種球攜帶,也可由土壤攜帶專而感染種球,屬多發生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主要病害有莖腐病、軟腐病、碎色病、猝倒病、盲芽等,蟲害多為蚜蟲。栽種前進行充分的土壤消毒,盡可能選用脫毒種球栽培,發現病株及時挖出並銷毀,大棚生長過程中澆1~2次殺菌劑,效果更好;應保持良好的通風,防止高溫高濕;蚜蟲發生時,可用3%天然除蟲菊酯800倍噴殺。
3. 鬱金香為什麼生出白色的蛆
說明鬱金香種球裡面有蟲卵,鬱金香種球澱粉含量較高,而且是通過海運來中國的,在集裝箱裡面幾個月。如果蟲害情況很嚴重估計沒法搶救了,樓主如果趕著看花,建議換個種球養。
4. 鬱金香防治病蟲害的方法有哪些
鬱金香主要病害有菌核病、白絹病、病毒病等,蟲害多為蚜蟲和根虱。
鬱金香栽種前進行版充分的土權壤消毒,盡可能選用脫毒種球栽培,發現病株及時挖出並燒毀,應保持良好的通風,防止高溫高濕。
菌核病防治方法:一是栽種前進行土壤消毒;二是發病後立即拔除病株,並噴灑代森鋅500倍液。鬱金香白絹病防治方法: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燒毀,病穴及其鄰近植株河水淋灌5
病毒病是使鬱金香種質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為害鬱金香的病毒有多種,我國常見的有鬱金香花葉病毒和鬱金香碎色病毒兩種,防治方法主要是選擇無毒植株作繁殖材料;及時除去病株,同時積極防止蚜蟲。
蚜蟲發生時,可用3%天然除蟲菊酯800倍液噴殺。根虱在土中食害鱗莖,鑽入表皮內吸食汁液,造成植株生長衰弱或易於腐爛或誘發病害,將帶蟲鱗莖放在稀薄石灰水中浸泡10分鍾,取出後沖洗干凈即可殺死根虱。
5. 鬱金香的病蟲害應該怎樣防治
蚜蟲,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根蟎,用40%三氯殺蟎醇乳油1000倍液噴注鱗莖。腐朽菌核病、灰霉病和碎色花瓣病,進行土壤和種球消毒,每半個月用50%苯來特可濕性乳劑2500倍液噴殺。
6. 鬱金香怎樣放置蟲害
鬱金香的病害與蟲害有直接關系,例如碎錦病一般由蚜蟲傳播感染,所以蟲害尤應專注意。蠐螬易為害鱗莖屬和根,基肥應充分腐熟,可用75%辛硫磷或50%的磷胺等1000倍液灌根。蚜蟲可用40%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或絕蚜一號1500倍液噴灑。
7. 鬱金香有哪些病蟲害
(1)常見病害、症狀及防治辦法。
鬱金香疫病,又叫火疫內病、枯萎病,是鬱金香棚室容栽培中最常見,為害最嚴重的病害之一。症狀表現為:葉花受害部分產生褐色斑點,花梗受害後易腐爛,幼苗期受害時,植株生長出現彎曲,最後枯萎死亡。鱗莖受害時,整株鬱金香矮化並變成淡黃色,花枯萎,莖基和鱗莖外部鱗片腐爛,並生出許多黑色或深褐色菌核。栽前認真檢查鱗莖,剔除受侵害鱗莖,做好消毒工作,洗凈鱗莖上殘留溶液,晾乾後再種,發病時噴灑殺菌溶液防治。
鬱金香基腐病表現為葉片發黃、萎蔫,嚴重時枯萎死亡。受害鱗莖根系很少,基部腐爛,貯藏期間受侵害的鱗莖呈濁白色,基部腐爛處變硬皺縮,有時呈輪級狀。挖鱗莖應盡量在天氣乾燥和土壤濕度不大時進行。挖後2天內用0.15%~0.3%苯菌水溶液浸泡15~30分鍾,水溫28~30℃,消毒後,吹乾表皮,放至冷涼、通風處貯藏。
鬱金香毒性腐爛病以為害鱗莖為主,受害處極易腐爛,同時也極易感染其他健康鱗莖。選用健康種球,栽前進行消毒處理。
(2)常見蟲害、症狀及防治辦法。
蟲害主要是蚜蟲和薊馬,症狀表現為:葉片形成花葉,斑紋,花瓣上出現黃白斑。用50%辛硫磷1200倍液噴灑防治。
8. 鬱金香有哪些病蟲害如何防治
(1)常見病害、症狀及防治辦法。
鬱金香疫病,又叫火疫病、枯萎病,是鬱金香棚專室栽培中最常見,為害最嚴重屬的病害之一。症狀表現為:葉花受害部分產生褐色斑點,花梗受害後易腐爛,幼苗期受害時,植株生長出現彎曲,最後枯萎死亡。鱗莖受害時,整株鬱金香矮化並變成淡黃色,花枯萎,莖基和鱗莖外部鱗片腐爛,並生出許多黑色或深褐色菌核。栽前認真檢查鱗莖,剔除受侵害鱗莖,做好消毒工作,洗凈鱗莖上殘留溶液,晾乾後再種,發病時噴灑殺菌溶液防治。
