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乃馨水彩畫線稿
Ⅰ 紫藤花(花鳥專題之四)
當初在「藝火人」公眾號看到學姐們參照視頻完成的這幅紫藤花,頓時驚艷到不行。我當時以為這就是花卉水彩畫所能達到的最高成就了,可沒想這是花鳥專題的第四幅作業,那應該還有更難的在後面。
和前面的玫瑰花,康乃馨相似的地方是,花瓣都是一朵一朵精細描畫出來,然後組成整體。這就彷彿是用一個方法,重復很多遍,把每一個小單元悉數畫完就成了。當然,用這個方法繪畫的過程中,千萬不餓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色彩的深淺明暗暗純度是要整體考量的,畫完一個花瓣就要抬起頭來全篇審視一番。我前幾天在畫康乃馨時就犯了這個錯誤,把老師的范畫局部放大,結果失去了整體的對比度,局部顏色過重。還好發現及時,做了調整,未影響大局。
視頻觀摩
花朵畫法 :紫藤花的中間有些黃色,先把這個顏色畫出來。已經開放的紫藤花,花瓣顏色較淺,花苞則藍紫色較重。花瓣邊緣較重,中間位置較淺。注意干濕程度,水比較飽和時可以用點的辦法上重顏色,太乾的重色會不太像水彩。花瓣有一道道的紋理,大花瓣中間有如同葉脈一樣的白色空隙,注意留出來。暈染時適當保留色彩濃淡差距,正好營造花瓣的自然紋理。花串中部開始能看到花萼,用暖紅顏色。正好也起到顏色對比的效果。暖紅加普藍偏黑,加群青偏紫一點。普藍和紅更趨近補色關系。 畫完花朵再畫葉子,避免重復洗筆。
葉子畫法 :用草綠,適當在不同位置加入其它綠色,增加變化。葉脈兩側朝向不同,顏色深淺也不一樣。花粗莖顏色較深,可加紫色,越往上紫色越多。可以不考慮花莖的圓柱結構。細枝顏色較淺,接近葉子色。細莖的綠色也有深淺不同,先全部畫好淺色,等幹了再上深一點的顏色。往末梢方向顏色越來越淡。
背景枝葉畫法 :由於不是主體,在細致程度上較放低些。近實遠虛,有所為有所不為,保持好節奏,有松有緊。最上緣可刷水濕接,塑造遠處幾層的葉子,但保持葉尖的輪廓清晰。最粗的主幹用普藍加朱紅。
整理階段 :在細節上繼續下點功夫,突出主體,重點在筆觸,要自然。
畫花卉的心理狀態是膽大心細(是李逵拿綉花針的意思嗎?)。
視頻觀摩結束
看完視頻我開始打線稿,足足花了一個晚上,估計得有三個小時吧。紫藤花朵簇擁,開的沒開的,熱熱鬧鬧擠在一起,細節很多,看得有點費勁。加上不想省去一花一葉一莖,原原本本照搬,包括比例也力求和范畫無限接近。這樣的「不肯放過自己」,自然是非常耗時的。
內容在整個紙面佔比還是略大了一點。我好像傾向於把圖畫大,之前的水彩作業中也時不時的出現這種情況,但好在不過分,基本是在與紙張尺寸整體協調的范圍內。
打完線稿,時間已經不早了,但想到與紫藤花花型相似的還有槐花,於是立刻上網找到一張合適的槐花圖片,照樣臨摹了一幅線稿。圖片中花朵沒有太復雜,加之對這種花型有了一定的熟悉程度,於是較快完成。畫完紫藤後會通過槐花再練習一遍相似的內容,只是用色不同。
夜深了,明天再給紫藤上色,又將是一次艱苦卓絕的奮斗。老師都畫了兩三個小時,我的用時估計至少得乘以二,或以上。
第二天把紫藤花的顏色畫完後,發現色彩總有些灰撲撲的。自己分析是因為打完線稿後紙面有的地方因為用橡皮擦過,有的地方被手背蹭到發灰,再上色時,就損失了一部分水彩的純凈和透明度。
畫到最頂端時,笨拙地用濕畫法營造遠虛的效果,回想起老師視頻中那嫻熟即興的運筆和用色,我腦海中突然冒出「東施效顰」這個詞來。管它呢,先當一段時間的東施,等「效」得多了,沒准就成「西施」了。
完成色彩部分所花的時間也是很長,斷斷續續從中午畫到晚上,當然中間幹了很多其它事情。不知道是在家務活的空檔畫畫呢,還是在畫畫的空檔幹家務呢。哈哈!