鬱金香基腐病表現為葉片發黃、萎蔫,嚴重時枯萎死亡。受害鱗莖根系很少,基部腐爛,貯藏期間受侵害的鱗莖呈濁白色,基部腐爛處變硬皺縮,有時呈輪級狀。挖鱗莖應盡量在天氣乾燥和土壤濕度不大時進行。挖後2天內用0.15%~0.3%苯菌水溶液浸泡15~30分鍾,水溫28~30℃,消毒後,吹乾表皮,放至冷涼、通風處貯藏。
鬱金香毒性腐爛病以為害鱗莖為主,受害處極易腐爛,同時也極易感染其他健康鱗莖。選用健康種球,栽前進行消毒處理。
(2)常見蟲害、症狀及防治辦法。
蟲害主要是蚜蟲和薊馬,症狀表現為:葉片形成花葉,斑紋,花瓣上出現黃白斑。用50%辛硫磷1200倍液噴灑防治。
9. 鬱金香有哪些蟲害
刺足根蟎
(1)為害特徵
刺足根蟎,又稱球根粉蟎、蔥蟎。是蜱蟎目粉蟎科中的一種回蟎蟲。答以成蟎或若蟎聚集於鬱金香、唐菖蒲、百合、水仙等球根鮮片內外刺吸為害,使汁液溢流,細胞組織壞死,球根或球莖變褐、腐爛。同時,地上部瘦弱,植株矮小,花朵不能開放或畸形開放,且花朵小,無鮮艷顏色,是球根花卉上的重要蟎類。
刺足根蟎以成蟎在土壤中越冬,腐爛的鱗莖殘瓣中最多,也可在貯藏鱗莖鱗瓣內越冬。
(2)防治方法
①選用無病蟲的土壤或田塊種植 不與根蟎寄主植物連栽、混栽。高溫季節深耕曝曬,可消滅大量根蟎。種前土壤消毒,並選用無蟲鱗莖,可防止根蟎和腐爛病的發生蔓延。
②葯劑防治 用20%氰戊菊酯乳油與40%辛硫磷乳油1∶9混合,每667平方米用200~250毫升,拌適量濕潤細土,翻耕後撒入田內,然後整地種植。用73%克蟎特乳油2000倍液或15%噠蟎靈乳油3000~4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6000倍液噴灑鱗莖。如在上述任一種葯液中浸10~15分鍾,晾乾後種植,都有很好防效。生長期間在根部撒施3%氯唑磷顆粒劑,每667平方米用2.5千克,或澆灌4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4000倍液,都有一定效果。
10. 鬱金香有哪些病毒病
鬱金香的病毒病,在全世界廣泛發生。受病毒病危害的鬱金香鱗莖生長量減少,植株產生獨特的條斑、褪色斑,花紋,品質下降,且往往開花期延遲。常見的病毒病有鬱金香碎色花瓣病,鬱金香花葉病、鬱金香壞死病、鬱金香條斑花葉病等。現重點介紹前三種病毒病。
(1)鬱金香碎色花瓣病
①症狀:鬱金香碎色花瓣病主要表現在花朵上,在同一朵花上花瓣的顏色深淺不同,有的加深,有的正常,有的卻變淺形成鑲色的花瓣,故稱為「碎色」。有的碎色呈斑駁狀,有的呈條紋狀,有的大部分呈白色或淺黃色。受害葉片會出現顏色較淺的斑紋或條紋。受害鱗莖發育不良,植株變矮小,生活力下降。
②發生規律:鱗莖帶毒。在生長期通過蚜蟲傳播,在鱗莖貯藏期,由鬱金香圓尾蚜傳播。對於此病毒,重瓣品種比單瓣品種更易感染。
③防治方法:一旦發生,無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治,故要加強農業防治和病蟲害防治。在發病的棚室里,用40%樂果乳油1000倍液,抑太保1500倍液噴灑防治蚜蟲,減少蚜蟲傳播病毒的機會;鱗莖貯藏前,也需用80%敵敵畏乳液8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液2000倍液噴灑貯藏室及存放容器。
(2)鬱金香花葉病
①症狀:感染花葉病的鬱金香葉片出現黃色條紋或雀斑狀斑點,有時產生壞死斑;花呈暗色或深色斑點。生長發育受影響;症狀嚴重時,球莖長不大,危害重大。
②發生規律:此病系黃瓜花葉病毒引起,主要通過土壤傳播,也可通過蚜蟲進行非持久性傳播。
③防治方法:同鬱金香碎色花瓣病防治方法,此病發生,無有效的防治措施,故嚴格土壤消毒,加強蚜蟲等傳播媒介的殺滅。
(3)鬱金香壞死病
①症狀:葉、莖、花蕾及花瓣產生紡錘形的壞死斑,嚴重的植株枯死,球莖內的維管束變色。
②發生規律:鬱金香壞死病主要由煙草壞死病毒所致,此病可通過土壤傳播,機械傳播,球莖也可帶毒傳染。土壤水分高時,發病較多。
③防治方法:嚴格土壤消毒;種植、換盆時操作小心,避免出現機械傷口;降低土壤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