暫時沒有細細的勾線筆,用白象的2號水彩筆畫的。精細度也算達標了。
完成圖如下。
Ⅱ 終身未娶的大師,卻一代因一幅畫被法國藝術圈「封殺」!
他著名的有《波依特的四個女兒》、《卡羅勒斯·杜蘭肖像》、《少女與玫瑰》、《亨利·懷特夫人》和《維克三姐妹》等。
因為他是美國人的後裔,所以他的名字被寫入美國繪畫史上。
但他又是常居倫敦,是英國皇家水彩畫家協會的會員、皇家蘇格蘭美術院院士,因而在英國水彩畫史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薩金特自畫像
約翰·辛格·薩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1856—1925),美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著名的肖像畫家。
他一生熱衷於繪畫藝術事業,終身未娶,無視世俗的浮榮,一心一意沿著自己的藝術道路前進。
薩金特一生創作了大約900幅油畫、2000多幅水彩畫和無數的炭筆素描,其中400多幅肖像畫,另說600百到700百件,幾乎無一雷同。
薩金特的一生主要是在歐洲活動。
他獲得無數的榮譽,其中包括劍橋、牛津、耶魯等各大學的榮譽學位。事實上,除了上述之外的榮譽皆被他婉拒,如1907年的騎士封號和1918年的英國皇家美術學院院長一職等。
薩金特1856年1月12日出生於佛羅倫薩。
他的父親是美國費城的著名醫生,母親是費城一家富有的皮革商的女兒,是個水彩畫家,早年在歐洲旅遊使她愛上了義大利。
婚後勸其丈夫放棄在美國的行醫職業,與她一起泛遊歐洲各地,過一種居無定所的自由生活。薩金特就是在旅居佛羅倫薩時誕生的。
得益於母親的熏陶,薩金特自幼喜愛繪畫,他14歲時進佛羅倫薩美術學院學習。
1874年,薩金特考入法國高等美術學院學習繪畫。
薩金特結識了法國藝術家保羅·塞薩爾·埃勒,在埃勒的引見下,薩金特見到了藝術大師埃德加·德加、克勞德·莫奈、詹姆斯·阿伯特·麥克尼爾·惠斯勒等人。
他早期作品主要受印象主義風格的影響,後來又學習西班牙畫家委拉斯貴支的風格,薩金特後來的肖像畫受到委拉斯貴支和哈爾斯繪畫的很大影響。
在薩金特的肖像畫中,許多地方可以看到用較稀的顏料所畫出的長筆觸。薩金特的畫像,顏色和光線的處理非常微妙。
約翰·辛格·薩金特 :康乃馨、百合與玫瑰花
1885年 布面油畫
畫作《康乃馨、百合與玫瑰花》是畫家薩金特創作於1885年的一幅油畫。
現由倫敦泰德畫廊收藏。這幅油畫是他精心製作的傳世經典作品,描繪了孩子在花叢中點燈籠的情景。
畫最具有魅力的是畫面千變萬化的豐富色彩,令人賞心悅目,雖然重視色彩的表現,但花的形狀歷歷可見,豐富的色彩和花的芬芳融為一體。
畫描繪了兩個身著白衣的小孩正在白天照亮紙燈,他們在花園里散落著粉紅色的玫瑰花,黃色的康乃馨和高大的白百合在他們身後。
這幅畫以綠色葉子為主,沒有水平線或其他水平線給人以深度感。
畫的兩個主題是插畫家弗雷德里克·巴納德的女兒—薩金特的朋友。多莉,已經11歲了,波莉,已經7歲了。
他們被選為金發,取代了薩金特的原始模型,弗朗西斯戴維斯小米的5歲女兒,黑發凱瑟琳。
這個標題來源於約瑟夫·馬辛吉的一首流行歌曲「葉牧人告訴我」。
這是一個三人男聲的牧歌樂隊,提到了弗洛拉穿著「頭戴花環,頭戴花環,康乃馨,百合,百合,玫瑰「。
我們看到,在如詩的畫面里佇立著兩個天使般的小女孩。
她們帶著天真的夢想正小心翼翼地把燈籠掛在花枝上,燈籠為鮮花抹上一層溫暖的光芒,於是,嬌艷的花朵變得沉默而高貴,柔和而純美。
燭火柔軟的光芒也為兩個孩子籠上一層溫暖的光芒,映襯出女孩活潑健康的臉龐。
此刻,人與自然圓融無間地在這個生生不息的生命空間中交流了。
當我們站在孩子們的身後,注視著她們的天真時,我們能感覺到自然與天性、心靈與純潔、人與天地,原來是如此的和諧一體。
薩金特在彩色攝影發明之前,就發現了傍晚時分光線的神奇魔力。
在暮色時分,天光漸暗,草地被鬱郁的藍色籠罩著,日式燈籠散發出暖紅的光芒。
在自然光和人造光的光線比達到平衡之時,花草和女孩沐浴在這種魔力的光線中,一半冷,一半暖,微妙的均衡。
這種對色彩的運用有明顯的印象派風格。
畫家薩金特並非印象派成員,但他非常善於用光線表現顏色多層次的內涵,作品總有一種妙不可言的詩意。
薩金特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活躍在歐美兩地的優秀人像畫家,同時也是一位卓越的水彩畫大師。
他的水彩畫肖像充分顯示了他的才華,色調明亮,用筆高度洗練,對人物性格的刻畫在面部表情上清晰可見。
他所畫的人像生動逼真,對於光與形的處理,也非一般畫家所能及。他遵從美的需求,永遠保持著技法的新鮮,引人入勝。
一直以來,作為活躍於歐美的著名肖像畫家,薩金特以豐富的常識和教養,出入於上層社會,為名流貴婦們畫了許多精美的肖像畫,宛如旋轉於藝術舞池中的華爾茲舞者。
他那傳神的造型、漂亮的色彩、嫻熟的筆法和華麗的畫風為他帶來了滾滾財源和巨大的聲望。
但天有不測風雲,1884年,薩金特的肖像畫《X夫人》在法國遭到強烈的抨擊,一怒之下,他離開了巴黎,定居倫敦。
在倫敦的鄉村裡,他研究了莫奈一系列乾草堆繪畫。
受到莫奈啟發,他實驗出一種新的著色與描繪光的技法,他在英國鄉村的繁茂綠意中專注表達光線與色彩,重新喚起對水彩畫的興趣。
後來他曾為波士頓公共圖書館作壁畫。
薩金特的肖像畫《X夫人》
薩金特也是位極其嚴肅的藝術家。
他強調畫家要始終保持敏銳的觀察力,要在畫面處理上大膽捨去一切不必要的東西。同時,薩金特也對自己的作品常感不滿。
特別是晚年時,盡管他的藝術倍受贊賞,他卻並不在意,仍然反復探求。
1924年,薩金特在紐約舉辦個展時,他甚至都不願去多看一眼。1925年4月15日,就在船隻開往波士頓的前三天,薩金特在睡夢中因心臟病發作在倫敦去世,享年六十九歲。
Ⅲ 白色的花代表什麼
白色的花有很多種類,白菊花代表哀思,白蓮花象徵著高雅與純潔,作為禮物,是對朋友的祝福,更是對朋友氣節的贊美。
而同時它又是代表了佛教。白玫瑰代表純潔天真;在歐洲白玫瑰象徵友情在日本白玫瑰象徵父愛在中國百玫瑰象徵純結。白百合代表清秀脫俗的外表、純潔無暇的顏色。
繪畫白色
在繪畫中,可以用白色顏料描繪白色,白色也是調不出來的顏色。
白色顏料和黑色顏料混合可以得到灰色,和其他顏料混合可以讓其他顏色的色相減弱,明度提高。在中國畫和水彩畫創作中,經常利用紙的白色,在畫面上留出空白。